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奉献

2023-03-21

第一篇: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奉献

乡村教师的坚守梦

------汉中市略阳县郭镇镇北河沟教学点教师王三成先进事迹

在陕西略阳和甘肃康县两省两县交界处的郭镇镇北河沟村,有一所只有20名学生的小学教学点。55岁的王三成就是这所学校唯一的教师,在这个边远偏僻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在三尺讲台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已经默默耕耘了36个春秋,以他朴实无华的本色谱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位乡村教师的人生篇章。

学校就是他的家

1979年王三成高中毕业后,到原吴家河公社杨坝大队北河沟小学成为一名代课老师,从此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当时北河沟小学五个年级80来名学生,只有2个老师,校舍破旧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为了改变办学条件,他打报告整体搬迁学校。郭镇区政府同意给钱后,他就开始了搬迁工作。学校两个老师,其中一个是汉中城里下乡知识青年,20来岁的女娃娃,身单力薄,人生地不熟,汉师毕业分配到偏沟小恰里来教书,思想上还稳定不下来。学校搬迁的繁重任务只有靠他来操心出力。白天他除了上课,还要组织学生沿着狭窄的河沟路,推着架子车到几公里外的北河沟口拉砖,晚上再跑运其它材料。有一回晚上察看工地时,不小心

脚板被一颗大钉子扎了个洞,他自己坚持到村医疗点包扎伤口,第二天还得忍着钻心的疼痛拄着木棒一跛一拐地上课、拉砖。工地上缺工具,他就拿自家的借邻居家的镢头铁铣锄头、背篼措箕子;建设材料缺少,他就带动学生家长捐料投工。全民动员建学校,大干苦干几个月,终于如期建起一座6间砖木结构的新学校。新房子盖起来了,但还没有门窗和课桌凳,他又想办法弄木料做门窗、做课桌凳,彻底改变了黑屋子石台子土孩子的旧面貌。教室有了,师生没有厕所上,他就和学校旁边的社员商量,占用人家一块地方,挖坑打墙、背石头运沙,用一年时间修建了学校的专用厕所,改变了过去学生老师提上裤子满庄里找厕所上的窘境。

1985年在全县普及小学教育时,当地公社和大队拿不出钱维修学校。为了验收过关,实在没办法他就赶鸭子上架,自己动手油漆课桌凳、粉刷教室和院墙,当了近一个月的油漆工和粉刷匠,让学校里里焕然一新。1988年县上开展农村扫除文盲工作,他白天给小学生上课,晚上给当地的文盲成人班上课,坚持8个多月完成了扫盲任务,被评为扫盲工作先进个人,受到汉中地区的表彰奖励。

1990年7月6日,略阳发生上百年少遇的特大洪灾。他一个人在学校值班,这里排水,那里查漏。一天夜里学校厕所被洪水包围,他提着灯,冲进齐膝盖深的洪水里,扛着木棒去顶墙,可水势太大,一面墙倒过来,一片落瓦砸在了他

的头上,血流满面差点儿昏了过去。

扎根家乡育桃李

1994年汉中师范学校在职学习期满,在毕业生分配会上他请求继续回北河沟小学任教,有同事劝说:“你真瓜呀,你看人家都想办法往城里调了,你现在转正有文凭了,还往你那个山沟沟里钻哩,到底啥事了!”他说:“地方习惯了,离家近也方便”。其实他不是没有想过到好点的地方去,那时候他35岁,正是干事创业的年龄,内心里也有往外闯一闯的念头,但想想北河沟学校老师像走马灯似的留不住人,他不回学校山沟里娃就没人教,最终还是坚持了留守,决心在家门口的学校教一辈子书,为乡村的下一代读书上学尽他的绵薄之力。回到学校他和其他两名代课教师分别承包了一到六年级70多名学生的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学校的管理工作。

北河沟边远偏僻,资源缺乏,经济条件落后,两免一补政策没有实施前,山高路远,碎娃上学路上困难多,时常都有学生和家长坚持不了不来上学。为了不让学生辍学,他白天上课,放学后就翻山越岭、三番五次上门动员,给观念落后的家长苦口婆心的讲道理,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的说好话,力所能及的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千方百计地叫学生回学校上课。山沟里的农户居住分散,为了减轻家长的送学负担,

他尽量上门去接送孩子,放学再送回家。遇到雨天,道路泥泞,有家长不来接送的,他也只好亲自去送到家里。

山里娃儿上学不光路途远,而且在学校里吃饭也是问题。离学校20里远的郑家山学生,家长每天都是6点多送他们上学,走好远的山路才能赶上学校8点的课程,直到下午放学才能回家。中午时间,这些孩子靠啃干馍当午餐,能够吃上一顿热乎乎的中午饭是家长和孩子最大的心愿。为了改善这个情况,放学后他就给他们烧开水,隔三差五地抽时间给他们做一顿饭。学校实施营养餐后,学生们每天可以吃上鸡蛋面包喝上牛奶,让他和家长们心里才踏实了些。虽然他们家离学校只有两里路,但为了监管好不回家的学生在校园里不出问题,中午他还是坚守在学校做一顿简单的饭和家庭条件最差的学生一同吃。

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凡有办法的都把娃送到好点的的学校里读书,留在当地上学的往往都是贫困户。今年7岁的一年级学生梁荣珍,她的姐姐在郭镇中学读书,母亲长期患病,家里还有痴呆的爷爷和奶奶,只有靠她父亲一个人在外打零工挣钱,勉强维持生计。为了支持家庭让孩子把学一直上下来,这两学期王三成老师都要拿些钱来帮助他们。对那些特别困难的学生和孤儿,他找各单位和爱心人士给予帮扶,实在没有着落的只有他想办法负担。现在不交学杂费了,过去每学期他都要替一些贫困学生他们垫交

书费和杂费。几十年来,通过他的努力和社会各方面的帮助,北河沟小学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勤学苦练教好书

2004年后,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减少,北河沟小学调整为吴家河初级小学教学点,只保留了一二三年级和学前班。临时代课教师清退了,学校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一校一人,他既是老师又是校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上课、安全到校建,学校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事情全落在了他的头上,但想到职责和使命,他勇敢地面对,坚强的承担。

他照常给学生们开齐了课程,语文、数学、品德、美术、音乐、体育,没有一门落下的。一至三年级、学前班四个层次的学生组合成四复式的教学班,在一个教室上课。复式教学组织难度大,课前必须要精心设计。课堂上给其中一个年级讲授,其他年级就写作业,学前班则在旁边看热闹玩耍。一节课要给三个年级巡回讲几次,常常把握不住时间就延堂,要提高教学效果真不容易。为了上好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他就在课外下功夫精心备课。学校从早到晚在教室里上课,没有时间备课批作业,放学后他就把教材和作业本背回家钻研和批改。他不懂音乐,没有音乐基础,他就慢慢的摸索学会了吹笛子,用他一点也不悠扬动听的笛声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歌曲,有时候放一些音乐光碟,让孩子们欣赏。没有 5

美术基础,他就反复钻研美术教材,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努力培养学生的画画能力。

他心里清楚,他高中毕业参加教育工作,虽然从民办老师转成公办老师了,但他的专业基础还很有限,长期待在一个人的学校里,教研交流的机会少,教育理念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他必须勤学苦练才能不落得太远。他坚持订阅教学报刊杂志,积极争取去外校听课、听讲座、参加假期培训等,努力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他知道了快乐教学法、三环六步教学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在全国推行的优秀教学经验,让他的专业技能逐步有了长进,学校管理、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几十年的勤于职守教书育人,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所做的贡献:1985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1989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德育工作者,1992年被评为汉中地区优秀教师,2008年被评为镇十佳教师,2013年晋升为小学高级教师,去年以来有多家媒体和政府部门看望他们,帮助解决学校工作上的问题,今年又先后推荐他为省市师德标兵。各级组织的关怀和鼓励,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只有敬业爱岗,加倍努力,把学生娃教好把学校办好,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才能不辜负各方面的深情厚爱!

第二篇:最美乡村教师--默默地坚守

默默地坚守

沿着弯弯区区的山路,经过石头山缺口,就进入了南湾办事处最偏远的石山嘴村。村里有所石山嘴小学,座落在一个小山坡上,也像村名那样质朴。因为偏远,学校缺少固定教师,支教教师来了一批又一批,在这频繁变动中,然而有个固定的身影,默默承受着、默默奉献着,辛勤耕耘,无怨无悔,一心扑在教育。犹如山口的岩石,35年如一日,默默的坚守在山里,不变的是岗位,改变的是他渐老的容颜。他,就是现年59岁的市级优秀教师,现小学负责人刘强芳。

1980年8月,他是村里的高中生,学校没有正式老师,孩子一个个又求知若渴,在这几乎与外隔绝的村子里,他这公认的“高学历”就被推到了三尺讲台,从此,他以代课教师的身份开始了教学生涯。他拿着不够养家糊口的代课工资和孩子们融在一起,努力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教育着孩子,看着孩子们一批批走出山口,演绎着一个个难忘的故事。

李金,一个失去母爱外来就读生。胆小,木讷、孤僻。跟随白天在山里一个小采石场工作的父亲。两间简易石头房垒砌一个临时的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爸爸劳累的工作,无暇顾及他的学习,送到学校就是为了有个照顾他的地方。母爱的缺失,造成性格的缺陷,他学习很差。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刘老师,抽出时间,多方了解情况,较多的关注他。他对李金说:“基础差一些不要紧,咱可以不和同学们比,

咱要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就是成功。”他时常这样鼓励李金。用爱来感化他,激励他。细心发现他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为了点燃起李金自信的火花,让他体验成功和自豪。刘老师时常对他降低要求。比如考试,对他单独给予提示,作业只要求做基础知识题,尽量在班级树立他的威信。让同学对他不歧视,有好感,愿意热心帮助他,和他交朋友,共同享受在班级的快乐。

期末考试李金成为班里进步最大的一名学生,当李金自信的抬起头时,他也笑了。

刘婷、刘稳一对老实的不能再老实的姐妹。90年代初,九年义务教育在老百姓眼中分量是很轻的。“女孩子学啥,长大嫁人有口饭吃就行了。”农村家庭孩子本来就多,传宗接代思想重。她家有4个孩子,为了生计,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不回家,平时家里就靠一个家庭农妇来支撑。每到春秋两季交学费时,她们家就是困难重重,一拖再拖,一直到期末还是不能交上学费,经常辍学。一年又一年,怎么办?孩子是无辜的,不上学怎么能行呢?家长不懂教育,可自己还是明白的;刘老师多次到她们家,宣传义务教育法,给他讲知识的重要性,社会在发展,没有文化,怎样能脱贫致富的道理。同时,申请学校免去刘婷、刘稳两个孩子的杂费,并用自己的工资交清以前320元的欠款,让他们到学校来继续学习。320元现在看可能不多,但在那时,对月工资只有180元的代课教师来说却是多么大的付出。孩子终于上学了。

可是第二年春季开学,两个孩子仍然没有来报到。经了解,还是没有学费,怎么办呢?只好又给他们补交了学费。

多年来,到底补贴了多少孩子,刘老师记不清了。但他说“孩子的脸上能充满喜悦,在学校的乐园里愉快学习、生活,我就是快乐的。”

90年后,在石山嘴小学支教的老师很多,来来去去,但在教师中给大家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刘老师。那时进村的唯一山路泥泞不堪,全靠步行,学校有没有居住地方,中午年轻教师都带着干粮,在炉火上轮流热一下就是午餐,实在弄不急就冷饭就着开水吃。艰苦的条件留不住年轻教师的心。人在学校,心在外怎么能搞好教学,学校全靠代课教师是搞不好教育的。刘老师向校长建议,改善居住条件,让年轻教师能安心教学,带动学校的发展。学校吃水困难就打井买水泵;当地教师一起动手整修一间厨房,垒砌灶台,让教师中午能吃上一口热乎饭。围墙破了没经费维修,自己动手粉刷;没有花木,就近取材,你家一棵我家一株,硬是把花园种起来。

刘老师的家是所有年轻教师最熟悉的,不论哪届支教教师都在他家吃过饭。家里改善伙食了,总是忘不了叫上一声,一块打个牙祭。特别是雨雪天,学校缺少干柴,“下雨不方便,到我那凑合一顿?”“一块去,不就是添双筷子吗!”他总这样热心的相邀。事实上一到他那就成了中午改善伙食的机会了,家里的鸡蛋、喂养的鱼、平时舍不得的闷罐肉都会

端到桌上。校园变得温馨了,留下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支教时间越来越长,学校教学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越。

1998年,是刘老师难忘的一年,辛苦几十年的他转正了。转正那段时间,他很激动,自然更热情的邀支教老师到他家做客。刘老师平时笑呵呵,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像家里很宽裕。其实,他家并不富裕,妻子在家务农,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紧靠他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热心肠的他在学校是吃苦耐劳的老教师,下班了,他又是干农活的好手。总是挤出时间种田、打柴、养殖。有时家里实在周济不开,它就白天上班,夜里打柴,凌晨天不亮悄悄卖掉,清晨又早早来到校园。用这样辛苦换来的钱接济学生和老师,怎能不让人感动呢?至今,只要在那支教过的老师,见到他时,都会主动打招呼,亲切的一句“刘老师”包含了多年来难以言表的感情。

刘老师是一个要强的人,他对自己的工作从不满足。在自己还没转正时,他那股求知若渴的劲头影响许多年轻人。“你们都是城市学堂来的正规教师,见过的东西比我多,我得向你们学习。”“社会都在进步,我不努力就会跟不上趟。”他主动听年轻教师上课,努力在乡里讲公开课,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自学,成为代课老师里第一个拥有大专学历的人。所有的一切就是为了提高自己,不辜负学生,对得起教育。如果说虚心上问体现的是好学,那他这种不耻下问就是一种伟大,让年轻人都自惭形秽的伟大执着。

这些年来,学校里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唯独他执着的坚守着,为一个座落在离城市十多公里,交通不便的偏僻山村学校送走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班学生。市级先进个人、市级优秀教师、“两创两争”文明教师、优秀班主任,数不胜数的光环显示着他踏实的脚印。“踏踏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人,无愧于教育事业。”即是他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2010年,他开始负责石山嘴小学的全面工作,即当老师又当领导。肩上的担子重了,身上的责任大了,他忙完班里忙学校,把全部的身心放在教育上。他深知,“育人先育己,德高方为范”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工作中尽职尽责、关爱教师,关爱学生。走上讲台是良师,走下讲台是朋友。成为爱教育、钻教育,献身教育的好老师、好校长。

再有一年他就60岁了,回眸走过的教育路程,消逝的是艰辛,留下的是欣慰,石山嘴小学在他的努力下变得整洁漂亮了。然而,小山村与外界道路修通了,加上计生政策的影响,只有900多人的村子伴随着教育资源整合的步子发生着改变。孩子越来越少了,昔日的完全小学变成了一个教学点。年轻教师一个个走了,可当地留守的幼儿依然存在。为了教育,他依然默默承受着,奉献着,犹如一座石碑,镌刻着小学校的点点滴滴。他说,他要坚守这块教育阵地,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因为,他随学校一路走来,学校有了家的感

情。

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石山嘴小学

第三篇:无私的奉献 无悔的坚守

2014-05-26 13:

42 来源:中国经济网湖北频道

[我要发表评论]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中国经济网湖北5月26日讯(通讯员刘青)每当谈起马当,大家会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小镇嘛,每当谈起张培森,大家也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不就是一个面临退休的老头嘛,可就是这种很不起眼的小镇记录下了这样一个很平凡老头的不一样的故事,他放弃上海大都市的繁华,扎根于偏僻小镇,把自己平凡的一生奉献给了海事平凡岗位上,直至退休,仍然恋恋不舍,他的故事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也许他的一生正是我们当前履职行动缩影和真实写照。

张培森同志1952年出生于上海,1969年随着上山下乡的大军来到永修,1977年正式进入海事队伍, 1995年因工作需要调至彭泽海事处,至此,张培森同志的一生便与彭泽海事处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直至坚守到退休的最后一天。马当办事处作为九江局最偏远的哨岗,条件艰苦,责任重大,可他一呆就是17年,曾经的马当险阻,因为有了他和他的同事的坚守,如今已慢慢成为了让老百姓放心,让船员安心的一隅。

蓦然回首,已经过去了17个年头,马当的群众早已经习惯了江边那伫立的身影,熟悉的人都会亲切的喊声:“老张,又来啦!”一句简短的问候,让他欣慰不已。谈及马当水域,船员都会微微触眉,这里水文环境复杂,航道狭窄弯曲,是船舶航行的一道险关。同时该地区沿江群众出行往来主要依靠一艘客渡和一艘汽渡,渡船的航行安全是压在马当办事处顶上的一块巨石,面对如此沉重的安全压力,老张和他的同事们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呢。17个春夏秋冬,无数轮风霜雪雨,他们始终坚守在渡运管理的第一线。17年来马当渡口未发生一起渡船事故、成功地保证了1200多万人次的安全过江,50多万车辆的平安出行。从2007年成立马当监控点以来,他们每年都会让8—9艘船舶,160多人次安全脱险,化险为夷。我想这一份份答卷无不写满了老张和他同事们汗水和辛劳。

马南水道除了航道复杂外,气候变化明显也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每遇恶劣天气,老张不是守着预警高频就是出现在渡口盯防的第一线。在日常监管中,每天凌晨,屋外仍是漆黑一片,老张就已经习惯性的醒过来,下床第一件事就是拨开窗户,看看外面天气如何,如果发现江面临时起浓雾或者有大风,他会立即拨打各渡船船主电话,提醒船舶注意,不得冒险航行。一个个电话拨过去,必须确定每条船都收到信息才会放心,当渡船禁航时,他就像一座灯塔挺立在江边,严密监视着江面上的一举一动,任凭风吹雨打,不顾酷暑严寒,一心只为守候这一片的安详。

记得2006年的

六、七月份,那是老张他女儿参加高考的日子,多少父母都会放下手边的工作,陪伴儿女全心备考,老张也多么希望这个时候能坐在女儿身边,哪怕就是陪女儿说两句贴心的话,可是他做不到,他知道每年高考前后也是一年中渡口渡运量非常大的关键时 刻,渡口盯防需要人,现场维护秩序需要人,面对这样的抉择,老张不是没有挣扎,没有犹豫,只是到最后,他的选择依旧是坚定地站在了渡口,守护着学生渡,默默护送着别人的孩子平安的走进高考考场。

马当办事处的女同志比较多,老张的班上就三个人,另外两位都是女同志,而马当办事处的主要职责就是值班预警,渡船监管,全天候24小时都需要有人值守,可寂静长夜里谁都想安稳的躺在被窝里睡觉,值班计划怎么排?“我来吧,晚上我也睡不着,你们早点睡,早上早点来换我就行。”还没等两位女同志开口,老张就已经站了出来,不容她们推辞直接主动承担起了夜间值班的职责,自监控点成立以来,90%以上的夜班都是他在承担。每逢佳节望团圆,春节是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再远的游子都期盼着在这样的节日里能与家人团聚。老张的女儿生活在上海,妻子退休后住在九江,一家三口本就聚少离多,都渴望春节能好好团圆一下,可真到了过年之时,他首先想到的还是它的工作需要,该他值班,直不必说,有好几次轮到他休班,因为有的同志家里有些特殊情况,为了照顾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顶了上来,在马当的17年中,他就有十二年没有回家过年,它的妻子知道他身体不好,便于大年三十赶到马当,陪伴他过好春节。用老张的话来说:女儿大了不用我们操心,在外面过年也就习惯了,你们多回去陪陪孩子比什么都好。马当办事处人少,经费不足,请不起炊事员,只要是老张上班的时候,厨房里就少不了他的身影。白天渡口现场盯防,晚上彻夜值守高频,吃饭时间老张就给大伙客串一把厨师的角色,一日三餐丰富多样,让其他的同志就像回到了家一样轻松开心。为了能让菜品更丰富更健康,老张还利用休息时间把后面的院子也给开垦了出来,直接在里面种上了蔬菜,顺便还摘上了几颗果树,翻地、除草、施肥,刨水渠,就像自己家种的一样,在老张的带动下,后面的院子不仅成了马当的自留地,更成了大伙业余时间活动的小天地。

一幕幕这般平凡而感人的场景就如同一部老电影,慢慢呈现在我们眼前。有人曾问过他:老张啊,临近退休了,以后不用挤大巴上班,不用再顶着大太阳去渡口盯防,以后有什么打算没有?笑呵呵的老张却一下子愣住了,良久才回味过来:是啊,马当的渡口再也去不了了,晚上也听不到船员的呼叫声了,10多年里,脑子里想的全都是这些事,突然之间要离开,说实话我还真的挺不习惯了。简单的对话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也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可我却从这只言片语中看到了一个平凡老头的奉献和牵绊。

17个春秋如一日,老张就是这样无私地奉献着,无悔地坚守着,守到头白,守到退休,在他心里,渡口的安全永远比自己重要,海事人的荣誉永远比自己重要,即使面临着退休,老张也不愿意去找任何借口懈怠,他常说:在一天岗,就要负一天责,退休?我不是还没退休么,没退休就得来上班,来上班就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渡口离不了人,不去看着我不放心,就算要走,我也得坚守到最后一班。正是这样的坚守和执着,书写了海事人的忠诚,守护了马当这片水域的安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培森同志的海事人生,就是一首无私奉献,无畏坚守的感人诗篇,他把一片赤诚献给了马当,他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了他曾战斗、热爱的这一方土地上,虽然他即将离开海事,离开这战斗了半辈子的岗位,但是我相信,他的心永不会离开!这就是他——张培森,一个平凡老头不一样的故事。

第四篇:一道坚守岗位热心奉献的风景线

一道坚守岗位热心奉献的风景线 (记者站 白洁 闯美沂)

在丫髻山休闲旅游文化节上,有这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就是一只坚守岗位热心奉献的景区服务队伍。

近日,一年一度的丫髻山休闲旅游文化节于2016年5月7日至24日在刘家店镇丫髻山景区举行,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为保障游客敬香祈福安全有序,刘家店镇优化管理模式,强化服务队伍建设,创造舒适洁净的景区游览环境。文化节期间,联合公安、工商、民政、城管等部门400余人成立联合执法小组,坚持活动期间各景点全勤备岗巡查。此外,镇机关工作人员敬业奉献,上山开展志愿服务,坚守在维稳、防火、文明引导、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售票验票等工作岗位,在做好岗位职责的同时,倡导文明和谐的文化旅游环境,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第五篇:钟晶:“最美乡村女医生”的坚守|青春建功十三五

◎本刊记者 陈晰

“80后”布依族姑娘钟晶是贵州省黔西南州龙河村卫生室的一位乡村医生。生在贵阳、长在贵阳的她,却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以心换心,在需要我的地方发挥自己的价值。”这是钟晶在贵州黔西南偏远乡村当村医的8年里,扎扎实实干出来的真实感受。

从城市到山村

钟晶原本在贵阳市的一家医院工作,在几次前往丈夫工作的贞丰县龙场镇探亲时,她亲眼见到了农村群众看病的艰难。贞丰县龙河村是典型的喀斯特石山地区,9个组765户2967人,其中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5%。长期的山地封闭让当地群众卫生防病知识缺乏。村民中风湿病、儿科病高发,日常的伤风感冒都有可能为村民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其中,40%左右的妇女患有妇科疾病,但却从不接受检查治疗。

让钟晶记忆深刻的是一位40多岁、家住小屯的村民,她每天5点钟起床从家出发,用3个小时,走10多公里山路到镇上看病,还要长途跋涉返回去忙农活。

她还曾目睹当地一个结婚几年的妇女,因为一个简单的妇科炎症导致生育受阻,最后家庭破裂的情景。

这些对钟晶的触动很大,让她产生了到龙场去开卫生室的想法。

把想法付诸行动是在2008年冬天。钟晶把幼小的女儿托付给远在重庆的婆婆,径直到了龙场镇龙河村,并拿出自己的2万多元积蓄建起了诊所。

诊所开张时,当地很多老百姓并不相信这个刚满25岁的女娃娃能治好病。卫生室一度门庭冷落,这也让钟晶困惑和苦恼过。但她慢慢想通了:建立信任需要时间,要慢慢来。对偶尔来咨询病情的患者,她就先配一天的药给病人,如果没有效果就不收钱。一有时间,她还走进乡亲家里,给他们讲解防病知识,教他们如何预防妇科病、风湿病等当地的常见病。

在钟晶的努力下,卫生室变得越来越热闹。钟医生“看病态度好、价格低、有效果才收钱”的口碑也在村民中传开了。龙河村卫生室越来越出名,一传十,十传百,很多患者慕名而来。

留下,因为这里需要我 2009年初,卫生室已颇有起色时,丈夫调往黔西南州委工作,她也面对一个抉择:自己是走还是留?想一想那些小病跑远路、花高费、乱吃药的乡亲,钟晶决定留下来。

仅仅60平方米的房间,摆放着理疗仪、治疗仪,还按照大医院标准进行垃圾分类,钟晶的卫生所成为龙场镇最正规、最专业的一家。每天早上7点左右,钟晶的诊所就开门接诊了。病人多时一天要看上百人,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夜里如果有人生了急病,在楼下喊,她也会再起来接诊。

对乡亲们来说,有这样一位医术精湛,又为患者着想的好医生,为他们免除了许多病痛之苦。家住新童村新元二组的龙昌云,是一位到集市上卖水果的小贩。他被严重的风湿病困扰多年,到大医院求诊,各种偏方也试了不少,药费花了上万元也没治好。没想到,到钟晶这里来吃了几付中药,折磨他多年的风湿病再也没有犯过。

后来,龙昌云卖水果的时候听说谁有风湿病,就建议他们到钟医生这里来看,并且还利用自己走街串巷的便利,帮助钟晶带药给各个村的患者,

为了降低群众看病的费用,钟晶想了不少办法。她将整盒的药分开,根据病情配药。经济困难的患者,钱不够也可以赊账。老乡的一些疑难杂症,她会根据家传的办法,结合自己的医疗知识和实践,中西并用,而中药材也尽量自己动手制作。

在卫生室给人看病之余,钟晶也会抽出时间去看望村里留守的老人们。在龙河村的小路上,村民常常看见娇小的钟晶背着瘫痪的老人到诊所定期检查、治疗。她走村串寨,为全村村民建立健康档案。谁家大人打工去了,小孩有病;谁家老人留守在家,需要什么药,钟晶心里都一清二楚。

每逢感冒流行的季节,钟晶会买一些板蓝根等预防药品,挨家挨户送药、问病。逢年过节,她还会购买一些药品和棉鞋、棉被等御寒物品,送去给村里的留守老人和儿童。

钟晶还自掏腰包,为卫生室购置了治疗风湿、关节痛的保健器材,让村民们免费使用。“很多老乡用了以后说有效果,我感到特别高兴。”钟晶说。

由于开的都是低价药,有时还免费送药,刚开始的两年,钟晶的丈夫每个月都要拿工资来贴补卫生室的费用。早在贵阳工作的时候,钟晶就是一位知名的白癜风专家。到了龙河村之后,仍然有全国各地的患者辗转找到她治疗白癜风。这一部分的收入,钟晶也用来补贴给了卫生室。

卫生室的“学讲创扶”

以前,在城市里长大的钟晶也和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一样,爱逛街、购物、看电影。但是来到了龙河村卫生室,这些都没有了。每天只有单调的三四种蔬菜,买不到爱吃的巧克力和奶茶,更没有时髦的衣服。村里也没有澡堂,只能用两个大桶提水到屋内洗澡。

最不适应的是晚上,钟晶说,晚上七八点,是城里最热闹的时候,但是在农村就已经漆黑一片,家家户户都关门睡觉了。“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晚上把门关了,就一个人在屋里发呆。”钟晶说。对家人的思念更是难熬。她和丈夫只能周末尽量抽空见面,与父母和孩子更是每年春节才能见上一回。 起初,在龙河村工作的消息,钟晶还是瞒着父母的。她只告诉父母自己和同学去外地做药品生意。直到有一天,在报纸上看到了钟晶的事迹报道,他们才知道,原来女儿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开始,母亲在心疼之余,也担心她能不能吃得了这份苦。但是慢慢地,母亲也理解了她的选择。并且看着女儿从娇生惯养的“小公主”,蜕变为一位成熟、坚强、干练的女性,成为村民们的健康“守护神”。

近年来,钟晶也收获了很多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道德模范、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并在网上被亲切地称为“最美乡村医生”。

这些荣誉让她有机会走出山村,去见到更广阔的世界。到北京参加活动,听到全国道德模范的事迹,钟晶深受感动。她想,能不能把他们的故事带到村里去,让村民们听一听?在外地培训的时候,她也想到,村民经常跟她说庄稼受到病虫害,收成不好,能不能也让他们有培训的机会?

抱着这样的想法,现在,钟晶不仅仅是为乡亲们看病,她还在卫生室办起了“学、讲、创、扶”活动。定期邀请全国的道德模范到村里来为乡亲们做讲座;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来为乡亲们讲一些农业种植技术和知识;还为年轻人举办一些创业讲座,扶贫讲座,介绍政府的相关政策;在她的努力下,当地和天猫合作,把一些特色产品如手工刺绣,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

钟晶在龙河村的坚持,在很多人看来是伟大的,而这种伟大,又蕴含在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里。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的八年,她无怨无悔。她说,因为这里有她热爱的人们,有她青春的印记。

(原载《中华儿女》杂志2016年第16期总第431期。如转载请注明微信ZHRN1988)

上一篇:乡村旅游未来发展前景下一篇:乡村空间布局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