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2024-05-05

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精选9篇)

篇1: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道家思想的核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道法自然

顺应自然,不好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因此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2、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之道,自然之道。“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不言之教“,有时无声胜有声。“治大国若烹小鲜,不可烦,不可挠;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严子陵:“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3、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四种状况:方而不割-有棱角而不伤人;直而不肆-率直而没有放肆;光而不耀-有光芒而不炫耀;廉而不剐。体现处世的态度:平和、宽容、自然。

4、虚其心

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愉悦;即让心虚着,没有心事,才能体验性命的乐趣。虚心:能够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能够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虚心的好处:能够超越自我,否定自我,不断提升自我;虚心是一种美德,——心量个性大,能包容各色各样的人,个性是一些有个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对人的成见、意见、不愉快、抱怨、不满意等等忘却才能到达)。经营智慧:忘却屡屡经验(使自我成功的方法、经验,学习更新的、更好的东西)才能有更适合发展的东西。

5、正言若反

自然是阴阳对立统一的。“反动“-事物的发展务必是朝相反的方向户外。“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智者务必有所不智的地方,该智则智,不该智则不智——有所智有所不智)。“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美国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思考正反的转化。学习并领悟:放下掉(防止盛极而衰);继续挖潜。

篇2: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户外的法则

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而常常走向极端,主张绝对虚无,反对一切作为,甚至进而反对一切人类文化、知识和技术的进步、否定礼貌的价值;因反对权威和社会的等级秩序、批判社会弊端而放下社会职责、淡漠参与意识、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绝任何具体实际的社会改革措施,等等。就应看到,道家思想中的这些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的确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务必的腐蚀性。

道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

篇3: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关键词:两汉时期,道家思想,社会化

1. 道家思想之“道”的社会化

道家思想更为注重理论方面的思考, 关于理论的研究在深度与方法上, 相对于儒家思想发展得更好, 并且在有关信仰方面也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对道家而言, 信仰是一种心理状态, 即关于一个人或民族思考与行动时的心理活动, 这也是对终极世界的一种认可。

在两汉时期, 道家便开始认为“道”是宇宙的原动力, 甚至是宇宙的根源。比如《淮南子》中有“夫道者, 覆天载地, 廓四方, 柝八极, 高不可际, 深不可测……”这样一段话, 里面的描述比先秦时期的道家著作更详细与理论化, 从而得知比起先秦时期的道家思想, 两汉时期的道家思想已经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并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实践。

“道”注重融于万物之中, 与万物联系紧密, 不但被认为是宇宙演化的特定规律, 也被认为是社会演化的特定规律。道家思想在社会政治领域与个人生活领域都以“道”为行为准则, 并把“道”作为个人追求与奋斗的目标。这样的信仰性质使其拥有了众多信徒, 并且让道家信徒相对别派而言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入思考世俗之间的问题。

又比如, 班嗣有这样的一番言论:“若夫严子者, 绝圣弃智, 修生保真, 清虚淡泊, 归之自然, 独师友造化, 而不为世俗所役者也……荡然肆志, 谈者不得而名焉, 故可贵也。”由此可见在班嗣这些人的思想里, “道”并非一般人能理解与接受的。因为对班嗣这些人而言, “道”不但需要从理性方面去理解, 而且需要通过自身去付诸实践, 并参与到“道”的化生中去, 从而融入生生不已的宇宙大化之中。而道家的信仰也来源于这样的信仰性质, 信仰虽然是道家思想建立的根基, 但也只是为道家思想撑起了一个支点, 所以在道家信仰的基础上对学术方面、实用方面进行研究, 是道家思想发展的必经之路。两汉时期的道家思想在“道”上便是遵循了这一发展规律, 这也是“道”发展社会化的一个存在模式。

2. 道家思想之“学”的社会化

两汉时期, 尽管儒家思想在学术上更具有地位, 但在这个长达四百多年的时代长河里, 道家思想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并被当时许多汉人所需要, 没有间断其对道家的传承与发展。

道家立派者老子曾言“淡泊无为, 蹈虚守静, 出入经道……世间诡异瑰奇之事”等, 两汉时期里邻氏、傅氏、刘向等阐释者为原始道家思想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及充分的条件。而两汉时期的统治者在政治方面对道家思想中一些方面进行汲取利用, 更是为道家在学术领域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也是道家思想中“学”的社会化的一个方面的呈现。道家思想在两汉时期与诸子百家的相互融合与利用更是促进了道家思想在学术方面的蓬勃发展, 在道家思想汲取别家思想里符合自身的精华时, 也让自身得以创新与进步, 而别家学派则又对道家思想进行了传播。

道家思想“学”的发展途径多种多样, 不但与诸子百家互相利用来促使自身发展, 也在史学、文学等作品中运用, 而在文史领域中的汉赋里更是普遍存在。道家思想为汉代士人提供了一处精神乐园, 汉代士人所作的汉赋中不但充满道家的哲理, 甚至有的直接引用道家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因而汉代士人对道家思想的借用与发挥对道家的学术普及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也显示出道家思想在两汉时期被社会所接受与应用的程度, 使其更具社会化。

两汉时期的道家思想不只在实践上亲身践行, 也在学术上进行传播与创新, 使道家思想一直传承下来, 成为中国人思想世界的一个构成部分。两汉时期, 道家思想独特的信仰性质被更多民众所接受并信奉, 在“学”的领域被更多汉代士人借用与发挥, 在社会上被推广与普及, 这是两汉时期道家思想在社会上的一种存在形态, 也是其社会化的体现。

参考文献

[1]佘红云.两汉士人对道家哲学的汲取把握及其发展流变——兼论汉末庄学勃兴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意义[J].家园 (教育科研) , 2012, (9) :29-30.

篇4:道家思想的文化表现

【摘要】滥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以老子《道德经》五千言开篇,经过庄子的阐释和升华,终成中华民族自成一派独特之哲学。道学以其独特的思辨智慧,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浪漫诗性的人文情怀,源源不断地滋养着中国哲学的思想沃土。历三千年时光,走下哲学境界的神坛步入伦理世界的规范立场,成为潜在的意识形态,构筑起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渗透进国民性格及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本文将分别从政治文化、国民性格、审美旨趣三个角度对道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文化表现进行阐述。

【关键词】老庄;超越性;无为;逍遥;东方艺术

1.帝王之道——道家思想的政治文化表现

百年前,当西方世界的宗教信徒们乘着远航的帆船,以战斗姿态开拓财富疆土的时候,富庶的东方礼仪之邦的人们,正以虔诚的道德修为张望着“逍遥无待”的自由之境。百年后的今天,文化融合的潮流之下,古典的东方哲学,却在整个世界的政治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引用过老子的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儒家强调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道学更多地在阐释一种关乎人生的智慧。从较低的意义层次来讲,这种智慧可以理解为人的聪明才智,再高一级,就是“帝王南面之术”,即行政策略和治国方略。里根吸收的就是道学这一层次的智慧。庄子曾讲到“庖丁解牛”的故事,“目无全牛”的庖丁“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体现的同样是“烹小鲜”的从容与淡定。道家思想在政治主张上,最突出的表现即是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无为”并不是“无可作为”,而是“无心而为”,即顺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整体的观念看待国家内部各利益群体的关系,从道德的向度出发,相信民众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国家的“无为而治”。

中国是一个提倡德治为主的国家,就其思想根源,与黄老之学不无关系。汉初,谋士陆贾就曾就治国问题尖锐地指责刘邦:“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清静无为”要求统治者站在道德的高度,以更具超越感的视野对国家进行宏观上的把握,而不是一味地使用武力,以暴行获取天下的臣服。这正是老子所说的“道莫大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从汉光武帝刘秀“与民休息”的治国政策,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以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从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胡锦涛总书记“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和谐世界”的战略构想,“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已然成为一种政治传统,指导着中国千百年来的政治生活。“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作为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里根总统仍能学习道家的“无为”智慧,道学的在当代政治视野中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2.修身之术——道家思想在国民性格层面的文化表现

2.1 温厚沉静

“道”是具有永恒性的存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老子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所作出的本体论定位。是宇宙的本源。因此,“道”作为超越于现实物质生活的永恒性存在,人的生老病死,社会的兴衰交替,历史的风云变幻,都不会动摇“道”的存在性及永恒性。“天不变,道亦不变。”

受道家思想影响极深的中国文化同时孕育出了温厚沉静的国民性格。中国人面对生存的危机以及人生的困惑,并不寻求宗教的避难,不渴求从对彼岸世界的向往中实现现世救赎;也不会走上自暴自弃、自我毁灭的道路。中国人信仰“道”,这种处于永恒运行中的宁静整体,从根本上击碎了虚无,肯定了意义的永恒存在性,赋予生命以现世的希望和价值。所以,中国国民性格的底色是温厚而沉静的,这种性格帮助中国人在历遍社会的沧海桑田和人生的兴衰荣辱之后,仍然能保持心灵的平安和宁静,真正步入“道人合一”的逍遥境界。

2.2 外化内不化

罗素曾经说过:“具有一种平静的自我尊严感的中国,在与白种人交往时,看到他们蛮横无礼就感到是一种耻辱,因为中国人不愿降低自己的人格,用无礼去对待无礼。欧洲人总把这看作是中国人的弱点,但殊不知这是一种真正的力量。”中国人向来强调的是内心的“柔韧”。或许这种“柔韧”在某些时候表现为软弱、盲目乐观、不思进取的“国民劣根性”,但中华民族作为世界上唯一使文明的香火得以延续五千年的民族,这种“柔韧”的民族性格的确发挥了主导性的作用,而这种民族性格,也是道家思想的集中表现。

“道”是具有整体性的存在。道学赋予中国人以认识世界的超越性、整体性视野。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都是具有整体性的,把握了这样的逻辑,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即可在高层次上得到旷达的解释。“少年得志”并不意味着一生“志得意满”,“中年困顿”之后也许就是“大器晚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人的生命即是“道”的表现形式,是一个平衡的整体,是成败得失的交融,有“志得意满”的人生高境,亦有碌碌无为的命运低谷。道家思想讲求“游刃有余”的生存之道,让自己的心灵与尘世始终保持一定距离,以整体性的思维逻辑化解内心欲望的焦灼,最后真正达到生存的“游刃有余”的境界,总存留一方心灵的净土、一种潜在的能量。

道家这种思想在国民性格上的集中表现即是一种“柔韧”。中国人赞赏的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境界,即通过内心的修为化解外在苦难的冲撞。中国人相信老子所说的“和光同尘”的说法,以内心的柔韧践行中庸之道,在整体的和谐中实现灵魂的超拔。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圆形方孔钱,外在圆融,内心却永远保持自己的棱角,此即为实现了“外化而内不化”的人格追求。

最令人畏惧的民族不是侍才狂放、具有进攻性和占有欲的民族,而是在沉默中坚守自己信仰,在苦难中不忘永恒希望的民族。道家思想帮助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外化而内不化”的刚强的民族。所以,罗素在百年之前就相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具有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不屈不挠的坚强伟力,以及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

3.艺术旨趣——道家思想的审美文化表现

学者范曾曾说过:“中国古代艺术家们似乎都不愿接受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教,而对道家崇尚自然和回归自然则心向往之。”儒家思想在伦理道德层面为中国社会完成了最深层次的建构,而道家思想对于中国艺术世界的影响,则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是黄老之学孕育出了独具特质的东方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

3.1 绘画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其中“气韵生动”为“六法”之首。何为“气韵生动”?即“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对内在神韵的追求远远高于对外在形态相似度的考量,这是中国画的本质所在。中国画里找不到散点透视的效果,找不到多元色彩的融合,讲求的是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强调的是有限中的无限,关注的是主体与客体在“道”的层面上的统一,即“山川脱胎于余,余脱胎于山川”的境界。中国水墨画,正是道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思想在绘画领域最恰如其分的表现。

3.2 气功

《庄子-逍遥游》以鲲鹏的寓言开始,鲲由鱼的形态转化为“翼若垂天之云”的鹏,继而“扶摇而上九万里”,庄子在这里强调的是生命的层次,认为人应该超越感官世界,人的精神应该真正进入“无待”的绝对自由境界,即复归至婴儿的圆满、纯全的状态。道家思想这种神秘的直觉主义直接催生了气功这一文化现象。中国人的气功修炼是与心灵修炼同构的,气在身体中的贯穿帮助人达到“道人合一”的虚静,印度教所倡导的“冥想”亦如此,是使人的本心接近超然精神的一种独特直觉方式。气功同时推动了中国功夫和内家武术的发展,与道学文化一起,成为中国鲜明的文化标签。

3.3 隐士

自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始,隐士心态和失意知识分子“半仕半隐”的生存状况就成了中国文化独有的现象。道家思想铸就了隐士文化。中国的雅士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经历了宦海险恶,人事繁缛,人生困境中的他们,“并不真正毁灭自己或走入宗教,而更多地保全生命,坚持节操,隐逸遁世,而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为官是对世俗价值的执着,隐逸则是对人生执着的一种放弃姿态,是对“道”所阐释的更高层次的宇宙品格和自然品格的追寻。

张爱玲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但事实上,(中国人)对一切都怀疑,中国文学里弥漫着大的悲哀,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余秋雨对深受道学思想影响的魏晋名士也有这样的评价:“这些在生命的边界线上艰难跋涉的人物似乎为整部中国文化史作了某种悲剧性的人格奠基。”的确,对于贯穿于中国文化的道家思想来说,它于春秋礼崩乐坏之际提出“避世”、“无为”的理念,本身就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所以,它往往于乱世之中得到失意文人的普遍认可。但道家思想的高度在于,它指出了“道”的存在。“道”无所不在,在山水画的虚白之中,在气功的“心斋”、“坐忘”之中,也在隐士“悠然见南山”的目光之中。对于细节的执着追求,呼应着道家“从真实到美感”的哲学理念,无物不可欣赏,实际上是对现象世界背后永恒不变的精神本体的探寻,将审美对象进行细致入微的把握,即是把生命意识注入了艺术形式之中,使生命的价值凝固成永恒。所以说,中国审美艺术旨趣,是以个体生命为出发点和最后归宿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家思想在中国审美文化领域的领导地位,也象征着道学对于人生虚无主义的抵制。

参考文献

[1]黄山文化书院.庄子与中国文化[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1.

[2]范曾.老庄心解[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崔宜明.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篇5:道家思想的发展史

2、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3、兴盛: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4、挫折: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5、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6、压制: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7、复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8、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部分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时候处于边缘化状态,只能在文艺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继续南北朝边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篇6: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doc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批判的思想家。“批判性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

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老子道家学说可以参照的现实意义

(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不凌驾于自然之上。

(二)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的自然性。可见,在道家哲学中,“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自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道法自然”最一般的涵义,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解读,就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活动,要遵循万事万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显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哲人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预设的根本价值原则,它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哲学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主旨。

(三)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老子认为,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知足”是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的精神反刍:“知止”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知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与“心”(欲)关系的思想主张,也是非常可贵而独特的价值取向。

《老子·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兵?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名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身体哪个更有害?过分地爱惜名声必定造成很大的精力耗费,过分地贮藏财货必定导致惨重的损失。因此,知道满意知足就不会遭到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危险。这样,就可以长长久久。

可见,“知足知止”思想的可贵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用辩证的智慧教导人们如何对待成功,如何把握名利财富,如何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

(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在道家哲人庄子看来,社会上出现的人为物役,包括“以物易性”、“以身殉利”“去性从心”等等社会乱象,关键是没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财货、名利”等有形或无形之“物”的关系。人生有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这正是成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赖以繁衍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为此人类产生许多欲望,比如食欲、物欲、占有欲,并由此派生出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美色,等等。而且当某种欲望实现了,又会产生新欲望,所谓“欲壑难填”,欲望是无止境的。

在《庄子·在宥》篇中指出:“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这里,庄子以治国作喻,认为能够支配万物而不被外物所役使的统治者,就能统治天下。人、物之辨在区分人与物的同时,明确地拒斥了人的物化,它的内在意蕴在于肯定人自身的存在价值。

可见,庄子“物而不物”的思想强调的是“人”对“物”的主导性和主体性,身虽处于“物”中,却不为“物”役,以此启示人们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不能本末倒置,不应把功名、利禄等外在之“物”,当做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的载体。唯此,才能真正做到“人”与“物”的和谐,也才能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

(五)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

在《庄子·渔父》中有这样一句话“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于天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认为,法天,就是法自然,自然是真实的存在,它从不说谎,人要法天,就是要真诚地坦露自身的真性情,真性情的敞开就具有感人的力量,反之则不然,不真不诚则不能动人。庄子在这里所强调的,是关乎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问题。内心情感激越,既使表面平静,人们也能感受得到;相反,内心毫无波澜,愈是假装,愈是让人反感。

“法天贵真”是道家哲人用来揭示生命与生存内涵的思想主张。在一个人性被世俗的情欲、名利、财货所牵引,以致于物欲横流、虚伪丛生的社会里,如何安顿生命和生存,是道家哲人思考与关注的重心。现代人往往不敢以真面目示人,他们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裹起来,行事完全背离了自已的真性情,所谓“法自然”在如今的时代成了奢望。可见,道家关于生命和生存要“法天贵真”,内在地具有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的价值诉求。

三、结语

篇7:儒家 道家 法家管理思想的区别

上海交通大学

陈昊闻

摘要:作为先秦时代的三大主要思想代表,儒家道家和法家在对管理的理解上有所不同。本文简要介绍了三家的思想内容及其在管理学上的体现,并横向进行比较,来探究先秦时期几种主流观点对管理学的理解。

关键词:儒家 道家 法家 管理思想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的根源可追溯到周朝,在先秦时期孔子将儒家思想发扬光大,使其在几千年来不断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在儒家的思想中,其基本精神是人性本善论,儒家讲究以人为中心,讲究以德服人,讲究以教化为手段,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儒家思想强调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达到其目标: 1.政治与伦理合一的思想

儒家思想中,人不仅是根据个人行为利益最大化来制定决策,而是在复杂的2价值取向下进行综合的评判和抉择的个体,即人不仅仅是作为经济人,而更是作为社会人的存在。根据这一点,儒家曾数次被统治者奉为全社会共同文化的价值取向。统治者们希望通过儒家的这一思想的宣传,来创建一个全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准则,来保证所统治的社会秩序稳定和正常运转。儒家也确实能做到这一点,大多数的官员以及知识分子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推动了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平稳发展。2.礼的思想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礼不仅仅代表了礼仪,典礼的意思,还代表了一种各得其所,秩序稳定的思想。孔子认为,庄重的礼仪会使人虔诚,有所敬畏,所以制定了包括祭天祭祖,节庆婚丧等各类活动的及其详尽的礼仪流程,来规范各个不同角色的行为,达到各得其所,秩序稳定的目的。从这一点来说,礼可以看作是儒家体现其核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贯彻其思想的一种工具。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儒家看来,平天下要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只有每个人修身养德,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会有秩序,天下也才能长治久安。这个思想也体现了儒家认为个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体现其对人的关注。儒家认为,构成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需要从个人这个基本元素入手。只有使每个人都自发地遵守其制定的秩序,才能更深刻的在国家层面贯彻其理念,最终达到用儒家理念治国的目的。二,道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道家思想的主旨,基本上是以“道”为中心的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所谓的道,其实就是一种支配世间一切事物活动的基本规律。道家认为应该自发的遵从这种规律,根据自身对道这个观念的理解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动。道家的思想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 1.无为而治

人们往往会误解道家“无为而治”的内涵,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无作为观点。其实道家无为而治的真正内涵,是不做出有违自然规律的事,在最大程度上主动顺应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这一角度来说,道家的无为而治其实是一种积极的思想。2.戒除干涉的思想

道家认为,人与人有着差异性,所以很难有一种绝对的规范可以治理所有的人。因此治理过程中既不能施力过猛,又不能太过宽松,在对待任何事物时都应该顺应自然,顺应人情和天理,应戒除任何极端的举措。三,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与儒家思想相反,法家强调的是人性本恶,法家讲究以“刑”为中心,来规范人的行为。法家重视建立制度,通过奖罚来树立权威,达到被管理者服从管理者的目的。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体现在以下几点: 1.自利论的观点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人性自利,即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向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的。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就会发生种种损害他人的行为,法家认为要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就需要制定严格的法来制约。2.抱法处世则治

法家观点认为,应该用法度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思想。韩非子把法作为规范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原则。在这一原则下面,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例外,否则法的权威性就会受到损害。所谓”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就是在强调这一点。四,儒家道家法家管理思想的区别

通过前面论述可以看出,在思想方面儒家和道家思想相对来说比较接近,都是站在人性本善的角度来实行管理。儒家讲究通过礼和教化来激发人心中的善,使其行为得到规范,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认为社会秩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稳定,无需做过多的事来加固或改变这种稳定,所谓管理只是约束越过这种稳定的少数人,即无为而治。法家则与上述两类观点相反,认为人性本恶,人的行为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而这种行为又会妨碍到别人的利益,所以应该用严厉的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从而避免损人利己的行为,达到社会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道家儒家法家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王芳华 高松

《上海管理科学》2004年05期 【2】《儒家法家道家管理思想浅析》 刘洪华

篇8:中国道家思想中“士”的境界

“士”这个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殷周时期“士”代表最低等的贵族,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代表的含义就转变成孔孟所代表的知识分子,孔子《论语·宪问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1《]论语·宪问篇》。这“士” 是指的就是“知识分子”,其座右铭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孟子·尽心章句上》。士者一面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希望达到治国平天下功成名就时可以功成身退,这就是道家思想中“士”的心理特点[3]105。

诸葛亮就是这样典型的“士”者。神机妙算的卧龙孔明一生即为王者师,辅助刘备成就了一番大丈夫事业,蜀汉三分天下由此诞生。 然而他脚未迈出隆中时,就表示过要功成身退,以此明志,自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1]《孟子·尽心章句上》。

历史上能够功成身退的士人还有几人,如西晋的张翰“鲈鱼秋思”。当初,张翰在齐王帐下效力,有天见秋风起,忽想起家乡的美味莲菜和可口鲈鱼,看到眼下的官场中不自由,不自在,他十分思念民间生活,人生在世又有几回得意,何苦老泡在官场中呢?于是辞官返乡。后来,齐王出事,八王之乱终究失败,张翰未受波及,其“鲈鱼秋思”未尝不是急流勇退之举。

二、道家思想中“士”之品格

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才能称为“士”呢?《论语·子路篇》载: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径砼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1]《孟子·尽心章句上》可见只有德才兼备、孝敬父母,恭敬尊长、言语信实,行为坚决以“士志于仁义之道”为使命感的知识分子才可以真正称之为“士”。

唐朝著名政治家李泌可谓士人之代表人物,7岁便被唐玄宗赞为神童。天宝年间,又因为自己以诗讽刺安禄山、杨国忠之流而贬于民间。安史之乱过后,李泌因治乱之策而得到当时唐肃宗的再次赏识,欲委以高官,但他坚决辞官,只以士之身份参与朝廷,却遭宦官李辅国嫉妒,为了躲避他,悄然辞隐到衡山,等到唐德宗即位,又三次赏识召了上行授左散骑常侍。李泌一生跌宕起伏,朝廷处于危机时以国家为己任,一旦成功又隐退,可谓真正的士者。如同他诗句里的“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遂良图。清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4《]长歌行》。

心如明镜的士人没有几人,郑板桥名为扬州八怪之一,以竹喻人高风亮节的士风流传于世。当年,他在潍县做小官时,画过一幅《风竹图》并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5《]菩提能》。从竹联想到民情民声,忧国忧民之心尽情于诗画之中,这样明白的人,时常以“难得糊涂”自醒,可见“俗人昭昭,我独皆皆。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3《]老子》十章呀!

钱钟书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早在清华园里就被人称为“人中之龙”,他的小说《围城》誉满京城,他平时不善交际,淡泊名利。记得《围城》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公映时,人人以《围城》中的名句来自慰,形成一股“围城热”。电视剧想找钱老和观众见面,可钱老婉言谢绝了。古人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放在钱老这位士者名流面前,真是实至名归,名副其实。

三、以“士”者为界学习如何看待名利

“士”者作为知识分子渴望建功立业,历史上也有很多“士”者对待名利“宠辱不惊”,但也有很多人昏昏庸庸,患得患失。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喻小说《儒林外史》就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封建社会中一幕幕士林丑态。小说里的主人公周进,在醉心举业,取得功名的路上,真是用尽了浑身解数,到了贡院,触景生情,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省人事。直到几个幕僚给他捐个监生,他还在念念自语,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范进呢,更是名利熏心,当他突然看见自己日思夜想的中举喜报后,连身为屠户的老丈人都刮目相看,而他却倾时开心的生痰,成了疯子一样手舞足蹈,浑身污泥不堪的满大街乱窜,嘴里不停地喊着“中了,中了”,真真是个执迷不悟的八股士。

《老子》四章里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之孰病?”名与利孰轻孰重,个人都有个人看法,但是过分追求名与利,最终都是繁华落空,就像老子告诫我们的“是故甚受必大费,多藏必厚之”。也就是说过分的追求名利必然大耗费周折,丰厚的藏品必招来严重的损失。古典小说《红楼梦》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金玉满堂,莫之解守的例子。假不假白玉为堂金做马,阿房宫,三百生,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那荣宁府上,耗不尽的金银珠宝,说不尽的荣华富贵,道不完的荣耀权世,是怎样让人羡慕之极。可是,谁料“一场秋雨过后”风云突起,天气说冷就冷,就像那“食尽鸟投林,落下片白茫茫的大地真干净”。疯疯傻傻的道人一首《好了歌》分明将那“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人事无常的奥妙,入木三分地写了进来。这就是“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今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实在是可怜可悲可叹呀。

当你过分追求名与利时还往往受人愚弄,就像著名的故事《皇帝的新装》。有一个爱美的皇帝,不理朝政,把心思花在了买漂亮衣服中, 他几乎每日每时都在考虑自己穿什么比炫耀,以至人们一提到他总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到皇宫对皇上说他们能织出世间最美丽的布来,用这个布做成的衣服很奇怪,只有聪明的人能看到,愚蠢的人看不到。于是皇上很高兴,准备用这布检验谁愚蠢,命令两个骗子织布,两个骗子拿了大量的金线,却空空的织起布来,来巡查的人根本什么也看不见,却向国王说那布如何美轮美奂。终于,大量的金线和金钱满足了两个骗子,他们说衣服做好了,迫不及待的皇帝重重赏赐了裁缝,然后穿上这件“衣服”参加游行大典,皇上脱去了身上所有的衣服,大摇大摆走向了游行大典,街上挤满了人,却没人说皇上没穿衣服,只说新衣如何美,直到一个小孩子说:皇上什么衣服也没穿呀!大家才相拥而笑。

名和利让“士”充满迷惑,从而难以功成身退。很多“士”者往往是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何时能明了呢!如此患得患失,如此为名忙忙碌碌,如此鬼迷心窍,如此不堪入目,难怪老子曰“:宠辱者惊,贵大患若身,受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3《]老子》四十三章如果可以做到荣辱不惊,也许就不会发生很多难以挽回的历史悲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纸上谈兵”。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述,在战国后期,赵国的有名将军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就跟着父亲一起研习兵法,据当时的人讲,他讲起兵法来滔滔不绝,连父亲也不放在眼里, 很多人都认为年纪轻轻的他是个兵法奇才,可他父亲却认为兵法讲究实战,这孩子终有一天会吃苦头的。果不其然,赵括后来被任命为将军,在长平之战中,缺乏实战经验,被秦将打了个落花流水。“纸上谈兵”是用十几万生灵和灭国做代价告诫士者只有脚踏实地,不为名利诱惑,荣辱不惊,卑下沉静,容纳百家,博采众生,才会大承无形、大智若愚“,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3《]老子》五十五章的。

老子曰“:是以圣人之后,其身而身先,外其生而身存。”非心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所以圣人把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3]《老子》八十一章作为名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 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能长久于世啊。“士”者应返璞归真,保持性情的天然纯洁,巧语中听,良药苦口,反对陈腐滥调,应该“发乎情性, 由乎自然”,童心可贵,童真自然,士人只有合乎其内心的舒服,才能有童真童心。“童心未泯”老人尚有,何况放弃名利财富,逐自己的内心呀。鲈鱼美,那我就辞官,竹子直,那我就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不想参与政党,那我就退居衡山“,人之道,为而不争”[3](《老子》四十章,“含德之厚,比之于赤子”[3]《老子》四十四章。

篇9:道家生态思想的现代启示

关键词 道家 生态思想 启示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究其根源,主要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足或偏差。为此,学者们纷纷提出了各种生态伦理理论,以期改善或消除危机状况。在这方面,中国古代道家哲学里就蕴含有深遂的生态思想,对现代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极具启示意义。

1 “天人一体”思想为现代社会生态建设提供了哲学文化的支撑

道家哲学博大精深,其生态思想更是极具远见卓识。“天人一体”观念是道家生态思想的基础。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从“先天地生”的“道”产生出来的。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因此,“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 而天、地、人等宇宙万物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道家就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分析世界的各种事物和各种问题。庄子也强调人具有素朴无欲之自然本性,人与自然应融为一体,共同生存,达到他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人与天地、自然万物合为一体的境界,也就是他所说的“人与天一也。”

道家的上述以“道”为本、天人一体的思想,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承认人是自然界和生命世界链条中的一环,人与世界万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不能分割。人类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应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危机根源的分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危机就是精神危机”, 生态危机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由工业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它还与人们的某些世界观、价值观及其哲学文化基础有着深刻的联系。那种割裂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关系,过分夸大人类主观意志的作用,把自然界看成是可以任其肆无忌惮地索取而无需回报的奴隶的哲学理论是造成今天世界生态危机如此严峻的重要根源。而道家的天人一体的思想则告诉人们,人与自然之间是一个整体的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2 人与自然相处的理念:“物无贵贱”的平等思想、“无以人灭天”的和谐观念

2.1“物无贵贱”的平等思想

在道家的生态思想里,世间万事万物,一人一物,一沙一石,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没有贵贱等级之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均等的关系。《庄子·秋水》里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在这里,庄子将人们对万物之“贵贱”的评价分为三层:以道、以物、以俗。在流俗之人看来,贵贱的差别是明显存在着的,但在“虚怀若谷”之士(例如庄子)看来,万物并无贵贱、等级之差别。

道家倡导的这种物无贵贱的精神对于自命为大自然的主人、随意压榨践踏大自然的人类有很好的警示作用,警示作为最高智慧拥有者的人类不能将“智慧”这把利刃当成损害同类和屠杀异类的凶器加以使用,而应该树立“物无贵贱”的思想,平等对待人类和自然万物,尊重万物的生存权利,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创造出既适合人类生存发展也适合万物生长的世界。

2.2 “无以人灭天”的和谐观念

道家认为在人与自然界万物相处的关系上要做到“无以人灭天” ,就是不要人为地去破坏万物的自然天性。这里的“天”不是平时所说的自然界之“天”,而是指“自然”秉性本身。“无以人灭天”就是要人们顺应自然,不能因已之需随意地去摧残生命,不要因任意妄为而毁灭自然生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文字·上德》篇言:“夫顺物者物亦顺之,道物者物亦道之。故不失物之情性。”就是说如果人类顺应生物的自然天性,生物也会顺应人的意愿。

道家主张的“无以人灭天”的思想,强调对生物天性的顺应与尊重,尊重生命的权利,与之和谐相处,这是我们化解天人对立的矛盾、避免生态系统失衡的正确方法。

3 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知止知足”的开发原则、“俭啬为用”的使用原则和“知和知常”的遵循规律原则

3.1“知止知足”的开发原则

道家在人与自然相处的理念上强调“物无贵贱”、“无以人灭天”的同时,还强调了在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上要“知足知止”。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就是说世界上的祸患没有比“不知足”所能造成的更大的,世界上的罪过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所以只有“知足”这种知道满足的满足,才能得到真正永远的满足。当前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人们没有止境的物质欲望,没有节制的砍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的土地荒漠化,滥采自然资源造成的资源枯竭、过度猎取行为造成生态失衡等等,都是“不知足”的行为造成的危害。老子在第四十四章又说:“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道(下转第129页)(上接第122页)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产生危险,就可以保持长久的发展。

人类要想做到解决生态危机,取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懂得道家“知止知足”的生态思想,合理利用土地、砍伐与种植结合;不涸泽而渔、不过度猎取,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要有规划,根据自然界的承受能力进行适度开发,有限度地索取。

3.2“俭啬为用”的使用原则

解决生态危机,防止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一个关键因素还在于遏制人的奢侈行为,珍惜天地万物。道家提出了“俭啬为用”的生态思想,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节约节俭。

老子在第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有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即主张慈善、节俭、谦让。其中所谓“俭”,意即节约、俭约。老子在第五十九章里又讲:“治人事天,莫若啬。”所谓“啬”指爱惜,不管是治理百姓还是侍奉上天,都应该做到爱惜。要爱惜子民,爱惜自然万物。只有这样才能早做准备,无往不胜。俭和啬,就是要求人们要节俭爱惜,守持自己的纯朴本性,减除私心和贪欲,才是保全性命的长生之道,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庄子更反对“多欲”,认为人们要合理消费,饮食勿奢,住宅勿豪华,宴请、穿戴、出行等日常生活勿过。因为每一项的过分之举都会造成粮食、土地和建筑材料的浪费。

道家“俭啬为用”的思想启示我们,现代人应该重新审视其消费观念,改变消费方式。现代人注重消费和享乐,甚至将消费和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在道家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纵欲主义的做法,是对欲望的不正确的满足,而且现代人这种消费观念和方式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导致生态危机的加剧。

3.3“知和知常”的遵循规律意识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里说:“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名话是说: 虽然万物是众多的,但是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根源。万物回归到自己的根源,叫做静。静也就是回复到自己真我的生命,这就是自然界的规律。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明慧,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老庄不仅强调“知常”,也强调“知和”,“和”指由阴阳二气相互交合而形成的一种平衡、和谐的存在,它代表了事物的理想存在状态,并把二者统一起来,提出“知和曰常”。 “知和曰常”就是说懂得柔和、因顺情势之自然和谐是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人们应该遵循大自然和谐的发展规律,做到“知和知常”。

二千多年前道家就提出“知和知常”的思想,要人们遵循自然规律行事,以取得恒常的发展。但由于人们的忽视,违反自然之道任意妄为,造成现在的水土流失、沙漠面积扩大、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因此,人们必须懂得“知和知常”,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行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注释

朱谦之.老子校译·42章[M].北京:中华书局,1984.17.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

[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M].陈嘉映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2.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秋水[M].北京:中华书局,1988:428.

上一篇:揭开陆地飞行的密码阅读题及答案下一篇:重阳节的由来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