当前银行电子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2022-09-12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电子票据应运而生, 使得传统的纸质票据在银行票据业务中不再是唯一的信息载体。电子票据, 顾名思义, 就是将票据电子化, 将票据信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储存、管理, 同时以电子签章取代实体签名签章。作为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 电子票据有着纸质票据不可比拟的优势。例如, 电子票据以数据形式存储在商业银行, 客户不用随身携带, 不用担心由于自身保管不善而造成票据的污损或是毁坏。又如, 相较于纸质票据, 电子票据更加难以伪造或是变造, 从而对票据的真实性又有了一定的保障。再如, 电子票据通过互联网技术, 其交易流程进一步优化, 不受空间或是地域限制, 流转效率大幅提高, 流动性和便捷性远超过纸质票据。然而, 电子票据在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得到广泛运用, 纸质票据在票据市场和票据活动中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电子票据仅在电子银行和缴纳税款等方面有小规模的应用。究其原因, 电子票据的业务处理没有统一规范, 也没有实质性的法律法规做为业务办理的依据或支撑, 例如1996年1月1日生效的《票据法》所确立的支付结算制度适用的仍然是纸质票据[2]。

一、电子票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业务管理缺乏统一规范

电子票据虽然能让客户的交易过程更加便捷, 但由于该项业务管理缺乏统一规范, 使得客户的权益难以最大程度地得到保障, 电子票据的运用范围也是大大受限。因为现如今电子票据的形成、交易十分依赖于商业银行的系统与操作, 换句话说, 电子票据实质就是一些数据电文, 如何形成、保管或是票据的交易方式都是商业银行自行确定的, 客户很难直接接触这些数据电文, 只能在银行端提供的选择中进行电子交易。那么问题就出现了, 一旦客户与商业银行之间因为电子票据业务发生纠纷, 那么客户没法举证有利于自身的电子数据证据, 因为数据的掌控全在银行端, 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即使商业银行能在某些情况下提供电子票据的相关数据, 难道内部操作风险、电子设备的缺陷和漏洞就能完全避免吗?因此, 电子票据业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统一规范管理[3]。

(二) 立法不规范

从立法层面上看,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涉及电子票据业务的范畴。例如《票据法》中的法律关系客体仍然是纸质票据, 电子票据并未确立合法的地位。又如, 《票据法》中规定:“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 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 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而电子票据是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数据用于电子化交易, 是没有实体签名或签章的。因此, 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电子票据的真实性是不能以《票据法》作为支撑的。也就是说, 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不受法律约束, 使用者的合法权益面临无法可保的局面。立法不规范的问题将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置于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4]。

二、相关对策研究

(一) 统一规范票据登记管理机构

商业银行时常作为电子票据交易的一方, 缺乏独立性, 已经不能作为票据登记管理机构而存在。票据登记管理机构应是独立于电子票据交易各方的一种存在, 这种机构应不以盈利为目的, 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统一规范, 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 科学合理地登记保管电子票据业务涉及的相关数据电文, 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电子交易各方的权益。不论是商业银行、客户或是其他交易方, 都需要按照法定程序来展开电子票据业务。一旦发生纠纷, 票据登记管理机构就会按照法定要求出示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的数据, 确保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 避免显失公平现象的发生。独立的票据登记机构以及统一的管理规范, 是保证电子票据交易真实有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规范立法

1. 健全现有法律体系

票据作为一种信用工具, 更是经济活动中一种极为重要的支付手段。电子票据虽然与传统纸质票据不同, 但其内在本质是相同的, 有区别的只是外在形式。因此, 适用于纸质票据的票据法定主义也应同样适用于电子票据。纸质票据有现有的《票据法》作为依据和支撑, 电子票据业务也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限定和约束。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 电子票据业务将会无法可依, 那么对交易各方都不能确保公平、公正。

健全立法的主要目的就是确立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 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当然, 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的方式有很多种, 比如修改现有《票据法》, 又或者颁布新的《电子票据法》来规范电子票据业务。但值得注意的是, 不论哪种方式, 都应充分考虑到电子票据与传统纸质票据的差异, 以实践中电子票据业务的需求来确立规范;而不是生搬硬套, 不假思索地将传统《票据法》运用于电子票据业务, 使得健全法律体系这一做法流于形式。

2. 赋予电子签名法律地位

现有的《票据法》没有认可数字签章的法律效力, 电子签名仍然与实体签字或签章在法律效力上有很大差别。但作为电子票据的一部分, 电子签章往往也是代表着交易方的真实意志, 虽然外在形式与实体签章不同, 但两者的实质并无太大差异。实践中, 电子签章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这就使得电子票据的法律效力大打折扣。如果, 电子签名被赋予法律地位, 那么无纸化的电子交易方式会更加盛行。值得注意的是, 电子签名的真伪是判定电子票据真伪的一项重要依据, 在确立电子签名法律效力的同时, 需要一系列科学合理地方法来鉴别电子签名的真伪, 防止变造、伪造的电子票据给交易各方带来损失。

3. 完善电子票据安全制度

电子票据的安全性是确保该项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数字信息技术的大范围运用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使得电子票据业务在发展的同时也对其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能确保相关电子数据的安全性, 那么该项业务也难以持续下去, 毕竟由此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电子票据的安全性主要分为以下四点:首先是真实性, 电子票据的信息必须出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不能轻易被伪造或是变造;其次是完整性, 电子票据的信息必须充分表达当事人的意愿, 不能随意删减、篡改, 否则极有可能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相悖;再次是及时性, 票据业务都有时效限制, 例如出票日提前或逾期都会对交易方造成影响;最后是保密性, 只有按照法定程序才能接收电子数据, 如果不能将保密原则贯彻实施, 那么泄露的不仅是交易各方的隐私, 还很有可能给犯罪分子以可趁之机。

当然, 电子票据安全制度的客体不仅是电子票据业务、票据登记管理机构, 也应包括各商业银行或是涉及电子票据业务的其他机构或组织。特别是商业银行中的电子银行系统, 不论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还是电话银行, 都要将安全性作为第一要素。不仅要加强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日常监督, 也要明确各方在维护电子票据业务安全时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在出现风险时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另外, 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不断强化电子票据业务的安全性。

三、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前景

电子票据以数字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基础, 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保管相关的资金及交易信息, 并通过网络传递形式实现传统纸质票据的支付、使用、结算和融资等功能。电子商务时代已然来临, 电子支付手段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 电子交易形式愈发受到青睐, 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势在必行。不断地实践活动使得电子票据业务具备更强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电子票据作为一种新型支付结算工具, 必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电子票据作为一种新型支付结算工具, 使传统纸币的作用电子化, 使得业务流程更加便捷。然而, 电子票据业务在实践中仍存在业务管理缺乏统一规范及立法不规范的问题。要保证业务的安全发展, 就需要统一规范票据登记管理机构, 健全现有法律体系, 赋予电子签名法律地位并完善电子票据安全制度。电子商务时代已然来临, 电子支付手段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 电子交易形式愈发受到青睐, 电子票据业务的发展势在必行[1]。

关键词:电子票据,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红.商业银行电子票据流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南方金融, 2010, (9) :66-69.

[2] 孙勇军.我国电子票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和完善建议[J].时代金融, 2014, (11x) :228.

[3] 万夏.电子票据签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政法大学, 2014.

[4] 张薇.电子支付业务中亟待完善的法律问题探讨[J].金融纵横, 2003, (9) :38-40.

上一篇:乡村文明下一篇:高速公路环保绿化相关问题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