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托福阅读文章结构

2024-05-22

详解托福阅读文章结构(共6篇)

篇1:详解托福阅读文章结构

托福考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即逻辑性,这点不但体现在独立口语、独立写作中,阅读也不外如是。而且很多时候,抓住了阅读文章字里行间的逻辑,就可以轻松排除错误选项,快速地选出正确答案。怎样才能抓住阅读中的逻辑呢?今天和大家分享这三大招!

托福阅读文章逻辑结构

第一招 把握大基调 所谓把握大基调,说白了,就是当作者在讨论一个东西的时候,要先明确褒贬喜恶,到底是在说它的好处还是劣势,这种基调尤其体现在对比之中。也就是以前语文老师常说的,把握中心思想!

第二招 抓准逻辑词 抓准逻辑词非常关键,它代表了行文结构的逻辑关系,这方面在句子简化题和修辞目的题上尤为重要。因为这两类题型的逻辑性很强,而选项中也会有明显的逻辑词,当抓住逻辑词后,就可以根据逻辑词轻松地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第三招 理清文章脉络 总结题以及段落修辞目的题考察对整段话或整篇文章的理解,这就要求分析整段话或全篇的结构,这就要抓住各段落的topic sentence以及全篇的thesis statement。

综上所述,抓准托福阅读中的逻辑的技巧就是把握大基调,抓准逻辑词,理清行文脉络。掌握这些技巧,有助于理解文章,更加快速准确地选出答案。你学会了吗?

托福阅读高频推理题解题技巧

托福阅读考试题型中,推理题相对来说难度是比较大的。很多同学都会在这类题型上失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类题题型的解题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来备考这类题目。

托福阅读推理题介绍

推断题就是所需要的信息都包含在文章中,但是没有直接加以说明,需要考生从已知中推出。推理题的题干中常出现infer, imply , most likely (least likely) 或probably 等词语。根据OG, 在IBT 阅读的3篇文章中,每篇会有0-2道这类问题,一次考试总共有3-4道推理题。

托福阅读推理题题型分类:有共性推理题和无共性推理题

这里所谓的有共性推理题就是说题干中有和原文内容相同的关键词(也叫线索)。根据关键词回原文定位,然后进行推理。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推理题都属于这类题目。对于无共性的推理题,也就是题干中无线索,一般使用排除法,即根据各个选项的关键词回原文定位,通过排除法得出正确答案。返回原文找信息点,采用排除法是解决这两类题型解决的共同策略。

1、一般对比推理:根据两个事情的对比特征,问其中一个事物的特征,只要将与之形成对比的另外一个事情的特征否定掉就可以。

2、时间对比推理:在这种推理中,一般有两个形成对比的时间段,它们所具有的特征一般相反。当题干问一个时间段的特征时,只要将与之相反的时间段的特征否定掉就可以了。

3、集合概念推理 :一个大的集合的两个方面形成对比,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性关系,也就是一个的增加意味着另一个的减少。反之,相同。这个比较抽象,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例如:Both the number and the percentage of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volved in nonagricultural pursuits expanded rapidly during the half century following the civil war, with some of the most dramatic increases occurring in thedomains of transportation, manufacturing, and trade and distribution.

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bout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of the economy after the Civil War?

(A)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had little effect on farmers.

(B) The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working in agriculture declined.

(C) Many farms destroyed in the war were rebuilt after the war.

(D) Farmers achieved new prosperity because of better rural transportation.

文中指出:非农业人口的数量和比例都增加了。由此可知农业人口的数量和比例下降,所以(B)为正确答案。

三、托福阅读推理题解题注意要点

1.日期和数字

2.关键词: 表示多少的副词: many , some, much of, several , a few ,most …;情态动词:may, can , could…;表示过去的:used to be , was, were , at one time, previously ;表示不是唯一的: not only ,not exclusively等。

总之,文中的关键词,观点,逻辑和平时的基本常识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新托福阅读背景知识分享

托福阅读也是中国考生,公认的难度比较大的科目。如果大家能够攻克阅读难点,拿到阅读部分的高分,对于我们整体托福分数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优势。因此,下面为大家汇总了一些阅读的背景知识,帮助大家做好复习内容。

地球的旋转时间变短

We have been talking about some of the effects that the human beings had on the earth. One you may not be aware of is that we actually begin to change the length of the day. In the other way to say, one day is the amount of time the earth needs to spin completely around an axis, the imaginary line around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nd of course there are a lot of physical causes that can affect the speed of the earth’s rotation, but there was only one that is direct result of the human activity. Since 1950, human beings have built about ten thousand artificial reservoirs all over the world. These reservoirs have redistributed tremendous amount of the earth water. When they are used to be in the area near the equator, the imaginary line surround the middle of the earth, it’s now the reservoirs in the areas of different latitudes. The latitude matters because, well, thinking the earth and axis, the equator contains the areas on the earth that are the farthest away from axis. So water has been redistributed from the equator regions, then wherever the water is, to it’s close to the earth axis. It’s like when ice skaters perform spins when those skaters put their arms enclose to their bodies, they spin faster. So the earth is spinning faster because the reservoirs have redistributed the water close to its axis. And because the earth was spinning faster, since 1950 the length of day has decreased by about 8 millionths of second. I know that doesn’t sound like much but significant in tha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human beings ever had measurable affect on the earth’s motion.

篇2:详解托福阅读文章结构

第一步:花两三分钟时间扫描每篇托福阅读文章头一两个句子,定位文章难易程度。虽然平均每篇文章做题时间为11分钟,但是有的文章七八分钟便可以轻松对付,有的文章则需要15分钟左右。一般来说,5篇文章中有2篇难度大一些,比方说:如果最后一篇文章难度大,且12-14道题,在这种情况下,按部就班做题就有可能因时间不够而做错好几道题,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首先定位文章难程度,同时目测文章的含金量(即题量分布),有助于科学分配阅读部分的做题时间。

第二步:采取“结构扫描”法阅读具体的一篇文章。所谓结构,即文章的骨架子。托福阅读文章是纯学术体(Academic),是北美国际留学生在大学里天天都能接触到的教科书风格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均议论文、说明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呈板块结构。

文章均由数个自然段组成,正确的阅读文章的方法应该是把文章首句先吃透,文章首句经常为文章主题。然后把首段的其他句子尽快略读,文章其他段落采取同样的方法阅读。各段落其他句子一般来说都是用来说明各个段落的主题句,没有必要每个句子理解难度大,而不涉及考题,在此句停留无疑是白白浪费时间。所以,采取“结构扫描”法,意味着以最快捷的方式了解托福阅读文章大意,从而正确引导下一步做具体的题,而不至于出现大方向的理解错误。

从这2步的托福阅读文章的方法,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想要读懂托福阅读文章,第一句或者说前几句是最关键的,抓住了这个部分就能掌握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了。

托福阅读:备考练习应该限时吗

托福阅读学到一定程度,会进入一种倦怠期,无论我们怎样背单词,或者做题,收效都不大。这是因为我们把备考的目的弄反了。

其实当我们在准备托福的时候,很多考友只是很机械的,将新托福突破口TPO做了一遍又一遍。但是托福考试与物理化学是不一样的,做物理化学题的时候,我们每做一道题,有可能就会掌握一种新的解题思路。但是托福是个英语考试,英语考试其实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饭盒,它需要掌握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这些只是其实我们早就学过了,托福考试并没有考到什么新的知识,托福考试要求的,仅仅是要求我们将之前的知识熟练运用即可!

但是,各位考友需要注意的是,托福考试所需要的知识,其实应该是对于“单词、语法、逻辑”的“快速、准确、细致”的理解,托福阅读的核心其实就是这些,也就这么简单!但是问题是不管你做多少遍题,本身都是不可能去帮助你掌握“单词、语法、逻辑”的,因为做题做一遍就是过了,里面的单词我们是没有背下来的,里面考到了什么语法呢?让我们说,我们也真的说不出来?同样的,与语法相关的逻辑我们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提高。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一句一句单独的句子,这些句子是已经将“单词、语法、逻辑”整合起来了。我们做题看到的一个一个的句子,这就好比是我们看到的马路上的一台一台的汽车,托福考试考的核心是这些汽车里面的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可是如果我们只坐在路边看汽车的话,是根本看不到这些汽车里面的工作原理的。我们做多少遍题,我们就看了多少遍汽车在我们的面前飞驰而过,但是仍然是不可能知道这些车里面的工作原理的。

请注意,这里并不是说不可以做题,我们是可以做题的。但是我们并不应该仅仅是去掐时间20分钟做完题这么简单。

其实当我们在前期做题的时候,应该是不限时做题的,我们应该把做题的时间拉长,换句话说,就是我们就会有充分的时间,去研究里面每一个单词,每一个语法点的逻辑,以及弄懂每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当然还包括弄懂前后文的逻辑发展,这都是很重要的。这就好像把我们自己想象为《黑客帝国》里面的基努里维斯的非常经典的子弹时间一样,我们把时间都停下来,就像基努里维斯仔细观察那个子弹一样,仔细的观察每一个句子,只有把里面的单词和里面的语法和逻辑关系都搞定了,我们才有成绩提升的可能。当然,这是指在一开始做题的时候,我们要这么做。

做完题之后,也不是把题一下就扔在一边,我们还应该,去反思里面的错题,因为我们都已经不限时做题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还会做错题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掌握的知识里面是有错误的地方,或者我们有的知识根本学的不扎实!因此我们就要把那些题目做对了,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以及做错了的题弄清楚,我们为什么错了,到底是有什么知识点我们不清楚?!自己弄不懂就去求教高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点一点提升我们的分数。

总之,托福阅读速度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保证甚至提高托福阅读正确率上,才是正确的备考方法。

托福阅读题型简析

综述:

文章数量:3-5篇

字数:700

要求:快速阅读+精确理解

题目数量:每篇文章12-14题

单题分值:1-4分

文体:说明, 论述, 记叙

速度要求:100 words/min

各类题型特征及解题方法:

1 词汇题

问法:The word/phrase X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

技巧:

(1)首先看是否认识, 如果在认识, 在选项中找同义或近义词, 并代入原文检验

(2)如果不认识,将4个选项代入原文, 看上下文是否合理

(3)看原词所在句子前后2句, 找重复对应

(4)如果悬想中有2个悬想都在上下文中合理,选择在含义上与原词沾边的词

(5)选项中不认识的词不轻易去选

做题顺序:

看单词,看选项,原文验证

注意:

(1)不可能所有单词都认识

(2)注意熟词僻义, 一定看完所有选项,并代回原文验证

2 指代题

问法:The word they/ their/ it/ its/ some in the passage refers to

技巧:

(1)单复数

it找单数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they找复数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2)在主从复合句, 并列句中, 后半句的代词主语优先指代前半句主语的核心词(有例外, 要从意义判断)

(3)简单句中,代词优先指代主语核心词, 次之制代宾语核心词.

(4)代词所在句子找不到合适的指代, 优先指代前一句主语, 次之指代后一句宾语

(5)一句话中, 相同的代词指代相同

3 直接事实题

问法: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which/ why/ when?

技巧:定位原文, 细读

(1)题干明确定位 (如给出第几段, highlight)

(2) 题干无明确定位

A 找题干中人名, 地名, 物种名, 大写, 斜体, 数字年代, 符号.

B 定位某一段, 再定位某一位置

C 用核心名词定位

4 infer题(需要精确理解)

注意:既然是infer, imply, 就一定不是原文中明确说的

技巧:

(1)时间前后推理

(2)排除法

a 原文直接清楚描述的,排除

b 与原文无关的新内容,排除

(3)不要加入自己的观点

5 举例说明概述题 (例子的作用)

技巧:

(1)重点不是例子本身, 而是举例子的目的及例子的服务对象

(2)概述的同义改写就是答案

6 EXCEPT列举题

技巧:重视文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列举 (遇到的话就做笔记记下来---Sissi如是说)

定位:核心关键词 such as n1, n2, n3………A, B, and/ or C.

7 插入句子题

逻辑关系, 上下文关系, 是否紧密,是否有跳跃

技巧

(1)待插入的句子中, 代词 this, these their, it, such, he, another 这些通常是上一句]提过的,所以才特指

(2)因果, 转折等过渡词 therefore, so, however,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on the contrary

(3)递进扩展词 furthermore, also, as well, too, other, in addition, moreover, besides, even, additionally

(4)结构配对词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some…others

(5)关键同义词 重复出现的名词、副词、形容词

8 句子要点题

问法: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 in the highlighted sentence

错误选项:

(1) 有新内容, 或有相反内容

(2) 遗漏了原文中重要信息

9 全文总结题

考全文key points的总结 (不只一个key point)

(1)注意段首句, 注意自己归纳总结

(2)关注文章结构,特别是先总后分式

(3)错误选项特征

a 原文没有的新内容, 或在程度, 范围上发生变化

b 与原文相反

c 有原文中的细节 (细节不该是key point)

10 信息归类题

特点:

(1)通常文章采用对比写法

(2)有无用的选项

托福阅读背景知识:戴眼镜会令人显老

因为学习、电脑等各种原因,我们这一代人,很少有不戴眼镜的,但事实上有调查研究:带眼镜会使人看上去老3.5岁。这是真的吗?那么,就请跟新东方留学一起,进入今天的阅读材料:戴眼镜使人显老。

A new poll has revealed that wearing glasses ages people by at least three years. On average, glasses-wearers were put at 3.3 years older than they actually were in the survey of 4,000 people commissioned by the London Vision Clinic.

戴眼镜会让人看起来至少老3岁。日前伦敦视力医疗中心在对4000人做了调查后得出,戴眼镜者普遍看起来比他们的实际年龄大3.3岁。

Those who wear glasses were perceived to be older by respondents, who said they regarded them as more “geeky” and “good with computers” than people who do not wear them. And the perceived image was even worse for those aged 45 and over, who were thought to be five years older.

这项调查发现,相较于那些不戴眼镜的人群,戴眼镜者看起来更老,更“令人生厌”,也较“擅长于电脑”。而45岁以上的戴眼镜者的状况更加不容乐观,因为他们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5岁。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by dividing the participants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group was given ten pictures of people with glasses and asked to guess their ages and discuss their personal attributes. The second group was given ten pictures of the same people without glasses and asked the same questions.

该项调查的受试对象被分为两组。第一组在看了10张戴眼镜者的照片后,被要求猜测照片中人的年龄与个人特质。第二组人看同样10人的照片,但照片中的人没有戴眼镜,然后被要求回答相同的问题。

The results showed a difference in perceived ages but also found that those who wore glasses were a fifth less likely to be seen as confident and were more likely to be thought of as physically weaker.

结果不仅表明人们对年龄的感知有所差异,还得出,戴眼镜者更有可能被认为缺乏自信以及体质孱弱。

Psychologist Dr Glenn Wilson, who analyzed the results, said: “This study is interesting as it highlights the snap judgments we make as a society about people when we meet them for the first time.”

篇3:详解托福阅读文章结构

一、主述题结构理论介绍

主述题结构理论即TRG理论 (Thema-RhemaGliederung) , 是由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马特修斯 (V.Mathesius) 创立的。他指出, 一般句子都具有信息传递功能 (Mitteilungswert) , 这一功能是由一个句子的两个部分共同实现的:主题和述题。主题是言语的出发点 (Ausgangspunkt der Aussage) , 述题是言语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Kern der Aussage) 。 (1) 同时, 主述题结构理论也是“分解篇章信息的工具”。 (2) 人们通过对主题和述题及其连接方式的分析, 可以充分了解文章深层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从而真正读懂“吃透”德语文章。

那么, 什么是主题, 什么是述题?

主题 (Thema) , 又称“主位”, 与述题 (Rhema) 相对, 指句子的第一个主要构成成分, 是篇章的出发点, 是已知内容,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属于最低程度的交际动力。 (3) 充当主题的成分可能跟话题、甚至跟主语重合。如:“Jenny is’t verheiratet.”这句话中, “Jenny”既是话题又是主语。但有时主题不与主语重合, 反而用状语充当主题, 如:“Gestern hat Jenny einen deutschen Roman gekauft.“主题是时间状语”Gestern“ (昨天) , 而主语是“Jenny”。

述题 (Rhema) , 又称“述位”, 与主题相对, 是句子表述的内容和核心,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是信息传递动力最强的一部分, 一般表达新信息。 (4) 比如上文提到的例句“Gestern hat Jenny einen deutschen Roman gekauft.“Gestern (昨天) 是已知的, 而昨天做了什么事情———买个一本德语小说———刚开始读者并不知道, 这是本句的述题, 也是本句传递出来的新信息。

19世纪60年代, 语言学家丹尼斯 (F.Dane觢) 通过对主题和述题结构的分析 (5) , 提出了“主题推进模式” (Thematische Progression) 。 (6) 他认为, 主题的设定是作者设置篇章框架结构的手段, 是信息安排的“纲”;述位则是传达新信息的“目”。对于如何以纲带目, 将杂乱的句子串成一篇具有完整连续意义的篇章, 丹尼斯提出了两种连接方式:

1. 线性连接方式 (Lineare Progression) :

第一句的述题是第二句的主题, 第二句的述题又是第三句的主题……以此类推, 信息呈线性连接关系。这种连接方式符合线性逻辑思维, 主题富于变化, 既不会让读者阅读时因为逻辑混乱而疑惑, 又不会使文章显得太单调乏味。 (7) 其主述题结构如下图 (8) :

2. 串联式连接方式 (Durchlaufendes Thema) :

语篇中各句共用一个主题。每一句话都从同一主题出发, 述题从不同角度补充说明主题, 结构简单清晰, 易于理解。 (9) 其主述题结构如下图 (10) :

二、主述题结构理论分析在阅读实践中的应用

在了解了主述题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连接方式后, 笔者以大学德语六级模拟考试阅读文章《Ein Besuch im Deutschen Museum》 (11) 为例, 分析TRG理论对德语篇章阅读的实际作用。

这是阅读文章的第一段。学者刘辰诞认为, 篇章主述题结构的安排给文章确定发展框架时, 第一个句子往往揭示了发展中的“纲”或篇章的主题。 (12) 本段第一句的述位揭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德国慕尼黑博物馆, 这正是笔者的主题。

下面笔者分析本段的主述题结构:

这是一个典型的串联式连接方式结构图, 段落的其他句子都围绕第一句的述题 (德国博物馆) ,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介绍德国博物馆的概况。首先, 说明其重要性: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博物馆之一;其次, 介绍其规模:占地面积达五万平方米 (句 (2) ) ;最后, 用访问量论证其在博物馆界地位的重要性:每年访问量达130万人次 (句 (3) ) 。

作为一篇说明性文章, 在开篇第一段采用串联式连接方式铺设信息是符合一般逻辑思维的说明性文章第一段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说明对象的总体情况, 之后段落的每一句都紧扣说明对象、按照一般逻辑顺序描述。如果笔者由总括到具体地介绍德国博物馆的情况, 就会使文章结构简明清晰, 方便读者理解。

下面笔者再分析该阅读文章的末段:

其主述题结构图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 研究主述题结构不仅有助于读者分析文章的框架信息, 而且对解题很有帮助。如该阅读理解文章的最后一题:

Nach dem Besuch des Deutschen Museums findet man Technik und Naturwissenschaft nicht mehr langweilig und kann sie besser verstehen.

由主述位结构图可以看出, 这个问题是关于句 (2) 和句 (4) 的, 并且问题的表述与句 (2) 和句 (4) 的述位重复:“nicht mehr langweilig”相当于句 (2) 中的“interessant”;“sie besser verstehen”与句 (4) “gut, sie besser zu verstehen”的表述一致。因此本句是对文章内容的正确复述, 选A。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述位结构是篇章分析的重要方法。

笔者将主述位结构分析与阅读实践相结合, 总结出以下阅读方法: (1) 标题往往揭示篇章话题, 因此读者在阅读时, 首先要读懂文章标题, 以文章标题为基本点分析各段。以此类推, 德语篇章每段的第一句话往往揭示本段话题, 其余各句都是围绕中心句展开议论或者说明。把握住这个规律, 就能在繁多的信息中快速找到主要信息, 以纲带目, 摸清整个文章框架。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德语说明性和议论性的文章。 (2) 在段落阅读时, 抓住每句话的主题, 弄懂主题推进的方式, 有助于探寻段落各句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段落的框架结构。 (3) 解答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时, 可将问题表述与篇章中相应句子的主题、述题相比较, 找到相同点或矛盾点, 从而判断问题表述的正误或者选出最符合文章内容的选项。

篇4:新托福阅读试题结构分析

ETS正式授权新托福备考资料LanguEdgeTM在中国大陆以及港澳地区的独家经销商泰德时代集团对新托福阅读试题结构作了如下分析:

由于中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采用语法翻译为主的教学体系和方法,造成在四项交际技能总体上的不平衡:重读写和轻听说依然存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指导思想始终难以落实。 这就从客观上形成了国内外语教学和学习的语言环境与真实和自然语言环境相背离的以阅读为主、以视听为辅的语言输入机制。实践证明,新托福考试阅读部分的难度总体上与大部分中国考生的阅读熟练程度相当。但是,局部上讲,中国考生仍会感到篇章应用题(Reading to Learn Questions)难于基础理解题(Basic Comprehension Questions),新题型难于旧题型。

据泰德时代集团介绍,阅读部分内容的总体结构是三篇长度为600余字的阅读材料,每篇阅读材料后有13道题,考生每完成一道题即依次出现下一道题。要求25分钟完成每篇阅读材料及其试题。共历时75分钟。阅读材料的难度与大学课本讲义的难度相当;题材有美国文化、艺术、历史、政治和自然等,有一定学术性,但较听力材料的学术性低。

一、基础理解题(Basic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具体分析起来,新托福的基础理解题除插话题(Insert Text items)和修辞目的题(Rhetorical Purpose items)外,主要仍是现行托福出现过的传统题型。

1. 基础理解题定义:基础理解题重点考查读者对基础项目的理解,特别是读者根据文章的词汇、句法和语义内容理解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具体题型:

1)词汇题(Vocabulary items):考查读者根据上下文理解特定词和短语的能力。这种题型虽难度不大,但占每篇文章后所有题目的三分之一,故考生仍应重视起来。

2)指代关系题(Reference items): 考查读者认定代词与其它首语重复机制以及先行词/后置词的关系的能力。

3)句子简化题(Sentence Simplification items):考查读者认定文章中某一特定复杂句子所传达的基本内容,并不受细枝末节的干扰,用简化的句子表达原句基本内容的能力。

4)插话题(Insert Text items):考查读者将特定的一句话插入文章顺序相连的四个句子之间的能力。这个题型是国内考试常见的Cloze Test的进一步发展,可谓技高一筹。要完成任务,读者必须深入理解各个句子间的的词汇、语法和逻辑联系。这是新题型,有相当难度,考生应特别重视。

5)事实信息题(Factual Information items):考查读者抓住文章中阐明的信息,并排除干扰回答问题的能力。读者的任务是在题中某意译的短语选出一个与文章中某相应句子建立对应关系。此题型虽然有难度,数量也较大,但属于老题型。

6)正误判断题(True or False items):考查读者根据文章中阐明的信息,判断题中的短语哪些是正确的那些时错误的或文章没有提到的信息。

7)推论题(Inference items):文章中有些论点/观点没有明确阐述,但却强烈暗示出来了。例如, 结果引出了,推论题就可能问造成结果的起因。如果文中有比较,推论题就可能问及比较的基础是什么。如果文中有对某一新现象的明确阐述,推论题就可能要求推论旧现象的特征。推论题虽然是传统题型,但难度很大,需要考生花大功夫准备。

8)修辞目的题(Rhetorical Purpose items):考查读者透过表面特定的修辞方法/方式发掘潜在的目的能力。要求读者发现外在修辞特征背后的修辞目的。

二、篇章应用题(Reading to Learn Questions)

篇章应用题不仅仅要求根据词汇、句法和语义内容理解具体的点和大意,而且要求认定(identufy)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具体说来,要求将文章的信息升华组织成一个腹稿般的框架(mental framework);区分主要和次要观点、根本内容与非根本(essential and non-essential)内容;理解诸如因果关系(cause-effect relationship)、比较反衬关系(comparison-contrast relationship)和论证(argument)等修辞功能。

要求读者根据原文内容,使用图表或总结表重构中心思想和重点支持信息。对全篇有系统深入的理解,从而进行重构是篇章应用题的关键目标。他要求读者能从文章提取和记忆重要的信息并将其应用在新的情境中。如果读者能在头脑中抽象出一个框架,他就必然能根据课文重构中心思想和相关重要信息。

实际上篇章应用题是要求读者在篇章水平上对全文有一个总的把握。这对中国考生是一场全新的考验。它考察的是综合能力。是新托福阅读部分的难点和重点,要花大力气才能有所突破。具体题型:

1)篇章总结题(Prose Summery items):考查读者理解全篇中心思想和相关重要信息的能力。读者通过区分主要和次要观点、以及文章没有提及的观点达到总结全篇的目的。

实际上, 这一题型要求通过对主旨句(topic sentences)的选择和重组,完成一个完整的全篇总结。在篇章水平上对全文的综合理解和掌握, 以及瞬间的归纳总结能力是考查的重点。欲提高此题的分数,考生应将功夫下在平时:经常锻炼自己在完成某篇章的阅读后,迅速赶写总结(Summery)的能力。

2)图表题(Schematic Table items):考查考生从文章中归纳和组织主要但分散的观点和其他相关重要信息的能力。

这种题型是听力部分填表题的在阅读部分的深化和发展。它同样是考查读者对分散信息点的进行简单的归类整理。掌握听力填表题的考生应当能较好应对这一题型。如果读者通过上下文推测理解了原文的确切含义,问题便迎刃而解。

篇5:详解托福阅读题型分类及解法

1 词汇题

问法:The word/phrase _X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

技巧:

(1)首先看是否认识, 如果在认识, 在选项中找同义或近义词, 并代入原文检验。

(2)如果不认识,将4个选项代入原文, 看上下文是否合理。

(3)看原词所在句子前后2句, 找重复对应。

(4)如果悬想中有2个悬想都在上下文中合理,选择在含义上与原词沾边的词。

(5)选项中不认识的词不轻易去选。

做题顺序:

看单词,看选项,原文验证。

2 指代题

问法:The word they/ their/ it/ its/ some in the passage refers to

技巧:

(1)单复数

it找单数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they找复数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2)在主从复合句, 并列句中, 后半句的代词主语优先指代前半句主语的核心词(有例外, 要从意义判断)。

(3)简单句中,代词优先指代主语核心词, 次之制代宾语核心词。

(4)代词所在句子找不到合适的指代, 优先指代前一句主语, 次之指代后一句宾语。

(5)一句话中, 相同的代词指代相同。

3 直接事实题

问法: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which/ why/ when?

技巧:定位原文, 细读。

4 infer题(需要精确理解)

注意:既然是infer, imply, 就一定不是原文中明确说的。

技巧:

(1)时间前后推理。

(2)排除法。

(3)不要加入自己的观点。

5 举例说明概述题 (例子的作用)

技巧:

(1)重点不是例子本身, 而是举例子的目的及例子的服务对象。

(2)概述的同义改写就是答案。

6 EXCEPT列举题

技巧:重视文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列举 (遇到的话就做笔记记下来---Sissi如是说)。

定位:核心关键词 such as n1, n2, n3………A, B, and/ or C.

7 插入句子题

技巧

(1)待插入的句子中, 代词 this, these their, it, such, he, another 这些通常是上一句]提过的,所以才特指。

(2)因果, 转折等过渡词 therefore, so, however,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 on the contrary.

(3)递进扩展词 furthermore, also, as well, too, other, in addition, moreover, besides, even, additionally.

(4)结构配对词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some…others.

(5)关键同义词 重复出现的名词、副词、形容词。

8 句子要点题

问法: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expresses the essential information in the highlighted sentence.

错误选项:

(1) 有新内容, 或有相反内容。

(2) 遗漏了原文中重要信息。

9 全文总结题

(1)注意段首句, 注意自己归纳总结。

(2)关注文章结构,特别是先总后分式。

10 信息归类题

特点:

(1)通常文章采用对比写法。

(2)有无用的选项。

关键:排除无用选项。

同学们在复习时可以分类练习,这样可以培养对每一类题型的敏锐感以及加快解题速度。

托福词汇:生物学专业分类词汇

BIOLOGY

生物

evolution

进化

Darwinism

达尔文学说

species

物种

specimen

样本,标本

natural selection

自然选择

biological vacuum

生物演变真空期

survival

生存

block; obstruct

阻碍

reverse

逆向;倒退

alga(

复数

algae)

藻类

invertebrate

无脊椎动物

aquatic (life)

水生动物

reptile

爬行动物

amphibian(amphibious animal)

两栖动物

托福词汇:与社会学相关的托福单词

SOCIOLOGY

社会学

interrelation

相互关系(联系)

civilization

文明

civilized

文明的

brute-like

野蛮的

community

社区;社会

organization(association)

组织

institution

机构

settlement

定居;居民点

custom

风俗习惯

indigenous

当地的;土生土长的

administration

行政机关;(官员)

任期

predecessor

前任

monarchy

君主制

abhorrence

憎恶;讨厌

empire

帝国

federal system

托福词汇:与交通/通信相关的托福单词

.TRAFFIC/

COMMUNICATION

交通/通信

traffic congestion(jam)

交通阻塞

transport (

动词)运输

transportation (

名词)运输;运输工具

vehicle

交通工具;车辆

prototype

原型

wagon(carriage)

马车;篷车

vessel

船;容器

automobile (auto; car)

汽车

van

运货车

motorcycle

摩托车

bicycle (bike)

自行车

gear

齿轮;(排)档

engine

引擎;发动机

cylinder

篇6:托福阅读做题策略详解

词汇题看好单词的词性、发出者(是人,是物),保持一致的最对,看这一句即可。

In the past,whole cities grew from the arduoustask of cutting and pilingstone upon. Some ofthe world’s finest stonearchitecture can be seen in the ruinsof the ancient Inca city of MachuPicchu high in the eastern Andes

Mountains

ofPeru.猜词是保证不了完全准了,根据意思,这道题排除BD,剩下AC很是纠结,但是看task本身,skilledtask这种说法小奇怪,一般是skilledworkers,所以选A

The word “arduous” in the passage is closest inmeaning to

Difficult Necessary Skilled Shared

词汇题一直是难点超爱错,猜出来的,如果有时间检查一定要再看一下,从ETS出题的角度考虑。

托福阅读解题七大技巧

一、通读文章识“大体”

通读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文章的线索和主旨,后面再以稍慢的速度再次阅读它。这一次,投入更多时间来掌握所提出的观点和论点。这将有助于在回答问题时找到文章中的答案。

二、有舍有得不拘泥

避免浪费时间去深挖某个单词确切含义,通常,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推断某个单词的大概意思,专注于能够回答问题而不是理解文章中的每一个单词。通过查看该段中的一般性讨论以及通过特定句子提出的观点,尝试理解不熟悉的单词的含义。

三、专业性技术词词汇巧标记

机考的时候,专业性技术词汇鼠标悬停时,有些能够看到这些单词的含义。仔细检查不熟悉的技术词是否加了下划线,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去猜测它们的含义。

四、问题通常遵循时间顺序

一般问题的顺序跟文章是一致的,意味着你应该能够在文章开头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依此类推。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减少搜索段落所需的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每个问题上。

这点可注意。

五、识别目的懂逻辑

在阅读时,要线理解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是涉及因果关系,对比,分类,提出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或者是叙述。了解这一点可以让您更轻松地遵循通道中的逻辑思维流程,从而简化快速定位答案的过程。

六、快慢结合切忌太快

很多考生犯的一个常见错误就是读得太快,错过了问题中“不”或“除外”等关键词。先阅读问题,然后重新阅读文章,以避免这些错误。忽略过渡词会导致理解意思上发生大的偏差。

七、最后一题多总结

最后一个问题通常要求你理解这篇文章所传达的主要思想和总结性的。

托福阅读技巧:阅读答题准确率如何提升?

一、新托福阅读的新题型重点考察句子间的关系

在托福阅读中有那么一个段落,其中有4 个框框,他代表你在题干中的那句话可以拖入这个里面来,做题的方法是:第一步一定要优先阅读题干中要被拖入到原文的那句话。第二步找要被代入原文那句话当中的关键字和要点。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要把一句话代入到原文当中,这句话肯定和原文有很强的关联性。

然后我们找的是要被代入原文那句话中的关联词,这有很多,比方说一旦看到“因为”,前面讲的就可能是原因,因为这个结果后面有一个情况;再比如你看到THUS,通常表示结果,那么正确选项在第一个空和第二个空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在第三个空和第四个空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它表示结果,基本都在比较靠后的位置;比如我们看到in contrast,跟前面正好是相反的,所以说这些关键词特别重要,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我们做这种题型成败的关键。

我们要找逻辑关系,你要代入这句话的话,跟前面或者后面的话肯定有一种逻辑关系在里面,到底前后是转折还是递进还是表示结果还是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我们的情况。一般来说,多数中国同学做这个题还是比较容易的,我建议大家在备考的时候大量练习此类题目的做法。

二、多选题的关键在于题干

iBT的听力和阅读的多选题应该如何把握?这也确实是中国同学比较容易错的一个地方,新托福iBT中的多选题是这样的,即一部分题型,每道题当中都有几个选项是正确选项,也就是我们说的多选题。比如说,阅读题最后一道题一般都是多选题,多选题分两类,一类叫图表题,给你一个图表,让你6选3或者 8选4。第二类叫文章内容小节题,文章内容概述题,什么意思呢?先给你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请问下面哪几个选项中反映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这样的话,这个题目是我们的第二个问法,这是阅读中我们最常见的两种多选题,这种题同学们不要有畏惧心理,因为这类题目分值也比较高,一般是2 分或3分。我们即使答错一个空,3分题还会拿到两分,不会给你扣掉所有的分。

上一篇:乌市92中复验“平安学校”汇报下一篇:企业交通安全工作计划素材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