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论文

2024-05-24

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论文(精选6篇)

篇1: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论文

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论文

一、当前网络心理健康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心理健康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网络已经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我们的教育方式却没有完全适应这一改变。主旋律、正面消息、理性声音传播力度不够。一方面,高校教师、心理咨询师普遍对网络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落后;另一方面,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资金不足,导致网络心理健康资源建设无法全面开展,这都给网络心理健康资源建设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快速推进高校心理资源建设,首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相关队伍人才缺乏。对全国67所高校的一个调查表明,我国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与在校学生比约为1:9050,仅有9.26%的高校能达到1:5000,而国外这一比例约为1:1000。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值得忧虑

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很难有一个良好的信息过滤机制,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较容易被不良价值观影响。大量不良信息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极大冲击,致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趋于复杂化。

二、通过易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通过易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易班平台具有严格的身份审核机制易班平台具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和身份审核机制。申请注册易班账号,必须要通过实名认证。易班这种严格的身份审核机制和准入机制能克服网络环境某些方面的缺点,避免社会中带有反社会倾向性的人员或组织进入易班,从源头上确保了易班人员构成的单纯性,为高校同学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避免大学生受到别有用心的社会人员的鼓动与利用,有效地确保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2、易班平台具备主流意识的引导机制部分社会网站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为吸引眼球,出现了“标题党”以及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等现象,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而易班则有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以及主流意识的引导机制,以育人为根本目的,会对各种不良信息进行过滤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易班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高校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引导舆论并及时获取大学生的反馈。因此,易班平台能够宣传主流校园文化,抢占网络阵地,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3、易班平台提供师生之间互动从易班诞生至今,经过各方积极宣传推广,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经在易班平台上开展相关教学工作,通过办活动、写博文等,极大地丰富了易班平台的内容,为易班平台心理健康资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易班平台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实现平等交流,将传统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转化为亲切、平等的交流形式,这种交流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易班平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二)通过易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劣势

首先,在易班平台产生前已经有人人、QQ、微博等社交平台,这些平台内容丰富生动、娱乐性强,在大学生中有广大市场,形成了较强的用户粘性。易班作为新生代的社交平台不可避免地要与业已成熟的社交网站进行竞争。其次,在易班推广过程中,许多高校采取行政命令式推广,引起学生的反感。最后,易班的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部分功能板块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不够人性化。

三、通过易班平台开展心理健康资源建设的建议

(一)宏观层面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与易班平台人才建设首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目前我国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我们要重视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力度。其次,转变观念,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一方面,丰富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心理健康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够有效的应对现实情况,满足广大同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应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的使用易班平台的各项功能。最后,也要加强易班平台建设与维护的IT人才培养,从源头确保易班平台能够在流畅运行的同时富有自己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对广大同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保证易班平台有足够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心理健康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2.丰富易班功能,吸引广大同学积极参与首先要吸引足够多学生参与到易班平台中。“采取各种方式,进一步将学生从社会网站中吸引到‘易班’来,增强‘易班’人气。培养学生在线上处理各种事务,养成使用‘易班’的习惯”。[2]易班作为后起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与社交平台,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借鉴微博、人人网等平台的先进经验,发掘并突出自身的优势,不断增强易班平台的吸引力。内容上,应该贴近时代贴近现实,与学生实际需求密切结合;形式上,应该简约新颖,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制作高质量的易班手机客户端,形成自己独特的平台优势,培养用户忠诚度与用户粘性。

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到易班平台的积极性制定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激励在易班心理健康教育中表现突出、效果明显的工作者,树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竞争意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有效地发挥思政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学校可以通过荣誉称号、物质奖励、在教师考核晋升中加入该指标等方式来激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更加积极投入工作。

4.树立以人为本观念,贴近学生实际需求首先,以学生为本,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掌握正确疏导、调节网络心理问题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以求助者为中心”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探索、自我领悟、自我发现的习惯,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面对新情况时能够更好的适应和处理。其次,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关怀,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心理疏导的理论和方法,进而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微观层面

1.培养意见领袖要重视意见领袖的培养,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可以培养学生干部、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等组成意见领袖群。学生干部可以通过朋辈教育的影响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舆论正面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在易班上亦师亦友的从心理疏导方面进行舆论引导。

2.加强易班心理健康资源建设首先,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合作,将馆内的心理学书籍在易班平台上上架。建立易班心理健康资源库模块,开发易班心理健康资源检索和管理功能。心理健康教师可通过这一模块上传教学内容,将传统枯燥的心理健康教学通过易班平台使之生动形象化,提高同学参与心理健康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利用易班进行心理咨询及在线答疑。可以为每一个班级配置一个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某一专门心理现象进行团体辅导,使同学遇到某一心理困惑时更易克服,也可以通过易班实现对来询学生的心理辅导,答疑解惑。

3.开发易班心理健康检测系统通过该模块可实现学生自助心理咨询、心理自测和心理咨询预约等。学生可通过系统进行心理自测,然后系统会根据大学生各自情况自动分析生成学生心理检测报告,心理教师对报告加上自己的建议后反馈给学生;心理教师采用定期分析大部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的方式,可发现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好及时研究出有效对策。通过对学生的大规模心理普测、教师对学生的各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生也可通过此系统评价功能实现对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质量、心理咨询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促进教师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4.开展丰富多彩的易班心理健康活动

(1)“在快乐与自由的学习中实现自我发展”,“易班为我们打造一个信息化网络德育空间,是师生能充分利用、自主发展的联动平台”[3],通过易班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周等活动,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相互讨论心理疑惑问题,心理健康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就一些同学的心理问题进行在线解答。

(2)可以创建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网盘,定期上传优秀电影、文献资料,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行下载,在欣赏影片的同时,通过生动感人的场景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助于学生探索生活中出现的困惑与焦虑,澄清模糊认识。

(3)心理博客。师生都可以在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上创建属于自己的心理博客。通过博客的形式学生之间可以分享彼此观点、各抒己论,还可以把自己的经历体会等发表在博客上,其他同学在遇到相同问题时则更加从容。

5.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同阶段的同学有同的心理特点,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刚入学的大一学生,教育内容就应该以适应性教育、情绪管理、自我管理等为主题,使新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学生教育内容就该以学业导航、职业生涯规划为等为主题;毕业班同学教育则应以就业、实习、考研等方面为主题,这样高校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认清现实,适应社会。

篇2: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论文

摘 要: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党员教育模式,已无法与新时期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完美契合,“微党课”作为互联网时代党的新媒体教育模式,在加强高校学生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学生党员培养和教育方面起到突出作用。文章结合当下流行的“慕课”“易班优课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试图建立新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大力提升高校学生党员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微党课;易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6-0029-02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而高校学生党组织更是肩负了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任。中共中央31号文件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深入实施易班等新应用推广行动计划[1]。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与普及,高校的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易班是集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学生综合性互动社区,充分利用其“优课平台”开设微党课,加强线上线下学习互动,为培养高校学生党员提供了新模式。

一、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在党员教育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从学生角度来说,在校学生党员数量较少,因而在学生群众中难以起到带头作用;学生党员队伍多由学生干部构成,难以从根本上满足其他学生想要了解党、走近党的心愿;学生入党动机多元化、功利化,可能有盲目从众心态,对党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进入党组织后思想上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学生党员对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认识不到位,将培训课程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由于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最终的培训往往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从党课教育的角度来看,高校在面向学生党员的教育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模式单调,大多数高校党校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的开会和课堂面授形式,部分学校开展的相关党员实践活动也缺少长效机制的保障,无法形成系统化,会使形式大于内容;入党前后的教育力量分配不均,入党前学生往往会经历层层审核以至于学生对党团的学习积极性十分充足,入党后的教育工作容易被忽视,开展的党员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后期动力不足,对学生党员的考察培养缺乏长期性,这样的教育影响力并不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通常将入党积极分子编成一个临时教学班,对其进行集中授课,部分院校会组织开展相应的党团实践活动,最后面向积极分子进行最终的结业考试,很多时候这样的考核制度带给学生的只是单纯的模式化学习,学生很难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党课的实际意义,这样的党课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二、高校学生微党课的创新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面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大量信息会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处于这样的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的党课培训也必然要有创新意识,因此高校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应该力求在教育活动形式上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在互联网时代,高校立足于为学生党员提供与党组织交流的平台,很多院校都建立起“微党课”这样的新型党建模式。主题聚而精,切入小而巧,架构简而清,这样的“微党课”形式更加直观、形象,更能顺应“90后”学生党员对党团知识的需求。

(一)依托慕课平台开展党课创新

慕课作为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结合的成功范例,高校应该重视这一平台阵地,灵活借鉴其运作模式以达到创新党课教学方法的目的。将慕课应用于党课教学改革,开发高质量的在线课程,此外发动合作力量,联合多所高校共同?_展网上教学工作以实现党课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共赢。在慕课模式下,课堂主动权交由学生手上,教师在学生有需要、有疑问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具体到高校党课而言,教师可以设计线上学习和线下探究的“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全程依靠自主意识选择性地对相关优质党课视频课程进行观看和学习,并在视频之后参与随堂讨论以进行党课知识的深化学习,线下着重进行课程内容的分析总结,实现党课知识的内化[2]。借助慕课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程监测,摆脱了过去单一靠试卷检测学生学习实效的困境。同时学员也可通过慕课平台把自身存有的疑问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既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也便于学生及时更正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在的党员培训班会对办班人数有所限制,很多学生都会面临因此而不能加入党课学习的问题。然而利用网络技术的慕课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大学生可以根据意愿自主注册学习,只要学生通过考核就可以获得由授课教师签名的电子证书,这也可作为其党校培训结业的证书。

(二)“学习通”类手机APP助力党课教育

“学习通”类手机APP属于知识传播与管理的平台,可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如果学生党员的党课教育可以依靠该类应用进行,则学生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对党团知识进行了解与学习,这将会一改传统课堂上教师教授、学生听课的传授模式,学生学习党课更多的是依托于自身的自主性。这样的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高,也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党课的学习与探究,也更能顺应90后大学生对手机和网络应用的依赖现状。

(三)易班优课平台创新党课教育

易班的开发借鉴了SNS社区的核心理念,面向高

校师生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综合性互动服务,将社交、学习等融为一体,为在校师生定制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同时支持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除线上的活动以外,易班也在高校设立了线下的学生工作站,它已成为全国教育系统的知名文化品牌。作为在校大学生非常喜爱的一款学习类应用,将党员教育的课程与之相结合,就相当于是在大学生交流社区中贯彻融入党课教育,这会大大提高党课学习的实效性。高校师生可以通过易班线上互动交流、交换各种资源、上传照片、发布微博等,使党课开展的模式由单向型逐步发展为双向型,极大地提高教学工作的互动性。

三、以“易班优课平台”为例深入推进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新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借助易班优课平台,创新党员培养模式,打造学生党建立体化平台

易班是一个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网络互动平台,融合了论坛、博客、话题、微博、手机应用等功能,提供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是网络时代高校教育服务学生的新手段、新途径。易班以强大的便捷性、开放性、超媒体性和互动性,开辟高校大学生网络党建阵地,实现大学生党建工作线上与线下联动,形成一种协同创新的立体化党建模式。易班党建教育通过网络技术平台可以设置党的理论文献、基本知识等学习板块,借助在线聊天、网络论坛等交互工具,开展网络学习与交流,打破时空限制,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培养党员理论修养。开展网上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党务管理、思想汇报等活动,丰富党的组织建设方式。

(二)借助易班的灵活授课特点,提高师资队伍

水平,坚持以优质内容取胜

“易班优课平台”面向的受众以大学生群体为主,这一群体普遍有着较高的识别优劣的能力,“易班优课平台”的核心是注重课程质量,“易班优课平台”除了形式新颖以外,也注重对党课授课教师的培训与筛选,授课者时刻进行自我学习,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打造内容与受众高度相匹配的优质“易班优课平台”。同时由于网上授课时间灵活,可邀请其他教师或者业界、学界相关人员进行授课,充分履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制作准则,进一步提升“易班优课平台”课程品质。

(三)基于易班交互性强的特点,创新党课培养模式,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易班优课平台”的课程表现形式应紧跟时代潮流,充分体现融媒时代智能化、共享化的特点。“易班优课平台”可以播放视频、操作PPT,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添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授课者在平台上教授党建品牌课程,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党课中来,可以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

同,让学生更有归属感,提高对“易班优课平台”的认知度与接受度,打造高效、趣味、魅力的“微课堂”。在授课队伍建设方面,高校针对不同的授课专题、授课形式、学习方向来建设不同的授课队伍,形成和党员领导干部、党建专家学者、专职党务干部、党员学生教师相对应的管理队伍。通过授课队伍?c受众之间,管理队伍与日常课程运行之间的高度匹配,从而有效明确各级队伍职责和责任,更好为师生党员服务。

(四)基于易班开放性强的特点,创新课程表现形式,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易班优课平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通过该平台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党员。“易班优课平台”的知识体系、认知格局、学习思考等方面可以灵活调整,从而提升培养学生党员的效果,达到预期学习目标。因此,高校的党建工作可以借助“易班优课平台”来进行,利用网络平台的各个模块,建成以课程安排、内容大纲、线上测试、学习资料、课后复习、在线讨论等板块为主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有效利用平台把零碎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计划安排条理整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能动性、系统性和有效性,并且能够长久地坚持下去。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培养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项工作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同时又做到与时俱进的创新,才能真正做到落地生根、抓实抓细。因此,以“易班优课平台”等微党课创新平台为载体进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当下高校来说有着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党建队伍要始终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大局观念,不断提升团队综合素质、改进工作方式,为党和国家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篇3: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论文

作为一类新型的传媒工具, 网络以其方便快捷、内容丰富等优势迅速发展。网络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 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找到符合自己才华和个性发展的空间。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人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作为网络时代主群体的大学生, 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自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及思想上明显的不成熟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另一方面由于各项制度还不健全, 大学生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都会出现许多新问题。同时, 网络具有封闭性, “网络‘封闭’, 指的是相对现实世界, 一些大学生把自己封闭在虚拟的世界中”[1], 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不良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为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最终成为合格的新世纪高等人才, 应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加强网络心理健康资源的建设。

2009年9月, 易班开始在上海市部分高校进行试点。易班 (E-class) 是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上海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独立研发的网络互动社区平台, 针对高校师生群体, 贴近学生需求, 形成了特定的校园“圈子”—网络班级和网络学生组织。易班以“实现教育的梦想”为宗旨, 是提供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易班结合了网络新技术及新应用, 加入专门为高校师生定制的教育信息化一站式服务的功能, 融合了论坛、博客、邮箱、网盘等主流的Web2.0应用, 支持Web、手机APP客户端等多种访问形式, 具有极大的便捷性和实用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给高校各方面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抓住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新机遇, 不仅适应当下发展必然趋势, 也是网络时代推进易班平台心理健康资源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网络心理健康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网络心理健康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网络已经是我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而我们的教育方式却没有完全适应这一改变。主旋律、正面消息、理性声音传播力度不够。一方面, 高校教师、心理咨询师普遍对网络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学方法落后;另一方面, 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资金不足, 导致网络心理健康资源建设无法全面开展, 这都给网络心理健康资源建设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二)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快速推进高校心理资源建设, 首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师资力量。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健全, 相关队伍人才缺乏。2012年对全国67所高校的一个调查表明, 我国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与在校学生比约为1:9050, 仅有9.26%的高校能达到1:5000, 而国外这一比例约为1:1000。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三)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值得忧虑

网络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很难有一个良好的信息过滤机制,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时期, 较容易被不良价值观影响。大量不良信息会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极大冲击, 致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趋于复杂化。

三、通过易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 通过易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1、易班平台具有严格的身份审核机制

易班平台具有严格的准入机制和身份审核机制。申请注册易班账号, 必须要通过实名认证。易班这种严格的身份审核机制和准入机制能克服网络环境某些方面的缺点, 避免社会中带有反社会倾向性的人员或组织进入易班, 从源头上确保了易班人员构成的单纯性, 为高校同学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避免大学生受到别有用心的社会人员的鼓动与利用, 有效地确保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2、易班平台具备主流意识的引导机制

部分社会网站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为吸引眼球, 出现了“标题党”以及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处理等现象, 对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而易班则有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以及主流意识的引导机制, 以育人为根本目的, 会对各种不良信息进行过滤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易班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 高校教师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引导舆论并及时获取大学生的反馈。因此, 易班平台能够宣传主流校园文化, 抢占网络阵地,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3、易班平台提供师生之间互动

从易班诞生至今, 经过各方积极宣传推广, 高校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已经在易班平台上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通过办活动、写博文等, 极大地丰富了易班平台的内容, 为易班平台心理健康资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易班平台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 师生之间实现平等交流, 将传统灌输式心理健康教育转化为亲切、平等的交流形式, 这种交流形式提高了学生参与易班平台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更易被大学生所接受。

(二) 通过易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劣势

首先, 在易班平台产生前已经有人人、QQ、微博等社交平台, 这些平台内容丰富生动、娱乐性强, 在大学生中有广大市场, 形成了较强的用户粘性。易班作为新生代的社交平台不可避免地要与业已成熟的社交网站进行竞争。其次, 在易班推广过程中, 许多高校采取行政命令式推广, 引起学生的反感。最后, 易班的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 部分功能板块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不够人性化。

四、通过易班平台开展心理健康资源建设的建议

(一) 宏观层面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与易班平台人才建设

首先,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制度。目前我国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我们要重视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 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资力度。其次, 转变观念, 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做好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 一方面, 丰富教育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让心理健康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够有效的应对现实情况, 满足广大同学的需求;另一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身应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 能够熟练的使用易班平台的各项功能。最后, 也要加强易班平台建设与维护的IT人才培养, 从源头确保易班平台能够在流畅运行的同时富有自己独特的差异化优势、对广大同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保证易班平台有足够的竞争力,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效心理健康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2. 丰富易班功能, 吸引广大同学积极参与

首先要吸引足够多学生参与到易班平台中。“采取各种方式, 进一步将学生从社会网站中吸引到‘易班’来, 增强‘易班’人气。培养学生在线上处理各种事务, 养成使用‘易班’的习惯”。[2]易班作为后起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与社交平台, 必须找准自身的定位, 借鉴微博、人人网等平台的先进经验, 发掘并突出自身的优势, 不断增强易班平台的吸引力。内容上, 应该贴近时代贴近现实, 与学生实际需求密切结合;形式上, 应该简约新颖, 利用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遇, 制作高质量的易班手机客户端, 形成自己独特的平台优势, 培养用户忠诚度与用户粘性。

3. 建立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参与到易班平台的积极性

制定合理、有效的考评机制, 激励在易班心理健康教育中表现突出、效果明显的工作者, 树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之间的竞争意识,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 有效地发挥思政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比如, 学校可以通过荣誉称号、物质奖励、在教师考核晋升中加入该指标等方式来激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更加积极投入工作。

4. 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首先, 以学生为本, 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需求,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掌握正确疏导、调节网络心理问题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以求助者为中心”引导学生形成自我探索、自我领悟、自我发现的习惯, 不断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 面对新情况时能够更好的适应和处理。其次, 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的引导作用, 加强对学生的关怀, 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心理疏导的理论和方法, 进而提高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 微观层面

1. 培养意见领袖

要重视意见领袖的培养, 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 弘扬主旋律, 弘扬正能量。可以培养学生干部、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等组成意见领袖群。学生干部可以通过朋辈教育的影响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舆论正面引导作用;教师可以在易班上亦师亦友的从心理疏导方面进行舆论引导。

2. 加强易班心理健康资源建设

首先, 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的合作, 将馆内的心理学书籍在易班平台上上架。建立易班心理健康资源库模块, 开发易班心理健康资源检索和管理功能。心理健康教师可通过这一模块上传教学内容, 将传统枯燥的心理健康教学通过易班平台使之生动形象化, 提高同学参与心理健康教学的积极性。其次, 利用易班进行心理咨询及在线答疑。可以为每一个班级配置一个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某一专门心理现象进行团体辅导, 使同学遇到某一心理困惑时更易克服, 也可以通过易班实现对来询学生的心理辅导, 答疑解惑。

3. 开发易班心理健康检测系统

通过该模块可实现学生自助心理咨询、心理自测和心理咨询预约等。学生可通过系统进行心理自测, 然后系统会根据大学生各自情况自动分析生成学生心理检测报告, 心理教师对报告加上自己的建议后反馈给学生;心理教师采用定期分析大部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的方式, 可发现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 好及时研究出有效对策。通过对学生的大规模心理普测、教师对学生的各阶段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生也可通过此系统评价功能实现对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质量、心理咨询效果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促进教师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易班心理健康活动

(1) “在快乐与自由的学习中实现自我发展”, “易班为我们打造一个信息化网络德育空间, 是师生能充分利用、自主发展的联动平台”[3], 通过易班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同学参与到活动中来, 相互讨论心理疑惑问题, 心理健康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就一些同学的心理问题进行在线解答。

(2) 可以创建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网盘, 定期上传优秀电影、文献资料,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 自行下载, 在欣赏影片的同时, 通过生动感人的场景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有助于学生探索生活中出现的困惑与焦虑, 澄清模糊认识。

(3) 心理博客。师生都可以在易班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上创建属于自己的心理博客。通过博客的形式学生之间可以分享彼此观点、各抒己论, 还可以把自己的经历体会等发表在博客上, 其他同学在遇到相同问题时则更加从容。

5. 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阶段的同学有同的心理特点,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刚入学的大一学生, 教育内容就应该以适应性教育、情绪管理、自我管理等为主题, 使新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大二学生教育内容就该以学业导航、职业生涯规划为等为主题;毕业班同学教育则应以就业、实习、考研等方面为主题, 这样高校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 认清现实, 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刘国军, 李明, 孔祥昆, 史颖超.易班平台下大学生生活园区网络工作模式初探[A].2013 (06) .

[2]梁臻.利用“易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J].知识经济, 2012, (10) .

篇4: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论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易班网;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开始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应用。易班网作为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管理、推广的,集思政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日常综合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文化品牌,能有效促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拓和发展。

一、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趋势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科技的发展跨越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障碍,其快捷、互动性强等特点能有效地填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全面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普及性,丰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机制。

同时,网络心理咨询创新了心理咨询中的人际互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来访者保护隐私的需求,有利于来访者减少心理防御机制,提出真实的心理诉求,也有利于咨询师高速有效地把握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给出相应的干预建议。当然,网络心理咨询同样有其缺陷和不足,但对于部分对面接咨询抱有顾虑的人群,这种模式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咨询途径,同时也是对传统面接形式的有效补充。

二、高职学生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调查

为了了解高职学生对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我们选取了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高职一年级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对目前学院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期待度、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内容四个部分开展调查。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6份,其中有效问卷473份,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1.高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存在较高的关注度。调查发现,91.2%的高职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行为、心理健康状况表示关注,在日常上网过程中会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网站,阅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信息。61%的学生表示每周至少一次会登陆学院易班网并浏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

2.高职学生对学院目前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一般。调查发现,86.4%的高职学生对于目前学院提供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满意度表示一般,11.3%的高职学生表示满意,88.1%的学生表示知道并会使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网上测试系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评测。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学院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易班板块“心灵花园”的了解不够。

3.高职学生对于学院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表现出较高的期待度。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于学院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支持态度。在此前提下,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当遇到心理困扰时会选择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教师的帮助,并倾向于接受网络咨询。

4.高职学生对于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求多元化。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于学院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呈现多样化需求,包括心理健康在线咨询、心理学影视作品赏析、心理学专业书籍推荐、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剖析等。

三、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

1.校园网络普及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物质支持。目前,上海市所有的高职院校都配备有设施齐全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双向控制教学系统等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和系统,校园网络已经覆盖到学生的课堂和寝室,学生可以在电子阅览室、网络实训室和个人寝室上网进行学习和交流。这些硬件设施为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物质支持。

2.校园教育资源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学术支持。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依托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指导,在准确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意志目标、个性目标的基础上确保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的放矢,并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设计、调整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校园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领地,而且是心灵和意识的空间。

四、高职院校目前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借助的网络平台大致有两类,一种是借助社会网络开放平台,例如人人网、微信平台或是微博客户端;另一种是学校本身的校园网络平台。基于这两种网络平台开展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弊端。

1.社会网站缺乏监管。社交公开网站因其公开性和营利性,网站注册人员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同时,网站管理人员不具备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未能对所有注册人员和所发相关心理学帖子进行监管,导致社交网站上的心理学知识参差不齐,不具备科学性和准确性。

2.社会网站的隐私性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社会网站的人员注册通常具有较大随意性,网站成员之间多用网名互相交流。在此平台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使心理咨询师参与管理和监察,也很难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有效的跟踪治疗和监控,也很难保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3.校园网络的封闭性不利于互动交流。部分高职院校依托学校本身的校园网络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了校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但是校园网不具备营利性,更集中为校内学生提供服务,学生所得到的帮助也仅局限于校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受限于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数量和能力,这种相对封闭性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校际资源共享,也无法达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五、高职院校基于易班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优势

1.易班网简介。易班網(http://www.yiban.cn)是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推出的“易班—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集思政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日常综合管理三大功能。从2007年发展到目前基本已覆盖上海各大高校及部分高中和职校。随着高职院校易班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易班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成为满足学生心理诉求、传播宣示价值理念、统筹协调各种矛盾的重要媒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易班网络高信息、高覆盖、高效率的特点,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缺口,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

2.易班平台能切实保障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基于易班平台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校本网络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正确、客观、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信息。同时,基于易班平台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网络拥有较为稳定的学生关注群,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的特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信息和资料及时传播,增强了教育的科学性和及时性。

3.易班平台能有效增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性和有效性。基于易班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的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咨询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交流作用,使一些心理困惑的高职学生更愿意选择这种方式进行倾诉,更愿意表述自己的真实情感和态度,增强咨访互动,有助于提高咨询效果。同时,因为易班网是实名注册制,心理咨询教师也可以根据咨询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判定是否有进行实际面接咨询的必要,也有利于心理咨询教师搜集和整理咨询学生的信息和数据。

4.易班平台能全面拓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和普及性。基于易班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过程,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时间长、见效慢、形式单一等缺点。在开展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利用易班平台进一步开发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板块的实用性、互动性价值,全面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普及型,丰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的内容和机制,尝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德心一体的学习性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基于易班平台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能做到信息传播及时,教育与咨询面广,师生互动性强,保密性严谨,测试教育手段先进,资源具有共享性。在易班平台上能探索网络时代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方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联网宣传管理工作有效融合,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毅鑫.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易班互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武汉大学,2013.

篇5:特色易班(建桥心理易班)

全校参与、资源聚集,建设“心理易班”

——上海建桥学院特色易班建设工作介绍

编者按:上海建桥学院在两年多的易班建设实践中,发掘和培育了一批吸引学生、富有特色的易班项目,形成了以“心理易班”为主导的特色易班建设模式。通过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等项目建在易班上,发挥易班网络平台的特点和作用,鼓励全校师生参与,不仅逐步扩大特色易班的影响范围,而且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上海建桥学院自2010年5月开始启动易班建设工作以来,依托易班市、校两级平台,以“全校参与、资源聚集”为思路,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易班建设。通过全校、各院系和各班级在易班平台的统一联动,以及线下依托校园易班工作团队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参与热情,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让广大同学能够在网络宽松环境中、活动愉快氛围中受到教育,也提高了学生使用易班的热情。

一、心理易班建设背景

之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经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危机防范与干预三个层面的工作机制。开展易班建设后,学院在三层工作机制上进行了拓展,建立了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易班系统(以下简称“心理易班系统”)。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相比,心理易班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做到系统资源共享;线上和线下互动。通过实践,心理易班系统的作用非常明显:一是可以依托易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二是进行心理危机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三是进行网上心理咨询预约。

二、心理易班系统设计 1.组织系统

上海建桥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易班系统由三层组织架构组成,分别是:学校层面心理易班教育系统(简称“学校心理易班”)、院系层面心理健康教育易班(简称“学院心理易班”)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易班(简称“班级心理易班”)。其中:学校心理易班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校心理协会全体人员、各学院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协会负责人组成;学院心理易班由学院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协会全体成员、各班心理委员以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有关人员组成;班级心理易班由班级和宿舍心理委员、学院心理辅导员和学院心理协会有关成员组成。

2.内容建设

学校依托班级易班的话题、网盘和相册三个方面主要功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建设工作。其中:话题设有心理知识、心理案例、心理应用、心理测试、校园生活、通知、工作计划及总结、影视欣赏等类别;网盘设定了九个固定的版块:心理知识普及、三级网络、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社团、心理研究、危机干预、联系方式、心理照片。在此基础上,学校心理易班、学院心理易班和班级心理易班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特点增加其他版块。相册包括各种网下活动的照片、心理图片和愉悦人心情的风景照片等。照片可以用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使用。

三、心理易班建设情况 1.队伍建设

上海建桥学院心理易班系统目前已设有1个校级心理易班、6个学院心理易班、并在各班级建设了班级心理易班。各级心理易班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话题,并按照心理易班建制组建了一支九百多名师生、覆盖学校的骨干队伍。

2.开展培训

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易班建设工作,上海建桥学院开展了一系列专题培训。这些培训形式各异、内容广泛并根据不同层面和不同对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根据培训组织形式的不同,分为学校层面开展的培训和院系层面的培训;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分为针对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针对各学院心理辅导员的培训、针对校院心理协会学生骨干和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等;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分为易班和心理易班知识普及的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和工作技巧的培训等。

同时,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易班工作,该校拟定了院系心理健康教育易班的建设标准,对普通班级易班建设提出了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的具体要求,为此,该校还对各院系班级的心理委员开展定期专业培训,提升他们使用易班的技能,更好的利用易班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活动评比

依托心理健康教育易班平台,上海建桥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团体辅导活动、心理易班辩论赛、建桥最美微笑大赛、心理易班风采展示、心理剧大赛等,深受广大学生们的欢迎。

为促进院系心理健康教育易班的建设,该校连续两年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易班”评选活动,要求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易班根据该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要求和重点工作开展易班建设,学期末专门制作风采展示帖,向广大师生展示建设成果,最后由班级管理员进行现场汇报答辩,接受评委的评审。

4.建设成效

截至今年8月,该校心理易班共发布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话题3.7万个,回帖2.5万次,话题的点击率约为50万次。由学生自主建设的反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陶冶学生情操的各类相册850个,存放照片2万余张。同时,该校校级平台还为各班级易班心理健康教育版块提供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的视听教材,供学院和班级的师生下载。

篇6:易班平台中高校心理健康论文

情境学习可以追溯到我国战国晚期乐正克所著的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学记》,古希腊的柏拉图在培养学生时也提出,“重视感觉在认识中的刺激作用,通过具体事物的感性启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然而,直到凯瑟琳·汉斯曼发表了《基于情景的成人学习》一文,情景学习理论才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情境教学法最早是由美国人约翰·杜威于20世纪80年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的,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当代教育研究的热门话题。

丹麦成人教育学者克努兹·伊列雷斯在《我们如何学习》一书中创造性地解释了情景学习理论,并建立了一种互动情境的三角模型,动态地展示了情境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如右图)。

情境学习强调“在情境中求知”“在情境中反省”,与《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指导思想相一致。因此,德育课程需要学生在一定情境或环境下,利用各种丰富的情境资源,与情境产生互动,通过行动的实践、反思来建构知识与解决具体问题,通过群体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反思,去独立思考,获得知识。

德育教学的不足

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中开展的效果不佳,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如下。

1.对德育课的认识有偏差,学生厌烦说教

大多数中职学生认为德育是副科,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的技能、证书和本领,没有多少用处,而且在家常听家长讲道理,在学校也常听教师们讲一些鼓励、鞭策的话,听得多了,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有些学生认为,德育课就是休息课、开小差课、混考勤课等。

2.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果低效

德育课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灌输式的讲解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对于思想政治课,学生往往因不能深切地感受教师所讲的内容而无法与其产生共鸣,更别提对德育课产生兴趣了。

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难与学生产生共鸣

教材上很多案例都贴上了成功的标签,要么是通过努力后取得好的成果,要么是先不学无术后因某个事件迷途知返,最后大获成功,要么是一直糊里糊涂,最后人生没有了方向。学生读了这些案例很难与其产生共鸣,因为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距离,甚至与其平时的所见所闻相矛盾,学生普遍感觉这是别人的故事,与自己无关,离自己还很远。

4.考核评价单一,难以促进教学改革

传统德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是教师依据期末考试的分数,兼顾课堂纪律和出勤情况来评定。这样的考核很难真正反映出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产生的思想动态变化情况,也无法带动学生参与学习与评价,分享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缺乏教学改革的动力和抓手。

中职“易班”平台在德育教学中的优势

在“互联网+”时代下,“易班”平台融合了博客、微博、论坛、社交网络、邮箱、网盘、手机应用等功能,为学生交流、评价提供了平台,借助该平台改革德育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

通过“易班”平台能实现学习资源共享。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易班”平台上传课程学习资料,发布德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然后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和知识目标,上传搜集的反映现实社会好人好事和不良现象的多媒体资源,自拍、自编、自演的视频以及整理后的PPT资料。任课教师还可以发布作业、问卷等,让学生及时跟进学习。

通过“易班”平台能实现“翻转课堂”。学生们在课下浏览、学习“易班”网络学习资源;课上在教师的组织下,认真听取同学对自己所上传资源的创意讲解、内容分析和感受分享,然后全班分组讨论、汇报,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和提炼。这样真正实现了课下、课上相结合,教师指导、学生表演良性互动的学习环境。

通过“易班”平台能实现过程评价。针对教师布置的主题,学生根据上传资料的完成质量在平台上“点赞”或发表评论,然后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平时在“易班”平台上的活动情况给予评价。

通过“易班”平台能实现个性指导。由于大多数中职生是未成年人,受到自信心、自尊心、胆量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不愿意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也不愿意面对面地向教师倾诉,所以传统的面对面的谈话交流方式无法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教师可以通过“易班”平台访问学生的空间、日志等,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应、心理状态和思想变化,从多方面加深对学生的认识,尤其是对消极、偏激的学生及时进行引导、疏导和纠偏,能达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情境教学在“易班”平台的实践

在中职德育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个体特点,创设、引入和培养与学生世界相适应的情境,引导他们体验,激发他们思维,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与认同感。为了提升中职德育课的教学效率,教师应如何借助“易班”平台开展情境教学呢?

1.思想动员,班级建构

(1)思想上接受“易班”。入学之初,每位学生都按照班级号、自己的真实姓名和电话号码注册了“易班”账号,在注册时教师对“易班”的功能也逐一做了解释,以便学生更好地运用。在上课时,教师再次对这个有利于学生交流学习、评价提升的平台做系统的阐述,并强调要多关注中职课堂、班级活动、资料库、视频、分享等板块。

(2)行动上实践“易班”。教师让每位学生做好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思想准备,并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设计情境主题。每位学生都是主题的实践者,要带着主题去现实生活中找素材,这样设计的情境才真实贴切,才能产生共鸣。在课前经过课代表收集作业、教师筛选、提前通知被选作品的作者、相关的沟通和交流等几个环节后,教师从备选作品中随机抽取三位学生上台讲解,采用课件、视频、录音、动画、照片、文字、情景剧、小品等形式在课堂上呈现主题,全班学生参与评分,评分结果作为期末成绩的依据之一;同时,全程录制过程,教师在课后对录制的材料进行精选,借助“易班”平台展示课堂上学生的各种风采,学生们跟帖回应,形成你争我赶的学习局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信心以及对身边事情的关注度。

2.意见调查,确定主题

(1)主题设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易班”平台在课前调研学生需求,以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核心,以社会真实为起点,以学生需求为基础,将课程相关内容在“易班”上发布,征询学生意见,了解学生想法,梳理调查结果,从而确定主题。主题要本着知识性、启发性、实践性、相关性、有趣性的原则,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传播正能量。

(2)设计的主题必须贴近学生实际,考虑学生的能力和认知。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情境素材,学生自行或分组采集,采集方式和情境的呈现方式由学生自行决定,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选择性。

3.组织实践

整个情境教学的过程包括课前准备、实施、评价、课后反馈。在组织实践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准备。教师的准备,包括对被选作品烂熟于胸,对呈现的现场和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导向性和把控性,对呈现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有预案等;设备的准备,包括要确保多媒体正常运行等;学生的准备,包括心理准备、演讲的课件、资料、道具等。

(2)任务与角色。在情境呈现时,教师是教练、指挥官和配角。在学生不熟悉规则时,教师应充当教练,告知学生规则,并督促和鼓励学生实践;在学生讲述主题时,有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如冷场、笑场、起哄、恶作剧等,教师应有应急措施,及时制止、引导和控制班级,以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指挥和控制现场;在学生演示时,教师应充当配角,以学生为主导,辅助学生顺利完成演示。

(3)课后工作。教师在各班选择成员代表成立德育小组,然后组织德育小组在课后收集课件、视频资料等,并对其进行挑选、修改、剪辑、优化和整合,上传成熟的作品;学生观看课件、视频后做出评价,进行点赞或发布想法,然后教师及时给出回应和指点;“准备—设计—收集—演示—整合—上传—评价—回馈—再修正”,整个过程反复进行,不断完善,最终目的是教师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更科学地设计主题,更深切地了解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

结语

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利用“易班”平台不仅能帮助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走近学生,而且有利于发挥网络德育在课程学习和班级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虽然情境教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科学、系统地进行情境设计,如何在情境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及时、动态地统计多方评价等,但是这些问题通过努力可以逐步得到解决,基于“易班”的德育情境教学平台依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摘要:在中职的德育课堂,借助班级“易班”平台实施情境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自我展现、信心培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借助“易班”平台摸索出一些中职德育情境教学方法,希望通过分享“易班”经验,能让更多的教师借助“易班”平台开展德育情境教学,从而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教学,情境教学,“易班”平台

参考文献

[1]殷玉新.情景学习理论及新进展研究——基于莱夫和温格的思想探索[J].成人教育,2014,34(10):4-8.

[2]芮小兰,丁桂兰.情景学习理论对当今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启示[J].职业技术,2008(12):10-11.

[3]邹佰峰,李杨格乐.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大学生思维方式培育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5):161-163.

[4]卢西学.浅析情景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32):206.

[5]吕丽梅.分析情景教学在现代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视界,2015(24):217.

[6]张国红.基于生活体验的德育情境教学研究[J].职教通讯,2015(6):59-61.

[7]伊·斯·马延科.德育过程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8]陈华栋.“易班”:Web2.0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1(7).

上一篇:《单翼天使不孤单》读后感作文900字下一篇:开卷有益辩论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