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案

2023-04-15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指导教案

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蔡兆明

小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看书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

看书报能力是指能够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够给课文分段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中心;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理解主要内容,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认真阅读的习惯主要是指边读边想的习惯。查字典和运用其它工具书的习惯以及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一、划分段落层次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 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 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 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 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 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2、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 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俗话说的“一目十行”, 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 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 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5、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江主席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

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 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 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又如《颜黎明的信》一文叙述了这样几个问题:

1、青年人该怎样读书;

2、谈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发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把这几个问题综合起来,稍加整理,可以这样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鲁迅在信中谈了青年人读书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又谈了关于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发信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教材分析

《夏天的晚霞》《迷人的小河》是《课外阅读》上的两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字优美生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之中体会到晚霞的美丽和小河的迷人,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精彩。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2. 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拟人、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2. 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夏天怎样?秋天又是怎样?现在呢?)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指名)

2. 看来同学们对季节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你还记得我们学的第四单元——韵味吗?韵味是什么,是啊,我们可以在语言文字之中细细体会。你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句段吗?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指名背诵) 3. 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啊,通过你们的背诵,让我们跟随袁鹰感受了枫叶如丹,在张晓风的笔下感受到她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那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样的文章啊?

4. 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的两篇文章,请你来用心读读,用心感悟。

二、 指导阅读

1.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日的晚霞》,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

①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课件出示)

②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你发现了吗?(指名回答:写作手法——三个拟人、生动、形象,动静结合„„)

③这么美的文章,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些词语呢?在书上标注出来。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

④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课件出示)

谁想读读?(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 其实《迷人的小河》也同样运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

①请你自己读读,看看《迷人的小河》哪些地方用到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做出标记。 ②指名回答

③(课件出示)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

④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

⑤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

⑥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

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 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4. 交流: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

三、 总结

同学们,我还记得张晓风说过:“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热爱读书吧!

四、 拓展推荐

老舍 《济南的冬天》

朱自清 《春》

何其芳 《秋天》

《夏洛的网》

一、导入

(1)师:

有一本书,叫《夏洛的网》,这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一部傲居“美国最伟大的十部儿童文学名著”首位的童话!一本诞生于52年前的经典,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它,走进童话的世界。

(2)师:看,这就是《夏洛的网》,令无数看过的人无法忘怀。作者是美国的怀特,这本书共22章,有10万多字,是关于一个小蜘蛛和小猪的故事的书,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

首先让我们来读读它的第一章——早餐前

二、阅读第一章

1、师问:课前同学们就已经阅读了这个片段,爸爸最后是否还决定杀掉这只落脚猪呢?为什么?

生:自由说

师:出示弗恩的话——“可是这不公平,”弗恩叫道,“小猪生下来小,它自己也没办法,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给杀了吗?”

师问:你觉得弗恩说这段话的时候,会用怎样的语气?有怎样的表情?

生:指名说,你来叫叫看?(教师指导——又急又气又伤心又愤怒地叫道)。

2、师:小结(生命是珍贵的,人有争取生存的权利,动物也有!生命是要受到保护的,是不可以任意践踏摧残的!尤其是面对弱小的生命,我们更应该怎样?更应该爱护它,保护它!)

(板书 生命)

师过渡:小姑娘弗恩就是这样做的,她爸爸也被她说动了,于是,弗恩就开始喂养起这头小猪,并为他取名为 威尔伯(板书名字)。后来小猪威尔伯被放到了她舅舅家朱克曼的农场饲养,弗恩经常去看望它。小姑娘弗恩可不是这本书的主人公呢!那么是谁呢?

(估计:学生会说到是夏洛、是威尔伯,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过渡:)

三、情境想象说话,体会内心世界

1、师描述:现在,老师要把同学们都变成小猪威尔伯,跟着我的描述走——一天,饲养场里的鹅妈妈好心地提醒你,快逃吧,逃离猪圈,你将来肯定要被杀掉的!羊啊马啊牛啊还有小老鼠等伙伴们都支持你逃出猪圈,于是,你进行了一次大逃亡,可惜,你太盲目了,没有计划也没有策略,还很笨,又很馋,受不了食物的诱惑又被关回了猪圈!伙伴们也不理你了,你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烂泥里,夜晚来临,天黑黑的,此时你——

生:想象说话(老师点名几个学生问,学生说说小猪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

师:就在你感到万分孤独的时候,从猪圈的黑暗中传来了一个很细很好听的声音:

“你要一个朋友吗?威尔伯?我可以做你的朋友。”(板书出示句子)知道发出这声音的是谁吗?(对,就是夏洛,一个小蜘蛛。)当你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你——

生:继续想象说话。

2、师:知道夏洛为什么会这样说吗?(生自由说)好,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夏洛那很好听的充满友爱的带着同情之心的温馨而又亲切的声音——(齐读)

(板书在黑板右下角写 友爱 温馨 ) 四 学习第21章

1、师描述:现在同学们不是威尔伯了,还是变回你自己,继续听老师讲述:小猪威尔伯有了小蜘蛛夏洛这个朋友,日子过得可开心了,他们的友谊在一天天的增加,威尔伯越来越喜欢夏洛。一天,听闻自己将在圣诞节前被杀掉,要成为人们所吃的火腿时,他忍不住悲从中来,难道猪的命运就是被杀吗?他哭啊哭啊,在他万念俱灰时,夏洛坚定地对他说:

“你不会死!我救你!”。(先暂时出示)

每当威尔伯恐惧地想到自己即将被杀时,夏洛总这样对他说: “我一定会救你!” (先暂时出示)

“我这辈子说的话,没有比这话更当真的了,我不会让你死!” (先暂时出示)

2、师讲述:夏洛答应过威尔伯救他的命后,就决定说到做到,她运用智慧制定了一个伟大的计划。用她的丝在猪圈上空不辞辛劳地编织写了文字的蜘蛛网。可就在这个时候,夏洛衰老死亡的一刻也来临了,故事在此达到了高潮。在临死之前,夏洛向威尔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请同学们默读第21章 最后一天)

3、生:默读第21章 最后一天

师:夏洛说,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那么做哪些事才算是有意义呢?在你的周围,你碰到过这些做有意义事情的人吗?他们是谁?好好回忆回忆,举个例子来说。

生:结合实际谈

师:夏洛也是这么做的,当威尔伯万念俱灰时,夏洛坚定地对他说——(指着黑板三句话师生开始对接);当威尔伯恐惧被杀时,夏洛勇敢地对他说——;当威尔伯一想到自己会被杀而伤心哭泣时,夏洛信誓旦旦地对他说——

师:你从这三句话里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

师:小结:这是朋友间友情的宣言,这是朋友间忠诚的宣誓! (板书 友情

忠诚 )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深情地读一读夏洛的心声—— 生:齐读片段(下半段)

4、师小结:是的,人的一生中,多给予他人一些关怀,一些帮助,对为家人操一份心,为社会为国家做一点贡献,讲诚信讲友情,讲仁义讲道德,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事情,就好比在编织一张网,编织一张张爱的网,一张张温情的网,然后撒向世间,把生命保护,把友情传递,把爱播撒。这就是夏洛的网!一张能编织爱和生命的网。 (板书 爱)

5、师:在这之前,夏洛还说了许多话,你们是否觉得有点罗嗦? 师:可当老师第二遍读的时候,尤其是读到“噢,这个美好的世界,这些珍贵的日子„„夏洛说着说着停了下来”,我被感动了,在这看似罗嗦冗长的话里,我体会到了许多情感,不信,你现在再轻声地读一读,也许你有新的体会。

五、学习第22章(时间来的及)

1、师描述:夏洛缓慢而又安静地死去,在死以前,除了拯救威尔伯,实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承诺以外,她也完成了一件自己的最重大的作品,一个防水的囊袋,里面安安稳稳地装着她的514个未来的儿女。威尔伯想尽办法把囊袋带回了农场,到了来年春天,小夏洛们一个个地破囊而出,乘风而去。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想不想看结局?(发放第22章)好,让我们来读最后一章——温暖的风。默读完了就举手示意。

生:默读发放下来的第22章片段

师:故事读完了,你感动了吗?什么让你感动了? 生:自由说(师随着学生的感受做适当评点)

2、师:读三段读者评论:

(1)《纽约时报书评》这样说道:这是一本关于友谊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爱和保护,冒险与奇迹,生命和死亡,信任与背叛,快乐与痛苦的书,它几乎是一本完美的,不可思议的杰作。(2)有读者这样说:“这实在是一本宝书。我觉得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应该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读过《夏洛的网》的人,另一种是将要读《夏洛的网》的人。

(3)还有读者这样说:“从我第一次读《夏洛的网》到现在,几乎已经有20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能搞明白,这部‘儿童文学’何以能够如此长久地令我着迷。”

结束语:

同学们,拥有这一册,感动我们一生!读它吧,带着热情和虔诚去读,因为,总有一种感动会触动我们的心灵!请记住今天《夏洛的网》,记住这一张编织了爱和生命的网!

如果可以,你会为身边的亲人朋友也编织一张“夏洛的网”吗?

桂林山水

教师思考:

本课是小学课本中的写景名篇。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情寓景中,景中显情,全文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通过自主赏析,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设计特色:自主赏析,开放式学习。

信息资料:

1、师生查阅有关西湖、泰山、香山、大海以及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资料。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3、图文结合,自主赏析,培养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

4、借助搜集的资料,进行开放式、创造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境。

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资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录象片或投影片,引导学生按先局部后整体,先山水后其他的顺序观察。思考:桂林山水与上面的四处景观有什么水同之处?

(通过四处景观与桂林山水风光的比较,凸现桂林山水的特点,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畅谈观看后的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利于发现学生对画面的观察能力水平,同时也使学生接受了一次言语表达的训练。)

二、朗读课文,自学字词。

(通过自学、小组交流的形式,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自主发现,自主赏析。

1、自读,寻找欣赏点,填写记录。

我最欣赏的(字、词、句、段、标点、其他)理由是( )。

(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人地位,必须解放他们。“欣赏点”是学生眼睛发现的文章“精华”,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自读自找自赏析,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阅读兴趣,才能形成个性的体验,才能达到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的目的。)

2、交流、赏析、结合资料谈体会。

采用小组赏析或全班赏析的方法。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欣赏点,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对课文有关内容的个性感受。赏析的办法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如

(1)感情诵读:联系上下文,感悟用词的准确,句段语言的优美。

(2)自问自答:如自己提出“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自己解答。

(3)换、删、增词对比: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去掉句中的“真”、“啊”或后半句的内容等,与原句比较,体会表达效果。

(整个环节意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其阅读理解、语言表达、交流合作等多种能力的发展。)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在自主赏析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通过诵读,进一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第 二 课 时

一、观看影片引入,回顾上节内容。

1、利用录象或投影片,展示桂林山水图,师生共同感情朗读全文,也可试着背下来。

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抓住桂林山水的整体特点。(水:奇秀险 山:静清绿)

二、汇报交流资料,教师吸收反馈。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课下搜集的的有关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信息资料。

(汇报交流自己搜集资料的过程,实际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过程,是交流交际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吸收反馈信息的过程,教师可以从中发现教学的新的切入点,学生知识技能新的增长点,利于教学目的的新构建。)

三、提示学习建议,小组合作学习。

结合学生的资料情况以及学生的不同层次,教师可向学生提出如下学习建议,或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主题。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练习感情背诵。并试着说出你喜欢的理由或为什么这样读、背。

2、结合学习谈谈学习文中哪部分

《安徒生童话》阅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

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指名说,板书课题:读书让我们美丽)

3.开学二个月了,咱们班的图书角也成立二个月了。同学们每人提供的图书以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使我们每个人拥有了充足的图书资源。这两个月下来你读了几本了,读的哪几本呢?

4.这些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吧!

二、图书交流推介会

1. 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 全班交流。(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好书给班上其他同学。)

三、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

1. 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

2.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

四、赏读《丑小鸭》

1. 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丑小鸭》,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让我们来说说故事的内容呢?

2. 丑小鸭最后怎么了?

1师配乐范读

2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五、总结延伸

1. 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你还看过哪些?

2. 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

3. 目录上的省略号表示?

4. 安徒生为何能写出这么多生动感人的童话呢?想知道的话,就到他写得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中找答案吧!这里的“真爱”,是对书的的真爱,对生活的真爱,更是对童话的真爱。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出示)

人生就是一个童话,我的人生就是一个童话。这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着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5.今天,我们在一起分享了最近一段时间的读书心得,同时还走近了安徒生,重温了安徒生的经典。读书确实让我们美丽,以后,我们还将感受更多的经典,读更多的书。

《逃家小兔》阅读指导课教案

预设目标:

1、通过阅读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无私而伟大的母爱。

2、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象练说,并复述完整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学编浅显的童话故事,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阅读流程

一、导入:

亲爱的孩子们,世界上最美的故事是童话!童话里的世界最精彩!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听的童话故事,它来自一本图画书,想不想听?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精彩的世界吧!(课件:童话世界)

二、指导读封面、环衬、扉页

1、 故事的名字叫《逃家小兔》,瞧,这是我们进入故事的第一道大门——封面:一只小兔子和它的妈妈在家门口的草丛里聊天呢!它们在说什么呢?

2、 翻下去就进入了故事的第二道大门——环衬:哦?什么都没有吗?哦,不是的,这是一个淡黄色的蝴蝶页,淡淡的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一定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喽!

3、 快点儿进入故事吧!啊?还没进入。别急,这是第三道大门叫扉页:千万不要错过它哦!它会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呢!文/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图/克雷门·赫德,译/黄 毓,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

4、 啊,这只可爱的小兔就是故事的主人公逃家小兔喽!看,它静静的蹲在地上,望着远方,一定在想:我想离开家,可是我要逃到哪儿去呢?你想不想知道故事中的小兔逃到哪里去?那就注意看,认真听,下面真的进入故事啦!

三、师生一起讲故事

1、 课件黑白图: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有一天,它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要去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2、出示彩图:瞧,在一条清澈的小溪里,小兔变成了小鳟鱼,开心的游着!而妈妈呢?变成了捕鱼的人,穿着黑色的大雨鞋,站在冰冷的水里,抛出了那么长的鱼线在钓小鱼,咦?为什么妈妈用一根红萝卜作为诱饵呢?(知子莫如母啊!)

3、顽皮的小兔又变了!

课件出示黑白图:“如果你变成捕鱼的人”,小兔说,“我就要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让你抓不到我。”“如果你变成高山上的大石头’,妈妈说:“我就变成爬山的人,爬到高山去找你。”

彩图:好陡的山,好高的山呦!小兔子灵巧的爬到了山顶,妈妈的年龄好像很大了,身体也有些笨重,走路一定很吃力的,它正冒着危险爬山去追小兔呢!爬山的会被石头绊倒,磕破!

4、小兔可带劲了,它简直就像孙悟空一样变变变!课件出示图,看小兔跑到哪里?花园里,猜猜他要变成什么?指名说话

课件出示:如果(

),我就(

),

5、妈妈也在变,谁来猜一猜?

用这样的句式说:如果(

),我就(

),

6、你们比玛格丽特还聪明,说得太好了,奖励大家一张彩图:调皮的小兔变成了小花,躲进了花园里,妈妈变成了园丁,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来给小花施肥、浇水、除草,培育小花茁壮成长啊!

7、还想看吗? 咦!小兔子怎么长翅膀了?它要变成什么?(黑白图)(不要文字)用这样的句式怎么说?如果(

),我就(

),

8、呀!小兔子要飞走啦!妈妈怎么办?

出示黑白图,看图说话:如果(

),我就(

)。 师: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竟然跟作者写得一样。再奖励一张彩图:你们瞧,在广阔的田野里,妈妈变成了一棵妈妈树,她就这样站着,等着,张开着双臂,搂住向她飞来的小兔。

9、哎呀,妈妈还是会找到我!如果你是小兔,你还变不变?你想变成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课件:如果你(

),小兔说。

我就要变成(

)。 如果你变成(

),妈妈说。 我就要变成(

)。

10、大家的想法真可爱,想不想看看逃家小兔又变成了什么?有一个条件,只让看图,不看内容,行吗?请小作家给插图配字,哪位小作家说得与书上一样,我们给他鼓掌三下,好吗?

四、想象编写儿童诗。

1、让我们把故事变成小诗,永远记住妈妈的爱。

出示老师改编的儿童诗:

永远的妈妈

如果我是一条小鱼,跳进凉凉的小溪, 妈妈就是一个渔夫,抛下鱼饵等着我; 如果我是一块石头,在高高的山崖上, 妈妈就是一个登山人,爬上山顶找到我; 如果我是一朵小花,藏在一个花园里, 妈妈就是辛勤的园丁,会在花园里发现我; 如果我是一只鸟儿,从她身边飞过, 妈妈就是一棵大树,等着我到枝头做窝; 如果我是一艘小船,扬着帆,离开家, 妈妈就是风,吹着我,吹向回家的方向; 如果我是马戏团的空中飞人,在高空荡秋千, 妈妈就是走钢丝的人,穿过空气,走到我身边。 „„

五、谈读后体会

1、你喜欢这个故事么?最喜欢里面的谁啊?结合图画说说吧。

2、总结,提升主题:

(1)小兔为什么变来变去的?妈妈为什么也变来变去的?每次都能抓到小兔?(小兔变来变去,想离开家,离开妈妈,想长大。妈妈爱小兔,所以变来变去,一路追随。)

(2)故事中的小兔和妈妈都在变,那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呀?(妈妈的爱)

师:是呀!妈妈不怕山高路远,不顾危险,一路追随!这就是伟大的母爱!现在,你觉得《逃家小兔》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板书:母爱

(3)亲爱的孩子们,你们不就是一只只可爱的小兔子吗?总有一天你会长大,你要离家,但无论你走的多远,哪怕海角天涯,永远走不出妈妈爱的怀抱!下面我们就一起背一背孟郊的《游子吟》。

3、放歌曲: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心甘情愿》、《感恩的心》

六、阅读拓展,展示学生藏书,激发创作欲望推荐其他图画书 孩子们,像这样美妙的图画书还有很多很多!瞧,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本:《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石头汤》等等,光听书的名字,都那么诱人,你们想看么?那可以到网上购书,还可以去书店买。

《鲁滨逊漂流记》阅读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内容,能从鲁滨逊的身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他的顽强与乐观精神。

2、引导学生感悟名著蕴含的哲理完成读书心得。

3、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确立正确的阅读思想,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

重点难点:

1、了解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理解鲁滨逊这一主要人物形象。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花了两周的时间来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滨逊漂流记》,走进鲁滨逊惊险、新奇而又真实感人的漂流历程。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

1、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2、交流小说内容:

学生简要叙述情节。

(板书)鲁滨逊:冒险生活———荒岛余生———返回英国

3、讨论:作者塑造的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课件出示三个问题来展开讨论)

A、你认为主人公鲁滨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B、你认为笛福在这部小说里是如何表现人物的这些性格特点的? C、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部分,为什么?哪些部分你认为值得积累?(可以是好词好句,可以是刻画人物的方法。)这些都可以用专门的摘录本记下来。

讨论交流:

(1)讨论:作者塑造的鲁宾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笛福成功地塑造了鲁宾逊这个具有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等优秀品质的典型人物。

(2)指名同学推荐优美段章,并说明推荐理由。如: 于是我就像一个没有头脑的傻瓜一样进行起造船的工作。我对于这个计划非常满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实行。其实我并不是没想到过下水的困难,不过我对于自己的怀疑总是用这种愚蠢的答案挡回去:“让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说;做成之后,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它。”

(3)让学生列出作品当中的一些妙语佳句,并说明理由。如: ◎世界上一切好东西对于我们,除了拿来使用之外,没有别的好处。

◎一个人只是呆呆地坐着,空想自己所得不到的东西,是没有用的,这个绝对的真理,使我重新振作起来。 ◎一个人在明白事理以后,就会觉得,被上帝从罪恶中救出来,比被上帝从患难中救出来,幸福更大。

教师小结:一般文学作品都有两个重要的创作方面:一是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一是作者的表达方法。我们重视了这两个方面的阅读,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评读与感悟、总结拓展。

1、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

对照这节课的阅读,回忆以前的阅读方法,你认为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应该运用哪些阅读方法呢?请用这些方法阅读其他关于探险的书籍:(课件出示):

《汤姆索亚历险记》《八十天环游地球》 《绿野仙踪》

四、 结束语:

读一本好书就像跟一个高尚的人对话,希望同学们每天抽出30分钟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特别是文学名著,充实自己。

走进童话世界

教学设计思想:

1、让学生在阅读目录和简介中大概了解童话书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读故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小组讨论中还进行团结互助、交流合作的思想品质教育。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从而学会基本的读书方法。、激发情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专题

1.课件展示:童话故事图片

2.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吗?图片上的主人公有怎样的故事呢?(学生讲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他们的?(真是见多识广,知道这么多的故事,真了不起。这些都是美丽的童话人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认识他们吧!)

板书课题:走进童话世界

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说起童话,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童话大师安徒生。他一生写的许多的童话故事人们把它整理成了一本书叫《安徒生童话全集》出示他的童话书

图片(课件)。让我们来初步了解一下他和他的童话吧!

2、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

1)下面我们就读读《买火柴的小女孩》吧!请同学们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这篇童话快速读一遍。出示问题: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2)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抓住展现这些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学生阅读后提问。问题:谁给你留下了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3、我们仅仅读懂人物是不够的,作者写下这篇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学习,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探讨。学生自由交流。小组汇报。(读懂童话还要读懂道理。)

三、小结方法,鼓励读书。

1、到了现在,我发现同学们已经真正的把这篇童话读懂了,那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读童话的?思考一下我们用什么方式去读懂人物的呢?(速读、精读)

2、又是用什么方式去读懂道理的呢?(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获得知识,集思广益。当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读书碰到问题时,也可以拿到学校和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读一篇童话是这样,读一本童话书也是这样,读更多的课外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世间真理。

我们读懂人物读懂道理之后我们还要干什么呢?

板书设计:

走进童话世界

读童话读目录和简介--大概了解

读懂人物--速读精读

读懂道理--小组交流

写读后感

第三篇:【朱琪】【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指导】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小说阅读指导

一、考点解读:

语文试卷上有三篇阅读题,其中的第五大题是文学作品阅读,这一道大题多是散文阅读,但有时也会是小说或戏剧阅读。

小说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有一定分量,在备考复习中,同样不可忽视。用作考试命题材料的小说,由于受考试时间、试卷长度等的限制,常选用比短篇小说更短、容量更小、人物更少、情节更单纯的“小小说” (即“微型小说”)。这种小说只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或事件中的一个小片段、小插曲,对人物只勾勒其轮廓,捕捉其主要性格特征的某种光彩或斑点,兼有特写的特点,写法近似速写

二、相关知识链接:

1 、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 、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 、人物塑造方面: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4 、情节结构方面

辨析五个w,即谁(who)、什么事(what)、什么时候(when)、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懂得情节结构中的对比、悬念、倒叙、插叙、出人意料的结尾等等。如《祝福》,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形式,从祥林嫂临死前的肖像写起,再回顾祥林嫂初来鲁镇的情景.再次到鲁镇的经过等等,设置了悬念。《项链》出乎意料之外的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理清线索(明线、暗线)。多数短篇小说都只有一条线索,但也有一部分短篇小说设置了两条线索。如鲁迅的《药》,为了表明群众的愚昧,设置了买药、吃药、谈药、药效这条明线;为了表现辛亥革命,又设置了革命者被杀、革命者的血被吃、革命者成为闲人的谈资这条暗线。再以两条线的交织表现了群众的愚昧、革命者的悲哀。 5 、环境描写方面

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背景,烘托人物心情。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社会关系特征,人物活动的背景等。《祝福》《阿Q正传》开头的环境描写,把故事发生的背景、时代、社会关系作了明确的交代。 6 、主题内容方面

小说一般是通过人物形象或故事揭示人生哲理、社会问题、价值观念等的。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 、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 、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 、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7 、语言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出题者有时会让我们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有时会让我们领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含蓄之美,有时让我们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三、规律点拨:

小说阅读训练题型 (1) 、人物形象塑造的考查

误区: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从实际出发,过分拔高人物的思想品质;没有立足原文,无中生有,概括出原文中没有的东西;以偏概全,不能全面分析评价人物。

解题思路应分四步走: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

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2) 、重要情节(细节)作用的分析,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

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

分析环境描写作用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4) 、 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的鉴赏和评价。理解主题主要看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而小说主要的写作技巧也表现在重要情节的安排和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把握主题时,不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避免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这是学生做这类题最大的误区。

鉴赏评价小说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时的误区是,过分拔高小说所表现的主题和哲理;偏激地看待创作技法的成败,认为一发表的文章总是好的,不敢提出批评的意见;以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看待作品和作者,要求作品和作者符合自己先入为主的思想观念;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作为评价小说的标准,合自己口味的则说好,否则,就说不好。 (5) 、重要词语、关键语句的理解与散文的阅读差不多,这里不再赘述。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三篇小说,回答文后题目。

(一)、《槐树花真香》

晚霞在炽烈地燃烧着,似乎能听得见被它烤焦的树梢在噼啪作响,小山显得更加恬静了;村头上有一棵洋槐树,槐花开得正盛,粉嘟嘟的,连晚霞里也溶进了它那淡淡的馨香。

洋槐树下坐着一位老奶奶。她已经很苍老了,头发差不多全秃了,只有后脑勺处还有一绺乱麻似的白发,脸上的皱纹纵在一起,眼窝很深,颧骨很高,像一块褐色的石头。她那裸露的瘦胳膊上,皮肉松懈地耷拉下来,上边沾着一块块栗子皮似的老年斑。她手里抚弄着两只毛茸茸的小雏鸡,冲着落日安详地坐着,一动也不动,似乎也得到了一种永恒的满足。

在她身边,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这姑娘长得像晚霞一样光彩动人。光润润的小脸蛋儿,水汪汪的大眼睛,还有潮平平的红嘴唇,都如含苞未绽的洋槐花一样的鲜嫩。她正伏身在一块平展展的大石头上,面前放着铅笔盒、作业本,还有几块口香糖.她那只捏着钢笔的右手支着下巴,歪着头向远处凝望着,像是看着满天的彩霞,又像看着老奶奶。

在她们的脚下,是一条清凌凌的小溪,镀了金的溪水静静地流着,听不见一点儿声响。

女孩突然说话了,那声音像是从无边的遐想中寻找出来的:“姥姥您说,人为什么活着?” “这大阳真美,槐树花真香。”老奶奶喃喃地说。

“姥姥,您给我说说呀。要不,我的作文完不成了。”

“真是的,我活了快八十多岁.怎么就没工夫看看这太阳,闻闻这槐花呢?”

“姥姥,您快说呀,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女孩显得有些焦急了。

“活着就是活着呗,还管它为什么?”老奶奶漫不经心地说。

“姥姥,您是怎么活过来的? ”

“我那会儿也不想活。你姥爷死了,我本想跟他一块去,可放不下你妈,你妈才这么大„„”

“为了你妈,我活了下来。这不,也是一辈子„„”

女孩不再发问了。她望着山顶的落日,又陷入了静静的沉思。那大阳很大,很红。

老奶奶又喃喃自语:“这太阳真美,槐花真香。”

忽然,女孩那稚气的脸颊上闪过一道霞光。她似乎悟出了什么,埋下头在作业本上唰唰地写下了两行字:落山的太阳真美,盛开的槐花真香。

1、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

2、文中第二段对“老奶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怎样理解“老奶奶似乎得到了一种永恒的满足”这句话的含义?(每条不能超过30个字)

3.作者为什么在女孩再度陷入沉思时,特意写道:“那太阳很大,很红”?(不超过30个字)

4、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老奶奶反复赞叹“太阳真美,槐树花真香”,从行文上看,它与第二段末“„„冲着落日安祥地坐着,一动不动,似乎得到一种永恒的满足”相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刻画人物集中。

B.小说刻画人物形象主要采用了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歌颂了老奶奶的母爱和奉献精神。

C.小说以“槐树花真香”为标题;一是因为槐树花是本文的线索,能使作品集中,更紧凑;二是因为新颖、醒目,能吸引读者。

D.文中“槐树花”代表小女孩(或下一代),“晚霞”和“落日’代表老奶奶(或老一辈)采用的是拟人手法,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充满诗意。

E.本文描写细腻,叙事简约,情节简单,却内涵丰富;结尾语言含蓄,意味深长。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二)、《永远的蝴蝶》

那时侯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滑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象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深秋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了,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

1.小说多次写到“雨”,这“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至少答出两点)

2.“我”为什么把樱子比做“蝴蝶”?

3.小说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4.对该小说的分析鉴赏有错的两项是( )

A.小说三次写到“站在骑楼下”,作用是显示“我”的思绪的流程和层次。 B.小说两次写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突出了樱子美丽清纯的形象,也表达了“我”对樱子永不磨灭的爱。

C.文中最能够表露“我”的悔恨的一句话是“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D.造成樱子车祸的原因是因为“我”只带了一把伞;如果“我”带了两把伞,“我”和樱子一起去寄信,樱子就不会发生车祸了。所以对樱子的死,“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的心里也就特别的难受。

E.“虽然是春天,好象已是秋深了”,表现了“我”在失去樱子以后的悲痛欲绝,“我”的感觉似乎也已发生了错乱。

F.该小说的故事情节极其简单,但由于作者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从而使小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三)、《扳着手指头数到十》

那一年,刚过完年,爹就让娘收拾东西,说要回单位上班。其实也没啥东西收拾的。几件洗净的旧衣裤,再就是过年时娘熬更守夜给爹做的一双新布鞋。爹爱吸烟。娘就把切碎的旱烟装了一小布袋放进包里。娘还将自家熬的红苕糖用刀背敲了一块用纸包了,塞进包里。

爹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工作。爹说那地方白天狐狸都敢偷鸡呢。

我和娘把爹送到道场边。爹忽然记起什么似的,从衣袋里掏出一块零钱,爹说,坎上的瓦匠昨天又犯了病,抽空去看一下。爹说话时手指又在我的鼻子上刮了一下。

我说:“爹,你几时回来?”

爹笑笑说:“个把月吧。”

爹就去了。

我问娘,个把月是多长时间。娘说,个把月就是一个月,就是三十天。那时,我还没念书,扳着指头刚能数到十。

第二天;我随娘一块儿去看瓦匠。我们家的老房子漏雨,娘看瓦匠时就说了烧点瓦翻盖房子的事。回来时,我偷偷将瓦匠和好的泥包了一疙瘩。娘还是看见了。娘说,快给瓦匠送去,那泥是做瓦用的。

我说:“我也是有用途的。我每天用泥捏一只小狗,捏够了三个十,爹不就回来了?”

娘就笑了,没有逼我将泥给瓦匠送去。

当天晚上,我便用泥捏了一只小狗。丑丑的小狗,我把它放到了屋檐下的鸡圈顶上。

开始时,我每天用泥捏一只。过了几天,我便有些急了。我知道爹每次回家,总会带些好吃的东西给我吃。娘也会做好吃的给爹吃。我便趁娘不注意时,隔个一天两天偷偷多捏一只放进去。

过了一段时间,我问娘:“爹咋还不回来?我的小狗已够三个十了。”

娘说:“哪能呢?咱的鸡一天一个蛋,才一个十零九个呢。”娘也并不识字,她记日子的办法和我一样。

日子过得很慢。

我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盼回了爹。

娘急忙从箱底摸出几个鸡蛋去做饭。我便从鸡圈顶上拿来那些小狗。十只一堆,放了五堆零三只。

我说:“爹,你这次走的时间真长,我捏的小狗都五个十还多了三只呢。”

“你肯定多捏了。”爹边说边去掏他带回的包,“我是每天攒半个馒头。看看,三十四个半边,刚好三十四天呢。”

娘在灶间听了我和爹的对话,也插了言:“狗娃,你是不是偷了娘的鸡蛋?我就揣摩着不对劲,数来数去咋就差一个呢?”

爹就嘿嘿地笑了,娘也笑了。

那个鸡蛋是我偷的。我把它打碎,装进一节竹筒里烧着吃了。

1.小说中的三个人物都有浓浓的亲情,但各有个性,试分别说明三个人的不同的性格特征。

狗娃:

娘:

爹:

2.文中画横线的叙述性句子删掉行不行?为什么?

答:

3.“狗娃”偷泥,偷偷多做小狗,还偷了鸡蛋烧着吃等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何作用?

4.对本文评价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在盼望团聚的日子里,一家人各有不同的盘点日子的方式:狗娃捏小狗,数小狗;母亲喂鸡,数鸡蛋;父亲省馍馍,数馍馍。写得很有震撼力。

B.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小说就是尺幅波澜的佳作,情节迷离跌宕多姿。

C.本文给人一种意境美,营造了一种氛围,一种独特的情趣,一种可感的温馨,读罢耐人寻味。

D.小说中不仅具有一家亲情的重笔描写,而且还有乡情友情的点染。

E.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人物个性和细节描写都饱含深情,为读者展示一幅清新、朴实、纯真的亲情图;其次,还运用了比拟和象征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附答案: 《槐树花真香》

1、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烘托宁静的气氛,为小女孩的思考创造条件;(3)暗示着“老奶奶”把一切都给了下一代,下一代的成长渗透着她的心血。(文字可简约些)。

2、作用:(1)表明“老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2)“老奶奶”为下一代献出了毕生精力,让读者从内心敬佩“老奶奶”。

3、这句话一语双关:(1)如实地写出了落日的景象,与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相呼应;(2)暗示“老奶奶”的形象是高大的,她的精神“很红”,仍在指引人们的生活道路。

4、CD 《永远的蝴蝶》

1.雨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雨是悲剧的起因;雨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雨使全文笼罩阴冷凄凉的氛围。

2.把樱子比喻成蝴蝶,一是蝴蝶是美的象征,樱子长得像蝴蝶一样的美;二是樱子的生命像蝴蝶那么短暂,蝴蝶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它将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3.加重了作品的悲剧色彩,使人哀痛欲绝。 4. DE 《扳着手指头数到十》

1、“狗娃”:天真、幼稚、调皮、可爱、诚实、爱父母。“娘”:善良、勤俭、朴实。“爹”:充满亲情、乐于助人、朴实厚道、勤劳爱家等。【解析】这篇微型小说没有跃宕起伏的情节。只是靠几个细节来支撑整篇小说的构架,来抒写人间的真情。这三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应从细节描写中分析出来。

2、不行。因为这一句既表现了“爹”工作的艰苦环境环境,又为下文“爹”攒馒头回家作了伏笔,更突出了“俭朴和勤劳的性格。【解析】前面的描写为后面作铺垫,这在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环境艰苦,日子艰难,“爹”这个朴实的劳动人民才会表现得如此勤俭。

3、细节描写刻画了“狗娃”盼爹回家的急切心情,折射出了童心的幼稚和纯真,流露亲情方式不乏笨拙和顽皮。细节描写使狗娃的个性更鲜明,文章更富生活气息。【解析】狗娃盼爹回来的那份亲情、那颗童心写得很感人。他“偷偷将瓦匠和好的泥包了一疙瘩”,他用泥捏小狗计数时“隔个一天两天偷偷多捏一只放进去”,他招供“那个鸡蛋是我偷的”„„几个“偷”字,让一个叫狗娃的孩子活灵活现地站到了读者面前,招人喜欢惹人爱,足以看出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表现人物情感和个性的功力。

4、BE【解析】这篇微型小说情节十分单纯,谈不上“跌宕多姿”,故B项错。小说也没有运用象征等手法,E项的分析也不妥当。

第四篇: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语文科开辟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透过丰富多彩的读物内容,学生将吸收精神养料,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学生还能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读写能力,对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有重大的意义。为了使课外阅读能扎实、深入地开展起来,我们应当帮助学生明确为什么读,读什么和怎样读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稳定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引导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要立足课内,带动课外。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为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种有利的因素。首先,启发学生爱书,与书交朋友。小学生入学初识字不久,第一册语文教材就安排了有关读句子的练习,这也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会读书,并且,使小学生在看图学词学句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有关太阳、地球、月亮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激发其热爱科学。其它各册教材也同样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以培养学生读书兴趣,使书逐步成为小学生的亲密伙伴。其次,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课本从第一册开始就安排了阅读课文,为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做过渡准备。各册的“基础训练”都适当安排了句子、一段话、短文等阅

读练习,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不要包办代替。再次,课内与课外阅读活动应有计划地全面安排。如从第二册开始,“基础训练”都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参加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教师应认真组织这些活动,用课内训练促进课外阅读。

二、推荐读物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但缺乏辨别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小学生过早地阅读内容繁杂、语言艰深的书籍,不仅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有损健康,而且因为无法理解,会养成看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在向学生推荐读物时,要注意适合学生实际水平。

2.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小学生识别能力差,我们一定要让他们阅读思想正确、健康的作品。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从思想上、感情上对一些低级庸俗的黄色书刊产生反感,坚决抛弃。另外,过多地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也不宜给小学生阅读。

3.推荐的书籍语言要生活活泼、规范。读物的语言文字应明白流畅、生动活泼,要规范,使小学生从小学会用普通话,减少方言、土语和不规范语言的影响。

4.题材要广泛,体裁要多样。小学生一般最喜爱阅读故事性强的战斗故事书,教师除了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介绍和鼓励学生读历

史、地理故事、游记和各种科普读物、科学文艺读物,从小培养他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5.选择读物要配合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各科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课外阅读。比如结合记叙刘胡兰、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课文,阅读有关革命回忆录、故事和小说;结合《将相和》、《火烧赤壁》等课文阅读有关的历史故事书;结合常识性课文和自然教材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等。

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条件不同,教师要配合学生家长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成立班级图书角、图书箱,把学生个人零散的图书集中起来,供班级集体轮流阅读;还可以剪辑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报刊文章,解决书籍不足的困难。这样,既充分发挥了图书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关心集体的品德。

三、指导课外阅读,开展有关辅导性活动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不能只停留在书目的选择上,我们还要开展辅导性活动,进一步帮助他们解决怎样读的问题。通常可开展以下几种辅导性活动。

1.朗读比赛、故事会。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朗读比赛或故事会,是常用的辅导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可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机会;以班级为单位,应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

2.作文、出墙报。这种作文命题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评述自己所阅读的书籍,如《我喜欢的一本书》等;一种是介绍一本书的部分内容,

如《介绍“蜥蜴捕食”》等。教师选择写得比较好的作文出墙报,交流阅读成果。

3.开展读报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报刊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因为报刊等于百科全书,各种知识无所不包,人们从报刊上得到的知识,比在学校里学到的多得多;二是因为报刊主要反映当前的情报和信息,能让读者了解到最新的社会动态。因此,我们应使读报刊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结合教材开展其它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幻灯,收听广播,根据读物内容排练文艺节目等。

开展以上各项辅导性活动,必须体现这样的精神:既不放任自流,又不包办代替;既要指导帮助,又要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为指导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增长知识,而且还要通过阅读书报来发展智力。同时,还要避免把课外阅读局限在课堂上。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阅主要情节,不能只问谁是好人或坏人。对高年级学生还要提倡动笔,随时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

2.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

3.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思考,指导学生观察事物要注意分析。

4.要培养学生爱护书报,注意用眼卫生。对公共的或别人的书报,更要注意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躺着或歪着头读书;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看书。

最后,应当指出,为了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质量,首先,教师要多读,只有自己是儿童读物的读者,才能成为指导者;其次,要加强计划性,明确各个时期的指导重点,鼓励学生在节日假期多读一点课外书,丰富课余生活。

第五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摘 要: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活动中,要始终坚持把学习方法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并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运用、提炼总结。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使语文教学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法指导;渗透;提炼;迁移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面临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知识信息量成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更快。一个人学习仅靠“苦”是行不通的,还得讲究有效地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法作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阅读教学的最高理想境界。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逐步培养才能达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正如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的那样:“期望学生学习但不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有的教师虽然有学法指导,却流于形式。其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渗透、提炼、内化、外显”,可以充分发挥学法指导的作用,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一、认知—渗透阅读教学承载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项教学目标,所以,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不可能是机械地、独立地灌输,只能是自然地渗透。教师要善于精讲,善于点拨,在教学中自然地渗透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一篇篇具体的课文中,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具体感知学法。指导学生学习时,首先要在教师的示范、带领与指导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知到学习方法是什么,一篇课文的学习是通过运用什么方法来实现的。其次,要通过这一学习方法的运用,使学生初步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示范和示例的教学去“示法”。第三,要在启发诱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蕴含着理解时所遵循的认知程序和采取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去自己尝试学习,从而逐步明确究竟如何做才合适。渗透学法的过程是学生参与语言训练的过程,是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是学生感知的过程。

1.渗透学法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训练。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开展一系列智力活动,如学习生字新词,拟订学习提纲,抓住教材重点,探索学习目标,独立完成练习,进行自我检查等。其中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参与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吸收学习信息、组织知识信息的能力。

2.渗透学法要引导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质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矛盾,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凭借教材的具体内容质疑,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结论,而且从中领悟出学的道理。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问一问:“这个结果你是怎么得到的?”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追求的一种境界,不仅仅要学生感知到是什么,更要学生明白为什么。

3.引导学生感知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抓住典型范例进行示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孕育着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便于从教师的示范中领悟学法,总结学法。

二、总结—提炼在学生初步感知某一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由教师或者由教师与学生的问答交谈,运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这一学习方法的精神实质提炼出来,使学生能抓得住。总结是理性的反思过程,是认识过程的又一次飞跃,也是学法形成的必要途径。学法指导过程中,要设法让学习方法总结的过程成为充

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要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习方法的总结过程真正成为把学习方法从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抽象出来的过程。学生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的缩影,方法来自过程。

学科教学探索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训练策略

摘 要:针对当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及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现状,通过开设口语交际课,利用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关键词:口语交际;训练策略;创设情境;教学评价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需要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学生识字、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教学因为不属于书面考试范围而备受冷落和忽视,造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2002年元月,我们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全县抽取了30个教学班,80余名语文教师和1000余名1—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和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教学随意性强。不少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可有可无,与提高学生成绩没有多大关系,所以根本不开设口语交际课。在被调查的30个教学班中,虽然有25个班在课程表中设置了口语交际课,但课时经常被识字、阅读、写作课挤占,真正按课程计划上口语交际课的寥寥无几。由于对口语交际教学的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训练没有明确的细化目标和评价标准,教学随意性很强。

2.口语不规范、不流畅,不会运用态势语。小学生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语音和方言词掺杂其中。口语交际具有即时性特点,由于是边想边说,会出现想跟不上说的停顿现象,这些都影响了口语的规范和流畅程度。此外,大部分小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手势、姿态、面部表情等辅助手段来增强表达效果。

3.心理障碍影响着小学生的口语交际。在调查中发现约16.59%的小学生跟老师说话时感到“很紧张”,约37.07%的小学生当众讲话时“不知说什么好”,约3.51%的小学生在老师提问时“害怕得不希望叫到自己”。还有的学生在家里活蹦乱跳,能说会道,而进入校园则一言不发或很少说话,缺乏与教师、同学之间的沟通,存在“怕说”的心理障碍。化过程,及时排疑纠偏,并在比较中引导领会操作的关键所在。教师设计学习方法指导的应用材料中,要保证学生应用该学习方法能够获得学习成功。

1.在同一篇课文中迁移学法。有些段落结构相同、写法相同的课文,教师不必逐段分析讲解,要注意指导学生按照前面一段教学的阅读方法,举一反三,通过自学、讨论,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同一组课文中迁移学法。要指导学生把握讲读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示范作用。学习阅读课文时独立运用前几篇讲读课文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根据课后思考题提示的阅读步骤和重点,进行阅读实践。

上一篇:小学语文组长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