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规律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规律

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规律的三大生命基础

2011年05月18日11:2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从几十人发展到7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昌盛的世界强国,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取得如此震撼世界的成就?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

本文试图从探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发展规律等不同角度,力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通过综合考察,探索党的90年历程映显出来的真理性经验和规律性认识,特别对党的理论基础、干部基础、群众基础在党的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初步的探讨,突出对三者作为党的历史发展基础和基石的论证性阐述,提升对党的历史发展的生命基石内涵的认识,从一个侧面尝试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进行初步探索,与大家共同研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成立的理论基础,50多名党员是党最早的干部基础,工人阶级是党成立最早的群众基础。由此显现:理论基础、干部基础、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三大基础。伟大的事业筑成伟大的政党,伟大的民族塑造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祖国哺育伟大的人民。从1921年起,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经过千难万险的战火洗礼和百折不挠的风雨奋斗走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7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执政60多年,国家发展繁荣强大,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成就辉煌,举世瞩目。从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与成功实践中发现,三大基础贯穿于党的发展历程始终,至今仍在显示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基石作用,中国共产党90个春秋,不断映出这一规律性的真理光辉。

一、革命历程中体现三大基础,映显特色革命道路风雨阳光

60多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28年的英勇奋斗,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用数千万人的生命与鲜血换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谱写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赞歌,用鲜血染成了一面又一面鲜艳的红旗,其思想与信念、业绩与故事都是当今时代的许多后人无法理解甚至难以致信,但这确实是真实的历史。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第533页)一文中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

1 不可能的。”

凡是参加革命或经历那个年代的人都曾感受到中国人民28年奋斗的艰苦卓绝、战火硝烟、内忧外患、国破家寒的苦难岁月,同时也感受到毛泽东等老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各族人民为了祖国解放、民族独立而付出的巨大贡献甚至生命代价的暴风骤雨,历经党的创建、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多个历史阶段,特别是经过包括国民党军队在内的中国军队和人民团结奋斗历时14年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国际正义事业力量的支援下,把外国侵略者赶出中国领土,又经历了解放战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史上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告别百年屈辱从此站立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这是因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制定了系列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反帝反封建反官僚主义成为该时期的革命纲领。中国革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个道路在本质上正是中国共产党应用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或者说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的武装与指导;在实践上走的是学习列宁领导的苏联十月革命武装斗争道路;在途径上走的是结合中国国情,以农村包围城市,而不是城市武装暴动。因此说,中国革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胜利。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队伍建设的胜利。这是因为,在战火硝烟的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党在这个时期的革命纲领,必须通过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他们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早在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他们始终站在革命的最前沿,战火的最前线,风险的最前端。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坐牢,不怕牺牲,以其高尚的人格和无畏的品质,以其大公无私、生命奉献的伟大精神和实际行动,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在各个历史阶段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奋斗在前、牺牲在前。涌现出邓中夏、方志敏、杨靖宇、叶挺、左权等一大批优秀党员领导干部,成为带领人民群众奋斗的杰出榜样,他们是一群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先锋战士。

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胜利。这是因为,中国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全中国劳苦大众,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国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

2 策,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带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为了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而努力奋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加,党的理论再好也都无法实现。党领导革命必须有军队作为保障,军队必须有人民的支持与加入。“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血肉联系的真实写照,离开人民群众则将一事无成。特别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亿万人民群众逐渐被最大限度地发动起来,积极参加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洪流中来,人民的力量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因此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揭示了一个真理或者说是总结出一条经验性认识:理论武装、干部带头、群众参加,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三大基础,构成三块基石,同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一样,具有决定性意义。认识和处理好三大基础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党的发展和不断走向胜利具有重要意义,这是我们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中得到的一个真理性发现。

二、建设历程中体现三大基础,映显曲折探索建设发展辛路

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进行风风火火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尽管进程中指导思想有过失误,历史进程遭受过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建立了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人民群众生活与生产力水平在曲折缓慢中提高,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模式总体上取得成功;尽管当时党和人民还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但仍然探索了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规律。

早在1954年,毛泽东在《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国家而奋斗》一文中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哲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等四大理论成为指导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十年建设探索以及后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主流理论,党校、干校、学校称为“老四门”基础课。这个时期,虽然“左”的指导思想在全党一度占主导地位,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体系影响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地位没有改变。作为执政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学习的基本课,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等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武装全党,干部学习,工农商学兵的政治、经济、哲学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断得到普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占主导地位。

这个时期,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在探索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得到巩固和发扬。1962年,邓小平在《执政党的干部问题》一文中指出: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这个时期的领导干部,艰苦朴素、平易近人、谦虚谨慎、以身作则,处处以工作为第一需要,特别能发挥战争年代那股干劲,风正气盛,为人民做出榜样,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成为社会主流风气。当时干部的口号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标志的“老三篇”,加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和《反对自由主义》称为“老五篇”,形成“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等典型思想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和每个党员的座右铭,使共产党人不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还要重点突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这个时期明显时代特征的高度自觉的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涌现出焦裕禄为代表的建设时期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展现了这个时时代领导干部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中的率先垂范作用。

这个时期,人民群众从翻身解放到投入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充分享受到当家作主人的感觉,先后经历并参加国民经济恢复、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三大改造”以及十年经济建设,也包括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经济建设等等,所有这一切,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和积极参加,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巨大成就不可能实现。“两弹一星”、“大庆”等一批人民群众创造的动人业绩和奋斗精神,尽管有时出现了干扰或偏差,但总体上说是代表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主流、是正义,这些精神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与决心;尽管有曲折有挫折有失误,但也掩盖不住太阳的光辉,人民群众的力量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源泉。没有人民群众的参加,党的事业就失去了生命力。经过党和人民29年的共同努力,终于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曙光。

三、改革历程中体现三大基础,映显特色社会主义春秋彩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伟大转折,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全党的中心工作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形成了党的基本路线,只要没有外敌入侵,这条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加快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愿望和坚定决心。

这个时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系列理论成果,最终被党总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改革开放指导思想的重

4 要组成部分。全党全国在这个理论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走过了30多年的艰难历程,经过剧烈的阵痛,战胜多次风险挑战,实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突显了艰辛风雨过的春秋彩虹,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这个时期,包括党的政治路线在内的党的理论武装与指导必须由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贯彻才能形成群众的力量最终实现。正如1979年邓小平所说:思想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还指出,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可能成功。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1985年,陈云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干部队伍保持梯队结构,可以使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2007年,胡锦涛在中央党校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带领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是要抓好党的自身建设,等等。党的其他领导人对干部的地位、作用和使用都有过深刻的阐述。改革开放以来,党员领导干部再次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涌现出孔繁森为代表的改革时期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为党和人民再显了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的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干部队伍的主流。在他们的带领下,虽然干部队伍中出现了少数腐败分子,但是,广大人民群众依靠长期对党的信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任,仍然继续坚定地跟党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改革实践证明,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加,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就。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劳动者和建设者在改革中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历史性贡献,特别在企业改革中,成千上万的下岗职工付出最沉重代价,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改革开放最大的奉献者,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今日的辉煌也离不开他们的支持与参加。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党的执政地位都将受到挑战;任何一个政党要执政,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加都将注定走向失败。

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科学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业绩和成就展示给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目的是增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国家不断发展富强;把不足和错误揭示出来告戒全党和人民,目的是增强党的忧患意识,戒骄戒躁,防止腐败。中国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在辉煌成就面前,必须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的复杂形势考验面前,任何风险与挑战都不能动摇党和人民坚持改革开放、发展中国、富民强国的决心和意志。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在发展过程中,正视矛盾,正视问题,正视困难,但在发展进程中发现规律,揭示规律,尊重规律和运用规律,在矛盾发生时科学分析原因,在

5 问题出现时注意及时解决,在困难产生时勇于善于克服,在危机袭来时沉着冷静应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有了三大基础作保障。

党的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有过精辟的论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等都是毛泽东的名言。周恩来曾指出:脱离我们的基本经济群众,就丧失党的基础。刘少奇曾指出:我们的一切事业,都必须同群众商量,取得群众的同意,才能办得成功。朱德曾指出:人民是我们一切力量的源泉。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江泽民、胡锦涛对此有更多的阐述。由此看出,群众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首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首要问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或以身作则,首先是给人民群众做表率,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使人民群众自愿跟着党走,这是党的性质决定党员干部的责任使命。人民群众的参加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这是党的事业能否取得胜利的根本标志。

在党的重要历史文献中,对理论、干部、群众问题都有许多深刻的阐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指出,中国共产党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承认苏维埃制度。这是党领导革命的理论原则和纲领核心的重要阐述。随着历史的发展,经过多次修改后,《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阐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党所以能取得胜利,归根到底,是由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科学原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创造历史的科学原理”。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 “干部队伍素质对于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具有决定性意义”, “中华民族的振兴,美好未来的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胜利,要靠全体人民的努力”。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胜利,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伟大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我们党强调必须以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非常重视理论指导的党。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

6 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组织得那么严密和广泛,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那么多牺牲,同人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前进中善于总结经验、郑重对待自己的失误,以形成并坚持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我们提出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要依靠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依靠人民的艰苦奋斗来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必须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我们要 “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带头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并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告诫全党,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还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 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 在上述“三个铭记”中,理论基础、干部基础、群众基础的思想和要素都有重要体现。

至此,我们从党的领导人和重要文献中看出,每次总结历史或阐述经验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三大基础”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党的历史发展90年中始终贯穿了“三大基础”的理论思想,并反复作为经验总结,恰恰是规律性反映。我们把这个现象理解为规律是对党的历史经验性认识的提升,是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揭示,这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规律,而且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与探索也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教育我们,有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到头作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加,才有了今日中国的空前强盛。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就没有正确的发展方向,没有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改革开放就没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也就没有人民群众的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

四、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基石映显中华锦绣前程

7

实践证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构成党的历史发展的理论基础,领袖群体和领导干部构成党的干部基础,人民群众构成党的群众基础。这是在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中所得出的重要结论。理论基础、干部基础、群众基础作为党的历史发展三大基础,决定着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生命基石。

中国共产党发展到今天,最有发言权的是那些经历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老前辈,他们大多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三个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如何继承毛泽东思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中国,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他们实践最丰富、情感最深厚、体会最深刻、认识最清醒。最有时代感的是当下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正在实践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与使命,虽然只是一个历史时期,即改革开放时期,但他们对现实的感受与体会不亚于前辈。这是因为,他们既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和成就,同时也经历或感到了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等系列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应对这些问题,党和政府正在从根本上改变,逐步实现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们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家空前实力正在越来越显示出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抗非典、战冰冻、抗洪水、抗地震、抗台风和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撤侨万人行动等等,中国人民的意志与精神、实力与能力,全党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目共睹。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成就,就无法实现与战胜自然灾害,就无法迅速与保质重建家园,就无力承办好世界性活动。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都是前进中的发生的难点热点情况,都是党和人民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情况。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面前,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我们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信心和决心,更阻挡不住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能力和实力。“十一五规划”的胜利完成和“十二五规划”起步实施是对此最好的体现。我们还有一亿多人生活还不够富裕,甚至还有数千万人生活比较贫穷。这就提醒全党和全国人民,我们仍属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共和国要继续发展,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奋斗,发展就变成纸上谈兵。人民群众是发展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诉求,都是我们党和政府的第一信号。只要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党的意志统一于人民群众的意志,党的事业才有光明,国家发展才有前途,人民群众才有幸福。

90年历程告诉我们,理论基础起到思想指导作用,干部基础起到率先垂范

8 作用,群众基础起到决定力量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的三大基础,三者缺一不可。认识和运用好三者极其关系,这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是对党90年春秋历程的真理性认识和规律性概括。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有最多的人力资源,有最大的政党组织,这是祖先和前辈为我们留下的文明遗产,这是老一代为我们留下宝贵财富。这些遗产与财富既对我们既是激励又是包袱。激励推动我们继承、激发动力,包袱体现我们压力、负担沉重。要把压力变动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五千年中华文明。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历史,但也没有理由停止不前;我们对历史既有保护、挖掘的任务,我们也有总结、发扬历史文明的使命。我们对理论基础、干部基础和群众基础三大基础作为党的历史发展的生命基石,更要倍加珍惜和护卫。牢记历史,传承文明,开拓创新,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按照这个要求,科学运用理论指导、干部带领、群众参加这一规律性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加快全面实现富民强国,迈向振兴中华的锦绣前程。

第二篇: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

摘要:发展民营经济,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选择。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政府制度创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着政府的制度创新,而政府的制度容纳程度决定着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还存在着约束民营经济发展的行政制度和管理体制。因此,必须从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完善市场竞争制度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健全社会服务系统等方面重构制度体系,创新行政体制,促进民营经济的突破性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体制改革;政府职能

政府的制度容纳与行政体制创新,意味着政府必须放松或取消诸多制度条款中的部分或全部,重构与民营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制度规范与行政体制。它不仅指制度内容和制度手段的废除,也泛指一切容纳民营经济活动自由度的制度内容的修订及制度手段的改变。这种制度可以通过设置某种利益诱导,来激发民营企业在努力地、有秩序地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客观的结果,实现了社会公益的增长,满足社会需求。当前,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容纳与行政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是:重构政府制度,要体现市场规律、与市场机制相融合的趋势以及优势互补的原则,要体现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政府的公正性,减少行政审批和行政管制。、营造保护民营经济产权的制度环境

一、

1. 健全产权主体地位平等的制度。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标志了我国在消除经济中的产权歧视方面的重大突破,为我国在法治方面确立各经济主体产权的平等地位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然而,从产权保护的力度和平等方面看,法治体系对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保护仍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民有恒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发展的源泉。面对庞大的个人财产存量及其仍将不断增长的趋势,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护,已经是一个关乎社会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①。如果制度仍受制于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不明确对公民个人合法财产提供与公有财产同等切实有效的保护,势必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构成障碍。

2 .完善民营经济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完备而规范的产权保护制度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成功的精髓。(1)政府在贯彻执行宪法有关规定的基础上,要突出强调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维护各市场主体的平等、合法权利。在立法原则上应由过于偏重管制转向注重权利与责任、义务对称,重视权利的授予和保护,重视产权保护对于构造现代市场经济信用关系的基础作用。只有保证各类性质的不同产权在市场交易中的平等权利,良好的信用关系才能得以确立,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才能真正形成。(2)细化有关产权保护的法律。有效的产权保护,必须有一系列相关法律对财产权利、责任以及遭受侵害后的诉讼、法律适用等内容的明确和具体规定。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或者虽有规定但过于简单、原则,很难实现对产权的有效保护。因此,应针对现实经济关系变化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使产权保护切实得到贯彻和实施。(3)清理有关法律法规。对于与宪法基本原则相抵触的法律法规,该废止的要废止,该修改完善的要修改完善。有些需要“新法”与“旧法”并存法律法规,应对法律的适用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②。在当前大量经济法与民法单项法律规范已经出台的情况下,应尽快理顺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民法典,使其成为调整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经济关系的重要法律。

3. 强化法治行政和法律监督的制度行为。我国政府的制度建设正在经历着从“法制”到“法治”的质的飞跃。强化依法行政和法律监督,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产权保护的根本保障。(1)要明确和界定政府的立法权限。没有对行政立法权力的限制和约束,就没有公正的执法基础,产权乃至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就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我国行政执法中的许多侵权行

为从根本上说源于立法主体缺乏明确和有效的权力限制,以致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效力和制约关系常常本末倒置,一些所谓的“依法行政”往往演变为“以法谋权”之类的“设租”、“寻租”行为。因此,为了确保依法行政的公正性,确保公民基本权利和市场主体权利免受侵害,必须对政府行政立法主体的权力进行相应限制和约束③。(2)要规范政府的执法行为。在执法主体资格的确立方面,执法机构的设置和执法内容的安排,应严格按《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要求,不得随意设置和安排。在执法方式上,应强调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尽可能避免以往习惯的“运动式”执法方式。当然,在经济转轨和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执法主体行为的规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实际情况的制约,但总体上看,目前存在的执法行为不规范主要还不是源于这种制约,更主要的原因是执法主体缺乏明确与足够的权力限制。因此,应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制度,从根本上确保执法机关正确执法,防止其滥用权力。(3)加强司法监督。不仅要加强权力机关、行政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专门机关的职能监督,而且要形成包括群众组织、新闻媒体以及公民个人监督在内的广泛社会监督机制。行政机关要贯彻行政公开原则,建立公开办事制度,使其活动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对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要坚决纠正,强化对徇私枉法行为的法律制裁。强化对各经济主体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保护的意识,重视对执法机关侵权行为的监督和制约,特别是加强对直接干预经济主体行为的监督。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尽快消除司法管辖和执行方面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弊端。

二、完善市场竞争的制度体系

1. 健全公平竞争的对内开放规则。市场竞争规则是保证市场主体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竞争的行为准则。平等,首先是市场准入方面的平等。就民营经济发展而言,改善竞争的体制环境首先必须清除市场准入方面的障碍④。(1)加快推进“对内开放”,取消对民营经济的歧视和限制。除极少数经过充分论证,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领域外,所有行业都应一视同仁地向各类民营经济开放。(2)市场准入政策思路应由“允许”向“禁入”转变。也就是说,凡是法律、法规不明确“禁入”的领域,都可以“进入”的,并且不能被“事后”追究。这一转变的必要性在于:一是产业、产品涵盖极为广泛,何况新领域不断被拓展,任何“允许”性的规定都可能挂一漏万,而且操作起来繁琐复杂;二是有利于鼓励创新。目前,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大量存在,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制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管制理念的原则是:只有政府认定、许可、批准了可以做的事,才是企业和个人应该做的事;凡是没有规定或没有批准是可以做的事,企业和个人要么不能做、无法做,要么做了却时刻有被“事后”宣判为非法的可能与危险。显然,这种治理原则制约了企业与个人的创新行为,同时,由于政府对权力资源的垄断,势必成为滋生腐败行为的制度基础。而“禁入”性规定的核心是鼓励创新,为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当然,对于政府规定的“禁入”领域,不能像过去那样由一个政府部门或官员决定,而应当有一整套民主和法律程序。

2. 废除行政垄断性制度,打破市场的“条块”分割局面。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医疗、民航、通信、住房、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产品或服务质低价高的问题相当突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供给的相对不足(不排除垄断提价因素)。而这些领域恰恰几乎都是政府制度过去排斥民营经济进入的领域,都是行政性垄断极强的部门,通过新的“进入者”增加供给或通过竞争机制来抑制垄断高价的“通道”基本被阻塞了。由此,整个社会都在为行政性垄断的存在无奈地支付着过高的“成本”,内需不足、过度竞争、供给短缺、结构升级等一系列经济表象问题莫不与此相联系。行政性垄断已经成为我国经

济运行和市场化进程的主要障碍,抑制行政性垄断已经成为现实经济中十分紧迫的问题。(1)行政性垄断的根本消除在于政府的制度创新。我国的行政性垄断基本是计划经济时代“条块

分割”体制的延续,它不仅包括纵向的行业垄断,还包括横向的地区垄断或地方保护主义。与长期市场竞争中自然形成的“寡头垄断”不同,行政性垄断普遍与“规模经济”没有必然联系,它在抑制市场竞争的同时却在不断制造着非市场竞争或行政性竞争⑤。因此在行政性垄断大量存在的条件下,不仅公平的市场竞争普遍不充分,而且所谓“寡头”垄断也难以形成。由于我国行政性垄断部门大都具有制定部门规章的权力,完全有可能以“规范市场秩序”、反“恶性竞争”或“不正当竞争”等名义,强化自身的垄断地位。因此,反行政性垄断最根本的途径是废除行政垄断性制度,加强对行政性垄断部门权力的限制与监督,并通过政府改革的深化和职能转变来实现。(2)放松民营经济的“进入”制度,打破行政性垄断的“坚冰”。在“引入”民营经济方面,应突破以往那种所谓“战略性”、“重要性”、“公益性”等笼统的产业划分的局限。政府应当介入的领域并不等于“只有政府才能介入”,重要的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让市场去解决”。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技术进步、社会筹融资体系发达以及成本收益的变化,许多传统上只有政府才介入的领域都在转由民间资本介入。而且,引入民营经济,对于提高经营效率,缓解财政压力具有积极作用。2005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对于民营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扫除了制度障碍。但是,我国大部分传统基础领域依然维持着较强的行政性垄断,对民营企业的进入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因此,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意见》精神,继续推动在基础领域引入民营经济的实践,不仅要逐步扩大电讯、航空、公路、铁路、电力、水利等基础领域民营经济的介入范围,而且在传统上被视为必须国家垄断的某些行业,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垄断的层次、范围和环节做出充分论证,将能够市场化经营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分解或剥离。

三、拓宽融资制度的容纳范围

1. 允许存在多元信贷服务体系。我国现有信贷体系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层次性和多元性。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大量融资需求来说,现有的信贷服务体系不仅存在体制上的不兼容性,而且在结构层次上也难以满足。因此,在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的前提下,放松政府制度的容纳范围,发展民营信贷服务机构,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信贷服务体系,是根本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放松市场准入制度,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发展民营银行,重点应发展非政府直接控制或控股的民营银行或民间银行。另一方面,完善风险控制和监管体系。我国民营金融机构发展中之所以出现较多问题,并非因其民营的形式或性质,主要在于没有或缺乏有效的监管。从银行商业化经营的角度看,市场风险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客观存在。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商业银行因经营不善破产倒闭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⑥。因此,发展民营银行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和监管体系。尤其重要的是,这一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应适应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要求,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民营银行发展与监管体系完善之间的互动,才能增强开放条件下金融监管能力。

2. 允许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我国融资体系的一个重大缺陷在于,过于依赖间接融资,间接融资中又过于依赖银行融资。因此,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今后我国拓宽融资渠道乃至根本改善现有融资格局的重要内容。(1)进一步完善全国性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我国股票市场进入了成长期,开始进入数量与功能并重的阶段。如何推进上市公司真正的“改制”,逐步解决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问题,放宽市场收购限制以及发展民营经济投资机构,

当是股票市场进一步完善的重点。(2)拓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融资体系的普遍特征,也是建立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机制不可或缺的环节。正是由于这种需求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我国一度出现了大量的地方性产权交易中心或市场。当然,这类地方性资本市场相当部分极不规范,对其清理整顿也是必要和正确的,但完全不允许存在和发展显然有悖于客观现实。因此,应实事求是地总结成功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一些发展地方资本市场的基本原则。在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可考虑在经济发达和市场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试验,为大量的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创造必要的条件。(3)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作为高风险市场,一般不适合公共资本直接介入。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创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基金等机构,主要是政府及其部门组建的“官营”色彩较浓,市场化或商业化运作不足,很难真正承担起为民营企业资本运作服务的作用。在市场发育初期,政府的适当介入有合理的一面,但这种介入应以促进而非替代民间投资机构的发展为目的,市场发展的进程应该是民间投资特别是民间机构投资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方面,应明确以民营机构为主的思路。没有大量的和有实力的民营间机构投资者,市场经济迫切需要的风险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就难以出现和充分发挥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与资本市场发展密切相关的创业投资、风险投资,以及各类投资基金和投资银行必将大量出现。政府在培育和发展这类机构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重点应放在相关的制度安排和市场监管方面,即使直接“出面”组织还不能完全避免,也应在功能上有所侧重、数量上有所控制。

四、健全制度性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

随着民营经济成长和市场机制基础作用的确立,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要求越来越迫切。政府的间接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方式。虽然这种间接宏观调控与计划体制下的直接行政性管理都属于“干预市场”,但其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着眼于弥补市场的缺陷,后者属于“代替市场”。政府职能转变,关键是解决职能上“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因此,建立广泛覆盖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不仅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且是政府管理能否适应经济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是确立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必然选择。

1. 政府制度应淡化所有制因素,逐步改变以往过分倾向国有企业的习惯。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经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且经济越是市场化,这种作用将越是突出。把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中考虑,是关系到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措施。在改革方面,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不仅不应排斥民营企业的参与,而且还应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与重组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升级,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法律配套服务,如产权保护、股权纠纷调节、股票发行与上市等。在发展方面,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优势企业,可以是实力强大国有企业,也可以是与国有企业水平不相上下的民营企业,并在税收、要素配置、跨国经营等方面各类企业应享有平等的政策鼓励和扶持权利。

2.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政府要尽可能使民营经济能够及时、充足地掌握其经济计划、宏观政策意图、产业政策导向等有关信息,提高民营经济的自主决策能力。政府出资建立的服务机构原则上应为非盈利性机构,其服务性质属于政府职能的延伸,其提供服务也应是无偿的。政府可通过建立和完善自身信息管理制度,确定与其职能相关的公共服务机构及相应的资金渠道,禁止这类机构利用职权垄断行政信息,搞所谓“创收”性的延伸服务和“强 制性”服务;对于营利性机构要进行“剥离”,最终彻底杜绝某些机构以公共服务名义行营利性服务之实;政府信息服务应无偿地面向全社会,并努力消除目前实际存在的所有制歧视以及部门、地区之间的信息封锁,使社会各经济主体真正能够享受与其平等纳税人地位相称的公共服务。只有这样,政府信息化才能真正起到降低而不是增加社会成本的作用,促进经济的发

展。

3. 推进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以及覆盖城镇全部职工的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相结合的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和规范商业保险、社会福利事业,初步形成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⑦。在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计划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职业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分离,逐步形成符合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方向的市场化竞争就业制度和非歧视性劳动力市场。

4. 健全政府服务于民营企业的信用制度。世界各国一般都有专门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府制度,并且有专门的政府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我国由于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不仅信用制度基础薄弱,而且绝大部分企业的民营性质缺乏与现有金融体制“接轨”的条件,因而政府的扶持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政府设立了面向中小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的专门机构,并出台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关措施,大部分省区和一些城市也相继成立了信用担保机构。这无疑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开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府直接信用担保与间接支持民间担保的界定与联系,政府担保体系的稳定资金来源以及切实消除担保中的所有制歧视,政府担保运作的监督机制等。这些问题不引起重视,将妨碍政府担保对民间担保的示范和引导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引致“寻租”和“再生”旧体制的弊端。因此,在政府担保方面,应在不断总结探索的基础上,突出其政策性和服务性,既要适应经济市场化的客观要求,又要防止其自身商业化倾向。

5. 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的服务制度。就发展民营经济而言,政府的体制支持至关重要,但相对于民营企业经济活动的广泛性和所需服务的多样性来说远远不够。只有在政府提供的体制框架基础上,通过培育和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广泛而多样化的服务功能,最终形成和完善社会化服务的支持系统,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社会化服务短缺问题才能真正解决。一方面,市场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本应发展成反映业内所有企业的普遍利益要求、为业内企业提供各种所需服务以及业内企业利益协调和自律性组织,但实际上一些行业协会却办成了“准政府机关”,不仅在服务上与原来主管部门的“上情下达”无大的差别,而且基本局限于国有企业,有些甚至还承担了一定的“审批”职能。这种政府职能与市场中介组织的角色定位混淆的状况,既不利于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成长,也对形成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构成障碍。另一方面,市场中介服务本质上是信息服务,提供真实、准确、公正、充分的信息是市场中介服务的基本要求。然而,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经济关系,客观上形成了信息阻隔,这是社会越来越需要多层次中介信息服务的根本原因。惟其如此,中介组织行为是否规范,是否诚信,不仅对于信息需求主体至关重要,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信用的基础乃至市场秩序的形成。在中介服务领域大量存在弄虚作假、欺骗客户的情况下,社会的信用基础必然遭到破坏,市场秩序也必然混乱无序。信息欺骗与一般商品的制假、售假行为相比,其潜在的社会危害更大。因此,在培育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的同时,应重视其行为的规范。应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有效约束和规范中介组织行为,确保中介组织严格自律,恪守诚信原则;明确各类市场中介的法律地位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于中介服务中提供虚假信息、诈骗客户的行为应严惩不怠。

第三篇: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之路

一座城,要有文化气息,必得有几座精妙的美术馆。馆里除了完美绝伦的艺术品这外,还包括让人赞叹的文献式建筑(Documentary Architecture)或者是新锐建筑师构建的妙想空间,以及室内设计师和园林师们的完美协作和搭配。像法国巴黎,咖啡馆里的香颂,蜿蜒流转的塞纳河,再加上卢浮宫、奥赛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才是完美的一座城,方显出一座城的文化与风骨,一个国的雍容和气质。所以美术馆是一座城的文化符号和向征,是一个国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宣传名片。

中国,在美术馆的构制和建筑上都无法与欧美相比。因为,中国原来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国有经济占主导,艺术更没有私营这个领域和概念,美术馆都是由国家创办的。而历史总是在前进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民营美术馆也陆续出现。

中国的民营美术馆之路,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8年前后,成都的上河美术馆、沈阳的东宇美术馆和天津的泰达美术馆,三家美术馆由企业赞助,开始了民营美术馆在中国的探索之路。也可以说是一种勇敢的美术馆探险之路!不过探险最终以三家美术馆经营不善,或者倒闭,或者歇业关张。

进入二十世纪后,中国各地又迎来了民营美术馆的第二次浪潮。2002年北京今日美术馆成立。2003年之后,上海多伦美术馆、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南京四方美术馆也纷至沓来。2007年更是加入了天津泰达(微博)当代艺术博物馆、鄂尔多斯美术馆、四川青城山美术馆群、宋庄和静园艺术馆等多家民营美术机构。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如春风中的野草一样在大地之上快速的蔓延生长。

2010年4月18日,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馆以“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为题,携八十多位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一百余幅重量级作品,在上海最繁华的淮海西路红坊艺术园内隆重登场。而这才只是民生美术馆大业的序幕刚刚揭开。紧接着2011年年底,民生美术馆馆长何炬星先生对外又公布了全力打造民生银行北京馆的计划。北京的民生美术馆新馆选址位于原北京松下显像管电子厂,与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区只有一街之隔。新馆在建成之后,面积将接近6万平方米。这两次大手笔的行动,无疑在向外界宣布,民生美术馆上海馆和即将启动的北京馆计划,代表着中国民营美术馆的第三次浪潮。这第三次比前两波来的都从容坚定,成竹在胸。

作为民生艺术机构的总负责人——何炬星先生在谈起建立美术馆的目标时,异常的果断和自信。他谈到,“成立民生现代美术馆,从某种程度上也是要建立中国当代艺术语言体系。有人说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作品都在国外,我并不这么认为。如果我把中国当代艺术比喻做一颗完整的大白菜的话,不论是希克、尤伦斯还是萨奇,毫无疑问他们拥有的只是合他们口味的其中一片叶子,这颗大白菜的根和心还在中国。我们关注在微观探寻和个性突破领域的当代艺术家,建立中国当代艺术语言体系,这将是民生美术馆在未来工作中相当具有价值的一部分,这有助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重建。” 民生银行以民营资本的活跃和自由,时时关注和呵护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在这种关注之外,我们不无巧合的发现,当代艺术所具有的先锋性与创造性,恰好与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两相吻合。民生现代美术馆也是中国民间资本社会责任自省的产物,它没有再像一般的慈善和公益项目那样,捐学校修医院,捐钱了事,不知下文。民生正在自觉生成一种价值观,它一方面成为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重要启示,另一方面成为民间资本和创业者精神修养和道德建设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中国民营金融资本与艺术产业合作的一种全新的创造体验。我们期待中国的银行业可以像瑞士银行、花旗银行那样,发展出拥有专业从事艺术品投资的私人银行部门。也同样期待着民生现代美术馆可以真正的培育出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语言体系。也就是那棵众望期盼的“完整大白菜”。

在艺术圈,收藏家们碰面时,总爱互相打招呼寒暄,其中最常聊起的就是——你最近又收藏了什么好作品?而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希望民生给出的答案是: 为明天,为民族,收藏一座美术馆。

第四篇:中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现状与发展规律

价值中国推荐 2009-03-26 17:17:40 《创意世界》

本文由《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提供

目前,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受到了中国各大城市的普遍重视,各地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主要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个城市的集聚区数量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入驻企业和人才吸引情况也有差异。而各个城市因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与优势不同,因而创意产业集聚区会有不同的侧重。从集聚效果看,有些城市集聚效果明显而一些城市效果不明显。从这些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规律看,基本上都包括企业自发形成模式和政府规划模式,也不乏政府政策引导形成的集聚,还有些集聚区是专业院校,即在拥有丰富创意资源的专业院校(多为艺术类院校)周围聚集。

一、集聚规模

从主要城市的创意产业集聚的规模看,可以讲这些城市分为三类,第一类,已经形成了较多的成熟规范的集聚区,集聚效果比较明显,例如北京和上海等;第二类,已经形成了一些集聚区,但是集聚效果不明显或有待观察,例如广州、深圳、杭州、南京等;第三类,有一些城市由于创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故集聚区建设有待进行,集聚效果有待观察。

第一类,集聚区发展得比较规范成熟的城市,以北京和上海为主。

北京市截止2008年底,经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认定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为21个,还有众多正在建设的集聚区,预计到2010年,将建成30个市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而国内较早发展创意产业的上海市,自2005年4月以来历经四次授牌,至2006年11月,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总数已达75家,其中,前3批创意产业聚集区总投资约30亿元,总产值近200亿元,从业人数2.7万人,入驻企业3500多家,人均产出率达到60万元/人。

第二类,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等城市已经建立了一些创意产业集聚区,但集聚效果不十分明显,集聚区的形成与认定程序尚需要规范。

例如,深圳市已建和在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地)大约有30多家,大部分尚处于酝酿和起步阶段,从整体来看,深圳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还缺乏远及整体规划,系统全面的政策支持体系也不健全,集聚区建设与发展尚需规范化。

第三类,天津、武汉等城市由于创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故集聚区建设有待进行,集聚效果有待观察。

例如天津市,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天津尚未有由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正式认定、挂牌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凌奥创意产业园等几个创意产业集聚区,除个别集聚区以动漫、软件等为集聚主题,但是从整体上看,几个集聚区的特色不鲜明,多为不同行业的综合发展。其集聚区的发展需要首先界定清楚概念,并明确认定原则,合理引导集聚区的发展。

二、集聚政策

从集聚区的支持政策上看,北京市出台了明确的集聚区政策法规,2006年出台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认定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北京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认定原则、条件与程序,为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北京市还有针对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的专项资金,即分三年投入5亿元用于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庆市也在2007年出台了《重庆市创意产业基地(园区)

认定暂行办法》,在创意产业园区的基本定义、认定标准与认定程序上作了明确的说明,并发布了《创意产业基地(园区)配套政策》,在集聚区享受的财政政策等方面做出了规定。而其他城市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

三、集聚区形成模式

从各个城市的集聚区的形成过程看,都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扶持,即使是自发形成的集聚区,最终也离不开政府的事后认定与引导,并且需要政府支持集聚区内公共服务平台等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发展与当地政府的指导有关系。可以预见,“政府引导,市场选择,企业运作,集聚发展”将成为大部分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例如,北京市典型的自发形成的集聚区——798艺术区,是由原北京国营798工厂厂房改建而成。“798”艺术区的发展与七星集团的利益及政府的原有规划产生冲突,面临着被拆除改造的危险。北京市政府通过反复调研论证和整体统筹运作,最终同意将“798艺术区”列为北京的创意产业集聚区。

因此,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发挥服务职能。另外,集聚区要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特色化”,需要地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引导集聚区的规范化、合理化发展。

从国内主要城市集聚区的形成过程看,这些集聚区的形成模式主要有自发集聚、政府主导,以及企业自身改造等模式。

1.自发集聚

自发形成的集聚区最初是由于某些有利条件如地租低廉、有旧厂房作为创作空间等,被某些艺术家选中,进而带动更多的艺术家和创作机构集聚,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力逐步提高,并逐步形成创意产业公

共服务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都能够自发形成,自发形成的集聚区多是艺术创意类集聚区。这是由于艺术家的行为特点和艺术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艺术类创意产业集聚区一般是自发形成。艺术家一般倾向于特立独行,并且由于艺术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他们一般会选择建立独立的工作室,但是,艺术家之间的交流需求与群体发展需要使得在集聚区形成的初期,少数几个艺术家往往能够吸引大批的艺术家聚集,逐步形成成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如北京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798艺术区,上海莫干山路创意产业园、“田子坊”艺术街、“创意仓库”,深圳大芬油画产业基地,天津6号院文化创意产业园,杭州LOFT

49、唐尚433,成都“蓝顶艺术中心”、“国际浓园艺术村”等等。

2.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模式包括政府规划建设、政府政策引导等,这种集聚区一般是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在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结合本地优势资源和发展基础,为推动本地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或者出台相关政策来吸引创意企业在某一地域的集聚,形成创意产业集聚区。这是目前国内城市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方式。

政府主导模式下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比较多,如北京市的石景山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上海市的天山软件园、传媒文化园、虹桥软件园等,深圳市的怡景动漫基地、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区,杭州市的高新区国家动画基地、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南京市的“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垠坤·西祠数字网络文化产业园等,成都的“数字娱乐软件园”、红星路35号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等。

四、集聚区建设方式上工业遗产利用受到重视

从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方式看,各地普遍比较重视利用城市废旧工厂等工业遗址。例如深圳“三旧”改造,上海“三个不变”开发原则,北京“工业遗产”开发等,尽管提法不同,但基本都是利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留下的空旷厂房或者设施等,利用原厂房或对原厂房重新设计改造而逐渐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如北京“798艺术区”,深圳F518时尚创意园,天津6号院文化创意产业园,青岛创意100产业园,杭州LOFT

49、唐尚433,南京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垠坤·幕府智慧产业园等等。

艺术家之间的交流需求与群体发展需要使得在集聚区形成的初期,少数几个艺术家往往能够吸引大批的艺术家聚集,逐步形成成熟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这种利用“工业遗产”建设创意产业集聚区的方式是创意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点,一方面使创意产业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城区遗留的厂房,大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同时具有建筑风格独特、造型各异、工业文明气息浓郁的特点,并且留有进行综合改造和优化利用的空间,因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提供了的有利条件,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载体,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区又是在实践着节约用地的原则,成为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一支力量,无形中实践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市中有大量的工厂搬迁或停产,随之遗留下来的工业厂房、设施多数仍然具有使用价值,对这些工业资源进行适宜性改造和再利用,有利于盘活和挖掘工业遗产的新价值,并减少因建筑拆除造成的浪费,节省重新建设的投资,符合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求,实践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第五篇: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之路

1. 如何理解《快递规划》的重要意义、核心实质;

2. 如何实现做大行业、做强企业、做优品牌的发展目标; 3. 如何实现快递产业转型升级;

4. 如何解决快递服务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5. 如何缩短快递服务全程时限;

6. 如何提高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水平;

7. 如何推动快递和电子商务、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8. 如何改善旺季服务;

9. 如何围绕本部门、本单位和本职工作,提出规划贯彻实施主要思路、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今后的设想等。

回顾我国快递业发展的33年,国内快递市场逐步呈现三大主体:国有快递企业、民营快递企业和外资快递企业。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和国内快递业的持续、快速、稳定的增长,我国民营快递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纵观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史,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之路可以区分为七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1980年~1992年,基础期。

1980年世界邮政联合创办的EMS,即Express Mail Service,邮政特快专递服务,由于受到各国法律的保护,因此在各国均享有航空和进出关的优先权。1984年我国邮政又开创了中国国内快递的先河,自此迈出了中国国内快递业的第一步,这标志着中国国内快递业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起航了。这在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为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还为中国快递业的发展积累了无可估量的宝贵经验。

第二阶段:1993年~2003年,发展期。

1993年随着民营快递公司顺丰快递、申通快递(原创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崛起,从此中国快递业打破国有制的传统,也因此拉开了中国民营快递业的发展浪潮。1994年宅急送快递成立,1999年韵达快递成立,2000年圆通快递成立,2002年中通快递成立,2003年汇通快递成立。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相继成立,推动了我国快递业空前绝后的蓬勃发展,也因此带动了数目众多的快递公司蜂拥而起,牵引了中国快递业发展的第三阶段迅速到来。

第三阶段:2004年~2010年,扩张期。

快递业是依托于网络的发展,换句话说,网络是快递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网络就无法开展快递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网络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这些市场需求的加剧,给快递业带来了时代机遇。2010年我国登记备案的注册快递公司5000余家,未登记注册的为数不少,在数目众多的快递公司火拼的同时,市场压力巨增,一些规模相对较小,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为了维持和发展,形成恶性循环的竞争趋势,从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市场覆盖率的迅速竞争。网络覆盖率的提升和网络规模的爆炸式扩张,导致了竞争更加激烈,此种情况之下,中低端服务产品市场的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占有率,不惜一切代价大打价格战,从而导致国内快递价格偏低的尴尬局面。

第四阶段:2011年~2012年,整合期。

随着我国《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快递服务标准》、《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中国快递协会企业自律公约》等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进一步缓和了国内快递市场的运营秩序,促进我国快递业渐渐走向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为我国快递业的良性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快递业迅速做出反应,进行了合理的资源整合之战略调整,也因此形成了突破重点城市,大面积覆盖乡、镇、县,此举有效保证了我国快递业在国际大环境严重缩水的环境下,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趋势。同时乡、镇、县、市的一体化网络为网络优化保驾护航,并且为快递企业自身的市场覆盖率的提升、管理能力的提高、制度的完善、体制的改革积累了很多经验。

第五阶段:2013年~2015年,标准化建设期。

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就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标准化的意义是,改进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协作。标准化建设具体如下:

1、服务标准化:

① 门到门标准、多次派送服务标准、自取服务标准; ② 服务时间标准:收件服务时间标准和派件服务时间标准,节假日收派服务标准;

③ 理赔标准:遗失件理赔标准、损坏件的理赔标准。

统一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向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是快递业的必由之路。

2、收费标准化:

① 同城件、当天件(含同城当天件、跨省当天件、航空当天件)、跨省件和航空件(次晨达、次日达、隔日达)的收费标准的统一; ② 代收货款、到付、第三方付款、保价快件、入仓件(保税仓库入仓需要收取入仓费)、报关件(含国际件)等快件的基础价格收费标准的统一,

③ 快件产品的续重价格收费标准的统

一、体积重量计算标准的统一。 收费标准必须形成行业标准,这样更加有利于市场竞争和维持合法竞争的秩序,为我国快递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3、服务时效标准化:

① 收件时效:从获取客户发件信息到收取完成快件花费的时间必须实现标准化的区间值;

② 派件时效:从派件员接收到需要派送的快件到派送完成所花费的时间; ③ 快件时效:从收取快件到客户接到快件所花费的时间总和,即是快件时效。为了规范行业时效服务标准,给客户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快递服务环境,因此根据快递类型,必须形成行业统一时效标准,这也快递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4、规模标准化:

① 网络规模:网络覆盖率、市场占有率; ② 设备规模:网络车辆、生产工具; ③ 用工规模:投入劳动力的多少。

根据企业现有规模,严格区分企业类型,以便于更好的实施相关管理和为企业升级处理做好充分准备和依据。

5、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决策、计划、组织、执行、控制的过程,管理的目的是效率和效益,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实质是聚合企业的各类资源,充分运用管理的功能,以最优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回报,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具体管理标准化的内容有:

① 计划管理:通过预测、规划、预算、决策等手段,把企业的经济活动有效地围绕总目标的要求组织起来。计划管理体现了目标管理; ② 组织管理: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③ 物资管理:对企业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进行有计划的组织采购、供应、保管、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等;

④ 质量管理:对企业的生产成果进行监督、考查和检验;

⑤ 成本管理:围绕企业所有费用的发生和产品成本的形成进行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 ⑥ 财务管理: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专用基金、盈利等的形成、分配和使用进行管理;

⑦ 劳动人事管理: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劳动和人事进行全面计划、统一组织、系统控制、灵活调节; ⑧ 营销管理:是企业对产品的定价、促销和分销的管理;

⑨ 团队管理:指在一个组织中,依成员工作性质、能力组成各种部门,参与组织各项决定和解决问题等事务,以提高组织生产力和达成组织目标;

⑩ 企业文化管理:是指企业文化的梳理、凝练、深植、提升,是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匹配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生产、经营、营销等等管理条线、管理模块。

尽管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但在根本上还没有达到国际快递行业标准化的要求,因此行业标准化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并且标准化建设将会为我国快递业的突破性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六阶段:2016年~2020年,规范化建设期。

规范化的定义: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规范、规程、制度等)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规范化的要求:系统化、常态化、流程化、标准化、专业化、数据化、表单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关键点:效率、效益。

第七阶段:2021年~2025年,制度化建设期。

什么是制度化?制度化是指群体和组织的作业规律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是群体与组织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是整个作业规律规范化、有序化的变迁过程。 我国快递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面对世界经济大环境乍暖还寒的气候,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网络时代,在“十二·五规划”的正确指引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全面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虽然我们的信心十分坚定,方向更加清晰,然而未来的发展之路依然会存在诸多风险和隐患,而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吸收外界优秀的技术、经验,来提高自身的运营能力、管理能力和对内对外的竞争能力,才是我们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

上一篇:中国联通公司招聘考试下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