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2024-04-20

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共2篇)

篇1: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兴文县为了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确立了“挑战极限定目标、科学统筹谋思路、凝心集智添措施、突破常规抓落实、团结协作求实效” 的推进方略,找准了超常发展的关键在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工业。力争在两年内,工业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

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兴文以世界地质公园闻名,又以矿产资源丰富著称。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延伸产业链,将工业做大做强,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未来两年内,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亿元,税金3亿元;培育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15个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10%,这是兴文工业强县的既定目标。在即将过去的2008年里,兴文在招商引资和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认清县情 找准关键

兴文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要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提速发展目标,并确立了“挑战极限定目标、科学统筹谋思路、凝心集智添措施、突破常规抓落实、团结协作求实效”的推进方略,一系列“组合拳”为提速发展“热身”,显示县委、县政府力促兴文跨越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科学执政的核心是规律意识和逻辑推理。为此,县委书记郭朝辉、县长张平再三强调:每一个提速指标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都需要数据推理,做到“挑战极限”和“科学统筹”的统一。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一个“数”解兴文跨越发展的“路线图”就这样浮出了水面,成了党政决策的依据。数字是冷酷的,但往往令人理性,从数据中清晰地看出了经过全县人民艰苦奋斗的兴文已今非昔比,兴文在优雅地“转身”并开始呈现“升腾”的态势,奠定了跨越的基础,增强了发展的自信。然而,冷酷的数字也让人看清了兴文的落后现实。

一是从经济力量看,令人担忧。2006年GDP在全省181个县中排名第119位,全市10区县中排名第9位,财政收入在全省排名133位,全市排名第9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排名115位,全市排名第9位。县级综合评价在全省排名136位,全市排名第9位,民营经济综合评价在全省排名99位。“八九不离十”,意思是兴文多数发展指标在全市10区县中排位在第八、第九、第十的状态,代表着后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都远远落后于时代。

二是从发展后劲来看,同样令人郁闷。先天的地理位置和基础滞后,在市场经济资本趋利性的本质面前,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向上,总处于不利位置。即便兴文拥有世界级的旅游品牌和相对富集的矿产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酒好也怕巷子深”,要想把隐性财富尽快转化为显性生产力,都常常陷入“知易行难”的窘境。

三是从人才知识力量看,也令人忧虑。由于兴文历史上长期的贫穷落后,“良禽择木而栖”、“孔雀东南飞”仍是“现在进行时”,教育热点外移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创业人士严重“贫血”。尤其令人忧虑的是:长期形成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严重阻碍了兴文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全市都在跑步向前的情形下,如果兴文采用低度发展标准来自慰自乐,而不雄起追赶全市“雁阵”的话,无异于自我矮化和自我堕落,那将会把又一次提速的机遇演变为危机。因此,兴文提速发展是势在必行。

十五期间,兴文县旅游业占GDP的2.9%,而工业经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2.2%,规模以上工业占财政收入的“半壁河山”。这说明县域经济的主动力仍在工业,仍然要依托于工业。县域经济不强,主要表现在工业不强,缺乏重大工业项目,尤其是缺乏对经济和财政有支撑力作用的工业龙头企业。如果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轴”,在短期内培育起支撑县域经济和地方财政税收的骨干产业,形成强劲的工业经济带动,资源禀赋没有转化为物质基础,实现兴文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因此,县委、县政府提出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依托资源优势,抓安全促煤业,抓环保促硫业,抓基础促盐业,以资源换取工业支撑体系,这是理智的工业发展之策。为此,在2008年里,县委、县政府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引进大项目、培养大企业,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工业。

兴文之所以长期发展乏力,是因为陷入了“上级支持有限,自身投入不足,积累发展太慢”的困境,要从困境中突围,招商引资是捷径,是提速发展绝佳的“助推器”。在兴文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程度都很低的县情下,谋划提速发展,最为现实的途径也就是招商引资。因此,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提升到“招商活县”的战略高度,当作经济工作的头号工程来抓。但往往“理念好、执行难”,要将认识转化为全社会自觉行动仍有许多困难,根源在于缺乏“舍得一身剐”的勇气。兴文发展条件较差,而资本又趋优逐利,这就要求比人家更舍得牺牲。筑巢引凤,顺势变势,“势”成则事成。这个“势”,说穿了就是要政策特宽,手续特办,设施特优,保护特好。同时,还要把握好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方式:靠让利来驱动,靠项目来拉动,用资源去吸引,还要关联主辅,甘当“配角”和“打工仔”。只有这样,穷山沟里才可能引来凤凰。

审时度势 把握机遇

当前,兴文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展期:

一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全国产业布局调整转移,外资西进,东商西移,台资内移以及东南沿海发展空间相对缩小,资本向内扩张,使兴文拥有承接产业转移实施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机遇。

二是富集的矿产资源。兴文拥有煤储量11亿吨,硫铁矿储量13.8亿吨,盐储量48亿吨,石灰石100余亿吨,以及大量未开采的矿产资源,为发展矿业经济,构筑工业支撑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兴文是四川重点产煤大县,硫铁矿储备占全省的70%,盐和石灰石储量十分可观,在全球、全国能源危机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物以稀为贵”,将丰富的矿产资源转化为经济产业优势已水到渠成,兴文是一个“聚宝盆”,关键是有无独特的开发眼光和加快发展的意志力。

三是独特的旅游资源。兴文是天赐的“风水宝地”,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旅游知名品牌,为加快发展以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打造“城市名片”,搭建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的平台,构筑“产业联动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厚重的人文资源。兴文是骠悍的古民族——僰族最后的消亡地。留下一个个不解之谜,千古悲剧饱含了无穷追思和神秘色彩,这恰恰是打造僰文化吸引游人的最佳基因;兴文是四川苗族聚居最多的县,色彩斑斓的苗族习俗和浓郁的苗族风情,特色鲜明。兴文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和川南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场地,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积淀丰富,这些都是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的丰富载体。五是不断改写的地缘优势。兴文地处川滇黔结合部,是川滇黔三省的重要“节点”,宜长路延伸到石海,使全县交通条件得以彻底改善,地缘优势得以改写。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西南交通大枢纽和区域性经济中心,规划建设的西南交通枢纽呈“丫”字形,其中成贵铁路和高速公路出川南通道经过兴文,渝贵铁路也经过兴文,川黔高速公路从江门设连接线直达兴文。兴文内地山区的封闭劣势将逐步转变为开放强势和招商引资优势,为兴文加速融入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攀西——六盘水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提供了有利条件。

筑巢引凤 顺势变势

兴文的资源优势和正在改善的区位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关注,吸引着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的企业家来兴文投资发展;优惠的政策和宽松的环境,更是让优势企业所仰慕,大集团大企业纷纷落户兴文,就在全球经济危机正处于高峰期的2008年冬天,兴文工业企业发展却迎来了充满生机的春天。

11月29日,攀枝花钢城集团宜宾瑞兴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7亿元、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工程在兴文隆重举行开工典礼。该项目从签约注册、选址环评、征地拆迁、入场公路建设到正式开工,仅用了5个月时间,可谓“毫不犹豫,速战速决”。

宜宾瑞兴实业有限公司是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在川南地区的战略发展区域性核心企业。该公司充分利用开发该地区石灰石、煤炭、盐矿、硫铁矿等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水泥建材、煤化工、硫铁矿开采加工、氯碱、能源、物流、综合性服务等产业。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是以炉窑技术为核心,采用先进的旋风预热、预分解炉技术,节能的粉磨工艺和设备,以及环保除尘工艺设施,通过全流程的DCS控制系统和CMIS管理系统光子计算机集散控制为代表的自动化过程控制,实现高效、优质、低耗、清洁生产。该项目主体生产线占地368亩,在14—18个月内新建一条集石灰石矿开采、9000kW纯低温余热发电、日产40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及配套设施为一体的工业项目。项目投产后,可利用当地硫酸渣等工业废渣37.24万t/a,增加本地原煤利用20万t/a,充分利用废气余热等二次能源发电,年发电量为6048万千瓦,年产熟料160万吨,年产普通硅酸盐水泥100万吨、复合硅酸盐水泥100万吨,产生显著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将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兴文县拥有占全省70%以上的硫铁矿储量;原煤储量名列宜宾市第三位;盐矿储量48亿吨,石灰石储量超过100亿吨。长期以来,兴文工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拥有的丰富资源极不相称,发展工业经济的巨大潜力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通过深入分析,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要加快兴文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工业强县” 战略;要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强化“工业强县”意识,树立以大项目促大投入,以大投入促大发展的意识。

近年来,兴文抢抓全球能源日益稀缺的大好机遇,依托资源优势,创新招商理念,转变招商模式,走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环境招商、情感招商的路子,招商引资工作一路红红火火,捷报频传。继攀钢集团、地奥集团落户兴文后,今年4月,山西晋峰源中鼎煤业入驻兴文;5月,攀钢矿业宜宾有限责任公司在兴文县挂牌成立,攀钢集团计划

总投资14亿元、年产600万吨的硫铁矿洗选项目在兴文正式实施;6月,攀枝花钢城集团投资7亿元、日产4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落户兴文;湖北洋丰集团、东方希望集团等企业纷纷在兴文投资或即将注入资金进行项目合作。

新引进项目,兴文县从立项到投产的全过程实行“菜单式”服务,对各涉及部门的责任人、服务内容、办结时限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对特别重大的项目,成立重大项目推进组,推进组成员由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对所包办的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解决,为项目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确保项目顺利建成投产。

整合资源 深度开发

兴文煤炭资源丰富,过去有许多小煤窑,随意开采既破坏了资源和环境,又带来安全隐患。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兴文县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对合法小煤矿资源、资产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重组,实现集约化开发经营,推进小煤矿采煤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提高办矿水平。通过资源整合,大幅度减少小煤矿的数量,提高办矿规模和安全生产装备、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的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发生。

兴文矿业开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如何进一步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做大做强矿业,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兴文县党政一班人超前思考,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矿业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料型”向“加工型”转变。坚持高起点、高效率、高效益原则,重点发展资源型转化项目和综合利用项目。

围绕矿产、建材、化工、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兴文以矿业资源深度开发为切入点,聚集规模优势,强势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四大产业集群,引进了攀钢集团年产100万吨硫铁矿和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洋丰集团年产50万吨硫铁矿、地奥集团兴文宏能年产30万吨原煤、仙峰宏能年产45万吨原煤、中鼎煤业年采洗选60万吨精煤、鸿源化工年产25万吨硫铁矿及9万吨原煤等一批龙头企业和财税附加值高的项目,带动全县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系列开发,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促使兴文工业经济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建工业园区开“绿色通道”

工业集中园区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好工业园区对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兴文县纳入宜宾市“十一五”规划的工业集中区——“太平工业集中区”,该区按功能分为A区和B区,总面积24平方公里,其中B区4平方公里,主要功能为煤炭、硫铁矿采掘业和新型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产业;A区20平方公里,主要功能为承接B区产业及分类产业链的延伸开发。

目前,A区规划方案正在审批过程中,B区已完成规划。在基础设施方面,B区三级水泥路建设已竣工,供水工程规划、110KV电力规划双回路建设已经启动,正在积极推进。B区已入驻攀钢集团、湖北洋丰集团、锦巍集团、五星集团、华福矿业集团等5家企业。其中,攀钢集团拟建设600万吨硫铁矿开发项目,首期100万吨,投资2.5亿元的硫铁矿采洗项目已经启动,在2009年8月竣工投产;洋丰集团投资1亿元建设50万吨硫铁矿采洗项目已全面启动,在今年底投产;五星集团扩张凉水井、江兴煤矿技改15万吨工程全面启动,在2009年上半年完成;锦巍集团扩张黄家沟硫铁矿技改为30

万吨和黄家沟煤矿技改为21万吨已经启动;华福矿业集团8×500KW瓦斯发电工程将在今年内完成。为了搞好金融服务企业工作,兴文在全市率先成立金融办公室,专门负责解决银企合作、银政合作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对入驻兴文的大、中、小企业开展针对性的融资协调服务。目前可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贷款业务的银行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信用联社、邮政银行四家;为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的注册公司有:兴文县诚信担保有限公司、兴文县聚诚担保公司两家,它们已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笔担保业务。

为了更好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工业,加快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进程,兴文成立了太平工业集中区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有关县领导和部门、乡镇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集中区规划和建设的指挥协调工作,明确县委专职副书记主抓工业集中区建设,做到机构明确、人员到位、责任落实,指挥统一。

为了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兴文县成立了重大项目办公室,组织专业队伍,依托煤、硫、石灰石、盐矿等资源优势,瞄准国家、省、市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建立工业项目储备库。在去年包装35个项目的基础上,2008年以硫化工、煤化工、盐化工、硫磺渣综合利用、煤矿瓦斯抽放发电等项目为重点,正在论证包装10个以上成规模的项目。坚持企业主体、政府主导、中介搭桥、市场运作,以商招商、产业招商,资源招商、项目招商,以情招商、全民招商,会展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多轮驱动、多方努力,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抓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引大集团发展大企业、以名优产品铸造大品牌。

为了搞好服务工作,凡是入驻项目都明确县级领导定点联系,并开设书记、县长“绿色通道”,“一企一策”、特事特办;在对各级班子目标考核和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中,加大对工业目标考核,并实行工业工作“月汇报、季考核、年交帐”制度和重点工业项目专项督查制度;分管工业县领导和部门一把手实行每季度集体到工业集中区现场办公,对建设项目实行菜单式服务,为企业生产、发展排忧解难。

为了优化交通环境,兴文成立了“交通节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狠抓竹海—石海快速通道、川黔高速接口、成贵高速公路宜叙段、成贵铁路宜叙段等重大项目的争取和建设,力争兴文早日建成连接川滇黔,沟通成都、重庆、贵阳、昆明的重要交通节点;同时,在今年内将实现县城—乡镇—工业集中区之间互通水泥路。加强电网建设,投入3500万元,建设安全、可靠的县域骨干环网及工业集中区输变电网,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可供容量超10万千瓦。优化政务服务,全县221个行政审批项目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全程代理、并联审批;开展“欠满意”单位测评和“创满意”单位活动,强化行政效能监督,对服务不到位的部门严肃处理;全面梳理投资与准入、用地与环保、财政与税收、金融与外贸、科技与人才、品牌与创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向社会公开、吸引企业入驻。

发展超常希望无限

县委书记郭朝辉自豪地说:“今年兴文仅用10个月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宜宾市下达的全年工业和招商引资任务。前10个月,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2.6%,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6%,这三项指标增幅名列全市第一,这让兴文人看到了未来充满无限希望。”。

今年,按照四川省委提出的“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发展”和宜宾市委提出的“自加压力,加快发展,多作贡献”的要求,兴文准确把握形势,深挖潜力、开源增

效,成效突出。作为矿产资源大县的兴文,克服了今年初冰雪灾害带来的困难,把灾后重建当作凝聚民心、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来抓,以超常努力实现了工业经济快增长和招商引资重大突破。

今年9月,兴文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工业强县”步伐的决定》,制定了未来两年工业发展目标。兴文工业体系已经初具雏形,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到2010年,全县硫及硫化工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80.9亿元,煤及煤化工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7.4亿元,建材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8.8亿元,食品加工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7亿元,纺织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6亿元,机械制造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1亿元,电力企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7亿元,其它企业年销售收入将达到3.2亿元,合计132.4亿元。

随着一批重大工业项目的竣工或开工,兴文工业将不断发展壮大,这必将为今后两年工业经济跨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两年,并不遥远,兴文工业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大关!

篇2:举全县之力强势推进工业强县战略

今年以来,寺庄乡立足乡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提高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优化投资环境。1至9月,全乡完成工业增加值14608万元,同比增长35.2%;实现销售收入47322万元,同比增长36.01%。

寺庄乡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略,不断进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在科技创新上,寺庄乡还引导企业围绕市场的变化,突出结构调整,推进产品创新。乌兰木伦牧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乳酸为主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优化产业升级,由生产乳酸转向L—乳酸、乳酸盐、乳酸钙和聚乳酸项目,增强了产品竞争力。“我们公司立足当地玉米资源优势,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全面技术升级,新上了3万吨精制乳酸盐八个品种三个系列,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保证了企业健康运营。目前,我们的系列产品年产量达到2万吨,稳居濮阳第一。”总经理于培星说。

大乐面粉厂是一家小麦加工企业,他们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再创新,改进了15道工序,面粉纯度由过去的不足60%提高到现在的98.99%。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全县面粉加工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实现了技术和品牌输出,兼并控股了寺庄本地的5家小企业,销售市场从寺庄乡、南乐县拓展到清丰地区,真正“把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董事长赵天学说:“我们下一步将继续加快技术升级改造,扩大规模,全力拓展县内外市场,把大乐打造成本县一流的面粉产品加工企业。”

寺庄乡坚持把强抓工业作为破解传统农区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全力扶持工业企业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转变,成功走出了传统农区工业化特色之路,演奏了一曲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和谐发展的新乐章。

突出工业招商,积聚发展要素。今年以来,寺庄乡紧紧抓住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资本加速转移的重大机遇,主动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同时,根据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确定了纺织、养殖、农产品及其深加工、特色种植等

6个特色产业为重点,着力发展优势产业,壮大支柱产业,拉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搭建融资平台,突破发展瓶颈。截至目前,在金融支持乡域经济促进月活动中,该乡共有9家企业的13个项目与县内金融机构实现了对接,对接资金达0.72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工业企业的发展。

上一篇:半坡店乡计划免疫工作总结下一篇: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