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杭州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2024-05-22

杭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杭州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通用5篇)

篇1:杭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杭州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杭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杭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行为,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令第590号)、《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若干意见》(杭政【2011】40号)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现就杭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规定如下:

一、关于房屋征收补偿的一般规定

(一)市、区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1.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3.因征收非住宅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各区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二)被征收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产权调换。

被征收人选择产权调换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与被征收人结算被征收房屋与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

(三)货币补偿或者产权调换的房屋面积,按照被征收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或其他合法房产凭证上记载的建筑面积为准。征收范围内未登记建筑的面积,以市、区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依法认定为准。房屋使用面积需要换算成建筑面积的,由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测绘机构实地测绘确定。

(四)被征收房屋的补偿价值,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补偿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房屋征收部门应当 1 将评估结果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公布。

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应当考虑被征收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结构、新旧程度、建筑面积以及占地面积、土地使用权等因素。

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时点为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价值评估时点应当与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时点一致。

(五)被征收房屋的用途原则按照房屋所有权证登记为准。房屋所有权证未明确用途的或者房屋登记记载的用途与原规划许可用途不一致的,按照规划许可用途确定;1990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施行前已改变房屋用途并以改变后的用途延续使用,按照改变后的用途确定。

未经房管部门同意,直管住宅公房改为非住宅使用的,仍按住宅房屋进行补偿安置。

(六)市、区人民政府应自签订协议且被征收人交付房屋之日起2年内将被征收人安置完毕。其中,将征收范围内建设的高层房屋作为产权调换用房的,市、区人民政府应自签订协议且被征收人交付房屋之日起3年内将被征收人安置完毕。

(七)房管部门代管房屋被征收的,对代管人予以货币补偿,货币补偿金额由代管人专户存入银行。代管房屋有承租人的,在承租人签订搬迁承诺书后,承租人可参照现有住房改革政策申请房改价格备案,视作参加购房后可参照私有住宅房屋对其予以补偿安置。

承租人未签订搬迁承诺书的,对代管人予以货币补偿的同时,要对代管房屋的承租人给予在本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不低于原建筑面积(原房建筑面积小于48平方米的,按建筑面积48平方米计算)的成套房屋予以安置。产权属房屋征收部门所有,代管房屋的承租人按直管公房租金标准与房屋征收部门建立租赁关系,并可按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购房。(方案2:安置房 2 由征收部门移交公房管理部门)

被征收房屋为房管部门代管的房屋,代管房屋有承租人的,临时安置费应当根据原房屋承租人所承租的建筑面积发放,发放对象为被征收代管房屋的承租人。

(八)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或与被征收人同户籍且实际共同居住的人员,如符合公共租赁住房或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由本人根据申请流程提出申请,凭所属房屋属于征收范围、同户籍人员实际共同居住等相关证明材料,经市或区、县(市)政府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上述人员进行资格审核后,根据相关政策明确的优先保障程序给予保障。

二、关于征收住宅房屋的补偿安置

(九)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本市规划区范围内提供在本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不低于原建筑面积(原房建筑面积小于48平方米的,按建筑面积48平方米计算)的价值相当的房源对被征收人进行安置,被征收人有权要求提供不少于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的安置用房。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另行确定房源。

安置用房中与被征收房屋补偿金额相等部分的房屋建筑面积小于48平方米的,建筑面积48平方米内的差额部分按照安置用房的重置价格结算;被征收人属于生活特殊困难人员的,该差额部分互不结算差价。确因自然间不可分割等原因增加建筑面积需按安置用房评估价格优惠结算的,优惠结算部分建筑面积原则上最高不得超过10平方米。

征收当事人在结算被征收房屋和安置用房差价后,安置房产权经确权登记后属被征收人所有。被征收人属于生活特殊困难人员无力结算被征收房屋和安置用房的差价,安置用房中与被征收房屋补偿金额相等部分的房屋面积的产权经确权登记后属被征收人所有;无力结算部分面积产权经确 3 权登记后属房屋征收部门所有,征收当事人双方建立租赁关系,对经查实被征收人在本市规划区内另无建筑面积48平方米(含)以上的公有住房(包括公有住房已参加房改或领取住房补贴的)的,被征收人按直管公房租金标准支付租金,并可按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购房。

(十)征收住宅房屋,安置房源为高层住宅的,应增加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10%的安置面积(增加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该部分面积安置价格按征收决定作出当年的房改成本价格结算。

(十一)征收住宅房屋,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部分按照市场评估价给予货币补偿;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不足48平方米的(本市另有住房的,一并计算建筑面积),根据被征收房屋评估价格按照48平方米建筑面积给予货币补偿。在对被征收人住宅房屋按照评估价格给予补偿的基础上,房屋征收部门再按被征收房屋评估价格(含48平方米建筑面积保底部分)的20%给予其货币补贴。

房屋征收部门应在货币补偿协议签订且被征收人交付房屋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货币补偿款和补贴全额支付给被征收人。

已按照本条款享受48平方米建筑面积货币补偿最低保障的被征收人,不再享受其他住房保障政策。

(十二)征收住宅房屋,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在领取货币补偿款和补贴之日起12个月内购买住宅房屋的,根据购房纳税凭证,新购房屋价格低于货币补偿款的,由房屋征收部门按照新购房屋价格的2%给予奖励;新购房屋价格高于货币补偿款的,按照货币补偿款的2%给予奖励。

(十三)征收直管公房住宅或者单位自管公房(包括不成套房)住宅的,承租人享有按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购房的权利。承租人按照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购房后,应当对其按被征收人予以补偿安置。

承租人未按房改政策购房,也未与被征收人达成解除租赁关系协议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提供产权调换的房屋由原房屋承租人承租,被征收人应当与原房屋承租人重新订立租赁合同。

(十四)征收落实私房政策中带户发还产权的“换约续租”住宅房屋以及带户发还产权的宗教包租住宅房屋的,应当对被征收人按私有住房予以补偿安置。同时,原房屋承租人在签订搬迁承诺书后,可参照现有住房改革政策申请房改价格备案,视作参加房改购房后可参照私有住宅房屋对其予以补偿安置。原承租人未签订搬迁承诺书的,应对其提供在本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不低于原建筑面积(原房建筑面积小于48平方米的,按建筑面积48平方米计算)的房屋予以安置。安置原承租人的房屋产权属房屋征收部门所有,双方建立租赁关系,租金按直管公房标准执行,并可按住房改革制度购房。

被征收房屋承租人必须是原落实私房政策带户发还产权时的“换约续租”承租户和带户发还产权时的原宗教包租房产的原承租户。

(十五)根据本规定第五条房屋用途认定办法确定为住宅用途的房屋,在暂停办理相关手续通知书作出前虽已用于经营的,仍按照住宅房屋实施补偿安置,同时结合被征收房屋的实际使用情况,考虑其综合因素,根据被征收人(或承租人)提供的合法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和完税凭证,按批准的合法经营面积,另行根据住宅评估价格的一定比例给予一次性补助。

(十六)征收住宅房屋,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支付搬迁费,用于补偿被征收人因搬家和固定电话、网络、有线电视、管道煤气等迁移造成的损失。具体标准按照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标准执行。

搬迁费应当在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一次性支付。使用临时安置房的,迁往正式安置的房屋时,应当再次支付。

5(十七)征收住宅房屋,选择货币补偿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给予被征收人12个月的临时安置费。

选择产权调换的,房屋征收部门不能提供临时周转用房的,应当给予被征收人自被征收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搬离被征收房屋之月起至通知安置后4个月止的临时安置费。由房屋征收部门提供临时周转用房的,周转用房应当与被征收房屋的居住条件相当,并能够满足被征收人或承租人基本居住条件,房屋征收部门在过渡期限内不再支付临时安置费。房屋征收部门超过协议规定的过渡期限未提供安置用房的,应当自逾期之月起至通知安置之日止按规定标准的2倍支付临时安置费。

房屋征收部门提供周转用房,超过协议规定的过渡期限未提供安置用房的,除继续提供周转用房外,还应当自逾期之月起至通知安置之日止支付规定标准的临时安置费。

临时安置费从搬迁之日起按月计发。实际过渡时间不足半个月(含15天)的,按半个月计发;超过半个月,不足一个月的部分,按1个月计发。

临时安置费的具体标准按照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标准执行。

(十八)被征收房屋为私房的,临时安置费的发放对象为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被征收房屋为直管公房或单位自管公房的,临时安置费的发放对象为被征收房屋的承租人。

征收落实私房政策中属带户发还产权的“换约续租”住宅房屋以及带户发还产权的宗教包租住宅房屋的,临时安置费应当按原房屋所有权证确认的建筑面积发放,发放对象为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对原房屋承租人的临时安置费应当按其所承租的建筑面积以同等标准另行发放。

三、关于征收非住宅房屋的补偿安置

(十九)非住宅房屋采取货币补偿的,因征收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 6 补偿标准,根据非住宅房屋的具体用途,按照被征收非住宅评估价值的一定比例确定。工业用房、营业用房和综合用房的补偿标准分别为房屋评估价值的10%、6%、4%;也可按照工业用房、营业用房和综合用房分别以26个月、20个月和4个月的临时安置费标准计算,给予一次性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可由被征收人自行选择。

被征收人认为其停产停业损失超过被征收房屋的评估价值相应比例或临时安置费标准的,可由房屋征收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对停产停业损失进行评估,并按照评估结果予以补偿。

非住宅房屋采取产权调换的,因征收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标准,按照4个月的临时安置费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偿。

(二十)征收非住宅房屋的,按实向被征收人支付搬迁费用。双方对搬迁费用不能达成一致的,由房屋征收部门实施搬迁。

非住宅房屋中的重型、大型设备,按设备的固定资产折旧后净值的一定比例补偿;因房屋征收,造成被征收人不可移动设备的报废或无法恢复使用的,房屋征收部门应按国家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后的净值给予补偿;房屋征收前电力装接容量、用水指标,由房屋征收部门按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给予补偿。被征收人需要扩容的,超过部分由被征收人自行承担。

搬迁费应当在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签订后一次性支付。使用临时周转房的,迁往正式安置的房屋时,应当再次支付。

(二十一)征收非住宅房屋选择货币补偿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当一次性给予被征收人4个月的临时安置费。

选择产权调换的,房屋征收部门不能提供临时周转用房的,应当给予被征收人自被征收人搬离被征收房屋之月起至通知安置之日止的临时安置费。

四、关于征收特殊房屋及附属物的补偿安置

(二十二)征收范围内经认定视为违法建筑的房屋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作为补偿安置依据。其居住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经本人书面申请,由房屋征收部门在本市规划区内提供不小于48平方米的成套房作为居住用房,居住房产权属房屋征收部门所有,双方建立租赁关系,租金按直管公房标准执行,并可按住房改革制度购房。

1.户籍在被征收房屋内; 2.实际居住在被征收房屋内;

3.本市规划区内另无建筑面积48平方米(含)以上的公有住房(包括公有住房已参加房改或领取住房补贴)的。

(二十三)征收产权属军队所有的房屋,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房地产管理条例》办理。原承租人的安置办法同本规定。

房屋征收中涉及军事设施、寺观、教堂、文物古迹及归侨眷房屋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二十四)征收公益事业用房及其附属物的,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城市规划的要求予以重建,或者给予货币补偿。征收非公益事业房屋的附属物,不作产权调换,由市、区人民政府给予货币补偿。

(二十五)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范围内的围墙、工棚、停车棚、简易仓库等杂项建筑设施,房屋征收部门应根据评估机构的评估给予相应的货币补偿。

(二十六)迁移建设用地上的公共设施和各种管线,所需迁移费和损耗材料的补充,由房屋征收部门补偿给原所有人自行迁移,若同时需要扩建、改建的,其扩建、改建部分所需费用和材料由原所有人自行解决。

8(二十七)征收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绿地及其生长物,应尽可能保留。如不能保留,应按《杭州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补偿事宜。

五、关于房屋征收补偿的税收优惠

(二十八)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无论其补偿方式实行产权调换或货币补偿,重新承受房屋权属的,其成交价格没有超出房屋补偿金额的,免征契税。超出房屋补偿金额的部分,统一按1.5%税率征收契税。

(二十九)非住宅用房的被征收人选择货币补偿的,其补偿资金按照国家企业所得税有关规定确需缴纳的所得税,被征收人缴纳后凭纳税凭证,由房屋征收部门按实缴税额予以支付。

六、关于本规定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时间

(三十)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安置适用本规定。

(三十一)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施行。颁布之日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项目适用本规定。

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可结合本地实际参照执行。

(三十二)本规定所称“生活特殊困难人员”,是指持有民政部门核发的有效《杭州市市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济金领取证》或市总工会核发的有效《杭州市职工家庭特困证》的特困家庭。

(三十三)本规定所称“承租人”是指通过1998年12月31日之前的实物分房途径或1998年之后通过行政部门的公房承租人户名变更、使用权有偿转让审批等合法手续取得公有住房使用权的承租人。

篇2:杭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杭州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杭征〔2013〕1号

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若干意见》(杭政〔2011〕40号)以及《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的通知》(杭政办函〔2012〕284号)的有关规定,为保障我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工作顺利开展,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考核力度,现结合我市征收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

考核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旨在通过全面、准确和及时的考核,达到加强监督、促进工作、强化配合、形成合力、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考核对象

本办法考核对象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政府以及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杭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三、考核内容

本办法考核内容为当年度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涉及的房屋征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组织领导(5分)

各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参与指导、协调房屋征收与补偿具体工作,重大疑难问题主要领导亲自调处;理顺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体制,建立有效的联系会议制度;房屋征收部门机构健全,人员配备齐全,工作职责明确;有明确的年度房屋征收计划,并有完成计划任务目标的具体工作措施。

(二)征收与补偿管理(70分)

1.依法征收。严格执行调查结果公开,对征收补偿方案进行论证或听证,征求公众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对未登记建筑组织进行调查、认定、处理,对房屋征收决定进行公告等房屋征收程序,做好征收决定下发工作;征收补偿决定及相关信息公开答复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征收决定、补偿决定全年无被复议机关、人民法院撤销或部分撤销、确认违法或无效以及提出司法建议等情形。

2.房屋征收完成情况。房屋征收进度按市委、市政府要求按时完成,征收工作推进有力,进度完成率高,遗留问题少。

3.征收安置工作。征收安置工作按计划进度完成,进度完成率高,遗留问题少。

4.阳光征收工作。严格按照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做好依申请信息公开的答复和公开工作;依法公开房屋征收补偿有关政策法规,并进行宣传和解释;公开包括调查登记结果、补偿方案、未登记建筑认定处理等征收程序内容;公开评估机构确定办法及过程;在征收范围内和现场办公地点公开分户补偿结果等。

5.征收实施单位及评估管理。对委托承担具体实施工作的征收实施单位监管有力,并配合做好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选定评估机构,签订委托评估合同,建立征收评估档案,依法做好分户初步评估结果公示,评估报告按时送达。

6.档案建立及征收数据备案。依法建立房屋征收补偿、征收补偿决定档案,相关资料齐备,归档及时;征收决定、征收补偿协议、征收补偿决定按规定及时上报市房屋征收管理部门备案;按时上报省、市相关部门所需的各类汇总统计数据。

(三)房屋拆除管理(25分)

1.发包管理。依法将房屋拆除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施工单位,与施工单位签定房屋拆除施工合同和安全管理协议。房屋拆除工程开工15日前,按规定向辖区管理部门报送资料备案。

2.安全生产。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按规定确定安全生产施工措施费用、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并及时支付给施工单位,督促其专款专用,保证房屋拆除施工中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检查管理。对房屋拆除施工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等日常检查、监督和指导,及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按规定组织辖区拆除项目建设单位开展除“四害”、“安全生产月”、中高考禁噪声等活动,并建立台帐;委托监理单位对房屋拆除工程进行监理,或指派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监督。

4.应急管理。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作业方案、安全操作规程,设置作业现场的安全区域;按规定制定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四、组织实施

考核工作由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具体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考核工作。考核采取打分制,具体评分标准详见附件。

考核工作采取日常检查和年终检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日常检查情况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进行通报;年终考核情况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经领导小组审议评定后予以总结通报,对考核优秀的,予以表彰。

附件:杭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杭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领导小组

篇3:杭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杭州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第一条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征收补偿决定案件, 由房屋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决定管辖法院。

[解读]本条是关于作出征收决定的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征收补偿决定管辖问题的规定。

征收具有强制性, 表现在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征收补偿决定, 该决定具有执行力, 当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义务时, 作出该决定的政府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在实践中往往存在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政府所在地、被征收人户籍地和被征收房屋不一致的情况, 为了防止法院之间推诿扯皮, 必须明确征收非诉执行的管辖法院, 实现责权统一。鉴于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以下简称《若干解释》) 第89条规定,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 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的, 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执行确有困难的, 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执行;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其执行, 也可以决定由下级人民法院执行。《征收执行规定》第1条规定征收的非诉执行原则上由房屋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符合《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专属管辖原则。考虑到基层法院在人财物方面受制于地方政府的现状, 征收拆迁是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基层人民法院对于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征收补偿决定很难进行公正的司法审查。征收的非诉执行管辖法院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决定, 其中包括高级法院作出规定提级管辖和异地管辖, 防止管辖法院在审查中不负责任, 从制度上对法院和政府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

第二条申请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除提供《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及附具材料外, 还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 征收补偿决定及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二) 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及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三)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

(四) 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

(五) 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及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

(六)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申请机关负责人签名, 加盖申请机关印章, 并注明日期。

强制执行的申请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逾期申请的, 除有正当理由外,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应当提供的材料及申请期限的规定。

征收补偿决定应当包含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即唇齿关系, 被征收人拒不履行义务, 政府依法申请法院强制实现行政行为。同时,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必须审查行政相对人权利落实情况。人民法院审理 (包括审查) 行政行为坚持“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为此, 需提供一些必要材料。综合上述内容, 《征收执行规定》第2条规定, 向人民申请强制执行, 应当提供以下材料:

(一) 执行申请书。人民法院应当坚持“不告不理”的原则, 政府未依法定程序, 法院不宜主动采取强制性手段介入政府的“中心工作”, 政府不应把法院看成是政府的职能部门, 政府和法院享有同等的宪法地位。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申请机关负责人签名, 加盖申请机关印章, 并注明日期。强制执行的申请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逾期申请的, 除有正当理由外,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若干解释》第88条规定, 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行政强制法》第53条规定, 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 政府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应当在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申请。

(二) 专户存储账户和补偿金额。先补偿后拆迁是《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一个亮点, 申请强制执行时, 必须按照市场评估价及补偿安置方案的规定, 准备足够的补偿金。

(三) 产权调换房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 征收时必须满足被征收人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的选择权, 在提供足额补偿资金的同时, 还需提供符合补偿方案或者“公平补偿”原则条件的产权调换的房屋。产权调换房屋应当符合“就近安置”和“等价有偿”原则。

(四) 周转房。如果属于“回迁”的期房安置, 还需要提供周转用房, 确保被征收人不至于流落街头, 以体现民生保障原则。

(五) 征收补偿决定。征收补偿决定是法院据以强制执行的依据和法律文书, 是征收中核心的法律行为。

(六) 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包括:1.《征收与补偿安置方案》30天征求意见材料;2.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材料;3.征收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4.入户调查情况和评估报告;5.住房保障的有关材料;6.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7.无照房屋的调查、认定和处理情况;8.“住改非”的有关材料;9.营业执照、纳税情况核实的有关材料。

(七) 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及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没有送达的具体行政行为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但是在实践中, 被征收人躲藏或者拒不签收法律文件, 让征收工作人员很无奈。公证 (见证) 留置送达能够很好地解决该问题。根据《行政强制法》第54条规定, 政府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前, 应当催告被征收人搬迁。

(八)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征收强制执行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是指市、县人民政府就征收补偿决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前, 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精确的分析和全面的评估,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 为有效预防、避免、控制群体性事件、自焚等自杀事件、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事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对象包括:1.反对旧城区改造的被征收人;2.住房困难户;3.相邻权受到建设项目影响的人;4.被征收房屋的抵押权人;5.被征收房屋的承租人;6.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与经租人;7.被征收房屋的出售人与买受人。对社会稳定风险划分为A、B、C三个等级。群众反映强烈, 可能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的, 评估为A级;群众反映较大, 可能引发一般群体性事件的, 评估为B级;部分群众意见有分歧的, 可能引发个体矛盾纠纷的, 评估为C级。评估为A级和B级的, 评估主体要制定化解风险的工作预案。

(九) 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被执行房屋是否影响公共利益实现, 是否存在天然气、水电影响强制执行, 强制拆迁是否违反比例原则等。

(十) 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及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与被执行房屋是否存在所有权关系、共有权关系、抵押权关系、承租权关系、继承权关系、相邻权关系。

第三条人民法院认为强制执行的申请符合形式要件且材料齐全的, 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五日内立案受理, 并通知申请机关;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 并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供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逾期无正当理由不补正材料的, 裁定不予受理。

申请机关对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

[解读]本条是关于申请强制执行立案为形式要件审查及对不予受理裁定救济的规定。

《行政强制法》第56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 应当在五日内受理”。根据法院“立、审、执”分离原则, 非诉执行包括立案庭立案阶段、行政审判庭审查阶段和执行局执行阶段。立案庭立案阶段的审查标准为形式要件审查, 行政审判庭审查阶段为明显重大排除标准, 执行局执行阶段为形式要件标准。具备《征收执行规定》第2条规定要件的, 立案庭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五日内立案受理, 并通知申请机关;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 并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供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逾期无正当理由不补正材料的, 裁定不予受理。

《征收执行规定》第3条第2款重申了《行政强制法》的规定, 是对行政强制法的彻底贯彻。人民政府对不予受理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对受理法院是一种监督, 也防止上级法院久拖不决, 兼顾了公正与效率。

第四条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查期限的, 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解读]本条是关于房屋征收非诉审查期限的规定。

作出是否准予执行裁定应当区分两种不同情形:1.具备法定执行条件的,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57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作出准予执行裁定”, 体现了人民法院支持合法的行政行为, 兼顾公正、注重效率的原则;2.不具备法定执行条件的,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58条规定,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 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 人民法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不予执行裁定。关于审理期限延期问题, 《行政诉讼法》第57条规定:“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 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征收执行规定》第4条将审理延期的规定推而广之应用于征收非诉审查期限的延期, 是一种创新, 具有积极意义。在人民法院作出不予执行裁定之前, 政府可以完善征收程序、补充征收材料、通过非强制程序解决搬迁问题, 政府有实现行政目标的余地。但是, 《征收执行规定》第4条却忽略了《行政强制法》第57条和第58条规定的区别, “一刀切”地规定三十日作出裁定, 似存遗憾。

第五条人民法院在审查期间, 可以根据需要调取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组织听证或者进行现场调查。

[解读]本条是关于法院依职权调查的规定。

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时, 需要根据《征收执行规定》第2条规定提交一些材料, 对于材料的真实性, 人民法院在审查期间, 可以根据需要调取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组织听证或者进行现场调查。通过上述职权活动, 人民法院可以审查征收补偿决定是否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是否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是否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是否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是否明显违反行政目的, 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是否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是否超越职权;是否存在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也可以在审查期间, 做执行和解工作, 通过非强制的方法实现政府的行政目标, 符合和谐社会要求。

第六条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 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一)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二)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三) 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 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 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

(四) 明显违反行政目的, 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五)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六) 超越职权;

(七) 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执行的, 应当说明理由, 并在五日内将裁定送达申请机关。

[解读]本条是关于人民法院不予执行情形的规定。

《行政强制法》第2条第2款规定:“行政强制执行, 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 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根据《征收条例》的规定, 在征收方案既定的期限内达不成补偿安置协议的, 征收部门提请政府依法作出补偿决定。根据《行政强制法》第34条的规定, 人民政府作出征收补偿决定后, 被征收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在法定的起诉期限内既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又不搬迁的, 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应当对该补偿决定进行司法审查, 其标准应当依照《行政强制法》第58条规定进行: (一)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的; (二)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的; (三) 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此乃称为明显重大违法排除审查标准。对行政行为的审查标准有形式审查、明显重大违法排除审查与合法性审查。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 下级服从上级决定了下级对上级的审查系形式审查;行政行为的公定力决定了不具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之间的审查系形式审查。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审查系合法性审查即实质审查。为了便于理解, 笔者将行政行为区分为无效行政行为、可撤销行政行为和合法行政行为。无效行政行为在三种标准的审查中都应否定其效力;可撤销行政行为在诉讼审查中必须撤销或确认违法, 在非诉审查中维护其效力;合法行为在三种标准的审查中都应当维护其效力。根据《征收执行规定》第6条规定, 下列情形属于明显重大违法:

(一) 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根据《征收条例》的规定, 作出征收决定应当具备七个要件:1.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专项规划;2.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期限不少于30天;3.旧城改造多数人反对的, 应当进行听证;4.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5.属于公共利益;6.遵循公平补偿原则;7.具有足够的专项补偿资金;8.满足被征收人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选择权;9.在征收方案规定的期限内无法达成协议才能作出征收补偿决定。不具备上述证据材料, 作出的征收补偿决定就属于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二) 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征收补偿决定的做出应当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其下位法的规定, 不能依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土地管理法》以及其他与《征收条例》规定相违背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三) 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 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 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公平补偿原则包括纵向不低于市场评估价, 横向被征收人之间不存在厚此薄彼。对社会保障家庭的被征收人保障了基本居住条件, 保障符合产业政策的被征收企业的生产经营条件。

(四) 明显违反行政目的, 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征收条例》第8条对公共利益界定做出了明确规定。不符合公共利益的项目不能动用征收权, 打着公共利益旗号进行征收的, 人民法院不予强制执行。

(五) 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法律通过把规则程序化, 可以使国家及其权力行使机关的行为合法化, 从而有效地进行社会控制。“行政程序作为规范行政权公正合理行使的规范体系, 其巨大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至今为止, 中国的行政程序法尚未出台, 只是在单行的行政法中对程序进行规定。法律意义上的程序正当, 通常又译为“正当法律程序”或“正当程序”, 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将会导致行政行为违法。我国房屋征收补偿的正当程序包括:1.征求意见公告, 组织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政府常务会议讨论;2.依法评估;3.征收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征收决定公告;4.协商补偿;5.作出征收补偿决定。征收的细化工作程序大约有几十个步骤, 其中许多并非法定程序。

(六) 超越职权。征收补偿决定由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辖区属地原则依法作出, 包括区政府、旗政府、自治州政府。除此之外, 开发区管委会、乡镇政府、征收部门无权作出征收补偿决定。

(七) 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

第七条申请机关对不准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裁定。

[解读]本条是关于申请机关对不准予执行裁定救济的规定。

本条是对《行政强制法》第58条第2款规定的重申, 该款规定:“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准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法院不准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通过向上级法院申请行政复议行使救济权。被执行人在起诉期限届满后丧失刚性救济权, 只是在法院审查听证中享有陈述和辩解的权利。通过复议权的行使, 对防止受理法院推诿、不作为是一有效制衡和监督。

第八条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 应当在五日内将裁定送达申请机关和被执行人, 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议申请机关依法采取必要措施, 保障征收与补偿活动顺利实施。

[解读]本条是关于人民法院准予执行裁定送达及建议的规定。

不属于《征收执行规定》第6条规定情形的,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五日内作出准予执行裁定, 在五日内将执行裁定送达给申请机关和被执行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司法建议工作的意见》,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征收的实际情况, 向申请强制执行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提出司法建议, 确保征收目标顺利实现及补偿中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例如, 哈尔滨某征收项目中有11户“钉子户”, 针对其中的4户国有土地上房屋作出征收补偿决定, 而后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但是, 法院在执行中发现有两户存在上千平方米的违法建筑和5户集体土地上房屋尚未协商搬迁, 法院于是建议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规定, 对违法建筑进行处罚, 责令限期拆除, 而后依法申请政府强制执行;建议按照《土地管理法》第65条规定, 村委会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 收回土地使用权, 而后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九条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 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

[解读]本条是关于裁执分离的规定。

2011年5月15日, 最高人民法院下发了法明传[2011]327号明传通知《关于坚决防止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强制执行引发恶性事件的紧急通知》 (下称“紧急通知”) 规定:“鉴于目前有关征地拆迁的具体强制执行模式尚待有关国家机关协商后确定, 各级人民法院要紧紧依靠党委领导, 争取各方理解和支持。凡涉及征地拆迁需要强制执行的案件, 必须事前向地方党委报告, 并在党委统一领导、协调和政府的配合下进行。同时, 积极探索‘裁执分离’即由法院审查、政府组织实施的模式, 以更好地发挥党委、政府的政治、资源和手段优势, 共同为有效化解矛盾营造良好环境”。制定该“紧急通知”时, 正赶上《行政强制法》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理通过的前夕, 本以为最高立法机关能够采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裁执分离的立法建议, 遗憾的是并未如此。最高人民法院考虑到征收的强制执行难度很大而许多法院的执行力量非常有限, 难以担此重任, 于是规定由法院作出准予执行裁定, 由政府强制执行。事实上完全实行裁执分离并非上策,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 人民法院作出执行裁定后,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的, 视为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 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进行司法拘留。辽宁省昌图县人民法院率先尝试此方法效果显著。通过司法拘留这一强制执行措施的威慑力达到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的目的, 比起政府组织现场强制拆除效果好、风险小、成本低, 值得推广。

第十条《条例》施行前已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项目, 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房屋拆迁裁决的, 参照本规定第九条精神办理。

[解读]本条是关于拆迁裁决强制执行的规定。

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但是, 此前已经颁发拆迁许可证的拆迁项目, 仍然按照《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办理, 拒不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 由拆迁管理部门作出补偿安置裁决, 被拆迁人拒不搬迁的, 拆迁管理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参照《征收执行规定》办理。

在广义的“拆迁”工作中, 还包括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违法建筑的拆除。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45条规定, 国土部门作出“责令限期交回土地决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5条规定, 县级政府作出“收回土地决定”;根据《城乡规划法》第66条规定, 规划执法部门作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上述具体行政行为都具有执行力, 作出的机关都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以前所作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 按本规定执行。

[解读]本条是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其他司法解释与本司法解释效力关系的规定。

《若干解释》第88条规定, 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行政强制法》第53条规定, 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本规定的申请期限为3个月, 缩短了申请期限, 值得政府重视。

“紧急通知”第5条规定“凡涉及征地拆迁的强制执行案件, 相关法院在执行前必须报上一级法院同意后方可实施”。部分地方法院迫于信访的压力, 对于正当合法的征收强制执行申请也不受理, 以需上级法院同意为由进行推诿和“打太极”, 本规定是对“紧急通知”部分内容的纠正。

篇4:杭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杭州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1#地)项目集体土地征收房屋补偿方案的告

知书

来源: 房管局

2011-12-20

字体显示:【大】【中】

【小】

因奥体4#地(原东扩企业搬迁安置1#地)项目建设需要,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征收奥体4#地(原东扩企业搬迁安置1#地)项目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所有集体土地及其地上物(具体范围以规划红线图为准),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福州市城区集体土地征收房屋补偿若干意见(试行)》等规定和福州市人民政府榕土征告补[2011]4号《关于浦下路等建设项目征收土地补充公告》的要求,现将该征地范围内集体土地上的房屋补偿方案予以公布,具体的房屋补偿工作由福州兴盖鑫房屋拆迁有限公司(办公地址:盖山镇黎升村塘池小学;联系电话:***)和福清市第三拆迁工程处(办公地址: 盖山镇黎升村塘池小学;联系电话:***)负责实施。

附:奥体4#地(原东扩企业搬迁安置1#地)项目集体土地征收房屋补偿方案

福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日

附件:

奥体4#地(原东扩企业搬迁安置1#地)项目

集体土地征收房屋补偿方案

福州市人民政府已决定征收奥体4#地(原东扩企业搬迁安置1#地)项目规划红线范围内集体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和《福州市城区集体土地征收房屋补偿若干意见(试行)》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块的实际情况,对该征地范围内的房屋特制定如下补偿方案。

一、征收补偿对象及方式

1、凡本征收范围(具体范围见规划用地红线图)的被征收人列入征收补偿对象,以被征收人的房屋所有权证或国有公房租赁凭证作为征收补偿计户依据。

2、本地块征收补偿的方式:实行货币补偿和就近产权调换相结合的方式,但被征收房屋属于第二条第(四)、(五)款规定的特殊情形除外。

二、征收补偿原则

(一)货币补偿:具有合法产权的被征收人按确认的房屋合法建筑面积实行货币补偿,由被征收人自行解决安置用房。

(二)产权调换:

(1)根据被征收房屋确权面积的征收补偿总金额(仅限按实际情况选择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计算的区位补偿、旧房补偿、公摊补偿、搬迁奖励)除以安置房对接均价所得面积就近上靠标准房型安置。

(2)根据被征收房屋确权面积增加10%的公摊面积(最多不超过10平方米)后就近上靠标准房型安置。

以上两种方式由被征收人自行选择,安置房型为45㎡、60㎡、75㎡、90㎡、105㎡、120㎡、135㎡,超过105㎡可以分房型安置。被征收人选择两套(处)或两套(处)以上安置房的,只能享受一次上靠标准房型进行安置;若其中一套(处)安置房的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只能实行货币补偿或降低另一套(处)安置房的安置面积。

(三)非住宅房屋的征收补偿:

集体土地上非住宅房屋实行货币补偿。

1、被征收人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产权登记用途为营业性用房的按营业性用房征收补偿;

2、被征收房屋未经规划部门批准、房管部门确认,将非营业性用房改作营业性用房,拥有产权(含确权房屋)和持有有效工商营业执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初始营业证明)或税务登记证明并依法纳税的房屋(沿街底层第一自然间的进深按房屋的结构确认,但不得超过6米),视不同情况分别按下列办理:

①在1984年1月5日《城市规划条例》生效前,将沿街底层第一自然间非营业性用房改为营业性用房,可按营业性用房给予征收补偿。其它部分的房屋面积按原房使用性质及用途予以认定;

②在1984年1月5日至1990年4月1日《城市规划法》生效前,将沿街底层第一自然间非营业性用房改为营业性用房的,可按营业性用房建筑面积的80%确认营业性用房建筑面积,余下20%按原房使用性质及用途予以认定;

③在1990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生效后至2004年10月26日福州市《关于加强违法占地建设查处工作及责任追究的实施意见(试行)》出台以前,将沿街底层第一自然间非营业性用房改为营业性用房的,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的,其沿街底层第一自然间面积的60%可按营业性店面给予补偿,余下40%按原房使用性质给予补偿安置。

3、非公益性用房的附属物只能适用于货币补偿,不作产权调换。

(四)被征收房屋属于以下情形只作产权调换,不作货币补偿:

1、被征收私有房屋的共有人或被征收公有房屋的各使用人,对安置方式的选择达不成一致意见的;

2、被征收房屋产权有纠纷、权属不清或产权人下落不明的;

3、被征收私有房屋的产权人和使用人对安置达不成一致意见的;

4、被征收房屋设有抵押权的,抵押权人和抵押人未重新设立抵押权或抵押人未清偿债务的。

(五)、历史老宅等无产权房屋分割造成房屋确权面积小于30平方米的,实行货币补偿,不作产权调换。

三、签约期限

本项目实施征收范围内房屋签约期限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分如下几个阶段实施房屋征收:

1、宣传发动和房屋丈量核对阶段:2011年12月20日至2012年1月20日;

2、房屋征收阶段:分为两个签约期限,分别给予不同搬迁奖励(详见第六条第3款)

①第一签约期限:2012年1月30日至2012年2月29日

②第二签约期限: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3月15日

四、计价补偿方式

1、住宅用房货币补偿计价方式:

私房住宅补偿计价方式:货币补偿金额=被征收房屋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5025元/㎡+被征收房屋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成新率);

2、营业性用房货币补偿计价方式:

沿小街巷私房营业性用房货币补偿计价方式:货币补偿金额=被征收营业性用房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7551元/㎡+被征收房屋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成新率)。

3、单位产办公类非住宅货币补偿计价方式:办公类非住宅参照住宅用房补偿计价方式进行补偿。

4、工业仓储类用房货币补偿计价方式:货币补偿金额=被征收工业仓储类用房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630元/㎡+被征收房屋建筑安装工程单价×成新率);

5、装修按榕房[2009]23号文表二规定的单价及上报审定后参照福厦铁路、东部新城部分二次装修项目价格补偿。

6、闭路电视补助费50元/户,电话补助费58元/户,宽带网络迁移补助费108元/户。

7、被征收的工业、仓储类用房,高度在4米以下的,按房屋结构的重置价结合成新补偿;高度在4—6米的,其旧房补偿费按照增加20%计算;高度在6—8米的,其旧房补偿费按照增加40%计算;高度在8米以上的,其旧房补偿费按照增加60%计算。

备注:以上房屋建筑安装工程单价和成新率标准按榕房〔2009〕23号文的有关规定执行。

五、产权调换房房型、地点、价格及过渡期限

1、产权调换房地点及对接价格:

期房:5#安置地,对接均价6585元/㎡;14#安置地,对接均价6366元/㎡(14#安置地仅提供300套,仅限于第一签约期限内签约搬迁的被征收人,其中:45㎡户型15套、60㎡户型30套、75㎡户型60套、90㎡户型75套、105㎡户型75套、120㎡户型30套、135㎡户型15套);

现房:福湾新城和浦上生活配套房一期,对接均价5250元/㎡(仅限于第一签约期限内签约搬迁的被征收人,且每户仅限一套,按选房顺序号依次选择,选完为止)。

2、产权调换房与原住宅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及公摊补偿面积等同部分不计层次调节系数,其余面积按榕房[2009]23号文件规定计算。

3、以上房源的面积最终以市产权交易中心核定的产权登记面积为准。

4、以上房源均为毛坯房,内部均不设隔墙、不配置洁具,给予安置房内部隔墙一次性补偿及卫生洁具补偿,补偿标准为80元/㎡(按安置房标准户型为基数计算)。

5、福湾新城和浦上生活配套房一期现房按公布的实际面积以5250元/㎡进行结算。期房回迁安置时,若安置房产权面积小于协议面积,不足部分应按协议约定安置房价格的1.1倍补偿被征收人;若安置房产权面积大于协议面积,超出部分被征收人应按协议约定安置房价格的0.9倍补交购房款。

6、过渡期限:在签约期限内签订协议搬迁的,过渡期限自签约搬迁之日至2015年3月14日;超过签约期限签订协议搬迁或由法院强制搬迁的,过渡期限自搬迁或强制搬迁之日起36个月。因安置房延迟交付等造成被征收人逾期回迁的,应双倍付给临时安置补助费。

过渡费的发放期限以被征收人的实际过渡时间为准,即从被征收人签订协议并将被征收房屋腾空交给征收实施单位之日起至安置房交房之日止,实际过渡时间不足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安置房符合回迁条件,但被征收人以其它理由拒绝回迁的,征收部门和征收实施单位不承担逾期责任并不再发放过渡费。

六、签约期限内搬迁奖励办法

1、凡是在签约期限内签订协议搬迁,且选择实行货币补偿的被征收人,根据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分别给予货币补偿奖励:住宅503元/㎡,沿小街巷营业性用房755元/㎡、办公类非住宅503元/㎡、工业仓储类用房503元/㎡。

2、在签约期限内签订协议搬迁的住宅房屋,按住宅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的10%(最多不超过10平方米)给予公摊补偿(仅限按实际情况选择计算区位补偿、搬迁奖励、货币补偿奖励等相应项目),公摊补偿面积直接计入实物安置或货币补偿的面积计算基数。

3、凡是在签约期限内搬迁完毕的被征收人,根据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根据被征收房屋搬迁时间按以下标准分别给予搬迁奖励:

①于第一签约期限前搬迁的:住宅1005元/㎡,沿小街巷营业性用房378元/㎡、办公类非住宅251元/㎡、工业仓储类用房503元/㎡。

②于第二签约期限前搬迁的:住宅503元/㎡,沿小街巷营业性用房189元/㎡、办公类非住宅126元/㎡、工业仓储类用房252元/㎡。

4、对沿街底层确认的第一自然间店面面积,且持有2004年10月26日前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或税务登记证明的被征收房屋,对被征收人给予100元/㎡的经营补助。

5、工业仓储类用房货币补偿总金额(包含区位补偿、搬迁奖励、货币补偿奖励、旧房补偿费)不得超过2000元/㎡,如货币补偿总金额超过2000元/㎡按2000元/㎡进行补偿。

七、搬迁补助办法

1、困难户搬迁补助

对原产权房屋面积小于45平方米、在本市范围内无其他处房屋且人均建筑面积少于13平方米的困难户,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的,经街道、社区居委会确认并公示无异议后,按照45平方米计算区位补偿单价(5025元/㎡)、搬迁奖励(1005元/㎡)和货币补偿奖励(503元/㎡),货币补偿奖励仅限选择货币补偿的可享受(榕政综[2006]161号市政府文件出台后,对现有房屋进行产权分析,且单户产权面积少于45平方米的,不享受本款困难补贴的优惠政策)。

2、对五保户、低保户、孤寡老人给予30000元/户的装修补助。

3、住宅房屋的被征收人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的,按其确认的合法住宅建筑面积一次性给予50元/㎡的安家补贴。

4、住宅搬迁补助费6元/㎡;非住宅搬迁补助费10元/㎡。搬迁补助费不足200元按200元计算。

5、选择期房产权调换进行安置需自行过渡的,其临时安置补助费(过渡费)按确认的合法建筑面积计算,一至三级地段每月10元/㎡、四至六级地段每月8元/㎡(原面积不足30㎡的按30㎡计算)。

八、无产权房屋认定补偿办法

无产权房屋的补偿与安置,以福州市勘测院历年的航拍图(或矢量图)为依据,并经村(社区)、街道盖章公示无异议后,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的,根据建设年限分以下七种情形:

1、属1984年1月5日国务院《城市规划条例》生效前建设的无产权房屋,房屋使用人能提供地契、建设用地证明、建房纳税记录或卫星航拍影像图等有效原始证明资料的,按原房屋建筑面积给予确认和补偿安置。

2、属1984年1月5日国务院《城市规划条例》生效后至2004年10月26日福州市《关于加强违法占地建设查处工作及责任追究的实施意见(试行)》出台前建设的实际用于家庭居住且在本市范围内无他处房屋(商品房、二手房除外)的房屋:(1)部分有产权的房屋,三层以内总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含产权面积)以内的无产权部分按70%补偿安置,三层以内总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以内按照50%补偿安置,余下部分建筑面积按20%给予货币补偿,不予安置;(2)无产权的房屋,原房屋三层以内、总建筑面积在180平方米以内的房屋建筑面积按70%给予补偿安置,属同结构同步建设、三层以内、总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以内部分的建筑面积按50%给予补偿安置;超过以上部分的建筑面积按20%给予补偿,不予安置。

3、属2004年10月26日福州市《关于加强违法占地建设查处工作及责任追究的实施意见(试行)》出台后至2006年8月26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治违法建设的通告》出台前建设的无产权房屋,一律不予补偿,但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的,可根据不同结构房屋的重置价结合成新给予补贴,另给予300元/㎡的搬迁奖励。

4、属2006年8月26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治违法建设的通告》出台后建设的无产权房屋,在征收实施单位规定的期限内搬迁并同意先行拆除的,按不同结构给予不超过150元/㎡的补贴。

5、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村集体1984年1月5日前出资统建的工业厂房、仓储类用房和老人活动中心等无产权公建用房,可办但未办理产权登记的,经上一级政府确认后按100%给予货币补偿,1984年1月5日至2004年10月26日前出资统建的工业厂房、仓储类用房和老人活动中心等无产权公建用房,可办但未办理产权登记的,经上一级政府确认后按70%给予货币补偿,补偿费归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村集体所有;私营企业或个人2006年8月26日前向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村集体租地建设的无产权房屋,按不同结构的房屋重置价结合成新率给予补偿,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的,另给予300元/㎡的搬迁奖励。

6、国有企事业单位1984年1月5日前出资统建的工业厂房、仓储类用房和老人活动中心等无产权公建用房,可办但未办理产权登记的,经上一级政府确认后按100%给予货币补偿,1984年1月5日至2004年10月26日前建设的无产权非住宅房屋,可办但未办理产权登记的,经被征收房屋所在地县(区)人民政府确认后可按70%给予补偿。

7、猪舍、牛栏及简易搭盖的房屋等附属房,在签约期限内搬迁的按30~70/㎡元给予补偿,在征收期间仍饲养禽畜的,另给予30元/㎡的搬迁补贴。

备注:无产权房屋的建造人其户籍必须在征收范围所在村,外地人于1984年1月5日至2006年8月26日间,在本村占地建房的,其无产权房屋均按重置价结合成新计算补偿。无产权房屋的认定以户为单位,被征收人有多幢房屋的应合并计算,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禁止分户进行补偿安置。土地征收公告后迁入的户口不作补偿安置依据。

九、超出签约期限内搬迁的处理办法

1、征收人与征收实施单位对被征收人严格执行本实施细则中的奖惩办法,凡超过签约期限搬迁的,不享受以上规定的一切奖励及优惠政策,坚决杜绝超期限搬迁反而多得利的现象发生。

2、集体土地征收房屋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被征收人与征收单位达不成补偿协议,在房屋货币补偿金额到位或提供产权调换房屋(周转房)的地点和面积后,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交地。逾期仍未交地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人民法院依法申请强制执行。

3、故意扰乱征收工作程序、煽动闹事、妨碍征收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十、房屋搬迁程序

1、由征收人将实地丈量的房屋面积、房屋结构、房屋成新率等交由被征收人核对,在核对无误情况下按规定时间及时回执。

2、被征收人在搬迁时应向水电部门交清费用,属相关部门安装总表,不得私自拆除、更换,应由相关部门统一拆除,否则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3、被征收人应当按规定的期限签订协议且搬迁完毕,并办好封房移交手续。回迁选房号抽签安排:凡在2012年1月20日前搬迁封房并签订协议的被征收户,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抽取选房顺序号,抽取选房顺序号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在2012年2月9日前搬迁封房并签订协议的,于2012年2月12日上午9:00按封房顺序先后进行抽签确定回迁选房号;在2012年2月19日前搬迁封房并签订协议的,于2012年2月22日上午9:00按封房顺序先后进行抽签确定回迁选房号;在2012年2月29日前搬迁封房并签订协议的,于2012年3月3日上午9:00按封房顺序先后进行抽签确定回迁选房号;在2012年2月29日后按封房和签订协议的时间顺序发给回迁选房号。

4、为确保产权调换用房设计及建设如期完成,被征收人应按时签订征收补偿协议。

篇5:杭州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若干规定-杭州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若干问题的规定》

作者:张鸿鹏

单位:河北太平洋世纪律师事务所

为依法正确办理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以下称征收补偿决定)案件,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称《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称《行政强制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称《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审判实际,最高人民法院于4月9日发布《关于办理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2年4月10日起施行。笔者详细阅读《人民法院报》有关文章,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负责人答记者问中对《规定》精神的解释,结合本人理解,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规定》的总体特点

《规定》的总体特点笔者总结为两点:一是保障人权,主要体现为保障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和《条例》等法律法规 在保障被征收人合法权益方面规定被征收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救济:首先,当事人对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其次,当事人对补偿决定不服或者补偿协议达成后反悔的,也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再次,行政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存在违法或者不当情形,被执行人及利害关系人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行政赔偿诉讼。《规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被征收人合法权益的司法救济和保护手段,即当事人既不起诉又不履行征收补偿决定,有关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对征收补偿决定的合法性、正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准予或者不准予执行的裁定。上述机制的设置与执行,对于切实保护被征收人合法权益、防止行政权力滥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规定》的第二个特点是与时俱进,吸收最新立法成果和域外有益经验。《规定》的主旨与《行政强制法》、《条例》的立法精神一脉相承,共同构成房屋征收补偿领域有中国特色的非诉行政执行制度。如《规定》将《条例》有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规定作为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必备要件;将违反《条例》中的“公平补偿”原则、《行政强制法》中的“行政目的”以及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的“程序正当”原则,规定为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执行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明确了审查要件和标准,便于加强监督,有利于征收补偿工作稳妥进行。《规定》还立足国情、博采众长,在强制执行方式上借鉴吸收了许多国家所采取的由法院审查、由行政机关具体实施“裁执分离”的做法和经验。

二、《规定》的立法目的和依据 《规定》开篇开宗明义指明其目的是:为依法正确办理市、县级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以下简称征收补偿决定)案件,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即《规定》的目的有三,一是依法正确办理征收补偿行政案件;二是维护公共利益;三是保障被征收人合法权益。

《规定》的制定依据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人民法院的审判实践。具体法律法规指:《行政诉讼法》、《行政强制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三、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管辖

目前法律及司法解释对行政案件管辖的具体规定是:《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二)项明确了以国务院各部门、省级政府为被告的一审案件由中级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一)项明确了以县级以上政府为被告的一审案件(不动产物权登记案件可除外)由中级法院管辖;而对于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法律没有规定级别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若干解释》)第八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管辖法院是“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在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管辖问题上,《规定》采取“房屋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为原则,同时,也赋予高级法院在管辖问题上的决定权,可根据本地情况灵活处理,既可以就本地相关案件管辖作出统一规定,也可以就个案管辖作出具体处理。这样规定也符合我国地域广大、各地情况差异较大的特点。

四、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受理程序

(一)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当事人

传统执行案件的当事人一般称为执行申请人和被申请人。而根据《规定》有关条文表述,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当事人应当称为执行申请机关和被执行人。其中,申请机关为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

(二)应提交的材料

《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和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材料。2010年5月15日发出的《关于进一步严格征地拆迁管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紧急通知》第三条规定:“城镇房屋拆迁,必须严格依法规范进行,必须充分尊重被拆迁人选择产权调换、货币补偿等方面的意愿。立项前要组织专家论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特别是被拆迁人的意见,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控制拆迁规模,对于没有经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或群众意见较大的项目,一律不得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要严格控制行政强制拆迁的数量,实施行政强制拆迁要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并报请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定应急预案的,一律不得实施强制拆迁。”

为切实有效监督和促进行政机关改进和完善征收补偿程序,增强实践操作性,《规定》第二条第一款规定:“申请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除提供《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强制执行申请书及附具 材料外,还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征收补偿决定及相关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二)征收补偿决定送达凭证、催告情况及房屋被征收人、直接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三)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材料;

(四)申请强制执行的房屋状况;

(五)被执行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址及与强制执行相关的财产状况等具体情况;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规定》第二款同时规定,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由申请机关负责人签名,加盖申请机关印章,并注明日期。

需要注意的是《规定》所规定的“房屋征收补偿决定”与《条例》规定的“补偿决定”系同一概念。

(三)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受理程序

在受理程序方面,《规定》明确了法院认为强制执行的申请符合形式要件且材料齐全的,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五日内立案受理,并通知申请机关;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并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供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不符合形式要件或者逾期无正当理由不补正材料的,裁定不予受理。申请机关对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由上一级法院作出裁定。

正确理解《规定》第三条的受理程序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若干解释》第八十六条规定:“行政机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二)具体行政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三)申请人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者法 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四)被申请人是该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五)被申请人在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期限内或者行政机关另行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六)申请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七)被申请执行的行政案件属于受理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人民法院对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立案受理,并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根据上述规定,判断申请是否符合“形式要件且材料齐全”,除了依据《规定》本身相关要求(如对申请书的形式要求和申请材料完整性要求)外,还要依据《若干解释》第八十六条等具体规定。

第二,是否“限期补正”申请材料由法院根据审查情况酌定。之所以适用不予受理裁定而不采用“将材料退回申请机关”的处理方式,主要是考虑法院在受理阶段以形式审查为主,立案之后还要进一步作出实质审查;《行政强制法》和《若干解释》都对不予受理裁定作出明确规定;“限期补正”使法院具有一定的程序控制余地,能够起到有效监督申请机关的作用,故不宜以“退回”作为处理方式。

第三,在复议裁定方式上,《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六条表述为上级法院“作出是否受理的裁定”,《规定》原则性表述为“作出裁定”。主要考虑是上级法院需要有选择裁定方式的自主性,如裁定“维持”或“撤销”原裁定,要求下级法院“重新审查作出裁定”等,比单一裁定是否受理,更具操作的科学性、合理性。

五、人民法院对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查标准和程序 在审查标准方面《规定》第六条规定,征收补偿决定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二)明显缺乏法律、法规依据;

(三)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或者使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

(四)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

(五)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

(六)超越职权;

(七)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不宜强制执行的情形。这种规定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正确导向,坚持了程序合法性与正当性审查标准,详细列举了裁定不准予执行的七种情形。特别是“明显不符合公平补偿原则,严重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生产经营条件没有保障”、“明显违反行政目的,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以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正当程序”等规定,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创新性。

目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规定的审查标准往往比较原则。具体到“正当程序”的规定而言,引入正当性标准是对现有法律规定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即遵循合法性审查标准,但是正当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涉及是否合法问题。《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所列举的可撤销行政行为中,对“滥用职权”、“显失公正”的判断标准与一般合法性标准有所不同,引入正当性标准应当是法律的应有之意。同时,从形势发展和有关要求看,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也明确规定了“程序正当”原则,体现了我国在加强政府法治建设方面的新发展和新进步。人民法院在审查征收补偿决定时,既要看是 否合法也要看是否正当,完全符合推进依法行政的需要。此外,从国际范围看,“正当程序”已成为普遍公认的行政法和宪法原则,亦有必要借鉴。

在审查程序方面,《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审查时可以根据需要调取相关证据、询问当事人、组织听证或者进行现场调查;经审查,法院就征收补偿决定依法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不准予执行的裁定应在规定期限内送达申请机关,准予执行的裁定应在规定期限内送达申请机关和被执行人;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议申请机关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征收与补偿活动顺利实施;申请机关对不准予执行裁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并由其作出裁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裁定表述形式为是否“准予执行”,而非《行政强制法》表述的“是否执行”,主要因为申请强制执行的对象和依据是行政法律文书,这种表述更精准科学,且多部司法解释一直沿用“准予执行”的提法,需保持稳定性、一致性,与《行政强制法》亦不存在矛盾。第二,提出司法建议的情形,主要是在作出准予执行裁定同时,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就审查中可预见的与强制执行相关需要注意的问题,书面建议申请机关依法采取必要措施消除隐患或者落实必要的应对预案,也可以针对政府组织实施行为提出相关建议。第三,在复议裁定方式上,《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八条表述为上级法院“作出是否执行的裁定”,《规定》原则性表述为“作出裁定”。主要理由与前述有关不予受理复议裁定相同。

六、人民法院办理房屋征收补偿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期限 关于办案期限问题,可就四个关键节点进行把握:

一是提出申请的期限。《规定》第二条第二款明确了申请机关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法院不予受理。关于申请期限的规定,《若干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为行政机关“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天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行政强制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为行政机关“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是法院受理的期限。《规定》第三条第一款明确了法院应当在接到申请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不符合形式要件或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并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供后五日内立案受理。上述五日的规定与《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保持一致,同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九条的规定精神,规定了对材料不全的应当限期补正的情形。“限期补正”的时限实践当中是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关于法院认为补正的材料合格、应在最终补正的材料提交后五日内立案受理的规定,使得行政机关有机会作出补正,也有利于法院避免草率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

三是法院审查的期限。《规定》第四条依照《行政强制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将相关案件审查期限统一规定为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同时,规定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查期限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行政强制法》未规定延长审限情况,但针对个案特殊情况延长审查期限实践中确属必要,《行政诉讼法》亦有相应规定,便于法院审慎办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就申请延长审限的操作程序而言,基层法院应参照《若干解释》第八十二条规定的程序,直接报请高级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法院备案。

四是复议的期限。《规定》第三条和第七条明确了申请机关对不予受理裁定或不准予执行裁定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都是“自收到裁定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上一级法院都是“自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裁定”。这样规定与《行政强制法》保持一致。实践中二审诉讼案件中存在着二审法院延长审限的制度,不应排除上一级法院在特殊情况下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复议审查也可延长审查期限。

七、关于“裁执分离”的强制执行方式探讨

在强制执行方式上,《规定》第九条规定法院裁定准予执行的,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这种规定主要是基于探索以“裁执分离”为主导的强制执行方式的需要。所谓“裁执分离”,是指作出裁决的机关(机构)与执行裁决的机关(机构)应当分离,即不能由同一机关(机构)既行使裁决权又行使执行权,从而体现权力的监督与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体现在房屋征收补偿决定的强制执行方面,“裁执分离”主要体现为两种情形:一是根据《条例》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 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也就是说,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不能自行决定强制执行,而必须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审查后作出是否准予执行的裁定。这一规定的意义在于:征收补偿决定的合法性、正当性需要受到司法机关的监督,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合法有效的,才能进入执行程序。二是就人民法院内设机构而言,行政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由行政审判庭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需要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由人民法院的执行机构组织实施。

在个别例外情形下,人民法院认为自身有足够能力实施时,也可以依照《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应当说明的是,一般由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规定,与《条例》关于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规定并不矛盾,前者的意义在于实现“裁执分离”接受司法监督,后者的意义在于经司法审查确认并明确具体实施方式。最高人民法院已于近日下发专门通知,要求人民法院不得与地方政府搞联合执行、委托执行;对被执行人及利害关系人认为强制执行过程中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或者行政赔偿诉讼,应当依法受理。

八、新旧规定的衔接

上一篇:美国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组工干部正风肃纪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