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2024-04-14

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精选7篇)

篇1: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2013年,仙河镇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止目前,共有新建、续建、在谈项目8个,总投资20.4亿元。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企业信息灵、合作面广、招商引资基础好的优势,重点开展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和节会招商,积极寻找项目线索。

二是严格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健全了考核奖惩机制,充实招商人员,经济发展办与专业招商组互相配合,从我镇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开展招商工作,积极推进德信泰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发电项目。

三是明确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制定了园区招商优惠政策,从招商引资活动开展到项目落地建设,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职责任务和时限明确,奖惩分明。

篇2: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为了顺利完成我区全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切实将招商引资工作落实落细,我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推进领导包抓包推工作机制。

实施招商项目包抓包推制度,将全区重大招商项目分解到区级领导,落实一个重大项目一名区级领导包抓,一个责任单位牵头,一名工作人员服务的工作机制,切实发挥区级领导总调度、相关部门抓落实的多角度助推作用,严格落实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及建设项目“容缺受理”制度,加快推进项目备案、土地、规划、环评和征地拆迁、招投标、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有效加大招商企业用工对接力度,解决好项目建设用工不足等实际问题,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二)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

成立重大项目推进小组,定期召开重点项目专题联席会议,着重推进,主动与企业对接,了解企业投资的顾虑和难处,精确查找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办法,跟进协调服务,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尽可能的减少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促进项目落地,加快开工建设,重组项目加快审批,推进技术改造提升,尽快形成招商成果。

篇3: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一、用科学发展观开拓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即“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 做好一切工作。用科学发展观来总结我们过去农村文化工作的得失, 就会看到,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农村的形势已经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和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农村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用科学的发展观提出解决当前农村文化工作发展的新思路。

首先,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新规律, 树立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新观念, 解决好农村文化同农村经济、政治在发展中共进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实践, 使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认识上有了巨大的飞跃。经济、政治、文化融为一体, 密不可分。因此, 在谋划和实施发展的总体布局上, 必须更新传统习惯形成的谁先谁后的旧观念, 树立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新观念。农村经济、政治、文化要统筹发展, 理所当然地要解决好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共进的关系。在新形势面前, 我们文化工作者的担子沉重而光荣。

其次, 发展农村文化也要在全局上树立统筹观念, 解决好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 由于经济和认识上的种种原因, 城乡之间文化发展和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即使同是农村, 由于区域的不同, 特别是富裕地区同贫穷地区文化发展的差距非常之大。这种情况不解决, 农村整体实现小康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的农村文化工作要在尽量缩小这种差距、尽量求得均衡发展上用功夫, 下力气。

其三,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解决好农村文化发展与提高广大农民素质的关系和文化管理与农民自己行使独立自主的文化权力之间的关系。造成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差距的原因虽然很多, 包括历史的现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差距和自然环境不同等方面, 但农民自身素质低也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毫无疑问, 迅速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神圣的历史使命。全面、协调地展开农村文化工作的普及和提高, 围绕着提高农民素质这一中心任务下大力气往深、往实里做, 已是刻不容缓。在今后的农村文化发展中, 我们必须尊重、爱护农民在文化上的主人翁地位, 尊重、支持、扶持农民在文化建设上运用市场的办法行使自己独立自主的文化权力, 使他们在全面行使自己文化权力的过程中, 焕发出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农村的文化财富定会极大地增加, 文化活动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农村小城镇的文化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大量调查和掌握的情况看, 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过程中, 正出现历史性的变化。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因此说, 农村小城镇的文化建设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们必须看到, 今后的二十年是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二十年, 农村的最后走向必然要城镇化、农民要市民化, 这之中小城镇的变化将是巨大的。它既是农村城镇化关键环节和部位, 又能最直接引动周边农村的巨大变革, 因而发展小城镇文化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广大农民的迫切需要, 更应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中心。只有认识和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性的文化发展机遇, 我们的农村文化工作才能开创新局面, 步入一个广阔新天地。

农村文化工作之所以定位在小城镇文化建设上, 是因为小城镇具有在农村之中的区位优势, 同时是由周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殊地位决定的。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小城镇对农村的小康建设具有推动、辐射和拉力作用, 而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任务又当然地落在了小城镇肩上。所以说,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小城镇文化, 求得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的平衡发展, 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是发展农村文化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加以重视。

三、“农村广场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的概念下, 人们往往对农村的广场文化不够重视, 认为农村地广人稀, 与讲求人气集聚的广场文化相距甚远。事实上, 广场文化自古就可以在原始祖先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庆贺猎物丰收的传说中找到影子。然而, 随着城市文化的兴起, 农村中的文化尤其农村广场文化越来越多地被忽视了。近年来, 农村广场文化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并以它独具的特色、简易实用的功能, 正在成为新的农村文化活动的场所和载体。

农村文化广场活动, 具有更大的公共性、更高的自发性、更深的普及性、更广的群体性, 这就是区别于剧场文化、舞台艺术的重要标志。随着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城乡一体化已经初显规模, 文化广场就成了村、镇公共生活中最集中的地方, 政府公益性功能最体现的地方, 自然也就成了村、镇公共文化最凸现集中的地方, 广场文化的参与面之广、观众面之大、演员人数之多, 是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动所无法比拟的。

篇4: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第一,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牢同树立“抓信访工作本质是抓群众工作、抓民生工作、抓经济发展”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与促进发展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减少信访问题。

主要坚持了以下三条原则:

一是把服务群众作为信访工作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挥信访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妥善处理群众信访问题,以此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二是把改善民生作为信访工作的现实要求。始终坚持新增财力向基层、向民生、向社会一线倾斜,在确保圆满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民生任务的同时,每年重点办好了16件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民生实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把促进发展作为信访工作的最终目标。通过信访工作,积极发现存在以及隐藏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强对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以此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第二,始终把握关键环节,创新工作举措,确保信访问题发现得早、解决得了、控制得住。

重点抓好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抓预防,推行重大事项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最大限度防范和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2009年,樟树市就对重大事项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提出了明确要求,2011年,专门出台了《关于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先过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道槛,作为其实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备条件,凡没有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一律不上会、不研究、不审批、不决策。

二是抓源头,将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置,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樟树市在高度重视初信初访和矛盾纠纷排查等常规工作的同时,特别注重抓好了一项活动,就是从2006年起,连续6年组织千名党员干部下乡开展“五同”活动,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通过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为社会稳定把好“源头关”。在活动中主要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每年开展1至2次;二是每次活动都结合当前中心工作确定一个主题;三是每次活动四套班子领导、部门单位及乡镇“一把手”都必须下去参加;四是每次活动村组布点都不重复,扩大活动的覆盖面;五是每次活动都有实实在在的载体,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三是抓化解,坚持领导包案、高位推进,做到小事当大事、出事不怕事、妥善处理事。在化解一般性信访案件上,要求包案市领导做到亲自挂帅、亲自指挥调度、亲自检查督导;各地党政“一把手”做到亲自研究分析、亲自化解疏导、亲自协调解决。在化解疑难繁杂的信访积案上,2011年着力开展了“化积案、解民忧、促和谐”集中行动月活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成功化解了5件上级交办和15件本市排查出的信访积案,有效控制了重复访和越级上访。在处置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上,专门出台了《处置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流程图》,重点明确了市领导的责任和分工,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严格按流程图操作,做到快速、规范、有序平息事态。

四是抓稳定,把稳定贯穿于信访工作全过程,当作化解信访积案的一条底线。信访工作中,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力所不能及的案例,比如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特殊信访群体等。对此,樟树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对所包案件,不论解决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解决,都必须做好稳定工作,特别是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稳定在当地,不给上级添乱。

第三,始终为信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及人、财、物保障。

在进一步健全信访维稳绩效考评机制,提高信访工作执行力的基础上,樟树市突出做到了“三个舍得”、“三个优先”:

“三个舍得”:一是舍得花更多精力抓信访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仅2011年就先后召开了4次全市性的信访维稳工作大会。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已研究信访工作3次,召开全市信访维稳工作会议2次。同时,要求各地、各部门单位每月召开1次信访维稳工作例会,分析研判形势,研究处置预案。二是舍得将优秀人才充实到信访战线。坚持新提拔副科级干部必须到信访局挂职锻炼一年,最近又选调了2名优秀副科级干部到信访局工作。三是舍得投入保障信访工作所需。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在城区和乡镇的重点防控区域,新增了390个监控探头,最大限度减少了不和谐因素,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

“三个优先”:一是信访干部优先提拔,仅2011年就提拔重用了2名信访局干部。二是信访干部家属困难优先解决,先后照顾安排了3名信访干部家属进城工作,解决了干部后顾之忧。三是信访经费优先保障,除了日常工作和驻外接访劝返经费全额保障外,专门安排了信访救助金200万元、涉法涉诉问题救助金80万元,对生活困难的信访人给予一定救助。

篇5: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开展好“双争”活动, 要着重围绕“四力”下功夫:一是“加引”力。各级党委办公室要尽快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 充实领导力量, 加强对“双争”活动的“牵引”和领导。要牢牢把握活动主题,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科学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与考核细则, 指导活动有序开展。要着力创新活动方式, 因地制宜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具体活动, 形成一个个小高潮, 增强“双争”活动的吸引力。二是给压力。各级党委办公室要按照“红旗保红旗、先进争红旗、名次要前移”的目标要求, 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 争取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要把“双争”考评结果与干部岗位责任制考评、工作岗位调整、推荐提拔重用相挂钩, 切实调动办公室干部的积极性, 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三是挖潜力。各级党委办公室要认真总结过去的工作经验, 深刻分析自身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着力在工作的薄弱环节上挖潜力, 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工作落后的岗位、工作后进的干部上, 使办公室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四是增合力。要进一步加强科 (组) 室之间、岗位之间的沟通合作, 并建立完善协调机制, 使其走上制度化轨道。要经常性开展业务竞赛和团队攻关, 提高团队之间的联合组织能力和协同做事水平, 形成强大合力, 推动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的开展。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广大党委办公室干部要积极投身于“双争”活动, 切实把自己的职守好。笔者认为, 从大的方面而言, 守职的主要标准有三条。第一条, 叫“在岗理事”;第二条, 叫“依规办事”;第三条, 叫“圆满成事”。如果把“职”看成一块责任田, 那么我们就要在这里精耕细作, 种出茁壮茂盛的庄稼;如果把“职”看成一个赛场裁判, 那么我们就要秉公执鞭, 不吹“黑哨”;如果把“职”看成一台计算机, 那么我们就要修好“防火墙”, 使其免遭黑客攻击;如果把“职”看成一块阵地, 那么我们就要拼死坚守, 即使只剩下最后一个人, 也要战斗到底。联系全市党委办公室工作的实际, 以及今年开展的“双争”活动, 守职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 着眼当高参、出精品, 守参谋之职。

作为党委参谋和助手的党委办公室, 理所当然要把决策参谋服务作为第一位的工作, 努力成为辅助决策的“外脑”和“智囊”。参谋要把握大势。参谋就是辅助领导决策, 其基本要求就是围绕中心, 立足全局。我们要与领导“同频共振”, 紧紧抓住牵动全局的关键点、社会矛盾的突出点、群众意见的集中点, 全面、深入、多角度地开展调查研究, 提出对策建议。文稿是办公室的主要“产品”, 是参谋服务的基本载体, 是衡量政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要高度重视文稿起草工作, 坚持以提高领导满意度、基层认同感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为原则, 按照篇幅要简短、语言要朴实、文风要清新的要求, 不断提高文稿质量, 力求正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 准确体现领导工作意图, 如实反映基层真实情况。参谋要把握定位, 就是要主动适应机关和领导工作的特点, 善于站在领导的角度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思考对策, 想领导之所想, 谋领导之所虑, 尽最大努力缩小与领导之间的思维差距, 力争谋在关键处, 谋在点子上。要敢于进言, 善于出谋划策、拾遗补缺, 既能发现问题, 又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各级党委办公室干部都要增强前瞻意识, 开阔视野、创新思维, 变被动为主动。参谋要把握火候。参谋工作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必须超前运作, 不做“事后诸葛”, 不放“马后炮”。不光要“跟得紧”, 贴紧党委中心工作, 准确把握领导意图和决策思路, 还要“想在前”, 力求研究在领导决策之前, 参谋在领导思考之中。在决策前要提前介入, 先行调研, 结合实际, 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供领导决策参考;决策中要注意了解社会动向, 及时反馈信息, 确保决策客观可行。信息报送要做到发现问题快、采编撰写快、送阅审批快、反馈落实快。要严格信息报送纪律, 对重大紧急信息, 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迅速上报, 报实、报准、报全, 决不能迟报、漏报、瞒报、谎报。

2. 着眼树权威、抓落实, 守督查之职。

党委的决策要取得实效, 关键在落实。各级党委办公室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狠抓落实的意识, 坚持把抓落实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贯穿于办公室工作的全过程。一是要坚持原则。党委办公室的督查权是一种重要的权力, 既要敢用、又要慎用。所谓敢用, 就是要抓住一些重要问题, 大胆督查、跟踪督查, 问题不解决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真正把督查权用出权威、用出效益。所谓慎用, 就是督查部门要强化授权意识, 严格按程序办事, 防止督促检查过多过滥, 防止给基层增添负担, 分散基层抓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二是要创新方法。要实行高层督查, 积极向党委领导汇报, 争取领导亲自上阵督查, 增强督查的权威;要实行重点督查, 突出督那些关乎全局的大事, 督那些久拖不决的难事, 督那些突发性强的急事;要实行联合督查, 对涉及多个部门、落实有困难的事项, 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督查, 更好地推动工作落实;要实行暗访督查, 对在决策中出现的某些梗阻现象, 事先不打招呼, 直接深入现场, 了解真实情况, 查出“卡壳”原因, 促进问题解决。三是要注重实效。督促检查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情调查制度, 通过体察民情来找问题。对重点问题要加大专项督查力度, 建立台账, 紧督不放。对已经办理完毕的批办事项, 要实行回访核实, 确保办理结果经得起检验。要认真落实领导批办事项, 做到即交即办、全程跟踪, 限时办结、优质完成, 确保办事有依据、办后有回音。

3. 着眼保运转、重效率, 守协调之职。

提高统筹能力、加大协调力度、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工作开展, 既是党委办公室的职责所在, 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党委办公室人员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 把各个层次的力量凝聚起来, 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实现机关工作的步调一致、高效运转。抓协调, 目标要明确。目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中心和方向。我们开展协调工作, 要以党委决策的实现为目标, 加强方方面面的联系沟通, 搞好各类重大活动的统筹协调, 努力实现全局工作的步调一致, 高效运转。抓协调, 方法要灵活。协调是一门艺术, 是一门科学。搞好综合协调, 一定要注重超前思维, 把问题想在前面, 把工作做到前头, 做到既主动服务, 又不“帮倒忙”;一定要注重科学应对, 办公室的工作要随着党委工作的进展而推进, 围绕党委工作的变化而调整, 做到既灵活调度, 又不搞乱阵势;一定要注重把握分寸, 不说过头的话, 不表职权以外的态, 做到既为领导分忧解难, 又不越俎代庖。抓协调, 操作要细致。因此, 我们必须处处高标准, 事事严要求。特别是对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 要提前介入, 做好预案, 周密安排, 在操办之中不出现任何纰漏。

4. 着眼强管理、创满意, 守保障之职。

篇6: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王毅:纵观新世纪初期的国际形势,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饱经忧患的人类孜孜以求的崇高目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南北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强权政治出现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错综交织,以恐怖主义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正在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现实威胁。人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在增加。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谋求共同发展、共同安全与共同繁荣越来越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

在此形势下,一年来,各国通力合作,国际反恐斗争取得积极进展。要求维护联合国权威,不赞成单边主义的声音升高。发展筹资国际会议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成功召开,在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具体成果。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成为各国加强协作、共谋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的看,尽管世界很不安宁,但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反映了各国人民的迫切意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记者: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外交的许多战略思想,请问您对这些战略思想是如何理解的?

王毅:十六大报告强调,“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为新世纪的中国外交指明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报告系统论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主张,宣示了我们对于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立场。我认为,这些战略思想对于我们今后的外交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

环顾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两个突出的发展趋势。

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愿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这段话极为精炼地概括了中国的多极化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大家知道,多极化并不是国际政治中的新概念,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多极均衡”现象。但我们现在关于多极化的主张与传统的解释完全不同,已经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多极化思想。第一,是针对单极世界或冷战时期两极对峙而言。第二,谋求的是“多种力量和谐并存”,而不是历史上那种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的“大国制衡”。第三,发展中国家理应是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第四,多极化本身是一个过程,不能说在某一年或某一天多极化就完成了,因为力量对比的变化是永不会停止的。也不能说只有各种力量完全均衡后才称得上多极化,重要的是,力量对比逐渐朝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第五,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辩证的、长远的眼光审视多极化趋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直线的,多极化进程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一时一事的变化、一年两年的曲折而动摇。第六,多极化本身是客观趋势,但多极之间建立什么关系则体现了主观意志。多极化最终展现给我们的图景应是“世界上的事情由各国平等协商”,各种力量之间“和谐并存”,从而“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也就是说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这应是我们推动多极化的政策目标。

十六大报告还指出:“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趋利避害,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这段话极为鲜明地阐述了中国对于全球化的基本态度以及全球化的正确方向。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统一竞赛规则,统一全球市场,统一资源配置,这本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但由于国家大小、强弱不同,自然禀赋、发展阶段不同,全球化显然对发展中国家、对中小国家更为不利,挑战更多。为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化,另一方面还要对全球化进行积极引导,趋利避害,要让发展中国家也从中受益,从而实现共存、共赢的前景。中国的这一立场既顺应了历史潮流,又维护了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同时某种意义上也是国际关系民主化在经济领域的体现。也就是说,各国政治上应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经济上也应共同发展,普遍受益。

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战略思想与国际政治理论方面的重要创新。这一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冲破了数百年来传统的国际关系学说,与强权即是公理的权力逻辑针锋相对,可以说,代表了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正确方向。总之,对于国际关系民主化这篇大文章,我们应认真加以研究和实践。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方式以及法律保障,应当是逐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十六大报告专门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四个方面就中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主要内涵作了精辟和系统的阐述,进一步充实了我们关于新秩序的主张,除了政治和经济新秩序外,还包括安全以及文化领域中的新秩序,形成了我们自己更为完整和全面的国际秩序观。建立国际新秩序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现有秩序不断变化演变最终实现的过程,因而是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之一,也是我们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应当做出的贡献。

记者: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您能否结合外交实践,谈谈对此的认识和体会?

王毅:每当历史的转折时期和重要时刻,我们党都会纵览全局,对内外形势作出宏观的判断与把握,从而为我们制定具体的方针政策提供战略上的指导。你所提的问题,是党中央对新世纪新时期我们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所作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战略判断。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体会。从国际环境这一角度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战略机遇期的主要内涵:一、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多种力量竞相发展,多极化在曲折中前进,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二、世界经济总体上处于新的增长周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革命方兴未艾,生物技术、新材料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一代生产要素蓄势待发。这些都将推动世界经济在波动中保持总体发展。三、大国关系进入新一轮缓和期。美国虽一超独强,但不可能为所欲为。相互借重、相互协调和相互制衡构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国关系的基本态势,各主要力量之间时有摩擦但避免对抗,互有竞争又注重合作。四、我国周边环境良好,双边睦邻互信关系得到巩固,各种类型的区域、次区域合作蓬勃发展,有利于实现各国的共同繁荣。五、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进一步提高。上述诸因素是相继出现或形成的,但同时作用于新世纪初,并有可能延续较长一段时间,这从整体上构成了我国在国际层面上的战略机遇期。

另一方面,我们强调机遇,绝不意味着忽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要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中国发展崛起的历史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势必伴随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干扰。我们既要善于认识和把握机遇,也要勇于面对和化解挑战。机遇与挑战从来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机遇中蕴含着挑战,挑战也能转化为机遇。正如十六大报告提醒我们的:“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

记者:您认为,我国外交工作应如何抓住当前的机遇,为国内现代化建设营造一个更好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王毅:我认为,除了科学分析和客观把握当前的国际形势外,关键是要对我国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作用有一个客观和准确的定位。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把握形势,认清自我,我们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

中国首先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维护和平、反对战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决定了我们的外交必须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坚定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中国还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责任,我们应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中国又地处亚洲,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我们应以更加积极和务实的姿态加强对周边的工作,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与周边国家加强睦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维护共同安全,促进共同发展。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在外交上的四个“主张”和六个“继续”。其中第一个主张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张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从学习江泽民同志去年的“7·1”重要讲话到今年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我体会到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日趋鲜明,这就是与时代前进的方向保持一致,与历史发展的潮流保持一致,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愿望保持一致。从中国同整个国际社会的关系来看,中国的发展战略是同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利益是同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成长是同地区的振兴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外交取向既反映了中国“亲仁善邻”的对外交往传统,也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外交风格,又保持了广泛的支持基础。

回顾一年来的外交工作,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发挥了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我们同其它大国的关系明显改善,扩大了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我们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指导下,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进一步加强。我们积极探索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平等互利合作的新领域、新途径,取得显著成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外交工作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战略目标,为此开创更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更为良好的周边环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关系。我们要在国际上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树立公正、民主、进步的形象,从而发挥中国特色的大国作用,以实现中国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篇7:仙河镇三举措促进招商引资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企业 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71-01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做好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所以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并且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目前企业党建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1.思想认识“淡化”

目前很多企业都是重经济,轻党建。部分企业对党的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有的片面认为只有中心工作搞上去,经济有了发展就是一切,其它都是无关紧要的。这种思想使得企业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淡化,被弱化,放在了可有可无的地方。

2.党组织作用“弱化”

企业党组织成为企业的附庸,目前有的企业,特别是私有企业在建立党组织上仍有很大的阻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管理之外的现象依然较为突出,几年交一次党费,无法有效参加组织生活,这使党员的积极性受挫,使党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党组织开展工作“一靠惯性,二靠党性,三靠感情,四靠个人影响”,面临“一无权,二无钱,一张嘴巴讨人嫌”的尴尬境地。

3.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退化”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更多地关注其经济效益,天天忙生产成为常态,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三会一课”制度无法坚持,一些党内正常的活动也无法开展。

二、企业党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面对企业党建的困境,如何科学处理企业党建工作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就是解决企业党建的出路。企业党建与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健康成长,或者说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党建工作是为企业中心工作保驾护航的,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与企业党建的归属是一致的,所以两者都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共同统一在企业发展这一中心点上。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强企业党建工作

1.要创新观念,深化对企业党建工作的认识

创新观念,就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打破习惯旧势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主观思想和变化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党建工作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创新理论去指导党建工作。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党建内部情况,发散思维,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创新党建理论,把实现党建工作先进性作为党建工作的发展目标,把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其他方面正常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冲破陈旧的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禁锢思想,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努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创新观念,就要坚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以人为本来开展,牢牢把握住“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工作原则,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保稳定,促发展”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和谐稳定这个中心,服务好基层,服务好生产,服务好群众,维护好稳定大局。全体党员干部要转变观念,自觉践行“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政治保证。

2.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制度体系建设,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组织制度建设是推动党建的重要保证。要按照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组织制度体系建设,把组织制度建设贯穿于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各个方面,以制度体系的科学性来推动科学发展、企业和谐。加强组织制度建设,要以党章为核心,以推进党内民主为重点,突出系统性,体现科学性,注重实效性。要着力维护组织制度的权威性,增强组织制度的约束力,加大对执行组织制度情况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组织制度在党建工作中的落实。要认真总结基层党建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深入分析党建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着力以组织制度的创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

3.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务实、清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因此,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职工为中心”的理念,始终保持同广大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努力维护职工利益、体现职工愿望,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实事。真正做到为职工分忧解难,帮职工之所需,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大力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职工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实际行动凝聚党心,凝聚民心。

4.优化管理,提高办事效率

党建工作的管理方式进行优化调整,是提高党组织办事效率的前提要求,需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

1)优化人员。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应从工作作风、工作业绩、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综合评估。对于党组织内表现不佳、积极性不高的党员,应加强思想教育,督促其调整工作状态,保证自己的价值。

2)优化手段。在党建管理中采取“奖励处罚”政策,对于表现优秀的党员颁发证书、奖杯等给予鼓励,这能够大大提高党员参加工作的积极性。若党员出现了严重的思想、行为错误时,必须根据党的规章制度给予严惩,让其它成员引以为戒,端正自己在党建工作中的态度。

3)优化模式。管理模式是优化党政管理的基础,针对当前党建工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调整,建立起一支“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充满生机”的党组织队伍,可明显降低党员干部的管理压力,优化人员管理方针。同时加快企业党建领导制度的更新调整,提高党组织的办事效率。

四、结束语

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提升党支部班子和普通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素质,才能打牢党建工作的根基,扎实、有效地推进党建伟大工程,为我党永葆生机与活力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薛明飞.有关“以人为本”理念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中[J].南京大学学报.2008,12(4):22-24

上一篇:车站值班员工作内容下一篇:户口落入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