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导向机制管理制度

2024-04-22

利益导向机制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利益导向机制管理制度

嘉陵区桥龙乡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奖励管理规定

经过近年来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乡计划生育工作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性,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规定,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关于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

一、重要性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乡已少出生人口800人左右,节约家庭抚养费(不含社会抚养费)30多万元人民币。当前,我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农村是我乡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难点。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未根本改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农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还不完善,人们的生育观念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响应计划生育号召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保障、发展生产等诸多问题也将随之日益显现。他们是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光荣集体,能否让他们不成为发展生产和养老问题上的弱势群体,直接关系到计划生育工作在农村的深入开展,关系到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低生育水平的稳定,对于整个计划生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此,建立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奖励帮扶、优生、优待、优惠等利益导向机制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在农村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通过强化利益导向的正面激励作用来免除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的后顾之忧,可以激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引导基层干部更加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引导更多的农民少生快富,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优质服务方向转变。

二、具体措施

㈠、建立兑现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机制

根据《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七条和《四川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实施意见》,各县(区)应从2004年起兑现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奖励标准确定为每月每户5元至10元(具体标准由县区自定),奖励金在计划生育奖励专项经费建立以前主要从社会抚养费中支付,社会抚养费用于农村人口中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不足部分由各县(区)财

政补助。计划生育奖励专项经费建立以后从计划生育奖励专项经费中支付。

二O一一年三月十日

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

若干规定

第一条为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广大育龄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根据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以及乡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办法》等文件规定,结合本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实施男到女方家结婚落户婚育新风奖励制度。农村男方到无兄弟的女方家结婚落户的,由乡政府奖励200元。

第三条 落实晚婚晚育、节育措施休假、工资奖金福利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晚婚、晚育的,享受《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晚婚假18天、晚育假120天、男方护理假10天。假期工资和奖金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晚婚,指男方年满25周岁,女方年满23周岁的初婚;晚育,指已婚妇女年满24周岁生育第一胎。

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接受节育手术的,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的证明,可以享受《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休假。假期工资、奖金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第四条 实施计划生育绝育手术慰问和手术并发症救治制

度。

对实行计划生育并落实了绝育手术的对象,由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给予不少于100元的慰问品或者慰问金。此项工作由村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负责落实。

农村二女家庭的夫妻落实绝育措施的,优先享受低保待遇。此项工作由乡民政局、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经依法鉴定因落实计划生育手术引起并发症的,由乡人口和计生办指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治疗,治疗费按节育手术费支付办法处理。并发症需要长期治疗,符合条件的可将其列入医疗救助对象。因并发症导致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除享受乡人口基金补助外(非计划生育家庭2000元,计划生育家庭3000元),乡补助500元,乡(乡)补助500元,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低保待遇。此项工作由乡人口和计生办、财政所、卫生局、民政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第五条 实施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独生子女伤残死亡扶助制度。

对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日起至独生子女14周岁时止,每月发给不少于12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经费来源按照《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执行。农村的,提倡乡采取独生子女年满14周岁时一次性发放的方式。此项工作由乡财政所、各村、所在单位负责落实。

对符合国家城乡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规定并经资格确认的夫妻双方,分别按照每人每年960元和1200元的标准发给扶助金(经费由中央和省各负担50%)。此项工作由乡计生办、财政所、派出所、民政、农村信用社负责落实。

第六条 实施农村主动放弃生育二胎的一次性奖励制度。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农村主动放弃生育二胎并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一次性给予不少于1000元的奖励。此项工作由乡计生办、财政所、农村信用社、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第七条 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医疗优惠制度。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农村不再生育的独生女家庭和已实行绝育措施的二女家庭参加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家庭成员的个人出资部分,省、市、区每人每年负担10元,乡每人每年负担不少于5元。此项工作由乡人口和计生办、财政所、卫生院、农村信用社、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发放《计划生育家庭医疗优惠证》,在乡卫生院享受“三免四减半”的优惠:门诊时免交普通挂号费、肌肉注射费、小换药费,住院时“三大常规”检查费、胸片检查费、普通床位费、三级护理费各减50%。减免的费用由就诊医院承担。此项工作由乡计生办、卫生院、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第八条 实施计划生育家庭教育优先优惠奖励扶助制度。在实施“送温暖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时,都要优先照顾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此项工作分别由乡工会、乡团委、乡妇联负责落实。

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二女家庭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享受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此项工作由乡中、小学、财政所、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的子女依照规定享受中考总分加10分的奖励。此项工作由乡计生办、中、小学、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农村已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一女、二女困难家庭在本乡就读高中的女生,被定为助学帮扶对象的,按每人每学年800元给予帮扶,所需经费在乡财政安排的关爱女孩基金中支付。此项工作由乡计生办、中、小学、财政所、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农村已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计划生育一女、二女困难家庭的女生应届考入二本以上高等院校的,乡一次性奖扶每人1000元,此项工作由乡计生办、财政所、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第九条 建立完善计划生育家庭保险制度。

凡是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的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女职工生育保险。此项工作由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和相关企业事业单位负责落实。

按照规定每年为城乡子女年龄为0--14周岁的计划生育家庭办理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每户保费30元。保费按以下

规定负担:

一、子女年龄为0--6周岁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二女家庭,省、市、区负担20元,乡负担10元。

二、子女年龄为0--6周岁家庭的夫妻一方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有稳定收入的独生子女家庭,由该方所在单位全额负担;双方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有稳定收入的,由双方所在单位各负担50%。

三、子女年龄为7--14周岁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和二女家庭、城乡独生子女家庭,可自费购买本保险。

此项工作由乡计生办、财政所、保险公司、村民委员会、有关单位负责落实。

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农村主动放弃生育二胎的独生女家庭的父母和二女家庭父母中实施了绝育手术的一方,办理不低于3000元的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被保险人达到49周岁时一次性领取包括本金在内的全部收益;特殊情况下,经乡人口和计生办批准,可提前领取。所需经费省、市、区每户负担2500元,乡负担500元;并由乡计生办一次性奖励500元。此项工作由乡计生办、财政所、保险公司、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第十条 实施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成员从业优先优惠制度。

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介绍职业时,对农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户父母光荣证》(证明)的家庭成员与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同等对待,免收中介费。

在认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安臵职工人数时,农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户父母光荣证》(证明)的家庭成员与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一同计算安臵职工人数比例,给予企业财政贴息优惠。此项工作由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财政所负责落实。

阳光、幸福等工程中的优先优惠分别由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民政所、计生办、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落实。

创办微利企业时,农村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农村二女户父母光荣证》(证明)的夫妻,与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同等对待,经本人提出申请,乡再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应为其提供担保,其本人需请乡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在岗的工作人员反担保,财政部门据实全额贴息(中央财政25%和地方财政75%)。此项工作由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财政所负责落实。

第十一条 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使用土地、集体福利和生产生活帮扶政策措施。

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在承包土地、申请审批宅基地、分配集体福利等方面优先照顾。独生子女户在申请审批宅基地和分配集体福利时增加一人份额计算。此项工作由村民委员会、乡国土资源所负责落实。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新建沼气池的,应当优先安排。已落实

长效节育措施的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每户补助比其他家庭多300元。此项工作由乡农业局、包(挂)村单位、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农村二女家庭发展经济林、柑桔、苗木、药材、食用菌、规模养殖、旅游项目和购臵农机时,乡应视其规模和投入情况给予一定的扶助。此项工作由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包(挂)村建单位和党员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走访慰问,要优先考虑生活困难的独生子女和二女户等计划生育家庭。此项工作由乡建环中心、民政所、村民委员会及相关单位负责落实。

第十二条 实施城乡妇女致富帮带工程

实施小额贷款农村妇女“三带”工程(带头创业、带头致富、带富群众)。对农村计生纯女户和其他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贴息帮扶。此项工作由乡妇联牵头,乡农村信用社、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落实。

实施城乡妇女“三帮工程”(帮技能培训、帮项目贷款、帮介绍就业)。此项工作由乡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牵头,乡妇联、相关金融机构负责落实。

第十三条 实施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对符合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规定的对象,按照规定确认其资格后,依据国家标准,每人每年发给

不少于600元的奖励扶助金(经费由中央和省各负担50%)。此项工作由乡计生办、财政所、农村信用社、村民委员会负责落实。

第十四条 享受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优惠政策待遇的城乡计划生育家庭,不影响其同时享受其它普惠性的政策待遇。在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时,按照计划生育政策获得的奖励扶助金或者保险收益,不计入其家庭收入。

第十五条 实施本规定乡所需的经费,在乡财政和计生办列支。

第十六条 依照本规定负有落实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职责的村和单位,都应当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规定,在服务窗口、办事指南、公开专栏、政务网站等媒体上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要把已经落实的情况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七条 本规定是考核村和相关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严禁在落实、考核中弄虚作假。

第十八条 本乡以前的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另有计划生育优惠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乡人口和计生办负责解释。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二O一O年八月一日实施。

篇2:利益导向机制管理制度

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

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条例,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完善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使广大居民受益,按照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通知》的精神,结合办事处实际,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到居民自治工作中,积极整合各种社会政策资源,把各类优惠政策与计划生育工作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制定了办事处对社区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的优惠政策的措施,把优惠政策、优质服务送到居民家中。

今年,办事处不断创新工作新机制,制定了居委会人口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公约和对实行计划生育居民的优惠政策,与社区居民签订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居民自治协议书,与相关部门积极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居委会深入社区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需求,在社区经常性的举办大型宣传活动,发放各种宣传手册,请专家教授义诊咨询,广泛宣传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情选择等知识,组织和引导居民积极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真下做到居民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居民自治治,提高居民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办事处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居民实行优先享受社区的优惠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社会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办理,优先进行职业培训,推荐就就业、优先为下岗职工办理“4050”养老保险优惠政策的落实,为社区下岗职工、纯居民发放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积极协调驻区单位对社区贫困

家庭进行“贫困母亲、春蕾计划”等救助,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享受办事处提供的免费查环、查孕、查病、发放药具、子女就近上学等优惠条件,积极协调公安、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卫生等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在办证、租房、用工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街道党工委制定的一系列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工作的完善和落实,使社区居民真正受益受惠,通道街街道党工委在政策推动和优质服务上实现突破积极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优质服务的理念和运作方式为载体,以改进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为重点,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目标,把稳定地生育水平,提高书生人口素质与增进群众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统一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社区开展分类优质服务,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使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通道街办事处计生办

篇3:利益导向机制管理制度

一、产品严格责任制度建立的司法实践鲜明地体现出公共利益导向

产品责任法中的严格责任原则是指被告对其生产的缺陷产品造成的损害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诉讼中, 原告无须证明被告存在过错。这一原则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Roger Traynor大法官于1944年在Escola案的附和意见中提出来。在该附和意见中他提出“即使没有过失, 公共政策也要求将责任固定在最能有效减少有缺陷产品投入市场从而给人们生命及健康带来危害的地方”。其后, 1963年在格林曼诉尤巴电器公司案中, 他明确地提出“严格责任的目的是确保因缺陷产品所致损害的费用应由将这些产品推向市场的制造商承担, 而非由无力保护自己的受害人承担”。该案件确立了体现严格责任的“格林曼规则”——“当一个制造商将一件产品投放到市场中时, 如果明知它将不经检查而使用, 而此项产品被证明含有致使人受到伤害的缺陷, 该制造商在侵权方面负有严格责任。”随后, 美国1965年《第二次侵权法重述》第402A条注释 (c) 中提出“社会公共政策也要求产品责任事故造成的损害应当由提供产品的人承担, 并且他们可以通过保险把责任分摊出去;产品的消费者应当得到最大的保护, 而能提供这种保护的人就是销售产品的人”。

二、产品严格责任制度是保护公共利益的最佳制度

经济学通过分析指出, “对厂商披露产品安全信息的不适当激励及消费者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使消费者只能拥有产品风险的不完全信息, 由此可能会引发厂商的道德风险, 从而单凭市场机制并不一定导致有效率的产出”。当不完全信息消费者因低估产品风险而低估产品完全价格时, 消费者无法做出最优产品安全决策。此时, 只有强制卖方承担完全责任的侵权行为规则才有助于效率的提高。经济学家指出, 消费者通常是低估风险, 也低估产品安全投资价值, 即使消费者拥有产品风险的完全信息, 消费者仍会低估产品安全投资价值。当消费者低估安全投资价值时, 迫切需要产品责任制度对市场失灵的矫正。大量企业会出于产品责任的考虑而提高研发支出, 如果在研发支出的范围内能产生更多的安全创新, 那么侵权责任的提高将有助于促进产品安全变革。

社会公共利益以效率为评价标准有一定的合理性, 而有效率的产品责任规则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无论厂商的安全投资如何, 只要消费者尽了适当的注意义务, 消费者就是无过错的, 所有产品风险都应由厂商承担;当消费者有过错而厂商没有过错时, 则应由消费者承担所有损失;当消费者只拥有产品风险的不完全信息时, 严格责任才能确保有效率的消费者注意、厂商安全投资、每个厂商的产量及行业中的厂商数额, 而此时过失责任无效率。

三、过度的产品严格责任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虽然严格责任适应消费者保护的需要, 弱化了原告的举证责任, 有利于被告进行风险的单方预防和扩展, 但也极易走向过分遏制被告和偏袒原告的低效率的企业绝对责任。20世纪80年代后期, 由于建立在产品严格责任制度上的责任保险危机不断扩张, 导致责任保险的保险费快速上涨, 引发了几乎动摇整个美国社会责任制度的责任保险危机就是明证。经济学家认为, 任何规则都有机会成本, 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的均衡点才是产品责任制度的最优数量。

McKean和Oi的基本模型表明, 虽然严格责任能完全补偿消费者的损失, 从而提供有效率的意外事故控制机制。但在信息完全的情况下, 严格责任与过失责任同样有效率, 过失责任也能使生产者采取有效的注意。况且产品责任的提高虽然将增加产品安全激励, 但达到顶点后, 责任的进一步增加将会导致新产品创新无利可图而削弱创新。

四、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指导完善产品严格责任制度

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指导完善产品严格责任制度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重在将保护消费者利益落在实处;另一方面是兼顾科技经济发展的现实, 避免过重的责任反而使社会总体利益受损。

1. 明确间接证据规则。

原告举证责任在严格责任制度中较之过失责任制度已经明显减轻, 但是因产品受害情形千奇百怪, 有时即使只要求原告证明损害是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的, 对原告也颇为困难。例如, 如果产品在损害受害人同时自身也受损, 则原告难以查清产品本身的状况, 可能提不出产品存在缺陷的直接有力证据。而我国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产品缺陷的间接证据规则, 此时原告恐怕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在无法证明具体缺陷的产品责任案件中应当允许推定存在产品缺陷。推定的具体规则可以从两方面建立, 一是正向规定:根据常识在没有缺陷的情况下某种事故不会发生;二是反向规定:该损害并非仅仅是由于在销售时已经存在的产品缺陷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这样尽最大可能使消费者得到有效保护。

2. 完善产品缺陷的定义。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缺陷, 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是指不符合该标准。该条用“不合理”的危险来限制“缺陷”的认定, 虽然是为了防止生产者承担绝对责任, 避免由于生产本身具有内在危害可能性的产品, 如菜刀、药品、烈酒及汽车等, 对其产品引起的损害都要负责。然而, 在司法实践中, 该限制不仅保护了生产商或销售商免予成为由于使用他们的产品而造成的任何损害的“保险人”, 并且加重了受损害的原告的举证责任, 使其承担证明那些听起来像过失的因素。其结果是, 在事实的审理者看来, 如果普通消费者能够预见到产品的缺陷状况, 无论受伤的原告对产品质量有何种期待, 生产、销售商也无需承担严格责任。因此, 为免消费者在具体案件中证明存在“不合理”危险, 在缺陷的定义中应当去除该限制。防止生产者承担绝对责任, 可以用承担责任的条件来解决, 不一定非由缺陷定义来解决这个问题。

3. 区分不同缺陷适用不同标准。

制造缺陷有参照标准, 如设计规范、设计要求或质量标准, 比较容易判断, 相对也较容易避免, 因此承担严格责任。设计缺陷缺乏客观标准相对照, 判断更为困难。对“不合理的危险”, 采用风险-效用标准, 可以对产品的效用、相对成本、所声称的产品缺陷带来的潜在危害的程度以及消除或者减少前述风险替代设计的可行性和改进设计的成本、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分散费用的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衡量, 最终能够很好地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在承担责任上要考虑到这种特点, 适当减轻设计者的责任。产品警示缺陷要求的“必要的”、“适当的”, 以提醒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危险的存在, 帮助他保护自己逃离危险为目的。

摘要:为合理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厂商利益, 应当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产品严格责任理念。首先, 产品严格责任制度建立的司法实践鲜明地体现出公共利益导向。其次, 理性分析表明, 在一定条件下, 产品严格责任制度确实是保护公共利益的最佳制度。此外, 过度的产品严格责任, 有损社会公共利益。

篇4:失地农民利益导向机制初探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生的持续改进,各地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正在加速推进,征用土地的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和谐建设的成败。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

失地农民是继城镇企业下岗职工之后出现的又一庞大的困难群体,他们失去的不仅是土地,还有就业岗位、居住房屋和生活保障,成为“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安居无房”的“四无”人群。

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和工业园规划区。造成农民失地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征地进行城区扩建和工业开发,其它原因有民间自由转让、外出打工自愿放弃土地等。总体而言,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比较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观念落后。目前对被征地农民采取的主要补偿方式是货币安置,由用地单位一次性支付给被征地农民。有些农民缺乏理性考虑和长期打算,在拿到征地补偿费后,没有进行合理安排——投资于生产性和保障性支出,而是大量用于修建房屋、子女教育等生活性和消费性支出上。这样容易坐吃山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2就业形势严峻。失地导致失业,就业压力大增。失地农民的自身文化和专业技能不高,就业观念狭隘,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靠自身的能力和条件重新就业十分困难。他们所从事的也一般是环卫、绿化、保安等低收入工作。其中年龄偏大和无一技之长的“纯农民”就业最为困难。

3长期保障缺失。土地是农民的安身立命之本,承载着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了基本生活来源,失去了长期的社会保障。现行的征地安置办法没有充分考虑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广大失地农民尚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失地农民失地返贫现象比较普遍。

4生活水平较低。征地补偿的有限性和失地农民收入来源的不稳定性使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现阶段的征地补偿中,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之和一般不超过土地年产值的30倍,约相当于当地公务员3—5年的工资标准。未来随着补偿款的消耗和物价的自然上涨,生活水平还会下降。另外,由于土地被征,原有住房一并被拆,无形中又增加了一笔建房或租房成本。

除此之外,征地过程中的某些不规范行为也会影响这些农民的后续生活质量。比如以租代征,以租用农民集体土地的形式进行非农业建设,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程序,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同时逃避缴纳有关税费、履行耕地占补平衡等法定义务;标准过低,用地单位有意无意降低补偿标准,由于信息不对称,涉地农民并不了解补偿款是否足额、符合标准,一旦土地被征,转为商业或工业用地后,再找相关部门协调或向用地单位追偿就比较困难了。

二、当前征地补偿的主要方式

1货币补偿。这是目前最主要的补偿方式,国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向涉地农民支付土地补偿金和个人安置费,以取得土地的使用权,被征地农民与所征土地完全脱钩,并被永久性推向劳动力市场。这种征地方式简便迅捷,操作性强,但没有对涉地农民日后的生活和社会保障进行考虑,在解决发展所需土地问题时可能产生新的社会隐患。

2社保安置。是将征地补偿金和个人安置费的全部或部分,用于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一种安置办法。这种安置方式较好地解决了失地农民今后的社会保障问题,对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有积极意义。

3调地安置和异地安置。调地安置是通过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调整土地,使被征地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安置办法。异地安置则是将土地补偿费等交给安置地,由安置地统一安排涉地农民的生产、生活。这两种方式旨在保证涉地农民在土地被征后,不致成为真正的“失地”农民,从而减少征地对其生活生产的冲击;但随着耕地的逐年减少,调地安置和异地安置的空间越来越小。

三、完善失地农民导向机制的建议

1提升失地农民技能水平,促进多样化就业

鉴于当前失地农民已经存在和今后几年还会逐渐增加的事实,多渠道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是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的主要思路,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在实际操作上,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对于年龄较大、缺乏资金,且无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应加强政府的关怀力度,由政府出资举办相应的技能培训,力促掌握一技之长;同时,与各企业进行协调,尽量帮助这些农民在原住地附近找到适合的岗位。原住地在城郊结合部的,可以到城里择业;离工业园区较近的,可以去工业园区就业。对于有一定资金、年纪较轻的失地农民,应加以政策引导,出台扶持措施,鼓励自主创业。这样既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又能吸收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员,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谓一举三得。有些城市还专门兴建了下岗职工创业园,在园里创办企业,投入资金不多,优惠政策不少,十分适合这类打算创业的失地农民。

此外,应尽快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各种劳务和金融中介机构,将就业市场和信息中心办到失地农民集中的地区,为其及时提供各类就业和创业信息。

2选择合理社会保险方式,构建失地农民社保体系

尽管促进就业在近期能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生产,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因为理论上务农农民可以耕作到六七十岁,而进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则很难工作到60岁以后,在目前就业压力普遍较大的形势下,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因此,在征用土地时即提前筹划农民失地后的养老保障措施,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险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农村保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社保,采取自愿缴纳的形式,一般按城镇下岗职工保险方式投保,以城镇居民生活标准计算应缴费额,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一般指男性45周岁以下,女性35周岁以下)都可以参加保险。但由于社保缴费标准较高,有保险需求的农民基本都超过了年龄限制(有些地方超过年龄的另需补缴一定的保险费),加上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此类参保农民很少,覆盖范围十分有限,而且这种趋势在今后几年内难有大的改观。另一种是农保,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农村经济组织、集体事业单位和各业劳动者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的缴纳,按农村消费水平缴费,标准比社保低,退休后所获得的养老保险待遇也相应比社保低。这种保险方式的开支在农民承受范围之内,比较符合农村实际,但不大适合已被征地的农民,因为这类农民流动性比较大,收入也很不稳定,只能作为近期的过渡形式。除此之外,近年在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叫“土地换社保”,将被征地农民60—70%左右的土地补偿费和全部个人安置费,加上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款项,换取社会保障。这种方法有效防止了一些失地农民拿到补偿金后缺乏长远打算,坐吃山空的现象,代表了今后一段时期内失地人口保障措施的发展趋势,可以积极借鉴,吸收其中合理的内核,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具体办法,以长期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因年老、失业和疾病而带来的各种困难。

3优化土地补偿设计方案,保证失地农民长期受益

篇5:利益导向机制管理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鼓励群众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文件精神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现就建立生育关怀长效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生育关怀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和落实单位

1、独生子女保健费的落实。严格落实《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独生子女奖励政策。有单位的由所在单位解决。农村、城镇无业居民、个体工商户由县财政负担,落实办法是把“出口关”即独生子女年满14周岁时,从领证之月起到14周岁止,每月发给10元保健费一次性发放。落实单位为县财政局、县人口计生局。

2、农村在分配集体福利、宅基地,调整责任田、自留山、自留地时,独生子女按两个孩子计算份额。

3、农村独生女考取第一、二、三批大学的正取生,每人奖

励500元。奖金在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基金中列支。落实单位为县人口计生局。

4、农村独生女中考,享受加5分的照顾,高考湖北省省属院校享受加10分的照顾,政策落实单位为县人口计生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

5、独生子女父母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时加发百分之五的退休金,但不得超过退休前本人的基本工资。落实单位为县人事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人口计生局。

6、独生子女父母属企业职工,退休时按统帐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且领取的养老金中未包含计划生育奖励项目的,由企业一次性奖励3500元。对长期停产或破产等困难企业无力支付该项奖励的,按企业隶属关系,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解决。企业主管部门确无力解决的,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在企业改制中与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继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符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原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由当地政府一次性奖励3500元。落实单位为职工单位、县财政局、县人口计生局。

7、女职工符合政策生育、施行计划生育节育手术,享受《京 — 2 —

山县职工生育保险实施细则》(京政发[2010]8号)文件规定的生育保险待遇,政策落实单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村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大病报销二次补偿提高10%,政策落实单位为县新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

9、独生子女安康保险。符合政策生育对象均可参加安康保险,从小孩出生9个月开始,到18周岁止,一次性交保200元,保到18周岁止,最高可赔付10万元,属农村独生子女的县人口计生局补贴保费50元。

10、农村、城镇无业居民、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每年免费享受一次生殖保健服务,落实单位为县人口计生局。

二、建立健全生育关怀长效机制的保障措施

11、统一政策,严格控制。享受生育关怀政策优惠的对象必须严格进行资格审查,不得随意扩大范围。农村独生子女户、农村独女户指公安户口登记为“农业”且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对象,由人口计生、公安部门负责身份确认。

12、筹集资金,确保兑现。政府预算、每年提取计划生育专项经费的10%、征收社会抚养费、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筹资办法,建立“京山县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基金”,主要用于兑现意见的1、— 3 — 3、6、9奖励项目。奖励扶助基金由县财政局、县人口计生局共同监督管理,其它各项落实由单位和有关部门专项资金落实。

13、明确分工,齐抓共管。县直有关单位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具体的落实办法,做到齐抓共管,分工明确,认真兑现,使生育关怀中涉及到本部门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三、加大对生育关怀长效机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

14、狠抓宣传,增强政策透明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办宣传专栏、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生育关怀各项利益导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了解各项奖励、优先、优惠和扶持政策,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

15、采取各种形式,加强社会监督。主动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定期开展对计划生育生育关怀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聘请社会监督员进行监督,定期评估政策执行效果。在各级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栏设立有奖举报电话,鼓励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

16实行跟踪管理,加大查处力度。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物价部门要对这一政策执行情况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没有按规定落实政策或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奖励扶助资金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 — 4 —

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四、加强组织领导

17、成立京山县生育关怀长效机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计生工作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人口计生局,倪平泽同志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出台生育关怀相关政策,制定监督保障措施,考核评估政策执行效果。各镇党委政府、县直各有关单位要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民心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并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这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18、严格考核结账,实行“一票否决”。要将生育关怀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各镇党政领导和县直各部门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做到年初签合同,年底结硬账。凡政策执行不力的,将给予“一票否决”,责任单位及单位主要负责人当年不得评先表模、提拔重用。

篇6:利益导向机制管理制度

沂南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关于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实施方案

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为从制度上保障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对计划生育家庭予以适当补偿,使他们在政治上得荣誉、在经济上得实惠,调动全县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计划生育优待保障政策的意见》等有关文件要求,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

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为依据,积极稳妥地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逐步解决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促进全社会婚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在全县建立奖励与处罚相结合、正面导向和负面教育相补充、城镇和农村相统筹、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相协调的较为健全完善的利益导向体系,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在婚姻、生育、节育、教育、生产、生活、就业、医疗、伤残、养老等各方面得到优惠扶持,促进全县人口和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二、方法步骤

从现在开始,至10月底,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在全县

范围内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具体工作中,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9月27日前)

成立利益导向机制推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

案,指导各单位做好计划生育家庭摸底工作;汇总全县摸底情况,印制沂南县计划生育家庭优待证等有关证件和统计报表。

(二)实施阶段(9月27日—10月31日)

1、制订实施细则(9月27日—10月7日)

县直履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相关部门,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计划生育优待保障政策的意见》要求,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列入重要议程,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分管领导,指定具体科室及相关人员负责,做好具体的测算,制定实施方案,出台兑现办法,确定奖

励优抚的具体措施。县里组织对相关单位、部门主要领导进行专题采访,由部门负责人在电视上公开承诺本单位的优先、优惠项目,面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各相关单位的实施方案要于10月7日前报送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

2、宣传发动(10月7日—10日)

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宣传对计

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先优惠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在全县掀起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新高潮,使所有履行职能的部门自觉主动的兑现优先优惠政策。

3、兑现落实(10月11日—20日)

主要是根据政策测算的奖励资金,进行资金兑现,抓好具

体落实。各乡镇、各单位要在10月11日前召开部分发放对象会议,明确奖励的具体政策及发放办法;并从10月11日开始进行全面的兑现落实。

(三)总结验收阶段(10月21日—31日)

各单位全面总结工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

补缺,形成总结报告。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专门组织考核组,对各单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考核,考核成绩计入乡镇、单位目标责任考核。

三、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仅有利于稳定低生育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于为民利民,是对计划生育家庭利益的补偿和贡献的回报,也是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要求所在。各单位一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列入议事日程,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2、明确职责、周密部署。各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周密部署,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落实资金优惠措施,及时召开有关会议,明确界定发放对象,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

3、加强领导、落实措施。为顺利推进利益导向政策的落

实,县里成立利益导向机制推行工作领导小组,由县级班子领导任组长,相关的22个单位、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落实好工作人员,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4、政务公开、接受监督。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特

别是兑现各种奖励、优惠、优先、扶持和保障政策,要做到对象清楚、兑现准确、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工作中,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对工作不负责任、弄虚作假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主题词: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实施方案报: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县级班子领导同志,市人口计生委领

导成员、各科室。

发:各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县直履行计划生育职责部门。送: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经济开发区。沂南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办公室2008年9月26日印发

篇7:利益导向机制管理制度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梁婧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就是以政府为主体,通过利益上的奖励、救济、扶助、优惠、惩罚等多种手段和方式,保障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和人群的基本权益,抑制非政策性生育行为。近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各级各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广大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但是,这些优惠政策与中央《决定》中提出的“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的要求相比还存在有差距,因此,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逐渐实现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成为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义

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从经济利益、价值取向、个人及家庭社会地位及荣辱出发,引导群众自觉调节生育行为、自愿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机制。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日渐完善,形成了奖励、优先、优惠、扶持、保障、救助等一整套政策体系,为保护、激发广大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改革和制度创新,对于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自从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当前,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和双女户家庭,面临着生产、生活、养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社会上最困难、抵御风险能力最低、是最需要政府救助的群体。对实行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给予适当补偿,即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大计,更是建立诚信政府的重要体现。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就是从制度上保障他们得到物质上的救助和精神上的慰籍,使他们优先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而把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关注和改善民生的执政理念,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二)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 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已步入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的发展轨道。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就能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方法由以行政推动为主向依法行政、优质服务方面转变。在以往工作中,我们注重的是对违反政策的群众进行处罚,而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群众缺少应有的奖励。重处罚、轻奖励,挫伤了群众的计划生育积极性,甚至造成了一些矛盾。建立利益导向机制,注重把“处罚多生”与“奖励少生”结合起来,给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其后顾之忧,而且使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家庭感到光荣,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重要保障。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是今后一个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适应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加快健全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落实计生政策、享受奖励的群众逐年增多。通过享受奖励的计划生育家庭在农村的示范带头作用,对周围育龄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自愿地少生优育,从根本上确保低生育水平的持续稳定。

(四)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确保计划生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表明了国家 的政策取向,增强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说服力,使计划生育政策更顺民心,更具人性化,也更容易被广大群众理解和接受。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实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能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从而推动计划生育工作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二、现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奖励标准太低,不足以弥补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付出。现行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是初级的、低水平的,不能满足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需要。我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的标准是每月5元,奖励金一年也只有60元,还达不到低保水平,这既与计划生育家庭为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所做出的奉献和牺牲不相称,也与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日益丰富的社会财富不匹配。

(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覆盖面较小。现行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以保障农村为重点,而城镇无业居民和下岗职工由于户口性质原因,均未曾享受过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能覆盖每一个计生家庭。如:中考加分、奖励扶助政策仅限于农村;而独生子女保健费只有农村计生家庭和有工作单位的城镇居民计生家庭才能享受。

(三)普惠性政策与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协调、不衔接。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普惠性的惠民政策,带给了群众许多实惠。但这些政策不能很好地与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相结合,惠民政策大部分以家庭人口数量为落实依据,生育子女多、人口规模大的家庭获得的收益大;实行计划生育,生育子女少的家庭得到的实惠较少。从某种程度上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甚至发生逆导向的作用。如:土地补偿和拆迁补偿,资金量较大。多生育一个孩子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成本与获得的补偿收益是不可比的。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 “两免一补”政策,多子女家庭孩子读书,其受益远远大于独生子女家庭。

(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关键是投入。除了奖扶资金由中央、省、负担外,其余优惠政策的落实均由县级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自行解决,而县级财政保障能力有限,足额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缺乏资金保障。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建议 中央《决定》指出: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应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加快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是建立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势在必 行,迫在眉睫,是保障计划生育政策顺利推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在思想层面上,解决好宣传认识问题。坚持把利益导向机制作为宣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计划生育工作成就,宣传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宣传利益导向重要作用,使各项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不断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落实利益导向政策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计划生育家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深化广大群众对实行计划生育好处的认识,为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供坚强思想保障。要通过广泛深入、耐心细致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和要求,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亲身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感受计划生育光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二)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快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障机制。由于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健全,依靠子女养老仍是农村多数家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农村群众的生育意愿和生育政策冲突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老有所养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如果不建立健全养老保障机制,彻底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人口计生工作永远将是天下第一难事。当前,国家实施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为探索建立农村 计划生育养老保障体系闯出了一条新路。今年国家将要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这对广大农村群众是个大喜事,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优先把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纳入试点人群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减免农村计划生育家庭个人缴费部分,同时提高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以彻底解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后顾之忧。

(三)提高奖励标准,建立覆盖社会全体成员的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是核心。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资金的承受能力尽可能的提高各项计划生育奖励的标准,使其对广大群众和计划生育家庭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补偿性。同时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淡化单位的主体作用,不分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不管是单位人还是社会人,使其人人都能共享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四)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计划生育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是关键。针对计生优惠政策时效较长、奖励群众较多、资金逐年增加的现实,必须要实行财政分级负担责任制。一是进一步明确县级以上政府为利益导向政策的投入主体,利益导向基本制度以省级以上财政投入为主,明确落实利益导向各项政策各级应承担的比例,把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二是合理确定人口计生事业费分配方 案,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明确新增事业费向利益导向倾斜,提高用于利益导向的比例。三是扩大资金来源,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筹集人口计生公益金,弥补政府财政经费不足,为更好地落实利益导向提供保障,创造条件。

(五)整合社会资源,把惠民政策与计生利益导向结合起来。在落实惠民政策中体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是新形势下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解决计划生育家庭民生问题的具体体现。它涉及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关系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难度较大。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研究政策,把握条件,坚持原则,从解决计划生育家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不违背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条件下,整全各项惠民政策,区分不同计生对象,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最大限度地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

篇8:利益导向机制管理制度

一、农村征地制度及其利益机制的变迁

我国的征地制度在建国初期形成,文革期间由于政治运动处于停滞状态,现行的法律法规是在改革开放后制定的。由于征地制度与经济状况密切联系,因此它的变迁体现了利益机制的变化。

1953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土地征用的法规,确认了因国防、厂矿、交通、水利、市政建设等需要征用土地的合法性。征地的办法是:以最近3至5年产量的总值为标准,对被征土地及其附着物按公平合理的代价予以补偿。当时的征地办法,既体现了加快国家建设的整体利益,又照顾到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较为公平合理的。但是到了1958年大跃进时期,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出现了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加快国家建设的作法,对征地办法作了修改,降低了补偿标准,把3至5年产量的总值,改为2至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建设全面开展,原来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已不适用。1982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增加了新的规则。第一,明确了征地的强制效力,指出“凡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被征地社队的干部和群众应当服从国家需要,不得阻挠和妨碍”。第二,细化了补偿项目,规定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青苗及附着物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等。这些规定纠正了以前的“左”倾错误,恢复了建国初期兼顾国家建设和农民利益的做法,不仅重申了国家需要的强制性,同时细化了对农民的补偿措施。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建设的需要,1987年1月,国家开始实施《土地管理法》;1998年9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土地管理法》,实质是用法制手段来规范征地行为和保障农民利益。其中包括:第一,提出了用途管制和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的原则;第二,规定了征地方案、补偿安置和补偿登记制度;第三,提高了补偿的标准,将原来不超过被征地前3年平均产值的20倍,调整为30倍。

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出台,开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管理,进一步强调了对农民利益的维护:第一,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征地补偿要做到同地同价;第二,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使他们的生计有保障;第三,在征地过程中,要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

《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综观我国土地征用的历史,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较早,但是未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现有的土地征用条例虽然纠正了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更加注重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但是从总体上讲,还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诉求不断提高,因而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也显露出来。

二、农村征地制度中利益机制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及弊端日益暴露,以利益机制为核心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激化,主要表现在利益形成、利益分配、利益调节和保障等方面。

(一)征地范围限定不严

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因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用土地,但对“公共利益”没有做出明确界定,实质是利益的形成机制出了问题,因而造成土地征用范围的盲目扩大。从现状看,我国土地征用不完全具有公益性。建国初期,我们曾把经济发展作为“特别”公共利益来看待,但经过6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渐渐失去其“特别”的理由。而当前的土地征用,大部分是为了满足经营性项目和房地产业的需求。由于“公共利益”的范围没有严格限定,因而出现征用权滥用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将经营性项目“搭乘”公共利益的“便车”,频繁出现“圈地运动”,使农民利益遭受严重侵害。

(二)征地补偿不到位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形成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普遍存在补偿范围狭窄、补偿标准偏低的状况,实质是利益的分配机制不合理,因而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1. 补偿范围狭窄

征地补偿应包括被征地农民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2004年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确定的补偿范围主要包括:土地补偿、劳动力安置补助、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等。补偿范围仅限于与土地直接关联的损失,而对于有间接关联,以及延伸的损失未予以考虑,例如没有顾及失地农民的创业需要和社会保障,更没有顾及他们融入城市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因此是一种不完全补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不仅应考虑他们的眼前利益,更要考虑他们的长远利益。

2. 补偿标准偏低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为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安置补助费为4至6倍,两项的总和不得超过30倍。补偿标准虽有提高,但是仍然偏低。因为随着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和用途的转变,可能带来的累积效益会远远大于目前的补偿标准。上海社科院提供的数据表明,长三角农地征用价格为37.5万~45万元/公顷,农地出让价格为210万~525万元/公顷(一级市场),农地市场价格为1125万~2250万元/公顷(二、三级市场)。由此看出,农村集体及农民所得大概为出让价格的1/10,而农地出让价格仅为农地市场价格的1/5。按土地原有用途进行补偿,不能体现土地的潜在收益和供需变化。事实证明,农地一经征用,其用途改变使地价大幅上升,本应由农民获得的收益被征用者拿去了。

(三)征地程序不规范

征地程序不规范包括相关的规定不明确、对被征地者的权益不尊重、在他们的利益受损时得不到申诉和救助等,实质是利益的调节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征地者和被征地者矛盾的激化。

1. 征地的相关规定不明确、不完善

一是《宪法》对农村土地的产权主体———农村集体,没有指明是哪一级组织,是按份所有还是公共所有,使土地的集体产权难以落实和合理维护;二是对土地征用的审查没有纳入规范程序,有些必要过程被人为省略,使部分投机者有机可乘,获取非法征地收益;三是土地征用程序与农地转用、建设用地等审批程序混杂在一起,在立法规范上缺乏条理性和清晰度,使相关规定和政策难以贯彻落实。

2. 被征地农民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

一些地方只强调农民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而忽视了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调查发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村委会,在征地中缺乏透明度,参与的主体仅仅是征地调查人员、乡政府有关领导、用地单位和农村集体的个别领导,而被征地的农民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虽然《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了相关程序,但农民知道消息时,往往征地已获批准,实质是征地的协调机制不公平,剥夺了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

3. 对被征地人的申诉和救助措施不力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由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裁决”。这样的规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下是否仍然适用?补偿标准是政府定的,有了争议还找政府,实际是错位的裁决方法,是征地保障机制缺失的体现。因此,要求现行立法对征地的司法申诉和行政救助等措施做出明确、全面和合理的规定。

三、征地利益失衡的表层原因和根本原因

征地中的利益失衡问题,产生的表层原因很多,包括土地所有制的缺陷,征地农民、用地单位和地方政府的不平等地位,以及定价机制不完善等;而根本原因是征地制度中的利益机制不合理和不健全。

(一)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完整

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包括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但是,对于“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其运行原则,对于“农民集体”作为产权代表和执行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等实质性问题,并没有明确界定。“农民集体”难以行使对土地的管理和监督,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置。具体表现为,既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将土地卖给其他农民集体,也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购买其他农民集体的土地,更不能购买国家所有的土地。可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是不完整的,并受到种种限制,使相应的集体利益也受到损害。

(二)农民不能维护土地权益

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土地增值。按理讲,应当是土地的所有者———农民集体直接受益。但事实恰恰相反,在土地补偿上农民没有力量参与博弈,甚至没有议价的权利。有些地方的土地交易是黑箱操作,导致徇私舞弊,使农民极度不满。农民转移给国家的是土地的所有权,其价钱却很便宜;而国家出让给开发商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其价钱比征地价高几倍乃至几十倍。

(三)用地单位的利益驱动

征地成本是投资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并不是由政府支付,而是由用地单位支付,因此如何降低开发成本,是每个用地单位必须关注的问题。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统计,近3年来,平均每天约有57个村落结束它们的历史。在我国,非公共利益的征地剥夺了土地所有者的发展权,给农民集体带来了巨大损失。非公共利益的征地,除了不符合社会主义正义原则外,还会带来“征而不用”、“征而迟用”的浪费现象。近年来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土地在融资、保值、增值方面的作用显著。因此,用地单位在申请时想多要土地,有的采取了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等手段。一些开发商通过违规操作拿到很多土地,然后进行倒卖,从而获得丰厚收益。

(四)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影响其调控效能的发挥。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政府面临角色转换的难题。一方面,政府部门不愿失去支配和管理土地的权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职能的转换。在土地交易中,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种角色的错位,不仅违反了公共法人不得谋利的原则,也损害了征地农民的权益。当前,“土地财政”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的重要财源,成为显示地方政府“政绩”的捷径。当然“土地财政”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主要是在现有的税收体制下,中央获取的财政收入太多,而地方又太少,必然选择出卖土地来补偿。这样,地方政府在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刺激下,希望扩大征地规模,甚至不按国土规划,提前和超额征用土地就不足为奇了。

(五)征地定价机制的缺陷

一是征地价格不公平。按照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土地价格实质是土地索取(地租)权的价格。目前,不论是来自理论界的诟病,还是实践中农民对征地的抵抗,以及高发的征地上访都充分说明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法定补偿标准过低属于规则不公,造成的后果则是结果不公。

二是按产值倍数制定的标准欠科学。按照土地估价理论,基本原则是定价要以土地的最高、最佳使用为前提。按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计算,有一个种植结构问题,如果不是最佳使用,计算标准就不公平。且“土地年产值”是个不易确定的数值,计算时主观性很强,增大了征地补偿的随意性。

三是征地补偿未包含土地的增值部分。由于征地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明显带有农民支援国家建设的色彩,农民集体的土地从来没有被作为商品看待。因此,征地补偿不是市场定价,仅是维持农民生存的补偿。由于被征农地的用途改变,通常会导致地价飚升。这样,征地前的计划性运作和征地后的市场化运作,出现了巨大的利益落差。

四是在地区地价的差异上欠考虑。一个地区的基础地价是由区域经济条件决定的,任何土地价格的形成均受区域经济的制约和影响。由于农地产值趋向一致,以此作为测算标准,无法反映各地区的地价差异。

征地补偿机制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失地农民转为市民的进程。大量失地农民由于不能得到合理补偿,因而无力在城市购买住房。不合理的征地价格鼓励农民守住土地不放,使他们成为身份在农村、打工在城市,需要长距离迁徙的“候鸟”,显现出浪费无穷、痛苦无边的不和谐状态。

四、完善征地制度及其利益机制的对策

完善征地制度的实质是要健全与征地密切联系的利益机制,包括利益形成、利益分配、利益协调和保障等机制。一方面,要充分肯定政府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形成对政府权力的必要制约,以保证被征地农民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一)明确各方法律地位,改进利益形成机制

应采取积极措施,明确征地各方的法律地位,特别要维护农民和集体的土地权益,健全和完善利益形成机制。

1.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的权利。目前,我国两种公有制的土地不能“一视同仁”,形成严重的二元体制。这就要求赋予集体与国家平等的所有权,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实行“同地、同权、同价”。

2.赋予农民参与征地谈判的平等地位,使农民对征地过程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对政府征用土地的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3.依法解决被征地的主体不到位问题。由于代表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是虚置的、缺位的,造成非农村集体组织的领导、部门、单位越位、抢位、侵权,这种无视被征地主体的做法,必须通过立法予以纠正。

(二)合理界定征地范围,改革利益认定机制

《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因“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用土地,因此对“公共利益”要有明确解释和严格界限,形成科学的利益认定机制。

1.明确公共利益的界限,严格控制征地范围。

可引入“公共产品”的概念,按其属性来判别和界定公共利益,把公共事业项目与经营赢利项目严格区分开来,避免赢利性项目搭乘公共利益的“便车”。

2.明确“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判别标准。

在征地中要根据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区别,制定不同的安置政策和补偿措施,以便更好地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三)明确政府管理职责,强化利益调控机制

1. 正确行使征地权力。

征地权是国家的强制性行政权力,政府是这一权力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应当严格遵守征地用于公共利益的原则,决不允许以国家建设的名义,牟取非法的超额利润。

2. 通过土地规划来调控建设用地。

通过征收土地所得税或土地增值税,来调节土地市场的运行,真正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 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征地。

在征地中要“为民谋利”,而不是“与民争利”;要逐渐构建一套公正、合理、规范的征地程序和操作标准。

(四)坚持市场定价原则,优化利益补偿机制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管是谁来征用土地,实质都是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必须依照市场价格给予合理的补偿。因此,要让农民平等地参与补偿谈判,具体建议如下:

1.修改《土地管理法》中按“平均年产值”倍数计算征地补偿的规定,制定出更加合理、规范和能为多数人接受的计价方法。征地补偿既要包括被征地者的直接损失,又要包括他们的间接损失;既要考虑被征地者的眼前利益,又要考虑他们的长远利益。

2.要按市场原则进行征地补偿,不应以农用地的价格来确定补偿标准,而应以建设用地的价格来评估与确定补偿标准,避免土地一级市场与二、三级市场的过大差价。

3.农民作为弱势群体,除了按照市场机制补偿以外,还要对农民实行倾斜性保护政策,使他们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还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五)合理调配补偿费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分配征地补偿费时,应合理规定集体留存的比例。土地补偿费在农民和集体间的分配,目前还缺乏细化的、可操作的规章。实践中各地的做法不一,处于无序状态。在土地补偿资金的分配中,乡、村、组层层截留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资金的分配比例、发放时间、发放对象上随意性较大。建议规范征地补偿费的比例,在承包地被征用后,农民与集体可参照原先承包收益的比例分配补偿费,并为失地农民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六)健全调解和诉讼制度,强化利益保障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调解和诉讼制度,是强化利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补偿安置纠纷是征地中最集中、最多发的矛盾,又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民事冲突,应采取有效的法律途径予以缓解和化解。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政府和农民都可将案件送交法院处理。法院可以要求双方聘请独立的土地评估师,提供土地评估报告,并由法庭做出调解或判决,以完善征地的利益保障机制。

摘要:在我国农村征地中的利益失衡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这一现象的表层原因很多,包括土地所有制的缺陷,征地农民、用地单位和地方政府的不平等地位,以及定价机制不合理等;而深层原因就是征地制度及其利益机制有缺陷和不完善。因此,要通过明确征地各方的法律地位、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转换政府职能、按市场机制定价及合理分配补偿资金、健全法律调解和诉讼制度等途径,改革和完善农村的征地制度及其利益机制。

关键词:征地制度,利益机制,公共利益,补偿标准

参考文献

[1].刘浩.国外土地征用制度的实践及其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启示.农业经济.2002.5

[2].何楠.社会冲突视角下的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科教导刊.2010.1

[3].钱忠好等.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4.5

上一篇:大华银行面试流程及内容下一篇: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