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走班制的教学管理

2024-05-05

高中语文选修课走班制的教学管理(共8篇)

篇1:高中语文选修课走班制的教学管理

高中语文选修课走班制的教学管理

基本情况:本学期我们学完语文必修五之后,于09年11月下旬实行了语文走班,选学内容为“唐诗宋词”和“中国古代小说”。由于受教室和其他软硬件设施的限制,我校并没有按照学生选修意愿实行语文走班(因为那样无法进行),而是学校统一按照文理倾向进行了走班,换句话说学生被选择了。理倾向的统一学习“中国古代小说”,文倾向的统一学习“唐诗宋词”,学生被固定了,教师也是固定的,不许轮换,也不能轮换,因为理多文少。我校有十二个平行班,三个班的文倾向的同学组成一个“唐诗宋词”教学班,三个班的理倾向的同学组成两个“中国古代小说”教学班,每位老师教授两个班的课,教授“唐诗宋词”的老师,就要接触来自六个行政班的不同学生。

存在的疑问:我校实施走班到今天已经三个周了,在走班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积极应对,另一方面我们也存在许多困惑。

1、选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学生的基础与兴趣,并培育新的兴趣与能力,但选修课程内容的过分集中,会使学生在一定时段学习某一模块时感到单调、枯燥甚至生厌。半学期集中时间学习《〈唐诗宋词〉选读》,学生一拿到教材就有点不舒服,有大量的背诵要求,学生学起来不来情绪,感到厌倦。而学习《中国古代小说》模块时,半学期竟然没有要背诵的,这样的相对集中,对学生学习积累是不利的,也会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这样的模块设置与选择,在理科类学科中可能是合理的,但在语文学科中,实际上也

是缺乏语文味的表现,2、.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是选修课学习的重要方式,但探究又应该有“高中语文”的特点。一是有别于政治、历史等其他学科或社会上一般人的探究,也不同于大学里师生的探究,虽然各种探究就基本方面说有不少相通之处;二是探究应该只是语文选修课程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语文学习中的诵读涵泳、观察体悟等,什么时候都不能丢。高中生学习语文并不是要培养专家,只是培养会思考质疑,会准确理解、精致表达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3、平均分班的时候,学习好的可以带动差点的,现在有些班的学习氛围不是很好,调皮的学生凑在一起,不好管理。再说学生分散了,辅导学生很不方便,像收作业、传达个事也比较困难。学生经常换教室,师生感情联系淡薄了,沟通交流少。以前和几个任课老师聊聊天就能了解学生的情况,现在一个班的学生分散在三个班,信息了解起来相当困难。

4、走班制教学把几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重新排列组合,学生之间的交往范围虽然大了,但由于原班级的班风、学风不同,学生学习习惯、态度不同,也就相应加大了相互间的影响。由于学生大多不在原行政班中上课,原行政班班主任也就无法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情况,管理难度变相增大。

5、由于教室有限我校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同在一个教室,每上完一节课学生就要回到原来的教室准备下一节的资料,使整个教室显得比较混乱。特别是语文课用工具书的机会比较多,因为如此走班导

致了无工具书可用的局面,长此下去对语文学习来说弊大于利。再则由于几个班的学生临时组合,有时还出现了无人清理卫生和擦黑板的现象。

6、语文选修的的内容是高考必考,语文走班对选修课程无非是先学和后学的问题,最终无论是文倾向还是理倾向所学内容都是一样的,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因此对待语文课走班我们存在疑惑。再就是针对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理倾向8个班,文倾向6个班,所学内容不同步,显然增加了文倾向教学班老师的负担,每个人要接触6个班的学生,设置数个课代表,给了解学情,辅导学生,因材施教,指导阅读,收发作业都带来了不少难度。

管理方法:赫尔巴特说过:“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道出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针对语文走班出现的问题无需怨天尤人,而是积极面对。为此我们打算采取以下做法:

1、健全教学班管理机制,明确要求。对于新组建的教学班。高二每位语文老师根据从各行政班班主任那了解的情况都确立了两名临时班长;临时班长主要负责教学班内日常事务的检查,包括点名、卫生、维持班内秩序,更重要的是帮助语文教师制定相对固定的座次表并把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行政班班主任,以便共同管理,确保语文教学正常教学秩序。

2、确立课代表。语文教师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每班确立1—2名课代表,主要帮助教师收交作业并帮助教师做好记录,同时及时把教

师安排的作业传达给同学并督促同学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及时向语文老师反馈授课效果及学生对教师授课、辅导的要求等。

3、明确作业检查制度。走班之初,语文教师公布本次选修作业次数、质量要求。作业次数依据选修课程内容教师自己确定;作业质量一般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教师随时做好记录,作为学分认定的重要依据,以此来敦促学生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圆满完成本次选修任务。

4、及时协调各种关系。首先,确立“人人负责”的观念:每位语文教师把自己看作教学班的班主任,学生把自己看成是教学班的管理者。任课教师、学生共同管理,及时与行政班班主任沟通,加强教学班的管理。其次,及时处理教学班学生反馈的关于语文选修课的各种信息。每位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话,及时发现教学班内语文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分析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班内秩序井然,确保良好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班主要负责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教学班具有动态性,可通过班委会或课代表协助管理。语文教师应本着教管合一的理念,加强与行政班班主任的联系,及时向他们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表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和水平。

结束语:实行走班制,目的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避免学生“被选择”。过去高二甚至更早就开始文理分科,学生丝毫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将课程分为必修、选

修与校本课程,适应学生不同的潜能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多样性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走班制着眼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选择性的空间,对高考或许有促进作用。高考试题越来越趋向综合素质的考查,多样的选课和走班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外,学生选课有了自主性,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许会受到激发。

我们也认为:让学生选择是对的,但是具体操作起来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现在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同时走班制对学校的硬件设施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因此如果没有数量充足的教室,依然还是现行的高考制度,走班制的实施任重而道远。谢谢大家。

篇2:高中语文选修课走班制的教学管理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必修课分层走班是当前浙江省教育改革的趋势。传统的班级授课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而必修课的分层走班为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行性。本文试图从走班背景、学科分层、走班后的物理教学模式几个方面探讨普通高中物理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分层走班;必修课;物理教学

G633.7 A 1003-6148(2015)1-0019-5 问题的提出

2012年,浙江省教育厅颁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方案提出了课程改革“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总体思路,并要求各学校“转变育人模式,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然而,传统的授课形式是以行政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教师面对具有不同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即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核要求)。虽然教学研究机构一直大力提倡学校改变教学方式,先后出现了“先学后教”“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以期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由于行政班级中学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这些先进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材施教只能是空中楼阁。目前,行政班教学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呈现两极分化,造成学优生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要求,学困生出现学习信心不足、渐渐失去动力的现象。

为了尊重学生差异,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我校从2014年2月起,实施必修课走班制度。在学科分层、学生选择、教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物理学科也在分层之列。本文是从物理教学方面谈谈分层教学的实施。分层次走班教学的背景

所谓分层走班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均不同,对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按不同的要求实施,其实质就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分层教学。

学校近十年本部高一年级学生班级人数情况,如表1所示。因学生转学、出国、病休等原因,以下数据与实际招生人数略有出入。

虽然从表中反映出的学生总人数呈下降趋势,但实际上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都很大。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多数教师觉得如果对全体学生按相同的教学计划、相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同的考试评价标准,完成相同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出现“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也必然会导致学生思想、学习、能力、心理等诸多方面的素质差异越来越大,压抑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不利于落实“因材施教”的原则,更不利于学生的学科学习向理想的方向发展。同时,按12个班级平均,每班人数不足40人,为走班创造了条件。为此,学校决定在第二学期实施必修课分层次走班教学。学科分层次教学的内涵

分层次教学,具体可概括以下三个方面:即分层教学、分层作业考试和分层提高。

3.1 分层教学

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给每个学生一个基础平台,然后在稍高于他们的水平上提出要求,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表2所示。

3.2 分层作业和考试

实行分层次教学后,每天的作业,每一单元的检测,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和采用不同的试卷。各层次以“教(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分层命题、分层次考试、分层检验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掌握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计划。

3.3 分层提高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当正视这种差异性。我们分层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自信,学业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我们要通过分层次教学,使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分批次地稳步提高。

分层走班制后高中物理教学模式

下面就高中物理教学分别从不同的几个侧面谈谈高中物理学科如何实施班内分层次教学。

4.1 教学目标的分层要求

教学目标的制订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测评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生分层次后,要以“面向全体,兼顾差异”为原则,以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与学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高科学素养的可能。在制定具体教学要求时,要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目标都要分层进行要求。对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的“识记与简单应用” “经历过程”“情感体验”部分,必须要求每个学生都达标;而对于能力要求较高的“理解、应用”“实验探究”部分,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设置不同的问题,让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别达成不同的目标。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这里窥斑见豹,展示一节课的某一维度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例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在直线运动的情景下,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主要是用动能定理探究,要求所有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探究任务。

②在曲线运动的情景下,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需要用到极限的思想和微分的观念。要求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示推导的方法进行迁移,要求高于直线运动的探究,对A层学生来说需要启发引导,而B层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合作下完成目标,C层学生则独立完成任务。③在有弹性势能存在的情景下,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属于较高层次的目标,不是所有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因此,C层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或独立达成目标。而B层和A层学生实现这一目标有难度,教材对这一部分也不做明确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做一介绍或者将其放在课后作为“课题研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展开探究活动。

4.2 教学活动分层设计

要分层次教学,必须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帮助学习者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意义和理解,才能尽可能地因材施教,才能做到精心策划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了开发利用这种差异资源,教师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和开发教学事件。

下面以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例说明教学活动如何展开:

在分层次课堂教学中,笔者深深地感受到: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通过互助合作,适当地组织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协作进取的精神。这不仅能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质量,也能使优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还能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学习气氛。分层次教学使基础好的学生可少受基础弱的学生的拖累,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给他们帮助差生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基础差的学生可受到老师、同学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消除厌学情绪,学习热潮居高不下。这样,可以把机会最大限度地让给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力求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教师先发散后引导,让各类学生有充分展示的空间,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积极性得以保护,创造性得以发挥,科学素养得以提升。

4.3 课堂提问的分层设计

教师要善于实行分层提问的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课堂提问的策略,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提问内容和方式。一个有经验的、优秀的物理教师往往善于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辨析物理过程,掌握物理规律,使教学难点得到分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指出:用来考察学生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的教师提问被定义为低水平的提问,用以考察学生的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能力的教师提问被当作是高水平的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征和理解能力要有清楚的了解,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提问过易,缺乏启发性和探究性,学生感到乏味不愿回答;提问太难,会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冷场局面。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以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问的过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从而构建知识体系。

在课堂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问要求,对于A层次的学生提出较基础的问题;对于B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较灵活的问题,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巩固基础知识;对于C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要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要善于实施换位提问的策略。

教学实例 《电阻的测量》这节课,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教学中,让学生观察仪器,对于A层学生可以提问电表的使用方法和如何读数,然后请学生设计电路图。对于B层学生,完成电路图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两种电路图的误差来源,适用条件。对于C层学生,完成B层的任务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若一位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电流表已坏,请你想一个办法,不用电流表测量未知电阻,还需要哪些器材,画出电路图。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追问:如果电压表已坏,如何不用电压表测未知电阻?注意:本节课为了达到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课前要充分备好学生,安排好各层次学生的活动,才能达到分层提问,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思维的目的。

4.4 作业的分层布置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掌握知识上的能力差异,分层次要求完成作业。总的原则是:分层布置、求同存异,共同进步。

分层设计、分层要求。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为主(如课后练习与作业本),B层以夯实基础为主,同时配有一些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习题,C层是一部分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比如学考中的难题和高考中的中等题)。在作业上分三个层次布置和批改。学生对自己的层次很明确,作业层次分明,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制。

分层次布置作业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能力差异,并由学生按层次完成适合自己的作业,避免了“大一统”的做法,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A层的学生也没有过大的压力,对B层学生有一个进步的目标和空间,对C层学生有了相对明确的要求,减轻负担,提高了时间利用率。

4.5 单元测试的分层命题

分层走班之后,平时考试、考核也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层考查。每份试卷中的试题要包含三种层次的命题,可以按:基本题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B层和C层学生必做,A层学生选做;能力题C层学生必做,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不做。三类题的比例可以为基本题占80%,提高题占15%,能力题占5%。分类考查后,要根据考查的不同结果,及时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对没有过关的学生,除通过补课、个别辅导、建立帮学小组等方法进行帮助外,还要组织平行检测,对在平行检测中达标的学生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确保各类学生都能达到各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例 对匀减速运动规律的考查

A层学生可以以考查公式的应用和适用条件为目的:“歼十”战斗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战机,已成为我国空军最可靠的蓝天卫士,大大提高了我国空军捍卫祖国领土的能力。在某次战机巡航归来降落地面时的速度为60 m/s,制动加速度为5 m/s2,则制动16 s后,飞机的制动位移是多少?

B层学生:在同一水平面上有A、B两个物体。A物体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速度vA=4 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在A物体正前方相距s=7 m处的B物体的速度恰为vB=10 m/s,B物体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从这个时刻开始计时,求经过多少时间A物体可以追上B物体。

C层学生: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以v1=16 m/s的初速度,a1=-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以v2=4 m/s的初速度,a2=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

4.6 评价方式的分层化

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使包括后进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中学物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转变学生对物理课程的态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随着内容的增加,他们的能力不断发展提高,学习的决心和信心逐渐加强。因此,能否保持和维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正确评价。教师的评价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实际情况表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教学活动只有面向学生的客观差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所以,教学中的评价环节不可轻视,而分层走班使得评价方式更为合理,有效。

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表3)。

这样做可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总 结

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为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供了形式上的保障。每一位物理教师都要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研究分层走班制后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为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旭.中学物理教学艺术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苏明义.中学物理教学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3]郭小玲,张军朋.目标导向式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基于加涅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原理[J].物理教师,2014,(8):2.(栏目编辑 刘 荣)

文档资料: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激发学生潜能 打造绿色课堂 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剖析解题错误原因的实施策略 用m△v=F△t变式研究洛仑兹力作用下带电粒子运动的特点 牛顿第二定律成立的惯性系有选择性吗 企业涨工资与控成本的相容性分析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析 服务性企业改善情绪劳动管理的对策 高管薪酬差距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 基于纳米乳―凝胶技术的雷公藤多苷纳米载体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 浅谈音乐教师职业实践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车用燃料电池耐久性解决策略 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分析爱伦坡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培养高中数学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在“问”中前进升华 浅析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篇3:高中语文选修课走班制的教学管理

一、不同时代背景下选课走班制的共通性

无论是当前的还是昔日的选课走班制,都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产物,也必然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虽然选课走班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特质,但在对新时期与过去选课走班制的比较分析中发现二者仍存在以下共通性。

(一) 教学原则:注重因材施教

无论是当前的还是昔日的选课走班制,都是学校在依据国家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坚持“个个成功、人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而开设不同的教学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课程选择结果在不同教学班学习的教学组织模式。[3]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一方面,该模式是在国家统一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为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开创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模式;另一方面,该模式处处凸显“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过去的选课走班制重点强调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分层走班,现在的选课走班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层次,还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杭州绿城中学校长方红峰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新时期选课走班制”的内涵在于因材施教,简而言之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4]基于此,笔者认为“因材施教”无论何时都是选课走班制的主旋律。它不仅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颠覆传统“一刀切”的教学局面,还使每个学生“各有所学, 学有所得,得有所长”成为了可能。

(二) 组织形式: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

选课走班制必然导致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的局面。昔日的选课走班制是在传统行政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开设不同学习水平的教学班供学生选择。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是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背景下,学校不仅根据学生成绩开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班,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编排不同的课程组合,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无论在何种背景下,教学班都是在原有行政班的基础上,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结果,把同一时间选择同一课程的学生集中起来形成一个临时班集体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而出现了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的局面。

(三) 班级管理:双重管理

选课走班制导致教学班的出现,进而打破行政班一统学校班级管理的局面。昔日的选课走班制在班级管理中采用双重管理的模式,虽然这一模式还不能彻底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至今尚未发现其他有效管理模式以代之。因此,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仍沿用这一模式———教务处管教学班和德育处管行政班。具体来说,教务处在选课走班制中扮演统筹管理、综合调控的角色,其职责主要是对教学班的教学实施管理,包括课时安排、课务安排、教学研究、教学评价等;德育处主要是对行政班的学生加强管理,通过班主任来具体实施,其职责主要是加强学生思想动态及行为规范的管理。在这双重管理的模式下,选课走班制才得以有序、高效、平稳地运行。

二、新时期选课走班的新特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考制度的改革已涉入深水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选课走班制在众多的教学组织模式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及大力倡导,其自身必然有与众不同的特质。

(一) 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昔日的选课走班制是建立在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差异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以因材施教为原则。而新时期的选课走班是建立在“一体多翼”的基础之上,“一体”是指多元智能理论为主体,“多翼”是指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差异教育理论为辅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成才为目标。因此,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体现在学生观、教学观以及教学目标上。

1.在学生观上,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是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教学班,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并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关注学生其他智能的发展。这一观念彻底颠覆了昔日选课走班制“把学生其他智能看作教育负担以及用单一标准评价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2.在教学观上,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5]基于此,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它比以往更加关注学生的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开设不同的课程组织供学生选择,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争取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各有所用、各尽其才”的成长环境。

3.在教育目标上,选课走班制并不主张把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强调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通俗来说,选课走班制不是让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是简单要求给学生多架几座桥,而是主张给每个学生都铺一座适合自己的桥,使“各尽其材、各得其所”成为可能。这是由新时期学校教育的价值趋向所决定的,即学校教育的价值不仅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人,更应该发展和解放人本身。[6]在这一点上,昔日的选课走班制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出现的,并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而进行的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这显然与新时期选课走班的精神实质相悖。

(二) 更加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更加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众所周知,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围绕考试制度而衍生出现的,而在新高考制度背景下,考试制度也发生了崭新的变化,笔者将从考试次数、内容、心理负担三个维度对学生的课业负担进行量化研究。

首先,从选课走班制统一的标准化考试次数来看,新时期选课走班制的考试次数有所减少。昔日选课走班制实行的考试制度是:学生进大学前必须经历10门学业水平考试+语数外3门+“+1”科目,一共有14次;新时期,学生将参加6门合格性考试+3门等级性考试+语数2门+外语 (最多考2次),一共参加12次 (或13次)。相比之下,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使学生减少了1或2次统一考试。

其次,从选课走班制的考试内容和难度来看,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实行以基础型课程要求为依据的6门合格性考试,只设合格与不合格,等级性考试则以基础性和拓展型课程要求为依据,考试时间为1小时, 将通过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来控制好难度,这比昔日选课走班制的考试制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最后,从心理负担的角度来看,昔日的选课走班制由理综或文综之分,其成绩直接决定高考成绩,而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可以从所开设的所有学科中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任选3门作为高考成绩的组成部分,并且分值和计分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三) 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新时期选课走班制将逐步建立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并将其评价结果作为升学的参考依据。这一机制的建立将彻底打破昔日一考定终身的单一评价制度, 这是昔日选课走班制所望尘莫及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这种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评价制度的突破与创新,还可以促进高校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自主招生模式,进而实现高校与学生的双向选择。”[7]上海市已把这一观念付诸于实践,最新颁布的《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实施方案》 明确指出 , 今后的新 高考将是 “3+3+综合测试”,即3门统一测试科目 (语数外),3门学业考选考科目以及考生在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具体包括思想品德发展状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修习课程及其学业成绩、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信息、兴趣爱好与个人特长 等。

(四) 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比昔日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昔日的选课走班制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开设不同的教学班,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上课,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称为分层走班制。而如今的选课走班制不仅传承了昔日的优点,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发展,并赋予了新的特质。具体说来,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不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开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供学生自由选择,还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爱好、兴趣等选择适合自身的课程组合。因此,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真正贯彻了孔老夫子“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切实履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努力实现“发展人、解放人”的教育目的,使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自身的存在,在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个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显然不同于昔日的选课走班制。笔者认为新时期选课走班制的最新特质在于:它不仅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还特别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并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争取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得以发展,进而实现“各有所用、各尽其才、各有所长”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在新高考制度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张“学校教育不是消灭差异,而是尊重差异、发展差异”。正如叶澜先生所说“学校教育不是消灭差异、无视差异,而应该把差异变为财富,使其促进个体的自我更新,成为个体发展的动力源泉,成为人与人相亲相近、共生共荣的基础”。[8]由此可知,新时期选课走班制的最新特质恰好与这一时代要求不谋而合,必然会有效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

三、新时期选课走班制对学校教育带来的挑战

“危机引发改革,改革产生困惑”这是世界诸国发展的共识。选课走班制也是如此,它既不是教育主管部门的一时兴起,也不是教育研究者的异想天开, 而是新时期的教育危机引发了改革:因为昔日的选课走班制以及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对教学组织形式进行重新策划。过去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教学为中心,唯分是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严重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践踏学生的主体性,毫不客气地说,学校教育的使命和魅力已丧失殆尽,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及厌学率足以证明。“忽视学生个性、践踏学生权利”的传统教学组织模式与新时期的时代需求南辕北辙,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已迫在眉睫。选课走班制已不是教育领域的新兴事物,它重新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教育领域,但在实践过程中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众多挑战,比如选课走班制教学班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立、如何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如何加强班级管理等等,这些挑战不是由选课走班制本身所造成的,它不过是催化旧体制、旧机制的痼疾浮出水面而已。笔者对选课走班制可能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挑战进行反复斟酌,认为以下三个问题是新时期选课走班制所面对的最大挑战,亟待解决。

(一) 教学班设置标准方面的挑战

选课走班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出现教学班与行政班并存的局面,但至今仍未对教学班的设置标准达成共识。鉴于新高考制度的实行,教学班理应分为普通教学班与特长教学班,普通教学班的学生以通过学业水平考试为目标;特长教学班的学生不仅要通过学业水平考试,还要参加等级水平考试,并将其等级纳入高考成绩之中。因此,特长教学班也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不同层次的基础型特长班和拓展型特长班。而划分标准是根据学生的选择,还是根据学生的成绩, 至今尚未有系统、全面的论证。如果划分标准合理科学,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及成才,否则就会成为学生进步的绊脚石,还容易滋生教育腐败,玷污校园这一圣地。

(二) 班级管理方面的挑战

选课走班制彻底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固定班级模式,并颠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虽然新时期的选课走班制继承并创新了昔日选课走班的双重班级管理模式,但仍未彻底解决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首先,选课走班制对学生的纪律提出了挑战。长春市实验中学迟学为校长在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实行选课走班制后,学生大部分时间将在教学班上课,虽然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给了学生以更自由的空间,但难免会疏于对学生纪律上的要求,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其次,选课走班制对集体观念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张晓红在《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制模式下的班级管理问题及策略》 中指出:在固定班级模式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学生团队观念的养成,但实行走班制后,由于没有了固定班级,学生对于集体的认识必然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团队观念的培养。

再次,选课走班制对课后作业辅导提出了挑战。实行选课走班制后,由于学生所选择的学科及教学班的不同,将会出现学生在不同行政班自习,不同教学班上课,教学班任课教师难以进入不同的行政班进行辅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三) 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方面的挑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综合素质评价首次作为大学选拔人才的依据,并已纳入了高考的范畴。但到目前为止选课走班制并没有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如何建立这一评价机制并科学、合理、高效地运行,是新时期选课走班制亟须解决的问题。

篇4:高中语文选修课走班制的教学管理

关键词: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物理教学模式

在新的教学背景之下,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调整,各个学校应该转变育人模式将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作为一个主要的教学原则。这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个性的发展。但是传统的授课形式仍然占据着一定的地位,面对有不同认识基础和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当前课仍然然采取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的节奏,同时又因为班级当中学生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而物理学科又是一项理论知识较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很难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所以在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的背景下,对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是十分重要的。

一、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分析

对分层走班进行教学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改革,主要是分层教学、分层作业考试与分层提高。分层教学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层次水平和认知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然后在他们的水平之上提出一定稍高的要求,同时确定相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分层作业和考试,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以后,学生每天的作业、每单元的检测情况,需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采用不同层次的试卷进行测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以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进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分层命题,分层考试分层检测的工作,及时掌握好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进行有效调整。分析分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存在差异性,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视这种差异。进行分层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学生建立自信,并且在其自身原有的学习水平和知识基础上得到提升,因此需要通过分层次的教学,使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能够分批次地进行稳步的提高。

二、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物理教学模式探索

1、物理教学目标的分层要求。在物理学科的范围内,对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制定是物理教学设计当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学目标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十分重要,它起到引导、鼓励和调节、测评的作用,因此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总体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次以后,需要本着面向全体兼顾差异的原则,将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物理课程标准作为主要依据,同时根据物理教材的相关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制定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提高其自身学科素养的可能。进行具体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师需要重视对于知识与技能、過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3个维度的分层要求的设计。对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当中的实际和简单应用,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够达标,而对于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理解应用和实验探究等部分,需要根据层次的不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问题,使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别达到不同的目标,这样才能够将层次目标贯穿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

举例来说,在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课的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主要的教学目标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在直线运动情景之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探究,采用动能定理进行探究,要求所有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探究任务;第二个层次是:在曲线运动的情景之下,对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探究,需要应用到极限思想和微分的关键。要求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推导方法作出合理的迁移,并要求高于直线的运动探究,对于低层的学生来说,对其进行启发性的引导,中层次的学生来说,可以在小组探讨合作的情况下完成,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来说,要求期望独立完成相关任务;第三层次是:在有弹性势能存在的情形之下,对机械能的守恒定律进行探究,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目标,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所以,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或独立完成目标。而中等层次和较低层次的学生,如果想实现这一目标有一定的难度,而教材对于这一部分也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要求,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介绍,或者将其放在课后,工作一种课题研究,使学生在课后通过小组的方式等,进行相关的探究。

2、作业的分层布置。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需要尊重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能力差异,分层次地要求学生对相关的作业予以完成。但所需要尊重的原则是,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求同存异,共同进步。做好分层设计和分层要求的工作,将作业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较低层次、中等层次和较高层次。较低层次的作业主要为基础性的作业,一般为课后的练习和作业本等;中等层次的作业一般以夯实基础为主,为学生配合一些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习题;而较高层次的作业需要涉及到基础性的作业,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的题目。而对作业进行批改也需要分为3个层次进行,学生对于自己的层次有很明确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作业的层次更加分明,需要按照学生的自身不同情况进行量身定制。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充分的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考虑,通过学生按层次完成相关的作业,避免大一统的做法,确保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具有“鲤鱼跳一跳,够得着”的境界。这样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对于较低层次的学生来说也没有过大的学习压力,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来说,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来说就有了更加明确的要求,直接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包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利用率。

3、单元测试分层命题,分层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分层走班之后,对于学生平时的考试和考核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命题情况进行分层考察,每一份的试卷当中需要涉及到一定的试题,并含有3种层次的命题。基本题可以向全体学生进行开放,而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和中等层次学生,可以为其开放提高命题,对于较高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做或不做。在分类考察以后,根据考察结果的不同,采用不同方式的矫正措施,并没有过关的学生进行考察,可以通过补课和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学习小组,或者为学生进行额外的帮助,平时应该做好对学生的检测工作,并在检测当中对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做好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分层化,对高中物理老师来说,这是一项较为重要的任务,所以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云生自身的实际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学生自身的实际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样其学习信心和决心,也在不断的增强。因此需要保持和维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这就要求物理老师应该有技巧的,有艺术的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将学生的潜能尽可能地挖掘出来,知己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结语

本研究当中,笔者主要分析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制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模式探索,笔者认为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一种有效的提升学生个体化素质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物理课程来说,这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成长。

篇5:走班制的基本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走班制

2、知道如何实施走班

一、如何理解走班制

(一)走班制:

1.从形式上看,没有固定的教室,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课程,自主走到相应教室学习;

2.从本质上看,是一种动态的班级教学组织形式。

(二)走班制的变化:

1.班级的概念重建:由行政班转变为教学班;

2.班级成员的组成是动态变化的;相对不变的是组班教师和相应的教室。

二、走班制如何实施

(一)充分研究高中生的兴趣和需要

高中生有哪些兴趣?你的依据何在?

我的观点:

1.杜威学校研究得出的兴趣观(四类兴趣),这些兴趣是衡量学校所开发的课程是否真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根本所在;

2.试着制作一张家庭表格,列出每位家庭成员感兴趣甚至着迷的事情¡¡¡±(美国名校长梅耶尔)

3.用不同的方法研究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如兴趣调查表。

(二)摸清“ 校底”

美国一所高中课程表

说明

1.如果校底厚实,学生在上述时间表的基础上,生成教师课表和学生课表;

2.当然教室永远是个瓶颈,为此,还需要形成教室课程表,如我校。

教学目标:

1、知道如何在走班制中重建教师角色

2、掌握走班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三)重建教师的角色

教师兼具选课咨询者、顾问和指导者,课程的实施者等多种角色;

(四)重视教室环境的重建

(五)重建走班的过程管理体系

1.重建选课指导制度:学校是否进行选课指导、是否制定并分发选课指导手册和课程设置说明、学生反应如何;

2.走班学生的管理和评价制度;

3.如深圳中学,学校统一使用“校园一卡通”。

4.教师的管理制度;(如绩效工资是否与走班产生冲突)

建立与走班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

三、如何解决走班中出现的问题

篇6:班级授课与走班制的读书心得

班级授课与走班制的读书心得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能更好地贯彻这一新课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将积极开展大阅读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书香校园,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2、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以读促写,走读写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4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对象:

全班学生

四、活动口号:

畅游书海,塑美好人生。

五、活动方法要求:

(一)构建阅读体系

1、制定读书计划书:

(1)、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实施时间等。

(2)、每个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组织一次“读书计划书”展示活动。

2、制订阅读序列。

循序渐进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课外阅读中也必须遵循这条原则。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能力等的不同,合理规定学生的阅读量:背诵优秀诗文7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编制阅读书目,合理选择读物,

不同孩子阅读的内容、重点,形式应有所不同。高年级学生的思想已经较成熟,阅读速度快,识字量较多,因此可选择中长篇文章。

(二)广开书源,开发阅读环境

1、建立三级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

(1)、教育学生节约零用钱用于购买课外读物,建立个人小书库。

(2)、调查家中的藏书量和种类,特别是适合小学生的书籍,作出统计,绘制成表,要求每人选一至两本带到学校,建立班级小书库。将根据班级小书库的图书数量、出借记录、管理制度等评比最佳小书库。

(3)、图书角定时向学生出借图书(每月3次)。

(提倡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4)、班级小书库实行全天性开放,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的`时间,保证学生在一天中的读书时间不少于1小时。

2、改革语文课堂教学,保证课外阅读正常、有效地开展

(1)、每周二、四、六的早自修,为规定阅读时间,由各班读书管理员组织,可朗读所教的课文,可翻阅课外读物,也可以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2)、每天的语文课利用课前的二分钟背出一首古诗,每周从语文课中挤出一节课作为阅读指导课,可进行阅读交流、新书介绍和读法指导等。

(3)、每学期定期组织教师阅读指导经验交流会。

(三)积极组织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

1、建立读书成长册:

(1)、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书,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2)、校将定期组织全校师生参观、评比“读书成长册”。

2、出读书小报:

(1)、每个班级的学生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收集有关报刊小资料、格言和读书的心得体会等,每学期出版两期读书小小报。

(2)、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小小报评比活动。

3、开展“读书节”活动:

将举行为时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

4、“书香小书房”评比

根据读书活动的班级布置和读书成效,评出最佳“书香小书房”。

5、“读书活动积极分子”评比

每学期能读书5本以上,并能精读其中5篇的学生,在该班级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考核中申报,可评为校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各班级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朗读会、演讲比赛、读书心得交流、调查报告、书签制作、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等阅读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激励学生,增强读书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读书活动安排:

十一月:

1、制定学校读书活动计划。

2、宣传发动,每位学生课外收集1——2句关于读书有益的名言,读读、背背,利用晨会课等时间在班中进行交流,并选择教室内合适的地点予以张贴。

3、开展“读书笔记”征文活动。

十二月:

1、制定班级和个人读书成长计划书并展示。

2、建立家庭小书库。

3、各班开始举行每周“读书博览会”。

4、出刊一期关于读书方面的学习园地或黑板报

一月:

1、写出班级读书活动小结。

2、评比表彰读书活动积极分子。

篇7:高中体育课走班制教学实务研究

摘要:高中体育课走班制教学,就是以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宗旨,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自身体“育”的需要,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课堂教学完全打破传统以班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呈现“同班同课不同组”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体育课选课;教学实务;学习方式

一、走班制教学推行的意义

体育走班选项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报给年级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再按名单打破班级的界线来重新组班上课。走班选项教学是基于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喜爱或擅长的基础上对这些学生实施走班选项教育的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定班”上课,“走班制”呈现“同班同课不同组”的全新形式。走班制教学能关注学生的差异,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每一名学生,进一步强调遵守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承认、正视学生的差异,摒弃“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方法,让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并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走班制教学打破了一个班学生按照同一课程上课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让自己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体育课走班课教学的关键与方法

1.选课

以前高中三年体育课以班级为集体,上学校安排的项目,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喜欢。但是现在,他们几乎都盼着每周两次的体育走班课,因为他们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还有自己喜欢的幽默风趣,技术动作优美的老师。实施体育选修“走班制”后,学生们都积极选择适合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推行“走班课”三年,我校的体育教学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学生们上体育课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了,他们每次上课都很高兴,体育走班深受学生的好评。学生愿意学,我们乐意教,教学创新有动力,也很有成就感。

2.“走班制”――努力改变传统体育课模式

(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一方面,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学校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爱好、有特长的项目,满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重新组建的教学班,学生在运动知识与技能、态度与情感及价值观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而每个学生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主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主体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维持不同学生爱好特长项目学习的内驱动力,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例如:在以往的教学中,40-50人在同一班,若上篮球,爱好者活动积极,其余的学生就看老师行事,老师要求在场还去活动,老师一转眼溜的溜,跑的跑,上课难管理,又缺乏安全性。通过走班制教学,上课学生既满足了个体所需,又发挥了自己的特长,锻炼了自己的身体。

(2)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加强教学主体的体验性。新课标特别强调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性。因此教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维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内驱动力,引导、促进、激励教学主体的自主性和亲历性,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同时也最大化地发挥教师的特长。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体育课选课走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提高体育学习和增进健康的能力。

把游戏带进课堂。游戏是学生喜欢的项目,但在游戏中,我们既要将课的内容穿插进行,又使学生有笑声,锻炼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在上短距离跑,我采用圆圈跑,喊号抱球,锻炼学生快速启动的能力。上弯道跑时,采用改换目标,在圆圈跑时体会,身体向内倾斜跑时技术动作引入弯道跑。游戏结束以后学生体会到今天的游戏与我们上的田径课有关,学生的眼神是那样的期待。

(4)转变观念,把体育课上得有章法有内容。活到老,学到老,给学生一滴水,你就要有一瓶水。走班制授课促使教师必须对每一节课备教材,备学生,加工整合所授教材内容,这样才能上出一节学生满意的体育课,这样学生不再认为体育是一节玩耍的课,领导不再批评体育课老师上成“放羊”课。让体育课上出精彩,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课上学生学到了知识和技术技能。上学期我承担的是我们学校高二年级的田径课教学任务,记得开学初学生报名情况,每班人数不等,相对别的项目,田径人数较少。三组,每组38人左右。针对这一情况,开学初我就给学生进行了认识上的教育,叫他们不要把田径想得那么可怕,田径不是“整死人”的项目,田径自有它的乐趣,田径训练的每一步自有它的科学性在。比如每一课的预备:热身,柔韧,协调性。我给他们讲每课必练的好处,必要性。比如蹲踞式起跑,我会认真讲解起跑的动作要领,使学生认识了体育不再是简单的身体练习,而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各方面的知识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

三、走班制教学评价

在教学评价上,建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机制,在走班制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出发点较一致,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上课内容、授课教师,因此在内容评价上就比较明确,但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时,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不能单看成绩,要看运动过程,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体的积极主动发展。使我们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使得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增强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

?之,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我校的体育课已上得有声有色。因为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的课程,学生们一改以往体育课上的懒散,变得积极活跃。实行走班制的体育课让学生选到了自己喜欢的课程,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劲头更足,学习效率也更高了。学生非常喜欢走班制这种形式,不枯燥、学习效率高,能在真正喜欢的运动项目上下功夫。这种教学方式使学习少了些“压迫”,多了些快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朱建荣.高中新课改走班教学管理的探索[J].教学月刊,2013.[2]杜惠蓉.论新课程条件下的有效教学[N].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作者简介:

篇8:高中语文选修课走班制的教学管理

31个

从2014年1月10日起,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可试运行办理跨省转学等日常学籍管理业务,省内转学也应按此办理。学生转学仅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其他流程均在网上进行。该信息管理系统已在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署完毕,待学生核心数据与公安部身份证管理系统比对工作完成后,教育部即为学生配发全国统一的正式学籍号。

0.6 %

经过3~5年的努力,使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为贫困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教育“补短板”。

14.1万

近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2009年到2012年实施的校舍安全工程,中央安排专项资金300亿元,带动地方投入3500多亿元,对近14.1万所中小学校、3.5亿平方米校舍实施了加固改造。

声音

“为了挑选运动员,我去年走了包括于洪区、铁西区以及法库县等地的20个小学,都没找到有精气神的孩子。”

近日,在沈阳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分组审议中,一些代表对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颇为担忧。“孩子们要么学琴学画,要么手机、ipad不离手,总坐着不运动,何谈强身健体呢?”为此,许多代表联名建议,应采取指标检测、增加户外活动课等方式增强中小学生体质。

“这代孩子从不缺‘标签’。”

近日,在人人网和各大校园BBS论坛上,出现了一张最新的“学×”表,“学魔” “学痞” “学残”等词汇纷纷诞生,在大学和中学校园走红。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表示,“90后”自我意识比较强烈,愿意交流,内心想法也很多。学生乐于将自己定位于“学×”,未必是他们真的认同这一身份,更多的是自嘲和解压。

“体育老师除了要承担课外体育活动和大课间活动外,还要承担学校运动队训练任务,学校体育器材管理等。由于课时量大,工作内容繁杂,每天在校时间都比较长,超过8个小时。”

北京市潞河中学体育教师薛贵表示,体育教师每天到校的时间都很早,操心琐碎的事情也不少,虽然每天工作量很大,但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尽心尽责。课改后,对体育教学的要求提升了很多。当下,大部分家长十分心疼孩子,担心学生在运动中发生身体伤害,所以也给体育教师造成了不少的心理担忧。

河南:4月1日后全省将举行2014年中考体育考试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14年中考体育考试时间,将于4月1日至6月1日进行;考生需要缴纳10元的考试费。河南省教育厅指出,中考体育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体制情况,对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和运动能力等进行考察,其中1000米、女生800米为必测项目。

湖南:制定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2013-2015)》,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办人民满意教育。

根据《计划》,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学校安防工作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各地要对本地区学校安防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底数,找出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除此之外,要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安防建设标准,落实保障措施。

浙江:试点高中必修课“走班制”

2014年浙江省将有11所高中打破原来的“行政教学班”模式,实行语、数、外、理、化等“必修课选课走班制”。据了解,这些学校都是自愿施行这项改革,且不少是各地的重点中学。浙江省教育厅表示,鼓励各学校根据自身的硬件、师资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合适时机实行“走班制”,把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目前,浙江有4所高中已经开展了“必修课选课走班制”改革。

甘肃:禁止教师开办有偿家教

甘肃省山丹县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遏制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现象,出台“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规定。

根据规定,学校的校舍和教育教学设备,一律不得租、借个人或单位从事有偿家教、各类培训活动;同时,学校必须严禁各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任何形式的有偿家教。如有有偿家教,学校和校长当年年度考核将降低一个等次;取消校长当年度评优评先资格。

内蒙古:男女有别就餐分开

近日,有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曙光学校在学校食堂实施“男女生分区域就餐”的消息引发网络关注。该校食堂一楼大厅中间的柱子上一侧贴着“男生就餐区”,另一侧贴着“女生就餐区”的字样,打好饭菜的学生都在各自区域用餐。对于学校这一做法,专家认为:学校可从加强就餐管理的细节入手,加强宣传教育,用更加人性化的手段和措施改善就餐秩序。

爱尔兰:小学实行图书租赁

上一篇:农村卫生室工作总结下一篇:会计科目分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