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理论简述题

2024-05-06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理论简述题(通用6篇)

篇1: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理论简述题

教育学功能?

答: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2)可以使教师上有完备的知识结构3)可以为进一上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性水平。

2、教育学的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答: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3、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答:1)了解教育学的知识特点2)一功夫读书3)善于独立思考4)坚持用于实践。

4、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 答:主要是教劳结合1)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3)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要适应的4)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极为简单。

5、简述中外古代教育的特点? 答:1)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等级性2)与生产劳动要脱离3)个别施教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

6、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答:1)反映生产发展的需要2)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3)教育得到普及和发燕尾服4)教育形式多样化

7、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

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

8、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能力?

答: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2)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4)板书能力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9、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教师的劳动具有师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

10、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2)教育改革中的3)思想品德教育中拭)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创造性的,但教师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11、简述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 答:是指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或因某种原因承担了教师工作任务的教师,但没有达到新的岗位要求,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教育与训练,又称教师培训,又三种形式,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岗位锻炼。

12、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13、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答: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14、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德育的内容。

15、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76页

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借古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

16、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787-90页 1)、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工作必须注意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开展和谐的全面的教育。2)儿童身心发展 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征开展教育工作。3)发 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 为的,另外,教育还应该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

4)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5)发展内容和程度的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者必须学生实示,观察,了解其身心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

17、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94页

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 影响是其发的,盲目的,既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 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18、实践活动的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什么?95页

一、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根本活动。

二、儿童在改造周围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19、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意义?103页教育目的名词和以下四条

一、教育目的能规范教育者的行为,指导教育者按既定的目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育目的能激励受教育者,强化其成就动机和学习动力,满足其身心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

三、客观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的,能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

四、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权意志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有?108页

答:1)个人片面发展是旧式分工造的,个人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燕尾服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2)个人片面发展是同共产主义任务相一致 的,也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3)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消灭旧式的社会分工,努力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21、我国当前教育盲目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113页

答:内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美、体等方面全世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简述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99页见论述题

答: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的,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并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 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3、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趋势?139页

答:1)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初等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前入学年龄3)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立交桥4)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5)建立立体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

2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答: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技术课程的开发和统一2)内容上加经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3)课程结构上注重 设置综合性课程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5)注重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25、简述当代外国最有影响的教学理信纸有哪些?

答:1)发展性教学理信纸2)最优化教学理论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4)人本主义教学理信纸5)综合教育学派教学理信纸。

26、简述中小学教学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

一、语言性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

二、直观性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

三、实践性教学方法1)实验法2)实习法3)练习法4)研究性教学方法:1)讨论法2)发现法

27、简述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为何起主导作用?97页

答: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 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教育所承担的,教育有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 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4)学校教育还能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含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8、简述智育是指什么? 答:是指知识和智力。

29、小学教育的特点?

1)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2)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3)小学教育是义务性教育。

29、小学教育的目标?

1978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30中学德育的原则?

中学德育要遵循1)坚持正确方向的的原则;2)热爱学生的原则;3)正面教育的原则;4)有针对性的原则;5)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的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的原则;7)言教和身教结合的原则;8)保持教育连续性和一般性的原则。31中学体育的内容?

1)体育课教学;2)活动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3)卫生保健活动;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32中学美育的目标?

1)掌握初步的理解美的知识;2)学习初步的表现美的技能;3)形成初步的辨别美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兴趣;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6)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形成。33中学教育的特点?

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是全民性教育。34初中阶段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集体主义教育 3)社会主义教育 4)理想教育 5)道德教育 6)劳动教育 7)民主与法制教育 8)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35、简述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

答:1)学校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职能的运动过程2)学校管理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根本的运动过程3)学校管理是以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为核心的活动过程4)学校管理是追求效益资源的活动过程。

36简述学校管理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1)方向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规范性原则6)效益性原则

37、简述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

答:1)行政方法2)法规方法3)经济方法4)教育方法 38简述行政方法实施要注意的问题?

人:1)慎重运用行政方法2)建立通畅的信息系统3)避免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39简述学校组织机构设计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权贵相称原则4)相协相约原则5)因校制宜原则。40简述学校组织机构及其性质?

答:1)决策组织,校务委中会,学校行政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2)执行组织,学校行政会议,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组会议,班主任会议 3)审议咨询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行政会议4)监督组织:党支部、教职工人代表大会5)反馈组织:共青力、少先队、工会、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41简述教育立法的社会特征?

答:1)教育立法的历史性2)教育立法的国别性3)教育立法的层级性。42简述教育法规的纵向结构?

答:1)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主观调控作用基本法,即《教育法》2)与《教育法》相配套的单行教育法律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中的条款3)与教育 法律和其他法律相配套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发布的教育行政法规4)部门教育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43简述《教育法》颁行的意义? 答:1)《教育法》对于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2)《教育法》对保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3)《教育法》对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4)《教育法》对巩固教育改革成果,促进教育改革深化,提供了法律保障。44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我国教育的性质与方针2)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3)教育管理体制4)教育基本制度5)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6)教育与社会的关系7)教育投入8)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45简述教育基本制度?

答:1)学校教育制度2)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6)扫除文盲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46简述《教育法》是二十八条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权利?

答: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事实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5)对受教 育者办法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6)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事实奖励者处分的权利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 活动的非法干涉的权利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47简述履行的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 家教育的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义务3)维护,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利益的义务4)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 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社会监督。48简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

答: 《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指出总额中教育经费 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并使按在校学生人 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3)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49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教师的资格和作用3)教师的培养和培训4)教师的待遇5)教师的考核与奖励。

50简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答:

一、教师的权昨(第七条)1)教师教学权2)科研权3)指导评价权4)获得报酬权5)参与学校管理权

二、教师的义务(第八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 德的义务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义务4)热爱学生、组中学生的人格的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 提高政治业务水平的义务。51简述教师资格的构成要素?

答:1)国籍2)思想品德3)学历4)教育教学能力5)程序。52简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的意义? 答:《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汉教的轨道。

53简述《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答:1)义务教育的主体2)义务教育的就学3)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4)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5)义务教育的实施保障。54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答:1)鉴定功能2)改进功能3)激励功能4)管理功能5)研究功能。55简述教育评价过程。、?

答:

一、准备阶段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2)进行有关教育评价理论的学习3)制定教育评价方案4)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5)准备工具和资料

二、实施阶段1)搜集评价信息2)整理评价信息(归类、审核、建档)3)对评价对象水平作出 判定4)作出综合评价

三、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1)教育评价结果的检验2)评价结果的分析诊断3)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4)评价工作的总结。

56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

答:1)明确评定对象2)制定评价指标3)对教育评价目标进行分解4)设计教育评价标准5)对初步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征询意见、试行。57简述教育评价的方法?

答:1)专家意见平均法2)特而斐法3)两两比较法 58简述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答:1)观察法2)测验法 59简述价值判断的方法? 答:1)绝对评价2)相对评价

60简述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61简述学校管理评价的内容包括?

答:1)学校管理过程和职能2)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3)学校人员的管理4)学校管理的效益

62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

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篇2: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理论简述题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近年中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

(论述题二)

1.“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品格、体质的发展。”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阐述课程及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广东省)【答案要点】

(1)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

(2)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课程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3)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品格、体质的发展,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课程改革因此应提高到关系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竞争能力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2.教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你对教师聘任制度是怎样理解的?(浙江省)【答案要点】

(1)教师资格的基本条件是: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条件。

(2)教师聘任制度,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通过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

(3)聘任制的功能:

第一,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国家在《教师职务条例》中,对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明确规定。政治思想缺乏和业务能力低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由于实行的聘任制,采用的是评审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既要评审教师的学术水平,又要考核教师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所取得的工作实绩,并坚持思想政治条件与业务条件并重的原则,因而,从制度上保证了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二,实行聘任制,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这主要体现在岗位结构比例、学历构成和年龄构成三个方面。岗位设置是教师职务聘任的基础。《教师法》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学历有明确要求,这是教师聘任制在学历条件上的依据。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师的学历仍应有相应提高,以便与国际接轨。要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通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网:http://gx.zgjsks.com/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过聘任制来促进教师提高学历,否则就不具备聘任资格。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教师队伍的未来趋向。学校可以通过聘任制,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实现高级职务教师年轻化,增强队伍活力,使教师队伍在各个年龄段上呈有序分布状态,保持教师队伍的持续后劲。

第三,实行聘任制,有利于把考核工作落到实处。《教师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教师考核结果是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这是关于教师考核结果效力的法律规定。应当说,教师聘任制促进了考核制度的实行。

3.联系实际,谈谈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特点。(河南新乡)【答案要点】

在课程结构方面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包括四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3)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情况下,农村中学可根据农业发展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

(4)在课程标准方面,也提出一些适应我国当前国情的新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课程与评价课程的基础。它要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我国当前发展还不均衡,各地区存在较大的文化、地域与发展差异,所以在课程标准方面还要考虑这种差异,允许开设地方课程。普通高中课程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会,为学生的发展创设更多的平台。

广西中公教师考试官方微信:gxjsks

篇3: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观点简述

关键词:美国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目标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发展历史及目标

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在40年中形成了一个有方法、层面、范式、课程原则、教学和评估等在内的知识体系, 旨在为针对族群、语言及其他文化多样性的课程设计者和教育家们提供完整的路径, 以培养学生在文化多元的国家和世界中成为有知识、技能和良好态度的人。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民权运动大大推进了族群研究和女性研究运动, 并推动了单一族群研究进入多族群研究。70年代后期, 随着女性主义等文化群体对自身权利的斗争, 多元文化教育逐渐成为教育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多元文化教育包括了至少三方面的内容:它是一种教育理念, 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和一个改变教育的惯性结构为主要目标的进程。 (1) 作为一种观念的多元文化教育倡导所有的学生不论性别、社会阶级、民族、族群、宗教、或特殊的文化特质, 都应该在学校中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 (2)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希望凭借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改革使不同的学生获得同等学业成就的机会。多元文化教育概念是与教育平等、教育民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中所存在的偏见和歧视由于族群差异的存在而难以消除, 这就使得多元文化教育注定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的文化、族群与语言的选择, 减少学校某些族群由于体貌和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痛苦。多元文化教育要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合适的技能、态度与知识, 以使他们在自身的社区文化及主流文化中能较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讲, 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制度性的变革, 改变学校的整体环境, 能够更好地反映并推进社会的族群、文化和语言多样性, 使不同背景的学生能够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

班克斯提出多元文化教育需要教学方法与学校环境的改变, 他阐释了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的五个面向 (five dimensions) 。这五个面向是内容的整合、知识的建构、平等的教学、减少偏见、赋权的学校文化与社会结构。内容的整合是为了各门课程中成功地整合多元文化教育, 教师有必要在所有学科领域中, 应用来自各种文化的内容。整合的方法主要包括贡献法、增加法、内容转换法和决策法。知识的建构是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自己种族、文化的经验来建构学校所讲授的知识;平等的教学是教师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促进不同种族、文化、性别及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减少偏见则是对于学校、课堂、教科书中所反映的不同文化, 是否含有对其他族群的偏见, 进行深刻的反省, 教师能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正向的族群态度, 以减少偏见;赋权的学校文化与社会结构是指教师不仅要看到教室内族群间的互动, 而且要注意到整个学校内的族群互动, 鼓励学校行政人员与学生进行族群间的正面互动, 创造一种赋权的学校文化。班克斯认为, 多元文化教育应从这五个方面考虑, 才能使学生学习到有效参与全球社会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看待事物的观点。

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维度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不同面向, 能够综合设计与运用多元文化教育。班克斯认为, 在最初阶段, 教师应该认识到如何来调整他们的教学方法来适应不同能力、学习特征的多元文化群体。之后, 教师应该注意课程的内容整合, 而且需要意识到这只是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的一个较为基础的重要部分。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够同时推进所有的维度是最理想的。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

在美国, 课程问题永远是当务之急, 它与种族、经济、语言和文化问题一起构成国家话语的主要部分。国家所存在的多样性使得社会的很多问题很难取得一致性。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和道德背景影响着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对课程是重要的?要达到什么目的?谁的观点会成为“主流的”观点?

学校课程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美国盎格鲁文化以外的其他文化, 增强其与其他族群的文化交流能力。狭窄的族群教育课程不能形成学生的美国的整体族群观, 因而不可能推动现代美国的变革。目前, 美国的多民族观应该成为学校必须学习的内容。此外, 少数群体学生应该在学校中掌握与主流群体交流的技能。班克斯强调课程应该反映学生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并提高其学业成就。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文化特征来帮助他们获得生活技能。盎格鲁美国学生需要了解少数群体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 因此, 他们可以接纳世界中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视角, 并能帮助他们过更丰富有意义的生活。

参考文献

[1]James A.Banks and Cherry A.McGee Banks, Eds.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 Perspectives.Allyn and Bacon, 1998.

篇4:国外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趋势简述

一、从提高国力竞争的角度来认识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国际上激烈竞争的背后其实是国与国之间在人才上的竞争。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关键在教育,谁的教育发达,谁就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因此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出大批优秀教师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共识。可以说,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是从教师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未来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国家命运这一角度来思考的。韩国将教师在职教育视为“教师生涯继续教育”,国家为教师在职教育制度发展的各个时期提供法律保障。在英国,组成了以大学、教育学院、教师中心为主的全国性培训网络,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把教师是否参加在职培训与其提级加薪联系起来,加以强化落实。在日本也有类似的规定,即从事教育工作若干年后,可通过进修获得一定的学分,并经教员检测考试合格后,获得高一级的资格证书。瑞典《学校法》中还规定教师进修期间除工资照发外,国家报销教师培训的宿费、交通费和生活费。美国更是建立了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激励制度,如教师资格证书每五年更换一次,更换证书时,除考察教学实绩外,还要考察五年内有无进修(继续教育)的记录,如果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进修,则对认定资格的颁发——新的资格证书大有影响。同时进修的内容、时间等与工资挂钩,即进修记录和学分愈多,工资愈高。而要提高资格证书等级必须通过进修取得有关学分。因此,尽管进修是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进行,且大都自费,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仍然很高。

基于此,我国也把加强师资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教育法》把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战略性措施。在2002年度的教师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应切实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做到“与时俱进,适度超前发展”。

二、在继续教育目标与内容上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全面性

现在各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目标已超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范围,扩展到作为教师的所有方面。包括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教育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及发展教师个性的一切活动。如美国的继续教育目标还包括教师的个性品质、社会能力、理智行为、健康体魄、渊博的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儿童的热爱和了解、对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和美国生活方式的忠诚等。

在继续教育的内容、结构、体系方面体现出全面性。如英国将教师进修课和按程度不同划分为五种形式,即补习课程、高级研究文凭课程、教育学学术课程、硕士学位课程和短训课程。

因此,为使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实效,在继续教育的目标、内容、课程设置上应密切联系工作实际,增强专业课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增强教育技能的训练,如对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应按照骨干教师的要求,着重提高学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使他们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如在语文班,应选讲新语法系统、语感教学、课堂提问设计、板书设计、文学作品赏析、不同题材作品教学、科研方法基础教学等专题,在讲授这些专题的时候,要十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密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际使学员感到每次课都有实效、有收益,都听得明、说得上、学得着、用得上,真正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

三、建立了多样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培训机构本位”模式。如英国的“教师中心”、日本的“教育大学”、美国的“暑期学校”等等,都是专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已形成独立的运作方式。

第二种模式是“训练中心”模式。即各种专门训练的中心或协会,培养不同课程模式的专门人才,如设在美国芝加哥的蒙台梭利训练中心,就是专门训练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教师的一个训练中心。凡在蒙台梭利学校从事工作的教师,大学毕业后必须经过蒙台梭利中心的培训才可任教。在澳大利亚各州都设有各种学科的研究协会,这些协会名义上是民间的,但实际上是受州教育部领导的。州教育部为协会的活动提供专门场所的部分经费。协会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各地区的学科带头人和协调人,然后通过这些人对一般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工作。

第三种模式是“高校本位”模式,即高等院校除保留传统的脱产进修高学历等方式外,还承担教师继续教育任务。如美国许多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利用寒暑假办短训班,使在职教师获得短期集中学习的机会,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获得相应的学位。在日本,文部省建了两所旨在提高在职教员资质的兵库教育大学和上越教育大学,专门招收在职教员,为其研修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种模式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它是在原“以学校为基地”的在职培训模式基础上改革建立起来的。但“以学校为基地”这一培训形式很受学校自身条件的局限,即在一些自身规模小、师资和设备条件差的学校很难实施。同时,这一培训形式重在校内,不太考虑社会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故难以起到全面提高的培训效果。在这种形势下,“以学校为中心”的在职培训模式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以地区性在职教师培训中心为组织领导机构。其基本做法是:培训中心根据本地区所有学校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学校的教师的实际需要制订培训计划,然后将计划发到各个中学,分批轮训,同时还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协助实施。这种培训模式有两大优点:一是培训计划来自于教学第一线,比较切合实际和具有时代感。因为在培训计划形成之前,中心要派人员到各学校进行课堂调查,了解情况和问题,征求学校和在职教师的意见要求。二是培训起点比较高,贴近地区性乃至全国性教育水平。而且,培训地点灵活多样,既可在培训中心进行,也可以在大专院校内开展,还可以选择一些条件好的学校作为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培训空间和范围大,知识面广。

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远距离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教师继续教育途径上,发达国家除了传统的面授教学方式方法外,更多的是开发现代化的远程教育。大力推行远距离教育,发展电视教学、电话教学、网络教学等多种现代教学技术,如美国一些师范学院采用闭路电视进行远距离教学,师生相隔千里,彼此不仅能看见对方的图像,也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我国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依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组织全国一流的师资进行讲授,实行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

篇5: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理论简述题

2015年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原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定的评价标准,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

该案例中的评价标准符合新课改的学生评价理念: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首先,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案例中制定的这些标准,就是学校在践行新课改理念,建立学生全面发展指标体系的具体实践。

其次,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式。不仅仅依靠纸笔测验作为手机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关注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捏在发展的动力。

再次,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唯一手段,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同时,案例中学校的做法也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践行。此举能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举措值得各学校学习,更值得教师学习和研究。

2.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教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

问题:以上是黑格尔老师的评语,请谈谈这些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 参考答案: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黑格尔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其缺点与不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2)写出“这个人”。(3)写“这个人”的“新起点”。

给学生写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表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目的和正确认识自我,以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

3.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 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了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问题:请运用德育的原则对该教师的行为进行批判。并回答如果你是三毛的老师,你会怎样帮助三毛? 参考答案:

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地进行德育工作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

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出最大效果。

4.有一个四年级的班级,是学校有名的乱班,打架成风,一些学生动辄舞棍弄棒,乱打一气。课堂纪律混乱,上课怪叫起哄、爬桌子、翻窗户成了一些学生的嗜好。曾有一青年教师上课时被学生乱哄气哭了,发誓再也不上这班的课。曾刚是班上一个著名的“调皮大王”,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会蜂拥而上。而曾刚家长对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痛打,但曾刚也有优点就是爱劳动,有组织能力。班级同学之间不团结,正气不能抬头,也有少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数同学希望好好学习,对班里的现象不满,但敢怒不敢言,怕受那些捣蛋的同学的报复,班级干部软弱无力。班级学习成绩差,是同年级中平均成绩最差的班级。根据以上情况,如果你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上这个班的语文课,你应如何着手进行工作,改变这个班的面貌?

【参考答案】如果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会做好如下几项工作。(1)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对症下药。

(2)做好班集体工作,特别是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大胆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曾刚的教育工作。要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寻找和点燃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曾刚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爱劳动,可以让他参加班级工作,创造条件,使他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错误得到改正。

(4)有计划地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增强师生间、同学间的情谊,创设班内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培养优良班风,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

(5)做好家长工作,尤其做好曾刚家长的工作。

(6)教好自己担任的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并以此为起点,加强与任课教师的联系,教育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搞好班级学习,提高班级学习成绩。

5.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是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大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开了谜底。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的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了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没有了来自家庭和考试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问题: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教育存在的问题? 答案: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育活动只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或以帮助学生通过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即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

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育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属于片面教育,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绊脚石。

6.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这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头痛死了。”继母好奇地走近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每个孩子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孩子天生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绝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2)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那些“差学生”,找出教育的切入点。(3)要给孩子以高尚的教育和爱。

更多资讯请关注内蒙古教师考试网: http://nm.zgjsks.com

篇6: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理论简述题

(八)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1分,共18分)

1.“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的是人格的()。A.可塑性 B.稳定性

C.独特性

D.社会性

2.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 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

C.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反映的教师劳动特点是()。A.主体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迟滞性

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产业革命

5.高频次的活动可以作为低频次活动的强化物。小明喜欢玩积木,不喜欢写作业,我们可以告诉小明写不完作业不可以玩积木,以此来强化小明写作业。这种原理是()提出的。

A.普雷马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霍桑

6.下列对“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含义解释最贴切的是()。A.让学生学习成绩门门优秀

B.统一规格,平均发展

D.鼓励冒尖,发展特长 C.让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素质获得和谐发展

7.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指的是()。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8.美国课程专家()于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A.博比特 B.斯金纳

C.泰勒

D.布鲁纳

9.当个人行为无法达到目标,或不符合道德标准时,为自己找一个借口进行解释,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护。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

A.合理化 B.升华

C.替代

D.认同

10.小张总是怀疑自己的手脏,所以一天不停地洗手。这种行为属于()。A.强迫行为 B.强迫观念

C.强迫考虑

D.强迫焦虑

11.智力二因素理论中的S因素是指()。A.一般因素 B.特殊因素

C.流体因素

D.晶体因素

12.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叫()。

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13.下列关于家庭教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理解和尊重孩子

B.家庭教育的内容较之学校教育更生活化

C.家庭教育的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 D.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都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14.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A.学生 B.教师

C.教育问题

D.教育理论

15.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是()。A.阅读资料—解释资料—筛选资料 C.筛选资料—阅读资料—解释资料

B.阅读资料—筛选资料—解释资料 D.解释资料—阅读资料—筛选资料

16.请分析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问题解决()。A.吃饭穿衣 B.猜谜语

C.漫无目的的幻想

D.回忆电话号码

17.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以下关于“关爱学生”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的权益 B.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C.严慈相济,做学生的严师良友

D.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8.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中,()既是德育的客体,也是德育的主体。A.受教育者 B.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

A.社会生活指导 B.心理健康辅导

C.青春期教育

D.国际理解教育

2.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一般而言,性格可以分为()。A.外向型 B.内向型

C.独立型

D.顺从型

3.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A.综合性 B.实践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4.想象的功能包括()。A.预见功能 B.替代功能

C.概括功能

D.补充功能

5.解释遗忘产生的原因的理论有()。A.衰退说 B.干扰说

C.压抑说

D.提取失败说

6.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学制的主要类型的是()。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

D.复合型学制

7.“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由外在力量决定,人的家庭出身、经济地位和生活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性的动力。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孟子 B.荀子

C.洛克

D.弗洛伊德

8.我国中学生道德发展水平处于科尔伯格道德习俗期的()。A.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B.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C.遵守规范阶段 9.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包括()。A.学生自评 B.小组评议

C.班主任评价

D.信息反馈 D.社会法制阶段

10.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11.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一般来说,课的基本结构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和()。

A.讲授新教材 B.巩固新教材

C.布置课外作业

D.预习

12.德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德育内容

D.德育原则

13.少年期的儿童试图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因此,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又称为()。

A.心理断乳期 B.危险期

C.青春期

D.新时期

14.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模式主要有()。A.社会影响模式 B.指导模式

C.治疗模式

D.发展模式

15.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A.对立与统一 B.吸引与排斥

C.积极与消极

D.合作与竞争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主导性作用。()

2.新课程坚持的“以人为本”,既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是“壬戌学制”,我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是“壬子癸丑学制”。()

4.教育者严格要求学生,就很难尊重信任学生。()

5.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干部和规章制度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

6.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7.晕轮效应虽然使个体对他人印象的判断存在偏差,但是最经济。()

8.人长期持续处于应激状态会击溃抗体生物系统的保护机制,使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身心疾病甚至死亡。()

9.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10.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3.如何促进教师的成长?

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为力争做到“教好每一个学生”,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2.试述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1.一天,王老师在二年级三班上课,“树上有10只鸟,猎人开枪打死1只,还有几只鸟?”“9只”“不对,1只都没有了,鸟全都被吓跑了”“2只,1只是聋哑的鸟,还有1只羽毛没有长全的小鸟,吓得钻进树洞里去了”……王老师:“这孩子光说一些没边际的话,哪里会有聋哑的鸟。”

王老师问学生:“一个桌子,四个角,锯掉一个,还剩几个?”学生回答:“三个。”“不对,是

五个。”学生说:“沿着对角线锯就是三个。”老师说:“这个孩子,怎么老往歪处想。”

这个学生发誓,以后一定要当上老师,一定给那些回答两只鸟和三个角的学生,打上大大的红勾。

(1)如果你是王老师,你将怎样对待学生的回答?你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5分)(2)分析导致上述教学片段发生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有一本曾经产生轰动效应的畅销书《学习的革命》说道:“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引向成功。”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感从何而来?从教师的“因材施教”而来。“教育要面向个性”不是一句空话,它应该指向我们每天面对的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他进一步阐述道:“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一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各不相同,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变化,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尽管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有差异,但作为教育者,应当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公平的教育,不能有特别的“优待”或“嫌弃”,否则就会违背教育的初衷和规律。对一个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要学会鼓励,对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要学会引导。当一个受了伤害的学生有了心理疾患,他这时就更需要呵护、关爱和正确的疏导,如果能这样,这个学生就有希望了,否则就会断送他的终生。

结合所学教育学知识分析上述案例。

3.四年级学生小刚特别喜欢养小动物,妈妈也很支持他,给他买过蚕宝宝、小仓鼠、小乌龟等,但小刚时常会带小动物去学校,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班主任李老师了解后,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组织同学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小刚和其他小组成员定期开展活动。通过对小动物的观察、照料,小刚不仅学习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还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他还改掉了拖拉、懒散和马虎的毛病,养成了勤奋、自律、认真的好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提高,对各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小组同学经常在一起合作探究,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升。后来,小刚写的作文《我的“好朋友”——小仓鼠》,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还获得了二等奖。

(1)从内外两方面分析小刚学习行为改变的原因。(4分)(2)教师应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兴趣?(5分)

江苏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押题试卷

(八)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的是人格的独特性。

2.【答案】B。解析:按照逻辑顺序,从大范围到小范围排列,依次为学期汁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3.【答案】C。解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题干的意思: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4.【答案】B。解析: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教育正是人们在自觉适应以科技进步为基础的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了科技进步的需要。

5.【答案】A。解析:普雷马克原理,又称为“祖母法则”,它最早是由普雷马克提出的,指利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6.【答案】C。解析:略。

7.【答案】B。解析:所谓教育的全民化。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亦即教育必须向所有人开放。

8.【答案】A。解析: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9.【答案】A。解析: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10.【答案】A。解析:常见的强迫行为表现有:(1)强迫性计数;(2)强迫性洗涤(反复洗手、洗脸、洗澡、洗衣服,而且总觉得洗不干净;(3)强迫性自我检查;(4)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11.【答案】B。解析:斯皮尔曼提出智力的二因素模型,认为智力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

殊因素(S因素)构成。

12.【答案】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操行评定的内涵。

13.【答案】D。解析:家庭的血缘关系使任何教育动机和措施都带上浓厚的情感色彩,这种情感性可以加强家长的责任心和影响力,但也容易让情感蒙蔽家长和子女的理智,导致家长的溺爱、子女的任性。

14.【答案】C。解析: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它包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15.【答案】B。解析: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是阅读资料—筛选资料—解释资料。

16.【答案】B。解析:问题解决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如漫无目的幻想等.不能称为问题解决。(2)认知性。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吃饭、穿衣等基本上没有重要的认知成分参与,因而不属于问题解决的范畴。(3)序列性:简单的记忆操作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如回忆某人的名字等。所以,答案选B项。

17.【答案】D。解析:“关爱学生”要求教师:(1)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D项不属于关爱学生的内容,属于教书育人的内容。

18.【答案】A。解析: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

2.【答案】ABCD。解析:按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格可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按照个体活动的独立性程度,性格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3.【答案】ABCD。解析: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4.【答案】ABD。解析:想象的功能有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和调节功能。5.【答案】ABCD。解析:解释遗忘的原因的理论有:消退说、干扰说、压抑(动机)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认知结构说)。

6.【答案】ABC。解析: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7.【答案】BC。解析:“环境决定论”即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包括荀子、洛克、华生等;“遗传决定论”即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霍尔等。

8.【答案】BC。解析:习俗水平是在小学中年级出现的,一直到青年、成年。这一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阶段:(1)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或社会习俗的定向或人际关系与补同的定向);(2)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或秩序和法规定向或权威和社会

权利控制的定向)。

9.【答案】ABCD。解析: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为:(1)学生自评;(2)小组评议;(3)班主任评价;(4)信息反馈。

10.【答案】ABCD。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11.【答案】ABC。解析: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12.【答案】ABC。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13.【答案】AB。解析: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14.【答案】ABCD。解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模式有:(1)指导模式;(2)治疗模式;(3)发展模式;(4)社会影响模式。

15.【答案】BD。解析: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有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主导性作用。

2.【答案】√。解析:略。

3.【答案】×。解析:“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壬子癸丑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答案】×。解析:在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和信任是严格要求的前提。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5.【答案】×。解析: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6.【答案】×。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个体的能力、气质、性格等。知觉属于心理过程。7.【答案】√。解析:晕轮效应可以让个体很快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通过这一途径建立印象,确实是最迅速、最经济的。

8.【答案】√。解析:略。

9.【答案】×。解析: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有自己的理论、研究方法、问题和技术。教育心理学不是—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简单应用,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10.【答案】×。解析:迁移可以在各种学习间产生。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参考答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2.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参考答案】(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如何促进教师的成长?

【参考答案】(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进行专门训练;(4)进行反思教学。

4.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参考答案】(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地运用表扬;(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五、论述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为力争做到“教好每一个学生”,你将如何开展工作?

【参考答案】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为了力争做到“教好每一个学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不均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等规律,认识并遵循这些规律,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我会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开展教育活动。开展教育工作要遵循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教育工作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均衡性)规律,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待学生要长善救失,扬长避短;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力争做到“教好每一个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我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独特的人,独特性也意味着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之为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好每一个学生”并不是说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我会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得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

(4)坚持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关爱学生是教师处理其与学生的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要求。为了“教好每一个学生”我应该做到: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关爱学生的范围是全体学生,而不是某一部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就是把学生看作与自己一样有尊严、有利益诉求的人,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2.试述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参考答案】(1)童年期。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学习开始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儿童的自我意识增强,对自我有了一定评价。

(2)少年期。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也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龄人间的交往和认同大大增强,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3)青年初期。青年初期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发展。

六、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1)①如果我是王老师,首先我会表扬孩子,肯定孩子的回答;其次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最后我将引导全班学生发挥想象力。②理由:孩子的回答体现了发散思维的独特性,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孩子们的回答多种多样,说明他们在认真、积极的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导致教学失败的原因主要有:①案例中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传统的教学观,即“以教为中心”,老师眼里没有学生,只有标准答案;②案例中王老师的做法表明其只重视教授给学生知识,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参考答案】(1)现代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人的天赋、可能性、能力和爱好确实是无可限量的,而每—个人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又是独一无二的。”这段话深刻体现了现代学生观提倡的观点。为此,教师要做到不以僵化的观点去否定学生,不将学生视为纯粹接受知识的容器。时刻以现代学生观去对待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

(2)“引向成功”同时也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中的个体差异性规律。个体差异性规律要求教师要因材施教,不以固定标准去要求学生,时是要多标准地去评价学生,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

3.【参考答案】(1)内部原因: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影响学生注意力、自制力、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学管理的积极手段。班主任李老师正是利用了小刚对小动物的兴趣,在班里成立动物兴趣小组,进而引导和激发小刚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

外部原因:①逐步提出要求。良好的学习行为不能一朝一夕养成。教育者要善于区分主次、难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有计划地逐步扩展。其中,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中正是李老师循序渐进地将小刚对动物研究的兴趣引人课外兴趣活动,进而逐步培养小刚对其他学科学习的兴趣,引起小刚学习行为的改变。②反复实践与外部强化相结合。年幼的孩子,因缺乏自我控制力,外部强化对他们起着根本作用,所以适当的外部强化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③指导具体的学习方法。李老师通过引导小刚和其他小组成员定期开展活动。指导小刚他们对小动物进行观察、照料,使小刚不仅学习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还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和小组同学经常在一起合作探究,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④制定规范、适当制约。李老师成立动物兴趣小组,一方面发展了小刚的个人兴趣,另一方面制约了小刚随意将小动物带入学校这一行为。

(2)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有:①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班主任李老师成立动物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②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③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本案例中李老师引导小刚将对动物研究的兴趣与学习兴趣相结合,提高了小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④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刚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是对外部活动感兴趣,对生活中的具休事物感兴趣,李老师组织的动物兴趣小组,满足了其了解动物的兴趣。⑤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⑥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案例中李老师没有批评小刚把小动物带人学校,而是肯定了小刚对动物的兴趣,并成立研究小组来强化小刚的这一兴趣。⑦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案例中李老师利用小刚对动物感兴趣成立兴趣小组,使小刚改掉了拖拉、懒散和马虎的毛病,养成了勤奋、自律、认真的好习惯,学习的主动性也有了提高,对各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

上一篇:教师面试常见问题与答案 详细解答下一篇:售楼处话务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