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方法

2024-05-07

道家思想方法(共9篇)

篇1:道家思想方法

道家思想的核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不好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因此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之道,自然之道。“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严子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3、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四种状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4、虚其心

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愉悦;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性命的乐趣。虚心:能够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能够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虚心的好处:能够超越自我,否定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虚心是一种美德,——心量个性大,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个性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忘却才能到达)。经营智慧:忘却屡屡经验(使自我成功的方法、经验,学习更新的、更好的东西)才能有更适合发展的东西。

5、正言若反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反动“-事物的发展务必是朝相反的方向户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务必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美国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思考正反的转化。学习并领悟:放下掉(防止盛极而衰);继续挖潜。

篇2:道家思想方法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户外的法则

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而常常走向极端,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甚至进而反对一切人类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否定礼貌的价值;因反对权威和社会的等级秩序、批判社会弊端而放下社会职责、淡漠参与意识、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绝任何具体实际的社会改革措施,等等。就应看到,道家思想中的这些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的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务必的腐蚀性。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

篇3:道家古代管理思想初探

道家古代管理思想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谋略型特征, 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以道佐人主者, 不以兵强天下。”“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 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 是谓天下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这些充分说明, 道家所关切的政治是以侯王、君主、圣人和国家、天下为其价值指向的。此其一。

其二, 道家主张宽松的政治而反对政治苛严。“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在老子那个时代, 不存在什么比“治国”、“用兵”、“取天下”更大的政治, 正因如此, 老子的古代管理思想将这一切相混而获得了浓厚的政治情趣。

最后, 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终因具有十分强烈的谋略意识而成为“君人南面之术”。

一、思想出发点

道家学说蕴涵着自成体系的古代管理思想, 它们影响着中国古代的管理, 并成为中国古代主干管理思想的构成要素之一。

通常认为, 道家学派源于老子, 根据郭沂在《从郭店竹简看先秦哲学发展脉络》 (载《光明日报》1999年4月23日第五版) 中的观点:老子乃春秋末期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聃。本文主要根据出自老聃的《老子》来讨论道家古代管理思想。

道家之所以被称为道家, 最主要的是他们讲道, 且以道为宗。道是道家学说的核心范畴和基本概念, 抽去“道”, 道家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老子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道法自然”, 为其“无为而治”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哲学支撑。我们借助“道法自然”引出道家古代管理思想的思想出发点:道是宇宙之本质, 万物之母。万物皆由道而生, 依道而存。“道法自然”, 即道惟以自已为法, 更别无所法。所以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得知, 君王治理国家应循道来用“无为而治”。

首先, 道是宇宙之本原、万物之母。在老子以前, 人们普遍认为天是万物之父, 万物皆由天而生。老子则不然, 他说,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寂兮寥兮, 独立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第25章》) 。老子告诉人们, 名为“大”的道早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浑然而成, 它寂寥无形无声, 独立长存不改变, 周而复始永不消失。

其次, 万物皆由道而生, 以道而存, 而道则以自己为法。老子说:“道者, 万物之奥, 善人之宝。” (《老子·第62章》) 奥是指房子的最里面, 在房子的西南隅是祭神的地方, 这里则指主人、创造者。老子要告诉人们的是, 道是万物之主、善人之宝, 正因为道是万物之母, 万物由道而生, 所以万物必须以道而存, 循道而行。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 本文对“道法自然”的解释接受张岱年的看法, 他反对把“自然”当做专名, 而把“道法自然”解做“道取法于自然”。在他的《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 “自然”被解释成“自己如此之意”, 因而“道法自然”也就变成“道以自己为法”, 或者说道是“自己如此”。

最后, 君主治理国家应循道而采用“无为而治”。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的最高法则是自然而然, 故道常无为, 但道生成一切, 故又无不为。老子有言:“大道泛兮, 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老子·第34章》) “道生之, 德畜之。长之育之, 成之熟之, 亭之毒之,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元德。” (《老子·第51章》) 这是说, 道虽生万物且为万物之宗, 然而并不是像有人格的上帝主宰一切和统治一切, 万物皆由道生成, 而道之生万物和万物遵循于道, 都是无为而自然的。从“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可以得出, 君王治理国家必须循道而采用“无为而治”。无为与无不为组成了道家之一对反与复。正因为无为实质是为了无不为, 所以该哲学命题为道家治国之道因谋略化而成为历代君王“南面之术”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治国谋略

不能把无为而治看成是让君王放弃权力, 取消治理, 解除对人民的一切束缚。事实上, 老子正是企图借“无为”这种迂回来实现君王的治理目的, 让君王运用权力巧妙地把人民束缚在这块“老死不相往来”的土地上, 实现其治理的稳定和功利。在无为而治下, 老子提倡使用的既不是赤裸裸的严刑峻法, 也不是温情脉脉的仁义说教手段, 而是造成一种“无智”、“无欲”的社会不发达环境, 实行以智治愚, 最终实现君王对百姓的有效治理。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基本精神, 由此看出君王“南面之术”之实质。“南面之术”来源于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特点。古人所造房屋多是坐北朝南, 由于房屋南向, 尊长大半坐在正中面向南方, 卑幼自然向北。“南面”、“北面”之称由此而起。“南面”用作指高高在上的治国主体, “北面”则指俯首称臣的官僚或卑下的奴仆、贱民百姓。因此, “南面之术”便自然地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君王驾驭臣下、压制人民的手段和权术。既然道家思想的渊源之一是古代帝王的治国经验, 那么老子“无为而治”成为君王“南面之术”也就顺理成章了。

“无为而治”的具体手段选择及管理谋略化倾向得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支撑。既然万事万物由道而生并依道而存, 道所代表的万物运动变化总规律是反复——事物在一方向上演变, 达到极度, 无可再进, 则必然为其反面, 如是不已, 所以“无为而治”的君王“南面之术”主要表现在《老子》一书的弱用之术上。如刘泽华在《中国政治思想史 (先秦卷) 》中所述:“《老子》一书的主要贡献在于全面揭示了柔弱在矛盾中的地位与作用。这样可以把握‘为无为’、‘知无知’、‘事无事’、。‘无为无不为’以及‘柔弱胜刚强’的真谛。《老子》的作者是正题反做的专家……作者们极为聪明狡猾, 他们为统治者出谋划策, 却不正面陈言, 更不阿谀, 常常在嬉笑怒骂中奉上权谋治术。”

老子的弱用之术主要包括以下诸多方面。

静观待变:君王治国时, 应遵循“静为躁君”原则, 以安静主宰动躁, 做到临事不惧、镇静自若而求胜人一筹。

守弱用柔:老子认为, 柔弱最有生命力,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老子·第43章》) 。“天下莫柔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老子·第78章》) 老子宣扬柔弱胜刚强, 提倡守弱用柔。

知盈处虚:治理国家时, 自然应选择能时时遵守天地自然之道者。不管做任何事都不要太过分, 且又虚怀若谷, 毫不自傲, 所以能推动万物发展以旧更新, 此谓“不盈”。除此以外, 还有“去余”, 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第77章》) 。这样, 治理国家时, 若能遵照“不盈”和“有余”原则, 就可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居上谦下:老子分析和讨论了上下、贵贱、难易、大小和胜败之间的关系, 不主张儒家的居上示尊来维护上的神圣性, 而是采取迂回方式, 主张居上谦下, 以下安上。

三、治国手段

从“道法自然”出发的“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治国手段。所谓“无为而治”, 乃指治理国家时依循社会发展规律而顺其自然的作为。治国主体既不对人民强加妄为, 做到减少外部控制而使民自作自息、自生自灭, 又要尽力消除引起有为的社会条件, 使民无知无欲而不能为或不敢为, 两者互为补充构成了道家的“无为而治”。

首先, 老子对君王的治国之道作出评价, 提出理想的治国之道就是无为而治。 (《老子·第17章》) 有言:“太上, 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悠兮, 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这是说, 治国的君王可分为四等:最好的君王, 总是在百姓之上默默地治理国家, 百姓虽知道他的存在, 但并不会感觉到他在为百姓做些什么;次一等的则是人民意识到自己在善政下生活, 对君王充满感激之情;再次一等的是君王治国制定很多刑罚, 使人民对君王存有恐惧之心;最坏者, 倒行逆施, 人民不但不敬畏他, 还起来反抗他。君王若诚信不足、乱施乱为, 人民就会有不信任的心理。所以, 理想的治国之道自然就是:君王悠闲、自在, 很少发号施令, 事情办成了, 百姓并不知是君王的功劳, 反而会说, “我们本来就是如此”。老子认为, 在这样的治理下, 君王和人民相安无事, 大家都过着安闲舒适的生活。

其次, 老子把君王的有为看成是引起社会祸乱的根源。因此, 君王必须顺应自然, 采用无为而治, 亦即不对人民强加妄为, 做到减少外部控制而使民自作自息、自生自灭。 (《老子·第75章》) 写道:“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 是以难治。”此即说, 人民难以治理是因为治国主体政令繁多, 百姓不胜其烦, 所以便以狡诈相向, 变得难以治理。老子把重税、刑杀和战争看成是产生社会祸乱的根源。他说道:“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 (《老子·第75章》) “朝甚除, 田甚芜, 仓甚虚。服文采, 带利剑, 厌饮食, 财货有余, 是谓盗夸, 非道也哉。” (《老子·第75章》) 老子认为,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老子·第57章》) , “民不畏死, 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第74章》) 。治国主体依靠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苛政逼得民不聊生, 百姓必然起来造反。

最后, 作为无为而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治国主体必须设法消除便民有为的社会条件, 使民陷入不能为或不敢为的境地。老子把“有智”、“有欲”看成是人民产生有为的最根本原因, 因此要实现无为而治, 关键在于消除智与欲:经济上为使人们不再争夺财货, 应毁掉一切巧利之器, 不贵难得之货, 把黄金视为粪土;政治上, 应不尚贤, 这就可以避免人们争风斗智, 而做到“使民不争”;精神上, 则要去掉一切知识, 绝圣弃智而民利百倍。治国主体应制造一个禁区, 使人民不敢为欲求利。老子公开声称“罪莫大于可欲” (《老子·第46章》) , 即谁有欲望和智慧, 就给谁以惩罚, 甚至是“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 (《老子·第74章》) 。由是, “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 则无不治” (《老子·第3章》) 。

参考文献

[1]孙以楷:主编《道家与中国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刘文英:主编《中国哲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篇4:道家养生思想特点和方法

1、道家养生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时形成,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道教徒尊称创立者之一张道陵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后又分化为许多派别。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而作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不停地无中生有、有又还无地周而复始运转变化”。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以《道德经》、《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道教有着各种积极的意义:道法自然、珍爱生命、珍爱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得道成仙。通过度化了自己,提升了个人的生命质量与灵魂能量,再进一步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以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精神和肉体进行自我控制,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突破生命的桎梏,掌握自己的命运。养生思想是道教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道教养生观,就是道教对人的生命、人与自然、精神与自然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也就是道教养生思想的基础。事实上,道教养生思想又是道教思想和哲学的主体和特色。

2、道家养生思想的特点

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视现世生命存在的宗教。在道教徒看来,人的生命是最为可贵的,因此人生最为重要的任务和最大的目标,是要努力养护和发展自己的生命。道教教义的核心是道,所谓得道,就是人们经过修炼获得的长生不死之道。得道之人可以返本还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体性,永恒不变。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所以,人们应当热爱自己的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基于这样的认识,炼养躯体、健康长寿自然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葛洪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过乎长生之方也。”因为道教将长生作为信仰的核心,所以道教将身体的养护与延续置于一个极高的价值尺度之上。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在《坐忘论》中说:“夫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生。言长久也,得道之质也。”人们只要得道,就可以“形体得之永固”,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在道教养生家看来,要想做到长生不死,肉体成仙,首先应当从爱护、保养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着手,注意自身的锻炼和养护。因此,早期道教养生家提出了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

道教养生的基础是元气论。元气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道教在养生思想上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元气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古代养生学的气功、服食、房中等实践方法和理论体系。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认为,气分为天气、地气与中和之气,三气“交而为合”,“相亲相爱”,以养芸芸万物众生。人是天地中和之气的产物,人欲长生不老,就应修其根本,以养气炼气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守气而不绝也。故天专以气为吉凶也,万物象之,无气则终死也。子欲不终穷,宜与气为玄牝,象天为之,安得死也。”

3、道教主要的养生方法

道教自创建以来,就十分重视养生之道,通过历代道教养生家的实践和积累,已经形成独具风格的养生方法。

3.1注重精神修养 所谓精神修养,主要是指人的情志、性格和意识等方面的调养和护理,亦可理解为精神、心理卫生的修养和锻炼。

道教教主老子就十分重视精神修养,提出清静无为,以净化心灵,老子认为,这样可以使人获得一种恬静闲适、洒然超脱的心境。为此,他提倡“致虚极,守静笃”。以摒弃一切欲念,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告诫人们在养生过程中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要求。老子所提倡的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不仅对道教养生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祖国医学也有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的记载,这表明,祖国医学也十分重视精神修养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道教在精神修养方面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重视道德修养。老子曾经说过:“重积德则无不克”。葛洪指出:“为道者当先立功德。若德行不修而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而孙思邈则把道德修养放在养生的首位,反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指出:“夫养性者,欲所习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道教在养生方面不仅在理论上反复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且还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作为道教徒们行为的规范。

3.2重视形体锻炼 形体锻炼是道教养生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主要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姿态、动作,创编各种形式的健身体操、保健按摩等,通过这些形体锻炼,使身体得到适度活动,促进人体气血流通,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运用仿生体操作为形体锻炼的手段,在我国古已有之。例如,在先秦时期庄周在 《庄子·刻意》中就有“吹昀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等记载。西汉的刘安在《淮南子》中也有“熊经鸟伸、凫游猿擢、鸱视虎顾”的“六禽戏”等记载。然而,最有影响、流传最广的事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创编的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的“五禽戏”。因此,道教养生家就在这些导引术和仿生体操的基础上,创编了形体锻炼的体操,作为健身锻炼的手段。例如,葛洪在《抱朴子·别旨》中就有“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蹶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的记载。他在该书中还记载了许多仿生导引术,如龙导、虎引、熊经、龟咽、燕飞、蛇屈、猿据、兔惊等等,极大地丰富了道教形体锻炼的内容和方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还专门列了形体锻炼篇——《导引按摩》,在该篇中收录了许多导引按摩的术式和方法,其中详细地介绍了华佗“五禽戏”的具体术式。司马承祯在《修真精义杂论》中,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对导引术的健身功效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夫肢体关节,本资于动用;经脉营卫,在于宣通。今既闲居,乃无运役事,须导引以致和畅。”“是知五劳之损,,动静听久;五禽之导,摇动其关。然人之形体,上下相承;气之源流,升降有序。”同时,司马承祯还通过自身形体锻炼实践,创编了一套坐式导引十六势,指导人们从事形体锻炼。

3.3讲究呼吸修炼 呼吸修炼主要是通过练吸、练呼、呼吸皆练,或者配合形体和意念的锻炼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体内阴阳平衡,气血流通,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篇5:道家思想

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分四象,四象分八卦,一卦变八卦,八八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5、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

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老子

7、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8、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

10、见素抱朴、少私寡欢。——老子

1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庄子

15、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

16、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

17、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

18、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庄子

1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0、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2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道德经》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3、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24、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25、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道德经》

26、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27、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28、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29、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30、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

3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32、多言多败,多事多害。——《训蒙增广》

33、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

34、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列子·说符》

35、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篇6:道家行政管理思想

本文通过对道家思想中的核心行政管理理念的归纳和探析,指出现代行政管理要注重更新领导观念、重视行政环境的影响、重视领导素质的建设等重要启示。

关键词:道家 无为而治 行政管理 管理思想

老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亦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一棵长青树。

道家政治思想的共同点是“无为而治”,其中博大精深的行政管理思想和管理智慧,对推进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改革有着十分积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道家行政管理思想探源

老、庄是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提出了“无为”管理的最高原则,《老子》一书最早还提出了“政善治”的行政管理理念。

这种思想是对当时国情民意的针对性思考,丰富的辩证思想内容构成了其独特的管理谋略。

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天下诸侯纷争,都欲一霸天下,想有所为。

有为的对象是百姓,所有军事、政治斗争的焦点,哪一件最终都离不开百姓,赋税、苛政、严刑、厉法、战争等军国之事,无一不施之于民。

百姓在重压之下,或反或逃,苦不堪言,故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老子认为君王的这种“有为”违反天道,逆于自然,当然不得其果。

应“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定,无事而民自富,无欲而民自朴。”只要统治者自己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一些于国于民不利的事,百姓没有外来因素的骚扰,便会自然归于教化,按时农作,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老子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在当时诸侯纷争、百姓涂炭的社会形势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道家行政管理思想梳理

经过提炼、分析,道家的行政管理思想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他说:“爱民治国,能无为乎?”“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意思是只要统治者顺应自然,万事万物就会自己发展得很好。

因此,他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把天道自然的思想,推之于人道,认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无为自化,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有人认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具有消极保守的一面。

我们应当看到,老子讲“无为”,又讲“为无为则无不治”。

通观《老子》全书,他都十分强调“治”。

只要我们把“无为”与“为无为”结合起来考察,就不难理解,“无为”决不是消极被动的无所作为,它的本意是遵循道和因自然;“为无为”则指积极主动地守道并按自然法则办事。

或者说,无为而治不是不治,而是通过不治来达到治,通过有所不为而实现有所为,无为而功自成,是一种最高最好的治。

2.“道在不扰”的管理精神

老子的无为而治在策略上又叫以静制动,要使管理活动顺应道之自然,首先必须以清静、持重的态度处事。

老子认为“静为躁君”,即以安静主宰动躁。

他说:“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这种策略也叫静观待变,据此他提倡“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在行政管理中,老子主张清简政事,尽量缩减国家的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社会生活的人为干预,并倡导“三去”的总体原则:“去甚,去奢,去泰。”即不走极端,杜绝奢侈,不要过分。

把老子“道在不扰”管理精神付诸实践并深有体会的清圣祖康熙曾说:“从来与民休息,道在不扰……朕观前代君臣,每多好大喜功,劳民伤则……虚耗元气,上下江嚣,民生日戚,深可为鉴。”这是他治国经验的全面总结,也是对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深刻阐述。

3.清虚自守、重臣爱民的领导品质

道家主张作为领导者要清虚自守、清高淡泊、稳重清静,保持清醒的头脑。

《老子》提出“清静为天下正”、“致虚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等。

在成绩面前,戒骄戒躁,“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在君臣关系的处理上,道家强调上下协调一致,同心同德。

《老子》39 章指出了上下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淮南子》主张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君臣同志。”原始道教经典《太平经》有“并力同心”的主张。

明代朱元璋把“与卿等同心共济”作为取得天下的成功经验。

道家一贯主张重民爱民。

慈、俭、退让是道家三宝。

慈、俭对后世的统治者影响深远,他们或标榜自己关爱百姓、节俭财政,或对此进行倡导。

《老子》49 章说:“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推崇的是没有私心,重视民心民意圣人。

《吕氏春秋》《顺民》篇认为“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

《太平经》作者把“以民为本”作为管理的核心,“治国之道,乃以民为本也”。

4.善用众智的决策思想

决策是管理过程的关键环节,要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广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

专制制度下,国家的最高决策权掌握在君主一人手中,但是为了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就不能不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先秦道家主张领导者要做到不自以为是,不自大自满,“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一思想暗含着领导者要听取众人意见。

《老子》47 章有“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之说,《淮南子》补充阐释道,善用众智、众力是实现“知天下”、“见天道”的手段。

《太平经》注重沟通民情,建议设置类似如今“意见箱”的“封”,作为信息沟通的渠道,还主张君主纳谏、臣子直言,这在贞观统治时期的国家治理中得到了成功运用。

5.知人善任的人力资源论

道家不仅指出“知人者智”,而且总结了知人方法。

庄子曾借孔子之口提出了观人“九征”,讲了知人的九种方法,《吕氏春秋》据此提出了“八观六验”、“六戚四隐”的.知人法。

这是对先秦时期知人法最为全面的总结。

《淮南子》的主张与“八观六验”知人法基本一致,但是考察内容上更为简化,它选取的是“贵”、“富”、“穷”、“贱”、“贫”这五种境遇进行观察。

“六验”除“守”、“节”外,还考察“僻”、“特”、“志”等方面的品质特点。

篇7: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价值

道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价值

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幽深遂密、博大宏远,内容十分丰富、灿烂,是我国古代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作 者:孟凡港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中国文化史硕士研究生,甘肃,兰州,730000刊 名:社科纵横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REVIEW年,卷(期):18(4)分类号:B223关键词:道家 生态伦理思想 价值

篇8:《儒林外史》道家思想辩

一、概述

许光庆在《<儒林外史>正面人物思想分析》这一篇文章中, 认为儒家和道家对吴敬梓思想及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文中所谓的“道家思想”是这样出来的:“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后世一些士大夫, 正是从儒家的这条“独善”之路, 找到了通往道家的思想之门, 在按照儒学出仕治国平天下而受到挫折的时候, 往往转向道家, 以道家的人生哲学作为补充, 寻求一种心灵的解脱。以庄绍光为例, 还认为“道”是指一批以杜少卿为代表的真名士对功名富贵更超脱的态度, 而王冕则是儒道合一的代表。

刘莉萍在《浅论道家思想对<儒林外史>的影响》一文中, 明确指出不论是从小说的主题创作上, 还是从小说的人物创作、表现方法上, 都可以明显地看到道家思想的影响无处不在。文章从道家思想赋予杜少卿豪放的性格, 道家思想赋予虞育德淡定的性格, 道家思想赋予王冕沉稳的性格这三个方面论证道家思想对《儒林外史》的影响。

当然还有一些硕士论文也论及《儒林外史》中反映了道家思想。如论述《儒林外史》对《庄子》的承传与超越, 从《儒林外史》对《庄子》“贵真”思想的承传和对《庄子》思想的发展和超越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笔者认为上述这些观点都显得很牵强。

二、原因分析

“在按照儒学出仕治国平天下而受到挫折的时候, 往往转向道家, 以道家的人生哲学作为补充, 寻求一种心灵的解脱。”文章在论述这一点时, 以《儒林外史》中庄绍光这个正面人物为代表进行分析。庄绍光应征辟, 结果辞爵还家, 小说第三十四回结语写道“朝廷有道, 修大礼以尊贤;儒者爱身, 遇高官而还不受”, 那么, 说明庄绍光辞去征辟的原因在于庄绍光是以儒家“内圣外王”思想自居的, 他认为既然国家无道, 不能“出则为王佐”, 那么就应该独善其身, 不与黑暗的统治者同流合污, 退而著书立说, 以完善自身。而且道家以自然超脱为标志, 但庄绍光这个人物并不是真正的超脱。如果他真超脱, 为什么他还以那忠君的思想去应朝廷的征辟?如果他真超脱, 就应该隐居山林, 为什么他还接受皇帝赐的玄武湖?还隐居玄武湖著书立说, 忧国忧民?在去应征辟之前, 他自己也说“我们与山林隐逸不同。既然奉旨召我, 君臣之礼是傲不得的。”可见, 他并没有转向道家, 那也不是真正的道家超脱、隐逸的思想, 只是儒家理想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时或者说邦无道时的一个无奈的选择。

说“以杜少卿为代表的真名士对功名富贵更超脱的态度”以及王冕最后不得已隐居山林, 反映了作者的道家思想,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也是没有道理的。笔者认为, 杜少卿、王冕都体现了作者的儒家思想, 他们为了独善其身, 保全自身, 不与朝廷同流合污, 所以被迫做出装病辞去朝廷的征辟、不辞而别, 隐居山林的选择。而不是道家思想的反映, 道家思想是个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思想, 道家思想的崇尚者主张自然、无为, 追求超脱、清静。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一套思想体系, 而不是在无奈之下的选择。

刘莉萍在《浅论道家思想对<儒林外史>的影响》一文中从道家思想赋予杜少卿豪放的性格, 道家思想赋予虞育德淡定的性格, 道家思想赋予王冕沉稳的性格这三个方面论证道家思想对《儒林外史》的影响。从性格方面判定作品反映了道家思想, 很明显, 说服力不够。笔者认为, 《儒林外史》中并没有反映作者的道家思想, 原因如下:

第一, 程晋芳在《文木先生传》中说:“先生晚年亦好治经, 曰:‘此人生立命处也’。”考察作者的生平中只说他晚年好治经, 并没有体现作者具有道家思想的资料。程晋芳在《寄怀严东有》中说:“敏轩生近世, 而抱六代情。风雅慕建安, 斋栗怀昭明……”反映了作者对魏晋风度的仰慕和追求, 但也并不能说明作者在作品中体现了道家思想。况且魏晋风度与道家思想也并不能等同。

第二, 《儒林外史》这部书中并没有反映作者具有道家思想, 只有两处表现了作者崇尚隐逸的思想。一处是王冕说:“不见那段干木、泄柳的故事么?我是不愿去的。”一处是杜少卿道:“这人大是不同, 不但无学博气, 尤其无进士气。他襟怀冲淡, 上而伯夷、柳下惠, 陶靖节一流人物。”段干木、泄柳、伯夷、柳下惠、陶靖节, 他们都是不愿同当时统治者合作的人, 体现了作者崇尚隐逸的思想, 但并不等同于作者具有道家思想。

文中除了王冕外, 其他人没有一个是真正隐居山林的。只有王冕算得上是真正的隐逸, 但他的隐居行为是被逼出来的, 因为天下无道而走上了这条道路, 从根本上说, 仍然是儒家那一套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时的无奈选择, 是对这个社会感到失望的表现, 归根到底, 还是属于儒家思想。张岱年先生说过“道学是隐士之学”, 道家思想的作用是让人摆脱以功名富贵为代表的外在物质的羁绊。作品中的人物并没有隐逸, 他们都没有真正摆脱以功名富贵为代表的外在物质的羁绊。他们, 包括王冕、杜少卿、庄绍光、虞育德等和真正的隐逸有本质的区别。“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邦有道, 贫且贱焉, 耻也;邦无道, 富且贵焉, 耻也。”这些理想人物完全是根据天下有没有“道”来确定出仕或入仕的, 而讲究出处之道是正统儒家最基本的政治伦理原则, 既然国家无道, 他们还是要为国家做点事情, 于是他们提倡建立泰伯祠, 用古礼古乐致祭, 以助政教, 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儒家思想。萧云仙更是作者儒家礼、乐、兵、农思想的代言人。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M].中华书局, 2009.

[2]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资料[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篇9:道家思想的文化表现

【摘要】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以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开篇,经过庄子的阐释和升华,终成中华民族自成一派独特之哲学。道学以其独特的思辨智慧,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浪漫诗性的人文情怀,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中国哲学的思想沃土。历三千年时光,走下哲学境界的神坛步入伦理世界的规范立场,成为潜在的意识形态,构筑起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渗透进国民性格及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本文将分别从政治文化、国民性格、审美旨趣三个角度对道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文化表现进行阐述。

【关键词】老庄;超越性;无为;逍遥;东方艺术

1.帝王之道——道家思想的政治文化表现

百年前,当西方世界的宗教信徒们乘着远航的帆船,以战斗姿态开拓财富疆土的时候,富庶的东方礼仪之邦的人们,正以虔诚的道德修为张望着“逍遥无待”的自由之境。百年后的今天,文化融合的潮流之下,古典的东方哲学,却在整个世界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引用过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儒家强调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道学更多地在阐释一种关乎人生的智慧。从较低的意义层次来讲,这种智慧可以理解为人的聪明才智,再高一级,就是“帝王南面之术”,即行政策略和治国方略。里根吸收的就是道学这一层次的智慧。庄子曾讲到“庖丁解牛”的故事,“目无全牛”的庖丁“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体现的同样是“烹小鲜”的从容与淡定。道家思想在政治主张上,最突出的表现即是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无为”并不是“无可作为”,而是“无心而为”,即顺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整体的观念看待国家内部各利益群体的关系,从道德的向度出发,相信民众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国家的“无为而治”。

中国是一个提倡德治为主的国家,就其思想根源,与黄老之学不无关系。汉初,谋士陆贾就曾就治国问题尖锐地指责刘邦:“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清静无为”要求统治者站在道德的高度,以更具超越感的视野对国家进行宏观上的把握,而不是一味地使用武力,以暴行获取天下的臣服。这正是老子所说的“道莫大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从汉光武帝刘秀“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从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已然成为一种政治传统,指导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政治生活。“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作为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里根总统仍能学习道家的“无为”智慧,道学的在当代政治视野中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2.修身之术——道家思想在国民性格层面的文化表现

2.1 温厚沉静

“道”是具有永恒性的存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老子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所作出的本体论定位。是宇宙的本源。因此,“道”作为超越于现实物质生活的永恒性存在,人的生老病死,社会的兴衰交替,历史的风云变幻,都不会动摇“道”的存在性及永恒性。“天不变,道亦不变。”

受道家思想影响极深的中国文化同时孕育出了温厚沉静的国民性格。中国人面对生存的危机以及人生的困惑,并不寻求宗教的避难,不渴求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中实现现世救赎;也不会走上自暴自弃、自我毁灭的道路。中国人信仰“道”,这种处于永恒运行中的宁静整体,从根本上击碎了虚无,肯定了意义的永恒存在性,赋予生命以现世的希望和价值。所以,中国国民性格的底色是温厚而沉静的,这种性格帮助中国人在历遍社会的沧海桑田和人生的兴衰荣辱之后,仍然能保持心灵的平安和宁静,真正步入“道人合一”的逍遥境界。

2.2 外化内不化

罗素曾经说过:“具有一种平静的自我尊严感的中国,在与白种人交往时,看到他们蛮横无礼就感到是一种耻辱,因为中国人不愿降低自己的人格,用无礼去对待无礼。欧洲人总把这看作是中国人的弱点,但殊不知这是一种真正的力量。”中国人向来强调的是内心的“柔韧”。或许这种“柔韧”在某些时候表现为软弱、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的“国民劣根性”,但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唯一使文明的香火得以延续五千年的民族,这种“柔韧”的民族性格的确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而这种民族性格,也是道家思想的集中表现。

“道”是具有整体性的存在。道学赋予中国人以认识世界的超越性、整体性视野。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都是具有整体性的,把握了这样的逻辑,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即可在高层次上得到旷达的解释。“少年得志”并不意味着一生“志得意满”,“中年困顿”之后也许就是“大器晚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的生命即是“道”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平衡的整体,是成败得失的交融,有“志得意满”的人生高境,亦有碌碌无为的命运低谷。道家思想讲求“游刃有余”的生存之道,让自己的心灵与尘世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以整体性的思维逻辑化解内心欲望的焦灼,最后真正达到生存的“游刃有余”的境界,总存留一方心灵的净土、一种潜在的能量。

道家这种思想在国民性格上的集中表现即是一种“柔韧”。中国人赞赏的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境界,即通过内心的修为化解外在苦难的冲撞。中国人相信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说法,以内心的柔韧践行中庸之道,在整体的和谐中实现灵魂的超拔。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圆形方孔钱,外在圆融,内心却永远保持自己的棱角,此即为实现了“外化而内不化”的人格追求。

最令人畏惧的民族不是侍才狂放、具有进攻性和占有欲的民族,而是在沉默中坚守自己信仰,在苦难中不忘永恒希望的民族。道家思想帮助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外化而内不化”的刚强的民族。所以,罗素在百年之前就相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具有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坚强伟力,以及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

3.艺术旨趣——道家思想的审美文化表现

学者范曾曾说过:“中国古代艺术家们似乎都不愿接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教,而对道家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则心向往之。”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层面为中国社会完成了最深层次的建构,而道家思想对于中国艺术世界的影响,则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是黄老之学孕育出了独具特质的东方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

3.1 绘画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气韵生动”为“六法”之首。何为“气韵生动”?即“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对内在神韵的追求远远高于对外在形态相似度的考量,这是中国画的本质所在。中国画里找不到散点透视的效果,找不到多元色彩的融合,讲求的是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强调的是有限中的无限,关注的是主体与客体在“道”的层面上的统一,即“山川脱胎于余,余脱胎于山川”的境界。中国水墨画,正是道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思想在绘画领域最恰如其分的表现。

3.2 气功

《庄子-逍遥游》以鲲鹏的寓言开始,鲲由鱼的形态转化为“翼若垂天之云”的鹏,继而“扶摇而上九万里”,庄子在这里强调的是生命的层次,认为人应该超越感官世界,人的精神应该真正进入“无待”的绝对自由境界,即复归至婴儿的圆满、纯全的状态。道家思想这种神秘的直觉主义直接催生了气功这一文化现象。中国人的气功修炼是与心灵修炼同构的,气在身体中的贯穿帮助人达到“道人合一”的虚静,印度教所倡导的“冥想”亦如此,是使人的本心接近超然精神的一种独特直觉方式。气功同时推动了中国功夫和内家武术的发展,与道学文化一起,成为中国鲜明的文化标签。

3.3 隐士

自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始,隐士心态和失意知识分子“半仕半隐”的生存状况就成了中国文化独有的现象。道家思想铸就了隐士文化。中国的雅士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经历了宦海险恶,人事繁缛,人生困境中的他们,“并不真正毁灭自己或走入宗教,而更多地保全生命,坚持节操,隐逸遁世,而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为官是对世俗价值的执着,隐逸则是对人生执着的一种放弃姿态,是对“道”所阐释的更高层次的宇宙品格和自然品格的追寻。

张爱玲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但事实上,(中国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余秋雨对深受道学思想影响的魏晋名士也有这样的评价:“这些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整部中国文化史作了某种悲剧性的人格奠基。”的确,对于贯穿于中国文化的道家思想来说,它于春秋礼崩乐坏之际提出“避世”、“无为”的理念,本身就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所以,它往往于乱世之中得到失意文人的普遍认可。但道家思想的高度在于,它指出了“道”的存在。“道”无所不在,在山水画的虚白之中,在气功的“心斋”、“坐忘”之中,也在隐士“悠然见南山”的目光之中。对于细节的执着追求,呼应着道家“从真实到美感”的哲学理念,无物不可欣赏,实际上是对现象世界背后永恒不变的精神本体的探寻,将审美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把握,即是把生命意识注入了艺术形式之中,使生命的价值凝固成永恒。所以说,中国审美艺术旨趣,是以个体生命为出发点和最后归宿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家思想在中国审美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也象征着道学对于人生虚无主义的抵制。

参考文献

[1]黄山文化书院.庄子与中国文化[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2]范曾.老庄心解[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崔宜明.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上一篇:表达自己很无聊的句子下一篇:对建立黑龙江省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新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