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二级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二级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高校的正常运行及建设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全面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是必要的选择。在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压力普遍增大的条件下,对高校合理设置二级心理辅导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医护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对当前我国医护专业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第一篇:心理学二级论文范文

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路径探讨

摘 要 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也不例外。本文探讨了在高职院校中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重要意义,从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出发,分析了二级心理辅导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在高职院校中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一般路径。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二级心理辅导站 心理咨询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econdar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Stat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Xiaoxia, FU Y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uangdong Industry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

2011 年,教育部辦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 号),规定高校应有健全的校、院(系)、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在二级学院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即是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第二级,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存在着结构不健全、配套不完善、心理辅导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够等问题,这些都极大的阻碍了二级心理辅导站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些情况,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出发,探讨了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一般路径。

1 高职院校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肩负着宣传教育、行为指导、心理咨询的作用,二级心理辅导站扎根二级学院除了具有这些作用,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第一,相对便利的咨询时间和空间。二级心理辅导站扎根二级学院,工作人员主要是辅导员,方便获取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时间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同时,目前二级心理辅导站缺乏专门的办公地点,多数设在辅导员办公室,地点的便利性,方便学生第一时间找到老师咨询辅导。第二,相对容易建立和维系的咨询关系。当前高职院校中二级心理辅导站咨询师的角色主要有学院辅导员来扮演,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相比,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咨询师与来访学生在思维方式、专业背景、行为模式等方面有更多相似性,这样的天然优势为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与来访学生产生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2 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现存问题

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在空间、时间、咨询关系上的便利性使得二级心理辅导站在开展咨询工作时能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在实际开展工作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如下:

2.1 尚待完善的组织机构

尽管以学院领导(主管学工副院长)—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观察员)为联络点的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体系在当前高校中被广泛采纳,然而实际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很少有人积极参与辅导站的建设,只有少数如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能积极参与到辅导站的建设中,这种现状极大阻碍了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四级网络体系发挥相应的作用。

2.2 尚待补足的有专业技能的专业心理工作人员

二级学院辅导员是当前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主导力量,但是具备专业的心理咨询资格,专门从事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的辅导员很少。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不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承担学院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顺便再兼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学校对这些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人员的培训较少,主要以短期的校内培训为主,培训人员也主要是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很少组织老师们参与校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人员缺乏规范的技能培训来从理论上武装自己,从而在实际心理咨询操作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2.3 尚待配齐的资金和硬件设施

目前,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经费投入有限,二级心理辅导站很多时候开展活动都是启用学工经费,这就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比如辅导站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心理活动的开展等都会受经费的影响而无法正常开展。另外,国家规定二级心理辅导站必须配备独立的咨询空间,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物质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很少有学校的二级学院有独立的办公室来给二级心理辅导站来开展咨询工作,大多数情况都是在辅导员办工室占用一个角落,或者借用其他的办公场所,難以满足学生私密感和温馨感的需求,自然也就无法真正发挥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作用。

3 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一般建设路径

3.1 明确职责定位,健全规章制度

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扎根二级学院,面向二级学院学生,作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补充,是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定位、功能、职责分工上都有着本质区别。二级心理辅导站主要面向二级学院学生,负责本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明确自己的工作定位和工作职责:第一,制定本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计划,总结和汇报本院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二,掌握本学院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协助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及追踪,建立、完善并管理本学院的学生心理档案;第三,开展对本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知识宣传、教育和普及,指导学生团队开展朋辈咨询,组织学生团队辅导等;第四,对本学院的心理辅导站的学生群体开展培训,提升他们的心理辅导的专业技能;第五,对本学院的学生心理状况实时监控,采取有效措施疏导,配合心理中心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第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研究,科学管理本院的心理健康工作。

3.2 建立“三个早”机制,完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为有效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对严重心理问题及早控制和消除,达到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在二级心理辅导站制定“三个早”机制,即学生心理健康预早预防、学生心理健康早预警和学生心理危机早干预。构建由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牵头担任组长,主管学工副院长为副组长,辅导员、班主任为组员的二级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院系领导(主管学工副院长)—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观察员)的四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体系,在新生开学初就建立新生档案,完善新生档案中的家长信息,定期更换,密切联系家长,尤其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家长,形成“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的四级联动机制。同时,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尤其是加强对重点问题学生的监控,拟定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干预程序并指导班主任、心理委员和其他学生干部学习:发现异常(心理观察员或班主任)—监控(学生干部、学生家长)——初步干预(辅导员、主管学工副院长或书记)——及时转介(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或医院)。

3.3 健全激励机制,保障心理健康工作队伍

目前,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主要是二级学院辅导员,多数辅导员没有心理专业背景,而从校外大量招聘有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心理健康工作。一方面要加大对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的培训。既要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定期对现有的辅导员开展培训,提升他们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水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要适时组织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外出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培训。另一方面,给予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一定的激励。如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的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其中一部分直接用于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建设。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每月享受一定的来自学校的专项补贴,鼓励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人员每月工资增加 300 ~500元。

3.4 发挥朋辈互助作用,打造学生团队

朋辈互助模式是当前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中普遍采用的模式,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也应充分借助这一模式开展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工作。当前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学生干部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为二级心理辅导站的驻站人员,即“小小心灵使者”,协助老师策划、宣传、开展二级学院的心理健康活动。另一部分为各个班级心理委员,负责组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观察班上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将情况反馈给辅导员,便于辅导员完善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对应的干预措施。二级学院充分利用好这两大学生团体,必须注意三点:首先,加强对学生团队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巧。其次,完善值班制度,畅通学生沟通的渠道,给学生开一扇“心灵的窗户”。再次,教师要适时监督,不能采用“放羊”政策,掌控朋辈干预的方向和过程。

3.5 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新媒体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对自我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提高,心理健康活动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机遇。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契机,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结合学生特点,开通相关互动平台,如微博、微信,增进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一是通过公众号、微博在线上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效预防心理疾病。二是开通网络预约平台,学生发现自己有心理异常,或者有不良情绪需要倾诉,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平台预约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人员开展心理咨询,三是在二级心理辅导站门口设置心灵信箱,收集学生来信,倾听学生心声。

参考文献

[1] 徐艳平.大学生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可行性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106-108.

[2] 韦利梅.高职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的初步探析——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晴天咨询室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4):178-179.

[3] 李荣荣,赵越.独立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实践现状研究——以广东广州部分独立学院为例[J].学园,2014(16):32-33.

[4] 江伟,刘珊珊.高校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5(11):169-170.

[5] 任思丹.大类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初探——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为例[J].教育探索,2015(15):104.

[6] 张曼.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模式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45-146.

[7] 曾永辉,钟向阳,魏剑波.高校心理辅导站建立的初步探析[J].社会工作教育,2010(6):28-30.

[8] 张冬梅,赵晓川.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发展性工作模式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81-82.

作者:李小霞 付洋

第二篇:医护专业二级心理辅导站运行制度研究

◆摘 要:在高校的正常运行及建设中,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全面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是必要的选择。在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压力普遍增大的条件下,对高校合理设置二级心理辅导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医护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针对当前我国医护专业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医护专业;二级心理辅导站;运行制度

高职院校医护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提升自身个人理想,就一定要有健康的心理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人才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学生通常面对高负荷的学习以及很强大的就业压力,经常有新闻媒体报道有心理压力导致的学生命案。医护专业学习年限为三年,学业任务很重,并且对于考学要求很高,更加需要有效的二级心理辅导。

1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阶段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高校在实现高等院校学生教育时,将专业知识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首要教育内容。随着我国相关部门的呼吁号召,各大院校开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各个高校通常以学校为单位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随着学生对于心理辅导的需求,二级心理辅导站也越来越重要。心理辅导站通常承担着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完成阶段性学生心理情况测试、对具有心理压力及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呈现出“重心理治疗、轻能力培养”“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辅导”的特点,将重点放在了具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对于没有体现出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关注度比较低,这样模式下的心理教育工作就相对比较局限。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多数是各院系的辅导员,水平不够专业。对于医护专业来说,可能会有医院心理科的医生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调整。但是大多数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教师资源配置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工作范围及工作内容。另外还有很多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够系统,不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学生范围内的全面覆盖。在当前的发展条件下,我国高校在建设二级辅导站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尤其是针对医护专业,必须要实现转变。使得二级心理辅导站能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引导作用,在院系内能够实现全员参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2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的职能

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主要是指各个高校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运行基础之上,再由各个院系独立设立,对于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效应的院系组织。二级辅导站在工作职能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能够全力配合校级心理咨询中心办的各项活动与工作,以院系的角度对学校的工作进行支持。其次,以院系为单位能够在更深层次对院系内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心理辅导具有更广泛的涵盖面。不仅仅能够针对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还能够日常评估大众心理水平。二级心理辅导站对于不同的学生能够特异性的制定辅导方案,使更多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心理帮助。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方案,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丰富的课外活动针对工科、文科、理科、医学等不同专业现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我国医护专业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模式

医护专业是高校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大多数高职院校医护专业的学习年限为三年,在校时间相对其他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医护专业学生的成长对于校园的依赖性比较高,因此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有效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二级心理辅导站需要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不断的进行完善,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参照国家以及上级部门的标准,严格建设心理辅导站,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实现持续发展。另外,院士还可以根据自身院系特点,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医护专业院系特点鲜明,可以抓住医护资源这一特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得到优化。

3.1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

在我国当前发展条件下,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出现的危险事件频繁发生,高校以及国家教育部门都认识到了对大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关于高职医护专业学生,要在三年内学习大量的医学知识,在高压力高负荷的条件下进行学习,仅仅凭借学校级别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对心理辅导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功能不能够完全发挥出来。对于医护专业而言,与文科专业和理科专业都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独立的学科,并且具有不同的培养机制。在进行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结合其专业的特点,建立更加适合医护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制度建设工作上,学校相关机构应该加强院系的具体工作,在学校机构的牵头以及支持下,二级院系内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人员应该制定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指导院系内部执行人员开展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队伍建设工作上,应该针对从业人员执行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培训,派可以胜任这份工作的辅导员到专业机构去进修,并且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学校对于二级院系辅导站应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改善心理辅导站的办公条件,满足心理辅导的环境需求。对于条件允许的院系,可以根据自身学生专业的特征,购买能够实现心理测评的软件,丰富院系辅导站的内容。

3.2明确工作职责

学校在建立二级心理辅导站时,必须要明确各个环节以及各个部门机构的工作职责,使得这一机制能够长时间实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作为二级心理辅导站,一定要将心理卫生知识传达给学生,对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进行增强。作为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工作人员,应该全力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关于学校组织的各类交流活动,要严格执行。对于医护专业的学生而言,其自身具备医疗知识,应该根据其知识能力水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作的效率。[6]另外,作为院系辅导机构,要做好学生危机的干预工作,从根本上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

3.3不断丰富工作内容

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心理教育工作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在工作方法的选择上要做到5个结合:也就是知识的讲授与心理自助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单独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自我学习与教育引导相结合;预防疾病及心理发展相结合;思想辅导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另外,辅导站的工作应该具备全面化。首先,应该向学生群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全力解决学生们对于学习以及职业的困惑。其次,要建立医学专业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发挥自我痊愈的作用,且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更好的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档案一定要保密,避免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二次伤害。对于学生的心理辅导,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普通的课堂,还应该多多开展课外活动,包括心理健康运动会、心理知识竞答、心理影片观看与赏析。这些活动都会提起学生们的兴趣,提升心理辅导的质量和效率。

4关于我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具体队伍体系

关于我校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专职人员一种有7名,课程教学的队伍一共有24人,站点的工作队伍一共有186人。形成了很重要的一支骨干队伍。在学生的群体当中,朋辈辅导员大致有200名,班级心理辅导员大致为800余人,寝室当中的信息员大致为8000余人,在一线比较活跃的学生成为二级心理辅导站的主要组成部分。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實践证明,高校二级心理辅导站与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作用,是在当今时代的发展,进一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医护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应该具有医护专业的特色,通过心理辅导站开展的活动,促进学生们互相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就能够保证健康教育工作有更广阔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1]钟晓虹.高校医护专业学生职业压力调查及对策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9,37(01):128-132.

[2]黄国梅,简平,周小利,et al.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原生家庭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05):428-431.

[3]经卫国,姚本先.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医护工作人员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C]//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4]张仕庆.体验式团体辅导教学在医护专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探索[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03):110-112.

[5]王竞芳.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J].求知导刊2018(19):47-47.

[6]刘立飞,赵莉娟.浅谈内蒙古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4(19):140-141.

作者:巩莎 亓国锋

第三篇:医学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的实践研究

[摘           要]  医学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是医学院校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以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为例,围绕建设特色、建设思路、活动开展方式、实践效果进行研究说明。

[关    键   词]  医学院校;二级心理辅导站;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8年颁布《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9年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讨会召开。医学院校辅导员作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创新适合新时代大学生发展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方式,是我们一直思考和关注的课题。

《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有条件的高校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和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1]“二级心理辅导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山西医科大学一直非常重视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于2011年成立了学校第一家二级心理辅导站——“大学生心理成长俱乐部”。大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自成立以来,本着为全院师生心理健康服务的态度和立场,踏踏实实干实事,深受学院师生好评,根据每年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生满意度为95%。大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推行学院师生全员参与,共创师生和谐的心灵家园,因此自创建以来,参与度始终保持90%以上。

一、建设特色

从命名到活动方式都体现出“寓教于乐”的特点。我们选用以“心理成长”命名是强调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我们开设“大学生心理成长俱乐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俱乐部这样一个正式的、固定的场所,通过心路引航、心海扬帆、心语心愿、心随影动、心灵鸡汤、心情对白等相关活动,让参与俱乐部活动的学生找到归属感,在宽松、融洽的氛围里得到心理潜能的激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关于加强心理服务体系的论述:“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我院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积极探索适合护理专业学习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形式,进一步完善能体现我们专业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促进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人才。

二、建设思路

面向护理学院全院师生,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以预防、发展为重点,做好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工作,通过六大寓教于乐的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助、朋辈互助、专业帮助、社会支持的强大力量,逐步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协同育人模式。具体做法就是编印图文并茂的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纸质刊物和资料,在护理学院各年级教室发放,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利用微信、微博、QQ推送与心理学相关的短视频、图片、简短文字,激发广大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兴趣;开展心理学知识系列讲座,传授心理调适技能;对每年刚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护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小群体同类普遍问题,适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电影赏析、心语沙龙活动;加强俱乐部所有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指导老师及所有心理委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辅导的专业水平;做好转介工作,将问题严重需要心理治疗的学生及时转介给专业机构;做好大学生心理成长俱乐部每年的工作总结与反思,分析学生心理特点形成的原因以及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和提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方法,集体讨论,展開课题研究,最后形成报告。

三、活动开展方式

“二级心理辅导站结合本学院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开拓性地开展形式新颖、贴近学生的特色活动,以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3]学院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了解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结合心理学教育的规律,形成了一套“润物细无声”的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有效开发学生心理潜能的途径。

(一)心路引航——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活动目的:1.传授心理学知识,识别心理异常现象;2.掌握心理调适技巧,掌握心理保健常识。

主题内容:1.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规划大学生活;2.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学会自我调适技巧;3.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际交往面面观;4.专业认知教育;5.职业生涯规划(一);6.职业生涯规划(二)。

(二)心海扬帆——心理团体游戏

活动目的:1.为参与者营造一种团体氛围,成员在这种氛围中可以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深化认识;2.提升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

活动内容:此活动共设置六个单元,每一篇设置六个游戏名称。六个单元分别针对环境适应问题、学习管理问题、自我意识问题、沟通交往问题、心灵成长问题、竞争合作问题设置。

(三)心语心愿——心语沙龙

活动目的:将具有共同问题的少数人聚集起来,以一种自由的、开放的形式组织大家就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如我们通过线上线下进行问题征集,将问题按照类型分类分组,分别组织有某一类心理困扰的学生,针对一个目标问题组织一次沙龙活动。在放松的环境中让学生倾诉心声,缓减心理压力,同时增加成员之间的情感体验,加深彼此的理解。

活动内容:以学生感触深的近期发生的主要事件(如各种学生活动)或学生普遍存在并关注的内容(如就业观、大学生恋爱观、网游)为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

(四)心随影动——电影的心理赏析

活动目的:1.讲授相关电影心理赏析的理论知识,为培养学生的电影心理赏析水平打下基础;2.观看和分析心理学影片或者适合从心理学角度赏析的电影,在心理咨询师的带领下,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分析;3.培养学生的心理学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心理赏析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塑造更加和谐健康的人生态度。

活动内容:选择适合医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蕴含积极心理学教育意义的影片。如《阿甘正传》《美丽心灵》《蒙娜丽莎的微笑》《爱德华大夫》等,师生在电影赏析的同时赋予大学生对生活的启迪与感悟,促进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树立更加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五)心灵鸡汤——读书会

活动目的:心灵鸡汤旨在通过让学生阅读相关心理学期刊以及专业书籍、交流读书心得体会等,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提升身心健康状况,使学生以和谐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

读书内容:心理学期刊、心理學专业书籍、励志书籍以及能够抚慰学生心灵、有助于学生身心康复的图书等。比如,《人性的优点》《心理学与生活》《自卑与超越》《平凡的世界》等。

(六)心情对白——个体辅导

辅导目的:发现护理专业师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方法引导他们纠正错误认知,矫正不良行为,排解消极情绪,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形成健全的个性品质。

服务内容:1.预防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出现;2.解决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3.发现并转介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学生。

四、实践效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自2011年创建以来,坚持“分享快乐·担忧愁”的宗旨,同三千余名护理学院师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护理学院自大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创建以来,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发生恶性事件的发生率为零。其次,为护理专业三千多名师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社会快速变化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冲突、数字化生活方式等,日益使青年大学生感受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力量的挤压。”[4]各种压力会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进而影响学生的心情和行为,这不仅阻碍学生的健康发展还会直接影响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我们创办的“大学生心理成长俱乐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及时为学生指点迷津,释放压力。然后,在组织、策划实施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提升了护理专业师生团队协作、组织策划、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

“大学生心理成长俱乐部”为护理专业的老师、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自助、互相勉励、共同体验的良好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身处不同阶段遭遇不同困惑的老师、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不仅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在活动过程中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情谊。为整个学院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合格的医疗卫生事业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Z].中共教育部党组,2020-05-07.

[2]江伟,刘珊珊.高校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5(11).

[3]石丹丹,马敏娜.高校二级辅导站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7).

[4]潘莉,董梅昊.高校心理育人面临的现实难题及其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2019(3).

◎编辑 曾彦慧

作者:郭翠梅

上一篇:音乐课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新闻类职称论文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