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案设计

2023-04-15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案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的: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复习六年语文下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读写方法:(1)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2)文章的详写和略写;(3)首尾呼..

学习目的: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复习六年语文下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读写方法:(1)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2)文章的详写和略写;(3)首尾呼应的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怎样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设计理念:

1阅读时要善于总结方法。 2在阅读中将读与写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同学们,读了六年的小学,上了六年的语文,老师请大家静静地思考一个问题,六年的语文阅读带给你哪些好处呢?(板书:阅读) (抽生交流。)

师预备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让我们学会了写作。)

2、雨果说过:"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渐渐融化了。"(阅读能让我们不干蠢事。)

过渡:阅读带给我们许多的好处,今天咱们就来上一堂阅读复习课。 下面我们上课。(师生问好)

(一)、拿出阅读材料1,认真完成。看看谁是真材实料。

(生做,师巡视。随便抽生一份,进行交流。师问:请大家当回小老师,看看这份答题是不是满分的。讲评。从第四题,多让几个学生回答。并把词语放进去让他读一读,进行判断。) 重点指导:认真审题规范答题(进行板书)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和别人有共同的认识,一样的发现,比如前面4道题。还有时候我们也会形成不一样的见解。比如,最后一题。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对某个字,在阅读的时候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是我们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一个能力。也是我们这一册第一单元的一个训练目标。课件出示。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呢?(抽生反馈)师课件出示。

(二)、翻开书本,浏览交流平台。找到相关的句子。(抽生读。)

是啊,这两个的确是好方法。看来阅读讲究方法,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板书:讲究方法。)前面,同学们从一个字上读出自己的理解,我相信你们也能从一句话,一段话,甚至一整篇文章中形成自己的收获和见解。

(三)、看屏幕,《蚂蚁》。(课件出示)

同学们认真阅读,细细想,如果一遍不明白,就多读几遍。有话想说时就举手。(抽生交流,师注意对话评价。)

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可以一句话概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判断,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

二、善于学习别人优秀的东西,复习"详写和略写"、"首尾呼应" 可是,我们学习语文光有自己的思考还是不够的。 (课件出示)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抽生说说读明白了什么。)

我们更要善于从别人那里学习优秀的东西。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第三单元的交流平台。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生交流,反馈。课件出示。)

出示语段,让生说出哪段是详写,哪段是略写?为什么?

关于详写和略写,谁能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么?(抽生读,请生说是详写还是略写。) 你知道课文这样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么?(明确:突出文章要表达的重点。)

(二)、请同学们再看两段话,告诉我什么写作方法。(课件出示)抽生说,你怎么知道的? 师明确什么叫首尾呼应。(开头描述了某一人或事

或场景,结尾的时候再一次描述该人或事物或场景。)

文章用首尾呼应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抽生说,课件出示。)

过渡:首尾呼应,也可以叫作前后照应。但是前后照应的内容并不都叫做首尾呼应的。

(三)、请看屏幕。出示:片段

(抽生读两段话。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地方。)见附资料。

师:像这样在课文内容中间相互呼应的,我们叫做什么?(前后呼应,前后照应) (课件出示:请生找出下面两处照应的句子。)

那么这样的写法又有什么好处呢?(抽生反馈,课件出示。齐读。) 小结:温故而知新,同时更要学以致用。 下面请拿出阅读材料2,10分钟完成。

三、拓展练习,运用中加深印象

生做,后讲评。把握两点

1、答题的规范。

2、内容要有正确的见解。 (前面两题,老师统一讲评改。第3题,比较着让同学改。最后一题,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后,大家交流自己写的结尾。)

四、结课

师小结:同学们,学海无涯,再过几个月,你们将进入初中去学习,将会阅读到更多更精彩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始终能以书为友,以书为镜,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板书设计: 认真审题 阅读规范答题 讲究方法 学以致用 附:

1)课文前面讲到李大钊"有时候他留在家里整理书籍和文件",并"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为什么这样做,前面没有说。在后面做了交代:"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前面讲到"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抽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到后面又提到手枪:"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查了一遍。" 4.前面写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后面又提到"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前后照应是指前文提出的问题,摆出的疑点在后文给予解答。就好介前面有一个人喊一声,到后文有人答应一样。前后呼应一般隔开一段文字,不会连在一起的。有很多属于首尾呼应,也就是文章开头和结尾呼应。 首尾呼应:开头描述了某一人或事物或场景,结尾的时候再一次描述该人或事物或场景 275801 小学语文六年级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1 1004084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理解教案.

第一课时

一、抽出第一单元的生字,词语(5分钟

二、抽查课本中要求背会的段落(5分分钟 三小测试,讲解(20分钟

四、讲解阅读理解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理解

一、阅读重点

1 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现实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 句的意思。

2了解比喻句的特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能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得问题。

4揣摩文中带引号词语的含义,了解引号的作用。 5能够按要求摘录词句,并主动摘录一写好词佳句。

6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重要内容的方法,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7能够发现文中内在的联系。

8能够结合文章内容谈出读后的感受。

二、复习过程(20分钟 (一归纳整理

1 、介绍有关阅读的好方法,你是怎样发现的? *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现实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词语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结合文章内容,揣摩文中带引号词语的含义,了解引号的作用。 * 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 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形象。 学习比喻、拟人的表现手法,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扩展阅读方法

除了学习伙伴提出的这几种阅读方法,在我们的阅读中你们还总结出了那些方法呢? *读一段就想想主要意思

*把自己当做文中的我,创设情景来体会 *边读边摘录好词佳句

*与学习伙伴共同阅读、交流等等 (三灵活运用

1今天这节课上我们一起归纳了阅读中总结出的一些好的方法,还交流了我们自己的好的阅读方法,你有收获吗?总结出了这么多方法,为的是什么?在阅读中如何才能灵活运用呢?在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你最头疼的是哪些问题?谁能帮助他们利用刚才的阅读方法加以解决? 2 今天我们就来练习几篇,考察一下通过这节课,你能否利用学到的阅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行吗?

第二课时

三、阅读练习(35分钟 21 太阳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1、这两段文字从、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特点。

2、将下面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不改变意思。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3、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2 月球之谜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再看看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

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

1、这几段文字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2、文段末尾处的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爸爸告诉我:“它就像一个遍布全球的巨大蜘蛛网,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家庭连接到一起。在互联网里,可以查阅信息,便捷地了解周围的世界;可以用自己的电子信箱和全世界的小朋友建立联系;还可以参加网络上购物、拍卖等各种活动。有了网络,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五洲四海的人们可以随时进行交流。”

1、文中的“信息高速路”指什么?

2、“咱们的地球就变成了一个小村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文段中讲了电脑网络的哪些用处? 网络给你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四、回顾今天学习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赛课教案1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赛课教案1--《走进三国》

走进三国

——《三国演义》读书汇报活动课

高淳县实验小学柏春化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多媒体出字幕:走进三国)

3、先来几题考考大家怎么样?(一题一题出示,先出示题目,再出示答案)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五丈原)

4、同学们读得认真,记得仔细,可真了不起。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

(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

(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

(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

(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被困麦城,这位凛然的汉子面对说客,说出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辞令:(出示)

“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

(指名读、齐读)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一条歇后语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你能用最简洁,又最生动的语言说一个你喜欢的故事吗?(男女生比赛、生评价)

(5)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6)我们钦佩诸葛亮,不仅仅因为他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更因为他知恩图报,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家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杜甫的《蜀相》。

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曹操:

(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3)对于曹操,同学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

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4)出示《观沧海》

刘备:

(1)生说:三顾茅庐

(2)"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

如果把他麾下所有的人才都比做千里马,那他无疑就是相马的伯乐。桃园结义,同甘苦共富贵的承诺,让他为后世做了一个大哥的典范;长坂坡为惜赵子龙摔亲子,成为千古帝王第一人;

有很多人看不贯他的哭相,认为他的天下是用眼泪换得的。其实我们仔细想一下,也就会明白了。一个王者如果对臣子流下仁爱的眼泪,他们也会用死不足惜的热情去报效这种知遇。

“君之才十倍于曹丕,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嗣子不可,君可自立。” 千古留传的那白帝城托孤的故事历来被人称颂,在世袭制的时代,一个君王敢把江山交托于外姓之人,恐怕历史上也只有他了。

(以上部分如果学生能说出来最好,学生如果说不到教师可适当引导)

三、总结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你们可真不愧是小小三国迷!最后让我们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优美旋律中再来回顾一些精彩画面。(看画面说情节)

第四篇:小学高段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设计有效性策略谈

发布时间: 2009-9-4 16:57:00

发布人员:

黄海晔 查看次数: 854 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

朱月弟

新课程的推进不能只停留于一般的研究层面,而应当向纵深发展。我们必须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如何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没有学生的真正发展,语文课程改革就是无效的改革。因此,当前,我们亟待进行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探索。而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占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半以上,课堂阅读教学的成败将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成败,因此,提高它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谈到,关于怎样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本人认为,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而从课堂设计的角度着手,通过精心的设计、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才是提高课堂阅读效率的关键所在。十多年来,本人一直从事高段语文教学,在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设计方面也积累了自己的点滴收获,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研究与探索。

一、旗开得胜——导语设计追求短小精悍

“一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端”。这个道理我们每个教师都懂,于是,为了追求导入的标新立异,为了追求导入的激动人心,部分教师往往花五六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这个过程,有的甚至设置一个个陷阱,目的就是要引出课题。本人认为,导语只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并不能代表所要讲授的课文内容,导语设计语言和形式都应该尽量恰当、准确,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尽可能把导语设计得短小精悍,同时在设计导语时一定要把握好导语所用的时间的“度”,尽量把导语所用的时间控制在

二、三分钟之内,在求快的基础上求精,求巧,求趣,重在实效。

在一次赛课中上《诺贝尔》一课,在新课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工工整整地写一个名字,一个曾经感动世界的名字——诺贝尔。写完名字后,我让学生看一看关于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视频录象,然后请大家轻轻地满怀尊敬地念这个名字。三分钟不到的时间,简短的导语,既提出指定要求,又明确书写规范,还进行读的训练,同时也很自然地渗透了情感的熏陶,让学生一下子知道诺贝尔这个名字,会写好读好这个名字,并在心里印下这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这样设计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巧妙地统一到了一起,真正把“三维目标”看成是“三维一体”的整合,而不是这三个目标简

单相加,有效性可见一斑。

二、慧眼拾珠——词语教学追求“一箭双雕”

在高段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软肋”,相当一部分教师会放手让学生查字典自行解决,或者课堂上蜻蜓点水一点而过,或者教学方式基本上是遵循着识记、理解、运用的“老三样”。而在公开课上,词语教学更是浮光掠影。其实,课文中有的词语,或凝缩课文内容,或揭示人物品质,或暗含中心思想,这些词语是理解课文的关键。那么,词语教学能否做到精彩纷呈,熠熠生辉呢?这需要教师根据文本词语的特点,在设计词语时下工夫。例如我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一课时,我分批出示了以下三组词语:

帷幕 驻足 斑驳 安谧 珙桐

连绵不断 拔地而起 高耸入云 斧砍刀劈 气势磅礴 流水潺潺 清澈见底 纤尘不染

第一组词是难读词,重在字音检测,第二是形容张家界的山,第三组词形容张家界的水,通过分类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这样的词语分块体现了词语的情境性,不会因为词语教学而割裂思维,破坏情境,同时,词语分块给了学生多角度的运用机会,使词语活起来。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只要带着一双慧眼,携着一颗慧心,明确词语的训练目标,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找寻,让词语在整合中放大功能。

三、运筹帷幄——整体感知追求“粗中求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他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又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最新的阅读理论研究表明:在整体阅读中融合,于辨识比较中理解,可以激活思维,把思维引向深入,在整体性思考的基础上,闪烁出灵感的火花,产生某种新的见解。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以文章的语言文字为抓手,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样才能算是基本完成了整体感知课文的任务。

前不久参加《昆虫迷》一课优质课评比,这篇文章20几个自然段,描写了昆虫学家法布尔痴迷于昆虫、研究昆虫的一些事情,初读一遍,觉得文章很散,既说不上文章写了几件事情,也说不出哪件事最让你感动。经过10多遍课文的研读,我终于发现作者写作的线索,那就是法布尔一生的人生轨迹暗含在每一件事情当中。于是一个整体的问题:请同学们找一找法布尔在各个年龄段的相关信息,于是,文章思路豁然开朗:

法布尔从小就是一个昆虫迷。

法布尔没念过大学,靠着刻苦自学,成为一位大学教授。 法布尔五十六岁时,积攒了一点钱,买了一块荒地。

他在八十七岁时,眼睛已看不清东西,仍然坚持要写《昆虫记》第十一卷。

法布尔九十二岁时逝世。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说出了这样感人肺腑的话:“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阅读教学中,做实做好整体感知环节,避免当前的“过细分析”式的“分解型阅读教学模式”,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必不可少的。

四、提领一顿——切入文本追求“一触即发”

任何一篇文章总有一两个“要隘”,找准它们,把它们作为理解全文的突破口,不仅能使教学内容紧凑,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那么如何找准突破口,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呢?我经常采用几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一是关注课题,看看课题是否有足够的含金量,是否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例如《昆虫迷》一课,我就紧紧围绕“迷”字层层展开教学,每个环节结束后都去回扣课题,又如《永远的白衣战士》可围绕“永远”层层展开教学。二是要关注中心句,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有一句中心句:“多么奇丽的景象,多么奇特的民族”,教学时就可以围绕这句话展开教学。三是抓住课文的矛盾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写道:“人们摇头叹息地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神经失常。”你们认为他失常吗?学生们通过细读课文,找取文章的句子,阐明了自己的想法,教学效果非常好。当然,切入口的找取还有许多的方法,只要教师准确地解读文本,以学生的视角,审视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准确的切入点一定能为有效教学住一臂之力。

五、夯实双基——读写结合追求“比翼双飞”

阅读是内化和吸收,是对语言的理解,是基础。写作是表达和交流,是语言的表述,是发展。读与写的结合,就是学与用的结合。“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本人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我们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地方,并用文字表达出来,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感悟,更能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上《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课,在引导学生透过主席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感受主席的失子之痛后,学生的情感被彻底地撩拨起来了,于是我及时地进行了课堂练笔:透过“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这难眠的一夜,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写出主席的那一份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痛。这样的设计,就是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表达方法(通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等的描

写来表达中心),把心中的感动写出来,写在学生动心动情处,这既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又是与读文自然联系的习作训练,是真正的从读学写。因此学生文思泉涌,现摘录两句:

静静的,悄悄的,深夜。毛主席一个人坐在窗边望着月亮,眼眶润湿了,眼睛里满含着泪水。“儿啊,爹对不起你呀!你能理解爹的!你是好样的……”。烟雾笼罩着整个房间,皎洁的月光投进毛主席的房间,房间里,显得格外空荡。——王玲玲

毛主席坐在床前,双手抱着头,眼泪像掉了线似的,一串一串流下来,不论怎么也控制不住。一会儿,主席又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暮色,陷入沉思:岸英,是我的错,因为工作繁忙没有跟你道别,你真得不在了吗?我们还要共同为人民做事呢。突然,耳边又似乎想起了那熟悉的声音:父亲我走了……——张文鑫

这样的练笔点,才能彰显出语文课堂生生不息,得以延续的生命价值与魅力。

第五篇:小学语文《奇妙的眼睛》教案设计

1。看懂图意,知道三种奇妙的“眼睛”指的是什么。2。借助拼音朗读句子。图文结合理解三种“眼睛”的作用。

3。从学句中学习6个词语,从识词中学会9个生字。

朗读理解句子,学会9个生字。

挂图、字词卡片、田字格板等。有条件的可备实物,或幻灯。

2课时

第一课时

朗读,理解句子。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板书“眼睛”),用它可以看书、看报、学习新的知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奇妙的眼睛”(板书完整课题),课文里的眼睛并不是人的眼睛,但也是用来看东西的,所以课文里的“眼睛”这个词加上了引号。它是利用了科学仪器能够看到人的眼睛所不能看到的东西,所以叫“奇妙的眼睛”。“眼睛”到底指什么?学习课文以后就知道了。

(二)出示图画或实物。

问: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你在哪儿见过?根据回答板书: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

(三)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笔在课文里划出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是谁的眼睛?

回答后板书:天文学家、医生、海军。

(四)再读课文

说说这些“眼睛”有什么作用。回答后板书:星星、细菌、敌人。

(五)教师范读课文,学生看书看图,加深对图文的印象。

(六)讲读句子。

1。用序号标出段序。

2。自读第一段,看看有几句话。抽读第一段。问:第一句讲什么?(第一句说望远镜是谁的眼睛)。第二句讲什么(第二句讲它的作用。)

3。第二段让学生自读后,上黑板指着板书说:显微镜是医生的“眼睛”。医生有了它可以看见极小的细菌。“极小”是什么意思?就是非常小,是肉眼不能看见的。“细菌”告诉学生,有的细菌对人类有利,如我们吃的馒头必须有发酵菌,但很多细菌对人体有害,如同学们拉肚子时,医生就要检查你的大便里有什么细菌。这些细菌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楚。

4。抽读第三段,讲读第三段。联系上下文理解“监视”就是用潜望镜在水里注视海面上的敌人。问:谁见过潜望镜?你在哪儿看见过?(学生可讲亲身经历的,或讲在书上、电视里、电影上看见过的都可以)

(七)熟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识字、写字。

(一)看图,说说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是谁的眼睛?“眼睛”指的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

(二)开火车游戏读词。

(三)从识词中学字。

1。数一数田字格里的生字有几个?

2。除了本课连成的词以外还能找哪些词?如:军(空军陆军 军队 参军 解放军)

医(医院 中医 西医 医疗)

3。分析记忆字形

军(冖——车)医——(匚——矢)

眼(目——艮)睛——(目——青)

敌(舌——攵)极(木——及)

战(占——戈)戈字旁面(——丿——面)

(四)写字。

1。告诉学生“月”字不作偏旁,只作一个字的部件时“丿”要变成“丨”

2。让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字,找出在竖中线和横中线上的笔画。

“军”字的第4笔“”横在横中线上,第6笔“丨”在竖中线上。

“医”字的第4笔“一”,第5笔“一”在横中线上,第6笔“丨”在竖中线上。

“睛”字的第4笔“一”,第9笔“一”在横中线上。第10笔“丨”在竖中线上。

“面”字的第2笔“”起笔在竖中线上,第4笔“”在横中线上。

“敌”字的第2笔“一”在横中线上。

3。在练习本上写生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

(五)在书上完成作业2。

上一篇:学校意识形态季度总结下一篇:小学语文反义词近义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