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基因组信息

2022-07-10

第一篇:拟南芥基因组信息

《人类基因信息与健康》感想

班级:车辆0902 姓名:张寒雨 学号:0120907250205

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身上的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很特殊的疾病只在一些特定的时刻显现出来,而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往往被我们忽略,只有在它们显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和严重性。像蚕豆病之类的疾病,是对我们人类自身的健康一个很大的潜在威胁。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是与遗传健康有关联的事情,比如说“饮酒”,“饮酒”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社会交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认为适量饮酒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自古以来,就有“酒为百药之长”的说法,可见酒对人类的健康确是有益的。据专家们对各种酒类的研究分析后发现,在各类酒中,除了含有酒精外,尚有多种有机酸、氨基酸、酯类、糖分、微量的高级醇和较多的维生素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酒对人类的健康确是大有裨益的。适量饮酒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据日本科学家发现,喝酒人血液中出现大量尿激酶及其前驱体蛋白质,不喝酒的人,血液中只有极少数的尿激酶,而造成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的原因是人体中可以溶解血栓的尿激酶等纤溶酶减少,故适量饮酒可预防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当然,大量饮酒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几乎波及全身的各个系统和器官,如肝脏、胰腺、心肌等等,可造成酒精性肝病、胰腺炎、心肌病等等。对机体造成非常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酒精性肝病 长期的过度饮酒,通过乙醇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而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而很多人认为,经常喝酒可以锻炼人的酒量,使 人的酒量提高,这种观点是不太正确的,因为喝酒的能力与人的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有的人的酒量已经受遗传基因决定了,并不是通过多喝酒就能提高酒量的,相反,像这种锻炼酒量的方式只是在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所以不能喝酒的人一定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合理的适量的饮酒,不要盲目的通过多喝酒来提高自己的酒量,而在有的社交场合还是要合理控制自己的饮酒量,不能碍于情面明知自己不能饮酒还大量饮酒,这是对自己身体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应该认识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盲目的跟风不过是在损害我们的身体,所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合理的制定我们的生活习惯,这才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负责任的表现。 转基因技术的确是科学上的一个伟大的进步,但由此而带来的一些安全环境和道德问题也是不容我们小视的,例如孟山都的转基因产品已经在全球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给种植和食用转基因产品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孟山都公司的发家产品,无论是用于战争的落叶剂如“橙剂”(越战),还是用于农业的除草剂如“农达”(Roundup),本质都是杀死植物、制造死亡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讲孟山都公司是靠贩卖死亡起家的,是个死亡贩子。而转基因产品特别是在欧洲是受到很多人抵制的。像孟山都这样一些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生物产品的公司,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一直持保密态度,并且一手主导了转基因产品的测试和研究,进而主导了最终的结果,对民众一直采取欺骗的态度。而特别是政府和一些研究机构为了利益关系和他们勾结在一起,隐瞒实情,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更不为大众所知。这是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谈到健康,除了自身的生活习惯之外,疾病是我们一个避不开的问题。像有的人,很不辛,天生就是白化病,血友病等遗传病患者。而有的人,如色盲,虽然称不上是疾病,但还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而这些遗传病基本上是很难乃至无法治愈的,所以,这些人在生活中要非常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尽量避免不利于身体条件的一些东西,做好预防。而对于我们没有遗传病的人,并不是说这些问题与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当前环境污染日趋加剧,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恶化,与致癌因素的接触越来越紧密。人体细胞的稳定性只能是相对的,人体细胞基因的改变是必然的和难以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癌症无法克服和人们对癌症无能为力。事实上,我们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数量不一的部分癌变细胞,但是只有极少的癌变细胞能够发展成癌症,大部分癌变细胞或被机体及时清除,或没有自主分裂能力而长期潜伏,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对癌症研究的深入,人们对癌症的病因已有空前的了解,职业性肿瘤已经基本能够预防,某些普通人群的癌症也已能预防和治疗,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肿瘤、癌症是一种基因病,所有的细胞中都含有能够导致细胞癌变的基因,这些癌症基因代代相传。但在通常情况下它们处于被阻遏状态,只有当细胞内有关的调节机制遭到破坏的时候下,癌症基因才会“作恶”,导致癌变的发生。“激酶”的基因家族包括500多种不同的基因,它们功能的丧失是癌症的一个常见诱因,这些基因就像开关一样,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死亡以及变异进程。 对于癌症患者,不少人都会关注他一直以来的营养状况、饮食方式、生活习惯、年龄的大小、生活环境等,其实这些都不是很精确。是否得病不仅跟平时的生活习惯有关系,还跟每个人的基因密切相关。 有些人的致癌基因比较活跃,在外界的影响下,容易得癌症。对应起来,有些人的DNA比较容易修复,得癌症的几率相对就会小一些。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每天抽一根烟就会得肺癌,有些人每天抽很多烟都不会得肺癌。 现在很多人都谈癌色变,其实只要注意预防,癌症并没有什么可拍的,这就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抽烟,或者戒烟。抽烟的人有一半会死于与抽烟相关的疾病,其中很多是癌症。在美国,90%的肺癌是直接由抽烟引起的,另外有3%是因为吸入二手烟造成的。关注吃的东西,据统计,很少吃水果和蔬菜的人患癌的可能性比吃水果蔬菜比较多的人高一倍。多做运动。中度运动是科学家推荐的运动方式。据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时可以把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降低46%。了解家族病史。家族病史是致命癌症的最大诱因,遗传可能导致基因中有致癌因素。如果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过癌症,那么你可能需要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做定期检查,这是关系到遗传基因的问题,必须 引起重视。癌症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但无论如何,人们不应该害怕,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预防癌症。

所以,生活中有关身体健康的小事都不能忽视,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关爱自己,有时候,大问题总是由于我们的忽视引起的,而在这个问题上更要相信科学,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从。再比如福岛的核泄漏事故,有时候我们更得相信自己的判断,采取一定的措施,养成良好的习惯来保护自己的健康。

第二篇:“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遗传信息的翻译”一节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

转录和翻译过程抽象复杂——学生难理解,较多物质和细胞结构参与——学生易混乱,涉及到必修1和必修2中多个章节内容——学生已遗忘,而本节的突破对本模块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没有本节内容的揭示,很多的现象无法解释,很多的研究无法进行,很多的生物技术无法操作…。

基于以上考虑,把本节分为2时,遗传信息的翻译为第2时。

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是:⑴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⑵使用多种方式概述遗传信息的翻译。⑶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⑷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确定本节的重难点是:如何突破将翻译的抽象复杂转化为直观形象?又如何突破将翻译的静止插图转化为动态图形?我们用了flash动画、剪纸模型、打比方的方式,学生不仅看到了,做到了,也想到了,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学习。

二、教学准备

、制作PerPint演示文稿和翻译过程的flash

2、准备翻译的剪纸模型共1套(1套/4人)

核糖体(1个)

氨基酸(12个)

RNA(1个)

tRNA(8个)

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一:运用数学方法分析推测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教师导入】flash演示转录过程,那么转录的RNA进入细胞质以后又是如何合成蛋白质

的呢?这节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翻译(板书)。首先,了解翻译概念:

【学生阅读】本P64概念

【教师提问】RNA是如何翻译成蛋白质?我们先要知道RNA的碱基与氨基酸的对应

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至少要多少个碱基的不同排列顺序才能够决定20种不同的氨基酸?

【学生推测】可能是3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教师讲解】1961年英国的克里克和同事用实验证明一个氨基酸是由RNA的3个相邻

碱基决定,即密码子,1967年科学家已将20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全部破译。

(P6表4-1)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表。

【教师提问】

这段RNA包含了几个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是什么?

【学生查表】回答

【教师启发】查表过程中你们发现密码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指导】补充、归纳、

、1个密码子决定1种氨基酸;1种氨基酸可能有1个或多个密码子;

2、有3个终止密码,2个起始密码,在64个遗传密码中,能决定氨基酸的只有61个;

3、通用性: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表。

【教师提问】RNA进入细胞质后,与核糖体结合起来,形成合成蛋白质的“生产线”。

有了“生产线”,还要有“搬运工”,是谁将氨基酸搬到这条“生产线”上的呢?

【学生回答】tRNA

【教师出示】图片介绍认识tRNA的反密码子

并查出tRNA携带的氨基酸

A

A

U

U

A

U

A

G

【学生查表】查出反密码子对应的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的种类

学生活动二:使用翻译的剪纸模型动手模拟翻译过程

【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来看翻译的过程(板书),flash演示翻译过程。

【教师讲解】我们人为将这个过程分为4个步骤:第一步RNA与核糖体结合后,携带

甲硫氨酸的tRNA首先与RNA的AUG互补配对,进入位点1;第二步携带

组氨酸的tRNA以同样的方式进入位点2;第三步甲硫氨酸与组氨酸形成肽键,

并脱离占据位点1的tRNA而转移到占据位点2的tRNA上;第四步核糖体沿

RNA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原占据位点1的tRNA离开核糖体,占据

位点2的tRNA进入位点1,一个新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位点2,继续

肽链的合成。重复步骤

2、

3、4,直到核糖体读取到RNA的终止密码。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用翻译的剪纸模型动手模拟翻译过程。

【教师指导】注意学生操作几个问题:氨基酸如何进入核糖体、肽链如何形成、核糖体移动

方向、tRNA重复使用、终止密码不对应氨基酸等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成果。(鼓掌表扬)

学生活动三:使用贴近生活经验的打比方体验翻译过程的和谐美

【教师出示】为了大家能更好理解翻译,下面我们打个比方。

如果我们把tRNA比作大人

那么大人(

?

)有2个特异端,即左手和右手,左手拿电影票(

?

),右手领着自己的孩子(

?

),来到电影院(

?

),找到座位号(

?

),将自己的小孩安排下,离开电影院。这样,这许多小孩(

?

)就通过大人(

?)领着(

?

),按照电影院座位号(

?

),排成了一定顺序(

?

)。

【学生讨论】回答:tRNA、反密码子、氨基酸、核糖体、遗传密码、氨基酸、tRNA、携带、

RNA上的遗传密码、多肽

【教师归纳】翻译的条(板书)

【教师指导】实际上翻译是一个快速的过程,指导学生看书P67。

学生活动四:使用表格、概念图、图解建构知识框架

【教师出示】提供表格比较转录和翻译

场所

模板

原料

产物

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转录

?

2?

3?

4?

?

翻译

6?

7?

8?

9?

0?

【学生抢答】以4大组为单位

【教师提问】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RNA、DNA中碱基数目的关系。

【学生思考】有的回答6︰3︰1,也有的回答3︰3︰1

【教师演示】用幻灯片演示6︰3︰1的关系

【学生练习】

、图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翻译步骤,

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细胞质中核糖体上。

2、图中B是RNA

E是tRNA

D是

核糖体

3、这段RNA中包含了

个密码子。

4、已知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AU,它所运载的氨基酸是:D

A.组氨酸(AU)B.甲硫氨酸(AUG)

.酪氨酸(UA)D.缬氨酸(GUA)

、一个DNA分子含有碱基60个,那么经这一阶段后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氨基酸有10

个,

最多含有肽键

【教师总结】基因的表达过程是在细胞中完成的。肽链合成后,就从核糖体与RNA的复合

物上脱离,经过一系列步骤,被运送到各自的岗位,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

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开始承担细胞生命活动的各项职责。

四、教学反思

本校生源较差,老师经常整顿好纪律后,从头讲到尾,表面上学生听了,但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学习兴趣也不浓。在基础教育程改革中,如何真正落实新标“面向全体学生”的程理念?本节中运用数学方法推测、使用模型模拟、贴近生活经验的打比方、小组讨论、抢答问题等方法,调动不同智能倾向的学生学习积极性,给更多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表现自我、认可自我的机会,堂气氛即活跃又严谨,目标达成率高,后学生愿意与老师交谈,教师的成就感也明显提高。

第三篇:基因组学与遗传保护目录

目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Abstract: ............................ 1

Key words ......................... 1

0前言 ............................... 1

1基因文库............................... 2

1.1基因文库的概念 ...................... 2

1.2基因文库的类型 ...................... 3

1.2.1基因组文库 .......................... 3

1.2.2 cDNA文库 .......................... 3

1.2.3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的区别 ................. 3

1.3基因文库的大小 ...................... 4

1.4基因组文库的研究进展 ........................ 4

1.4.1克隆载体的发展 ......................... 4

1.4.2噬菌体文库 .......................... 5

1.4.3柯斯质粒(Cosmid)文库 ............... 5

1.4.4酵母人工染色体(YAC)文库 ............... 5

1.4.5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 ............... 6

1.5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 6

1.5.1 BAC载体的制备........................ 7

1.5.2高分子量核DNA的制备 ................. 7

1.5.3高分子量核DNA的部分消化 ................ 7

1.5.4大片段核DNA与载体连接 .................... 7

1.5.5重组载体转化受体细胞 .................... 7

1.5.6挑选阳性克隆 ...................... 8

2基因组文库与保护遗传学 ........................ 8

2.1保护遗传学的产生 ......................... 8

2.2保护遗传学的发展 ......................... 9

2.3保护遗传学的内容 ......................... 9

2.4保护遗传学研究的意义 ...................... 10

参考文献......................... 10

第四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案

www.5y

kj.co

m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点;

2.举例说出基因重组;

3.说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数据处理,类比推理等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生物界在丰富多彩的本质,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2.在基因突变的学习中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作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1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原因,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2).基因突变的原因。

2、难点: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比较。

四、学情分析

生物的变异现象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通过初中生物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生物的变异与遗传物质和环境有关。本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遗传物质究竟是如何引起生物的变异的。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程序设计

依据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原则,以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线,利用学案导学,开展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交流中相互启迪,获得新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同时,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及多媒体工具,借助多媒体动画,把基因突变的原因及类型和基因重组的原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以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结构,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七、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激发欲望

(5分钟)

、多媒体展示水毛茛和果蝇的图片,设疑:

1、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为什么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这种变异能遗传吗?

2、果蝇的白眼性状能遗传给后代吗?

2、导出生物体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并指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3、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并进行学习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解读。

、学生回顾生物体的表现型与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思考相关问题。

2、通过学习,知晓生物体变异的类型以及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3、明确本节内容和学习目标。

步步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地参与获取新知识,明确学习的相关内容和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1:基因突变(10分钟)

、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突变的原因、特点,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并引导学生思考:碱基对的替换是否一定会引起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3、复习豌豆的皱粒以及囊性纤维病的产生原因,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出基因突变的概念。

4、拓展:人类ABo血型,让学生了解复等位基因。

5、对基因突变的意义进行引导,让学生懂得如何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理并思考相关问题,回顾密码子的简并性。

3、小组讨论,总结基因突变的概念。

4、通过人类ABo血型的学习,掌握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5、理解基因突变的意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通过以前所学知识的回顾,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类型和实例。

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自主学习,组内讨论

探究2:基因重组(10分钟)

、组织学生组内探讨基因重组的类型、特点、实例并进行小组展示。

2、多媒体展示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机理。

3、分析基因重组的意义。

、通过学案上的知识梳理,组内讨论,形成统一认知进行小组展示。

2、观看多媒体展示。

3、知晓基因重组的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内交流,确定难点

(10分钟)

、多媒体展现合作探究内容,倡导学生合作式学习、交流。

2、对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进行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合作交流,确定难点。

2、尝试构建表格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之间的区别。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综合分析的能力,完成课标中的能力要求。

随堂练习,当堂反馈

(5分钟)

多媒体展示相关习题,由简单到复杂。

读题,思考与讨论,并进行解答。

、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2、通过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的补偿性学习的安排。

归纳总结,科学评价

(5分钟)

、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对本节课的小组表现进行科学评价,并评出最佳小组。

通过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掌握相关知识。

科学评价有利于小组内学生之间的相互团结,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八、板书设计

5.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基因突变

、实例:

2、概念: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3、原因:外因、内因

4、特点: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

5、意义:变异的根本

二、基因重组

、概念: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自由组合、交叉互换

3、意义:变异的丰富

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

九、布置作业

固学案P31-32相关习题

十、教学反思

www.5y

kj.co

m

第五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 殖实现的,各自遵循的遗传规律是 和 ,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的 时期和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

11.一园艺工作人员发现一株结有核蜜橘的枝条上结无核蜜橘,据此分析回答。

B.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1)从变异的来源分析,无核蜜橘出现的原因是 。 (2)从植物形态学分析,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结无核蜜橘的枝条是 ,发生变异的结果。 (3)欲想培育出结无核蜜橘的新D.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

2.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一个大约有109个的果品种,常采用的方法是 ,其原因是

蝇群,每一 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 12.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个体,若进行无性生殖一般情况下能产生 种A. 2×109 B. 2×108 C. 2×107 D. 108

3. 在田间选择穗大粒多的变异植株的种子播种后,子代植株有的保持了穗大粒多的特点,有的却不能.原因是( ) A. 上述穗大粒多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

B. 上述穗大粒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C. 上述穗大粒多的变异有的是遗传的,有的是不遗传的 D. 上述穗大粒多的变异在播种后又产生了新的变异

4. 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众多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基因突变为c造成的 ( )

A. 幼苗的体细胞 B. 早期叶芽的体细胞 C. 花芽分化出的细胞 D. 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 5. 某基因的一个片段中αDNA 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三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 ( ) A. 100% B. 50% C. 25% D.12.5% 6. 诱发突变与自然突变相比,正确的是 ( ) A. 都是有利的 B. 都是定向的 C. 都是隐性突变 D. 诱发突变率高 7. 诱变育种有许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结实率高,发育迟缓 ②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⑤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速育种进程

8.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两种。如果是前者,则发生在细胞 分裂的 期;如果是后者,发生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是 。人的癌肿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突变,它属于 ;如果突变导致突变型后代的产生,则属于 。

9.填写下列育种方法:用抗倒伏不抗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育成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品种是 。用60CO辐射的稻种,育出成熟期提前、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系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10.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是 和 ,二者都是是通过 生

类型的后代,若采取自花传粉,能产生 种表现型的后代,这些后代中是

否产生了新的基因? 。由此可见,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_____生殖的过程,控制______的基因重新组合。 14. 基因突变按照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前者应发生在________分裂______期,后者应发生在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期。

15.一株世代都开红花的植物,在依次突然性冰冻后,在一个枝条上出现了一朵

白花,白花授粉后所结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植株都开白花,试分析该白花是来自于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发育成该花芽的细胞在___________时发生差错,从而使_______________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16. 生活在加勒比海的火烈鸟,喙、翅边缘和腿都是鲜红色的,而捕到的火烈鸟

经人工饲养繁殖的后代没有鲜红色。但如果在饲料中加入火烈鸟在野外常吃的红

色藻,红颜色就会出现。火烈鸟的眼是橙色的,即使不吃红色藻,眼的颜色仍然是橙色的。请分析回答: (1)火烈鸟食用红色藻,身体的有关部位就呈红色,不食用红色藻则不呈红色。这种性状的变化是由

引起的,属于

(2)火烈鸟的眼色不会因食用红色藻而发生变化。这说明火烈鸟的眼色是

控制的。 17. 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发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的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通 过转基因技术已将该基因导如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的DNA整合在一起。这样的细菌仍能繁殖。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叫作

。 (2)这种重组DNA技术可以达到定向改变

的目的,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者组建出新的

(3)通过这种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其原因是:

上一篇:农贸市场岗位职责下一篇:男士职场穿衣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