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张雪门的教育思想

2023-01-01

第一篇:简述张雪门的教育思想

简述周恩来外交思想

周恩来总理在近代外交史上可以称得上是一代传奇人物,他从小就有着远大的报复,在见过之前,积极参加中共对外对内的战争工作,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建国后,历任政府总理、外交部长(兼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

二、三届主席。是中共五届中央委员,中共六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六届、七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八至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八届、十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总理在长期的外交工作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以及独具特色的外交风格,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他主持我国外交工作长达26年的时间里,他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以异乎寻常的精力、才能和智慧,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最全面、最杰出的贡献。他外交思想的最重要内同是独立自主、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他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始终坚持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下面从他的外交思想以及外交贡献着重进行如下叙述。

(一)外交思想

一、和平共处与中国传统“和为贵”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和为贵”、“尚和合”的哲学思想。这种和合不是异质事物简单相加堆砌,而是各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相互对立、冲突继而融合趋同的一个辩证过程。周恩来在外交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的精髓。“和合之道”成了其和平外交思想的重要一“元”。

周恩来外交思想的重要方面就是和平共处。在周恩来经历的众多外交事件中都体现着他追求和平共处,互不侵犯的外交理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恩来被任命为总理兼共和国的首任外交部长。新中国成立伊始,外交政策、方针和外交任务究竟是怎样?中国的外交往何处去?这不仅是外界所关心的,更是新中国外交事业不容回避的问题。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一开始就坚决执行和平外交政策,将“和平共处”“革命不能输出”的思想贯彻始终。

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做过这样的论述“我们现在的外交任务是分成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要同苏联人民和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兄弟情谊。我们在斗争营垒上是属于一个体系,目标是一致的,都为持久和平”。和平成为我国外交的一大目标。1950年,正当美国企图将朝鲜战争扩大化时,周恩来就约见了印度大使潘尼迦,他指出“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在和平中建设。过去一年中我们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美国政府是靠不住的”。1953年6月,周恩来在阐述国际问题的主要矛盾是战争与和平问题这一重要思想时就指出“我们主张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一切国际纠纷。”“帝国主义既怕和平,又怕战争,我们都不怕,不怕和平也不怕战争。我们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1954年,周恩来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不仅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事件,而且对世界外交事业深刻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作为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准则。争取和平,在和平中共处事是周恩来在外交事业中孜孜以求的。

二、求同存异与中国哲学的异同观

“同”与“异”是一对哲学命题。中国哲学文化中对这对哲学命题有十分精辟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和”与“同”是相互区别的两个哲学范畴。古人有道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古代的哲人一方面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明确地指出承认差异性的必要性。《荀子》中写道“同则同之,异则异之,知异名者之异名也,故使异实者莫不异名也,不可乱也”。荀况从名实相

副的角度论述了承认事物差异性的意义。这些论述都是关于“同”与“异”关系的思辨。这里两者的内涵应该是“和合”而不是“去异”。承认差异并不是一定要消灭差异。“和谐统一”是一种新的境界。

“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是周恩来对中国哲学辩证思维在外交领域的创造性发挥。周恩来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外交风云,他总是冷静沉着,细心观察,善于在对立中积极寻找一致性,以更好地减少对立冲突,尽量扩大共识。这一点也是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的生动体现。对于“求同存异”,他在会见埃及客人时谈到“处理涉外分歧的时候要等待,不要将己见强加于人。事情总是勉强不得的”。1955年,周恩来率团参加亚非会议,当会议遇到逆流陷入僵局时,周恩来发言指出“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亚非国家的共同之处是“是要解除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与支持,而不是相互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与对立”。纵览周恩来的一生,他总是诚挚而又耐心地实践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时至今日,这一点依然是指导着中国办外交的重要哲学思想。

三、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国内,不等于盲目排外、闭关自守。周恩来指出:科学技术不分国界,对全人类都是有用的。我们要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尽可能迅速地用世界最新的技术把我们国家的各方面装备起来。只要我们放眼世界,博采众长,努力拼搏,就可以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突破尖端,后来居上。他说:“我们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我们有先进经验可以学习,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可以利用,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眼界,所以我们前进的步伐可以加快。” ①怎样学习、利用?其一,要重视科学技术的情报信息工作,及时掌握国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情报资料,知道哪个地方哪门科技是最先进的,明确学的对象。在周恩来关心下,中国科学院建立了情报所。1963年周恩来领导制定“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时,科学技术情报工作被列为重点之一。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发展,在学习、利用国外先进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二,从人才培养方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按照我们所最急需的门类,派遣专家、优秀的科学工作人员和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出国学习、取经。请国外专家来中国传授知识。从技术设备方面采取引进的办法。50年代,周恩来领导了从苏联引进技术、设备的156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他要求认真学习和推广这些项目“从设计、施工、安装直到开工生产的技术经验” ② 60年代和70年代,周恩来领导了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技术、设备的工作。1974年,周恩来针对我国广东、上海、东北能源短缺的状况,十分关心核电站引进考察情况,要求早日引进核电站。实践证明,他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其三,向外国长处学习,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要同创新结合起来。50年代,周恩来指出:“要独立思考,避免盲从,不要迷信。” ③60年代,他进一步指出:“外国一切好的经验、好的技术,都要吸收过来,为我所用。学习外国必须同独创精神相结合。” ④正是他这种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才能保证维持民族独立,政治上独立不允许外来干涉,经济上独立不依赖外援。只有彻底独立了,我们才能发展自己给自己定位的中国,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周恩来外交思想理论以及实践的历史贡献

一、维护中国独立安全、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就中国是一个被压迫、受欺压的国家,世界列强争着抢着对中国进行瓜分以及剥削,将许多不平等条约强加于中国。于是,重根来主持起草了《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和一些重大政策。1950年2月,他赴苏协助毛泽东谈判,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为维护中苏关系奠定了基础。从1956年底到1964年初,他三度出访亚非28国,建立与发展同它们的友好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周恩来积极寻求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与发展关系的途径。对日本,他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针。对英国,他在日内瓦会议后促成了两国间代办级的半建交关系。他同尼克松谈判签订的《上海公报》,确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这就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由于周恩来的不懈努力,到周恩来病逝前,与我国建交的国家由49个猛增到107个。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下,新中国在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里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而且取得了世界工人的伟大成就,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斗鱼我国坚定地贯彻执行正确的外交路线、策略密不可分,与周恩来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密不可分。

二、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与经济封锁,我们除了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外,还特别重视发展同临近国家的友好睦邻关系。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第一次代表我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得到了印度方面的赞同。此后,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是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认为这些原则如能为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接受和遵守,就会缓和世界上的紧张局势,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从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此后,从万隆会议⑤到60年代看,我国同许多亚非国家都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集中概括和高度升华,是周恩来外交思想的核心,是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善于因应时势,依时而作的结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普遍接受,说明这些原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反映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历史趋势,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最本质的特征,是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根本否定。

三、以思想带着中国外交活动走向世界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十月革命⑥后,列宁根据当时的客观形势提出了处理同资本主义国际关系的原则⑦,即苏联的国家利益与国际社会主义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可是后来的领导人却把苏联的国家利益等同于国际社会主义利益,并以此作为处理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一条原则,这导致无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的大国际主义错误,损害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的关系。周恩来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引进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不仅创造性的丰富发展了列宁关于不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的思想,使之成为国际关系的普通准则,而且解决了社会主义国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个重大问题,从而为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的健康发展,地址和减少大国沙文主义倾向对这种关系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回顾历史,可以说,新中国正是因为周恩来才走向世界的,世界也是通过周恩来才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他独具风格的魅力,以及丰富的思想,不断给我们以心得启示,然我们不断前进着,努力让中国更加开放、自主。

参考文献:

1、裴坚章:《研究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2、陈宏等:《新中国外交》,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曾应旺:《周恩来——中国外交第一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裴默农:《周恩来外交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出版

5、《中共党史资料》1982年第一辑,中共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6、高歧:《邓小平新时期的外交战斗思想论述》 北京出版社 1995年版

7、米镇波:《周恩来与大国关系变动》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版

8、姜桂依:《西方人看周恩来》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9年版

9、《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2—413页。

10、 《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85页。

注释: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第412—413页。

②《周恩来经济文选》第185页。

③同上书,第257页。

④同上书,第566页。

⑤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⑥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三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第二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⑦列宁指出俄国在政治上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经济上要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军事上要退出战争。提出了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姓名:于雪楠

学号:09211468

班级:2009211312

学院:计算机学院

第二篇: 简述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有一个过程。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理论武器。毛泽东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中国的话语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的界定。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1957年下半年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被不同程度的偏离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他反复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胡锦涛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进一步强调了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也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第三篇: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一、叶澜教授简介

1、生平简介

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20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

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

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 主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

4、代表性著作

《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年)

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二、新基础教育提出背景

“新基础教育”研究通过对中国社会转型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社会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改变进行研究,在对时代精神深入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教育理想。“新基础教育”研究正是要为中国创建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型基础教育而研究,在该课题研究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社会当代发展变化的研究,以及这些变化对学校教育变革的影响与需求的研究。在发展性研究中,明确提出了社会转型期学校教育也面临着转型的任务,并将实现转型作为发展性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对社会转型对人的生存方式造成影响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使我们明确了中国学校变革的基本走向,以及为实现学校变革进行努力的方向。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主要研究内容

发展性研究的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这两方面在研究进行的过程中交织在一起、同生共长。在探索性研究阶段,提出了理论适度领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研究开展方式。在发展性研究中,演化成在推广“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因此,概括而言,发展性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方面:

(1)学校转型性变革的背景与总体性研究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致力于揭示社会转型与学校转型的内在关联,揭示学校转型的基本方面和新型学校的本质特征,以及实现学校转型的基本策略与路径,进而形成有关“学校转型”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基础教育”理论是有关学校转型的教育变革理论。

(2)学校转型性变革中基本理论与实践更新

在探索性研究阶段,通过对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批判性分析,着重从教育观念体系的更新、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体系的更新、学校教育基本活动的更新等方面作了理论探讨。发展性研究一方面加强了学校管理层面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当代社会与学校“双重转型”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以形成相对完整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同时,加强了对“新基础教育”所涉及的一系列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对学校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更新性研究。

(3)中小学基础性学科教学改革的系统深入研究

发展性研究在中小学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基础性学科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在深度、系统化和应用方面有拓展。它使“新基础教育”中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能具体地体现在主要学科教学改革理论中,并借助主要学科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得到丰富与发展,同时还对实验学校教学改革实践的推进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

(4)学校转型性变革研究的路径与策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多重关系的方法论研究

在“新基础教育”研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认识不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在研究中也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关系的丰富性。发展性阶段的研究实践使研究者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多重、丰富的联系是当代中国教育学发展和教育实践发展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育研究自身的反思性问题,属教育研究方法论范畴,也是“新基础教育”作为一项研究项目的方法论研究。

2、研究方法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采取的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研究方式,极具复杂性和创生性。在推广探索性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着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研究,二者在研究过程中交织在一起、同生共长,实现了相互滋养和双重更新。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从“推广”切入,在推广探索性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促进了对已有研究成果和问题的进一步反思,并在推广过程中经受检验,不断生成新的问题和深化已有的认识,生成新的经验和新的理论。此外,从推广性研究切入,使研究在原有研究基础的支持下,较快吸引到新的研究成员、组成队伍和进入实践状态,实验学校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学校分批投入“新基础教育”研究,也使得实验学校之间能产生互动,先进行研究的学校所形成的经验和积聚的资源能向后加入的学校辐射,从而也使得课题组成员能投入更大的精力去研究实验过程中的新问题,克服研究中的障碍和困难,使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

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课题组的成员构成呈现出多元的特点,一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相关的博士研究生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每周下闵行区实验学校一天制,每学期到外地实验区和学校作一次集中指导(每地每次约2—3天),每学期进行计划、总结交流,假期为实验地区、学校按需提供集中培训;二是核心实验学校的成员,其中,实验教师是“新基础教育”学校改革实践研究的主体构成,也包括学校校长、教导主任,科研室、教研室主任等高中层领导,他们中有的身兼实验教师;三是区域性推广“新基础教育”所特有的群体,由该地区(县级市、市下属的区和县)的教育局的局长、副局长,进修学校、教研室、科研室、督导室等组室的领导,及相关学科的教研人员或地区特聘专家组成。区域性推进地区的区一级党政领导虽然不是课题组成员,但也对实验给予很多的关注和支持。这在上海市闵行区表现得最为典型。区级领导不仅出席“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闵行地区召开的多次重要会议,而且还组织了四套班子相关成员到实验学校了解实验开展情况,听取校长汇报,进教室听课,这也许是上海基础教育历史上未出现过的现象,在区领导的带动下,闵行区的乡镇领导也关心和支持 “新基础教育”研究,有些也直接到实验学校作现场考察。

研究主体的多元性和多层次性特点,使发展性研究较之探索性阶段大为复杂,为此,课题组一方面突出“新基础教育”研究与其他研究的区别和特性,加强不同范围的参与群体间的交流,使大家形成课题的归属感和对特殊的共同任务、目标的确认,使不同层面上的合作共事得以真实开展;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明确每一个层次主体的分工与责任,研究空间和研究任务、目标、意义,以及各自在共同体内的相对独立性,来提升不同层次的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创造性。在研究实际进行中,无论是研究的策划、实践,还是反思、总结、再策划,都采用先由责任主体独立进行、提出,而后再集体讨论,提出各种分析、评点,最后再由责任主体选择、整合各方意见,作出修正,再进一步实施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立了“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共同体会议由“新基础教育”研究所策划,每学期随着研究发展确定一个主题,轮流在实验学校不同所在地召开一次共同体全国研讨会,该地实验校提供一天的现场研讨活动的内容,并进行成员地区和学校的交流活动。共同体及其会议是发展性研究在推进研究组织形式上的一个创造,深受实验学校的欢迎,成为“新基础教育”创生的新理论、新思想和新经验的流动集散地。

四、新基础教育理论学术观点和体系

“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以下简称“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 1999年“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在探索性研究结题后,课题组成员于1999年5月紧接着开始了推广性、发展 性研究,该课题于2004年5月结题。

(一)新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

作为“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延续性项目,发展性研究与前者相比较,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发展性的区别。在探索性研究中,主要对学校变革中的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两大方面展开了研究,但尚未进入到学校整体变革的层面;主要对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两大领域进行批判性分析,重建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发展性研究将“学校变革”的主题,集中和提升到“学校转型性变革和创建新型学校”上,确立了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世纪新型学校的研究目标,明确了“成人成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方式,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开展教育转型性变革研究,达到师生在学校的生 存方式的变革与学校整体转型相互实现的目的,以实现世纪初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转型性变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的相互推进和更新。

(二)新基础教育的主要论点

1、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1)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2)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3)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2、新基础教育的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课堂教学七条:“双七条”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标尺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4、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和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三)新基础教育的“好课五标准”

1、有意义。 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2、有效率。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就是有效率的课堂。如果一堂课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3、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现在的许多公开课容易出现准备过度现象。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来听课的人表演。这样的课才是平实的课,才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5、有待完善。她认为,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

(四)教育的生命基础内涵

教育除了鲜明的社会性之外,还有鲜明的生命性。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的生命基础”这一命题的内涵是:

1、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换句话说,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发展需要的满足,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责任,因而生命构成了教育的基础性价值。

2、生命的精神能量是教育转换的基础性构成,教育活动就其过程的本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

3、师生主动、积极地投入学校各种实践,是学校教育成效的基础性保证,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内在保证.也是人的生命特征的本真体现。让师生的生存基调变为被动受控,是对生命原生状态的扭曲,是学校在人本身的自然生态上的严重破坏。所以,“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上的返朴归真。

(五)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

“新基础教育”理论是有关学校转型的教育变革理论。对于学校转型这样一个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使命,5年、1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还远远不足以实现。“新基础教育”研究虽已结题,但仍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二是如何深度介入学校研究,集中在几所学校,以创建品牌学校为目标,全方位、全面地推进“新基础教育”实验,使学校整体发生深刻变化。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对一些关系到“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五、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1、发展性研究在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突破,具体表现在对“新基础教育”之“新”的涵义认识上有了新进展。

2、在学校教育价值观方面,“新基础教育”关注每一个学生,把学校教育价值观聚焦在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实现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上;在学生观上提出了“具体个人”的概念;在培养目标上强调个体主动、健康发展。

3、在课堂教学的价值观、过程观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的深入研究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提出了课堂教学价值观三层次重建论,对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及其 拓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学生资源观;提出了“互动生成”为分析教学过程的“单位”,将“教”与“学”看作是不可剥离、相互锁定的有机整 体;提出了“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内在展开逻辑等。几年来的研究,使“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口号,充实并逐渐转换成一套新的教学理论,转化为了一节节真实的、新型的课。

4、在班级建设方面,发展性研究重点放在学生在学校的班级生活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上,更加明确了新的视角和研究的重点,即学校教育如何通过学生在班级的日 常生活实践和参与集中的、有主题的班级活动,促使班级同伴群体和群体中的每一个体健康、主动发展,通过改变形成班级和班级生活的结构、内容与活动方式,使班级成为促进新人成长的重要实践生活。“新基础教育”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分析有关中国当代小学和初中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演化路线,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 识、主动发展的意识和相关能力。

5、在教师发展方面,“新基础教育”提出了内含人文关怀和教师角色观重建的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的立场,其目标是养成“自我更新型”教师。在发展性研究中,探索了“研究性变革实践”这一新型的教师发展路径。

6、在学校管理改革的评价改革方面,“新基础教育”也体现出“新”的特点。“新基础教育”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复合、随程推进、承前启后、促进转型的特征,发挥了评价在学校管理和改革研究中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一条学校评价改革的新路子。

“新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不仅提出了新的观点和得出了新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育理论研究方法论上的转换和突破。由于“新基础教育”研究一开始就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滋养,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实践中很快就会有所体现和反映,不断地转化为实践 形态。实践工作者在参与“研究性变革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学校教育的转变,成就了学校变革之“事”,而且使自身的理论意识和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新基础教育”研究“成人成事”相统一的目标。目前,区域推广这一课题研究成果的地区主要有上海市闵行区、崇明县,福建省南安市,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其他非区域性推广的有上海市浦东新区、静安区、普陀区,江苏省常州市,福建省福清市,广东省深圳市,以及海南省海口市的一些学校。参与研究的核心实验学校共计有55所。在区域性推广地区有一些没有成为核心实验学校但也在开展“新基础教育”的学校,也还有其他一些未加入课题组、也在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地区与学校。

“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丛书中收集的每一篇报告、论文和案例及其评点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成果,“新基础教育”在研究过程中带来的社会反响和广泛影响也折射出成果的价值。此外,研究成果还真实并生动地存在于每个学校的变化和实验教师的成长中,存在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组全体成员的成长与发展中。

7、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1)最终成果

1、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 32万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杨小微、李家成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学校管理?班级建设, 30万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3、吴亚萍、吴玉如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教师发展?学科教学, 26万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阶段性研究成果

1、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 报告集, 20万字,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2、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发展性研究教师指导用书(小学部分、初中部分), 共2册,40万字, 上海三联书店199

9、2000年版

3、叶澜主编: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 共5册,100万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004年版

论文类:(已发表的论文共计有39篇)

1、叶澜: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0.8万字,《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5期

2、叶澜:试析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0.8万字,《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3、叶澜:重建教学价值观, 0.8万字,《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4、叶澜:重建教学过程观, 0.8万字,《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5、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0.9万字,《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6、李晓文:学生生存环境与价值取向关系研究, 0.8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李家成:回归生存——人之“生存”语境下学校教育的价值,0.8万字,《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8、李家成: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对“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体悟,0.8万字,《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

9、吴亚萍: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 0.6万字,《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

10、李伟胜:试析新世纪班级建设的目标, 0.8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六、自我的反思

浅阅《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有感:

1、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地从多方面、多渠道充实自己,时时关注着学科发展的动态学习先进的理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及时适应课堂中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创设宽容、理解、温暖的课堂氛围。

2、教师要不断地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我们教师要努力成为反思型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经常进行自我评价。除了观察自己的教学效果外,根据教学日志,记录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进行自我评价。结合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会找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课后进行补救。

3、教师要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改善师生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实际交往中,教师要学会放下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更多地了解和接受学生,更积极地关怀学生,恰当而开放地进行师生对话,创建使学生感到有人理解、有人关心的环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亲切友善的良好形象,从而促使学生配合教师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活动。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之外,还要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交流,敢于承认自己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同事的帮助,促进自身的发展。

4、教师要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能力。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不断整合,加速了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教师要把提高自身学科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

第四篇: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理论简述题精选

教育学功能?

答: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2)可以使教师上有完备的知识结构3)可以为进一上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性水平。

2、教育学的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答: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3、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答:1)了解教育学的知识特点2)一功夫读书3)善于独立思考4)坚持用于实践。

4、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 答:主要是教劳结合1)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3)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要适应的4)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极为简单。

5、简述中外古代教育的特点? 答:1)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等级性2)与生产劳动要脱离3)个别施教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

6、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答:1)反映生产发展的需要2)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3)教育得到普及和发燕尾服4)教育形式多样化

7、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

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

8、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能力?

答: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2)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4)板书能力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9、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教师的劳动具有师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

10、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2)教育改革中的3)思想品德教育中拭)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创造性的,但教师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11、简述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 答:是指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或因某种原因承担了教师工作任务的教师,但没有达到新的岗位要求,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教育与训练,又称教师培训,又三种形式,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岗位锻炼。

12、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13、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答: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14、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德育的内容。

15、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76页

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借古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

16、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787-90页 1)、 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工作必须注意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开展和谐的全面的教育。2)儿童身心发展 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征开展教育工作。3)发 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 为的,另外,教育还应该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

4)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5)发展内容和程度的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者必须学生实示,观察,了解其身心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

17、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94页

1) 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 影响是其发的,盲目的,既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 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18、实践活动的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什么?95页

一、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根本活动。

二、儿童在改造周围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19、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意义?103页教育目的名词和以下四条

一、教育目的能规范教育者的行为,指导教育者按既定的目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育目的能激励受教育者,强化其成就动机和学习动力,满足其身心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

三、客观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的,能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四、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权意志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有?108页

答:1) 个人片面发展是旧式分工造的,个人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燕尾服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2)个人片面发展是同共产主义任务相一致 的,也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3)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消灭旧式的社会分工,努力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21、我国当前教育盲目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113页

答:内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美、体等方面全世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简述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99页见论述题

答: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的,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 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并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 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3、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趋势?139页

答:1)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初等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前入学年龄3)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立交桥4)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5)建立立体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

2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1) 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技术课程的开发和统一2)内容上加经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3)课程结构上注重 设置综合性课程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5)注重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25、简述当代外国最有影响的教学理信纸有哪些?

答:1)发展性教学理信纸2)最优化教学理论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4)人本主义教学理信纸5)综合教育学派教学理信纸。

26、简述中小学教学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

一、语言性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

二、直观性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1)实验法2)实习法3)练习法4)研究性教学方法:1)讨论法2)发现法

27、简述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为何起主导作用?97页

答: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 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 教育所承担的,教育有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 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4)学校教育还能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含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8、简述智育是指什么? 答:是指知识和智力。

29、小学教育的特点?

1)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2)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3)小学教育是义务性教育。

29、小学教育的目标?

1978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30中学德育的原则?

中学德育要遵循1)坚持正确方向的的原则;2)热爱学生的原则;3)正面教育的原则;4)有针对性的原则;5)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的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的原则;7)言教和身教结合的原则;8)保持教育连续性和一般性的原则。 31中学体育的内容?

1)体育课教学;2)活动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3)卫生保健活动;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2中学美育的目标?

1)掌握初步的理解美的知识;2)学习初步的表现美的技能;3)形成初步的辨别美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兴趣;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6)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形成。 33中学教育的特点?

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是全民性教育。 34初中阶段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4)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6)劳动教育 7)民主与法制教育 8)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35、简述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答:1)学校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职能的运动过程2)学校管理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根本的运动过程3)学校管理是以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为核心的活动过程4)学校管理是追求效益资源的活动过程。

36简述学校管理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1)方向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规范性原则6)效益性原则

37、简述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

答:1)行政方法2)法规方法3)经济方法4)教育方法 38简述行政方法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人:1)慎重运用行政方法2)建立通畅的信息系统3)避免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39简述学校组织机构设计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权贵相称原则4)相协相约原则5)因校制宜原则。 40简述学校组织机构及其性质?

答:1) 决策组织,校务委中会,学校行政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2)执行组织,学校行政会议,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组会议,班主任会议 3)审议咨询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行政会议4)监督组织:党支部、教职工人代表大会5)反馈组织:共青力、少先队、工会、教务处、总务处、 办公室。 41简述教育立法的社会特征?

答:1)教育立法的历史性2)教育立法的国别性3)教育立法的层级性。 42简述教育法规的纵向结构?

答:1) 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主观调控作用基本法,即《教育法》2)与《教育法》相配套的单行教育法律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中的条款3)与教育 法律和其他法律相配套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发布的教育行政法规4)部门教育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 43简述《教育法》颁行的意义? 答:1)《教育法》对于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2)《教育法》对保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3)《教育法》对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4)《教育法》对巩固教育改革成果,促进教育改革深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44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我国教育的性质与方针2)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3)教育管理体制4)教育基本制度5)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6)教育与社会的关系7)教育投入8)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45简述教育基本制度?

答:1)学校教育制度2)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6)扫除文盲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46简述《教育法》是二十八条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权利?

答:1) 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事实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5)对受教 育者办法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6)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事实奖励者处分的权利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 活动的非法干涉的权利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7简述履行的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 家教育的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义务3)维护,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利益的义务4)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 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社会监督。 48简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

答: 《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指出总额中教育经费 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并使按在校学生人 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3)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49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教师的资格和作用3)教师的培养和培训4)教师的待遇5)教师的考核与奖励。

50简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答:

一、教师的权昨(第七条)1)教师教学权2)科研权3)指导评价权4)获得报酬权5)参与学校管理权

二、教师的义务(第八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 德的义务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义务4)热爱学生、组中学生的人格的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 提高政治业务水平的义务。 51简述教师资格的构成要素?

答:1)国籍2)思想品德3)学历4)教育教学能力5)程序。 52简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的意义? 答:《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汉教的轨道。

53简述《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义务教育的主体2)义务教育的就学3)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4)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5)义务教育的实施保障。 54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答:1)鉴定功能2)改进功能3)激励功能4)管理功能5)研究功能。 55简述教育评价过程。、?

答:

一、准备阶段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2)进行有关教育评价理论的学习3) 制定教育评价方案4)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5)准备工具和资料

二、实施阶段1)搜集评价信息2)整理评价信息(归类、审核、建档)3)对评价对象水平作出 判定4)作出综合评价

三、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1)教育评价结果的检验2)评价结果的分析诊断3)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4)评价工作的总结。

56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答:1)明确评定对象2)制定评价指标3)对教育评价目标进行分解4)设计教育评价标准5)对初步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征询意见、试行。 57简述教育评价的方法?

答:1)专家意见平均法2)特而斐法3)两两比较法 58简述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答:1)观察法2)测验法 59简述价值判断的方法? 答:1)绝对评价2)相对评价

60简述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61简述学校管理评价的内容包括?

答:1)学校管理过程和职能2)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3)学校人员的管理4)学校管理的效益

62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第五篇:张雪门

张雪门的教育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内容摘要: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关键词:教育目的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张雪门在青年时期就对幼儿教育发生兴趣,通过到沪宁一带参观,目睹当时一些日本式的蒙养园或教会办的幼稚园对幼儿的不良影响,深感痛心,遂立志投身幼教。1918年,他与几位志趣相投者创立了当地第一所中国人自办的幼稚园——星荫幼稚园,并任园长。

张雪门研究我国的幼稚教育,是从幼稚园的课程入手的。他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于1926年拟定了“幼稚园第一季度课程”,在《新教育评论》上发表,引起同行的注意。同年秋,返孔德学校任小学部主任,兼任《新教育评论》编辑。1928年秋,孔德学校开办了幼稚师范,请他主其事。他受“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的启示,采取半日授课半日实习的措施。实习场所除孔德幼师办的幼稚园外,还借了一个蒙养园。不久他又创了艺文幼稚园,也作为实习场所。

1960年他突患脑病,半身不遂,在眼睛几乎失明、手脚失灵、耳朵失聪的情况下,他仍然以顽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陆续写下了《幼稚教育》、《幼稚园课程活动中心》、《幼稚园行为课程》等十几本专著,为幼儿教育理论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总计张雪门一生中,从20年代后期开始,曾先后撰写了幼儿教育方面的论著约200多万字,这是他为人们留下的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1973年他因脑病复发,终年83岁。

二、论幼稚教育的目的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张雪门就曾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把中国的幼稚教育分为4类:

(一)、以培植士大夫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他认为清末仿效日本办理的蒙养院就属于这一类。它们都是以“陈腐的学问,忠孝的道德,严格的管理,再加上劳心而不劳力的培养”,为造就士大夫服务的。教师教一样,学生学一样,全部活动不脱教师的示范,儿童不能自己别出心裁,也不许其别出心裁。儿童是被动的、双方都充满了压迫的苦闷。所学的全是零零碎碎的知识技能,都是浮面的,虚伪的,日了稍久就立刻忘怀了。在这里他对蒙养院管理上的严肃主义的弊端的揭露可以说是十分具体、十分深刻的。

(二)、以培养宗教信徒为目的的幼稚教育

他指出,教会办的幼稚园,都是以宗教为本位的,它们在教育目标方面,总是以基督教教徒为标准,力图通过宗教教育毒害幼儿,使之将来成为虔诚的信徒和帝国主义温驯的奴仆。他认为教会幼稚园的保姆只是为教会尽职而不是为教育服务,她们关心的是宗教而不是孩子。并尖锐地指出教会幼稚园作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它所起的作用“消极的是在减弱中国民族的反抗,积极的是在制造各国的洋奴。”

(三)、以发展儿童个性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他指出这种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着重于使儿童以最大、最多的思考机会,是从意大利和美国传入我国的。前者通过教具进行日常生活的训练、感官的训练和知识的训练;后者则利用生活环境中日常所见所闻的事物为教学材料,按时令的变化,从儿童的动机和需要出发设计和编制课程。而在这两种教育思想中,美国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对我国幼教界的影响,又远胜于意大利的儿童本位教育思想的影响。他本人原来也是赞成这种儿童本位教育思想的,但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他已认识到这种观点完全不适应我国当时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认为教育如果不考虑社会需要,那就没有多大效果。

(四)、以改造中华民族为目标的幼稚教育

他强调目前的儿童,便是下一代的民族,凡现代中华民族应负的使命,儿童虽小,也决不例外,他认为优秀民族实基于幼稚教育,并提出改造民

2族的幼稚教育有4项具体目标:“一是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

二、唤起我民族的自信心;

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

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基于这种认识,他主张幼稚教育必须是根据三条原则: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二是国家民族的需要;三是儿童的心理发展。因为这样才能培养儿童的伦理观念、民主生活和科学头脑。总之,他认为幼稚教育的目标必须随时代的前进而改变,符合时代的需要和造就中华民族优秀的新一代的要求。

三、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初,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教授董任坚翻译了《行为课程》一书,当时正值行为主义学说在我国传播。张雪门也在此时开始了他对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研究。曾先后在《幼稚教育概论》、《幼稚教育新论》、《新幼稚教育》等著作中对幼稚园的课程问题进行了专门的探讨。1946年去台湾以后,他继续致力于幼稚园课程的研究,于1966年出版了《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初步形成了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体系。随后在70年代初他又出版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一书,对幼稚园的课程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这里我们将他在幼稚园行为课程方面的主要观点和主张作一简略介绍。

(一)、幼稚园行为课程的含义

早在1929年,张雪门在《幼稚园的研究》一书中就提出:“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同时明确指出:“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这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欢喜做的经验的预备”。他认为不应当把课程仅视为“知识的积体”,而应当是把“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直到1966年他出版了《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才明确提出什么叫行为课程的问题。他说:“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这种课程“完全根据于生活,它从生活而来,从生活而开展,也从生活而结束,不像一般的完全限于教材的活动。”它首先应注意的是实际行为,凡扫地、抹桌、熬糖、爆米花以及养鸡、养蚕、

3种玉蜀黍和各种小花等,能够让幼儿实际行动的,都应该让他们实际去行动。因为“从行为中所得的知识,才是真实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困难,才是真实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同时幼儿只有通过这种实际行为,才能使个体与环境接触,从而产生直接经验,这种经验也可以说是人生的基本经验。他还特别说明,“幼童一定先有了直接经验,然后才可以补充想象。”至于游戏、故事、唱歌等教材,虽然也可以给予幼儿模仿和表演的机会,然而并不能代表人类实际的行为。所以,他要求教师一定要注意儿童的实际行为,要“常常运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以唤起其生活的需要,扩充其生活的经验,培养其生活的能力。”他认为“若教师真能做到这样,这便是行为课程了。”

(二)、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

他提出:“课程须和儿童的生活联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事前应有准备应估量环境,应有相当的组织,且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各种动作和材料全须合乎儿童的经验能力和兴趣。 动作中须使儿童有自由发展创作的机会。各种知识技能兴趣习惯等全由儿童直接的经验中获得。”在这里他不仅提出课程及与儿童生活联系;须合乎儿童的能力、兴趣和自由发展的需要,还特别强调了课程须有目的、有计划有远大的目标。他在实践中还曾指导幼师生具体根据上述标准,拟定了《各月活动估量表》,即全年的课程表。在这些估量表中都将活动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儿童三大类:自然环境类包括节气、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社会环境类包括节令、纪念日、农作、家庭、店铺、职业、风俗、公共机关、学校;儿童类包括游戏和疾病,并规定了每月的中心活动。

(三)、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

他指出行为课程的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只有行为没有计划、实行和检讨的设计步骤,算不得有价值的行为;只有设计没有实践的行为又是空中楼阁。所以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行为课程既经设计,则应根据设计精选有助于幼儿生长进步的自然的良好行为,指导进行。同时在进行中须把握住远大而客观的标准,并注意劳动中亦须劳心的原则。由于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系采

4取单元教学,它一般是先根据幼儿的学习动机,决定学习目的,再根据目的估量行为的内容。行为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幼儿的工作、游戏、音乐、故事儿歌,以及常识等科的教材。但在实施时,则应彻底打破各学科的界限。在活动进行中,教师应在各科教材中选择与学习单元有关的材料,加以运用,适当配合幼儿实际行为的发展,使各科教材自然的融会在幼儿生活中,力求做到从生活中来,从生活而发展,也从生活而结束。采用行为课程教学法,教师在课程进行前要准备教材、布置环境、详拟计划;在课程进行中,教师要随时巡视指导,不重讲解,而着重指导幼儿行为的实践,使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负责守法、友爱互助等基本习惯。行为课程的教学结束后,评量与检讨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此了解幼儿的知识、思考、习惯、技能、态度、理想、兴趣等方面的成就,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至于单元的选择,则须配合教育宗旨、教育政策、社会需要及幼儿的能力。

综上所述,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使儿童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要求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组织教学,主张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打破各种学科的界限。这种课程理论,虽然从学校教学的一般规律看来,不是完全无可非议,但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来说,则有比较明显的积极意义。

上一篇:教师专业成长活动方案下一篇:教师作风建设问题查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