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

2023-01-26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农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而产生的新兴社会群体,也是中国社会中的又一弱势群体,他们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虽然被定为农民,但他们却早已从农民中分化出来,不同程度地融入城市社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农民工问题进行了各种分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国共有农民工9900万人以上;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进城的各类农民工共有1.1390亿人,而且数量还在继续增加。这就意味着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工人阶级队伍中来,农民工的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重要和突出。

为了解我省在外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状况,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日前对年龄在16-65周岁的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开展了一次农民工问题专项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我省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59天,平均每天工作9.52小时,有56.34%的农民工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 这次调查范围涉及到兰州、天水、白银、金昌等12个市政府所在地的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工,采取面访、拦截调查和入户调查方式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此次共调查552名农民工,其中固定岗位就业的427个,灵活就业的125个。此次调查发现的外出农民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求职途径单一,主要靠亲朋好友介绍,许多农民工在外出务工经商前并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城后,一般经城里的亲戚、朋友或在城里定居的老乡介绍找到工作。据调查,由定居本地的亲属、朋友介绍的占31.16%,由同乡、亲友介绍的占25.18%,自荐到用工单位工作的占12.50%。其余农民工是通过自主就业、招工广告、包工头或老板招募、劳务市场、招聘会、报纸等媒体找到工作的。

2、劳动时间周期过长平均每周工作六天半 。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59天,平均每天工作9.52小时。从每天工作时间来看,工作8小时和不足8小时的占43.66%,。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56.34%。从每周工作时间上来看,69.2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20.83%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7天,只有9.96%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及以下。

3、收入偏低,平均月收入仅976元,报酬常被克扣,调查数据表明,农民工平均月收入为976元。从收入分组来看:小于500元的占12.32%,500-700元的占17.39%;700-900元的占20.65%;900-100元的占11.96%;1000元以上的占37.68%。 在调查的农民工中,有22.99%的被克扣过报酬。在被克扣过报酬的农民工中,69.92%的农民工被克扣的是工资收入,14.63%的农民工被克扣的是其他补助、津贴、奖金等,还有35.45%的农民工被克扣的是加班报酬。

4、劳动合同仍被忽视签订者不到四成。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占37.50%。其中,签订固定期限合同的占57.97%,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占13.04%,签订临时合同的占28.99%。比较清楚合同内容的占了38.16%,一般了解合同内容的占了20.77%,不大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合同内容的只占14.01%和2.90%。

5、购买保险意识差绝大多数无三险,据调查,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94.38%的没有购买养老保险,89.66%没有购买医疗保险、96.74%没有购买失业保险、87.83%的没有购买工伤保险。

6、正规医院看病少多数人靠买药治病。调查结果表明,生病时一般在个体诊所就医或到药店买药治病。被调查的农民工在务工经商期间生病时,19.93%的去正规医院看病,27.54%的去个体诊所看病,44.57%的到药店买点药治病,

1.99%的不看病也不吃药回老家再做打算,4.99%的舍不得花钱治病。农民工不上正规医院看病的原因是:71.36%的农民工认为费用太高,11.14%的是没钱看病,9.55%是没有去医院看病习惯,认为服务态度不好和路程太远的占7.9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彰显。劳动力市场化调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不断提高。与此相反,传统管理体制仍未得到根本改革,城乡隔离模式下的许多制度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地保护。由于历史及制度形成的城乡差别,农民与城镇居民差距显著。与这两个群体相比,由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则形成了一个相对庞大的‚中间阶级‛。这是因为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工根本无法享有许多由《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地位十分低下;但与仍然留在乡下的农民相比,则这些人致富快,条件相对要好得多。农民工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在目前这种条件下,农民工权益的保护是一项亟待解决而又相当艰巨的任务。从同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来看,对农民工的差别对待是于法不容的,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持续地发展。因此,从制度上消除不合理的障碍,切实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既是广大农民工的迫切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解决农民工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既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力量。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强力保护既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现实的利益权衡的结果。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传统的自然经济造就了城乡及乡村各村落之间的相互隔离局面。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传统的隔离局面不仅没有根本性改变,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反而扩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质上是经济规律作用下的城乡平衡。从条件差的农村流出的农民工作为理性人,即使在城市受到低于城镇居民的差别待遇,也不会因此而放弃打工机会回家务农。因此,农民工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只有通过这一社会背景,才能看到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

一、 农民工权益法律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社会历史原因。农民工是我国由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变过渡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一方面,传统农业积聚了大量的社会生产力,现代农业又排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造成农村劳动力严重剩余;另一方面,现代工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导使农业劳动力逐渐参与到现代工业中。在这种转变中,我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使农民工权益保护比较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农民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传统观念强,现代法制观念淡薄。‚中国的基层社会,尤其是乡村社会,至今基本上仍上一个熟人社会。人们长期在一个地方或者同一个单位生活,形成了各种相互牵连,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人们不愿意为了一般的权利纠纷而严格依法处理,伤及这种社会关系,倒是愿意放弃一些权利,赢得一些情理,以改善同周围的社会关系。‛农民工的这种传统意识和较低的文化素质,使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现代法治观念极难为他们所接受。这样,走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农民工既不能以传统方式保护好自身利益,也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②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传统户籍固定制度使农民工很难取得城镇居民资格。在这种条件下,许多面向城镇居民的优惠政策农民工无法享有。农民工无论在城市居留多久都无法改变他们的城市流动人口的地位;相反,城市劳动力很大一部分人和城市政府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而对他们采取歧视性政策。因为过量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入,对城市劳动力就业和城市政府管理均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困难。

③农民工的无组织性。‚如果农民散落在城市而没有自己的组织,成为流民,他们是没有发言权的。从流民角度而言,他们的利益无法‘自致其上’;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也因为他们没有组织,无法对他们进行有序的组织化管理。‛

2、经济原因。在城乡互动关系中,劳动力受客观经济规律作用自由流动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

①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各种待遇基本相当。城乡居民间的对流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如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美、法。国家对农业大量补贴,农业投资收益与工业基本相当,农民待遇与产业工人基本相当,人员对流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②农村居民待遇优于城镇居民,劳动力由城镇流向乡村。这一般只是特例。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煤炭行业整体亏损,一部分矿工回流到农村当农民。

③城镇居民的待遇优于农村居民,劳动力由乡村流向城镇。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是工业化国家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城乡对比中,农村远比城镇差。特别是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低,农业增收十分困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无论是速度还是规模都有很大变化,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

3、政策原因

①漏洞百出的社会保障政策

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边缘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息息相关。尽管国家为了保护劳动,通过《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了企业的行为,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但是,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工,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不是城市职工,就不能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正是这些结构性的制度安排,使农民工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而成为边缘群体,也正是这种边缘性的社会地位使其难以享受社会保障权益。农民工的工资没有保障、安全工作条件没有保障、疾病工伤治疗没有保障、福利没有保障、养老没有保障、子女的教育没有保障。对广大的农民工而言,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巨大的漏洞,这些漏洞使得少数不法企业肆无忌惮地侵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②力不从心的法律援助政策

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政府对社会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单纯的管理上,服务的观念,尤其是为农民工服务的观念还没有形成,这种观念的缺位不可避免地反映到政府的社会管理政策上来。比如,在外来人口的法规管理问题上,目前的法规过于繁琐,如北京要求‚五证齐全‛缺一不可,法规‚过量‛使得多数农民工不可避免地成了违规者。所以,相当多的学者认为法规数量少但能更好地得到执行,比法规数量多而得不到执行或者很少有人执行的情况要好得多。此外调查数据表明,大约每四个农民工中就有一个拿不到工资,或者被拖欠,问题确实异常严重。可能人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被克扣工资的农民工不运用法律手段告雇主,而宁愿采取个人报复、私了的方式呢?这显然与农民工受教育程

度低,不懂法有关系。但是当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侵犯时,我们的管理部门都干什么去了呢?对比城市管理人员对农民工罚款的‚主动性‛,我们就可以明显地意识到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国家法规政策的缺位。

二、对农民工劳动权益进行保护的对策

农民工劳动权益受侵害情况严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不仅需要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加强农民工的组织性;而且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和推进制度改革。

1、法律保护措施。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一方面是要提高农民地位,促进农民工的合理流动,减少城镇压力;另一方面是要改革不合理的具体制度,消除城镇对农民的不合理壁垒。同时,根据中国现实条件有针对性地从法律角度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也是必要的。针对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现行法律法规的调控并不是一片空白:既有适用于全国的《劳动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等,也有劳动部门制定的专门针对农民工的各种规章等。由于以劳动法为核心的劳动法律法规体系是针对一般劳动关系而设立的,具有一般代表性,是劳工权益保障的一般性标准,对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特殊性缺乏针对性。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套以劳动法律体系,以真正确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配套措施的改革。对农民工的保护只是一个浅层面上的问题。要真正保护好农民工的权益,必须提高农民的地位,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如前所述,城镇只有提高高于农民的待遇才能吸引农民工入城,同时城镇的发展也必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反之,农村政策不合理,农民不合理地流向城镇,不但增加城镇的压力,而且农民工权益保护也将是空谈。因此,对农村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取消一切不合理的收费,逐渐降低农业税率;②控制农民生产资料价格,对农资生产部门进行扶持;③鼓励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④减少农业管理成本,加强农业服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措施只能以立法的形式通过宏观调控予以实现。着力发挥基层政府的服务功能,限制缩小其管理功能,农业才可能按市场要求合理布局,真正向现代农业方向迈进。同时,国家也要改革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各项不合理的制度,城市必须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的限制,禁止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待遇。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规定政府部门应设立工资保障准备金制度,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工资支付规定的用人单位加以罚款;增加程序性的规定,使《劳动法》更具操作性;在《劳动法》中对劳动合同进行专章规定,建立保障劳动合同签订的机制,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不能随意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加强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规定,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使《劳动法》能够更好的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4、加大执法力度。在法律相对完善的前提下,公民合法权益得以保障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法律实施程度,法律实施的越彻底,公民权益越能得到保障。在法治社会中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作为执法机关,法律实施强度不因外部压力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从目前的法律体系来讲,虽然我国现行的法律关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很多空白,但仍有一些法律、法规的很多规定涉及到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障问题,在这些法律的前提下,即使不对现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仍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因此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应当加大执法力度,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侵犯农民工劳动权益的单位和个人加以严惩。否则即使立法者制定再完善的法律,法律也会因无法得到贯彻落实而成为一纸空文……因此城市政府和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既要承认农

民工对城市建设做出的巨大贡献,也要对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给予极大的关注,实行积极的农民工管理政策,取消就业歧视,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加强劳动监察部门的职能,在现阶段,更应该对农民工相对集中的行业如建筑业等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

5、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人,是弱势群体,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少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这是因为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解决费时费力,而农民工承受不起这样的折腾。因此应当为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建立法律援助机制,如在法院中专门成立审理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民事案件的速裁法庭,速裁法庭应当突出一个‚快‛字,即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做到一个‚缓‛字,即经速裁法庭审理的案件,诉讼费、执行费一律缓缴。在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工资准备金制度,在必要时由政府垫付用人单位拖欠的工资,再由政府部门向用人单位追偿,这样就能够保证农民工的基本生活需求。为了降低诉讼成本,像一些事实清楚,争议双方权利义务明确的情况,法律援助机构也可以建议农民工直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6、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不仅要治标还要治本,推进制度改革就是一项治本的措施,而且从我国的当前情况来看,制度改革比政策调整与组织重构具有优先的重要地位,在制度上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改革,就会推动各项政策的调整与组织的重构,自然会带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消除对农民工,更广义的是农村人口的各种歧视,使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从制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那么每个农民工不论从事什么职业,不论居住在何地,不论什么身份,都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那么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就不会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在制度改革中,主要是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户籍制度,放开中小城市户口,对大城市实行户口准入制度,达到一定标准即可办理入户手续,建立统

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使农民工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工人,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换,消除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中的制度性障碍,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创造平等的制度环境。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的受教育方面给予农民工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待遇并实行统一管理。

张作敏

2008年8月24日

第二篇: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法律0841班 曾玲指导教师:蒋国艳

近年来,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法制不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偏低,农民工在职业选择、劳动待遇、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受到各种歧视,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甚至遭受侵害的现象相当突出,这影响了社会法制建设和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如何使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是社会主义社会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

为了解在广西来宾市打工的农民工的现状,研究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问题,我在2010年8月份广西财经学院组织的暑期实践调查活动中,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向在来宾市区内打工的农民工发放调查问卷,共发出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6份。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汇总和比较分析,总结出以下在来宾市打工的农民工基本状况和主要特点,研究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受调查的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一)行业分布集中,月平均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

农民工就业多处于劳动密集、价格低廉的低端行业,从事领域相对集中。在来宾市区内打工的农民工主要分布于建筑、餐饮服务、装卸运输、零散用工以及个体工商业等五大行业。分布如下:建筑业占35.7%,月平均收入950元;服务业占29.6%,月平均收入720元;装卸运输业占22.4%,月平均收入680元;各种推销行业占7.1%,月平均收入820元;个体及其它行业占 5.2%,月平均收入880元。调查中,时常遇到工资被拖欠、扣押状况的农民工占受调查总人数的76.5%。雇主克扣工钱的手段五花八门,扣压金,培训费,工装费等等,有的扣下农民工的工钱说是作流动资金。总之,农民工辛苦一个月下来很少能领到全额的工钱。

农民工薪资发放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从事临时工作,一般在完工后一次性发放,但可预支少量费用作生活费;二是从事相对固定的工作,如建筑行业每月发放一部份生活费,年末或工程结束后再发放剩余部份;三是从事推销及服务行业工作,一般按月发放,但会以各种方式扣留一部分保证金。其中服务业通常以服装押金等为借口,扣留一部份工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扣押的现象使得农民工的收入时常不稳定,因为户籍问题也不能向当地政府申请最低生活保障,农民工在市区的生活状况很容易陷入艰难的境地。

受调查的农民工由于缺乏专业的职业技能,在来宾市区内大多数只能从事临时工、承包工、劳务工等技术含量低、脏累苦臭险等工作且收入相较于城镇在岗职工偏低。农民工工作时间一般在12小时以上,有的多达15至17小时,月平均收入与工作强度明显不成正比。

- 1 -

(二)青壮龄居多,文化程度偏低,农民工子女就学遭歧视

农民工的年龄构成一般在16—55岁,平均年龄28—29岁,平均受教育程度为7.3年。在受调查的这些农民工当中,以青壮年为主,45岁以下的占87.5%。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占农民工的7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1.3%。35岁以下的务工人员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0%以上,无职业技能者占41%。有表如下:

其中文化水平较高,而且又有专业技能,比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专业技能的,他们的经济收入要高。

受户籍限制,农民工难以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利。农民工因为户籍是农业户口,不是市民所以得不到正式工人的身份,在从事经商和劳务工作中,表现再好,既得不到应有的培训、奖励、重用,也无权参加决定企业重大事项的职工大会,子女在就学方面也受到许多不平等待遇,难以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权利。调查中,71.5 %的农民工感觉“时常遭受旁人歧视”。

大多数有子女在市区上学的农民工反映,一些公办中小学校有向农民工子女额外乱收费的现象。农民工子女上学交借读费,小学每学期少的200元,多的400至500元,还暗示要拿不成文的一次性赞助费,小学1000—1200元,初中几千元不等,不然就以学生名额已满拒收。

(三)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缺失

按照“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合同签订率必须达到90%。2010来宾市城区12家汽车修理行业中,仅有4家单位与49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签订率只有

9.7%。建筑业、服务业、小作坊等行业的合同签订率则更低。有的用人单位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大多是格式性、内容空洞的劳动合同,法律规定的合同期限、劳动报酬、劳动条件、休息休假、劳动保护、违约责任等条款,大多在合同文件中没有明确。有的合同书只有单位的公章,没有员工的签字,其他一片空白。

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普遍存在,除了用人单位不予签订外,有部分农民工认为是乡里乡亲介绍打工的,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什么必要,有45.6%的农民工还认为这样更好,想干就干,想走就走,随意性很大。

受调查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只占8.9%,参加工伤保险的只占5.4%。在工伤发生集中的建筑行业,除了管理人员外,还没有一家建筑公司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个体和私营企业要么不给农民工买社会保险,要么为了应付检查只给少部分农民工投保,要么避重就轻只买一种保险,而回避其它几个险种。养老保险方面,有的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了一辈子,但他们不敢奢望在城市领取养老金,用人单位想辞退就辞退。

(四)业余活动缺乏,维权困难

在一项“你业务生活中最常做的事是什么”的调查中,75.2%的人选择了打牌、看电视、上网这几项。在一项“你是否感到烦躁、无聊”的调查中,39.8%的人选择“经常感到烦躁、无聊”,28.6%的人“偶尔感到烦躁、无聊”,只有8.6%的人“从不感到烦躁、无聊”。

“假如你的权益受到损害时你选择怎么做”选项中,30.7%的人选择“团结工友与老板理论”,27.5%的人选择“自动离职”,9.1%的人选择“向人诉苦”, 6.5%的人选择“向有关机构求裁决”,4.5 %的人选择“向媒体呼吁”,有8.5%的人选择“找机会向老板报复”。

在农民工采取激烈的手段来讨要工资时,人们呼唤农民工应当加强法律意识,通过司法诉讼的方式使自己的权益获得最终的救济。然而,对农民工来说,却是“打官司难,难于上青天”。

二、制约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建议

当前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是多方面的,涉及就业限制、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随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现象严重;用工管理不规范,普遍不签或不知道签定劳动合同;生产生活无保障,工作教育遭歧视;社会保障不健全,自我保护能力差;生活水准低,文化生活一片空白。

(一) 法律制度规范、监察与政府服务方面,

目前,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劳动法”。但该法在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方面只有原则概念,缺乏配套法规及实施细则,特别是对不签订劳动合同及侵犯职工其他权益的行为没有具体处罚规定,使得劳资双方关系中处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工在身份上受到歧视。另外,劳动保障、工商、建设、煤炭等部门都在行使对农民工的管理,政出多门,执法主体分散,相互之间的配合很不协调,也是造成农民工合法权益屡遭侵犯的重要原因。

农民工合法权益遭侵害时,打不起官司,维权成本高。从劳动争议的解决到拖欠工资的追讨,如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历经时间很长。农民工维权案件的标的一般在几百到几千元之间,除涉案较大的工亡案件外,很少通过仲裁和诉讼程序解决。法律救济的高

成本使民工理性地回避事后救济。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状况每况愈下。

要充分发挥进城务工者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全方位的劳动保障体系,确保进城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建议采取以下办法:

(1)在国家户籍制度未进行大的改革以前,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尽快制订并出台鼓励本地和外地农村富裕劳动力来我市参与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允许在我市连续务工两年以上、有固定居住场所的农村居民及未成年子女在城市落户。

(2)市、县教育部门应尽快制订确保外地来我市务工经商者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确保进城务工者子女义务阶段的教育,享受与我市城市居民相同的权利,即按居住地划片就近入学。要根据实际情况给接受学校及时划拨人头经费和相应的其他费用,坚决取消赞助费、择校费等一切不合理的收费,以鼓励外地务工者在我市安心务工经商,在增加自身经济收入的同时,为我市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3)明确责任,加强相互间的协调配合。地方各级政府应建立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工商、财政、银行、建设、煤炭等部门参加的联系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外来劳动者管理、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以解决多头管理、互不通气、各自为战的问题。要明确各自责任,严格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

(4)司法程序上,对于农民工,应当适用诉讼费用减免的规定,在农民工起诉时,不需缴纳诉讼费用,诉前财产保全也不许缴纳保证金,以保证农民工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进行维权。另外,应当建立律师的法律援助计划,由律师无偿的为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

(5)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政府要建立有关部门相互合作的社会工作机制,在农民工居住比较集中的区域设立集法律援助、帮困扶贫、就业信息、后勤服务等多功能的一体化服务机构。为农民工的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精神文化生活、就学就医和住房等需求纳入城市整体规划。

(二)农民工自身与社会方面

来自农民工自身的局限也是农民工权益缺失的重要原因。农民工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基本没有正规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渠道狭窄,农村劳动力的“无限供给”,使得农民工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竞争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劳动力价格低廉。另外,他们的法律意识仍然比较淡薄,法律知识也缺乏。许多农民工由于不重视签订合同,在权益被侵害时,由于拿不出相应的凭据,维权难度加大。

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低,很少有农民工加入党组织、工会等正式组织。正式组织的缺失,使农民工缺乏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的渠道和载体,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通过集体的力量,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就用人单位方面而言,用人单位的强势地位是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关键因素。劳资双方地位悬殊,具有市场资源、物资资源和社会资源三种资源优势的用人单位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往往无视和侵犯农民工的劳动权益,知法犯法,在劳动合同方面采取不签或只签短期劳动合同的方式借以淘汰老、弱、病、残或者“不听话”、“难缠”的农民工。用短期合同对劳动者进行施压,使劳动者权益收到侵害时敢怒不敢言。而处于被动地位的农民工,他们靠的主要是出卖劳动力获得劳动报酬,技术含量不高,工作的替代性很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出于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如果维权就可能失去工作岗位。因此,有的农民工只有在离开岗位时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

为了全面合理的处理好农民工的问题,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免受或少受侵害,我建议:

(1)坚持学习,增长工作技能。要想工资收入得到增长,在供大于求的竞争严峻的经济市场中立足,农民工只有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改变安于现状、怠于学习的工作态度,增加业余生活的文化色彩,积极进取,树立学习理念,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技能,才能获得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2) 增强法律意识,重视维护权益。如今,除了《劳动法》,国家还规定了许多有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规范,农民工要主动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学会采取正当的途径和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合法权益遭侵害时,及时申诉和争取有效的援助,切实维护在劳动中自身经济和人身的合法权益。

(3)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按照《劳动法》的要求同所有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用工合同,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及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签订劳动合同应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收取抵押金、风险金等。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积极开展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尝试工作,着力解决农民工的大病医疗和老有所养问题。严格做好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确保工资及时发放到位,不拖欠、不扣留。坚持正确的用工时间制度,推行加班补助制。

(4)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正视并引导非正式组织在保护农民工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党组织、工会等正式组织应当加大在用人单位,特别是私营、“三资”企业里建立基层组织的力度,将农民工吸纳为组织成员,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应建立农民工工会组织,各企业依法为农民工工会拨付经费,使其充分发挥职能,积极解决农民工在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消除歧视,营造一个平等、尊重、关心爱护农民工的社会氛围。我们的各种媒体,应该适当宣传农民工的作用和贡献,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歧视。我们的社会服务机构要丰富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经常性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文娱体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吸引农民工投身到健康向上的业余生活中来。

第三篇: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更注重权益保护

新华网

与传统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注重自我,更注重权益保护,更注重发展前途„„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既和过去的农民工一样面临共同的问题,同时具有自身的新特征和新诉求。

中华全国总工会20日发布的一份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面临的困难以及助其发展的对策,希望唤起全社会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新生代农民工的五个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目前全国约1亿人。报告显示他们有五个特点:

——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较欠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比传统农民工高18.2个百分点。拥有中专(中技、职高)、大专(或高职)、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

——过半未婚,生活经历简单。处于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59.9%尚未结婚,而传统农民工中已婚比例为93%;务工前他们的生活经历更简单,74.1%外出务工前“在学校读书”。

——多在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外出谋求发展动机强烈。七成新

生代农民工外出前往东部就业,高于农民工整体水平。42.3%的外出务工动机是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出来见世面的比重为6%;而传统农民工中55.1%的人是为了“赚钱养家”。

——多聚集在第

二、第三产业就业。调查显示,81.7%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于第二产业,近两成在第三产业就业。从行业分布来看,73.9%的新生代农民工集聚在制造业。

——绝大多数从业于外商投资企业,在国企就业比重近期有所攀升。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商投资企业中的聚集度最高,为58.2%。从发展趋势来看,2010年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吸纳能力较2009年有所增强,分别上升了17.9和3.4个百分点。

六大问题亟待破解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面临着劳动权益保障等一些共同的问题,但其面临的问题又有特殊性。

——整体收入偏低。据调查,他们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同时也比传统农民工低167.27元。

——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低于城镇职工4.1百分点。合同签订质量较差,执行情况差。68.2%的合同对于月工资数额没有具体约定。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后,16.8%未持有正式的合同文本,这为他们与用人单位一旦发生争议时认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埋下隐患。

——工作稳定性差。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

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且每年变换工作0.26次,是传统农民工的2.9倍。

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主动与用人单位结束合同的行为。换工作中,88.2%主动提出结束合同。37.6%的主动辞职是因为工作“没什么发展前途”。同时,他们更换工作的意愿更强烈,19.2%的人表示近期有换工作的打算。职业发展空间小,无法满足实现自我发展的愿望,导致他们工作满意度较低。

——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为67.7%、77.4%、55.9%、70.3%和30.7%,分别比城镇职工低23.

7、14.

6、29.

1、

9.1和30.8个百分点。总体看,他们的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对于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知情程度不高。

——职业安全隐患较多。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人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但是用人单位为其采取防护措施的比重低于传统农民工。其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

——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和企业能够紧紧相融。96.1%的人表示他们关心企业发展,但认为企业“不怎么关心”或“完全不关心”他们的达16.9%。认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关系不融洽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而传统农民工认为是“收入及福利待遇差距过大”。他们更渴望得到来自企业

管理者的关怀和关注。

此外,职业培训不理想、加入工会比例较低等因素,也成为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不利因素。

四项措施助其发展

春晚舞台上,一首来自农民工的《春天里》引发社会热议。专家认为,要学会倾听且真正弄懂农民工的呼声,解决问题才会有的放矢。

薪酬问题是农民工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吕国泉表示,首先要建立健全工资支付、增长、共决机制,加强对其工资的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预防和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吕国泉建议,要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集中的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区域谈底线、行业谈标准、企业谈增长”的薪酬工作格局。在行业集中度较高、小企业密集的地区,积极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努力提高协商覆盖范围,使之成为企业工资决定的主要形式。

其次,推动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落实,扩大农民工参保面。重点加强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的农民工的参保工作,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实现社保关系顺利转移和接续。多渠道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保障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在城镇落户后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住房权益。

第三,可鼓励各地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结合“十二五”规划,力争全国每年至少解决400万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

第四,实施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

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加大维权力度,增强工会组织对他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四篇:农民权益保护

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从社会公正视域

摘 要: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现代社会中,

挂会公正基本规则要求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新的诠释。针对失地农民构建确保扛会公正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

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是当下失地农

民问题的初步解央之道。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公正;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法;社会法

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是任何一个国家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迈进的必然结果,或者说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只要考察一下当今世界较发达国家走过的社会发展轨迹,我们就可以毫无疑义地得出上述结论。所以,社会各界大可不必为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而‚莫名惊诧‛,在研究此问题时,需要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大历史观‛。其实,细致考察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和发展轨迹,就可以发现该问题也是符合上述规律的。因为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真正产生是在20世纪80一90年代,而其最初发源地也是在江苏、浙江以及广东等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只是后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十三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失地农民问题几乎成为全国都在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本文试图从社会公正的视域来对失地农民法律保障闯题进行相关的研究。以期抛砖引玉。

~、社会公正基本规则与失地农民问题

现代社会中社会公正基本规则的完整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平等、自由、社会合作的理念依据和现代化进程以及市场经济的现实依据。【1p6其中,平等理念要求政府应将失地农民问题作为一个主要的社会问题看待。应该充分重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充分重视失地农民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的特殊贡献和牺牲,并通过诸如失地农民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的消除、面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社区管理的转变等印姻诸多方面来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自由理念要求尊重失地农民对于国家所做的贡献和牺牲,并要求国家在土地征用和征收过程中应在法律及政策制定上,体现出对失地农民的特殊照顾。详言之,就是要改革目前征地补偿费分配机制混乱、补偿机制单

一、差别待遇明显、产值计算不准确以及实现角色转换的各种机制缺失等弊端,日】充分尊重和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社会合作理念要求失地农民在主张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必须靠相互的合作和沟通始能完成。‚个体人只有在社会中进行有效的社会合作,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竹【啦!失地农民亦应适当理解和包容政府,并积极支持政府合法合理的社会发展规划。社会公正的基本规则包括基本权利的保证规则、机会平等的规则、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以及社会调剂的规则。【lp2瑾基本权利的保障规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现代社会所讲的基本人权亦即生存权的规则。

显然,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就像马斯洛在其著名的‚需求五层次论喇中所讲的第一层次亦即‚生理需求‛~样不可或缺。机会,‚实际上是指社会成员发展的可能性空问和余地‛。{113,对于失地农民而言,保障其失去土地之后的基本发展机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的保障才有可能使其拥有基本发展的权利,不至于因为国家的‚土地征收‛或者‚土地征用‛的公权行为而阻隔或者‚断裂‛。按贡献进行分配的规则和社会调剂的规则,显然要求由国家对失地农民因做出了特殊贡献和牺牲而进行符合其比例的分配。这种分配不仅体现在初次分配中,还包括在第二次分配中,甚至也包括在最后的‚结果公平‛条件下不遗余力的照顾失地农民的权益。从某种程度而言,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从社会公正的视

角而言,是部分地违背社会基本公正价值目标的。因此,任何一个致力于为公民谋福利的政府,都应高度重视在城市化或者说是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诸如社会不公、贫富差距,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民生问题,失地农民的问题即其中的问题之一。我国政府作为最广大人民谋取社会福祉的政府,亦不例外。当然,失地农民问题的最终解决依赖于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只有以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才有可能从本质意义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不无天才地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嘲

二、社会公正视域下失地农民问题的化解之道

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如何在制度设计和建设的范围内实现机会公平,尤其是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制度构建,尤显重要。笔者认为。构建以下法律制度对于失地农民实现社会公 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完善土地利益分享法律机制。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对于土地征用实行‚保证被征用土地的农民不因失去土地而降低生活水平的征地补偿原则‛。同时,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47条的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挨言之,征地补偿安臵费用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土地所有权补偿、土地使用权补偿、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费补偿。土地补偿费应该归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即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所有;安臵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应该完全归土地承包者或土地使用者——失地农民所有,用于生活安臵和安排生产。虽然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三部分补偿费用的具体受益对象,但我们可以比较确定地推论出:受益的对象主要包括失地农民和集体。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受益对象已惠及到政府及政府各部门。另外,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补偿安臵标准推算,即使不将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计算在内,仅安臵补助费按底线算也已达到征地总费用的40%,若加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被征地农民至少应得到占征地总费用50%的安臵和补偿费用。可实际情况却是,最拥有发言权和最应该受益的群体——失地农民所得的收益反而最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各补偿对象所占的比重为:农民5%一10%,农村集体25%一30%,政府及各部I-J60%一70%。啊见,现在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把上帝的归还上帝,把撒旦的归还撒旦‛,土地各利益分享主体之间各得其所,并在最大意义上保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牺牲的失地农民的权益。 第二,完善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我国长期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按照两种不同的模式和水平来安排就业,从而人为地将社会公民分为两类不同的群体,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现阶段户籍制度改革要求的呼声此起彼伏,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宏观的社会背景下展开的。可以说,现阶段中国所面临的大部分问题与这样的一种二元经济结构紧密相连。所以,中国的任何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就注定了我国社会改革的脚步只能是。温和的‛、。渐进的‛、‚润物细无声的’’,而非‚激进的‛和‚猛烈的‛。对于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必须与这样的一个宏大社会背景紧密相连。我们认为,任何不联系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亦即社会背景基础上所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都是缺乏现实语境的。而以笔者拙见,此机制的建立,政府作用的发挥亦即政府‚有限政府‛作用的发挥,其意义是非同凡响的。详言之,此机制的建立需要以政府为主导,进行以下但不限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其一,政府应该努力消除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建立城市居民与失地农民之问的统一的就业市场。陋增先。从制度上消除对失地农民工的就业歧视,为此就应该对失地农民给予‚国民待遇‛并赋予其宪法规定的社会保障权。其次,需要相关立法加速消除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歧视。目前我国关于就业歧视的法律主要体现在《劳动法>中,但<劳动法>仅列出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歧视四项,而将现实中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排除在法定的就业歧视之外,从而使得我国的反就业歧视缺少法律依据。尽管在目前<就业促进法(草案)》

中有相关的反就业歧视的内容,但其细化程度以及保障力度远远不够。再次,可成立失地农民工会,依靠失地农民集体的力量来消除就业歧视。尽管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切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的通知),并明确要求凡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含事实劳动关系)的职工,不论其户籍是否在本地区或工作时间的长短,都有依法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但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政治权利诉求渠道不顺畅等固有的特点,使得各地区吸收失地农民加入工会~直存在操作困难的问题。其二,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失地农民,使其在同等条件下亦有就业之可能。17212,1.-25根据人力资源学的基本原理:劳动力素质高的个体,由于其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较强,故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较劳动力素质低的个体要强的多。从失地农民自身因素来看,提高进城失地农民的自身素质是解决进城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事实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人力资本形成、适应市场规律需求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呢?以笔者拙见:首先,从宏观上讲,对失地农民采取各种优惠的政策,使其完全融入到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主流中来。改变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只顾火车头,不顾火车尾‛之现状,以经济‚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目前中国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基尼系数‛超警戒线、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等现状。同时赋予教育‚机会公平‛,从而奠定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的人力基础。详言之。就是政府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发挥基础教育、正规教育、社会力量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的作用;建立农村教育专项基金;吸引优秀人才,并能最终留住优秀人才,改变目前‚孔雀东南飞‛的现状。其次,从微观上讲,就是要加强对失地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农民技能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就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为目标,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实施。啪根据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财政部联合颁布(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精神,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该制订中短期培训计划,根据失地农民文化层次差异、居住情况等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使每个失地农民工都能接受职业培训,从而掌握-r]以上的实用技术,提高他们进入市场进行就业竞争的能力。同时,政府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网络。利用现有劳动力培训资源,建立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主体、各乡镇成人学校为补充的两级职业培训网络,并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提供资金保障,从而奠定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利益分享法律机制的现实基础。

第三。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事实上,劳动利益保护法律机制不仅仅是针对失地农民而言的,在当下中国大规模的失业语境下,这种法律机制应该是针对所有劳动者的。目前,劳动利益受到侵犯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造成劳动报酬差距过大、劳动工资增长乏力、拖欠工资现象严重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建立劳动报酬差距的合理标准体系及预警机制、完善最低工资保障法律制度和解决劳动薪酬方面问题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圈第四,完善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鉴于失地农民人数的庞大,构建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来说至为重要,尤其是在失地农民普遍感到生活被主流社会‚剥离‛、利益被‚剥夺‛、心理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更加剧了针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这项制度建设的紧迫性。具体来说,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应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为失地农民提供再教育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等项目。第五。建立并完善针对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法律机制。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表现出其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的弊端。其中,农村土地产 权不清晰是这种流弊的最重要表现形式。要从本质上解决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为失地农民建立一种合理的政府引导机制。而这种引导机制的历史重任毫无疑义的

落到了对农村土地的市场化补偿机制的建构中。农村的土地市场制度应包括诸如土地产权流转基本规则、市场调控体系、市场运行机制以及土地市场法律和政策规定等等。

三、结论

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从社会公正的视域考虑和探讨此问题,对于当下中国所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需要明确的是,失地农民问题的探讨和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实上,中国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各个系统相互配合的产物。显然,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也不例外。只有解决了与失地农民问题相关联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问题、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现阶段基本人权保障问题、土地所有制改革问题、市场机制在社会各环节中的运作问题等,才有可能从最终意义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那种认为: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靠一种机制或者一种制度就完全能够解决的想法,即‚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失地农民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了,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所以,对于目前学术界有学者提出的诸如对现有的各种制度的刁难以及不顾我国基本国情的‚诋毁‛和‚煽情‛,从社会的整体发展角度而言是不可取的。社会的发展靠社会各个阶层的通力合作,即狄骥所主张的‚社会合作‛。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个阶层需要一些。合理的‛和‚谨慎的‛宽容。宽容在当下确实是一种美德。诚如考夫曼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宽容原则——多元风险社会的法律哲学‛。嘲 翻

参考文献:

[1]吴忠民.社会公正论[H].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李春斌.失地农民安臵和保障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

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3]李春斌.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

甘肃为例[EB/0L].中国公共监督网,http://www.

cpss.cn/ztjJ/ShowArti C1 e.asp?Arti cl eID=

3644,2007-01-10.

[4]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1].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H].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57.

[6]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

理世界,2002,(10).

[7]毛禹明.农民工培训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培训.

2004。(7).

[8]李昌麒,黄茂钦.公平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分享的现代

理念[J].社会科学研究,2006,(4).

[9][德]考夫曼.法律哲学[H].刘幸义,译,北京:法律出

版社,2003:408-476.

第五篇: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

摘要

当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全新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也正处在由第一产业向

二、三产业转入就业的快速时期,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结构中的比例正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些都表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内在条件已经具备。

土地是农业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当前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下,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农地的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必然途径。也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 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多种形式和途径,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但是,由于农村土地制度、政府以及农民自身等诸多原因,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受损问题日趋严重,其主要表现有: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侵害农民权益;流转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存在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土地流转租金标准确定不合理,补偿水平低等诸多问题。由于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缺乏保障、以及失地农民就业难等问题而引发的农民上访、与政府及相关单位发生冲突的事件已越来越多,性质也越来越严重,由此而涉及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这些紧张的关系己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的隐患。

新形势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农村发展的基本问题,对探索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保护耕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农民权益

正文

目前,我国拥有7亿多农民,显而易见,农民问题已经不仅关系到农民本身,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期稳定。虽然我国理论界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与关注在不断加强,相关研究成果也颇丰,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具体解决办法尚不多,农民问题的研究仍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学者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

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权益保护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核心问题则是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它承载着生产要素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越来越突出,社会保障功能相对有所弱化,但是,在我国城乡分割的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在短期内无法从根本上破除。农民无法像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的前提下,农民的社会保障仍然停留在土地保障阶段,土地自然就成为我国7亿多农民生活的最后保障。因此,国家在制定土地政策法规时的立法价值取向是否体现人权保护与社会公平与正义、所实施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否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是否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化发展要求以及农民土地权益保障机制是否高效与便捷等,不仅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国内土地流转立法、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征用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土地流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激活了农村土地利用率,使得农村土地逐渐走向相对规模化经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出:农村土地分割零

碎与农业现代化要求相冲突、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市场不协调等,这种情况使家庭承包责任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土地流转,促使土地向种植能手、农业企业、经营大户集中,使分割零碎的耕地得到集中,进而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商品化水平,因此,土地流转是协调我国耕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

但在这一进程中,不能忽视的是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社会主体不同程度地损害着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权益,如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借口强迫农民卖地,村委会以集体名义强迫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租金标准确定不合理,补偿水平低;流转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农民权益受到侵害;存在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侵害农民权益等诸多问题。等等。因此,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对土地流转中与农民权益保护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将加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立法、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尊重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财产权利、保障农民应有的土地权益作为规范及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首要问题考虑,以切实保护好我国7亿多农民的土地权益,稳定农村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着实有效地解决好农民问题。

目前,国内理论界主要侧重于对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选择和规范化研究,并且开始了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研究与重视,对于如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意见和建议。允许与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已是我国各界所达成的共识,中央也适时出台了相关政策给予肯定与引导。但目前中央政策明确许可与鼓励的农村土地权利流转仅仅限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对于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则是允许有条件的流转,也即只有在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条件下,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才可以流转。目前,我国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国家法律规范已在制定之中。

由于我国对农村土地权利的流转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对于土地权利的流转也没有法定的定义,因此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权利流转制度体系相当复杂,对于土地流转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在全国各地区的实务操作中,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农村宅基地转让制度、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和农用地转用制度等都使用了土地流转这一概念。其实,这是从广义上理解农村土地流转概念的具体表现。

广义上,农村土地权利流转的概念可理解为我国农村土地各类使用权的转让和流通,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若从狭义上理解,其单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即在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把自己承包村集体的部分或全部土地以一定的条件流转给第三方经营,其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其原有承包关系不变。从理论上讲,农村土地流转既有涉及农村土地性质的变化(有学者称之为土地产权的变化),也包括农村土地用途的转换(有学者称之为土地功能的转换)。就土地性质变化而言,主要是指农村土地产权的变更或转移。前者是指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更,即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变更为国家所有;而后者则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即在不改变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前提下,通过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实现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对于土地用途转换而言,主要是指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转换为非农业用途,这即可能包括土地所有权不变条件下引起的用途转换,也可能包括土地所有权改变条件下引起的用途转换。前者比如农用地转换为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后者比如农用地转换为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城市国有建设用地。根据我国土地流转主体的不同,狭义上的农村土地流转可进一步细分为土地的初次流转与再次流转。农村土地初次流转是指土地所有权人(也即农民集体)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转移给经营者(主要是指农村集体组织内部的普通农户);而农村土地的再次流转则是指承包经营权拥有者(主要是指普通农户)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主要指土地的使用权)再次转移给其它经营者(既包括其它的普通农户,也包括如工商

企业、经营大户或其它经济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

科学厘定农村土地产权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根本前提。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模糊,权利主体虚位;土地承包权残缺;农村土地使用权不完整与不稳定:以及土地调解制度等土地法规的缺陷,这都是土地利益冲突的重要诱发因素。在新形势下,加快建立和完善新型权力制衡机制和农村土地征收收益分配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既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维护上地市场秩序的需要,又是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的根本要求。

维护农民的土地利益是构建和谐农村的现实诉求,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来讲,土地资源是他们赖以生计的基本资源,如果丧失了土地,农民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甚至几乎无法进行生存下去,在我国的农村集体上访案件中,有接近60%的上访案件是由于农民土地利益问题得不到保障而上访。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假如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利益长时间不能得到解决,这种做法对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只有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广大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利益,并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和利益,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才能确 保农民的土地利益得到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我国7亿多农民的根本利益,它影响到农村的持续发展和我国的社会稳定,所以,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与推进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不能冒进,更不能忽视农村发展现状而盲目推进,急于求成,它应该在不断完善土地政策法规,坚守基本原则与确保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的基本前提条件下逐步实施。

首先,必须坚持把保护好农民土地权益放在首位。我国开放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出于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规模经营,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为目的,简而言之,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的。然而,在我国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之后,由于相关制度法规没有及时得到完善,立法严重置后,导致了大量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不同主体的不同程度上的侵犯,所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坚持把保护好农民的土地权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为了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规模经营,而忽视农民的土地权益,使大量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失去其赖以生存的上地却没有得到与之对应的补偿与安置,那么土地流转制度建设本身也就失去其原本的意义。我国幅员辽阔,省市自治区较多,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不少地方政府和村委会以“规模化经营”为借口,实则勾结开发商吞占农民土地的行为。因此,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应该以有效的制度保障为基本前提,如果在没有基本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强行推行这一制度,不顾我国7亿多农民的根本利益,势必会引起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从长远上看,这将是得不偿失的,而解决“三农”问题的种种努力,也将会付之东流。

其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坚决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按照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规定,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是坚持守住十八亿亩耕地这条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我国农村土地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无法取代。可见,是否能坚守住十八亿亩耕地这一条红线,关乎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所以,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土地保护制度。

最后,必须保证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要确保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必须合理地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土地适度的规模经营。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必然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相关立法的滞后与实务经验不足,实践中出现种种问题也将是在所难免。作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农民的土地权益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与保护。当然,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中央允许与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之间并不必然矛盾,反而是若能建立起一个完善成熟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相当多的一部分农民就能从几千年的土

地束缚中解放出来,上地将不再是他们最后的生活保障。所以,构建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的过程也将是一个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过程。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规范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不仅可以发展农村上地的规模化经营,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而且还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进而带动和繁荣农村经济市场。但是,不论土地流转利益有多大,前景有多么广阔,都要确保农民增收,确保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得到最坚实的保障。虽然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但是我国农民占我国人口多数的现状仍未改变,且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的持续存在,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农民仍然是我国弱势群体,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更需要政策和法律的保护。

参考文献

1.许恒周,曲福田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利益保障.农村经济,2007 (4) .

2.史清华,徐翠萍农户家庭农地流转行为的变迁和形成根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

3.姜海,陈江龙,曲福田中国农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06 (1).

4.张元洁,王文昌农村上地流转中的现存问题及其制度完善.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 (7).

5.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

6.杨玉军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7.李徐伟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护之探讨 .

上一篇:年轻干部谈心谈话制度下一篇:那件事留在我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