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寓言两则

2022-06-20

第一篇:第27课寓言两则

27、寓言两则

木耳小学水梅霞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重点】

认知生字。

【难点】

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3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但你读过寓言吗?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7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1、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请大家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7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习我会认的字。(结合词语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寓言、焦急、 喘气、一大截、窜出来、碰撞、木桩、彼此、锄头

‘ 3、学习方法:老师领读(学生重点认读红色字)

4、学习我会写的四个字:守、焦、费、望

⑴ 分析结构

⑵ 组词练习、仿写。

【设计意图:感知课文,学生我会认与我会写,积累字词】

三、学习《揠苗助长》10

1、感知课文

⑴ 快速浏览课文

⑵ 图片播放,说说故事内容,议一议,说说禾苗为什么会枯死呢?

2、归纳《揠苗助长》的寓意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讲故事内容,议一议三个环节,学习寓言,理解寓意】

四、快乐阅读10

朗读阅读课本88页--93页。

要求: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画一画。

【设计意图:快乐阅读,积累知识】

五、小练笔10

如果禾苗要向那位种田人哭诉自己的不幸,你将怎么说?

【设计意图:练习写作,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字词(课件) 3

寓言、焦急、 喘气、一大截、窜出来、碰撞、木桩、彼此、锄头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7

1、教师范读《守株待兔》。

2、学生看图大声朗读

3、学习我会写的五个字:丢、算、次、桩、肥

⑴ 分析结构

⑵ 组词练习、仿写。

【设计意图:感知课文,学生我会认与我会写,积累字词】

三、学习《守株待兔》10

1、感知课文

⑴读《守株待兔》,你觉得这个种田人的想法怎样?

⑵结合图片,说说故事内容,你想对这个人说些什么吗?

2、归纳《守株待兔》的寓意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讲故事内容,议一议三个环节,学习寓言,理解寓意】

四、快乐阅读10

朗读阅读课本94--98页。

要求: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画一画。

【设计意图:快乐阅读,积累知识】

五、小练笔10

同学们,种田人整天守着树桩,庄稼全完了,可是他却全然不顾,还坐着傻傻等待,如果你此时此刻从他的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点什么?请写一写。

【设计意图:练习写作,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起因经过结果

巴望拔高禾苗禾苗枯死

焦急筋疲力尽白费力气

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守株待兔

撞死不劳而获

白捡

坐等一无所获

全完

第二篇:27《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27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焦”等10个生字。 2.会写“守、丢”等9个字。

3.初步认识寓言,了解两则寓言的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

难点:通过观看视屏自组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以问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读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个有趣的故事--27《寓言两则》

2、简介什么是“寓言”(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小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

3、两则的“则”是量词,课文里讲了哪两则寓言呢?请同学们认真地观看视屏,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内容。

二、自主学习

1、指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会认字的拼音,音序和组词,并且圈出部首。

2、师生评价纠正并齐读。

三、合作交流

小组同学交流会写字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四、小组展示

1、小组代表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2、师范写一个生字,生跟写一个。

五、巩固练习

生在习字本上练习书写会写的生字

六、布置作业

1.习字本没有完成的继续完成。 2.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七、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27 寓言两则 守株待兔

丢 焦 费 望 算 此 桩 肥

第三篇: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人教版)

9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

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以读为主,开展研究式和体验式学习,锻炼创新素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 第一自然段。

(1) 过渡: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2) 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3) 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 第

二、

三、四自然段。

(1) 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2) 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 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 第五自然段。

(1) 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2)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 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 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附: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 劝 丢 修 再也没丢 (后悔)

有错 就改 不算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3、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 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 马跑得快

越远 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 盘缠多

„„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第四篇:二年级下册27、寓言两则(揠苗助长、守株待兔)

27、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2、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二、对话平台:学习《揠苗助长》

(一)初读

.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游戏巩固识字。采用“字词大转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二)朗读

1、引导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出朗读体会:你为什么这样读?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教师相机启发、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

如: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3、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三)讨论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四)拓展

1、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让你给这个农夫起个名字,你认为他应该叫什么?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还知道什么寓言?讲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从寓言中你有哪些收获?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抓住生字特征,加强范写指导,自主写字评议,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回顾

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回顾。

2、启发交流:从《揠苗助长》的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收获?教师相机过渡到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交流识字记字方法,教师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并适当点拨重点字在记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B、分段指读课文,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启发思考:通过读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

1.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读文和自己的理解,学习这则寓言你想提出些什么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梳理学生回答,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种田人为什么要守株待兔?他是怎么守株待兔的?结果怎么样?这个人做得对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结组学习。引导学生围绕着梳理出的问题研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提示,比如: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理解,体会人物的语言和心情等。

3.小组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读书汇报,适时地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丰富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蕴含道理的感悟和体验。如: 抓住“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儿力气,白捡了一又肥又大的野兔。”引导学生体会 “白”字。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捡了便宜心满意足的语气;捡了野兔后,他想些什么 指导朗读该句,读出种田人那种期盼的心情;守株待兔的结果怎样?指导学生读出惋惜的语气等。

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交流:这个人做得对吗?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

1.讨论:读了这篇寓言,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在生活中,你见过像课文中的种田人一样的人和事吗?

3、思考:种田人正坐着等待兔子,假如你经过看见了,你会怎么样来劝说他?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守、丢、此、桩、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

2、教师示范书写。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原 因

做 法

结 果 巴 望──── 拔 高──── 枯 死

急于求成

违反规律

事与愿违

野兔没来(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

守株待兔

庄稼全完(不劳动不会有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我认为自己在这节课中较为成功的。

第五篇:语文:27《寓言两则—拔苗助长》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下)

拔苗助长

教材分析:

这则寓言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7主题单元《愿望》的第一课,课文通过种田人拔苗助长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光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还要有好的措施,让学生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学情简析:

学生对生字和阅读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有初步的质疑问难、参与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最近,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小小种植园》,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生活基础,使这篇课文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起来也更能表现和发展自己学习语文的个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字15个,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疑问难及参与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一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踏实做事、勤于动脑的行为习惯及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策略方法:

校本课程《小小种植园》把学生带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再通过课件拉近学生和种田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1、对“小小种植园”进行整理,做畦,使学生对“种植充满希望。

2、制作“种田人”及生字的课件。

3、做识字游戏用的小黑板。

4、认字卡片,小组评价卡。 教学设计开展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再过几天,我们就去我们的“小小种植园”里种庄稼了! 师:你们希望我们的庄稼长得怎么样? 生结合《小小种植园》课程说说自己的愿望。

师:大家的愿望真好。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他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出示课件——一位种田人:小朋友,你们好,很高兴能认识大家。我是一位种田人,这些就是我的禾苗。我多么希望这些禾苗能长得快一些呀,嗯,我一定要想办法帮它们长高。)

评析: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设计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现生活的真实,唤起学生生活积累的相似体验。

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初步识字。 师:种田人的愿望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长高)

师:种田人想了什么办法帮禾苗长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拔苗助长》(板书:拔苗助长) 师:你怎样记住这三个字?(拔、苗、助) 学生根据偏旁的表义功能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三个字的。 师表扬学生,请学生和老师一起看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用铅笔在不认识的字上做一个记号。

学生听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课文(如自由读、默读、齐读),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读好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读课文或读一句自己喜欢的话,其他同学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师:你们读得都很棒,现在你们知道种田人是怎样帮禾苗长高了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拔苗、枯死)

师:种田人这样是对还是错?你觉得他错在哪里?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从为禾苗浇水、除草、施肥、捉虫等方面谈自己的想法。 师:大家的主意都很好,你们听,种田人在说什么?

(课件:种田人:小朋友,你们真聪明,谢谢你们给我想了那么多好办法,用你们的办法,我相信禾苗一定会长得又高又快又壮,我也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这节课的生字认会的,为了表示感谢,我有一些礼物,送给聪明的小朋友们。再见!)

评析: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设计者不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做深刻的讲解,让学生在阅读中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明白寓言所要表达的浅显道理。

三、识字

师:种田人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礼物,(出示纸做的禾苗)。按照种田人的愿望,我要把禾苗送给聪明的小朋友,哪个组都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就送给哪个组一棵。 师:快快行动吧! 生在小组内认字。

(学生自学生字,并填好小组评价卡。) 师:哪个小组有解决不了的生字?

小组长举出难认的字后全班共同解决。(师将学生举出的难认字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师: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我们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小组认读。同时进行评价。

2、游戏:找字。同时进行评价。

评析:识字教学往往是枯燥的,设计者采用学生自学、游戏识字、小组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在快乐中学,在评价中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作业

师:这节课大家学得真不错,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生:好!

师:请各小组长领回种田人送给你们的礼物! (放音乐,组长领回礼物——禾苗。)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功能。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更渴望听到表扬话,因此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也以表扬鼓励为主。思维方法上,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能让生活走进课堂将使学生学习语文事半功倍,本节课在这两方面都有明显地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愿学、乐学。

对于小学生,我们不能对他们讲深奥的道理,只能引导学生去理解做事不能太急,否则可能好心办了坏事,要想好以后再去做。 总评:

1.设计者重组了教材,运用媒体创设情境,较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有效地导学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教师对寓言所表达的寓意,不对学生做过深刻地讲解,旨在通过读故事,使学生明白浅显的道理,培养学生踏实做事、关心他人等良好品质。

3.识字教学中设计者以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学生在轻松快乐中识字。

4.设计者在本节课中还力争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有生生交流、生生评议、师生交流、师生评议,体现了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上一篇:敦煌12路公交车下一篇:单元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