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困难:现状、成因、措施

2024-05-07

农民增收困难:现状、成因、措施(精选7篇)

篇1:农民增收困难:现状、成因、措施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业品种结构的调整,但农民收入总体上增长还是比较缓慢,甚至还有下滑的趋势。最近,我们结合本地的实际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一些探索性的粗浅建议。

一、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农民收入现状可概括为:种植农作物的主业收入比例逐步缩小,养殖业等副业收入徘徊不前,农民外出打工就业的非农业收入已成为主要来源,且比例日渐增大。农民收入总体上比较低,非农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以纯农户为主的农村低收入群体正不断壮大。

首先,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取得的收入曾一度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农业资源和传统农产品的约束,绝大多数农民种植的作物仍是附加值低的大宗农产品,成本的居高不下,价格不断走低,时有“增产而不增收”的现象出现,根据我们调查测算,正常年景下,种植一亩地小麦、水稻(一年两季)成本高达520.9 元(不含人工),其中:种子成本小麦20元,水稻18元,合计38元,化肥成本小麦46元,水稻70元,计116元,稻麦两季农药成本40元,机耕费每季40元,计80元,收割两季80元,排灌费30元,农膜等辅助农资20元,农业税及附加68.9元,基本水费及水资源费18元,组长工资等其它费用30元。水稻和小麦常产合计在750公斤左右(水稻500公斤,小麦250公斤),按平均粮价1元/公斤计算,亩均年收入在750元左右,如果除去自留口粮,农民从田里取得的收入微乎其微,稍有不慎便是“赔本买卖”,遇有荒年灾害,那自然“赔”多和“赔”少的问题。其次,农民养殖业等副业收入徘徊不前。就本地而言,养殖仅限于淡水养殖和猪鸡鸭鹅等家禽养殖。它是农村农业收入的补充,正如民间所说的“副业不赚钱,零钱聚整钱”。随着近年来种养结构的调整,政府扶持和科技投入,“副业”收入较以前有较大提高,一些养殖业如我镇的养鹅业已形成区域特色,但由于其科技要求高,受环境及市场因素的制约,其收入稳定性差,有些农户由于缺乏科学饲养,导致“血本无归”。如我镇的友好村余存杰农户,曾先后养殖过水产、猪等副业,并小具规模养猪已达10年,高峰期存栏在100头以上,但缺乏科学饲养,加之市场因素使其负债已达10万元,开建村农民刘涛情况一样,养猪、养野鸡、水产等最终除了一间间破猪舍外,所得的只有10多万元的债务。因此除了部分取得了较高收入的养殖业户拉高了当地平均收入水平外,整体的养殖业农户收入不见长,出现徘徊局面。

第三,非农业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来源呈多元化格局已形成。根据我们对本镇好中差三个村的12户农民收入来源结构调查分析,种粮收入仅占人均总收入的14%左右,副业占16%左右,非农收入占70%(其中瓦木工收入51%妇女从事玩具加工12%,其它占7%),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非农产业转移已成趋势,“转移” 应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词,但是就目前来看,农民的文化素质和非农劳动技能的缺乏,就业面被限在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操作等很小的范围内,还有受打零工及季工的制约,非农收入特别是打工收入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且工资性收入难以得到较快的增长。

综上分析,现阶段农民收入来源显多元化格局,但实际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农民就业对土地依存度依然较高,这就不难解读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趋势的根由。

二、农民农业收入下降成因分析

一是由于过去的经济体制不合理,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等环节被割裂开来,农产品的增值收益回不到农业中去。粮食市场开放后,农产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逐步回落,造成农业增产不增收。高成本费用的水费、种子、化肥和农机具及税费上缴无法在农产品增值收益中均衡负担,如果再算上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基本处于无利或亏损的状态。辛勤的劳动没有换来应有的收入,农业收益水平低于社会平均收益水平,从而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造成了大面积的农田抛荒,农业生产陷入农产品增收→价格下跌→收益下降→种植面积减少→价格回升→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增收的一个怪圈。

二是农产品加工、销售困难。农村大多数处于偏远地区,信息闭塞,许多农民都是根据传统的习惯来种植农作物,没有市场需求这个概念,更不懂得根据市场需求规律来进行耕作,致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难以被市场认可,地里长什么就卖什么,农产品缺乏深加工和包装,仅靠出售原产品,售价难以增长。其次农村交通十分滞后,农作物收获以后难以及时运到市场上交易,往往会错失最好的销售市场,造成损失。

三是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劳动技能偏低,就业困难。在农业生产不景气的环境下,众多农民纷纷将责任田抛荒进城打工。但许多农民除了种田外别无一技之长,很难找到固定的工作,不得已只能找一些简单的体力性零活干,往往是付出大,收入低,日收入很难有保障。

四是负担重,使收入上本已捉襟见肘的农民雪上加霜。一年下来,农民的农业收入不多,务工收入也有限,但日常生活柴米油盐要用钱,婚丧嫁娶要花钱,亲友家的红白喜事也要出“人情”钱,来年的生产还要高成本投入,这些都使农民有限的收入显得力不从心。此外,目前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健全,因病致贫的现象在农村里已屡见不鲜。稍重一点的病就会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家庭一贫如洗,甚至是负债累累。同时农村养老支出也是农民不可忽视的重要负担。

三、农业产业龙头对农民增收的支持

农民增收的关键是抓好纯农户的增收,而纯农户的增收又取决于农业投入产出效益和劳动力的转移,大做非农增收的文章。因此传统农业生产收入和非农收入最佳结合点应是农民增收的“支点”,我们认为这个“支点”就是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产品附加值高,有特色、有基础、有前景能带动区域特色的骨干企业、农业龙头企业。陈集镇以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风鹅等食品加工产业链,拉动了以退耕还林及种草养鹅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据不完全统计,受龙头企业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的拉动,近二年来,陈集镇农民养鹅超过120万只,纯利1200万元,转移劳动力600多人,年收入300万元,仅此两项计算使陈集这个农业大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加了70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民的增收,具体表现为:

1、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指导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民增收指明方向。农民要增收,农业要增效,就必须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调什么?怎么调?”一直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难以走出的误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的设立,毫无疑问为农民规避了误区。据调查统计,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设立以来,陈集镇围绕菜鹅饲养进行农业结构高速的步伐不断加大,不断吸引着本地农民和外来投资者围绕鹅业投资兴业,以年不下1000亩耕地的速度退耕还林和种草养鹅。

2、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有着使农民“不担风险,利润分享”的潜在优惠,带动着农民增收。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农产品增值收益农民难以分享,已成目前农民农业收入增长的主要障碍。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设立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在陈集设立以来,随着其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公司+农民”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公司与养鹅农户签定购销协议,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问题,并以高于市场价的保护价的形式将一部分企业经营所得转给农户;另一方面,农民成为企业的主要生产者,以工资福利的形式分享着通过企业经营产生的农产品增值效益,有力地支撑着农民增收。

3、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非农收入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但稳定性极差。收入有起伏,总体上还比较低下。龙头企业的设立,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稳定了其收入。据调查统计,陈集镇境内的农业龙头企业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营销和生产人员年平均在职数达1000多人,加上由其带动的规模养殖场的打工农民,固定性工资收入年达380万元,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4、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事业发展,控制因病返贫的现象,为农民增收提供保证。由于农村社保体系不健全,农民因养老、治病等种种原因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抵消着农民收入的增加。而农业龙头企业对此有着较大的调节作用。农民进入企业后成为企业的主体,享受着企业的保险等福利。例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近二年来为职工支出养老保险和医疗费用等福利就达41.4万元,陈集镇友好村一张姓农户母子二人同时患肝炎,其母属公司职工,公司除帮母亲报支药费外,又动员所有职工捐款15000元帮其解决了儿子的药费,使其打消了卖房看病的念头,阻止了因病致贫的发生,这些都是对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持。

四、打造农业产业龙头,乡镇财政投入的定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打造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是现阶段解决农民增收的有力之举。因此,乡镇财政如何调适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呢?我们认为主要调适以下二个方面:

1、调适形势变化,实施产业扶贫。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新形势,财政支出政策要以对农业产业化扶持为“支点”,以农民增收为最终目标。经测算陈集镇近二年来支农投入达330万元,其中直接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占70%,农民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2、调适农业、农民与龙头企业的配套。实行产业扶贫,发展农业企业不能忽视农民与企业的配套,否则相互割裂,特别是农业农民对农产品增值收益难以得到回报,同时使龙头企业拉动力不强,“龙头”作用不明显。据调查,陈集镇内的龙头企业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生产风鹅能力达250万只,而本镇农民自产源鹅供应量只占20%左右,风鹅、风兔、风鱼等原产品更多是外地采购。因此,财政支农应该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及科技投入等项目边缘化,强调农业农民与龙头企业的紧密配合。

五、乡镇财政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投入的形式。

====

1、加大农业扶持力度,提高农业原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一方面要强化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田小型水利建设,普遍增强乡村农业抗旱、防汛、蓄水和灌溉能力,彻底扭转农业生产“望天收”的局面。另一方面合理安排资金,重点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搞好基础设施才会有人到农村投资兴业,带动百姓致富。陈集镇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投入200多万元修建了一条通村水泥路,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扬州馋神食品有限公司与下属屠宰场之间的交通问题,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还吸引着外地客商纷纷来此投资,形成了初具规模的馋神食品工业园,并带动了沿线以种植意杨为主的农业综合开发。

2、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一是要与农技部门密切配合,选择一些素质好、科技意识强的农民,对其进行农业科技培训,手把手地教他

篇2:农民增收困难:现状、成因、措施

一、高校困难学生的现状:

近年来,尽管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经济困难的群体仍然存在,在高等学校家庭困难学生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家庭经济困难往往容易导致贫困生在心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经过调查研究,高校还存在着学生学习困难的现象,学生学习困难对学生的自身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动作技能都显得尤为重要。

二、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影响

(一)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焦虑、抑郁心理明显

焦虑是对外部事情或内在想法与感受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贫困生的家庭负担都很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表现如下:为生活费、学费焦虑;为家庭焦虑,担心多病的父母或家中债务的增多,甚至担心意外的发生;为父母的养育之恩无法报答焦虑。贫困生最大的愿望是以优异的成绩慰藉父母、兄妹的一片苦心,他们上进心极强,但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总能如愿,故而羞愧、焦虑。另一个因素就是目前大学生求职状况并不景气,即使找到工作,初期收入也不会很高,毕业后能不能按期还款等等,这些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必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业和工作,以致产生了对个人生存和未来生活将面临危机问题的持续的焦虑。

2、自卑、粉饰心理突出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的否定自我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猜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发觉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差距悬殊,遂有自惭形秽之感,自我评价偏低。此外,有些贫困生形成了一些错误认识,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差,时常囊中羞涩,担心别人看不起;或是由于以前曾经有过一些因贫困而遭受他人耻笑的经历而导致的心理挫折,遂自视处处不如人,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出现强烈的自卑心理。

3、渴望交往又自我封闭的矛盾心理

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交流沟通,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会造成心理缺失或失衡。有些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从而不能融入到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另类”看待,总觉得矮人半截。对同学与老师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于是,有意无意的与同学疏远,尽量少参加班级活动,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渐渐地,在别人眼里贫困生总是沉默与孤僻。

4、依赖和懒惰心理

一些贫困生在求学路上一直是靠政府救助、学校资助、亲朋帮助和自己自助走进大学校园的。大部分学生对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非常珍惜,他们一面努力学习,一面主动寻求勤工俭学机会,积极自救,展示了贫困大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经济

困难学生有总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觉得世界很不公平,于是认为自己受帮助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帮助或帮助不够则是政府、学校或老师的失责。他们没有战胜贫困的勇气,不愿自立自强,而是完全指望政府和学校资助他们,希望社会好心人帮助他们,把一切美好愿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久而久之,形成了依赖性格和依赖心理。

(二)心理问题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

第一、影响学业。贫困生由于经常要为各种费用操心,无法专心学习。有的无视校纪校规,忙于赚钱而随意旷课,直接影响学业。有的只顾怨天尤人,对生活绝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动力,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无心学习甚至厌烦学习。大部分贫困生虽然想搞好学习,但焦虑的情绪使其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效率低下。同时,自卑的心理使其不愿意向同学、老师请教,更没有坚定的信心。

第二、影响个性品质的完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的自卑、封闭心理对他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容易使贫困生缺乏应该有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从而影响学业的完成。其次,影响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贫困生中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无奈心理和封闭心理等问题,不仅使他们与同学,老师的交往减少,也使他们与社会的交往减少。另外,影响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贫困生如果不及时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容易使他们形成懦弱,自卑、孤独等不良性格,在认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各方面表现出观察粗略、认识肤浅、看问题片面、脱离实际等症状,从而导致智能水平下降,思维与应变能力减退、竞争意识减弱等问题。

第三、影响良好品行的形成。粉饰心理不利于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有粉饰心理的学生,以为要掩盖自己的真实情况,容易产生弄虚作假、欺骗同学、欺骗老师的行为,导致思想道德水平的下降。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些贫困生不顾自己条件,追求不切实际的生活方式,最终铤而走险,走上了偷窃,诈骗的犯罪道路。

第四、诱发心理疾病。贫困生正处于人生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中情感中的对立面常常交织在一起。如自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幻想与务实,进取与消极,冲动与压抑等等。当这种内心矛盾长时间得不到其他人的抚慰、疏导,特别是心理冲突强度迭加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心理失衡,诱发一系列的严重心理疾病。

三、认识学习困难的学生

1、在比较中认识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是学校教育大家庭中的成员,在与其他成员共同的学习活动中、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学生进行全面比较,找出了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能力上、情感上、动作技能上,以及家长特征和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的差异,由此概括出学习困难学生的若干特点。从而使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2、在发展变化中认识学习困难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我们需要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形成、发展、变化的轨迹,及其演变的主客观条件,从而为寻找有效的教育对策提供启示和依据。通

过任课教师和研究人员通过走访学生家庭、走访学生原就读学校的班主任、个别谈话等方式,积累丰富的材料,把握学生动态变化的状况。

四、针对困难学生实施的对策

1、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困难学生因为经济上的困难而引发的理想确立、人际交往、学习动机、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选择等诸多问题,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帮助和引导。因此,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此来提高学生应付挫折的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2、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多少假定了学生的心智还不够健全成熟,这对敏感而自尊的心理脆弱的大学生来说也未必能够完全认同。特别是对于那些心理上已经崩溃的学生而言,思想政治工作也已显得无能为力,他们需要的应该是得到更多的心理上的帮助和治疗。目前,很多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普遍受到学生欢迎。可以让同学到咨询中心进行咨询与治疗。

3、在多种教育力量协同中形成对策

教育活动是一种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双边活动,其中一边是学生,另一边是各种身份的教育者,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这些人员的社会角色不同,但都是重要的教育力量。这些力量或者相互促进形成积极的教育合力;或者相互制约,抵消了部分正面教育影响;或者相互对立,甚至使负面影响超过正面影响。学习困难学生的防治工作.必须避免后面两种情况。学校教师队伍内部有也一个协调、配合的间题。在学校教育力量中,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影响最大,其他任课教师也有各自特殊的影响力,教师在正确教育价值观指导下的相互配合协调,对教育学习困难学生具有关键性的咋用。

4、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3:农民增收困难:现状、成因、措施

一、我国农村土地流失的现状

(一) 国家征用指标超范。

国家征用农村土地应限制于一定范围之内, 但是实际情况却表现为国家超范围征用农村土地。根据资料统计, 1997年至2009年我国非农业建设使用耕地面积为3394.6万亩。其中以东北地区为例, 据1958年开始的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 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黑土总面积约为1, 000万公顷, 而1982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统计, 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黑土总面积仅为592万公顷, 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减少了约400万公顷。另外, 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对农村土地的无偿或有偿使用也导致土地流失情况加剧。以浙江省为例, 1998年底共有自留土地平均每户为86亩, 承包集体耕地面积为1, 237亩, 承包棘突园地168亩。1998年以来共计被征用的土地面积达933亩, 大约占总数的62.6%, 平均每户达到2.05亩。目前, 现在累计的失地农民可能已达4, 000万~5, 000万, 已成为很庞大的社会群体, 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1, 000万人以上, 占失地农民的20%。我国失地农民总数量约为4, 200万左右, 并且平均每年增加210多万人。由此可见, 农村农民失地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二) 农民失地的主要方式。

土地对于农村以及农民而言是生活与生产基础, 失去土地的同时也将会面临失去生产与生活基础, 失去以往的生产基础与生活方式。当前农村农民土地流失方式主要表现如下:

1. 政府寻租是造成农民失地的直接原因。

所谓政府寻租即政府以行政权力为主要手段寻求其利益最大化实现机会的行为或过程。政府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政府和政府相关政策对农民生产与生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是在征地政策实施过程中, 却强行加入了地方政府的逐利冲动。地方政府为了实现这一价值, 与其他企业或利益集体“联手”攫取属于农民或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价值。地方政府的这种行为特征, 是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强制力榨取“农业剩余”的表现。正是由于政府寻租行为的参与导致大量农民土地或集体所有土地流失, 也是加剧农民土地流失情况严重性的重要原因。

2. 农民“主动”失地是土地流失的重要原因。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技术提高, 农村土地的耕作生产经营成本也随之不断上升。农民耕种田地的经济收益不断降低甚至产出不抵投入情况时有发生。这也是导致农民不愿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主动离开农村土地、造成土地搁荒的重要原因, 这实际上是一种主动放弃土地行为———通过此路径, 农民“失去土地”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三) 失地农民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大片耕地被征用的同时, 一个新的群体———失地农民得以催生, 并且规模不断扩大膨胀。因此农民一词已经不能准确概括此群体。他们已经失去土地, 随着城市化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失去土地的农民群体开始徘徊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由于刚刚失去土地这一经济基础, 失地农民生活以及其他方面无法得到保障。失去稳定的生活生产收入;失去土地所给予的社会保障权利, 大量失地农民无法应对后代教育、医疗、工作技能培训等花销。由于文化素质低偏低, 劳动技能不成熟等原因, 失地农民很难处于社会竞争的优势地位。因此由于失地问题所产生的社会矛盾不断得到激化。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 农业与农民不仅仅是社会和谐发展与稳定的重要支撑, 同时农村以及农民发展情况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农民失地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问题之一。所以, 通过认真研究与分析农民失地问题原由并探索解决途径显得极为重要。

二、农民失地的原因分析

(一) 不合理“城市化”的被动催生。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 城市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占用农村耕地不可避免;但是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一方面,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但是我国的城市化是一种不彻底的且不完善的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 我国个别地域由于盲目进行城市化建设, 忽略自身实际因素, 导致征地速度超过应有发展速度, 导致土地流失严重。尤其个别地方搞政绩与形象工程, 进一步加快土地流失速度与规模。所以不断扩大征地面积, 成为个别地方政府创造政绩、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这也是促成土地流失严重的直接重要原因。

(二) 土地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土地流失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对土地使用权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土地使用的缺口面积不断扩大, 我国不得已开放土地市场, 对于个别土地的使用采取有偿使用制度。根据我国现行法律, 土地征用中对于“公共利益需求”范围界定不准确, 一些地方政府将许多经营性项目“置于”公共利益之中, 大量圈占土地资源。“公共利益”不明确是土地大量流失的“基础”, 并且会导致相关保护制度的松动与改变。同时, 土地征用程序混乱不清也是促使土地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我国已经制定相关法律, 如《土地管理法》对我国土地的使用作出相关规定,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依旧存在大量违法现象, 具体表现为未批先用、非法占有、化整为零以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征地现象泛滥。另外, 地方政府因为职能错位导致官商勾结也是导致土地流失的重要原因。我国行政系统中依然有旧式官僚体系作风, 在行政权力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下, 由于受到政绩以及形象工程经济利益的双方面驱动, 地方政府直接干预土地转让, 大量圈地, 甚至采取低征高卖的手段, 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土地拥有者与供给者, 这就使得原应该通过市场机制的价格手段无法得到正常运转。政府部门为迎合利益的需求, 迫使农民失去最后一道有效防线, 导致农民失去土地。

(三) 耕地抛荒是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流失的又一原因。

由于农村人口变化, 土地的经营者或者承包商也会经常变动, 这就导致土地的使用权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另外, 由于土地长期的使用, 农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同时中间商对农民出卖的粮食价格不断压价, 损伤农民利益, 导致收入越来越低, 这就使得农民种地耕田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迫使一些农民出现不耕地又没有其他收入, 而耕地也无法获得应得利益的处境。

(四) 经营的分散性以及劳动力的流失。

毋庸置疑, 农民的最基本生活保障就是土地, 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为了体现出公平化与合理化, 使得平均主义出现。这就造成了土地的分散化、细碎化。反过来平均化又会提高农民的耕地成本, 降低利益收入。正是因为上述原因, 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外转移, 以便减小由于农村耕地面积缩减的压力, 同时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在多种原因之下, 农村劳动力必然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更高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 进而向城市进军。

三、解决农村土地流失的途径

(一) 土地制度的完善与规范是根本。

笔者认为, 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于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只有从制度上进行完善和创新, 才有可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从当前来看, 采取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方式, 不失是我国征地方式的一次变革与创新, 是一种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形式,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尝试。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 并非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将个人承包田转包集体或他人, 实行规模经营,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是在土地承包关系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创新。这种形式不但坚持了土地的公有性质, 巩固了集体经济, 同时还承认了农户独立的经济效益与经营主体地位, 使农民获得权利。二是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可以发挥土地的商品价值, 增加农民收入。允许农民以地价入股, 实质就是保障农民应有的土地增值受益权, 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农民有了土地财产权和使用权, 从而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和市场主体, 明晰了产权关系。三是通过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方式征地可以有效避免失地农民得到一次性赔付后无法保障后续基本生活的普遍问题。与以往一次性补偿模式相比, 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方式征地, 支付总金额明显增加, 而且细水长流, 从长远上解决了农民的生计问题。

(二) 建立合理的失地补偿机制。

一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 切实按照被征用土地的援用途径进行相关补偿。按照土地资源一级市场的基本标准价格进行相关补偿。同时, 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障资金进行补偿, 专款专用, 一方面可以保证真正意义的使用权, 另一方面又可以保护土地资源和农村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受到过度侵犯。

(三) 真正规范政府征地行为。

作为当地政府, 不仅有义务保护耕地, 同时应禁止滥征地、滥使用现象的出现。因此, 明确“公共利益”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界限, 是促使地方政府规范征地行为的重要内容。通过立法规定政府的征地程序, 并且通过听证会等形式促进整个流程的公开性与透明度, 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四) 完善土地市场交易。

市场是农民直接参与土地交易全过程的归宿, 引入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以便保证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处置权得到真正的使用。同时农民切身利益得到切实的保障, 因此就需要切实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 规范市场中土地流转中介机构, 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同时赋予农民完整意义上的土地产权, 使得农民集体土地处于同等的市场地位, 在利益驱动下调动农民保护农业土地的积极性, 制约地方政府部门“违法”行为, 切实保护农村耕地的使用与转让。

(五) 多措并举, 增强保护效果。

为改善农民失地后的困境, 各地区要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利用并整理好现有资源, 杜绝滥用土地现象;加强农村基层设施建设与完善;通过市场机制建设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农业补给;通过开展多种形式讲座以及科普课程提高农民素质。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础与根本, 笔者相信, 在正确的发展观念指导下, 以及在多层面以及多角度的整治下, 农民失地以及农民生活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切实解决。

参考文献

[1].孔祥利, 王君萍, 李志建.农民失地路径、成因与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4, 6

[2] .陈朋, 郭为力.二元农地产权:农民失地问题的解构与前瞻[J].贵州社会科学, 2006

[3] .王庆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从农村社区组织角度进行的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1, 5

[4]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政治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篇4:失地农民子女学习困难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学习;融合教育

我校有60%的学生是失地农民子女,他们中绝大多数家庭在城市中生活较为艰难。许多家庭在城市以卖菜、卖米、擦皮鞋、拉三轮、看大门、收破烂等为生,好一点的在城市中开小饭馆、小商铺,或在批发市场有一个小摊位。他们中多数在城乡边缘合租廉价房居住,开小饭馆、小商铺的白天开门做生意,晚上关门全家即在铺内搭板睡觉。子女在这样的“家”中谈不上什么学习环境,这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全然是天上地下。再加上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试想,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安下心来学习呢?因此,许多失地农民子女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心理上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生活上的原因。比如由于转入城市学习,人生地不熟,觉得不如城里学生知心朋友多;因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衣着不如城里学生好,一些学校常规活动不能参加,感到低人一等;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习惯,也常常受到城里学生的嘲笑;甚至由于乡音未能融入“汉话”,浓重的乡音也成了负担。

二是学习上的原因。比如,由于原先农村学校课程开设不齐,造成他们知识上有缺陷,学习感到吃力;由于他们常常放学后,家长要他们做家务、带弟妹,课后学习时间基本没保证,学习赶不上。

三是认识上的原因。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分辨是非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所以他们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如何加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如何培养好、教育好农民工子女?担任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因此认为,针对这个特殊群体,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平等公正地爱他们,营造和睦、和谐的学习环境

1.教师应该彻底剔除瞧不起乡里人的世俗偏见,用博大的胸怀,满腔的热情爱护他们,不管他们来自哪里,都是祖国的未来。

2.用心去呵护他们,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班主任应及时了解他们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有了问题随时疏导与排除,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3.营造和睦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教育城里学生尊重他们,改变歧视的目光,鄙视的态度。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体会到做人的尊严,树立起做人的自信和学习的信心。

二、多给他们表现机会,体会到学校学习生活的快乐

1.在挑選干部时,注意挑选农民工子女。上学期,我班挑选了一个热爱劳动的农民工子女担任清洁委员。由于他认真负责,以身作则,教室里始终桌凳整齐,卫生整洁。班级多次获得学校颁发的卫生流动红旗,他受到表扬,也受到同学们的尊敬,心里感到无比快乐。

2.在课外活动中,注意发现农民工子女的特长。有个农民工子女喜爱唱家乡民歌,我安排她在六一文艺演出中为全校师生表演,得到了好评,从此人也变得自信了。

3.在课堂上,我注意多给他们一些表演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在教授《水乡歌》一课时,我注意联系农村实际创设教学悬念,激发他们积极发言。他们谈了许多不为城市学生所了解的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而且增强了自信,更重要的是真正体会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三、及时引导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1.分层次指导

这种指导,指的是分年段和对入学时间长短的指导。由于年段不同,分辨是非能力存在着差异,在指导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比如,他们虽然同有自卑心理,在指导高年级学生时,应着重说理,帮助分析自卑产生的原因,正确认识这些原因,问题就会很快得到解决;在指导低年级学生时,应侧重情感教育,用爱去体贴他们、温暖他们,自卑心理也会较快得到解决,愉快参与学习。对入学时间较短的学生,他们自卑心理定势并未形成,应抓住教育最佳时机进行引导、教育,效果较好;对入学时间较长的学生,若仍存有自卑心理,就应以最大的耐心及时引导、教育,直到问题得到解决为止。

2.分类型指导

具有自卑心理状况的农民工子女,其表现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压抑型,二是自暴自弃型。压抑型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愿望,由于受家庭条件限制,为学习跟不上而苦恼、自卑。对此,教师应与家长及时沟通,为学生争取必要的学习条件,协调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自暴自弃型的学生,认为许多方面都不如城里学生,再努力也是白搭因而自暴自弃。对此教师应帮助他们具体分析原因,表扬长处,鼓励向上,树立信心,扬起生活、学习的风帆。

参考文献:

程建,王春丽.农民工子女实现城市社会融合的对策思考:以文化和观念为视角.法制与经济,2010(8).

篇5:医患矛盾现状成因及对策措施

近几年来,各地医疗纠纷冲突案件不断增加。不少地方医患矛盾急剧升级,演变成暴力事件,医患之间冲突已经成为一场两败俱伤的对抗,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社会议论的热点问题。那么,医患之间纠纷冲突不断升级的成因为何?其防范对策何在?本文结合我市实际,试作一些分析。

一、医患纠纷的现状及特点

当前,由于诸多因素,出现了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医疗纠纷升级为暴力事件的现象。众多事例有力地说明当今的医患关系存在许多不和谐,患者就诊心存疑虑,医生行医如履薄冰,医患双方诚信的缺失,给社会稳定带来了较大影响。就我市市区而言,医患纠纷呈以下特点。

(一)数量逐年递增,参与人员众多。近年来,医患纠纷冲突有加剧的趋势,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机构的外部环境也日益恶化,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外省、市发生的医患激烈冲突的个案教训十分深刻。据我们不完全统计,2008年,盐城市区先后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冲突事件14起;2009年,发生21起;2010年24起;今年已发生9起。患方聚集人员众多,最多的的达到近千人围观。

(二)表现形式激烈,目的利益化。患者家属普遍采取了“三不、一闹”的态度,即:不鉴定、不尸检、不起诉、闹事。大多通过在医院公共场所停尸、纠缠围攻医护人员、围堵医院大门、拉横幅、设灵位烧纸、祭拜等方法,引来大量群众围观,大造社会

进行了调研,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是政府投入不足。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致使医院过多的追求经济利益,目前医院运作经费仅有5~7%是来自国家,有的公立医院甚至这个数也不到,其他的就需要医生们各显神通多看病人来增加收入,为了生存一些医院采取一切手段鼓励、刺激医生多看病人,医生奖金和业务量挂钩,在这种体制下,医生不可避免地要开大处方,过度检查、过度治疗。

二是全民医疗保险体制不健全。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由于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因而很少有医患间的冲突。

三是现有保障机制不完善。目前处理医疗纠纷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够完善,医疗鉴定周期长、费用高,鉴定人员多数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内部职工,病人家属不信任,提出的要求和行为往往是合理不合法。公安机关在处臵医患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易受冲击,调查取证难,且处罚依据单一,缺乏针对性。

四是媒体的负面炒作。在医疗差错事故高额赔偿的案例处理过程中,媒体抓住矛盾,为了吸引眼球和轰动效应,不良炒作,不顾社会影响,将负面无限放大,对医患关系紧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来自医疗机构方面的原因

一是医院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医院医疗质量存在隐患,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造成差错事故发生,或是技术水平低下造

费时、费力,成本又高,结果还很难预料,所以有了医疗纠纷之后,患方容易采取过激行为,大闹医院,致使医患矛盾进一步升级,通过“医闹”迫使医院作出让步,息事宁人。

二是部分患者认识上存在误区。患者将就医行为简单理解为商品买卖行为,无视医疗工作是高技术、高风险和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一门科学;有些患者对医疗期望值过高,认为是花钱看病就应该治愈,有的是道听途说,认为患者是走着进医院的,怎么躺着出去了,根本不听医生关于病情变化、发展的解释,产生不满情绪,在医院闹事。

三是个别人员无理取闹。目前,社会上个别人认为,国家和政府为了社会稳定,对一些群体性事件不敢果断处臵,因而有理就闹,无理也要取闹,通过群体闹事造势,向医院、政府施压,进而达到个人的经济企图。尤其近年来,出现了“职业医闹”,专门寻找医患纠纷,帮助患方将事态扩大,寻求经济回报。

三、化解医患纠纷的对策措施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医疗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责任、高风险的行业,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新形势下必须正视解决客观问题。为此,我们就医患纠纷冲突防范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正常的宣传教育与适当的舆论引导机制

开展教育宣传,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防范医患纠纷冲突的基础。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医务人员和病人及病人家属都是共同抵抗和消灭疾病的的合作伙伴,病人离不开医

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医疗机构要提供精湛、优质的技术服务,让患者放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再加上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要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同人类的各种疾病作斗争,用高新精湛的医术切实解除患者的病痛。

(四)发挥第三方调解机构作用

医疗纠纷是一种特殊的民事纠纷,纠纷发生后当事双方特别是患方往往情绪比较激动,处理问题不理性,稍有不妥就会导致矛盾激化、事态升级。第三方调解人员的介入,可以运用心理学、医学、法律知识和纠纷调解技巧向患方做工作,将纠纷从医院内转移到第三方进行处理,弱化冲突情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立,为医患双方搭建一座平等沟通、和谐对话的桥梁,提供一个缓冲矛盾的平台,将医疗纠纷纳入到一个正确、及时、合理、合法解决的途径上来,避免了矛盾的激化。

(五)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医疗风险存在于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应制定医疗风险责任保险制度,建立由医疗机构固定保险费、医务人员个人风险基金和病人自愿购买的保金三部分组成的责任保险费,作为解决医患纠纷的赔偿资金。赔偿问题常常是医患矛盾的关键,医患纠纷的经济赔偿由第三方决定赔偿数额、负责支付。这对于缓减医方压力、快速解决纠纷、减少医患之间冲突发生有直接作用。

篇6:农民增收困难:现状、成因、措施

内容摘要: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而且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这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本文针对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现状家庭暴力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以促进对家庭暴力的制止。

关键词: 家庭暴力现状原因危害防范措施

正文:

一、家庭暴力概述

就现阶段全国各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家庭暴力日益凸显。作为严重侵扰家庭、社会安宁的刽子手——家庭暴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明确规定了“禁止家庭暴力”。

(一)家庭暴力的概念

关于什么是家庭暴力,目前还没有一致公认的界定。但在国外的有关法律特别是制止家庭暴力的法律法规中,大多对家庭暴力采用广义的概念,即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行为,造成其中一方生理或心理上的伤害。形式上可分为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受害者包括配偶、前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同居伴侣及前同居伴侣;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总之任何对家庭成员造成损害和伤害的行为都可以列入家庭暴力的范畴。

家庭暴力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引入我国的。目前,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对家庭暴力尚无界定。实践中所谓的家庭暴力采用的是狭义的概念,主要是指对家庭成员身体上的暴力及因此而引起的精神伤害,如殴打、捆绑、限制人身自由及性虐待等,受害者为配偶、子女与父母,其中以妇女、儿童与老人居多。2001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将家庭暴力的概念在司法层面上明确限定为狭义的: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行为。

(二)家庭暴力的分类

按其危害程度可分为重大暴力和一般暴力两种。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类:(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2)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

(3)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还出现了一种新的家庭暴力形态—冷暴力,在目前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得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庭工作,是隐性暴力中较常见和隐蔽的做法,而这也是现代家庭中的一个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二、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

1、家庭暴力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这种现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家庭暴力在我国现阶段家庭领域也存在,而且比较严重,据全国妇联的调查表明:我国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据国务院《中国妇女状况的白皮书》统计,我国每年解体的40万个家庭中,四分之一缘于家庭暴力。根据中国妇女联合会权益部门统计,在目前的家庭暴力事件中,丈夫对妻子实施暴力的占绝大多数,家庭暴力的受害者90%——95%是女性。在我国农村,家庭暴力可谓司空见惯,丈夫虐待、殴打妻子的事时有发生。

2、家庭暴力手段越来越残忍,令人发指,由家庭暴力引发的不断发展性案件也逐年增多,据司法部门反应,家庭暴力是婚姻和家庭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是引起离婚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一些典型案件也许能增加人们感性认识或视觉效果,它会使你不能不相信中国社会夫对妻家庭暴力的严重性。就在中国第一个国际家庭日(1994.5.5)到来前夕,重庆市李亿琴被丈夫张文勇割掉左耳和鼻子的事件震惊山城,轰动全国;北京顺义县贾艳荣被丈夫黄云明砍断双腿跟踺、挖掉双眼,给即将召开的’95世妇会一个不大不小的示威(1995.5.12);世妇会余波未逝,长沙市37 岁的姚亿召被丈夫谭自忠从六楼阳台抛出当即摔死的“高楼抛妻”事件(1996.1.4)震惊中外,舆论哗然。家庭暴力使妇女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对其未成年子女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所以,必须严厉打击家庭暴力的违法犯罪行为,有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

3、现行法律、法规的缺陷导致对家庭暴力打击力度不够。新婚姻法实施前,1980年的《婚姻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分别对家庭成员间的虐待、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家庭待罪、虐待家庭成员、受虐人要求处理的等情况做了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对此作了些原则性的规定。但原有的这些惩治家庭暴力的规定都不够具体、明确,解决因暴力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的针对性不强。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法律意识的加强,人们开始意识到家庭暴力的危害性,提出了家庭暴力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的需求。而修改后的《婚姻法》尽管增加了“反对家庭暴力”的条款,但对暴力行为到何种程度才为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应当受何种处罚,还是没有明确规定。

三、家庭暴力形成的原因

1、男女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是导致家庭暴力发生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社会经济收入较弱的女性而言,希望找一个各方面都比自己强的男性,而自己甘愿默默奉献于家庭,一些男性由于感觉自身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所谓的“优越感”得到了体现,于是要求家庭成员绝对服从其意志,否则就恶语伤人,大打出手。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男性仍然占主导地位,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妻子下岗问题十分严重,收入减少甚至没有经济来源,重新就业困难,不得不暂时依赖丈夫,从而受到丈夫的冷落和歧视,一旦产生家庭矛盾,就会成为丈夫随心所欲施暴的对象。

2、公民法律意识淡薄,家庭暴力在我国农村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在城市也同样存在。几千年来一直留在人们头脑中的“两口子打架不记隔夜仇”“清官司难断家务事”等传统观念,使许多人们把家庭暴力当做家务事,并错误地认为丈夫打老婆、父母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认识到家庭暴力不仅是破坏家庭关系,更重要的是触犯了法律。在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家里发生的事都是家务事,应在家庭内部解决。对家庭暴力这样已经侵犯人权、触犯法律的事,不少人至今还抱着“个人私事”的观念。一些执法人员也以“法不入家门”为由,不愿对家庭暴力案件过问和干预。

3、男权文化和夫权思想是家庭暴力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男子封建夫权思想严重。将妻子视为私有财产,无视妻子的尊严与意愿为所欲为。不少丈夫要求妻子绝对服从他们,稍有不从,便武力相问。“男尊女卑”,夫权统治贯穿数千年中国历史:“三从四德”,将女性置于男性统治之下。对子女则实行惩戒之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叫子死,子不敢不死”推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封建礼教。直至今天,崇尚男性对女性暴力、父母对子女惩戒的历史传统,依然深刻地影响当代中国家庭。

4、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社会对酗酒、吸毒、重婚、“婚外情”等很容易引发家庭暴力的丑恶现象尚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手段。另一方面,家庭暴力长期来被视为家庭私事,在通常情况下,很少会有相关部门主动管理。尽管家庭暴力性质比社会上一般暴力恶劣,但它成了相关部门不予介入,惩治过轻的真空地带。实际上是对施暴者姑息纵容,失去了法律应有的震慑和预防作用。

5、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负担越来越沉重,长期积聚需要得到彻底的发泄,一旦这种情绪被错误地带到家中,就很容易成为家庭暴力的导火索。社会的发展变革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竞争压力也造成了现代社会家庭观念的转变,社会压力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城市人员下岗和农村中劳动力的剩余。由于原有的国有企业的普遍亏损,农村人口的大量增加,部分城市和农村人员的生活得不到保障,生活的压力积聚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一定因素的刺激下,就容易外化为家庭暴力的行为。

四、家庭暴力的危害

(一)家庭暴力损害了受害人的人身权利,损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

家庭暴力伴随着对妇女的精神摧残。由于家庭暴力受害人绝大多数是妇女,因此她们受到肉体和精神的双重伤害。精神的创伤往往比身体上的创伤更难以愈合,遭受暴力的妇女长期生活在恐怖、紧张的气氛中,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悲哀,有的悲痛欲绝,导致心情抑郁或精神分裂。在找不到正当的解脱途径的情况下,她们只好采取回娘家、出走,甚至自杀等消极反抗方式。当虐待超过了她们肉体、精神的承受能力时,有些被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从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有资料表明:我国五成以上的女性犯人是因为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长期的受暴生活使她们的自我评价低,暴力使她们失去经济能力,或是丧失了社会交往的资源。

(二)家庭暴力严重伤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家庭暴力也严重地危害下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有统计表明,60%以上的人在对配偶实施暴力的同时,也经常对子女实施暴力。而专家指出,即使没有受到殴打,见到家庭暴力和受到身体虐待的孩子所受的伤害同样严重。很难想象,在一个充满暴力、充斥吵骂、怨恨和悲愤的家庭中,其家庭成员会是幸福、快乐的。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子女,大多数患有恐惧、焦虑、孤独、自卑、不相信任何人,他们性情忧郁,变得懦弱或残暴,学习成绩下降,有自杀倾向等心理障碍,制造社会不安定因素,这一点,已为社会上发生的许多案例所证实。家庭暴力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家庭的范围。不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有极大的危害,预防和制止家庭中的暴力行为势在必行。

可见,家庭暴力直接损害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爱害者长期精神紧张,忧虑和恐惧。特别是对妇女和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伤害更大。家庭暴力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导致犯罪增多,成为社会的不安因素。

五、预防家庭暴力的措施

1、加强反家庭暴力行为的立法,依法预防家庭暴力。

在我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都对家庭暴力问题作了规定。但在立法上还存在不足和不完善。如《婚姻法》第三条第二款:“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的虐待和遗弃。”其条文规定似乎很明晰,但没有对家庭暴力的概念、构成等予以明确,在实践中不利于执行。以上法律法规中规定的禁止家庭暴力大同小异,有的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差,不利于制止和预防家庭暴力。因此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是健全和完善国家立法的迫切需要。制定防治家庭暴力的专门法律,可以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保护,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如今,从婚姻法的修改上,我们可以看出,家庭暴力这一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也得到了国家充分的重视。

2、为受害的家庭成员,特别是妇女和儿童提供人身保护和法律帮助。

提高妇女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对家庭暴力的防范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使妇女知道“家丑”不外扬不利于自我保护,如果对家庭暴力一味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这样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助长了家庭暴力,使自己成为反复受害者。同时,社会也应当为受害成员提供多方面、便捷地反映情况,提供保护和帮助的渠道和途径。在目前的情况下,家庭成员在遇到侵害时,可以通过“110报警电话”获得保护和帮助。

3、强化素质,提高法律意识。

全民综合素质与法制道德意识应该得到增强与提高,这不仅需要公民自身的修养,更需要国家加大宣传力度,并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社会上存在的陋习与丑恶现象,应当加大打击力度,让家庭暴力没有生长的土壤。司法机关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制观念,增强其反家庭暴力的自觉性和斗争性。特别是在遭受家庭暴力时,切不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要及时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同时要提高广大妇女的自身素质,逐步提高夫妻双方解决冲突的能力和技巧,杜绝家庭暴力的发展和升级。

4、加强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及思想意识

我国应立足现实,加大对家庭暴力的宣传活动,提高妇女的维权意识,不要使自身弱点成为家庭暴力的导火线,当自身的权利受到伤害时,要勇敢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能逆来顺受,息事安人,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并懂得珍惜做人的权利。从更高的意义上讲,加强反家庭暴力的法律研究和司法实践,利用法律的武器遏制家庭暴力,维护家庭的和睦,增进两性成员在家庭内部乃至司法上的平等,制止家庭暴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这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的解决虽然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更是社会问题。因此,希望国家对反家庭暴力法的制定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并采取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主要参考资料:

1、李明舜著:《婚姻法中的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肖建国、姚建龙著:《女性性犯罪与性受害》,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参见人民网,法界动态专栏2005年11月24日刊载,《我国重视家庭暴力防治,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4、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5、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篇7:农民增收困难:现状、成因、措施

1 女性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 首要面对的就是就业问题。中国社科院《农村迁移工人在城市劳动力市场表现方面的性别差异》的调查发现, 女性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是901.78元, 而男性农民工则为1 100.24元, 接受过高中教育的比率也比男性低10%。因农民身份和经历以及女性身份的歧视导致很大程度的就业困境, 其受歧视的严重程度仅次于残疾人、艾滋病和病毒携带者, 是受歧视的最大群体之一。女性农民工在就业中遭受的排斥和各种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就业渠道单一, 就业面窄, 工种繁重危险

据调查, 女性农民工的就业以亲戚朋友介绍等非正式渠道为主, 通过正式途径获得就业信息的女性农民工占比很小[1]。女性农民工从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上的狭小人际交流圈中无法获得更多更正式的就业信息, 分布行业集中于建筑业、加工制造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 就业面狭窄。

女性农民工从事的多是体力劳动强度较大的行业, 鲜有从事其他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行业, 就业手续简单, 工资水平普遍低于男性, 在职业结构体系中处于低下层次。此外, 据调查, 女性农民工每日工作时间平均都在10 h以上, 有的餐饮服务人员甚至达到16 h, 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建筑业的女性农民工则只有遇到雨天、雪天等不适宜工作的天气时才会休息, 节假日、休息日极少, 大强度的工作量与获得的薪资不成正比。

1.2 缺乏社会保障, 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

女性农民工与所在单位大多未签订劳动合同,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参保率极低, 工作非正式且多为暂时性的。非正式渠道获得工作信息常导致女性农民工的就业风险大, 诸如被拐卖、被拖欠工资、上当受骗、工作环境差等, 一些加工厂的环境甚至对下一代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2]。据卫生部1989年对300个贫困县调查结果表明, 很多妇女患有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妇科病, 有的地区患病率达50%以上, 产妇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数100%以上。女性农民工健康状况不佳使劳动强度和效率下降, 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子女的发育和健康。

中国职业病发病率近年来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其中农民工占很大比重。据最新统计数据, 我国全年共16 869人职业病发病, 其中工业领域占63.06%, 共10 637人,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超过2亿人, 农民工遭受的职业病危害尤为突出。

1.3 用人单位组织的培训机会少

就业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少, 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及在工作期间的劳动与安全防护措施都不到位, 据调查, 大部分女性农民工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的调研结果显示, 我国农村劳动力未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而在培训学习机会面前, 同样的情况下企业选择男性农民工学习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要高于女性。

因此, 女性农民工在所在单位受到培训的少, 有学习职业技能的机会时也不占优势。而到育龄期或者怀孕后的女性农民工多会被用人单位以各种借口辞退。女性更多地担当照顾老人、孩子的角色, 夫妻双方同样外出务工, 家中有特殊情况需要有人回家照看时, 做出牺牲的常常是女性, 因此女性的工作也多被迫是暂时的, 流动频繁。企业等用人单位都不愿在女性农民工身上投入成本, 进行培训和提升[1]。

1.4女性农民工在管理层分布少, 晋升难, 维权意识淡薄

女性农民工在所在单位的职位都较低, 在管理层和高层很少[3]。调查发现, 女性农民工多为建筑工地的施工工人、餐饮业等服务人员、企业的雇佣人员等, 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高的工作, 而男性农民工中从事管理和技术性工作的人明显要比女性多。当女性农民工无节假日、遭受同工不同酬、个人尊严无法得到维护、因孕被解雇离职及侵权时诉求无门, 多以默默忍耐结尾。女性农民工在薪资和晋升中受到多种限制, 与男性农民工相比, 升职机会少, 维权意识更是淡薄。

1.5 再就业遇瓶颈

相对男性而言, 女性农民工的再就业更为困难。当家里发生一些特殊情况时, 即使该女性农民工在就业中本来有较好的发展机会, 还是改变不了总会先牺牲女性工作机会的事实, 因此很多女性农民工从事的工作也都是临时性的, 不稳定, 无法长期发展, 所以企业不愿投入各种资源对女性农民工进行培训。反过来, 企业越不愿给女性农民工培训机会、发展机会, 女性农民工再就业就越困难, 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圈。

2 女性农民工就业难的根源

2.1 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首先, 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是女性地位下降的第一步。旧石器时代晚期, 中国原始社会进入了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的初期是母系氏族。《管子·君臣篇》:“太古之民, 兽居群处, 未有夫妇匹配之合, 知有母不知有父。”此时的社会关系由母系血缘维系, 女性拥有承继权利。而最早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等一系列以女性始祖为主人公的上古神话表明了这一阶段的女性在氏族社会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原始生产分工时, 女性从事采集活动, 男性负责狩猎活动, 男性的收获不如女性的稳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男性开始向农业及畜牧业转移, 而男性在体力上的优势导致经济社会的主导地位由女性向男性转变, 父系氏族公社产生, 这是女性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的转折点。

其次, 男尊女卑的观念自周朝开始萌芽和传播, 自汉朝在制度上加以确立, 又在宋元时期进一步强化。商朝时, 采集活动在各类生产活动中依旧占很大比重, 女性地位还很高。但是, 随着漫长的周王朝和儒家文化的出现, 中国女性地位显著下降。《公羊传》上记载:“诸侯一娶九女, 诸侯不再娶。”, 可以看到在夏商时期较为平等的夫妻关系开始发生变化, 周礼规定男性有娶妻妾的权利, 且正妻只能有1位, 此礼俗一直持续了几千年。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得到统治者认可, 男尊女卑思想随着政治制度的确立而根深蒂固。到宋元时期, 大力主张“存天理, 灭人欲”程朱理学的兴起与长期渗透, 使得女性在家庭婚姻生活中遭到严重压抑与迫害, 这从“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的观点以及女词人李清照一生的遭遇便可见一斑, 女性权益受到严重蔑视。至明清时期, 张岱在《公祭祁山夫人文》中甚至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徳”的观点, 低估和扼杀女性智力, 女性完全被禁锢在传宗接代和服侍丈夫以及长辈的家庭生活中, 女性的婚姻以及生活自由受到更残酷的压制。

因此, 自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之际, 男主外女主内及男尊女卑的观念就已经开始蔓延, 并随着一个个朝代的更替更是被根深蒂固地流传下来, 文化习俗成为性别社会定位的基础, 女性农民工会受到歧视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

2.2 政府政策及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首先, 政府提供的正式就业渠道信息不足且成本高。调查发现, 甘肃省定西市政府每年7—8月会招一些女性农民工到新疆务工摘棉花, 但是多是集体组织打工或者政府硬性安排任务, 有的是强制性要求。如, 要求一位乡政府干部至少招1名务工人员到新疆摘棉花, 之前并无相关技能的培训, 很难提高就业技能和能力, 只能属于临时就业。另外, 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 在贫穷落后地区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阳光工程”在许多地方实行效果一般, 有政策却无实际执行力。由此导致女性农民工在就业过程中无法获得充足、直接、简便、真实的就业信息, 而非正式渠道就业信息则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其次, 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在走访调查中, 许多女性农民工对自己拥有的权利及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不甚了解。国家制定各种相关政策, 可是农民工却无从得知。同时, 女性农民工就业依然受到城乡户籍制度的极大限制。很多地方仍然实行暂住证的管理办法, 而办理暂住证时复杂的手续和程序时常成为女性农民工群体融入务工所在地的障碍。建立在二元户籍制度上的社会保障体系, 造成农民工在教育、婚嫁、就业、买房等相关福利政策上受到差别待遇。同时“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的划分, 也造成一些人对具有“农业户口”农民的歧视, 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对企业在用人管理过程中对女性农民工的歧视视而不见, 甚至政府自身并未意识到女性农民工受到了就业歧视, 在公务员录用过程中都存在着性别歧视, 更何谈对企业的监管。

女性农民工的权益没有完善的、具体的相关法律的保护[4]。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国家统计数据的标准中, 至今没有把农民工列入城镇就业“职工”范畴, 这导致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却没有一个维权的组织。《就业促进法》只提到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却并未提及地域歧视、户籍歧视等普遍存在的歧视。女性农民工以非正式渠道就业为主, 多数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中国虽有关于就业歧视的整体性的法律条款, 却无具体细则以及可操作性, 女性农民工在工伤或性侵等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也无据可依, 投诉无门, 维权困难, 无法获得法律上的保护[5]。

2.3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用人制度不完善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目前, 女性农民工分布最广的是服务业、建筑业和生产加工业等领域, 女性农民工在就业时多数只是与用人单位达成口头协议, 这必然减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及员工权益方面的投入,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成本, 用人单位责任缺失。

其次, 女性天生的生理及生育特征使得其普遍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的投入巨大。因生育产生的哺乳以及产假等导致用人单位对女性员工的投入多, 成本相对男性的更多, 而因此中断工作也造成女性农民工工作不稳定, 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减少。同时, 用人单位及整个社会都受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对女性智力及工作能力持怀疑态度, 传统中落后的性别文化与追求效率的市场经济相融合, 使得企业在招聘时总是更倾向于选择男性, 女性农民工在应聘过程中受到歧视[6]。

2.4 女性农民工自身的局限性

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导致女性在教育、经济、文化、政治各个方面受到不公平待遇, 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及政治参与度均低于男性, 占有及可支配的社会资源少。而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 导致相应的工作技能较低, 自身素质不够硬。女性农民工多以体力劳动为主, 缺少技能培训, 自身的法律意识淡薄, 维权意识不强, 受歧视被侵权而不自知, 这使得女性农民工在再就业时也困难重重[7,8]。

3 对策

3.1 转变不合理的传统思想观念

经济学家加里·S·贝克尔在其著作《歧视经济学》中提到, 歧视是由雇主的片面了解和偏见引起的, 招聘女性给雇主带来了心理成本。因此, 要消除歧视首先要从思想意识着手。社会在对两性劳动力做出评价时, 都主观臆断女性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男性。但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认为, 对女性的歧视反而使社会就业成本增加, 偏离了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对于女性农民工的就业歧视, 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认识。

传统观念中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性别观念应该更改, 比如男性可以适度地回归家庭, 分担女性在家庭劳动中的负担, 女性可以在工作岗位发挥自己的特长, 减轻男性的工作压力。在学校教育中要加入正确的社会性别观念, 自课本以及从小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始终贯穿地位平等、性别平等的观念, 摒弃传统文化中落后的性别定位。

3.2 政府应该完善扶持政策及相关法律制度

首先, 有计划地提供女性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并对技能培训效果进行评定, 鼓励女性农民工考取资格证书, 对达到培训要求的女性农民工发放相关技能认定证书, 提高女性农民工自身的竞争力。其次, 对企业的歧视行为进行监管。在就业过程中, 对平等公平对待女性农民工的用人单位进行奖励, 而对女性农民工有歧视性规定或偏好的企业严惩不贷。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进行检查, 看企业用人是否符合标准、工作环境是否安全达标、是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是否有侵害女性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 通过这一系列奖惩制度提高用人单位的歧视成本, 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公平性。第三, 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 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行力度, 将女性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消除长期以来城乡社保的差别待遇。第四, 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款, 提供具体可操作的细则, 使女性农民工维权时有法可依。在立法工作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 在进行所有立法和涉及性别问题的立法时, 国家及地方立法机关应组织相关领导和起草人员接受社会性别培训, 各地方政府还应因地制宜地创造和提供就业机会, 招商引资, 规范和拓宽就业渠道[9]。

3.3 企业管理和用工制度应该逐步规范化

用人单位应建立各自的招聘网站, 公开招聘及用工信息, 依据国家《劳动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招收足够数量的女性就业, 确立劳动关系以及各自的权利与义务, 不得在女性农民工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女性农民工上岗前加强和规范相关技能及安全的培训, 规范工作时间, 为生产活动提供安全保障措施。在企业内部, 进行平等公平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 承担起维护劳动力市场公平的责任[10]。

3.4 女性农民工自身素质需要提升

与此同时, 女性农民工必须积极主动地争取受教育权利, 参加各项培训, 积极考取相关职业技能证书,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科技文化水平, 从而提高就业能力。同时, 还应多了解我国劳动及就业的相关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意识, 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11]。也可以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 设置农民工自身管理的团体组织, 维护成员的合法权益。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 占农村流动人口40%的女性农民工因女性和农民身份受到歧视, 就业较为困难。为改变这种状况, 该文探讨其受到就业歧视的深层次根源, 提出相应的对策, 从而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稳定发展。

关键词:女性,农民工,就业歧视,成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姚远.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J].法制与社会, 2012 (8) :204-205.

[2]王雯娟.女性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现状及建议[J].企业文化, 2013 (2) :158-160.

[3]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与社会性别排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4]张慧.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 2005 (10) :73-79.

[5]李敏芳.女性农民工外出就业的风险及防范[J].科技经济市场, 2007 (7) :113-115.

[6]杨云彦.人口迁移与劳动力流动的女性主义分析框架[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1 (6) :12-17.

[7]孟铎.云南省农民工转移就业状况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21 (10) :52-53.

[8]吉婷婷.浅析女性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调查的思考——以北京、江苏为例[J].法制与社会, 2012 (2) :169-170.

[9]邹奇.女性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 2009 (2) :64-65.

[10]悦中山, 李卫东, 李艳.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与社会管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部门视角下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 2012 (4) :111-121.

上一篇:奋斗——通往幸福的船只作文下一篇:事业单位领导副职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