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校长的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当校长的范文

当校长的感悟

傅青云

招生、录取、校安工程、创先争优、双学双比,一个暑假感觉比平时还忙。今天,各部门都在紧张有序的忙着高一新生报到时,我反而有难得的一刻闲暇功夫。想想时间过得真快,去年这时,刚一主持工作的我也在这里思考学校的现状、思考学校的出路、思考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稳步推进,作为校长的我有很多感悟!但碍于工作繁忙,也限于词汇贫乏,只能点点滴滴、零零碎碎记下几点。

校长,一个学校的法人,在别人眼里也许地位高人一等,也许和教职工要有一定距离,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但我认为恰恰相反。工作十几年,我是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岗位,单位里有比我长,也有比我幼的人,没做法人前,常称哥呼姐的开玩笑拉家常,做了法人之后,在我的思想意识里根本就没有“高人一等”这个念头,我知道,校长是别人称呼你、敬重你的,而不是你自封的,因此我对他们的称呼没有改变,态度没有改变。上班在校长室办公是校长,开会在台上布置工作是领导,但更多的还是同事,还是朋友、还是邻居。一句哥姐称呼能拉近距离暖人心,一句玩笑能化解矛盾缓气氛,何乐而不为呢?想想这一年中工作上好多难事并不是我高高在上的校长位置而解决的,是因为我平易近人的态度赢得了人心,赢得了支持而解决的!因此当校长的深切感悟之一——低调做人。

只有在创新中才能发展学校。自主持工作以来,做了几件以前学校没做的事。一是请进来、走出去想方设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将家长和兄弟学校领导老师请到学校,实行教学开放周加强联系;邀请县教育局专家到我校进行指导、座谈寻找差距;带领教师到安师大附中观摩、学习增长见识;组织全体班主任、教研室主任到肥西小庙中学参观、交流拓宽视野。创建《二月花》校刊,提高文化品位,进行文化熏陶;隆重举行三八妇女节大会,感动了女教师提升了敬业精神;开了初、高三毕业典礼,师生的情感得以渲泄,爱校精神得以升华;第一次、第一时间把承诺的高考喜报和奖金送到学生及家长手上宣传了学校形象,扩大了影响;招生工作提出了“全员参与,全面开展,走村窜户,不放弃一个学生”的理念增加了生源;和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举行了夏令营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暑期生活,提高了素质 „„。正是因为这些迎难而上的创新工作,才有了今天的高一新生报名这一喜人的热烈场面。因此当校长的深切感悟之二——高调做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和教师谈心,多和群众交流,尤其是与老同志多交流,与所谓的“刺头”多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年来与全校80%以上的教职工,或单独或三五个群体一起谈过心,取得了理解,获得了支持;在用人上也是以点带面的鼓励教职工做事,虽然在大会上布置、要求全体职工要站好岗、尽其责积极做事,但心里明白80%的工作是20%的人做的,但这样对一些尽心尽力做事的人,也就有了心理安慰。对人对事多表扬少批评,每周开会时都对涌现出来的哪怕有一丝闪光点的好人好事不惜“夸大其词”进行表扬,以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平时自己多做事少说话,走到教室门口,看到一片纸屑弯腰拾起丢进纸篓而不说,让教师、让学生看到我的行为,感觉到应该怎么做比自己不动手指挥他们怎么做的效果要强得多。一年来,教师的心在慢慢靠拢,学校的环境在慢慢净化,一种团结和谐的氛围在慢慢形成,这又是我当校长的深切感悟之三——以身作则暖人心。

校长不是万能,不能改变所有不想看到的事,只能尽力去做能改变的事,这也是我当校长的一个感悟。

第二篇:领导人当校长的故事

1926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中央特别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开办最高党校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在北京及广州各办一所长期党校”。这是中共中央最早的一份关于开办党校的决定。

此后,由于形势所迫和条件所限,“最高党校”一直没能开办。但这份文件,为日后中央党校的创立,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1933年3月13日,为纪念马克思逝世(1883年3月14日)50周年,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在江西瑞金开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它就是中央党校的前身。

1935年11月,中央转战陕北后,正式在瓦窑堡开办中央党校(后迁至延安),培养高级干部。

董必武言传身教

在瑞金“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德高望重的董必武先后出任教务长和副校长。1935年,董必武出任中央党校校长。陕北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董必武虽是校长,待遇却低得出人意料。他和教务主任共用一张桌子、一条长板凳,合用一张硬板床。为了方便工作,他花1块多钱买了一块怀表。这块表又大又响,走得也不准,大家都叫它“火车表”。但董必武说:“反正快慢误差不超过半小时就行。有会议时,表快了,我晚点去;慢了,我早点去,不就调对了吗?”

在董必武任校长的两年时间里,中央党校的规模迅速扩大。1937年5月,党的早期领导人李维汉接任校长时,学员已多达四五百人。

毛泽东题写“实事求是”

1943年初,中央政治局推举毛泽东为政治局主席、书记处主席,并兼任中央党校校长。从那时起,到1947年3月中央党校因内战被迫暂时停办,毛泽东一直直接领导中央党校的工作。中央党校得到进一步扩大,学员由几百人发展到了3000多人。毛泽东出任中央党校校长后,采取了三大创新性举措:其一,对办学思想进行改革,停止执行理论与实际割裂、脱节的教学计划和安排,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其二,鼓励学员参加大生产运动,一方面锻炼自己,另一方面通过自力更生,实现自给自足;其三,广泛开展文艺活动,活跃生活,配合教学。

中央党校在延安的两个礼堂,就是学员们自己建起来的。在建造过程中,设计图纸、运 1

送材料、盖房等,大都是学员们自己动手完成的,其间只请了少量的石料工人。大礼堂将要竣工时,学员们左看右看,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有人提议在礼堂正面的墙上,挂个校训题词。一说到题词,大家就很自然地想到了中央宣传部的范文澜老先生。但范文澜试着写了几条,自己都不满意,便提议去找毛泽东写。毛泽东欣然答应,立即叫人拿来4张二尺见方的麻纸。他沉思片刻,饱蘸浓墨,迅速挥毫,“实事求是”4个雄健潇洒的大字随即跃然纸上。在场的人齐声称赞,这4个字的含义精深、透彻,抓住了中央党校的办学精神。1947年3月,国民党将领胡宗南率军进攻延安,中共中央主动转移。国民党军队进入延安后,中央党校的大礼堂遭到破坏。幸好刻着“实事求是”的4块方石,被倒塌的墙壁埋住,因而得以保存。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收复延安,在清理中央党校大礼堂的废墟时,找到了这4块完好无损的方石。如今,它们被保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内。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党校被迁到了北京。1955年8月,中央党校创办了一份校报,所用报名就是毛主席题写的“实事求是”。20世纪60年代初,党校大礼堂建成,其正厅内最醒目的便是“实事求是”4个大字。20世纪90年代,它先是被镌刻在中央党校大门内专设的石壁上,后被移至现在的位置——大礼堂前的广场上。

胡耀邦引领“真理标准大讨论”

“文革”开始后,中央党校陷入停办状态。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决定恢复中央党校,并于1977年3月初确定由华国锋任校长,胡耀邦任常务副校长(主持工作)。这是胡耀邦复出后担任的第一个职务。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央党校应当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这是胡耀邦首先考虑的重大问题。他明确提出,要把中央党校办成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强堡垒(后改为“阵地”),办成发扬光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模范。如今,中央党校大礼堂的两侧,就分别写着这样的口号: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领导干部到中央党校后学什么?这是胡耀邦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他在一个会议上明确说,中央党校要开设4门课:哲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党史党建,使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都有所接触。为此,他组建了一个小组,着手选编教材。最终,中央党校选编了13本教材,共有100多万字。这些教材被印成大字本,除发给学员、教员外,还送给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至于中央党校教学的基本方法,胡耀邦在一次讲话中提出,坚持读原著为主、自学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辅导,解答难点疑点问题。“两个为主”,自此成为中央党校的教学方针。

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胡耀邦的另一大贡献,就是创办《理论动态》校刊。1977年7

月15日,《理论动态》创刊,5天出一期,每期都由胡耀邦亲自定稿。创刊之初,该刊不断发表拨乱反正的文章,很快就引起了强烈反响。1978年5月10日,在胡耀邦的支持下,《理论动态》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中央领导“吹风”场所

最近一个时期,中央党校校长都由中央政治局分管党建和组织工作的常委兼任。有关专家指出,中央党校因其特殊的地位,成了党和国家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出台前重要的研讨和吹风场所。1992年6月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作报告,就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论述,统一了全党的思想,为党的十四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2004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作了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报告,对于在新形势下,如何处理社会矛盾、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提出了战略思路。

胡锦涛总书记曾是中央党校1983年中青班的学员,后来担任中央党校校长近10年。现任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和之前的校长们一样,对党校工作投入了很多精力。(摘自《环球人物》)

第三篇:浅谈当民办学校校长的三点体会

深圳坪山新区龙山学校校长:方佑喜

我是在民办学校摸爬滚打走过来的,2007年经董事会提拔走上了民办学校校长工作岗位。因为是校长,平日里少不了要和兄弟学校的校长们打交道。其间,听得最多的就是校长们的相互倾诉和抱怨。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能带出什么样的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从不否认这个观点,但我认为这句话用在公办学校校长身上更为合适些,而对于民办学校而言,一个好校长未必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来。不是说民办校长能力差,管理不好学校,而是因为民办学校校长是在学校董事会的授权下管理学校,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校长的教育理念、管理方法乃至人、财、物等方面的权力都要受办学董事会的制约。一方面校长要从产业和经营的角度考虑董事会成本回收的最快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一方面校长还要从教育和社会的角度考虑教育效果的最快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正因为这样,我们起码有80%以上的民办学校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处于有力无处使,尽力难尽心的局面。也就是说,民办学校的发展走向根本不是一个校长能够决定得了的。因此,我觉得要当好一名民办学校的校长要比当好一名公办学校的校长难得多。那么如何才能当好一名成功的民办学校校长呢?

一、要学会处理好与董事会的关系,让董事会放权放心。

民办学校校长与公办学校校长的本质区别在于:一个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任命,拥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和人、财、物权;一个是由办学董事会聘请,校长的一切权利受控于董事会。那么正确处理好与董事会的关系,让董事会放权放心,实现校长与董事会的最佳结合,是民办学校校长管理学校,施展才华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如何处理好与董事会的关系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先理关系,后当校长。

作为一个民办学校的校长,上任前必须要理顺校长和董事会的责权关系,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决策权和执行权”两权分离。对董事会所拥有的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即哪些属重大事项必须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不能含糊不清。董事会对校长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授权,形成制度,做到董事会和校长的职权界限清楚。并且学校要建立规范的权力运作机制,避免校长由于受“家族”的影响出现“一纸空权”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董事会、校长之间权力“越位”、“错位”,以及在承担责任时的“缺位”和“空位”,使校长有适当的权力履行其职责、管理好学校。

(二)、相互制约,利益捆绑。

董事会因信任而授予校长权力的同时,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校长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校长以权谋私、用权失策和做不利于学校发展的事。同时由于董事会对校长具有聘用和解聘权,校长相对来说处于一种弱势地位。有可能校长将学校办得红红火火到了成熟稳定期,而董事会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消除校长在学校的优势地位而不聘或解聘。要使校长没有后顾之忧,把学校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就要建立一套专门确保校长续聘和不解聘的硬指标机制。另外为了消除校长的“打工头”意识,积极调动校长工作积极性,董事会应建立一套涵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办学质量为主的动态工资体系,使校长在考虑教学质量的同时又顾及办学成本和发展后劲,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董事会和

校长利益的共同体。

(三)、目标合理,评价有方。

每个学年初,校长根据学校实际,确立学校发展目标报董事会审批,而学校董事会又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制订合理的校长评价方案。董事长评价校长主要看学校规模和利润,不能只看短期显性结果,否则必然会导致对校长工作评价的片面性,并严重影响校长的积极性。更为严重的是校长在这种评价的指挥棒下追求任期内的短期效应,舍本求末、“提前透支”,为学校以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为此,学校要从招生数量、学校规模、成本效益、队伍建设、品牌打造、家长评价、教学质量、社会反响等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校长工作评价体系,全面评价校长工作,使校长既抓好眼前又着眼未来,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四)用心经营,稳步发展

作为一个民办学校的校长,要想使董事会对其真正放心、放权,就要充分取得董事会的信任。而取得董事会信任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长本人要把学校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力求让学校稳步快速发展,切不可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二、要想办法让教职工定下心来,心甘情愿为学校工作。

用人之道,在于得人之心。作为一个校长要想管理好学校不能仅凭制度或手中的权力压制教职工,更不能通过小恩小惠,随意践踏制度去迎合教职工,收买教职工。前一种管理过于僵化,容易造成教职工逆反心理;后一种管理只能维持一时,不能长制久安。而最高层次的管理就是事先为教职工规划好一切,让教职工沿着你为他们规划好的“光明大道”,自觉、自主,心甘情愿地干工作。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我觉得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为教职工制定一套富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的工资方案。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民办学校的校长除了要学会处理好与董事会的关系外,我觉得最为关键的就是能为广大教职工精心设计一套富有激励性和挑战性的工资方案,这是管理的前提和根本。有了这样的一套方案,教职工们才感觉到有希望有奔头。有些学校教职工工资方案陈旧老套,年年照葫芦画瓢,干好干坏一个样,最多干满一学期或一年加一个教龄。还有些学校重职称和学历,轻能力和贡献,同样的工作岗位因有高职称或高学历,月工资竟然能相差一到两仟元。据了解民办学校中高学历的教师,大多是刚刚毕业的应届生;高职称的教师,大多是上了一定的年纪的老教师。应届生缺乏经验,老教师缺少冲劲和干劲。真正的中流砥柱是那些在民办学校工作了两三年以上,有经验有能力有干劲有事业心的中青年教师。因为政策性因素他们失去了许多评职称的机会,也许他们不是最高学历的,但他们却勤劳、肯干、谦虚、上进;也许他们没有较高的职称,但他们却是民办教育的脊梁。毫无疑问,这两种工资体制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无法真正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只会造成教职工心里上的极端不平衡,它带给教职工的是失望和抱怨。试想如果我们的教职工是在这样的一种心里状况下工作,那么工作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怎样的工资体制才富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同时又能体现高学历、高职称呢?我觉得主要要围绕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这两个方面来做文章。工资体制中可以体现学历工资、国家职称工资,但只是象征意义上给予少量的补贴,而真正的“重头戏”要放在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上。比如可以设立校级级别工资,每学期或每学年根据教师的综合表现,综合业绩评定校内一级教师、校内二级教师、校内三级教师等。能在一年或一学期中评为校内一级教师的,工资可以相应高出

很多,这些级别工资每学期或每学年后可上升可下降,视能力和业绩而定。连续三年或连续五年以上都能评为校内一级教师的可评为校内特级教师,享受学校最高级别教师的工资,甚至工资还可以高出行政人员。这样的工资体制用公式表示为:教职工总工资=基本工资+学历工资+国家职称工资+岗位补贴+校内级别工资+校龄工资+浮动奖金+加班费。这样的体制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把大家拧成一股绳。这样可以在管理上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效果,让管理层省心,放心,同时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因为每个人有了奋斗的目标,每个人都把学校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每个人都在想办法让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至,这样的力量是没有人可以超越的,而拥有这样一批员工的企业,它必定会成为最强大的企业。

(二)构建健全的奖教奖学制度,进一步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

俗话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为了进一步调动教职工工作热情,除了从根本上解决教职工工资体制问题外,还要构建一套健全的奖教奖学机制。比如我校:每年教师节学校除了全额发放上级各种竞赛、考试等项目下拨的奖金外,学校还按校内教育教学奖励条例加倍奖励教师。本条例共包括各级各类竞赛奖,

六、九年级升学考试奖、校内月抽考奖、期末教学达标奖、上级教学质量监测及专项素质抽查奖、招生及巩固生源奖、教师评优奖、学生助学金发放办法等八大项。每学年在各级各类竞赛及考试方面用于奖励师生的近30万元人民币。这一双奖其下的举措大大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为教职工规划未来,消除教职工后顾之忧。

民办学校生源不稳,教职工流动性较大。针对这一现象,民办学校校长要想管理好学校,让学校得到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在稳定教职工队伍这一长远问题上动脑筋,要想办法让每一个教职工倍加珍惜这一份工作,只要来了就不想走了,一颗心牢牢地跟学校捆绑在一起。真正要做到这样,除了解决好工资体制问题外,还要说服办学董事会从住房、养老等福利方面为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比如为教职购买社会保险,干满十年可以享受一次性分红,干满十五或二十年可以分到一套住房等。

三、要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

作为一名民办学校的校长,要想管理好一间学校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和学校管理水平。既要有鲜活的办学思想、前沿的教育理念,又要有一定的学术修养,同时还要经过很多淘洗与磨练;既要敢于下放权力,又要广开言路善于倾听。

(一)要有超前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

通常情况下,校长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是决定一所学校“扛什么旗,走什么路线”的关键所在。校长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干,能用清晰的语言、制度、文化、行为概括出、体现出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目标,让全体教职工看到前方的旗帜,不让教师跟着感觉走。在领导学校的工作时,成功的校长都会出好主意,想好办法,采取有力的措施,作出科学的决定。所以学校的校长领导学校工作的过程就是制定决策与组织实施的过程,就是鲜明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实施过程中被落实的过程。鲜明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会引领一所学校的健康发展。

(二)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和清晰的管理思路。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人物,是教职工学习和生活的楷模。作为一个校长除了要有超前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外,必须还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和一整套学校管理的思路。只有这样,校长才能领导全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才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切合实际地管理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这就要求校长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学习各方面专业知识,要经常性到一些办得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然后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要经常性深入课堂听课,经常性参与学校各科组活动,让老师感觉到校长既是一个好校长,同时又是一个好教师。

(三)、能知人善用,敢于下放权力。

企业要发展,靠的是人才。同样,作为民办学校的校长要想管理好学校仅凭自己一个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 一定要学会知人善用,一定要学会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一定要学会下放权力。一个好的校长,手下一定要有几个忠诚、得力的干将。这就涉及到要选人、用人,待人的问题。选人要先选德,后选才,要本着大公无私,唯才是用的原则;用人就是要善于把不同的人才分别用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充分下放权力,将其潜能发挥到极至;待人,就是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公信人。

(四)、遇事沉着,口才出众,能巧妙化解各种矛盾及纠纷。

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矛盾和纠纷。有些是家校矛盾,有些是老师与老师之间的矛盾,有些是部门主任和老师之间的矛盾,有些是学校部门和部门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些矛盾,校长要沉着、冷静,要学会用出色的口才去巧妙化解之。

(五)、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和保证。拿我校来说,为了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敬业爱生、严谨求实、乐于创新”的高素质队伍:

1、学校每学期开学前组织新进的教师进行岗前业务学习和培训一周。

2、学校定于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第六节课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等学科的主题教研活动时间,除了听课、评课外,还要求各科组老师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主题教研。例如如何上好小学三年级启蒙作文课,三年级的语文课文应该怎么分析等等;

3、定于每周星期一晚和星期三晚为集体备课和批改学生作业时间。

4、每个月分别组织一次师德师风座谈会、班主任交流会和全校教师校本培训。

5、积极组织老师参加教师继续教育,

6、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上课,同时也定期组织学校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

7、每学期举行一个科目的校内教师基本功大赛。通过长此以往的培训和实践,老师们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地址:深圳市坪山新区深汕路89号龙山学校

办公电话:0755—84638760—8008

手机:13826531891

邮箱:fangguanghao456@163.com

邮政编码:518118

第四篇:怎样当一个好校长

怎样当一个好校长?借用石局长工作报告中的话“一个好校长就是用上几年功夫,倾尽一己之力,打磨出一所有特色、有质量、声誉高的好学校、名学校,区域内争相把孩子送进去读书的好学校,这样的校长就一定是一个好校长”。

今天我受中心校领导之意,在这里和大家共享我对好校长的理解以及我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不妥之处望大家见谅。

一、作为一名校长要有担当

校长是学校各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上至教育局、中心校,下至各位教师、学生、家长,不论什么事都得校长把控,有苦有甜,有喜有悲,有时因事情太多而烦恼,有时也因为不顺心而发脾气,这也很正常。但是,我从不在教师面前有失校长尊严,不在领导面前有失自己的教养,遇事冷静处理,家有三件事,先挑紧事做,凡事要分轻重缓急,必须承担起所有工作的责任,遇事不怕事,无事不找事。我们当校长的都是双肩挑重任,双手写青春,我们能把大好青春年华洒在这里,这说明我们是一批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人,能委于重任;这又说明我们是教师中的姣姣者,是领导眼中的中流砥柱,是教师心中的带班人、好班长。我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添乱做贡献,不给领导添麻烦,不让教师唾沫淹,不让家长往外撵。

二、作为一名校长,工作要高效

要求教师所完成的工作,我们时常对教师要求时间节点,按时完成,同样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也要按时完成,甚至还得高质量完成,因为上级要求我们的比我们要求教师更具体、质量更高,所以说我们在工作中时时处处高效工作。不论领导交给我们什么任务应不折不扣。只要领导交给我们任务,就说明领导信任我们,在领导心目中我们是能胜任的,是放心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高兴,应该接受,因为我们是受重用的。高效的意义也就是在完成各种工作时,保质保量按时甚至超前完成。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在领导还没有布置时我们已经做了,领导还没有安排,我们已经安排下去了。走在前面、想在前面,因为我们的工作有重点、有中心,谁都知道干什么、怎样干。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常规工作的安排与检查、课堂结构的改革与高效,这些工作就是我的本职工作、重点工作。分时段的工作我们更要统筹安排,今年大家都知道是“国检”年,重点又多出几个,事情又多出很多,这就要求我们高效工作,什么事情也不能放下,什么事情也得我们亲力亲为。

三、作为一名校长,要团结好本校的全体教师

石局长报告中说到:“抓队伍就是抓质量,抓师德就是抓质量,抓改革就是抓质量”,各位校长要把队伍建设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时时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千方百计,持之以恒,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做出不懈努力!

学校的各种工作都靠我们来指领、来引领,可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核心还在各位教师,特别是今年迎“国检”的重要时期,我们的主力军是教师,我们的生命力也是教师,这就要求我们要团结每一位教师,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的主动性,调动他们的能动性,让每一位教师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来。重用一些有责任的好教师,提拔一些能干的教师,让他们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让他们也能团结一批好教师各尽其职完成各种工作。我们的权力有限,经费有限,不能给予教师物质上的奖励,但我们靠的是用心去和他们相处,情感的投入往往比其他更长久、更有效。

四、作为一名校长,要有良好的执行力

从这点来说,我认为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还是我上面所说的,领导给了我们任务要不折不扣完成,因为这是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对我们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赞许。如果说领导对我们不放心,他不会给我们布置任何任务。正如这样,想一想:我们能胜任这份工作吗?如果胜任不了这份工作,我们还能坐在领导的这个位置上吗?所以说良好的执行力,就是高效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五、作为一名校长,要绝对忠诚,忠诚大于能力

我工作了32年,在校长位置上干了27年,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工作过,回头想想我的最大优点就是:向主,“吃哪家向哪家,打铁忙工向主家”,忠诚于每一个领导。不论领导安排什么任务,我都会去完成,完成不完成是态度问题,完成的好坏是能力问题。

当了近三十年的校长,我知道我的能力不如大家,什么也不会,但我能不折不扣的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我能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能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护领导的声誉和权威,始终与领导保持高度一致,这也许就是我当校长这么长时间的心得体会吧!

同时我也要求教师维护中心校、维护学校、维护领导的声誉和权威。因为我时常做到了:在什么地方也不说教师的坏话,竭力维护每一个教师的声誉;同样教师也在维护我的声誉和权威。也只有这样,我在传达和布置各项工作时没有遭到任何一个教师的反对,也反映出各位教师对我的尊重和理解。

六、作为一名校长,要宽宏大量,有大爱之心

当校长难,当个好校长更难。像弥勒佛一样,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我们面临的是各种性格、各种脾性的教师。有时各种难听话、不负责任的言语、对工作的不同态度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都与我们所想的格格不入,有的教师甚至还对我们指桑骂槐,我们该怎么办?我们不能逃脱又不能避而不见,只能用一颗宽宏心、大爱心对待每一位同志,对待每一件事情。作了这些年的校长,我的体会是:平时要对同事们好,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遇到困难及时帮助,尽最大努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尽最大努力化解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长之间的矛盾。不论教师做错什么,我做到及时纠正,特别是家长找到学校,我的做法是首先理解家长倾听家长的诉求,然后针对事情作出处理意见,再找教师沟通交流。只要对教师充满爱,对学生充满爱,我相信教师会理解你,家长会尊重你,社会会认可你,面带笑容接待每一个家长,真情实意带好每一位教师。我们西片的教师心直口快,说话不留情,也许我们听了不舒服,但他们的心声又反映出对我们工作的不理解,同时又能让我们反思工作中的失误,不要随便指责教师,不要把教师的缺点挂在嘴上,多考虑教师的优点,善待每一个教师,让他们工作的舒心、对你放心。

七、作为一名校长,要有构画学校发展的前瞻力

学校的发展主要靠校长来谋划,今年干什么,明年干什么,哪个教师能胜任哪个年级,哪位教师能胜任哪门学科,我们当校长的应该对学校的每位教师了如指掌,对学校的发展心中有数。今年该购置什么准备什么,明年购置什么准备什么,都应该提前构想。学校的发展需要什么,我们就想办法解决什么,教师需要什么,我们尽量满足什么。有时因经费短缺不能满足教师的需要应及时沟通,我想教师会理解的,只要你时时处处为学校着想,为教师所想,为学生所想,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教师、每一件事情。

八、作为一名校长,要有上传下达的协调能力

学校的大多数事情,我们当校长的都是在上传下达。上级的各种制度方案,我们不仅要及时传达,还要听取教师的见解和意见,采纳一些好的建议向上级反映。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教师对制度方案甚至对上级领导的质疑。有反抗有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对制度方案的进一步解读,站在大局的角度,站在全体教师共同利益的角度来解释,不把矛盾上交,不把事情搞大,不把问题升级。校长首先是一个充满公正心的人,只要公平对待,你就是最受尊敬的人。

九、作为一名校长,要有处事不惊的沟通能力

学校大大小小事情都需要我们去处理,有些事情教师难免不理解。有位教授讲的好,不要指责老板的不是,老板晚上睡不着在想工作的事,你说他们不在工作吗?白天他们休息了一会儿,你说他们不工作违反规定吗?我的经验告诉我:开会交格调,遇事冷处理,分析事情原因,了解事情经过,不随便承诺任何一件事情,积极配合家长,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事情,采取虚心接受的态度去面对家长。不慌不忙,冷静对待,因为你一慌忙就容易出错,你不冷静,就容易把矛盾升级,再处理那就更难了,要记住我们才是最后的裁决者。

十、作为一名校长,要有敬畏之心

校长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我们都是第一责任人,这就要求我们敬畏法律法规、敬畏生命,不触法律红线,不让我们干的我们坚决不干,绝不以身试法,讲规矩守底线。

引用石局长报告中的话说:注重平安建设,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强化师生安全教育意识。安全无小事,来不得半点侥幸与疏忽。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切实使教育法律法规硬起来,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强化综合治理。

第五篇:如何当一个好校长

如何当一个好校长,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诸子百家,各有宏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想:校长如果要成就一番事业,起码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头脑清晰,不做糊涂校长,校长对你任职的学校现状如何?在你的治理下,学校准备向哪个方向发展?远景规划和近期目标如何?采取何措施去实现这些规划和目标,大到学校的教育方针,校容、校貌、校风,小到课程的设臵乃至每个教职工的生活状况和思想动态,校长都要心中有数。保持清醒头脑,才能运筹帷幄,成竹在胸,才能驾驭全局!否则,校长头脑一片茫然,学校的前景也只是一片茫然,校长是糊涂校长,甚至是大家的玩偶校长,这样的校长是“短命”校长。

2、要投入感情,要有精神、有信心感情投入,指专心致志,全身心的投入,干一行,爱一行,对校长这个岗位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这一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忽冷忽热,患得患失,校长是难以当好的。人生在世几十年,在历史和长河中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短暂几十年,掐头去尾,真正的黄金时间就那么二三十年。人的一生,最大的乐趣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做了什么,这是人的一种境界。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永存的是人的精神,人的声誉,人的影响。毛泽东说过:“人总是要有精神的,人做什么事,都是靠精神支撑,人无精神,如同行尸走肉。”所以,要当好校长,首先要拿出点精神来,树立信心,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相信自己有能力把学校办好。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的岗位中去,并持之以恒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学校是没有办不好的。 3,要学会放弃执着是一种美丽,有时放弃是一种洒脱。学会放弃,是因为心灵的天空不能塞得太满。作为校长,(1)要学会放弃“奢望”,不为“名利”所逐。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以平常的心态,安稳的心情,干实实在在的工作。(2)、要学会放弃“负重”,不为“权力”所争,努力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尽量不做别人能做并且能做好的事,将部分权力授予下属,为自己“减负”,释放自己的空间。(3)、要学会放弃“私欲”,不为“情色”所困。会原谅人,会赢得老师一片心,会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管得住小节,两袖清风,从不放弃自己的作风建设。放弃是一种高度,一种习惯!放弃是一种能力,一种智慧! 校长治校三方略

眼界就是境界

学校的领导关键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教育理念的指引。而先进的教育思想来源于校长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境界,校长就可能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中,不能自拔。可以说,校长的境界有多高,学校办学思想的层次就有多高。而校长崇高的境界又来自高远的眼界,从某种意义上讲,眼界就是境界,校长的眼界有多高,境界就有多高,反之亦然。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但要目光远大,眼界高远,更应境界崇高,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抱负;更应淡泊名利,超凡脱俗,不搞短期行为,不搞急功近利,一心一意为民族的大业、国家的命运着想,对学生的终生幸福发展负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同一切违背教育规律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为教育的理想奋斗终生。修养、素质的不同,决定着校长眼界、境界的高低。

思路就是出路

许多学校办学没有效益,校长苦于找不到发展的出路,其原因就是缺乏思路。在企业界,思路就是出路,出路就是财路,出路就是效益。运用到教育界也是同理,没有思路学校就没有发展的出路,就没有腾飞的机遇。思路从哪里来?它来源于科学的发展观,来源于不断的自主创新,来源于对学校情况全面的系统思考。校长要有思路,首先要搞好文化诊断。校长要率领教师运用科学发展观,高屋建瓴地对学校的过去、现在进行系统的思考,从学校发展的轨迹中总结出学校值得继承发扬的优秀文化传统,即“学校精神”,进而对学校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社会资源,对学校的客体形象、组织形象、内形象、外形象,对学校的办学优势与劣势作出系统、科学、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其次要搞好论证,对学校的共同愿景、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管理机制、队伍建设、发展策略、战略步骤等进行论证;对学校的精神力、执行力、感知力等系统进行梳理和设计;对学校的理念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等进行分析和整合,最后找出“创新点”,形成思路和规划。在论证的基础上,校长要找到能引起学校发生持久根本性变化的“发展点”、“杠杆点”,即“创新点”,进行自主创新,避开同质化竞争,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之路,或科研兴校,或特色立校,或质量强校,或机制活校等等,最终形成一条适合学校发展的思路,作出短、中、长规划并付之实践,使学校尽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为才有位

有些学校的校长和干部,总怕失掉自己的位臵,总感底气不足,常为自己没有威信而苦恼,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明白“有为才有位,有为才有威”的道理。一个领导干部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工作上因循守旧,谨小慎微,怕吃苦,怕奉献,就不会有大的作为,就不会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就可能丢掉自己的位子。如果眼睛只盯着位子、票子、车子、房子,最后只能丢掉“威”字和“位”子。有为才有位,有位是为了更好的有为,因此学校的领导和干部应勤修德、重修养、常修行,做到有位就作为,有位更有为,有为更有威,无为就让位,真正发挥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作者:北京市六一中学副校长) 名校长谈治校方略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是因为一个好校长,能够改变学校、发展学校、使弱校变为强校,并造就名校,办出和谐教育。

做一个好校长,不仅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胸怀,最难的是要拥有大局观,能够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抓住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准确做出判断,规划学校发展目标,引领师生共同前进。

校长是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学校管理的指挥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学校在具备相应的办学条件以后,校长便是决定的因素,而这个决定的因素主要是在校长成功治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所学校办学层次的高低,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学校的发展实际已证明了这一点。

校长是管理者,但不仅仅在于如何去“管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高层次去“影响人”。校长的职责应定位在“引领”和“倡导”上,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引领”教职工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快乐工作;并“倡导”教职工科学工作、用脑工作、有效工作,从而打造智慧型的教师团队,构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那么,校长在治校中如何提高学校管理的层次呢?作为校长,应该积极地探索、实践和追求。

要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学校

办好一所学校,校长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思想。办学思想是校长的教育理念、信仰、价值观在学校工作中的体现,是校长的智慧和创造才能的展示。办学理念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思维结构,是校长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校长的教育行为、学校的办学方向。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鲜明、科学的教育理念是学校基于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凝聚,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定位的选择,是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的指南。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因此说,能否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主张,是一个校长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缺乏理论指导的学校管理,其教育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是盲目的实践,严重一点说也可能是危险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讲,校长职务不仅仅是行政职位,更是一种学术地位。校长应有一种学者风范,要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贯穿于日常的管理活动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影响、带动教师,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的行动。

要致力于学校的制度建设

管理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感到自己的需要。用法纪规范学校,首先校长必须熟悉掌握国家有关法律规范,特别是教育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法律法规对学校方方面面的要求。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对办学负有法律责任。同时办学是法律赋予校长的职责,由此可见,校长行使办学权力时应具有强烈的法制观念,必须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用法纪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科学、规范的制度是校长依法治教的重要保证。因此,校长治校的首要任务是要致力于健全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制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注意发挥教代会的作用,使制度“合法化”,这样才能被广大教职工所认同并自觉遵守,这也是一个校长高超领导艺术的职责。对一所学校来说,除有了一套好的章制外,还需要狠抓章制的落实。可以说,一切制度、规定,如果没有检查和督促,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没有过硬的措施作保证,章制都将变成一纸空文。制度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校长及学校办学思想的外化。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说得好:“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所以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正常运转”。由此可见,制度、机制在学校管理运行中的功能、作用和重要性。

要形成特有的管理风范

办好一所学校特别是办成一所名校,归根到底是要进行学校的文化建设和积淀。学校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以特色文化立校。我认为,学校之间的真正差距,并不是物质上的差距,而是学校文化之间的差距。一所成功的学校必定有其内在的精神积累和成功的管理理念,这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是维系、规范、凝聚全体教职工的精神纽带。因此,校长要注重办学经验的积累和校园文化精神的积淀,并且加以扬弃、总结提炼,使其上升为理论,不断探索适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管理风范。从本质上说,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的引领。

在管理过程中,校长要做到,决策讲究民主化,执行讲究规范化,评价讲究多元化。当好一名校长,首先必须是一名战略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分得清事务的主和次、本和末、源和流、重和轻、急和缓、善于抓根本、抓大事,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繁而不乱,众而不惑,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把学校事业推向前进。简单地说,管理就是让合适的人做适当的事,在适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让有效的资源做有效的事。校长是管理者的管理者,学会“分化”,让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忙”起来,让自己在事务中“闲”下来;去不断地思考学校的发展策略,进行学校管理创新,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水平和校园文化水平。我认为,管理最少的又是高效的校长才是最好的校长。

要用创新动力发展学校

校长要带头开展教育科研,理性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不断地创新教育。高考制度及新的课程改革向我们校长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教学如何变知识灌输为能力培养?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比较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又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中学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让他们得到自然健全的发展,为将来知识积累作准备,使学生不仅有辉煌的今天,更重要的是有一个辉煌的未来。“近渴”(高考问题)当然要解,远水(未来发展)更要蓄。使学生有很强的可持续的发展,将来能立足于社会、发展于社会、贡献于社会。我想这是每一位校长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思考的深浅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勤勤恳恳工作、管理好学校是校长的责任,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能够赢得未来的竞争是校长的高层次责任,而且是更重要的责任。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清醒、正确的认识,素质教育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校长要带头开展教育科研,积极探索、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站在理论的前沿去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是提高学校管理层次的根本。

我们常说,学校是教育真正发生的地方,而教育的使命是每一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潜力,教育是一项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社会活动。学生的才能与潜力的发展不能单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它需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的方法不是教师的随意性动作,它需要针对课程目标,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的质量不是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它需要有科学的传授方法与适应学生的学习方法;学校的发展不是凭校长的个人意志和文化水平,它需要有科学的规划,有文化的力量,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因此,校长要树立科研兴校的思想,用教育规律组织教育活动,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特别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至关重要。校本就是立足于学校发展,研究学校、教师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校长、教师应成为研究的主体,通过研究解决问题,促进发展;通过研究,规划发展,提升学校品位。

要有明确的办学目标

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本的观点看,我认为,教育应使人有质量地生活,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既然如此,那就必须重构学校的教育管理,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有质量生活的生态园,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能持续有质量生活的共同体。学生有质量的生活源于教师有质量的生活,一个不幸福的教师,不可能使学生幸福。教师的有质量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张扬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的过程。就办学目标而言,学校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层面上,更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的考分上。作为校长,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应该考虑学校如何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办学的层次。用开阔的眼界和抱负,认真规划学校未来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办学的根本目标;使学生在情感、道德、能力、体魄、精神诸方面全面发展。校长应善于提出学校各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并且把制定目标的过程变成动员、激励全体师生不断奋斗、努力进取的过程,以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办学追求。一流的校长既有识别机遇的敏感性,又有捕捉发展机遇的胆识。

作为一校之长,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编织学生生长成才的摇篮,搭建教师发展的广阔舞台,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同步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让每一位教师感受教育的甘甜,让每一位家长分享丰收的喜悦,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发展的乐园,是我的教育目标和不懈的追求。

要用人格魅力影响学校

人格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我想作为校长要从某种意义上成为学校的象征,“人格”至关重要。首先,作为校长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师生、感染师生;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善于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要有博爱的品质。只有这样,校长的思想才会有辐射力,道德才会有感召力,威信才会有穿透力;学校才能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主流意识,才能带出良好的教风、学风,培养出良好的校风,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其次校长要有宽阔的胸怀、健康的心态,以及亲和力和感召力。作为校长,面对着一个个生命体,如何把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校长就要善于集思广益,虚心听取教职工的建议与意见,善于倾听师生员工的心声,理性地接受不同意见甚至是批评性评论;要学会理解、宽容,善于为教师喝彩;要加强与教职工、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走出办公室,走进教职工中,走进食堂,走进学生中,了解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自己的言行拉近与师生的距离。再者,校长既要懂得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又要懂得维护教职工、学生的人格尊严,维护人格尊严的关键在于学会尊重,校长要学会尊重教职工、尊重学生。我们强调民主管理,强调教师与学生平等,核心的内容是人格的尊重。因为从权力上、能力上、知识上学校成员是不可能平等的,唯有人格(作为人的资格)才是平等的。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的魅力;你可以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大好人,但是没有思想,绝对不是一个好校长。一个好校长首先是一个教育家,其次才是一个管理者。

总而言之,管理中的“管”和“理”是辨证的,“管”是为了更好的“理”,“理”是“管”的基础、前提和准绳。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提升学校的层次和品位,尤其是打造成名校,的确需要几任领导的努力才有可能实现,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上一篇:二审上诉范文下一篇:电商环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