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尊重、多元、开放——以《过生日》为例谈小班语言活动中教师的评价

2022-12-18

1活动描述

小班语言《过生日》是一个排图讲述活动, 主要是围绕“小熊过生日, 邀请朋友来家里开生日庆祝会”这一情节,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结合故事情节排图并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排图讲述活动, 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活动中我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将图意讲述完整。 具体分以下几步:

1.出示熊妈妈和小熊的图片, 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师:它们是谁? 谁来猜猜它们在干什么呢? 仔细看看这幅图上还有什么? 蛋糕是从哪儿来的呢?

2.引导幼儿认识小熊的朋友。

师: 小熊邀请了好朋友来跟它一起庆祝生日。 我们来看看谁来了? 小兔子的手里拿着什么呀? 这束花是从哪里来的? 小兔子为什么拿着一束花来小熊家呢? (把花送给小熊做生日礼物) 它会跟小熊说什么? (小熊, 祝你生日快乐! )

3.引导幼儿进行排图讲述。

师:还有谁来了呢? 它们给小熊带来了什么礼物? 它们准备的礼物是从哪里来的? 它们把礼物送给小熊的时候会说什么?师:请你们拿出图片来仔细看一看、排一排:谁先来了小熊家, 接着谁来了, 最后谁来了, 它们分别给小熊带来了什么礼物, 然后讲一讲这个《过生日》的故事。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排的故事。

2活动中教师的评价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教学语言艺术, 他曾深刻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 ”由此可见, 在幼儿园里, 面对学前阶段特别是小班的幼儿,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评价往往会左右幼儿的情绪, 甚至可能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1 教师的评价要包含耐心与尊重

《指南 》的 “说明”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小班幼儿由于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 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思不准确, 用词不正确, 或者扯题、跑题等现象, 这就需要教师在评价的时候包含耐心与尊重, 要在鼓励幼儿交流的基础上, 给幼儿积极的肯定与支持。

在《过生日》的第一个环节中, 出示熊妈妈和小熊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讲述的时候, 有个幼儿说“它们是熊妈妈、熊爸爸和小熊”。 很明显这名幼儿把小熊手里抱着的布偶熊当成了“小熊”, 而把图片中的小熊当成了“熊爸爸”。 这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一种反映: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宝宝, 如果我们简单地对他的回答进行否定的评价, 势必会打消幼儿的积极性, 从而使他不敢说、害怕说。 于是笔者运用巧妙的语言:“熊爸爸在哪里? 仔细看看它到底是谁?”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再发现, 帮助他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2.2 教师的评价要多元与开放

《指南 》中指出要 “全面地分析评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积极地看待幼儿的每一点进步”。 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是多元化的, 既要关注幼儿在各学习领域知识技能的获得, 也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情感体验、沟通能力的发展等。 所谓“开放”, 就是评价要“大”而“深”。 “大”是指范围广, 问题可能包含多种答案, 允许幼儿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和回答;“深”是指有一定难度, 尽量少提一些非此即彼的封闭式的问题, 逐步引导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到思维的“王国”中去遨游探索, 使他们受到有力的思维训练,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过生日 》这个活动中, “蛋糕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 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 有的说是“熊妈妈买的”, 有的说是“熊妈妈从蛋糕店订的”, 也有个别幼儿说是“熊妈妈自己做的”。 这个问题并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 幼儿的每一种想法都是有可能的。 开放性的提问与评价, 开阔了幼儿的思维, 也激发了幼儿大胆地表述。 同样的, 小熊的朋友们带来的“礼物是从哪里来的”, 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开放的。 小兔子的花可能是它自己种的、采来的, 也可能是它在花店里买的;小猪的草莓是它采来的, 也可能是买来的;小老鼠的画是它自己画了送给小熊的, 也可能是它请别人帮忙画的……没有现成答案, 不受语言和情节的限制, 既可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又具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幼儿搜寻以往的生活经验, 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判断、推理, 以提高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 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过生日 》这个活动中, 在排图讲述的时候, 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 因此他们排出来的顺序都是会有所不同的, 但是只要他们能够将图片的内容按一定的情节较连贯地讲述出来, 并且能自圆其说, 那么也就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 教师在幼儿排图讲述的过程中, 是一个倾听者, 对他们讲述的故事做一些肯定、鼓励的评价, 幼儿就很有在别人面前讲述故事的兴趣。在此过程中, 也有个别幼儿排的顺序与常理有所不同, 如下图:

按照一般的思维, “要等朋友都来了才能一起吃蛋糕”。 上图中的幼儿排的第四张图大家已经围坐在一起吃蛋糕了, 可是第五张图又单独出现了小老鼠的图片。“他排错了。”很多幼儿都这么说。 如果教师跟其他幼儿一样, 做出“这是错的”的评价, 幼儿的自尊心和讲述的兴趣势必会受到打击。 “是吗? 那应该是怎么样的? ”“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他为什么会这么排? ”这样开放性的评价, 给了幼儿一个“台阶”, 让他们可以重新来思考。“大家一起坐下来吃蛋糕, 这时小老鼠才发现它的礼物还没有送给小熊呢。 小老鼠拿出它画的画送给小熊, 对小熊说:‘小熊, 祝你生日快乐! ’”这样的情节转折也是合情合理的。 同时, 也给了幼儿一个信息暗示:图片排的不一样, 故事的内容就可能变得不一样!

在小班语言活动的评价时, 教师要心中有目标, 眼中有孩子。要相信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 同时, 幼儿是处在发展中的。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引导他们使用适当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并提高他们的认知和沟通能力。 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产生自信, 从而变得想说、敢说、会说。

上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发展策略下一篇:对婚外恋主张隐私权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