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4-04-22

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共9篇)

篇1: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淳于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讲的是滑稽辩士淳于髡智劝齐威王的故事,成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出自本文。淳于髡是一位智者,既善良正直,又滑稽风趣,就如同汉代的东方朔。他巧言善辩,诙谐机智,令人折服。司马迁曾高度赞扬他:“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岂不伟哉!”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古代智者中的一些“另类”。

学习目标

1. 熟读课文,翻译重点语句。2. 探究文本,把握人物性格。重点难点

1.较难翻译的语句 2.对淳于髡的评价

1.反复阅读培养文言语感。2.结合注释独立翻译课文。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文本。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成语“一鸣惊人”导入

首先提问同学们一个成语:“一鸣惊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它的意思是“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这个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涉及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齐威王和淳于髡。淳于髡是一位古代的智者,一位善良正直,而又极其滑稽风趣的人物,和汉代的东方朔齐名,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淳于髡》一文,来加深对这个传奇人物的了解。二.相关材料 1.《史记•滑稽列传》

《史记•滑稽列传》记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人的故事,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以及“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能力。但对三人活动的年代,记载有明显的矛盾和错误。如说淳于髡是齐威王(前356前320年在位)时人,优孟是楚庄王(前613—前591年在位)时人,优旃是秦时人,秦亡(前206年)后归汉,数年而卒。可是原传却又说淳于髡后百余年有优孟,优孟后二百余年有优旃。这是太史 公的疏忽。淳于髡出身于赘婿,优孟、优旃出身于优伶,这两种人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处于社会底层。他们虽出身微贱,但机智聪敏,能言善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用。

“滑稽”一词的古义与今义并不全同。古义有多义性,屈原在《楚辞•卜居》中使用它带着贬义,有圆滑谄媚的意思;司马迁在《滑稽列传》里使用它带着褒义,有能言善辩,善用双关、隐喻、反语、婉曲等修辞手法的意思。这两种意义与今义都不尽相同,但又都有语义发展上的相承关系。2.内容梗概

淳于髡是齐之赘婿,齐威王沉溺酒色,荒废朝政,致使外敌入侵,国家危在旦夕。“在左右莫敢谏”的情况下,淳于髡讲了“大鸟三年不蜚又不鸣”的隐语,使齐威王听出了弦外之音,终于发奋图强,使齐国强盛起来。齐威王八年,齐王在楚国用兵的情况下,派淳于髡到赵请救兵,带的东西很少,淳于髡用向田神祷告者的故事予以暗示,最后使楚撤兵。淳于髡还用隐语使齐威王罢“长夜之饮”,寓救国大计于诙谐的谈吐中,表现了他的胆识和才智。三.朗读正音 1.老师范读 2.重点字音

赘(zhuì)婿 滑(gǔ)稽 沉湎(miăn)不蜚(fĕi)十驷(sì)赍(jī)金 禳(ráng)田 鞠跽(jì)目眙(chì)狼藉(jí)3.学生朗读 四.课文翻译

找四位同学爬黑板翻译重点语句。

1.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2.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王曰:“先生少之乎?”

3.威王曰:“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

4.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见,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私情相语,饮五六斗径醉矣。答案:

1.官吏们怠工腐化,诸侯国一起来犯,齐国即将危亡,就在朝夕之间了,左右没有一个敢谏诤的。

2.齐王派淳于髡到赵国去请救兵,带上赠送的礼品黄金百斤、车马十套,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在冠上的带子全都断了。齐王说:“先生嫌它少吗?”

3.威王说:“先生喝一斗就醉了,怎么能喝一石呢?其中奥妙能听听吗?”

4.如果朋友故交,好久没见面了,突然相见,欢欢喜喜说起往事,互诉衷情,喝到大概五六斗就醉了五.概括要点 阅读课文,简要概括每段内容大意。

第一段:智谏威王发奋图强。

第二段:出使赵国求援退楚。

第三段:借酒巧谏齐王戒奢。六.研讨探究

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第1自然段中讲述“大鸟三年不蜚又不鸣”用意是什么?

暗示齐威王不理朝政,致使百官处理政事懈怠混乱,国且危亡,而齐威王就像大鸟一样,三年不蜚不鸣,没有任何措施。

2.从第一部分可以看出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君王?

齐威王上任三年,不理政事,左右都不敢谏,最后淳于髡对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齐威王的回答来看,他并不是不理朝政,而是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来观察了解现实情况,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行动。最后,齐威王以对内赏罚分明,对外精兵出击。在他的统治下,齐国繁荣了几十年。可见,齐威王是一位善于纳谏,有所作为的君王。3.第2自然段的隐语在向齐威王暗示什么? 以“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向齐威王暗示:“送给赵国微薄的礼物却想达到 向赵国求得救援大军的目的”是不现实、不可能的。

4.从全文来看,淳于髡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淳于髡“不流世俗,不争势利”,“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机智聪敏,能言多辩,为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勇敢地仗义执言,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巧妙灵活地批评讽谏统治者。七.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在熟读课文,翻译语句的基础上,概括了文章每一段内容的要点,然后对文本中的些问题进行了研讨探究,进一步了解了淳于髡这个古代智者的其人其事。概括要点:

第一段:智谏威王发奋图强。

第二段:出使赵国求援退楚。

第三段:借酒巧谏齐王戒奢。人物形象:

齐威王:善于纳谏,有所作为。淳于髡:机智聪敏,能言多辩,仗义执言,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讲的是滑稽辩士淳于髡智劝齐威王的故事,成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出自本文。淳于髡是一位智者,既善良正直,又滑稽风趣,就如同汉代的东方朔。他巧言善辩,诙谐机智,令人折服。司马迁曾高度赞扬他:“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岂不伟哉!”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古代智者中的一些“另类”。

学习目标

1. 总结写作特点。2. 归纳文言知识。重点难点

1. 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2. 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教学方法

1.读写评析精彩语言。2.学生自制知识卡片。课前准备

学生背诵课文第一段,制作好知识点分类卡片。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

1.回忆上节课分析出的人物形象: 齐威王:善于纳谏,有所作为。淳于髡:机智聪敏,能言多辩,仗义执言,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2.检查第一段背诵情况。

二. 写作特点 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

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是本文最大的艺术特色。淳于髡善于用暗示性的隐语来达到劝谏的目的,既娱乐了人心,也成就了家国大业,一举两得。文章在记录这些隐语时,充分抓住了人物的身份特征,使一个幽默滑稽的淳于髡跃然纸上。

阅读课文,试从文中找出一处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进行鉴赏。【参考答案】:

例如第三段里淳于髡借饮酒之机巧妙讽谏齐王戒奢(罢长夜之饮)一事中二人精彩的对话描写:首先淳于髡以“臣饮一斗亦醉,一石亦醉”的矛盾之间言吊起齐威王的胃口,引起他的不解:“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而闻乎?”;然后,淳于髡“顺水推舟”,借题发挥,先为齐威王解惑——自己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酒量;最后,再水到渠成地导出“故曰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的道理,来达到劝谏的目的。这一番对话,尤其是淳于髡描述的各种不同的饮酒的场景,精彩之至,让人听了宛如身临其境,既表现了淳于髡的机智聪明、随机应变,也表现了他的诙谐幽默风趣,举重若轻。二.重点知识

总结归纳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学生分组归纳,师生共同补充、完善。1.通假字

(1)三年不蜚又不鸣 通“飞”

(2)诸侯振惊 通“震”,惊恐(3)汙邪满车 同“污”(4)威王大说 通“悦”

(5)卒然相睹 通“猝”,突然 6)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 通“镒”(7)合尊促坐 通“樽”(8)髡尝在侧 通“常” 2.古今异义

(1)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 古义:言谈辩捷 今义:(言语动作)引人发笑(2)未尝屈辱 古义:折服侮辱 今义:受到压迫和侮辱(3)执法在傍,御史在后 古义:指监视酒政的人 今义:执行法令、法律(4)私情相语 古义:个人情感 今义:私人的交情 3.一词多义

(1)淳于髡说之以隐 劝说(动词)(2)笑岂有说乎 说法(动词)

(3)威王大说 喜悦 者

(1)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2)今者臣从东方来(3)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故

(1)欢然道故(2)故曰酒极则乱

(1)淳于髡说之以隐(目的连词)

(3)以髡为诸侯主客 4.常见实词

(1)沉湎不治(动词)

(3)冠缨索绝 词)

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语气词)用于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代词)用于动词、形容词后,指代人或事物(代词)旧的事情 所以(连词)用(介词)(2)以讽谏焉 来把(介词)管理(动词)(2)赍金百斤 携带断(动词)(4)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溢 增加(动11

(5)赵王与之精兵十万 给(动词)(6)奉觞上寿 恭敬地捧着

(7)后有遗簪 丢失(动词)(8)日暮酒阑 尽(动词)

5.常见虚词

(1)数使诸侯 屡次(副词)(2)国且危亡 将要(副词)

(3)左右莫敢谏 没有谁(无定指代词)(4)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就(副词)

(5)恶能饮一石哉 怎么(副词)(6)不过一斗径醉矣 就(副词)

(7)若亲有严客 如果(假设连词)(8)饮可八斗而醉二参 大约(副词)6.词类活用

(1)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 使……上朝(使动用法)(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使……吃惊(使动用法)(3)先生少之乎 认为……少(意动用法)

7.特殊句式

(1)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判断句)

(2)淳于髡说之以隐(状语后置)(3)侍酒于前(状语后置)(4)止王之庭(省略句)(5)赐酒大王之前(省略句)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课文进行了总结,首先赏析了本文的写作特色,就是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然后归纳了文言重点知识。大家应该着重掌握的是常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四.拓展练习

阅读《淳于髡谏伐魏》,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庐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庐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兔犬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1.把这篇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2.简要谈谈你的读后感(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翻译:

齐国要进攻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道:“韩子庐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东郭逡是四海之内最狡猾敏捷的兔子。韩子庐追赶东郭逡,三次绕着山跑,五次翻过山头;兔子在前面疲劳了,狗在后面也疲劳了,狗和兔子都疲惫到极点,各自死在那个地方。种田的老人见到了它们,没有任何劳苦就据有了那成果。现在齐魏长时期武力对抗,而使他们的军队疲劳不堪,使他们的人民极其困乏,我担心强国秦、大国楚紧跟在后面,得到了种田老人(得到的)那种成果。”齐王恐惧了,谢辞了将军,让士兵休息。3. 感悟: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我们也要学习淳于髡那种敢于劝谏、善于劝谏的风格。

齐王的知错就改,从善如流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上和生活中也要有这 种知错能改的精神。

七.课后作业

以“一鸣惊人”为话题写一篇500字的短文。

八.板书设计

写作特点

诙谐幽默的语言描写

文言重点知识:

1. 通假字

2. 古今异义

3. 一词多义

篇2: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1. 熟读本文,把握人物性格

2. 学会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生活,采取巧妙的方式以获得最大成功的人生智慧

3. 进一步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说、引、止、绝、辞、遗”和“者、之、以、且、若”等虚词。

4. 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3. 对人物性格的把握

三.预习积累

1.写下你认为重要的实词并解释

词 语 例    句 解         释

2、写下你认为重要的虚词并加以解释。

词 语 例   句 解       释

3.找出通假字

通假的字 例   句 解       释

4.古今异义

词 语 例   句 解       释

5.词类活用

词 语 例    句 活用情况 解释

6.特殊句式

例   句 翻译

四.研讨探究

1. 第1自然段中讲述“大鸟三年不蜚又不鸣”用意是什么?

2. 第2自然段的隐语在向齐王暗示什么?

3. 淳于髡是个怎样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

1. 请与《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比较阅读,看两者的异同。

提示:①在劝谏的方式上

②在表达主旨上

③在人物塑造上

2. 司马迁在《滑稽列传》中用“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一语颂扬淳于髡的非凡讽谏才能。依据文本,谈谈淳于髡向齐威王进谏时“谈言微中”的具体表现,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六.文本链接

关于《史记滑稽列传》

《史记滑稽列传》记了淳于髡、优孟、优旃三人的故事,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以及“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能力。但对三人活动的年代,记载有明显的矛盾和错误。如说淳于髡是齐威王(前356前3在位)时人,优孟是楚庄王(前613-前591年在位)时人,优旃是秦时人,秦亡(前2) 后归汉,数年而卒。可是原传却又说淳于髡后百余年有优孟,优孟后二百余年有优旃。这是太史公的疏忽。淳于髡出身于赘婿,优孟、优旃出身于优伶,这两种人在 他们生活的时代处于社会底层。他们虽出身微贱,但机智聪敏,能言善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 用。

“滑稽”一词的古义与今义并不全同。古义有多义性,屈原在《楚辞卜居》中使用它带着贬义,有圆滑谄媚的意思;司马迁在《滑稽列传》里使用它带着褒义,有能言善辩,善用双关、隐喻、反语、婉曲等修辞手法的意思。这两种意义与今义都不尽相同,但又都有语义发展上的相承关系。

篇3: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能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学习, 积累文化常识, 梳理、巩固、拓宽文言阅读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通过解读《史记》, 增强学生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领悟古代文化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了解《史记》的创造精神和艺术成就, 理解《史记》对我国史学和文学的深远影响。

理解把握作品内容, 汲取人生智慧,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认识其中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拓展文化视野。

二、苏教版《〈史记〉选读》教材整合

整个课程的学时可以安排如下。

由于这一选修模块的教学只有10 周时间 (40个学时) , 因此可精选其中的重点名篇进行课堂选讲。有些专题, 文本可以相互打通来教学, 如《高祖本纪》与《项羽本纪》关系密切, 故可放在一起进行研读。

在教材的教学实施流程中, 建议教师从第三专题开始教学, 教学完成三、四、五、六专题内容后, 再来实施第一专题的教学并依次完成第二、七、八专题的教学。

三、苏教版《〈史记〉选读》各章节侧重点

三、四、五、六专题是《〈史记〉选读》的重点, 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更加详细和周密。

第三专题的重点是在了解刘邦、李广两位历史人物时, 要时刻关注《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春秋笔法。

第四专题在教学中应突出“文化”研读的色彩, 重点探讨传主的人格、品质、精神、理想追求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专题是对《史记》人物刻画艺术的学习, 本专题教师在分析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诸多细节艺术的同时, 要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并体会司马迁两种不同的刻画人物的手法:一是选取某一人物生平中的一次重大事件的描写来刻画人物, 一是通过人物生平全过程的交代以刻画人物, 前者如《刺客列传》, 后者以《项羽本纪》为代表。

第六专题是对《史记》叙事艺术的学习, 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史记》叙事的形式、章法、人物刻画中的叙事、叙事中的情感表达这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梳理, 可以在本专题中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

第二专题是《史记》的体例, 这一部分不是《〈史记〉选读》的重点, 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整体了解一下全书的体例, 有个感性的认知即可, 因此如果课时紧张, 也可以把本专题放在课外让学生自学。

第七专题是关于《史记》的影响, 严格意义上讲这已不是《〈史记〉选读》的内容, 教参上也不主张把这一部分放在课堂上学习, 但是从文化论著选读的目的出发, 我们还是建议教师用2个学时来组织教学, 不是讲解教科书呈现的内容, 而是组织学生分若干专题小组在课外大量查阅《史记》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写成调研报告并分别在班级中交流共享。

第八专题应是我们学习《〈史记〉选读》后的成果展示, 它应是学生用现代眼光去关照优秀传统文化后的一个结论, 也是现实与历史的一种理性对接, 这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大有益处, 因此建议用2个学时去处理。

四、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学法。

如《太史公自序》等文史知识复杂的, 可由教师讲授。《滑稽列传》、《刺客列传》等可由学习小组共同设计教案, 选出最佳教案, 由学生小组一人或几人协作讲授。

2.探究式教学法。

教师积极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 给学生提供有关的研究资料、网站、书籍等, 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探究, 提出疑难问题, 通过对话、探究, 达成共识。也可提供相应的研究话题,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欣赏音像资料教学法。

通过音像资料, 赏析《史记》中的影视片断。如让学生欣赏《霸王别姬》、《西楚霸王》、《英雄》等音像作品, 比较改编后的剧本与《史记》原文的异同, 品评其优劣。

五、苏教版《〈史记〉选读》评价方式

篇4: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选修 《史记》选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50-01

自从采用苏教版的教材后,《史记》选读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新课标中强调,要充分学习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体会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感受蕴含在优秀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后人提供了三千年的历史,写的历史人物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普通百姓,描述的人物个性鲜明,伟大的司马迁为了完成这部历史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忍辱负重,承受者身上的屈辱和精神上的屈辱,通过我们对《史记》的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司马迁当时的痛苦与精神上的失落,还能体会到它后来为了这部巨作而付出的努力和他坚韧的毅力,所以找到学习《史记》正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对《<史记>选读》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重言轻文

在高中的教学上,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老师通常会特别强调对文言知识点的把握,基本上每一篇的文言文的课文中的文言文的知识点都要求掌握,因为这是考试中经常要考的,现在的教育大多都是应试教育,虽然强调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开展,但是对于高中这种竞争压力相当大的时代,开展素质教育确实有点难,但是对于对《<史记>选读》的学习也出现了跟普通文言文学习相同的教学状况,重言而轻文,上课时老师逐字逐句的给同学们讲解,生怕同学们又不懂得词句,但是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们对文章的死记硬背,丧失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开设对《<史记>选读》的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们体会我国悠久的历史的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掌握文言知识点,这不是选读的目的。

(二)轻视选修选读

对于对《<史记>选读》的学习中,老师通常会放轻对学生们的要求,所谓熟能生巧,但是老师们将文中的知识点给同学们讲解清楚后,便不再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们还对文章中作者的精神和感受体会到这篇文章结束了,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目标。选修是语文课堂的第二课堂,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气氛活跃,掌声连片的景象,所以不能对选修宣读课程放松警惕。

二、对《<史记>选读》教学的定位

高中语文的教学,对于必修课应该多注重文言知识点的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选修选读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历史背景的体会,感受作者在当时经历的磨难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会独立的思考与感悟,通过阅读思考经典的名著,从而能受到优秀的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并将学到的知识和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去,为社会奉献,为国家奉献。

三、对《<史记>选读》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变重言轻文到以文为重

上面的《<史记>选读》的教学的现状中提到了现在对于文言宣读教学都是以言为重,在新课标下,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中提到不能单纯的注重文言知识点的学习,而要注重两者的整体把握,光注重文言文的知识点的学习会导致学生不会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不会整体的把握文章的内在精神,从而导致学生死板的学习,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要注重“文”与“言”的整体把握,即将文言文中的知识点教给学生,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们亲自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学习文言文中的主旨精神,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和性情,增强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历史,理性的评价历史人物,领会文化经典的魅力,让学生们亲临治国安邦的国家大事。

(二)讲授式的教学

在《<史记>选读》的教学中不能采用死板式的教学,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因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本身就会带有枯燥乏味的特点,但是如何才能不使文言文的教学不枯燥乏味呢?这就需要文言文的课堂生动活泼,尤其是对于选修选读的课程,他的目的本来就与必修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一样,它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历史背景的体会,感受作者在当时经历的磨难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会独立的思考与感悟,通过阅读思考经典的名著,从而能受到优秀的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所以,要将选读课堂上的气氛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气氛活跃,学生勇于发言的“第二课堂”,可以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探讨式的教学、互动式的教学等。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是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自发地学习,那么肯定会达到《<史记>选读》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课堂上不要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娱乐的环节,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还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一些与《<史记>选读》有关的视频,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比起死板的讲解课本知识效果会好很多,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去学习。

在目前的教学中,对选读文言的学习还存在很多误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思考,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时,及时的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史记》选读的教学方法还需要继续的探讨和加以完善,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永军.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7,(8).

篇5: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晁错》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培养训练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学习重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治 征 善 疾 恨 便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乃 因 以 为 然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状语后置 【学习难点】刻画人物的手法 【解读文本】

一、晁错生平

晁错(约公元前200—前154),颍川(今河南禹县)人,西汉文景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汉文帝时,曾任太子家令,汉景帝即位后,更受信任,历任内史、御史大夫等职。由于他极力主张加强中央政权,推行“削藩”政策,遭到了诸侯王和朝廷亲贵的反对,因而在景帝三年,吴王刘濞等举兵发动叛乱,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时,景帝畏于七国连兵,遂错将他处死。大约在任博士期间,他写了《言太子宜知术数疏》,指出:一个君主之所以能够建立留传后世的功业,关键就在于通晓“术数”,即治国的方法和策略。他认为,君主必须懂得怎样统驭臣下,使得群臣“畏服”,懂得怎样听取下面的奏报,而不受欺骗和蒙蔽;懂得怎样使万民生活得安定并且得利,那么海内就一定服从;懂得怎样使臣、子以忠孝事上,那么臣下和子女的品行就完美了。晁错在太子家令任内,多次上书给汉文帝,提出抗御匈奴的方略,汉文帝很赏识他的才学,采纳了其中很多建议。

文帝十五年(公元前165年),文帝命令朝廷各部门推举贤良、方正、文学之士。晁错也应一些大臣的推荐应策。文帝亲自出题,就“明于国家大体”等重要问题,提出征询,这叫“策问”。参加对策的一百多人中,以晁错的对策为第一。晁错的《举贤良对策》成了西汉一篇著名的政论文。晁错的对策,深得文帝的嘉许,因此,文帝就把他由太子家令提升为掌管议论政事的中大夫。

西汉的诸侯王问题由来已久,汉高祖刘邦称帝时,子侄幼弱,便大封同姓王以镇抚天下,齐国有七十余城,吴国有五十余城,楚国有四十余城,几乎占了天下一半。而且这些诸侯王可以自己设置官署,自己建立军队,国内的租税也都归自己,如同周朝天子下面的诸侯国一样。当初的设想是假如遇到外敌或是朝中有奸臣作乱,这些诸侯王便可以带领自己的部队入京勤王。可是后来这些祸患消失了,诸侯王的势力反倒对汉朝的中央政权构成了最大威胁。汉文帝时,已经有诸侯王反叛,虽然马上就平息了,但先兆已见。所以贾谊当时在一篇奏疏中就痛陈利弊,要求汉文帝及早解决,方法是“众建诸侯而削弱之”,也就是把大的诸侯国分成若干小的诸侯国,分给诸侯王嫡子嫡孙以外的子孙,如果子孙没有这些,就先把未封的国土空着,这样中央不侵夺各诸侯王的一寸土地,而诸侯王的势力却无形中被削弱了。

应该说贾谊既有先见之明,方法也很正确,可惜汉文帝认为自己的政权还不够稳固,所以厚施仁惠结天下人心,不愿因削藩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一直搁置未办。后来武帝时,主父偃把贾谊的这套方法加以完善,就成了“推恩令”。而武帝终于借此解决了诸侯问题。晁错在诸侯王问题上的看法是和贾谊不谋而合的,他继贾谊之后,再次提出削藩,太子刘启很赞成晁错的建议,而爰盎和不少大臣、功臣则持反对态度。汉文帝见反对的大臣太多,且大多是掌握实权的人物,便没有采纳。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汉文帝死,太子刘启继位,称汉景帝。晁错因受景帝宠信,先是被任命为内史,主管首都长安的行政管理工作。晁错多次请求景帝单独召见自己,和景帝商议国家大事,景帝对他言听计从,宠幸超过九卿。晁错仰仗景帝的宠幸把法令制度该改的都改了一遍。这自然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可是这些人看晁错正独邀主宠,无人敢于发难。不久晁错升为御史大夫,就是副丞相。他便在此时向景帝上《削藩策》,建议凡诸侯有罪过的削其支郡。凡是犯罪有过错的诸侯王,削去他们的支郡,只保留一个郡的封地,其余郡县都收归朝廷直辖。

这个《削藩策》一提出来,立即在朝廷内外引起极大震动。景帝下令,让公卿、列侯和宗室共同议论,大多数人知道景帝是完全支持晁错的,因此没有人敢公开表示反对,最后,景帝决定:削夺赵王的常山郡;胶西王的六个县、楚王的东海郡和薛郡、吴王的豫章郡和会稽部。随后晁错又修改了关于诸侯王的法令三十条。诸侯王都喧哗起来,联合在一起准备武力抗拒削藩,借口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使晁错被处死。

晁错针对当时匈奴不断侵扰西汉边境的情况,在人口问题上最重要的主张是移民戍边。他认为把内地居民迁往边地,既可以对他们进行训练,“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有利于抗击匈奴,巩固边防,又可以“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节约朝廷开支,改变“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的状况。为了使内地居民愿意到边地去,去后又能“乐其处而有长居之心”,他制定了多条有利于移民的政策。

移民戍边,在晁错以前虽然早已实行,但大多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而他不但第一次提出要用经济措施来鼓励移民,同时对移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命安全又考虑得这么周到、具体,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是绝无仅有的。其次,他主张把人口迁往边地,固然主要从军事的目的出发。而不是从人口的合理分布出发,但因他第一个从理论上对移民戍边进行了阐述,这对后代一些封建思想家主张把人口从稠密地区移往宽旷地区,是有很大影响的。

二、语言积累(可做成卡片)1.通假字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由此与错有卻 诸侯皆諠哗 吴楚罢不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 2.古今异义词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诏以为太子舍人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因上便宜事 3.常见实词

与雒阳宋孟及刘礼同师 天下无治《尚书》者 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公言善,吾亦恨之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力未有以伤 欲因此过为奏请诛错 丞相谢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诸侯皆諠哗,疾晁错 吾去公归矣 上书言军事,谒见上 内杜忠臣之口 公言善,吾亦恨之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4.常见虚词

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上初即位

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吴楚七国果反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6.词类活用

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 太子善错计策 别疏人骨肉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吾当先斩以闻 内杜忠臣之口 外为诸侯报仇 错乃穿两门南出 7.特殊句式

晁错者,颖川人也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先所 乃先请,为儿所卖,固误 此非庙垣,乃堧中垣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

《晁错》教案

(二)【学习目标】

1.培养鉴赏评价能力,鉴赏《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2.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借助烘托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学习重点】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 【学习难点】刻画人物的手法 【学法指导】

一、整体概括

1.第一自然段:交代出身。

2.第二自然段:概括性格特点,记叙简历。①晁错的性格对他的工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3.第三自然段:继续记叙晁错的境遇,记叙重点事件。①晁错的境遇带来什么影响?

②丞相申屠嘉的嫉妒陷害的程度和结果是什么?

4、第四自然段:记叙重要事件,交代晁错招致的恶果。①他提出什么措施?有什么不足?

②产生了什么影响?怎样写影响的危害程度?后果是什么?

5、第五自然段:交代杀晁错的作用和影响,揭示历史人物的悲剧意义。无助局面的改变,带来了遗憾,产生了重大的消极影响

二、研讨探究

1、《晁错》记叙了晁错哪些方面的事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件事?

滨城区二中高二语文鲁人版选修《史记》

导学案编号:1 编写人:李爱荣 班级: 姓名:

2.、晁错最后落得腰斩东市的结果,原因有哪些?

3.、司马迁塑造的晁错这个形象,性格鲜明,主要是通过哪些手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

三、拓展延伸

司马迁说,晁错擅权,“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苏轼《晁错论》中也说,以七国之强,而晁错要立即削弱它们,是为了沽名钓誉。你如何评价晁错的所作所为?你认为一位政治家要想改革时弊,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才有可能结局比较圆满?

篇6: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修《<史记>选读》 ” [教学目的] 1.掌握“令”、“伐”、“疾”、“使”等多义词。

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 1.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

2.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教学难点] 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教学设想] 1.课文内容比较长,为了消除学生的为难情绪,教师要分散重点难点。2.注重基础的学习,尽可能让学生自学,以便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的能力。

3.文章中屈原有着伟大的人格,非凡的文学才华,教学时要结合课文内容的学习,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4.在文言文学习中,知识的积累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并且要做到融会贯通。5.拟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屈原,更集中地积累文言文知识,并且通过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以建立自己 的文言文知识体系。[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自学、点拨。[教学内容步骤]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解题、初读课文、学习课文1——3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屈原作品名句“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渔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导入。二.解题。1.背景简介

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2.简介屈原的生平和影响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 340年楚国的贵族家庭,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本文记载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在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赞扬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刚正不阿的正直品德。

3.屈原思想的内核

1.正直与爱国政治理想 :美政

民本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诗人形象: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奇服„„高驰„„食玉英;(唯美情结)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刚直不阿,一身正气

不能变心„„固将愁苦„„董道„重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三.检查预习情况。1.给加点的字注音。

属()草稿 惨怛()帝喾()靡不毕见()濯()淖()蝉蜕()滋垢()浊秽()皭()然泥()而不滓()既绌()商于()既咎()眷()顾 被()发 渔父()憔()悴()哺()育 啜()泣 罹()难()四.听课文录音。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教师强调重点。五.学习1——3段。

1.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课文内容。2.教师指点重点词语及句子。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3.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五.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1.复习《离骚》内容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嬃,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2.疏通文意和难句。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篇7: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以人物活动的时间为序进行记叙,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 叙述屈原由被信任至被疏远的坎坷经历,介绍并高度评价《离骚》。1.简介屈原。2.屈原被疏。3.述评《离骚》。

第二部分(4--10): 写屈原由“黜”到“迁”和楚国由强到衰的过程。1.屈原被黜,怀王三次被秦所骗而最终客死于秦。2.顷襄王昏愦腐朽,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11--12): 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及他对后世的影响。1.屈原愤而自杀的经过。2.屈原对后世的影响。(二)屈原的性格特征

爱国、正直思想品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

1.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方面与一般文章不同:(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古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2.屈原的正直集中在他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与之妥协的斗争精神上。屈原从一开始就处在战国七雄错综复杂的斗争之中,处在楚国统治集团内部尖锐纷繁的矛盾之中,处在昏君谗臣的重重包围之中。屈原以其杰出的才干,博得了楚怀王的信任,也招致了奸人佞臣的妒忌,当“心害其能”的上官大夫要攫取他的劳动成果时,屈原坚决“不与”,使上官大夫碰了一鼻子灰,对于炙手可热的实权派人物靳尚和宠姬郑袖、令尹子兰,屈原也决不趋炎附势,更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而是同这些损害楚国利益的谗佞之徒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不仅“嫉”恨这些奸臣,而且敢于“刺”责那听信谗言,不辨忠奸的昏君,这一“疾”、一“怨”、一“刺”、一“嫉”,便是屈原刚正不阿的斗争精神的突出表现。这种正直高洁的品德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象经线和纬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织成了宏伟壮丽的浪漫主义诗篇《离骚》。在诗中,屈原多次表白了自己的高洁德操。

课文的最后两部分通过屈原同渔父的比喻性对话,让屈原将自己以死保节的决心作了最终的表白,在那“举世混浊”、“众人皆醉”的恶劣环境中,唯独屈原保持了“清醒”的政治头脑,“清白”的品德节操使他“宁赴常流”“葬身鱼腹”决不“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决不“以皓皓之白,蒙世之温蠖”。这种洁身自好的高尚节操和宁折不弯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他对理想和正义的执着追求,对卑劣、腐朽的切齿痛恨。屈原的死,是对邪恶势力的强烈控诉,也是对浑浑噩噩的人们的呼唤和激励。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屈原的这种反抗终究是消极的,同时他这种孤芳自赏,傲世疾俗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他轻视群众,脱离人民的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表现了他的“国无人莫我知”(《离骚》)的孤独感。(三)记叙和议论的结合(夹叙夹议): 本文是一篇极为精彩的传记文学。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情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贵品德,也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靳尚、令尹子兰的阴险,二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文章第一部分记叙屈原受谗被疏后,“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接着便评价《离骚》,作者热情赞颂了《离骚》的伟大成就和价值,赞颂《离骚》实际上就是赞颂屈原。第二部分写楚怀王疏远屈原后三次受骗于秦的史实(1、献地绝齐,2、割地求和,3、通婚割地。)随即深入议论,谴责“怀王之终不悟”和“不知人”。在议论中充分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第三部分记述屈原自投泪罗江和屈原既死之后的影响。在记叙渔父与屈原对话时,既记述了屈原为什么被流放和要“自投泪罗以死”的原因,也歌颂了屈原洁身自好,坚持操守,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屈原死了以后,虽然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模仿屈原的从容辞令,但由于“莫敢直谏”,数十年后,楚国就灭亡了。由此赞叹象屈原那样“敢直谏”的性格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记叙和议论结合在一起,好处是便于发表议论,更便于抒发情怀。由于屈原人格的伟大,也由于作者的身世跟屈原有些相似的地方,作者跟所有志士仁人一样对屈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在记叙中一直满怀激情,因此就要议论,亦即要作最高的赞颂。二.梳理本课文言文知识。(一)通假字:

1.“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 2.人穷则反本。反通返

3.靡不毕见。见通现 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 5.屈平既绌。绌通黜 6.亡走赵,赵不内。内通纳 7.齐与楚从亲。从通纵 8.厚币委质事楚。质通贽 9.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泥通涅(二)一字多义:

1.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夸耀)。2.其后秦欲伐齐(攻打)。3.此五霸之伐也(功劳)。

4.坎坎伐檀兮(砍)。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砍)6.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攻打)

1.父母者,人之本也(本源)2.人穷则反本。(本源)

3.今背本而趋末(农业)4.此之谓失其本心(原来)

5.本在冀州之南(本来)6.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底本)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离

1.离骚者,犹离忧也。(遭遇)

2.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触犯)

3.约从离衡(离间)

4.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分别)

5.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离开)

1.博闻强志(记述)2.其志洁,其行廉(志向)3.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意愿)4.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志)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立志)

6.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有志)属

1.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2.然亡国破家相随属(一个接一个)3.有情人终成眷属(亲属)4.属予作文以记之(叮嘱)5.举酒属客(嘱托)约

1.其文约,其辞微(简约)2.决负约不偿城(盟约)3.怀王与诸将约曰(相约)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规约,规章)疏

1.王怒而疏屈平(疏远)2.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陈述)3.以疏为美,密则无态(稀疏)4.论积贮疏(上给皇帝的条陈)5.仗义疏财(分)见

1.信而见疑(被)2.靡不毕见(现露)3.举类迩而见义远(表现)4.夫子有何见教(我)5.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出现)为

1.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认为)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3.竟为秦所灭(被)4.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成为)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替)6.为其不可得而法(因为)7.闻秦王善为秦声(奏)8.我为赵将(作为)9.为刎颈之交(成为)以

1.竭忠尽智,以事其君(来)2.以一仪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凭借)3.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把)4.以啮人,无御之者(用来)5.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由于)

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因为)7.其后楚日以削(地)8.传以示美人(拿)9.皆以美于徐公(认为)10.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且)乃

1.乃令张仪佯云秦(就)2.怀王乃悉发国中兵(就)3.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才)4.今君乃亡赵走燕(竟然)5.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是)6.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就)7.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竟然)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9.家祭无忘告乃翁()焉

1.愿得张仪而甘心焉(了)2.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了)3.姜氏欲之,焉辟害(哪里)4.而惴惴焉摩玩不已(的样子)5.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什么)6.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于之7.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于之)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于之)(三)古今异义

1.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2.颜色..

憔悴 3.形容..枯槁 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6.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篇8:淳于髡献鹄于楚

昔者, 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 道飞其鹄, 徒揭空笼, 造诈成辞, 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 过于水上, 不忍鹄之渴, 出而饮之, 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 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 毛物, 多相类者, 吾欲买而代之, 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佗国奔亡, 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 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 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 财倍鹄在也。

(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篇9:高中语文 《淳于髡》教案 鲁人版选修《史记选读》

一、《〈史记〉选读》教学现状分析

《〈史记〉选读》内容多,容量大,难度高。比如按照传统文言文教学方法讲《高祖本纪》要近两周才能学完,所以如何讲好这本选修教材困扰着很多教师。

1不顾体系,删减篇目

《〈史记〉选读》分八个专题共18篇课文(其中《报任安书》存目,第七、八专题是《史记》影响与研究的参考选题、活动建议等内容),一般来说,有的学校会在前六个专题选择一些课文,选学如《高祖本纪》《李将军列传》《管仲列传》《屈原列传》《项羽本纪》《刺客列传》《魏公子列传》和《淮阴侯列传》这些传记类的文章,而《河渠书》《六国年表》基本不会让学生看和学,至于第七、八专题的内容基本一字不谈。于是学生眼里多是单篇的文言文,不会对《史记》这一纪传体通史的体系有全面的掌握,不能较好感受《史记》历史方面的价值,缺少整体上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也难有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更谈不上增强对古代文化精品的思想感悟了。

2重视实用,功利性强

《〈史记〉选读》中所选课文多是《史记》的代表性篇目,从历史角度和文学角度赏析都很有意义。但是我们的教学往往把其当成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文本,以讲读重点句甚至逐字逐句分析推敲为主。学生本来对文言文就有厌烦惧怕情感,而旷日持久地进行文言文学习,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会弱化,学习效率自然不高。教学中,教师较少注意课文的人文性和作者的写作艺术的挖掘,《史记》中的思想艺术与人生价值观等教育目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落实;学生的性情、情趣无法陶冶,文化品味与独立思考、质疑问难以及勇于探究的良好思维习惯不会养成。如此教学纯粹为高考施教,背离素质教育的要义。

可见,《〈史记〉选读》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不明背景、缺少衔接、学习目标单一的单篇文章讲读教学难有效率可言。

二、文史兼顾,推进语文素养提升

《〈史记〉选读》教材的编者希望学生“舒展宏伟的历史画卷,登上文史经典的殿堂”。因此,抓住《史记》史传特点,透彻地研究教材体例,从“史学”与“文学”的角度扣住每一专题学习目标非常必要。

1以史为鉴,抓住教材人文性施教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其实《〈史记〉选读》学习的一个重点是在人世兴衰、世事无常中获得人生感悟,获得人文滋养。

前六个专题是教学重点。在第一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的学习中,我们能够明白司马迁创作《史记》的动机与原因,获悉司马迁忍辱著书的过程,掌握了《史记》的规模、体例与创作宗旨。就司马迁其人来说,我们能够感受其忍辱含垢、历尽艰辛百折不挠的积极进取,勇于批判暴政呼唤世间真情的人道情怀,立志高远追求远大和义不受辱的人格尊严。如此,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也会对其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所感染。

学习“《史记》的史家传统”,可以让学生在“不虚美、不隐恶”的春秋笔法学习中感受“秉笔直书”精神的可贵,坚持真理的崇高;学习“《史记》的理想人格”,可以了解孔子、管仲、屈原等人物的生平事迹,在他们的行为、做法的动机和思想品味中感受他们的品格精神,在对中华优秀文化继承弘扬的自觉性中获得人格培塑。当然在人物刻画与叙事艺术的专题学习中,我们不仅能够学习活灵活现、神情毕露的人物刻画法、叙事方法婉转多变的写作方法,更能通过人物的利益立场、处世习惯、智慧和能力学习感受人物的胸襟气魄,感受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获得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的提升。

如此,《〈史记〉选读》学习要宣扬人文性,注意人文情怀的挖掘。如《魏公子列传》中侯嬴、《刺客列传》中田光与樊於期的自杀都有值得深入探讨的人文价值,将这样的生死观与司马迁自身遭遇形成的生死观联系探讨,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与人文素养提升意义非凡。

2生态教学,突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

语文应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史记〉选读》教学活动重视人文、重视学生思想品质提升,也要着力提升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我们有效组织与引导,让学生主动积累、丰富文言知识,获得理解运用能力。

合理组织教学,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太史公自序》《鲁周公世家》等课文,教材中提供了译文,可以让学生参照译文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只要引导他们注意重点词语的落实、特殊句式的分析辨别、常规翻译方法的运用即可。推进学生自读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文言学习的效果应该比较理想。

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活动探究课堂。如《淮阴侯列传》学习中,学生对韩信是不是真谋反被诛理解不透。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百家讲坛”易中天的“韩信的功过是非”的片段,让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路之后能从宏大的历史政治背景中去看待这样的问题,从而对韩信谋反这个问题有个性化的认识。

加强知识梳理,有效掌握文言知识。《〈史记〉选读》不能像文言文必修课那样一句句直译讲授,何况《史记》中有些微言大义是需要深入研究之后才能明白其真意的。我们让学生自己利用工具书去读、去译,学生只要能够抓住大意,也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整理重要的字词,提高自我整理和识记理解的能力,夯实文言文基本功。

另外,内引外联,将《〈史记〉选读》与文学鉴赏、写作教学结合起来,将《史记》写人叙事的方法、情感表现技法活学活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教育是人的教育。《〈史记〉选读》教学中,只要让学生感受“史”的人文情怀,“文”的技法高妙,必定能提高学生感悟古代文化精品思想和艺术魅力的能力,获得研读古代文化经典的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为青海师范大学2012级教育硕士)

上一篇:零距离沟通,心贴心交流下一篇:尊重自然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