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网络教研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网络教学研究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系统的、全新的教学研究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研究模式的有益补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校基本普及,大多数学校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校本教研的结合应用。

第一篇:网络教研论文范文

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中的特性及作用

【摘 要】随着我国学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教研已经成为当前学校体育资源的主要共享平台,通过学校体育教研团队的组织形式把众多专家、学者、体育爱好者的思想汇集,不仅挣脱了守旧规章管理的束缚,思想结晶和教学经验更有效地融汇到体育实践教学,还引导了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可见,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的持续发展中也越显重要。

【关 键 词】学校体育;教研团队;网络教研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体育教学研究探讨的途径已经衍变成体育教学博客圈、学校体育论坛、体育教研QQ群等网络教研形式,带动着学校体育发展。同时,学校体育教研团队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体育爱好者等,通过学校体育团队的形式,在交流中丰富经验与网络教研探索中不断创新。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已成为目前已知国内面向基础教育中出现的教学案例、实践心得、课程设置等问题重视度最高,普及层次最广的网络教研模式,为我国学校体育的一线教学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教师,也使得网络教研成为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师逐渐聚焦的互动平台。

一、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中的特性

1. 广泛性。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已经发展成为队伍强大的网络教研组织,目前学校体育教研团队主要通过论坛、QQ交流群、博客等方式对体育教学中疑难问题进行案例互析,首先从网络教研参与人数上看,主要的体育教研论坛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还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每期论坛探讨课题、有效回帖率都逐渐深层次化方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真正达到了学术论坛的交流意义。其次,是年龄上看,学校体育教研团队中涵盖了很多年龄层,从刚毕业的青年到暮年老人,都可以成为学校体育教研团队的成员。

2. 交融性。学校体育教研团队也同样具有交融性,这种交融性不受政治立场、意识形态的束缚,也不存在地域和地位之分,上到都市名校的教研员,下到偏远乡镇的教师,只要热爱体育事业,关注体育教学,便都可以在网络教研中拥有自由言论和平等的权利。而这种交融主要体现在南方与北方、城市与农村、高校与中小学、男教师与女教师、年轻人与老年人等,正是因为存在这些差异的交融性,才更加提升了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中的活跃性。

3. 倾向性。倾向性是指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的过程中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会倾向于某一方,这种倾向性有很多种的变现方式,这个倾向性源于具有不用的性别、年龄、经历、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而当双方实力悬殊、强弱分明时,就会自然产生弱者承受不住自身心理的趋使,会转向支持强者的观点,这样就是演化成了学校体育教研团队中在网络教研中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教研组专家参与人数和舆论被关注程度最高的现象。

4. 不稳定性。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中也存在着不稳定性,不稳定性也势必影响着网络教研过程的结果,而不稳定性主要是学校体育教研团队中的个人爱好造成的,部分成员只参与感兴趣的话题和板块或者由本地区知名教研组承担主持的网络教研才会参加,无法保证每期的论坛都能正常参加,从而导致网络教研中探讨过程的片面性和不全面性,这些都是受学校体育教研团队的不稳定特性直接影响的。

二、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中的作用

1. 促进了网络教研方向的多元化发展。随着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吸收越来越多的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的加入,使得网络教研的研究领域也愈加宽泛。因为地域间不同性别、年龄、经历、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也使得思维方式和教学理念存在着差异,也直接影响着网络教研方向的发展。而新时代娱乐化、休闲化、大众化、时尚化等体育理念的渗透,更加促使网络教研方向的多元化发展。从单一的体育学研究方法延伸到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衍生交叉学科的繁多,体育科学的研究正在越来越复杂化和细致化。而在畅所欲言的学校体育教研团队,摆脱了学校体育规章制度对思维方式的束缚,解放了传统观念对接受新鲜思维的压制,加上各地域间不同的体育文化特色,网络教研的方向也从局限性、单一性转化为全面性和多元性,都为网络教研方向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前提。

2. 提升了学校体育教学策略的改革空间。学校体育教研团队通过网络教研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我国基本国情的特殊性和地域文化特色的不同,新课改指导思想还是无法很全面性地适应我国的学校体育,所以在校本课程下学校体育教学策略还很大程度上依赖体育教师的技能和素质要求。而通过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中的探讨和交流,增强了体育教师欠缺的专业技能知识,明确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丰富了处理体育教学疑难问题的教学经验等。然后通过知识的革新和经验的积累,把理论依据结合到实践教学中,根据体育教学经验与反馈的总结来进行变革,剖析出学校体育一线教学中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现存的利与弊。并将具有南北方特色的民族体育文化相互融入到学校体育中来,促使区域间民俗体育特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通过合理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完善体育教学的最佳效果,不仅提升了学校体育教学策略的改革空间,更对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3. 改善了区域间体育教学水平差异的不足。因为受经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水平也是呈现差异之分的。比如,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的体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就高于其他省份,城市的体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明显好于农村。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研活动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一些教师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农村体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及评价标准得不到推广。此外,部分地区对待学校体育态度消极,不订阅体育类杂志期刊,导致体育教师也缺乏自觉的学习动力,缺乏对《体育法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了解,这都成为了体育教学水平存在差异和教学事故频发的影响因素。而通过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地域间合作、互动的科研探讨,不仅拉近了省市、乡镇地区教研活动的联系,加强了人才流动体制的管理,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区域间体育教学水平差异的不足,同时教研走访和网络教研也带动了不同区域体育教学的发展。

4. 强化了网络舆论对学校体育的监督与控制。透过网络教研的平台能一定程度了解到我国学校体育不同地区的体育教学开展情况,并根据各地区体育教学存在的教学问题和个别体育教师欠缺的人文素养及时控制和解决,而学校体育教研团队通过网络教研与地方教研有机结合就是对地方教研体制监管的一种表现方式。伴随着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吸收越来越多来自广大地区的体育教师,网络舆论的渲染力也越来越强,通过监督学术抄袭的不正之风,强化对学校体育疑难问题的控制,弘扬积极向上的科研态度,最终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功能走向,也是预防学术抄袭提升学校体育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

综上,伴随后现代思想的延伸,在新课改指导思想的宏观理念下,更加需求我国学校体育教学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应更加紧密结合青少年儿童的思维和活动方式,因此,对体育教师自身学识和人文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通过学校体育教研团队把众多学者专家的汇集,透过网络教研的平台,摆脱了学校体育守旧规章管理的束缚,使得体育教师被压抑的思维释放,把思想结晶和教学经验的交流结果扩展到体育教学的深远层次。不仅明确了网络教研对提升体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性,提升了学校体育教学策略的改革空间,改善了区域间体育教学水平差异的不足,强化了网络舆论对学校体育的监督与控制,也显示出学校体育教研团队在网络教研中多元化探究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许正林.体育传播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07.

[2]谢英.区域体育资源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09.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4]周登嵩.学校体育热点50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作者:胡奇志 费俐兴

第二篇:浅谈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相互渗透策略

摘 要:网络教学研究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系统的、全新的教学研究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研究模式的有益补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校基本普及,大多数学校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校本教研的结合应用。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是教学与教研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趋势,成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攻克各类教育发展难题的新方法。

关键词:网络教研;传统教研;融合;交互渗透;互联网技术

网络教研和传统校本教研都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二者并不是分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传统校本教研具有针对性,便于师生沟通反馈,也有利于教师组织管理,但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网络教研对传统的校本教研工作具有补充作用,通过互联网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固有界限,能够进一步提高教研效率,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线上教研能力,又能够提高各地区,各级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但相应地存在管理、评价制度不够完善,教师参与主动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特点与优势,将两种教研模式融会贯通、合理应用。特别是针对网络教研,应意识到其相对于传统教研的优势,并将其与传统教研结合起来,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一、 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优势与特点

(一)传统教研的特点

1. 具有针对性

传统的校本教研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校为本进行教研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符合学校的发展特点。传统的教学科研是以学校的制度和规范为基础,以学校为本位的。它可以围绕学校本身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调整具体的工作安排和教学研究活动,有利于管理层进行及时监督和适时调整。

2. 有利于师生互动

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植根于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充分。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在传统教学中,他们可以进行面对面的教学,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因此,师生之间能够通过沟通交流从而更加了解,相互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也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补充,这相对于网络教研更加有效。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也体现出更真实的情感,从而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师生关系。传统教研中的教学活动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有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探索。

3. 有利于科学的计划管理

科学的规划和组织管理,是对教研活动提出进行的目标和具体操作,保证了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传统的校本教研由学校管理者或学科教研组长牵头,制定科学的计划,并且对整个教研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教研团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直接,反馈更加迅速。参与教研的成员在教研活动中都有各自具体的任务,能够在既定的计划之下,及时地完成教研任务。同时,管理人员能够对教学任务进行有效,有针对性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教学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二)网络教研的特点

1. 网络教学与研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络教研作为传统常规教研模式的补充,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固有界限,成了一种全新的系统远程教研手段和教研方式。网络教研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整合优质资源。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通过相同的网络平台,上传、分享、下载、借鉴资源,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进行教学集备工作。同时,网络平台的回复、评论功能也能够及时地进行教师之间的沟通、反馈、交流,有利于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各阶段、各地区教研活动的优秀成果和丰富经验。

2. 有助于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教研工作,具有跨时空,跨地域的特点,所以更加要求参与者具备相互配合和积极交流的能力。网络教研相对于传统教研,成员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面对共同的教研任务,需要参与的教师主动进行沟通,积极配合同伴工作。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利用互联网信息与资源的能力,提高教师对课程的整合水平,促进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断学习,提高专业能力。

3.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网络教研是教师互相交流讨论,互相促进的平台,也是得到教学教研帮助和专家指引的重要途径之一。网络平台的核心是共享。网络教学与研究促进了教师群体之间的共享、交流与合作,实现了学校与地区之间交流与信息的互补。同时,网络平台可以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指导。通过专业领域专家与学科教师的交流和指导,有利于解决教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研究与思考的进步。同时,网络平台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方便教师从丰富的教学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中学习。

二、 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互补优势

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各有特点,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的优势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传统教研模式注重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方便以校为本,結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来进行教学教研,具有针对性,利于师生互动,方便组织管理,这种教研方式在现在仍然不可或缺,在教研活动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而网络教学研究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依靠学校协调管理能力,科学安排教学研究活动。网络教研平台通过网络与现实的互动,更加灵活的教研形式,实现了分享交流、互相完善的良好教研氛围。随着社会步入“互联网+”时代,学校、教师应紧跟时代,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和教研平台进行教研活动。在网络教研过程中,教师能够得到专家的引领和指导,能够得到专业指导,获得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利用互联网和信息资源平台进行教研,方便快捷,突破时空和地域限制,不仅可以提升研究效率,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信息素养,对学校教学工作也有促进作用。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能够将两种教研模式优势互补,趋利避害,实现更高效,更有质量的教学、教研效果。网络教研是适应新时代的教研模式,它可以作为传统教研的补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宽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范围,能够有效缓解教师备课的压力;同时,网络教研有助于教研资源互相交流,也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对教研任务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管理。因此,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结合运用,应成为教学教研过程中的主要方法。

三、 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目前,将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模式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但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研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网络教学研究对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学校缺乏有效的网上教研活动管理体系,缺乏网上教研活动的管理和实践经验,因此,这些学校相应的活动体系、评价体系和评价体系尚未得到完善,对于网络教研的实践经验不足,不利于有效实施网上教研与传统教研相结合的模式。

(二)网络教研资源不足

目前,大部分学校已完成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基本到位,但大部分学校仍在努力建设和完善相关的软件资源。大部分中小学校中,专业的互联网技术人员存在不足,管理网络教研平台,完善相关网络教研资源的任务相对而言难度较大。此外,部分教师特别是老一辈的教师,尚未适应运用网络平台的教研模式,许多优质的教学资源没能及时、广泛地分享。对此,相关部门加大对学习教研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加强培育教师运用网络进行教研的能力,协助学校探索教研资源开发新途径。

(三)教师对网络教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虽然大部分学习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但网络教研的使用率、普及率仍然较低,大多数学校依旧以传统教研的方式为主。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对网络教学和研究的新形式仍然不熟悉。为了利用网络教学和研究,他们往往被动地接受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并逐步完成相应的要求,而没有真正利用网络的方便性来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因此,网络教研在大部分学校仍然停留在较浅程度,缺乏师生、教师之间的深度的互动交流。

(四)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主动性不足

由于一些网络教研的活动安排缺乏科学性,例如,主题脱离实际教学内容、不合理的时间安排等问题,部分教师在网络教研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由于一些网上教研会采取“非正式”形式,属于一些学术团体自发组织的研究活动,没有强制性要求和相应的活动管理规范,导致缺乏激励机制和深度互动。充分、有效地将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相互融合发展,要从学校与教师两方面共同努力发展。

因此,在学校方面,要以学校文化为基础,借助现代化网络平台,提升教师教研能力。学校要借助于网络教研平台,深入开展基于校本的教学活动,提炼学校文化内涵、打造教师文化、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如果学校仅把网络教研当作学校活动的“窗口”,或仅停留在仅由教师参与的、泛泛而谈的层面,那么,这样的网络教研很难有发展的空间和后劲。因此,学校应借助互联网和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将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相结合,在发展过程中关注流程、精心积淀、不断反馈修正,只有提升学校的发展品位和内涵,网络教研才会得到充分发展,网络教研才会积蓄出文质兼美的内涵。此外,学校应注重建立健全网络教学研究管理指导体系、合理的激励制度和评价机制。为了提高教师参与网络教学与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重视网络教学与研究技术与资源的建设。建立活动体系、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确保网络教学科研活动的有效实施。

作为教师,应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网络教研活动,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与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老师分享、交流教学成果,实现提升专业能力,拓展知识技能的目的,同时通过借鉴、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实现网络教研对传统教研的补充和提升。

四、 结语

网络教研作为进展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教育教学新模式,其优势对传统教研必然能带来很大帮助。网络教学研究与传统教学研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最终融为一体。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相结合,将实现网络技术环境下教育体制的创新和教育的系统转型,构建一种新型的综合信息教育形式。

參考文献:

[1]王建华.浅谈英语学科网络教研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英语教育,2017.

[2]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2011~2020年)发展规划》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

[3]俞翠山,刘新兵.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优势互补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2014.

[4]郑世忠,张德利.继承与超越——从“网络教研”到“互联网教研”[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

[5]蒋新成.网络教研的现状分析与“互联网+教研”的设计[J].基础教育参考,2014.

[6]张淑萍.借网络教研平台 促教师专业发展[J].宁夏教育科研,2009.

作者简介:

宋爱仙,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一中。

作者:宋爱仙

第三篇:网络教研助推农村教师成长

在新课改中,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现状和前景令人担忧,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它关系到新课改的成果能否真正实现。据调查,农村学校教师经常使用信息技术备课的只占全校教师总数的4.5%,偶尔使用信息技术备课的只占全校教师总数的6.1%,很少使用或不使用信息技术备课的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9.4%。这种现状怎能使教师走上专业成长之路呢?通常开展教研活动人少言微,不仅难以让教师全员参与,难以让每个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受到关注,更难形成多边互动的教研环境。这样的教研活动不会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只会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要使农村教师适应新形势新需求,跟上时代步伐,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在信息畅通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数字化教研与学习,以迅速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当前,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也铺上了信息高速路。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的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农村教师一定要在这大好形势下迅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而网络化学习与教研是一条成长的捷径。网络教研必定是常规教研的未来趋势!网络教研是平等的,是公开的,是跨越时空的教研发展趋势。

网络教研是我国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是凭借网络技术开展的教研活动;是借助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网络教研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教研的优势

1.丰富便捷的资源系统

网络以其庞大的资源系统,集结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工作体会、学习思考。一些汇集新课程的教学资源为农村教师提供良好的快捷的交流平台,为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络教研氛围。

2.专家引领

在农村学校,由于人力资源极度缺乏,许多对教育怀着满腔热情的教师,长期独立地摸爬滚打,收效甚微,以致认为教学研究也不过如此。一些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也只能在杂志上看到。但网络大大缩短了一线教师与教育理论研究专家的距离,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观摩优质课例。以往的教育教学实验都是专家拟定教育教学方案,由一线教师按部就班地实施,而在新课程推广过程中,一线教师和专家的位置是平等的,教育专家的理论研究在即时的教学检验中也可以不断得到修正,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被及时地总结,网络构筑了新型的专家——教师互动模式。在这样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合作模式中,农村教师受益最大,一批研究型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实践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3.不受时空的限制

常规教研活动由于受时间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参与面小、交流不充分、回应不及时、跟踪指导欠缺等弊端。网络教研可以突破时空,使教研活动无限扩展。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让处于不同地方的人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教育论坛或者基于在线通讯工具的教研群体,进行区域内或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利用论坛发贴等方式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开展研究、共享成果,这是传统教研时代根本无法想象的。网络教研达到了一种跨区域的共享、互补的功效,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教研。而且,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就随之结束。而网络教研,大家的观点都留在网上,研究者可以在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种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且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或者没有参加教研的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论坛上的帖子,了解大家观点,参与研讨,影响面比较大,指导的面也更加广泛。

4.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

网络的隐蔽性消除了教师的戒备心理,特别有利于农村教师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网络教研中,有的老师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成功的教案、案例与同行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在群策群力中凝聚更多人的智慧,每个人在贡献自己智慧的同时也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了帮助和启发,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开放的网络平台、平等的交流氛围,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家以共鸣的方式相互促进和提高,构建了和谐的抒发、表达、辨析、提炼教学思想、总结教学方法和探索教学规律的人文网络教研环境,在超越时空的研究中不断实现着自我的超越。

5.教研手段多样化

Email、QQ、BBS、Blog,既可作为教师群体的交流工具,又可为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提供技术支持:教师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获得名师指导;通过QQ与名师进行即时交流;通过论坛上的“名师专栏”向名师请教,通过教师在线研修网中的“名师专栏”获得名师指导。网络教研使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

农村学校进行网络教研的条件

1.硬件条件

(1)校园网络。校园网络不仅仅具备校园局域网的功能,同时必须能够连通Internet,保证网络畅通,建立校园网站,建议包括如下内容:设立教研新闻、课程改革、教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研论坛、教研论文、教研计划、教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等栏目。充分发挥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在此过程中,在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促进了教研观念的更新,对变革传统教研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而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2)基本硬件。包括办公室配备台式电脑,安装基本常用办公软件,配备专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的畅通。有条件的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以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的进行教研学习。

2.教师素质需要提升

首先,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研理念。新课改的启动,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科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

其次,培养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举办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教研的相关培训。让每位教师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会在网络上收集寻找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向全体教师明确提出了开展网络教研规定和要求,开展网络教研,整体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的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再次,鼓励教师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一天不学习就有可能落后,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新知识需要掌握,每刻都有那么多的新见解需要了解,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仅是业务方面,更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的,网络资源如此丰富,更应该成为教师日常性工具。

农村教师进行网络教研的有效途径

1.集体备课电子化

备课是提高现代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集体备课不外乎是同年级同学科组的教师,参照教科书、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在一起说一说、议一议教学的目的、重难点、课时安排、教法学法、教学手段等。而许多农村学校没有平行班级,教师备课一直是单枪匹马。采取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就大不相同,它从内容、形式、对象等方面都赋予新的内容。这样,农村教师的电子备课,就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甚至学科的限制,在一个广阔的时空内进行专题研究。教师将教学设想以及解读按时上传“ftp”专门文件夹,组内其他教师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网上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随时吸纳和整合大家的意见,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撰写课时教学计划。这种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约束的集体备课充分、有效,使教师智力资源得到共享,教学个性得到培养,教学差异得到互补。

2.专题研讨交互化

围绕某个专题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研讨,这是常规教研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形式。网络环境下,我们运用网上交互方式来实现专题研讨,研讨内容更深入、研讨时间更持久,研讨的范围更宽泛。比如“网上沙龙”是一种崭新的研究形式,农村教师可以借助论坛进行在线实时“网上沙龙”,给自己来一次头脑风暴。学校网站也可以开辟“教研专题论坛”,开办“每周一题”,教导处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根据教师需要“发帖”,引导全校教师展开讨论,营造浓郁的教研气氛,为教师搭建一个对研究主题思考、讨论、争鸣的广阔平台,如“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观”“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合作学习”“如何进行习作讲评”“如何上好复习课”等等,教师借助“论坛”这个平台,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跟帖”,评判他人的观点,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人员限制,能够经常性的交流研究,集思广益,更好地讨论一些重要问题,也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使理论学习在思考中内化、在讨论中交流、在争鸣中实现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彻底摆脱了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局限,使教研活动弥散在教师日常教学的每一天。

3.教学研究微格化,听课评课最优化

课堂教学研究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可一改传统的听课评课,实现课堂教学研究微格化。校园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微格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网络教研中授课者则可将自己的教案及实录发到网上,让大家评析。以往的听课与评课只局限在本校听课者与上课老师之间的一对一交流、一次性无跟进互动。随着听课者离开,听课评课活动即告结束。而且因为评课者都是很熟悉的同事,很多人碍于情面,不肯说真话,这种活动停留于“好话、假话”云云。听评课活动一旦延伸到网络中,就会形成积极主动、民主对话、平等互动的群体教学研讨氛围,让每位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唱主角。这样一次互动变成连续跟进的多次互动,一对一的交流变成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真正使教师通过研讨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授课教师则可在“备课——反思”中实现多次循环,使自己的教研水平有一次飞跃。

4.教育叙事,从“草根”到研究型教师

一些有追求的教师在网络中渐渐不满足于下载或上传课件、教案以及教学体会,他们开始在网络尝试着以“白描”方式述说自己的教育故事,并开始反思教育教学故事背后的意义。“草根式”教育研究热潮已开始形成,涉及的教育教学主题多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新问题,这些教育实践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大家以平等、探索的态度共同协作和商讨。参与者也由最初的一线教师中的网络爱好者,渐渐普及至一般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一线的、朴素的“草根”研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育叙事研究”之后,会渐渐发现自己已经跟新课改同步化,专业理论日渐丰富,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成为新课改中的研究学习型教师

农村学校网络教研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研纵使千般好,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学校进行网络教研存在着下面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加强管理。

一是农村学校由于教育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电脑设备老化,人多机少,维护跟不上,这些都影响了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许多有学习研究意愿的教师面对如此情景只能望洋兴叹了。所以,学校基本硬件的配备还有待加强。

二是需要转变教师观念,提升计算机运用水平。目前社会上评价学校看的主要是升学率。可是,大家都知道,从认识论上讲,要转变一种观念又是多么的难呀,包括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当然,社会的发展肯定是要我们迅速转变这种观念的。

第三,相应的教学资源不到位。农村学校实现网络教研缺少相应和必要的资源支持特别是软件资源,网络教研就只是个 “空壳子”。如今的中小学校园网,有条件的建,没条件的也建。打开校园网,空空如也。一张主页若干网页,无论多么精美,除耗费时间外,找不出对教研有什么作用,更没有发现校园网在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上有什么作用。校园网缺少教研的内容,缺少教师之间教研的交流,这是不争的事实。

农村网络教研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它是从一种全新的视角上探索教研的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研更加科学。这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识和自我观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教研”快捷、实时、丰富的资源、开阔的视野,是传统的教研活动所无法比拟的。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网络教研”一定会在农村学校教研活动中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小)

作者:钟良东

上一篇:导入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投资效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