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举措

2024-04-13

新举措(精选6篇)

篇1:新举措

新思想 新理念 新举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

【教学目的】

全面领会和学习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精神,深刻理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教学重点】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有哪些?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什么?

【教学难点】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理念是什么? 【教学大纲】

一、新形势、新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

(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二)“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三)“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新目标、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和新理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二)完善发展理念

三、新要求、新举措:总书记的重点说明和《建议》的部署安排

(一)总书记的重点说明

(二)《建议》的部署安排 【知识点汇总】 概念: C01:简政放权 C02:小康社会 C03:生态文明 原理和观点:

K01:“十二五”期间,虽然GDP增速放缓,但居民收入一路走高。K02: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K03: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K04: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全会认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全会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 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 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 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 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 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 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三○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 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 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节选)

„„

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各项事业取得重大进展。今后五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主要 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 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完善发展理念。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统一思想,协调行动,深化改革,开拓前进,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

十八大报告(节选)

„„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 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 产权保护。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 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 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

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

1.《“十三五”规划研究: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

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1-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九份报告,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2014年基本科研业务费课题第一阶段研究成果和国家社科重大课题部分阶段性成果,分别从“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增长趋势、要素条件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各省经济增长趋势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目标与供给管理政策以及资源性产品改革与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等多个层面,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的研究与探讨。希望通过出版引发学

界争论与社会探讨,能够对国家及地方“十三五”规划思路和纲要编写以及专项规划制定等有所帮助。

【目录】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与趋势特征/宋立

“十三五”时期我国要素条件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曾铮

„„

2.《2020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者:胡鞍钢

出 版 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9-1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形成、发展和特色作了深入的研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2020年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即经济发展与结构、人类结构、教育科技、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安全、民主法治、强国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目录】

第1章 中国大战略——三步走

1.1 中国共产党的四大历史使命

1.2 毛泽东“四个现代化”战略(1964—2000)

1.3 邓小平“三步走”战略(1980—2050)

1.4 党中央“三步走”战略(2000—2050)„„

3.《中国经济新常态》

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1 【内容简介】

本书力图从战略高度科学认识新常态,从全局角度辩证看待新常态,针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转换、产

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重点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对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期如何适应新常态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路径。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挑战与新机遇

第一节 国际经济格局正在深刻调整

第二节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三节 “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节 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

第五节 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

篇2:新举措

农历正月十七是全国各地中小学年后开学的第一天,新的一年,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新的气象。经过酝酿、校领导班子讨论通过——第一初中为规范学生行为,努力打造一流学校,最终实现学生自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境界,一初中宣布实施教学管理新举措:

正月十七日上午8时,首先由各班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原阳县第一初级中学中学生行为规范细则》,下午先由负责学校宣传工作的江新生校长宣读学习《原阳县第一初级中学中学生行为规范》的目的和意义,接着由负责学校政教工作的刘建辉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学习《原阳县第一初级中学中学生行为规范》。

第二天,在原阳县第一初级中学赵宗尘校长的带领下,全校领导按照“承包问效 全员管理”管理思维,实行人人有责,各司其职的“六包”模式:年级领导包年级,班子成员包班级,班主任包老师,任课教师包学生,学生会包卫生、纪律,行为规范,学生成立互助小组包学习。本期重点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为抓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除正常上课外,中午的12点30分到1点30分,晚上晚自习前的30分至晚自习放学后20分,确保每个班级有一位教师在教室里负责一部分学生(主要是住宿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确保每三个教室附近有一位学校领导巡视监督。中午、晚上就餐时,全校领导和当天值班的教师和学生一同在学校餐厅就餐以便帮助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这一新举措从开学的第二天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是很多学生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影响,他们买零食的现象减轻了,乱倒剩饭的习惯改善了,买饭的时候讲秩序了,有礼貌了,不挑食了,按时就餐了……进校门不带胸卡的学生没有了,上课迟到的学生几近绝迹了,进教室后的吵闹声没有了,进教室后他们知道学习了,课堂上听课比以前认真了,课堂纪律好了,课堂效率高了,教师讲课更有劲儿了……学生们在日记中写道:“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需要这样的规范。”“让学校的行为规范改革之风来的更猛烈些吧!”“学校的这次整顿对于我们九年级学生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举个例子,有次在上课时间,一个路人听不道声音,问人:“一初中是不是放假了。”教学秩序的肃然可见一斑。

学校还向学生征集学校里有关行为规范的标语并及时挂在学校里,当学生走进学校里,墙壁上富有激励性的标语,勤政的领导,负责任的教师,这些积极的氛围让他们耳濡目染,他们从行为到思想都正悄然发生新变化。这样“高效”的“承包问效 全员管理”的模式将会持续到学生们真正的能够自主的学习,规范行为为止。

同时,学校为提高学校品味,构建校园文明,进一步配合并推动“责任问效 全员管理”思想的实施,学校成立的宣传办公室,借助宣传的校园广播站在每天上午大课间及时报道校园的鲜活积极的消息,让学生们真实的感觉到一切美的事物就在自己身边,进而产生热爱校园热爱生活的情感,对广播站的栏目也进行了调整:“走进国学”一栏目专门讲《弟子规》,目的是让这一国学理论和学校正推行的行为规范这一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以期更快更好也更科学的让学生养成好的行为规范。下一步再进行励志教育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养成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及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学校将以“承包问效 全员管理”为主线开展一系列活动来验证这一举措的成效,预计3月中旬学校开展七、八年级《弟子规.》朗诵大赛,“我看行为规范演讲大赛”,3月、5月出版一期高质量的教师版、学生版校报,每周各班级召开主题班会等。

教师方面目前实行按时签到签退制度,此制度在以前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作出符合本校教师需求的,合理人性的调整。同时鼓励教师提高个人的业务水平,多学习,多请教,多交流,为此对教师们的办公室进行了更为科学的调整,分文综办公室和理综办公室、班主任办公室,同一学科之间鼓励提倡通过集体备课、讲公开课等形式进行学科间的学习讨论提升,赵校长以身作则,准备第一个在学校讲培训课。并对教师们平时的出勤、开会、学科组教研进行奖惩规范。学校图书馆接下来也会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要求教师们勤进图书室,勤翻阅教学管理发面的书籍,勤写教学日记,这一切的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学校要组建一支拥有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学相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幸福奠基。

现在,当你问到一初中学生学校这一学期的变化时,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说:真严,不过,我们都喜欢!当你问到学生家长时,家长们会高兴的说:学校对学生就应该这样管,孩子这个年龄段正是接受教育的时候,严些好!当你问到学校的教师们,他们会说:学校这样做真的很有成效,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效果显著。

中国有这样一句话:严师出高徒,习惯成自然。我们相信有科学合理的教育举措——“承包问效 全员管理”和领导教师们的辛勤耕耘和坚韧的意志力,原阳县第一初级中学一定会呈现出“青青校园 矫矫学子”的理想境界。

篇3:新校长如何出台新举措

某校新任校长到校后的第一个学期, 便实行教学改革, 将原任校长实施近两年的“导学案”废除, 取而代之的是集体备课制度。这位校长自认为“导学案”不切合学校实际, 出现了一定的负面因素, 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而自己在原学校推行的集体备课制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不可估量, 因而取消“导学案”, 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是审时度势之举, 体现了自己教学管理的智慧。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校长、新思路、新举措, 在急于创下新成绩的状况下, 新校长出台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手段, 也便习以为常了。新校长, 特别是有过长期学校管理经历的校长, 来到一所新学校后, 擅长做的事便是进行新旧学校之间的互相比照, 也习惯用前任学校管理思维去审视当任的学校。这种管理思维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 可以让校长的管理经验得到施展与延伸。但是, 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 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特长, 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 如果校长不顾学校之间的个性差异, 生搬硬套, 实行拿来主义, 强硬植入原学校的管理措施, 那么学校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窘况, 也将动摇学校高效管理的根基。纵观此位校长的做法, 至少出现了下面几点错误。

1. 全盘否定, 抛弃前任校长的管理成果

每一位校长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 特别是对于优质学校来讲, 前任校长给予学校、给予新任校长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财富, 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谐的人文环境、高效的管理举措, 这都应是新任校长继承与发扬的。某些做法与举措不够科学或是失败的, 前任校长可以告诉新任校长, 哪些管理举措不适合学校的校情、师情、学情, 需要着力改革。因而, 每一位新任校长, 要想在新的学校管理中打开局面, 就必须继承与发展前任校长留下的宝贵管理成果与经验, 而非全盘否定, 另起炉灶。即便是前任校长某些做法是欠妥的, 新任校长也应当认真总结, 寻找其失败的原因, 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案例中, 无论是“导学案”还是集体备课都是课程改革的一种尝试, 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学校在“导学案”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困惑与阻碍, 也只能证明, “导学案”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入, 而绝不能说其是失败的, 无可借鉴的。

2. 独断专行, 失去全体教师的拥护支持

显然, 以集体备课取代“导学案”是校长“一个人”的决定。新校长的决策是个体化行为, 而非集体化的决议。其实, 无论是何种备课方式, 教师都有一个逐步适应与习惯的过程, 从先期的陌生抗拒, 再到后期的熟悉与认同, 都需要时间来支撑。两年的“导学案”改革实践与推动, 教师虽然不能说对“导学案”太熟悉, 但也不陌生。而新任校长取而代之全新的集体备课方式, 势必是要让教师重新认识与适应, 这显然会造成教师的心理紧张, 进而引起主观性排斥。而对于尝到“导学案”改革成效的教师更是不可忍受。同时, 校长的个人意志, 独断专行, 会引起教师的强烈反感, 这会直接影响教师对学校以及校长的认同, 从而降低工作热情, 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

3.行政推动, 忽视学校本土的文化内涵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诚然, 一个好校长会带动一所好学校, 但是, 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 真正高效的管理并不是校长“人治”的管理, 而是校长通过校园文化的深层构建, 以文化的无穷魅力指导学校发展的方向。校长首先应是思想的领导, 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对学校的影响, 需要通过自身理念的无形渗透, 而非行政权力的硬性推动。无论是“导学案”, 还是集体备课, 成功的关键并不在于形式, 而在于其对教学状态、师生风貌、课堂文化的改变。行政推动的教改方式失去了学校本土文化根基的支撑, 注定行之不远。而这也应当是校长需要明白的道理。

那么, 就此位校长而言, 如何摆正“导学案”与集体备课的问题, 在新环境实施自己的新举措, 笔者认为, 可以抓住以下三点。

1.全面审视, 分析得失

无论是“导学案”, 还是集体备课都有自己的优势, 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对于前任校长实施的“导学案”改革, 新任校长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 全方位予以审视, 看教师的认同度, 看实施的有效度, 看结果的收益度, 当然, 也要找过失, 找不足, 找问题。同样, 对于自己先前学校推行的集体备课制度, 新校长也并不能太过于自信, 也应跳出来, 以旁观者的身份去重新审视, 以期有清醒而全面的认识。

2. 渗透推广, 有效整合

前任校长与新校长的管理措施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 有时候是可以有效整合、取长补短、相互渗透的。就“导学案”与集体备课来讲, 其实, 是备课改革的两个方面, 一个是从学生的角度实施改革, 一个是从教师的角度实施改革。二者完全可以相互融合的。而“导学案”+“集体备课”的全新备课形式, 不仅明确了备课的服务对象, 而且拓展了备课的形式, 可以说是新型高效备课的重要突破。而新校长通过二者整合的方式, 不仅兼顾前任校长所留下的备课改革基础, 而且移植了自己教学管理的有效经验, 是在继承中发展。其管理新举措的推动方式是渗透式而非行政式, 也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3. 集思广益, 民主决策

篇4:新思路 新举措 新突破

抓班子带队伍

李德邻告诉记者,新班子成立以来,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依法治税,夯实征管基础;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03年11月底,共入库税款2476.2万元,完成任务的99.65%,全年提前一个月完成税收任务。

李德邻强调,抓班子带队伍是郎溪县国税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班子重在统一思想,内部工作整齐化一,外部工作步调一致。李德邻多次在会上强调,大家可以向我看齐。李德邻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深受干群爱戴。

郎溪县国税局的队伍建设内容和形式都堪称一流。一是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塑造了班子的务实创新精神;二是坚持每月一次党组会议,推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制度,每季度班子成员开展一次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班子思想统一;三是加大干部轮岗力度,全年共对22名干部进行轮岗,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工作积极性;四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采取春训、办晚班、请讲师团做报告等多种形式,重点学习税收业务知识和新征管法及计算机操作技能等业务,并在全市国税业务全员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五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了廉政责任书,认真落实一岗两责,开展“两个务必”教育整顿和走千家访万户征求纳税人意见活动。

强化依法治税

加大税收执法考核力度。重新修订了《郎溪县国税局税收执法责任制度》,指定各分局一名副局长为税收法制员,负责对本单位执法行为审核把关,并全面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今年共对167人次实施了过错责任追究,使税收执法逐步规范。

强化宣传。紧紧围绕“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在抓好本县宣传的同时,重点抓了与周边市县的联合宣传。先后与江苏省溧阳市国税局联合召开了“皖苏两省诚信纳税企业携手共奔小康”大型税企座谈会,郎溪县有8户企业参会,并畅谈了诚信纳税给企业带来繁荣的经历;与江苏省高淳县国税局联合在新发镇木材市场,开展了大型税收政策咨询活动,有12户个体木材经营者补交税款1.48万元。同时,送法上门,及时将国家新税法特别是新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印刷成册,送到相关企业。另外,发动全员写稿,全员宣传。到2003年11月底共发表各类新闻稿件63篇,其中中央级报刊及电台29篇。

规范税收管理

强化增值税管理。一是严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关。全年新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41户,对新认定户均采取暂时认定制度,一年后符合条件转为正式一般纳税人;二是把好年审关。对2002年95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年审,取消了4户;三是对全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集中管理;四是进一步加强了酒类、花炮企业消费税管理,全年共征收入库消费税15万元。

规范所得税管理。一是对全县58户所得税企业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清缴面达100%,复查面40%;二是全面开展了2002年增量企业的清理工作,促使全县35户新办企业及时办理国税税务登记证;三是继续落实好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政策,以新办企业为重点,切实加强与有关单位的联系协调、衔接配合,认真解决征管不到位的问题,确保了100%的申报面。

进一步加强了涉外税收和出口退税管理,提高审计质量,完善“免、抵、退”税管理,确保全年无差错;及时兑现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上报审批并办理即征即退、免征增值税771万元,办理出口供货企业多缴税款退还207万元,审批税前扣除132.2万元;认真做好增值税起征点调整工作,对全县1971户个体定期定额户的月销售额进行了重新调查和核定。

新型服务体系

全面实行“一窗式”申报管理。将各分局办税大厅窗口功能重新组合,实现增值税发票抵扣联认证、报税、纳税申报、发票领购等一条龙服务。同时,开通了全程服务系统,纳税人只要资料齐全,在直属分局办税大厅任意窗口,都能享受到热情、周到、快捷的服务。

实行局长接待日制度。县局领导定期在办税大厅值班;企业新开户第一次办理涉税事宜,必须由分局领导亲自接待。同时,推行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公开承诺10条规定,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篇5:共商新思路 提出新举措

群雁高飞头雁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学校管理机构的抓手,抓好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3月2日下午,盖德中心小学召开新学期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共商新学期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提出新举措。

会议首先回顾了上学期学校班级工作情况,对班主任起始教育提了四点优势和四点希望,要求各班将争创良好的班风、学风作为第一要务来抓,抓好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学会组织班级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会上,林长青校长就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教书育人作了发言,并对新学期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同时,他还指出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各位班主任要认清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习和交流,注重思考和创新,不断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

篇6:黑龙江新思路新举措

2016年3月,总书记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对黑龙江振兴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提升工作精气神三个方面作出重要指示。2016年5月,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调研,希望黑龙江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2017年11月,黑龙江省委召开十二届二次全会,通过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决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党中央的战略安排,拓展完善省第十 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宏伟蓝图,坚决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工业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旅游强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精准脱贫、重要领域改革、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整顿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的攻坚战,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夯实基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奋力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实现黑龙江全面振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提出重大举措:按照总书记“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三大矛盾’‘ 三偏’问题,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翻身仗”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系,重点抓好八方面工作,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现代产业新体系。二是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现代化新龙江建设的战略机遇、战略途径和战略举措,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争当新时代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三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五是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加快形成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六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七是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和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八是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黑龙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由于存在“投资不过山海关”问题,加上亚布力事件持续发酵后,黑龙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决定》专条布置坚决打好整顿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攻坚战。提出坚决摒弃“三个坏把 式”,持续整顿“五个坏作风”,争当“三个好把式”,形成“五个好作风”,巩固扩大省直机关作风整顿成果,推动作风整顿向基层延伸。一是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解决龙江一切问题的“总开关”,增强机遇意识、人才意识、效率意识、拼搏意识,敢于突破创新。二是进一步聚焦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坚决查处败坏作风、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三是健全长效机制,深入推进流程再造、“四零”创建,推动惠民惠企各项政策和服务措施落地。四是坚持重商亲商安商,更加尊重市场经营主体,更加尊重企业家和投资者,千方百计降低企业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五是建设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会,完善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

上一篇:凉菜卫生管理制度下一篇:真正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