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

2024-04-10

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精选10篇)

篇1: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

第二学期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复习要求

1.在明确《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海南最新一年中考考试说明》,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和目标层次,领会中考的命题思想、原则、方法,做好双向细目表,深入研究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这样考。绝不能人为拔高要求,加重学生负担,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扎扎实实搞好三轮复习。第一轮复习要注重“双基”,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系统化、网络化,消灭薄弱的知识点。第二轮复习是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第十二—十四周日),强化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复习。第三轮查漏补缺(第十五—十七周),本阶段以综合练习为主,以适应性练习及检查反馈指导为重点。

3.优化复习思路,精心设计复习内容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采用章节复习和专题复习相融合的方法,指导学生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增强知识间内在联系和结构的认识;又要在建立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创设应用情境,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从而达到活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4.总复习时一定要注重知识呈现的形式要新,中考怎么考就要怎么变,简单的说同一知识可以用文字、图表、图形、实验、实例等形式呈现并能进行转换。知识结构的形式要新,要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串线。

5.重视习题质量,树立“精品意识”。选题时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有利于学生加强对知识、技能的巩固,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更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严格控制习题的难易度,把着力点放在强化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上。

6.有针对性、创造性的使用海南教育研究院编写的《毕业达标》。一要选择其中典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有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二要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讲评,讲评时既要“就事论事”,将问题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具体方法讲解清楚;又要“借题发挥”对问题进行拓展和升华,对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尤其要注重在解题过程和解题方法上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

二、教学进度:

月份

周次

教学内容

三月份—四月上旬

第六、七、八、九章

四月中旬—四月份

第一轮复习

五月份

第二轮复习

六月份

第三轮复习

篇2: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

化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演示和做实验,来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18年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范文,欢迎阅读!

【范文一: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

化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主要是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演示和做实验,来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是理解化学学科中概念和规律的必要基础。做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也是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学实验室为更好地配合任课教师上好每一堂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和观察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初步要求,营造一个良好的求知环境就显得十分必要。实验室采取开放式管理,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和分析能力,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现制定计划如下:

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建立管理责任人自查,强化安全意识。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实验指导教师配合,校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确保实验室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开学初对化学实验室进行一次认真地整理,以保证演示和分组实验的开出。化学实验普及工作早已在本校开展了多年,让实验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成 实验教学的关键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好、开齐一切课程要求应开实验。为做到这一点,实验室本着“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原则进一步熟悉教材,钻研教学课标,根据任课教师的教学进度,拟定好每个年级的《实验日志》。根据教师的实验通知单,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并预做实验,向任课教师提供实验参考数据,并和任课教师研讨改进实验的办法和措施;学生在分组实验时,深入课堂,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帮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的成败得失。结合课标的要求,大胆地改革旧实验,设计新实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达到“效益第一,管理第二,仪器第三”的效果,针对有些班级的差生和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多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辅导,让实验教学工作真正成为一种不可缺少,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让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室将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做好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巩固学生的能力,提高认识水平。

知识在不断变革,随着教改的深入,书中那些较为传统的实验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实验室是一块很好的实验田,在这块实验田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加以改进,使实验更好地符合教学的需要,因此,本室将尽力做好实验教学中的改进工作,且大力开展教具自制活动。

每期初除向教务处递交实验工作计划外,还要书面申请购物计划、各种请示报告,有什么事情及时向学校请示、汇报,期末向教务处书面汇报本期各项工作,学年末向教务处提供“实验室工作学年度统计表”。

【范文二:初中化学实验室工作计划】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为了培养生化学实验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从而取得较为理解的学习效果,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常规死记硬背转为研究性学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所包含的化学意义。对一些具体的问题从本质上去了解,既能让学生巩固即得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是化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按照学校的总体教学安排,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为了使实验教学取得一定的效果。我们制定了一份具体工作计划。

1、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开齐教材所规定的所有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针对实际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演示实验作一些改进和增设一定的实验,以使在教学上有利于突破重点。

2、准备好各类化学实验,协助好教师做好演示实验,为高中准备演示实验59个,探究实验12个,初中演示实验64个,探究实验16个,保证每个演示实验百分之面成功。在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时,指导学生顺利进行实验,并及时处理好实验过程中突发事件。

3、做好实验记录,及时收回实验仪器,药品,收回学生的实验报告。

4、认真做好实验室卫生工作。每次实验前后认真清理,实验完,做到实验台整洁如新,窗明几净,仪器设备清洗干干净净,实验物品。摆放整齐。

5、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做好下一个学年度的仪器药品征订工作,期末做好实验室库存盘点,及时做好帐目记录,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认真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是和能力之间桥梁。做好实验既能让学生巩固已学到的,又能培养学生运用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

篇3:一轮复习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探析

一、巧妙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我们所设计的实验大多是之前做过的, 导致学生往往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或是只注重新奇、有趣、现象明显的地方, 而忽略了细致地、有目的地观察现象, 盲目地对付实验, 缺乏热情。我们可以换一种方法来展现实验设计的过程和目的,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启迪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研究化学实验。

例如:+6价S转化成+4价S需要通过Cu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的演示实验观察现象, 分析得出结论。因此, 实验中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成为关键。在演示实验中可以用润湿的品红试纸同时增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 并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 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现象, 以及反应后稀释试管里溶液显蓝色的现象。然后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知识就能顺理成章地证明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不是氢气, 且反应后生成硫酸铜溶液这一结论, 同时加深了对二氧化硫漂白性的认识。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 如生成物中还有哪些成分 (二氧化碳、水) 、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等,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设计中来, 在展现实验设计思想和目的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灵活运用, 大胆改进教材中的探究实验

新教材非常重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改变了以前以演示实验为主, 多数是验证性实验的状况, 将化学实验探究渗透到每个实验活动之中。但是, 新教材中有些设计方案实施效果不是太好, 可操作性差, 学生操作难度大;有的探究实验现象不明显, 需要教师认真钻研并创造性地加以改进。这也要求教师去研究教学的内容, 去探索教育的艺术, 通过这些活动使教师获得自身素质的提升, 变得更富有教育的智慧。

例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比较的实验。我们之前的实验都是通过两个实验进行比较, 缺乏强力的直观对比。我们现在可以把两个装置设计到一套装置中去:用不同大小的试管同时进行, 大试管装碳酸钠, 小试管装碳酸氢钠,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看到碳酸钠不分解, 而且碳酸氢钠受热温度不用很高即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这就可以通过明显的温度对比和实验现象得到直观的实验结论。

三、在实验过程中, 要求注重“动手操作”而不是忽略思想方法的培养

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 重视“动手操作”, 然而, 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实验探究的思路、方法和技能, 培养科学素养。如果我们的认识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层面, 根本不可能发展任何真正的化学思维。

从具体事件建立抽象的化学模型, 发展学生的能力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所以, 当学生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认识达到一定数量积累的时候, 应及时点拨, 使之引起质变, 并从中抽象出化学模型, 使学生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 培养学生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

例如:“离子反应本质的探究”。 (例一) 教师由一个具体的实验出发, 然后分析溶液中电解质电离成离子并相互反应的过程, 发现等号两边都有不反应的离子, 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 (例二) 教师做几个相同本质的离子反应的实验, 让学生观察到几个反应的现象相同,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电解质的电离过程, 并在课堂中让学生交流讨论, 引导发现离子反应的本质, 从而自然而然得出离子反应的概念。通过几个实验的对比教学, 再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而不能单独停留在仅对几个实验问题的探讨上。

但教师在在一轮复习或平时的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注意, 无论是增补实验, 还是改进实验, 所有的出发点都应是围绕学生的能力培养来设计实验,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突破思维的惯性, 强化推理能力

在平时的实验问题教学中, 当一般的实验教学无法满足问题教学情境时, 可借助于“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规律, 源于实验又高于实验, 可以突破操作条件或者操作次数的限制。此时, 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醇氧化的一般规律探究”。实验中可以提供几种不同的醇, 如1-丁醇、1-丙醇、2-丁醇、2-丙醇、2-甲基-2-丙醇等, 让学生分别用加热后的铜丝插入其中, 发现其中一些能够使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 而另外一些不能, 从而推导出醇和氧气发生催化氧化的一般规律:a-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被氧化成酮、a-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被氧化成醛。这时, 再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推理、归纳、总结, 得出醇氧化的一般规律就显得水到渠成。

篇4:课改中化学教学的感受

课改作为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作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作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越来越受到学校与教师的关注。这新一轮课改,不同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的前七次课程改革,其总目标是要构建符合素质要求的课程新体系,必须是课程功能、课程理念民、课程架构以及课程实验与评价的大变革;更新观念、调整角色、提高整体素质,已成为教师教育最紧迫的任务,就每一位教师而言,新课程总是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而走向学生的,怎样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改革目标融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科教学行为?怎样面向每个学生确立现代的学生观?把新课改落到实处。

现代的学生则是: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立的人,是独特的人。即是: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生只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该对教育对每位学生充满信心。学生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人,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调皮学生,不听课的学生,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又特别是化学这些学生认为没有语、数、外重要,只有初三才上,再加上学生基础差,上课更没兴趣,再差一科也无所谓,上课就是一个陪坐的,从头到尾都是开小差,而且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不同的学生也存在差异性。成绩是参差不齐的,并且发现这些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在他们的心灵上刻下痛苦的痕迹也是很深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有摆脱这种痛苦的愿望,因此,我们要多关心、帮助这些学生,使他们意识到教师如同父母,随时给予他们的关爱,使他们也喜欢老师、爱老师,只要学生爱这个老师,他们就一定愿意学习你这科。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就要把学生当作独立性的人看待,使自己的教育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和发展规律,而不是强加。

对于这些学生在教学中,首先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多讲一些化学的前沿科学以及生产与生活、医药等方面的关系,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渴望解决的问题去自学,在理解和巩固之间常常进行交替,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单色为彩色,变抽象为具体的功能,给予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对学习内容的积极认识倾向和积极进取,乐于探索的良好心理,而且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配上教师简练而风趣幽默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就可以逐步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学困生大多羡慕好同学那种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利用这种羡慕对同学心理和学期初向上心理,帮助学生制订符合实际的,留有余地的计划的同时,制定自查、互查、教师抽查的制度,依靠学生的内部积极因素一点点养成的习惯。第三,降低知识掌握的要求,开始上新课时,速度慢点,量少一点,首先提出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或集体预读,久而久之,学生开始由靠着老师哺知识,变为自己去探求知识了。尝到知识感到很愉快。降低要求是让学生有所行,在他们课堂上学习认真,紧张起来之后,鼓励他们追上中等生的进度是可以办到的。

另外,还要交给学生的学习方法。首先,针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然后通过启发和指导使学生理会解决问题的途径。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次是针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心理差异等进行启发诱导,采用民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情感,因为情感教学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生热爱学习,师生的良好情感,致使教师每发出的一个信号都源源不断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引起共鸣,情感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内心深处并发出一种积极、奋发向上的意识,即调动和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最终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使学生“愿学”“会学”“想学”,发展成创新人才。同时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传统教师主体角色的转变,通过从旧知识向新知识的启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运用知识,独立学习,探索新知识,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篇5: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

第一学期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南镇中学孙冬敏

本学期本人担任九(1)(2)两个班化学教学工作,总共有86人,由于班级人数多,加上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各种因素,导致普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不主动,基本处于被动,甚至有的学生有一定的畏难和依赖心理,所以基础非常薄弱。而面对每周三节课的安排,我的教学任务相当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了有效的调整,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就能让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经久不衰的求知欲。若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把化学这门学科学好的。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在教学实践中,每一堂课我都精心地组织好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让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不讲难题,重点放在基础题上。1

二、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学习差就轻视学生,一定要注意尊重差生,要多关心他们,多亲近他们,经常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其尽快走出学习落后的阴影。如在课堂上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机会,尽量设计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让差生在教师和优等生的启发和引导下能解决问题,让其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且本学期我还建立了同桌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平时,让帮扶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互相探讨,相互检查,共同督促,这样,优生便可以发挥小老师的作用,而学困生在一对一的帮助下,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进步较大或平时配合最好的帮扶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双方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同时,对其它小组也起着激励作用。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加强学生的化学用语的记忆和应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是初中学生能否学好化学的分水岭,也是初中化学教学成与败的关键。化学用语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教材的始终,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技能。掌握好化学用语,才有可能学好化学。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练习化学用语,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用课余时间督促学生加强记忆,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过关,到达熟能生巧。如在元素符号教学时,我将常见的元素符号制成卡片,前面是名称,背面是元素符号,然后我出示卡片让学生说出名称或元素符号,学生兴趣很高,加强了记忆效果。化

2学用语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可在联系中找出共性,加强记忆。如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四种化学用语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电荷,离子所带电荷与化合价在数值上又有一定着联系,记住化合价才能正确书写化学式。

四、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加强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

化学实验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每一堂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如,组织学生探究氧气的制取及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安排学生探究酸碱指示剂与酸、碱作用的实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科学知识的魅力。

五、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不断学习、更新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化学的知识日新月异,发展很快。本学期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听各教研组组织的公开课,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外出培训活动,虚心向别的老师学习,更新教学方法,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注意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六、成绩与反思

在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上课认真,学习积极,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掌握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和化学实验技能。但是,有部分同学上课没拿课本,不听课,不思考,不做作业;还有些同学考试不认真,成绩很差也没有羞耻感。这是我最头痛的地方。

经过本学期的努力,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掌握了一些学习化学的方法,自学再生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由于环境与条件的制约,缺乏大环境的熏陶,学生的成绩还参差不齐,整体成绩提高得不快,有些甚至不尽人意,这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篇6:2013年62中化学创新实验

创新实验目的:让学生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操作简单且可以反复使用,趣味性强。

实验仪器及用品:塑料矿泉水瓶(500mL),注射器(20mL),橡皮塞,烧杯,氢氧化钠浓溶液,稀硫酸(1:2),水。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实验步骤:

1、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塞好瓶塞。

2、打开瓶塞,向瓶内倒入约100mL水,迅速盖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塑料瓶略微变瘪。

3、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内,振荡,观察现象:塑料瓶严重变瘪。

4、将注射器中的稀硫酸注入瓶内,振荡,观察现象:产生气泡,塑料瓶重新鼓起。实验改进意义:

1、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塞好瓶塞。

2、打开瓶塞,向瓶内倒入约100mL水,迅速盖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塑料瓶略微变瘪。

附学生名单:

篇7:冯金辉生活中化学教学设计

—《家庭装修与健康》教学设计

作者:冯金辉

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六中学

邮编:710103

电话:02985886337

一、活动背景

本节选题课的主题选在了家庭装修领域,由于现代城市的建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理念的提升,不仅要求自己生活在良好的城市环境中,而且对家居室内环境有了更新的追求。毕竟居室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人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审美意识和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人们室内装修材料还不是很了解,什么样的装修才是健康的,而在选择材料时又应该怎么去做呢?等等的问题人们还是不了解的,为了自己的家,为了自己家人和自己的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家庭装修是一个普遍,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健康。这个简单而平常的事,实则有重大的内容,我们聚焦于家庭装修,研究日常生活,培养学生对常见问题提炼和分析课题的能力,培养小组讨论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根据学校研究性学习开设情况,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理解本课内容,了解家庭装修和健康是息息相关的联系。

2.通过教学,学生分层次,分阶段完成不同的任务,通过思考,探究,讨论,交流与合作,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3.掌握健康知识,更新健康观念,树立正确科学的健康观,并用于指导其养成且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调查访问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2.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3.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调查,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健康装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绿色家装的良好习惯。2.体验参与的快乐,学会与同学相处,相互合作。

3.养成善于研究分析、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4.培养重视健康、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5.通过活动,增强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三、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确定一个适合的、感兴趣的课题。2.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课题、确定研究方法以及寻找课题研究的创新点是难点。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选题课:(板书)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品的不断提高,进行房屋装修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今天就以家庭装修与健康为话题,学习如何选择一个正确的研究课题(展示不同风格的装修图片),你喜欢什么样的装修风格?你的家里是什么样的装修程度?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想有个温馨、健康的家,可是,你知道装修污染对自身健康有何影响吗?装修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北京卫视视频)讨论白血病案例,分析评价。家庭装修污染物有哪些?它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研究性学习一般的流程有四个,我们今天主要来进行第一个准备阶段——选题。选题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败。课题研究有时候就是一槌定音,实际上选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过程。选题能力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科研能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从某种意义来说,选题比科研方法更重要。选题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选题得先定一个大的主题,咱们今天的主题是家庭装修与健康,说到家庭装修,每个人居室都不同程度的装修,居室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人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怎样装修才是健康的?那么我们在装修时,感受到的家庭装修选材和工艺的重要性,或者说你觉得家庭装修污染物有哪些?对我们的健康有哪些危害?西安市的装修污染问题又如何呢?市民在装修的环保问题上又存在哪些误区?如何进行合理环保的装修?这样我们就可以先将大主题分散成小问题。不要着急说,先组织一下语言。

(二)畅谈感受——分散小问题。(板书)

展示课题研究的原则:科学性、需要性、兴趣性、课题性(板书)举例说明怎样选题?

围绕“品牌与形象”选题,起先,同学们都认为“品牌与形象”的研究可行,可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品牌是时装品牌、家电品牌、食品品牌、电脑品牌?形象,是产品形象、企业形象还是个人形象?

同学们受到启发,很快就明白“品牌与形象”涵盖面太宽泛。对这样宽泛的问题不可能在一个学期每周半天的时间的完成,6名组员的力量也远远不够。问题还涉及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同学们一时难以掌握。课题研究必须在实际具备的,或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的客观条件下进行。老师建议对课题名称进行修改限度,使之切实可行。于是有同学提议将题目改为“时装品牌与个人形象研究”。

老师则再次让学生思考:“时装品牌”的研究对中学生而言有何实际意义?“个人形象”提法太一般化,能否针对性更强一些?他建议学生:“将研究同你们这个年龄的生活联系起来,做你们这个年龄所能做的,岂不更好?”

于是,小组同学又将研究题目修改为“校服与中学生形象研究”。相比之下,这个题目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研究范围比较集中,可操作性大大增加。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用简练的文字板书到黑板上。(规定区域)

(三)归类问题,提炼课题。(板书)

什么是课题?课题是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我们分析的问题,选择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小组讨论找到合适的切入点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预期成果。PPT展示讨论提纲:

1.本小组确定的研究课题是什么? 2.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3.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4.研究意义是什么?

(四)小组汇报(板书)

每个小组集体上台,由发言人代表小组就刚才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同学们汇报。汇报内容有:课题名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简练的语言)。

(五)师生评议(板书)

学生对刚才各小组的发言进行评议,老师进行引导。

(六)课程总结

本节课我们以《家庭装修和健康》为主题,分组讨论,确定了各组研究的主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大家有很多创新的地方,有很多闪光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做好这些课题研究。更希望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大家养成良好的绿色家装习惯和分析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建设美好家园、为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七)课后任务

各组组长在课余时间召集本组成员,继续讨论和完善课题名称、课题计划,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题开题报告。

篇8:新课改中化学教学的反思

纵观化学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与算”“一言堂”。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老师仅仅是知识的代言人。在这种现有的模式下, 教学效率的高低往往取决于老师个人的威信和学生自己的悟性与勤奋, 根本谈不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 也说不上对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正是基于以上模式对学生潜能和天赋的发掘和培养的不足, 新课改才应运而生。新课改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 为师生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搭建了平台。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新课改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 教学形式的多样。相反, 有效的知识传授才是新课改追求的目标。

笔者所参加的示范课, 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形式的多样化、以及课堂气氛的活跃。讲解、讨论、算题……一出接一出;模型、公式是一个接一个。精心的设计闪烁着执教者智慧的光芒, 睿智的回答体现了学生机敏的思维。然而, 浮尽繁华的背后, 学生到底学会了什么?

一、教与学

每堂课后, 我总有这样的感受:执教者功底深厚, 准备扎实, 且很有创意;通过这一堂课的锻炼, 执教者对各种化学反应的理解, 对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运用倒是达到了新的高度, 但是学生是否也像老师一样有这样的进步和提高呢?

产生这样后果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示范课关注的重点往往是老师, 学生经常沦落为配合老师上课的工具。面对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 学生往往只记住了表面的形式, 而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内容。但在示范课上, 评价人员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 对一堂课的最终评价只能从执教者的角度来盖棺论定。这样相对扭曲的评价标准, 也在客观上促使执教者更多地考虑自己如何教, 而忽视了学生怎样学。

教师根据新课改要求积极备课, 但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目的是考虑学生怎样学, 而不是怎样去教。教学设计本身无可厚非, 但不能让教学设计统治了教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本身充满变数。教学过程的“想不到”是没有办法通过设计来解决的。而正是这些“想不到”才是学生思维的激发点。

二、问与答

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首先是提问题的时间, 其次是对回答的态度。曾记得有一次公开课堂上, 老师提出一个很难理解的化学反应的问题, 回答的同学出乎意料的却从各个角度很全面地理解了这一化学反应的过程, 这让我非常的惊讶, 课后我觉得这只能归因于课前充分的准备 (很多学生都拿着字条) 。撇开这点不说, 作为执教者, 在这么仓促的情况下提出这么难以理解的问题, 是不是欠妥呢?相比之下, 也有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 但无论学生回答什么, 却一律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不就是通通说好话, 拍学生的马屁的行为只能让学生觉得缺乏挑战, 从而丧失兴趣。

三、小组讨论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 小组讨论是有前提的。首先, 考虑到学生知识构成的有限性, 小组讨论的话题应该是有启发性的, 并且能够为学生理解;其次是对讨论节奏的控制和把握。教师是课堂的主持者, 也是小组讨论的管理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 细心聆听学生的观点, 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留心记录, 然后点评学生的表现做出总结。教师对小组讨论的进行状态清晰的把握是小组讨论成功的关键。而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转几圈, 然后按照自己的观点草草收场。不能做到以上两点, 小组讨论就没有必要进行, 否则其结果只能是走走过场, 毫无意义。

四、讲与不讲

笔者做过粗略的估计, 示范课上老师的平均发言时间不超过15分钟, 大量的时间用于看书、看多媒体、讨论。有的老师抱有这样错误的观点:新课改下强调自主学习, 就是说应该把多数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学。教师的职责只不过是维持纪律, 提供背景资料, 对学生的疑问作出回答或者提示出教材的重点难点, 让学生自学、背诵、理解,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其实, 这种观点是对自主学习的一种误解。自主学习的前提是老师指导,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动性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篇9:化学教学中化学思想的培育

一、化学思想与化学方法

学科思想是一个学科的灵魂。化学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我国的教育事业,使人们更加便利地了解到化学方法的思想意识,进一步熟悉化学的原理、概念、方法、发现的本质。我们所认识的化学方法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应用方式、过程和技巧的简称。化学思想方法一直是一个讨论的话题,但它所包含的研究方法却有诸多的名词:每一科课程都有它自己的思想方式,而化学思想和他们是相对的。这就引发出一些问题,既然化学思想方法和其他学科是相对的,那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上也可以相互的适用。本文讨论的是化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方法,是由法学方法和科学方法相结合的。

二、高中学生化学思想方法学习的现状

(一)教师在授课中化学思想方法的教学重视程度与讲授的深刻性没有形成正比

从高中化学教学内容中可以挖掘出大量丰富的化学思想方法内容,化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在平时的探讨当中要有一定的提高,在这过程中的意义是有必要的。

(二)部分学校的高中生化学思想方法学习现状不容乐观

一方面,学生化学思想方法知识没有理解到位,部分学生一直以化学思想方法作为一种帮助他们答题的技巧。即使小部分化学思想确实对答题有效果,但是在答题时却不能应用自如。

(三)部分学生一直对化学思想方法领悟不是很透彻

这种现象会导致效率有一定的下降,不能学以致用;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缺少实践。

(四)化学思想方法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成绩不是很明显

基于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步步来的,不可能说一下就学会,所以化学思想方法的答题是要经过漫长时间的磨合与积累才能入会贯通。

三、化学教学中化学思想的培育

(一)让化学思想方法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得以解决

建议在平时学习当中适当地运用化学思想方法,这样可能会让你养成习惯,在今后的答题当中能融汇贯通。拿高中生在平时学习化学时碰到的问题来作示例:首先我们可以大致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解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灵活应用化学思想方法,从而提出问题。既然碰到问题,我们必然想着如何去解决,但首先你得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够全面,不能完全灵活应用化学思想方法。第二阶段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可能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比较多没能够理清,脑海中没结构框架使学生感到迷茫。这时老师就应该帮忙分析问题,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制作出一张分析表,然后激发学生化学思想知识,带领他们拓展思维,找到解决的方案。

(二)化学教学过程的创新精神与学生自主精神

有研究表明:现如今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作能力停留在一个原点上,科学家强调学生和科学家应该实现同步,学生模仿科学家的教育称之为再一次创新。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过程的经验是足以让任何人学习的,同时有利于我们自身的知识巩固。把创新的精神应用到化学教育上,同理把学生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化学思想方法。

(三)化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同步思维

教育研究表明:化学教育的确很丰富,至少存在着三种:第一种是历史教材传承下的思维;第二种是化学教育本身老师自己的想法融会;第三种是教师教育带领下学生自己的想法。学习当中,学生与教师应培养出一种默契,学生能够与化学教师的想法产生共鸣,共鸣当中包含有结构化、思维化等。只有这样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的化学思想方法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化学教育在化学思想方法中的充分表现之一。作为一名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持各方面素质教育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四)让学生学会发现与创造的思维方法

传授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成为整个化学教学的内容,还应该包括教会学生发现和创造的思维与方法,这包括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以及各类化学思想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创造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要做到既有猜想又有论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启发,学会发现和创造的思维方法。

篇10: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

左权县泽城中学

韩晴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化学学习的认知背景,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并且能激发他们化学探究的兴趣。实验教学可以训练学生科学地思维,培养他们操作、观察、分析等多种能力,以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致力于探寻初中化学学科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即教师如何有效地设计与实施实验教学,促进学生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益。

研究的意义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有了新的内涵,不只局限于以往教学大纲所强调的基本技能目标,还包括尝试科学探究的要求,即学生不仅要会动手做实验,而且要学习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和研究问题。在化学课上,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兴趣点往往集中在实验方面,而初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感觉多停留在好玩,新奇这个层面。教师对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也未能有充分而足够的重视。因此,当前化学课中实验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情况,仍然存在。本课题试图通过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力求改变教师只需按教材“照方抓药”,学生则“依葫芦画瓢做实验”的状况:让学生也参与实验的设计,不仅知道怎么做,并且还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更多地用“脑”做实验,从而习得知识、获得方法、提高能力;让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以本校为例,调查与分析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从中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问卷:学生对化学学科和化学实验的兴趣(与其他几门主要学科相比),化学实验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成就感;化学实验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的预习、准备,实验中的观察、描述、思考,实验后的反思、交流等方面;在实验中遇到异常情况出现后的行为反应,是自检操作过程(反思)还是马上问别人(先问同学还是先问老师),是不去管它还是对实验方案本身产生疑问等。

学生个别访谈:化学实验的参与情况,包括动手机会、操作心得、学习困惑、对教师的要求与建议等。

教师方面:开发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认识与主动意识,化学实验教与学的实际情况等。

2.有效教学的文献研究——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如何确定其内涵

有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在学生的获得,由此定义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实验操作能力、观察鉴别能力、现象分析能力等,并对学生实验进行分类,如怎样按目的分为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怎样才是提高实验的教学效率与效益,实现微型化、绿色化等。

3.设计与实施实验教学改进的行动计划

依据——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理论,调查得到的学生实际需要,他人的成功经验。

要点——改进演示实验,适当增加课外实验,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对教材中实验内容进行重新安排,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合理的分层要求,探索演示实验向学生实验、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过渡的实际可能性与实施策略;根据新课程目标,以学生参与设计为抓手,探索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的有效策略;探索化学实验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效策略。

调整机制——对实施结果进行跟踪考察,加强信息反馈,经过一个阶段实践,适时调节行动进程与步骤,及时优化行动方案。

4.实施效果的分析——如何评价有效性

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化学学习兴趣和化学实验意识的提高,化学实验习惯的改变与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提升。

教与学双方各自的纵向比较——全班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进步;教师教改意识的增强与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

5.对行动过程的总结——建构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基本经验

通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形成以提高有效性为目标取向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策略,概括各类学生实验的操作指导原则,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可行性方案。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通过“提高有效性”这一主题来研究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改进,整个研究过程是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

1.运用问卷调查以及个别访谈法,了解学生对改进实验行为的需求,以及教师对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适应问题,为确定研究目标与具体方案提供现实依据。

2.运用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了解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现状,获取教师中的有效教学经验,为寻找针对性措施提供策略支撑。

3.运用行动研究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侧重于教学案例联结下的实践、反思,对收集的有关案例在不断改进中进行深层分析,从而归纳出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

四.研究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5年5月—8月)

(1)回顾教学经历,筛选与反思教学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及其基本框架。

(2)学习有关“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的理论,设计研究方案,征询专家意见。

(3)设计问卷,在试调查的基础上逐步修改完善问卷。

2.实施阶段(2005年9月—2006年5月)

(1)对任教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开展个别访谈;与同行交流有关实验教学的实践困惑及研究意向。

(2)选择一个班先行实施,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有关措施,使另一班即行跟进。在实践中不断比较实施效果,边检验、、修正、补充、完善行动方案,边反思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3)积累、整理各项行动素材,包括设计过程、课堂实录、学生评价意见、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与能力变化情况、教师反思笔记等,初步进行提炼。

3.总结阶段(2006年6月—8月)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分析相关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在专家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在学校教研组内交流。

五.完成研究课题的条件分析

1.课题申请人从教以来对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与效益一直颇感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作为青年教师,积极投身二期课改,不断寻求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是应有的责任感。

2.课题申请人所在教研组有不少资深教师,他们有比较强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各种研究方法,并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因此课题申请人对本项研究充满信心。

3.县教师进修学院有关专家应允在理论上给予指导,学校科研室对本课题将实行全程管理。

4.我校是二期课改基地学校,对于研究课题的正常开展有较完全的指导、监控、考核、激励机制,各种教科研参考资料比较全面,硬件设施齐全,并拥有现代化的信息处理设备,这为本课题的完成提供了有力保证。

六.所需研究经费预算(分细目列):

所需研究经费2500元,其中:

图书资料费

600元

调研费用

300元

实验器材、材料费

小型会议费用

500元

300元

左权县泽城中学

上一篇:证照及重要文件管理制度下一篇:星级酒店管理人员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