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道家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衣养万物——道家道教生态文化论》由巴蜀书社2009年11月份出版。此书为四川省哲学社会“十五”规划2005年度重点项目。作者在精深的理解与准确的阐释基础上,将道家道教的生态观念与现代的和谐生态观念进行了一次整合,并提出了立足于当代社会的比较完整的生态文化的体系。

第一篇:道家文化论文范文

《平安: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商榷

摘要:本文对《平安: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一文中使用的几个文字解析错误进行正补,说明引证文字讲义理要理性科学。

关键词:道家文化 文字 道

2014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四川大学老子学院詹石窗先生所写《平安:道家文化的核心精神》(下文简称《平安》)一文。作者“旁征博引”,运用文字解说联系道家经典著作对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做出了新的阐释。然而,由于考字不够审慎,断章取义,难免“空谈臆说,望文生义”,得出错误的结论。

《平安》一文中,作者引用了汉字的字形、字义进行文化阐释。但作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雅训”的训释方法,很容易误导读者。以下依次疏说。

[《平安》] 在上古金文里,“道”之字形的外围是一个“行”字,表征十字路口,中间是“首”字,这个“首”就是脑袋,即先民说的“首级”。原来古人打仗,战败方的领袖“首级”就被埋在十字路口。此举有“镇慑为安”的功用。

按:《平安》一文对“道”的字形分析符合事实,但对“道”的解释不知何据。《金文编》所录“道”的金文字形为,周围是“行”的金文,中间是“首”。《说文·辵部》:“道,所行道也。从辵从。一达谓之道。”依《说文》,“道”为会意字,本义就是人们所行走的道路。首,最初应指兽的头部(何据?要标出处),后泛指头。“首”在“道”字中应是以局部代整体,代表路人,与(“”的金文)相别,并非指战败方的首领的首级。道,又形,是行、首、止的组合。再者,“道”的异写字有把“首”换做“人”的字形。所以,《平安》一文对“道”的解释有点主观臆断。修祓即修禊、祓禊,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巫咸文化时期,是一种洗濯祈福消灾的仪式。古人举行修祓并非为了化解路上存在邪灵等不平安因素,而是春日洗濯沐浴以去污除秽。诸子百家强调的是方法论。道家的哲学思想体系应以老庄思想为基础展开研究,以“道”为论点,展开阐述自己对宇宙世界的实质、原理、规律等的一些哲学观点。老子强调的道是天地大道,而不是简单的平安。道家的“道”博大精深,更注重自然,减少人为干预,这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诸多实例。《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这句话说的是“(谁)秉执自然之道,天下就归往他。(即使大家)归往他还不相互妨害,便可安泰、平安”。《平安》一文释义本末倒置。此处应为“先道后泰”,只有守“道”的人才能安泰,不能说“‘道’的要义是平安”。

[《平安》] “居”字上面是“尸”,这当然与死人有关,“尸”之下的“古”最初意味着用武器与密咒来镇慑,“古”字上头的“十”表征武器,而“口”是器皿形状,先民们在安放死者时要用密咒,将之刻写于龟甲、树皮等载体上,收藏于器皿内,再加上石刀之类武器镇守,这就是“古”的原初意蕴;以“古”置于“尸”下,表示对“尸体”的守卫,此即为“居”的本义,此等意义可以从上文所用“鬼宅”“灵室”两个词中得到进一步左证。

按:居,尸为形符,古为声符,本义为蹲着。后词义引申,增加了“居住”这一义项。《说文·尸部》:“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踞,俗居从足。”段玉裁以为,“从尸,古聲。各本作古者居从古。乖於全書之例。淺人因下云俗居从足而竄改譌謬耳。今正。”而《说文》足部曰“蹲,居也”。蹲与居互训。据考,凥本为“居处”义的本字,而居为“蹲”义的正字,“蹲”为俗字。后用“居”取代“凥”表示居所,而“居”的本义和“凥”就废除了。①尸的甲骨文字形及金文字形皆像人屈膝之形。至于古的释义,詹氏更是牵强附会。古为声符。居,本由“几”表音,后因假借,用“古”取代“几”表音,因此,“古”置于“尸”下并非指守护尸体。《说文·古部》:“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依《说文》,“古”指久远的年代,从十口会意。虽然甲骨文、金文构形不明,但文字学家普遍认为“十口”表示“众口相传”,并非《平安》一文作者所做的大胆的字形分析。所谓“鬼”为人死后的魂魄,“灵”为阴之精气——灵魂。此乃先民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的证据,并不能成为“居”是守卫尸体的地方的左证。《平安》对“居”进行解释,是为了对《元始说先天道德经》第五章中,“恍恍惚惚,万物之鬼宅。道行真化,杳冥之灵室。虚无至大,元居道安”这一段话进行解析之后得出“安乃道之原始意义”的结论。这句话其实是强调道凡尘俗世、鬼神世界都有自己的本元、自己的“道”,而这种“道”虚无至大,若安居其所道,也就安定顺行了。《元始说先天道德经》之所以这么说,还是强调“道”的重要性,只有安守于“道”,才能安顺平和。

[《平安》] “穴”字本指墓穴,而“真”字在最初即死者尸体的象形,古人曾经把死亡称作“归真”就是此意。

按:穴,本义为洞穴、地窟,“墓穴”乃后起引申义。《说文·穴部》:“穴,土室也。”据王力《汉语史稿》所证,“室就是穴,穴就是室”,室和穴分开是在殷代。《周易·繋辞下》云:“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②远古先民为避寒暑、鸟兽、洪灾等,南方巢居,北方穴居。所以穴最初是用来居住的地洞。《周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③从母系氏族原始社会丧葬制度的“厚之以薪”,发展到父系氏族公社才出现了土穴墓室。道家修身讲究返璞归真,修行者需要进入自然的原始状态。许多道家修行都选择简陋无修饰、又远离尘世的深山洞穴修习,以求在洞穴这一原始环境下修成真身。所以,道家有“洞天福地”一说。至今在我国许多名山大川依旧留有许多修真的洞穴。其次,春秋战国时期乃有“真”字。归真,乃是归本还原,后佛教借谓死,并不能说明“真”就是“尸体”。《说文·部》:“眞,僊人变形而登天也。从从目从。八,所乘载也。,古文真。”真,并非尸体,而是道家称修身养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佛家认为人是可修成仙身或进入轮回。道家认为有一种状态,可以超越“死”而存在。把“真”看作尸体,应是后人无神论的辨析下,认为人不可能存在脱离肉身还活着的情况,对其做出“死”的判断。最初在相信灵魂不灭的先民创造“真”这个字的时候,道家相信只要追寻“道”,不违背“道”,在顺应“道”做出正确的选择,经过苦修之后回到生命最初的状态,得道成仙。李嘉谋说的“元元之妙,一穴其真”,说的是万物本元的大道的玄妙之处在于精气神脱离肉体束缚回归自然。老子的“道”确实是从生死大事出发的,但是他想论证的是自然的、符合规律的、顺应“道”的辩证哲学思想。

[《平安》] 但问题在于“盘子”的“盘”,其上部是“舟”,因此笔者以为,最初用于搬运的工具是“舟”,即用小船搬运货物;而“舟”旁的“殳”,甲骨文的字形像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系古老的武器。

按:盘古既是神话人物,其存在很难考,目前最早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记载于三国时代吴国徐整著的《三五历纪》,盘古的形象也是后人添加的。据考,盘古其形象应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传说,汉民根据发音借用“盘”和“古”二字来表其义。同时借音表“盘古”义的借音词还有盘瓠、盘护等。“盘古”应是借音符号,不带有任何实质性意义。所以,盘字与盘古的化形并没有联系,我们不能说“盘”是根据盘古的形象创制的。一般文字字形分析,要根据汉字历史发展的结构为主。《说文·木部》:“槃,承槃也。从木般声。,古文从金。,籀文从皿。”槃、鎜、盤皆是因材料质地不同而产生的盘的异体字。我们只能将盘的小篆字形分解为“般”和“皿”两部分解读。盘,形声字,般表声兼部分表义,皿表义。般,“搬”的本字,搬运货物。皿,用来装盛东西的器皿。盘,本为方形、敞口、用于装运东西的木盘子。不能牵强地联系到盘古。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讲了盘古用自我牺牲的方式,为人类创造出一个世界的故事,是为了探究我们是从何而来的,以及对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渴望。所以,作者从盘古的文化内涵及“盘”字的解读都有待考虑。

从文字的角度解读文化,需要把文字作为核心,主要从构形分析找出文字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即先民所造之字所包含的造字意图及其所具有的功能。在构形分析时,需要尊重客观实际,用科学、正确的方法进行解析,不能因为行文需要就置文字的本义及形体特征不顾,随心解释,望形生义。文字字形所能揭示的文化意义是极其有限的,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平安》一文的作者放大了文字的作用,并用错误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研究,结论当然也是靠不住的。

注释

①张世超.居、凥考辨[J].中国文字研究.2010(00).

②(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7页.

③同上,第137页.

参考文献

容庚,金文编[M].中华书局,1985

王宁.汉字与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6).

王立军.有关汉字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王立军.汉字构形分析的科学原则与汉字文化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张世超.居、凥考辨[J].中国文字研究.2010(00).

(通信地址:710119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陈秋月

第二篇:道家道教的生态文化智慧

《衣养万物——道家道教生态文化论》由巴蜀书社2009年11月份出版。此书为四川省哲学社会“十五”规划2005年度重点项目。作者在精深的理解与准确的阐释基础上,将道家道教的生态观念与现代的和谐生态观念进行了一次整合,并提出了立足于当代社会的比较完整的生态文化的体系。

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而又十分困难的工作。这样的工作,只有精通道家道教的生态观念和熟知现代社会的种种矛盾的人,才能彻底承担下来。李远国教授和陈云博士都从事哲学、宗教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多年,他们共同完成了这一开创性的工作,系统地阐释了道家道教生态文化论。尤其是李远国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便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与生态保护,曾经创办过《气功与环境》的杂志,成立了中国西部最早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国际环境教育中心:绿色文明俱乐部”,之后又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张兴发合作,撰写了《道法自然:道教与环境保护》,并发表了大量关于道教生态思想的论文,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众多好评。

本书运用大量的文献并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对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道家以及后来道教中各类思想进行细致的分梳和辨析,追溯中国道家道教生态文化的思想内涵。从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衣养万物的宇宙法则、天人和合的生养体系、三才相盗的生态系统、重人贵生的大乘理念等众多方面解读道家道教的生态文化观念。并单章列出了生态女权主义中的“道”和洞天福地与环境保护,为准确地理解道家道教的生态文化观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看法。此书对于开展同类性质的研究,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资料,而且更重要的是,作者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目光,对现在从事宗教研究的学者也很有启发。下面是比较突出的几点。

首先,此书具有全面性和连贯性的双重特点。书中处处可见作者潜心钻研的成果,时时刻刻能让人感受到道家道教生态文化观念的光辉。在第一章被褐怀玉的哲人及其学派中,不仅列举了众多哲人的生平及其事迹,还细数了从史官、隐士到道家学派等。通过老子、庄子、关尹、列御寇、文子、杨朱等的描述,再延伸到诸子学说由各家交流而趋向汇合之势,呈现了稷下学派、《鹖冠子》等融合了儒、墨、名、法、阴阳各家思想而以道家为主的学派的主要思想。正是有了作者的层层的编排和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先秦道家、秦汉黄老、晚周方仙道等学派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信仰以及诸家学说而形成的;而老庄之道脉是道教赖以生存发展的命根,尤其是在自然观、人天观、生命观等方面。道教继承并发扬了道家天人合一和贵生重人的思想,其天道自然的生态哲学,三才互补的运化系统,返朴归真的人生追求等,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化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道家、道教环境文化观念。在环境文化观中,有着道家道教中人对自然环境、生态体系、生命组织的深刻理解,还包含着对宇宙天地、山川大地的无限崇拜,充满了对生命物体的至诚热爱。有着对人类地位的冷静思考,对万物共生共荣的憧憬。全书始终贯穿着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维护生态、保护环境的理想和追求。

其次,从阅读的印象来看,作者运用了中西结合的双重演绎方式。在第二章的大道论中,作者充分地利用了古今中外的材料,描述了西方宗教与文化中的有关“道”的叙述。作者认为,老子之道对基督教的影响较早,基督教文献中早已引入“道”的术语,并引用英国学者贝扶理所说的“道与基督教信仰的关系渊源甚久”。存在主义先驱哲学家奥尔特认为,上帝“象征着生命的洪流,宇宙通过它那无限的河网而逐步前行,从而连续不断地沉浸在生命之中”,在这里,上帝已不是传统的至上神,而是生生不息的大道。作者最后提到,西方学者及基督教徒,不论是否已经意识到,实际上就是向东方之道的信仰趋同。因此,道有可能成为东西方沟通的渠道。在当代科学技术理论危机中,许多学者如汤川秀树、卡普拉、李约瑟、李政道等,纷纷把眼光聚集在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身上,去寻找解决生存危机的灵感与智能,建构科学理论的信模式,其中用“道”的理论与当代科学最近理论互相发明,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动向。老子的思想开启了许多西方科学家的思路,推动了当代科学理论的进步与发展。老子不仅仅是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道”有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在重建人类新文明——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中,老子及其道家学说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仅看到了理论层面上的道家道教生态智慧,还涉及到了实践的层面。强调了千年的“道”并非空悬无依的幻想,而是古人始终一贯的生活实践。现代社会文明疾病的蔓延,根源于自然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社会环境与文化环境的日益恶化,使得人类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我治愈的机能在退化。面对这些生理、心理与社会的病症,医学家和精神分析家等都显得力不从心。我们追求完美的健康,不仅仅是指有一个良好的素质的躯体,还应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这就需要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念。道教中的阴阳和合与三宝同炼、形神互依与身心合一、性命双修与功德圆满、自主性命与神仙信仰等观念,以及真朴自然的生活方式,为后人树立了典范。这对我们是具有启迪意义的。在展望当代社会,在人类精神的重建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上,道家、道教的社会哲学及其生活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尽快地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重新合理定位人生。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关注道家道教的生态观念,从而使现代社会的人们最大限度地摆脱物欲的困扰,去追求自然的全面的有意义的生活。

(责任编辑:颜 冲)

作者:陈杉

第三篇:中华道家、道教的道德慈善文化浅释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流传后代丰富而深邃的经典文化,其独特的思想文化传统和认知体系融入一代一代人的血脉。中华经典文化关心的都是永恒的主题,涉及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我们学习中华经典文化是寻找我们中国人一致认同的根,建设中国人的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当代中国人有责任守护好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遗产,守护好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充实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我们党高屋建瓴地构筑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中国人为了梦想成真,当务之急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意识的觉醒,文化的自信。

中华传统文化是多元互补的文化,但其主体是儒释道三家。本文主要谈谈道家、道教的传统道德慈善文化。道家是自老子始。老子是自然本原论者。其后有庄子、文子、列子等,逐步形成道家的理论体系。道家后来跟纬学(讖纬神学)和方仙道结合,形成道教,道教把子奉为教主,并以《老子》《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儒释道三家相互学习,相互包容,彼此融合。这种融合是基于三家对彼此的经典的深刻理解。宋代天台宗高僧智圆法师在《闲居编》卷十七中讲,儒释道都是劝人“迁善远恶”。他把社会比作病夫,而儒释道皆是治疗社会病症的不可或缺的良药。南宋时,道教的兴盛时期出现了不少教派,其中著名的有王重阳所开创的“全真道”,其教义是以“三教”(儒释道)合一论和心性思想为主要特征。按《甘水仙源录》卷二记载,王重阳立教“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辱含垢,苦己利人为余”,其中包含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和佛家的修行思想。

老子和庄子的书不容易读懂。比如,《老子·二十一章》讲“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湛真,其中有信。”笔者查阅过约十五种《老子》注本,几乎注家都讲不清楚。让人欣慰的是,明末高僧憨山大师的《老子道德经注》和当代的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讲得明明白白。南先生解释说,“孔德”意为大道。“孔”是大,“德”代表真正有道者的行为。“容”则指内涵的包容作用。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的人,他的内涵只有一个东西——道。“唯道是从”意为:二十四小时中,随时随地,每分每秒,都在要求自己合于道的原则,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有稍微违及道业,没有离谱走样的情况出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物”等于现代人讲的“这个东西”“物”可以叫东西,“人”也可以叫东西,不只限于物质。东西便是东西,无法注解,只有自己亲身见到,证到,才知道。“恍惚”是指心性光明的境界。“恍”意谓心地光明,飘然自在,活活泼泼。“惟恍惟惚”是说有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光明洒脱境界。“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兮”是语助词,类似于现代语“啊”字。在毫无边际、活活泼泼的一片光明境里,就有这么一个境界。“象”者,境界也。“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在这个光明的境中似乎确有这么一个东西,等于佛家所说的“即空即有,即有即空。”在空空洞洞里面,又非真的空空洞洞。这个“其中有物”,既非唯心,亦非唯物,而是心物一元的那个东西。修道人到达这个莫可名状、光明无边、灵活自在、若虚若实的境界。“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是形容其深远,“冥”是形容其高大。一个人修养如果达到这个程度,便可了解这中间是“其中有精。”“精”包含“精灵”“精华”之意。不可捉摸的精神是精。精神是无法以言词来具体形容的,却毫无疑问可感觉到人身确具有这股活力的作用。这是要实修实证,方能体会个中真相。“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外之“精”在用法上几乎已达到佛家所说“不生不灭”境界。“其精甚真”它是个绝对真实的东西,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其中有信”确是实有其事,只要你从身心上真修实证,到时候自然有一步一步的证信效验。当你得到真理大道之后,芸芸众生的种种习性、种种因缘、千差万别的生命状态,皆可一目了然,看得透彻。南先生的选集,笔者曾读过。他是真有禅定功夫,有实修实证,才有如上的手笔。被时人誉为国术大师的任继愈先生怎样解释《老子》的这段话呢?他著的《老子绎读》是这样写的:“大‘德’的品格,在于它与‘道’一致。‘道’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形体。它是那样的惚恍啊,惚恍之中是它的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惚啊,恍惚之中是它的实体,它是那样的深远暗味中却涵着精气,这精气最具体,最真实。”读者比较南先生和任先生的两种理解,定会作出自己的判断,也会认识到读经典著作,最重要的是选择好注本。

我们长期以来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它与中国古圣先贤大不相同。西方人是用理性,表達方式也是与理性相适应,采取推理和论证的形式。中国老祖宗着重用悟性,提倡悟性训练。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老子和庄子都是用“心斋”和“坐忘”的训练方法,感悟宇宙和人生的真相。得“道”的条件是对常规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超越,确实在心灵净化中能获得某种精神自由,感悟到心物一元,没有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之分,而是彼此的相融,能透视世界和人自身外表的假象而“见”到其本真,达到把握人生真谛和宇宙本体的高度。西方有些大学问家早已崇敬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悟道训练。他们觉悟到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不是对立的,因此在进行理性训练的同时,倡导悟性训练。西方科学史著作常提到一些大科学家、发明家和艺术家都保持“童心”。他们把握与常人一样的知识时,并没有让这种常规认识压抑自己的童心。比如西方心理学中的弗洛伊德一派,就主要以非理性思维的潜意识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在“精神分析”名义下所作的实验研究,有的已成为具有普遍实用价值的成果。

道家讲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它不是一个经验性的问题和知识性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科学可以借此经验和知识,但哲学要求超越经验,超越知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把知识比作圆圈。圆圈里面的部分是已知的领域,圈外的部分是未知的范围。学习知识好比画圆圈,画的圆圈越大,圈外的范围也就越大。人类已知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因为圈子里面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圈子外面的未知领域是无限的。对于无限的东西,人们无法依靠经验。优秀的哲学家不是向外追求,而是向内超越。中国的儒释道的圣贤们都是“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多”“少私寡欲”,让心灵保持虚静状态,来洞察宇宙,洞察人生,使人道与天道相匹配。

什么是人道,《老子·六十七章》讲:“我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做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我有三件宝贝,保持而珍重它们。第一叫慈柔,第二叫俭朴,第三叫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面,意为不跟别人争先抢功,有功不自居。慈柔,所以能勇敢,俭朴,所以能广大;不在天下人前面,所以能成为有才能的尊长。)这是老子讲的人道。老子对“不敢为天下先”作为解释。《老子·六十章》讲“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善于用人的人对别人谦下,这叫不争之德,这叫启用他人的能力,这叫符合天道,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准则。)《老子·八章》讲“上善若水。求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善的人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低洼地区,所以最接近于“道”。)《老子·七十八章》讲“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替换)之。”(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冲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超过水的,因为没有什么能替换它。)庄子对人道跟天道相配讲得更多。《庄子·刻意》讲“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故圣休验焉,休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恬淡、寂寞、虚无、无为,乃天地的本原和道德的极致。所以圣人息心于此。息便能安稳,安稳便能恬淡,安稳恬淡,则忧患不能进入,邪气不能侵袭,于是德性完整而精神不亏损。)

道教讲究修道成仙,因此主张淡泊名利,超凡脱俗,超越今生,不过道教首先是修人道,做有道德的人,在生活中能同大众“和光同尘”,融入大众生活中去。因此修道成仙,更重视内在的出世方式。《吕祖全集》讲“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远矣。”《道海津梁》讲“欲为神 仙,先为君子。人道不修,仙道远矣。人道是仙道之阶,仙道是人道之极。不有人道,安求仙道?”《张三丰全集》讲“全在人道,仙道自然不远。”(成全了人道,仙道自然不远。)要超凡脱俗,就得在生活中净化心灵,以解脱尘俗之累。《真仙直指语录刘长生》讲“一分尘尽,明一分道;十分尘尽,则明十分道。”(一分尘俗之心打扫干净,就明白一分大道;十分尘俗之心打扫干净,就明白十分大道。)《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讲“子勿憎淡泊,是中有真味。”(你不要厌恶淡泊,这里有真正味道。)《天隐子》讲“简者,神仙之德也。”(简朴,是神仙的道德。)《逍遥墟经,郝太古》讲“境杀心则凡,心杀境则仙。”(环境决定心地就是凡夫,心地决定环境就是仙人。)道家、道教强调修道者必须筑好伦常道德的根基。《抱朴子内篇》讲“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想要追求神仙的人,要点应当是以忠君、孝亲、和气、柔顺、仁义、诚信作为根本。如果不修道德,仅仅从事道教方术即医卜星相之术,都不能做到长生。)

道家、道教在认识活动中,坚持却除私欲和妄见对人性的蔽障,内视本明的智慧,览照外物,明察事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重视德性和慈善的培养,而摆在第一位的是道德修养。《庄子·五十九章》讲“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不断地积蓄“德”,就没有什么不能胜任。没有什么不能胜任,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无法估量他们的力量,就可以担负保护国家的责任,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就可以保持长久。这就叫根扎得深,蒂生得牢。这是长久生存之道 。)《太极祭炼内法》讲“不修德行,而欲济众生苦,如以一发(一根头发)之力,欲引千钧之石。”道家、道教主张“以德报怨”。《老子·六十三章》讲“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不论怨之大小或多少,都以德报怨。)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即使他是无理地结怨,也应以道德感化的方式来化解,使之反省改过,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老子·四十七章》讲“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得)善也”。(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这样可使人人向善。)这是基于“人之初,性本善。”本性善,习性不善,可以通过教育使人们向善,恢复本性善。《老子·二十七章》讲“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反面借鉴)。……不贵(尊重)其师,不爱(珍惜)其资,虽知乎大迷(虽看似聪明,其实却是大糊涂)”是谓眇要(奥妙的精要)。《淮南鸿烈解》讲“常以积德击(对付)积怨,以积爱击憎,何故而不胜。”《太平经合校》讲“见善进之,见恶当改,勿有所疑。”

道教有一句俗话:“未学道,先学礼。”“学礼”就是规范身心,懂得做人要懂规矩,这在道教里就是学戒。《道法心传》讲“行持道法,戒行为先。”戒律是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道教有两种盛行的戒律,一是“初真戒”,二是“中极戒”。“初真戒”规定: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成万物;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物,包括人),令九族(上四代祖先,下五代子孙)雍和(和谐);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称人之美善,不自伐(自夸)其功能;不得交游非贤,居处杂秽;当慕胜己,栖集(聚集)清虚;凡作务不得辞劳苦;不得呵食好恶(不许大声斥责饭菜的好坏);不得不逊恣食(不许没有礼貌地放纵进食);不得啮食有声。“中极戒”规定:人施恶于己,不得有怨;当忍人所不能忍;所至之处,必先问其禁忌;所至之处,必先问贤人善士,当亲依之(亲自依从他们的教导);与人同食,当食其粗;与人同行,当让人己前(让人走在自己前面);与人同渡,不得争先择地;不得快人家灾祸(他人遭遇不幸,不得幸灾乐祸);不得攻击善人;不得掩他人功,以为己德;不得妄呵风雨;不得薄贱人老病残疾;不得轻慢师尊,违背盟誓;不得快(高兴)人过失;不得訾毁人物为;不得自誉己物为好;不得面誉世人,阴(暗地里)毁善人;不得泄人阴私;不得妄求窺人书疏(书信);不得富厚(富贵发达之后)忘师;不得口是心非,内怀阴恶;不得欺诳同学;不得嫉贤妒能;不得背师恩爱;不得绮语(花言巧语)、两舌(挑拨离间)、不信(不讲信用);当念立功度人(立功德,度化别人);当令邻国有道,各守境界(各自安守本国的边界);当念祝愿百姓,令常安全;当念万物为先,不但祷祝己身(优先祝愿万物,不仅仅为自身祷告祝福);当念家家安宁,咸无苦痛。以礼律己,以戒约束自己,养成习惯,就习惯成自然了。所以《太上大道玉清经》讲“上品之人,身先无犯,身既无犯,亦无所持”。(上品修行人,身心首先不会违反戒律,身心既然不会违反戒律,自然没有持戒的约束。)这跟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同样的境界。

道家、道教重视伦理道德,强调其对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性。《老子·四十四章》讲“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厚,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声与生命比起来哪一个更亲切?生命与财富比起来哪一个更贵重?得到名利与丧失性命相比哪一个更有害?过分贪爱吝惜必然会有大的耗费,过多的收藏必然招致大的损失;明白知足的道理就不会遭到欺辱,明白适可而止就不会蒙受危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安宁。)《老子·四十六章》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罪恶没有更大于放纵欲望,祸患没有更大于不满足,过失没有更大于妄想得到。所以知道满足的人,他会常常平静富足。)《养性延命录》讲“罪莫大于淫,祸莫大于贪,咎莫大于谗(谗言)。此三者,祸之本。小则危身,大则危家。”《易因》讲“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刚、妻柔,则家风端正,家风端正则天下安定。)家庭如同社会的细胞,细胞健康,自然社会安宁。

道家、道教的宇宙观决定了其慈善观。人道与天道是一体,人道要匹配天道,道家、道教中没有神主宰人间之说,是无神论。《庄子·齐物论》讲“天地与我并立,而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与我同时并存,而万事万物与我是一体。)《庄子·天下》讲“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广博地爱护各种物类,因为天地间本来是没有分别的一个整体。)《易因》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道教的修行是学自然的“参赞化育”,“与万物同其造化。”那么大自然的万物是什么样的道性呢?《太平经合校》讲“天以万物悉生为富足。”(大自然以万物都生出为富足。)《道门经法相承次序》讲“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一切有形的生物,都含有大自然的道性。)因此一切生物都应平等地富足。《藏外道书·全人矩撙》讲“人惟兼物性,方为全尽吾性,体此意者,撙节爱养,戒杀放生,自有所不能已也。”(人只有兼备生物的天性,才算是完全尽到了本我的天性。能够领会这个意思的,就能够节制本我,慈爱养护,戒杀放生,自然就不会停止了。)正因为“万物与我为一”,所以,《老子·二十七章》讲“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圣人总是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总是善于拯救物,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叫内藏聪明智慧。)《老子·二十七章》讲“善行无辙迹,善言无无暇谪。”(善行不要留下痕迹,善言没有过失。)《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讲“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对于一切万物都应平等地给予同样的慈爱,即使不是同种骨血的物类,也要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的对待。)《意林》讲“见人友善,如己有善;见人有过,如己有过。” 《抱朴子内篇》讲“乐人之吉;悯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德;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尊,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张三丰全集》讲“夫成人之名,即所以成己之名也;成人之功,即所以成己之功也;成人之事,即所以成己之事也;成人之利,即所以成己之利也。皆爱也。”《太上虚皇天尊四十九章经》讲“世人痛苦,如在我身。当愿救护,普令安乐。”《太平经合校》讲“天道生物,当周流俱足。”(天道生化万物,应当周转流通,全都满足。)“夫天道恶杀而好生,蠕动之属皆有知,无轻杀伤用之也。”(大自然法则是厌恶杀害而喜好生养,即使小的蠕形动物也是有知觉的,不可轻易杀害而使用。)《真诰》讲“学道者,守阴德(做善事不说)莫大于施惠解救,志莫大于守身奉道,其福甚大,其生甚固。”

正确的财产观是世人行善的重要因素。道家、道教教导人正确地对待财富。《老子·九章》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八十一章》讲“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有道的圣人不积蓄,既然用来帮助别人,他的财产会更加富有;既然自己施予别人,自己的财富会越来越多。)《通玄真经》讲“收藏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受而不益贫。”(收藏积蓄并不等于增加财富,施舍栗米并不等于更加贫穷。)《太平经合校》讲“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钱财货物是天地之间所拥有的,共同用来养育所有的人类。)“或积财亿万,不肯救穷周急,使人饥寒而死,其罪不可除了。”《意林》讲“暴至之荣,君子不居。守财不施,谓之钱奴。”(暴发投机而来的荣誉,君子不去占有。积累钱财而不周济别人,叫作财富的奴隶。)道教的“初真戒”和“中极戒”也劝人行善:“不得多积财物,不思散施。”“不得衣物盈满,不散穷人。”“不可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慈心济物对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淮南鸿烈解》讲“夫民有余即让,不足则争。让则礼义生,争则暴乱起。”

道家、道教都教育我们,行善要真诚,不要炫耀造作。《老子·二章》讲“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之为美”只是一种有心而知的外在形式,反而污染内在无心的真美,所以是“恶”;“善之为善”也是一种有意而知的外在形式,反而破坏内在无意的纯善,因此“不善”。)《庄子·养生主》讲“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形。”(做善事的人不愿意接受虚名,做恶事的人不愿意遭到刑罚。)

道家、道教的道德慈善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因果报应规律。深信因果报应的人决定不敢做不应该做的事,而深心地做应该做的事。道教有句话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说明行善行恶决然回报不同。天网非常大,层层密布,网眼虽然稀疏,但从未遗漏。《薜蕙集解》讲“世之禁网虽密,然人多幸者(侥幸逃离),惟天网恢恢广大,有若疏而不密,而为恶之人,无有能逃也。”道教典籍大多的因果报应之理告戒众生。《太平经合校》讲“人心善守道,则常与吉;人心恶不守道,则常衰凶矣。”(人心善良,守护大道,就会常常得到吉祥;人心凶恶,远离大道,就会常常衰退凶败。)《淮南鸿烈解》讲“积爱成福,积怨成祸。”“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无报德。”《张三丰全集》讲“居富贵而爱人者,必裕后昆(后代子孙);居贫贱而爱人者,必能显达。”“欲知处世之道者,吾乃劝之曰“爱人”。《老子想尔注校证》讲“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大道设立长生用来奖赏行善的人,设立死亡用来威吓作恶的人。)《赤松子中诚经》讲“为善者,善气覆之,福德随之,众邪去之,神灵卫之,人皆敬之,远其祸矣;为恶之人,凶气覆之,灾祸随之,吉祥避之,恶星照之,人皆恶之,衰患之事并集其身矣。”《宗玄先生玄纲论》讲“为善则和气应;为不善则害气集。”(做善事则感应祥和之气;做不善事则凶恶之气聚集。)《吕祖全书》卷一讲“盖人之性念于善,则属阳明,其性入于轻清,此天堂之路;念于恶,则属阴浊,入于粗重,此地狱之阶。天堂地狱,非果有主之者,特由人以心身化成耳。”(天堂和地狱并非真的有主宰,只不过由人的心灵自然变化形成的。)《陈抟辑要》讲“一念之善,则天神祗,祥风和气,皆在于此;一念之恶,则妖星厉鬼,凶荒(凶年饥荒)扎瘥(疫病死亡),皆在于此。是以君子慎其独。”《墉城集仙录》讲“行善益算(延长寿命),行恶夺算(减少寿命)。赏善罚恶,各有职司(都有专职部门管辖)。报应之理,毫分无失。”《净明忠孝全书》讲“大凡作善者,譬如下五谷种子,分明是春种秋收;作恶者,譬如弯弓入阵,决定有报箭来。”“多用恕心(推己及人谓之恕)无烈祸;若萌奸巧有奇穷。”《养性延命录》讲“人修养积德遇其凶祸者,受先人之余殃;犯禁为恶而遇其福者,蒙先人之余福也。”这同于《易经》所言“行善之家必有余慶;行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强调祖先的善恶对于后代子孙有着直接的影响,其用意乃是劝人去恶向善,为自己,也为子孙积德。

道德是仁爱、慈善的基础,而仁爱、慈善又是一切德行的提升,是实现远大志向的阳光大道。对于有德性和慈善的人来说,一切外在的物质享受和他人的赞誉艳羡都是过眼烟云,因为他们有超越外界诱惑而直过生命本真的理想,从而也显彰了他们的高尚人格,一种高贵的内在素质。中国的古代圣贤留传给我们的是他们感悟的宇宙和人生的真相,也就是哲学里所说的宇宙万物的本性、本真,具体而言,就是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觉悟心。人活着就得维护这种精神和价值。这是人的全部意义所在。正因为如此,人才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动物。中国人的祖先非常尊师,所以教导后辈“记师之道”,铭记圣贤走过的路。近一百五十多年来,我们中国人忘记了“师之道”,走了冤枉路。我们不能再走冤枉路了,一定要事师之道。

作者:陆镜生

上一篇:公司股权论文范文下一篇:技能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