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文批改

2024-04-27

优化作文批改(精选6篇)

篇1:优化作文批改

优化作文批改,提高写作兴趣

东坑中学肖锦沂

提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要重视作文的批改。怕写作文,是很多学生都有的情绪。老师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批改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批改互改自改面改书面改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少慢差费”的弊端,老师花时费力不少,可收效甚微。吕淑湘先生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指出,十年时间,2700多个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多数人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作文教学效果尤甚。“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是学生中流传的口头禅。学生怕写,老师怕改。这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通病。本人在十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也很有同感。让人更可气的是:老师辛辛苦苦批改好的作文,发下去了,除了极个别好学的学生仔细看外,更多的只是看看分数,瞧瞧批语就搁在一边,他们压根儿就没有认真思考过老师在作文中指出的问题;有些同学甚至连作文本也懒得翻开。作文,给老师、学生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负担。这样,写的无兴趣,改的也勉强。该怎么样教写作?现行的教科书及教师教学用书是没有系统的写作指导的。我只好自己去探索了。

写作后的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尝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批改作文,过去常常由老师包办,结果是吃力不讨好。真可谓是“劳苦”而“功不高”,事半功倍。要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批改作文,老师一味大包大揽,或一味放手学生,都是不足取的。作文的批改形式要多样化,把自改、互改、面改、书面改结合起来。批改得好会对学生的下次作文起很大的推动作用;反之,会削弱学生的写作热情。我在写作教学方面也做过多方面的尝试,也尝到了一些甜头。下面就作文批改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互改。我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一般每组四到六人,由学习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批改工作。批改前,老师向学生提出本次作文的要求、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切不可放任自流,使作文批改流于形式。把班上同学的作文按好、中、差的搭配发到每个小组,每人一本(不能改自己的那本)。先由老师示范改一篇(在电脑上或实物投影上改),然后学生互改。发下到小组的文章,每人都要轮流看过,然后重点批改本人原先手上那篇,对照老师给的要求去改。要把那篇文章至少看三遍:第一遍,快速浏览,对文章的全貌心中有个数;第二遍,精读,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评改,把错别字、病句圈出来并改正,好词好句也找出来并点评,写好眉批、段批;第三遍,粗略看一遍,既是检查评改情况,也是为写总评进行构思,最后打分,写评语(要签名,以示负责)。在批改过程中老师到各小组巡查指导。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商量如何改。

每次批改的重点、评分标准等,可结合本次作文训练的情况而定。例如,《我战胜了》这次作文的批改要求是这样的:

互改完后,小组汇报:推荐好文章,并在班上朗读;也可以谈这次批改的感受。最后,老师收回作业检查,对批改好的写“同意批改意见”;有明显问题的,加以修改;有时为了鼓励差生,复查时对基本达到本次作文要求的打分高些。

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互改作文符合“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这一做法,不光是为了从繁重的效率不高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因为写一篇文章从观察、思考、成文到修改都应是学生所进行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如果一直沿用的“学生写——老师改”的老方法,恰恰违背了这一认知规律,妨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互改作文,对优生来说是一次再提高的过程,对差生来说是一次再学习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二、自改。自改,就是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本次作文批改要求自己进行批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许多中外优秀的作品就是改出来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成为文坛佳话。初中学生的作文,不经过认真修改,自然写不出好文章。有时,同一题目或同一题材的文章,要写两次或两次以上。每重写一次就多一次锻炼,多一些收获,作文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一点。老师也要有一双慧眼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与鼓励。学生如果作文有进步了,他自己也喜滋滋的,写作有成就感,写作的兴趣就会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作文就会好起来。

自改与互改的修改方法大同小异,这不在详述了。

三、面改。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最有效的办法是当面批改。”当面批改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时间。学生每天一节连一节地上课。课程表排得满满的,老师忙于备课、上课、改作业,师生难得有聚在一起面批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1、选好面批对象。人数不宜太多,每次面改人数约占全班的三分之一。由于人数不是多,不须花很多时间。每次可叫两三个学生面改。如果长期坚持下去,一个学期,每人可轮到三次。

2、采用灵活多样的面改方式。可叫学生到办公室面对面改,也可在早读、晚修时走到学生面前该,也可以叫到讲台前或课室外面改。有时也可以师生约好

利用星期

六、日时间来该。

面改,是“点醒”而不是替代,是商讨而不是命令。如中心是否明确、集中,选材是否根据主题需要来选,结构上是否完整,有没有注意前后照应等。主要是让学生“悟”出道理来。面改要有重点,不要面面俱到,最好“一文一得”,抓住一项,求一得。

面改时老师态度要热情,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多用商量的口气,鼓励的语言。千万不要用讽刺挖苦的语言,不能离开其认智能力,认识水平,求全备责。否则,纵使老师满腔热情,学生也不会领你的情,要么茫然不知所措,要么厌写怕学,收不到预期效果,甚至事与愿违。

四、书面改。这是老师最传统的批改作文。书面改又可分为精改和略改。精改,大到布局谋篇,中到字、词、句,小到标点符号等都作批改。略改,就是迅速看一两遍,然后凭最初的大概印象,下一个简要的评语,给个分数就算了。

老师要教好作文,非下一番苦功不可。一个学期大小作文十多篇,如果每次都全批全改或面批面改,老师精力有限,花时费力见效微,学生被动接受,这不大实际,亦不是好办法。每次自改或互改,有放任自流之嫌,有些不自觉的学生会钻空子,不写或马虎应付作文,这有点不负责任,也不是好办法。所以,我有时采用精改和略改并行的办法。在接手新学生之初,我会来两三次堂上作文,亲自检查修改作文,对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个大概了解,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等次,并做好记录,为以后有目的改作文做好准备。以后轮到书面批改时就精改和略改轮流进行。

当然,无论精改还是略改,评语都应以鼓励为主,力求有启发性,不写现成套话或打击积极性的话。有时我还根据学生作文的内容写上一些相应的诗句,例如,怨自己笨的,写上“天生我材必有用”;谈母爱的,写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劝惜时的,写上“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等等。如果学生喜欢看老师写的评语,就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利于调动写作的积极性。我班有一个姓谢的学生,很怕写作文。刚进中学时,他的作文大都是三两行的,超过一页的很少。我抓住他的闪光点,那怕是一个词语用恰当了,我都加以鼓励,很多时候我的评语比他的作文还长。半个学期后,我发现他的作文越写越长了,越写越好。有一次,他在作文本里夹了张字条,写道:“老师,我很喜欢你写的评语,你每次都要给我写评语哦。”我暗喜:这个作文困难户爱上写作文了。我便在他的字条上续写道:“你的作文越写越长,越写越好了,你也要多写好作文给老师看哦。加油!”这其实是用笔跟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自然也会爱学你教的科目。这个学生在初二的一次级部作文比赛中还破天荒地获得了三等奖呢。从此,他爱上了写作,还不时有文稿投到学校的文学社呢。

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还有许多,如我现在正尝试利用网络改作文,搞语文博客站。因只是尝试阶段,没什么经验可谈。我以上所说的互该、自改、面改、书面改,是很多老师都用的方法,教育家魏书生早在二十年前已经试行了,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只不过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个归纳,谈谈做法与体会,并不是什么新发明。作文教学是一项十分繁琐而艰巨的工作,如果我们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不断改进、完善,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篇2:优化作文批改

优化作文批改 提高写作水平

秦卫珍

初中生的作文,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书写上、语言上、结构上、认识上和思想上等方面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而作文批改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怎样优化作文批改,提高写作水平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

一下经验。

一.淡化精批细改,注重教师讲评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学生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掌握正确的方法外,还要多写多练。学生写的多了,老师如何批改?如果每篇都精批细改,必然会耗费老师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影响教师钻研教材,学生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于是我采取了“全收全看,重点讲评”的方法。“全收全看”意在督促,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作文(已互批互改)收上来,粗略的看一次,写简要的评论,把重点放在讲评上。如有位学生在《春节见闻》中有这么一句话:“除夕夜,我在乡下奶奶家看“板凳龙”,那天晚上好热闹,头上是一轮明月,地上是龙腾虎跃。”除夕夜是看不到月亮的,显然是学生凭主观臆想的。虽然费了功夫,句子也写得美,但不真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采用“只批不改”的方法,只用符号指出作文中应该改的地方,让学生自己琢磨,自行修改。

多评讲,就是尽可能地增加评讲次数。评讲的走过场是造成作文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评讲是学生作文能力持续发展的一个新起点。只有多评讲,学生才会尽可能多地接受反馈,对自己的作文及时“扬长救失”;只有多评讲,才能多鼓励,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只有多评讲,师生才会共同创进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围、学生就会在这种自由、自在、自觉的空气中激活思维,焕发创造活力,从而获得作文和人格的双重发展。多评讲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尽可能多地接触每一个学生的作文,了使多评讲收到应有的效果,我的做法有:

1、上好讲评课,多说好话。

多说好话可以使学生肯定自我,激发潜能。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关心、肯定)的渴望,所以不但要表扬好学生,更要肯定中下学生的进步。越是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的表扬越要真心实意、大张旗鼓。一名学生在一学期中至少有一次被肯定的机会,使他感到他在教师、同学心目中是有分量的。

2、共性问题,师生共同修改。

全班的共性问题,最好提供要修改的典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修改。教师们往往直接选用某一学生的作文作为典型,供大家“解剖”。这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例如学生有一次完成写景作文,学生的语句比较完整,但普遍不够通顺。我就挑选了几个学生的作文,把他们的作文加以整合,自己“组成”了这样一个典型:“一走进门口就闻到香味,原来是菊花开了,有的菊花开了,还有的菊花没有开。月季花都开了。”师生经过热烈的讨论,最后不但把病句改得通顺,而且改优美了。不妨抄录如下:还没走进公园,我就闻到了一缕清香,原来是菊花开了。菊花竞相开放,千姿百态,有的像精致的小碗,有的像园溜溜的绒线球。它们在风中翩翩起舞,好像在欢迎我们。月季花也开得很热烈,似乎要跟菊花比美。3.抓住一切时机多评讲。

学生写得多了,不可能都在课上评讲,教师就要抓住一切机会。如果批到好作文或有进步的作文.就随时拿到教室里跟学生一起分享。有时利用语文课上的一两分钟时间,有时是下午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读读作文、谈谈感受、议议问题、学生习惯了我的教学方式,也习惯了我随时给他们中的某一个以惊喜和指点。当面个别评讲。这样的形式可随时随地进行。师生沟通及时、真诚、充满理解,因而效果良好。我经常采用。

二、培养批改兴趣,注重学生引导。

兴趣是课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我认为:

1、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

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教师如能经持同学生一道写作,写下水文,并把它张贴出来,让学生品评。长此以往,教师的写作水平将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祆不足,找出差距,燃起改作兴趣。

2、依靠知识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重在改作)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钦佩外,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益臻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依靠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点并来吸引学生。

学是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窒息。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教学中总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依据学生心理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

三、指导互批互改,注重参与意识。

学生互批作文是其中一种简捷有效的方式,写自己的,批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而且能让老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有时间致力于钻研教材教法。以下是一些作文互批的设想与尝试。

1、一对一式

一对一式的互批,每次批改,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改者竭尽全力,精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一对多式的互批是指教师挑选作文水平较高、鉴赏评论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批改,以此带动全体学生的互批。这种形式的批改相对准确、到位,也能令教师放心,但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2、多对一式

“多”可分为全体、部分等几种情况。全体是指全班同学同批一篇作文。这种批改可谓群策群力,在共同批改的过程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应该肯定的地方,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并且应该怎样修改,然后再去改自己的文章,在批改、修改中进步,这样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部分是指对有代表性的作文感兴趣的同学可对此进行批改,比如课堂上的即兴评议,课后把自己的评改意见贴于作文园地中等,这种方式较为自由。

3、自由结组。

小组批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作用和主体作用,小组内学生有上、中、下三类,教师指定组长或学生推选组长负责。成立小组后,每组发放一篇相同的文章,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批改任务。批改完成后,教师可提供一个批改的示例,让各小组参照比较,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又可避免独自修改六神无主、信度不高的缺点,而且把评价权基本上都交给了学生。

四、各种手段辅助,注重批改效果

为了提高批改效果,教师可采用朗读批改、录音批改、讲义批改、投影批改或作文园地式批改等各种形式向全体同学展示。如让学生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或录下来放给全体同学听,或印成讲义,或投影展示,或贴在墙上的作文园地中,以供学生互评互改。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或有典型问题的作文发送到每个学生的终端机上,供全班同学共同赏析和评议,同学可以通过网上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例如,作文《我和老师》时,有同学重点写自己的老师如何教学认真,关爱同学,出现了没有扣题的典型错误,我利用网上评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领域。语文教师可以放开思路,大胆实践。只有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路子,使作文教学变得充满活力和情趣,使用权新课程改革收到预期的效果。

篇3:优化作业批改的反馈功能

一、生成性的反馈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的作业“生成”, 教师要善于运用, 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

【案例一】

人教版一 (下) 配套《课堂作业》第46页第4题解决问题:

小明付了50元, 那么他买书花了 () 元。请你猜一猜, 小明会买哪些书?

第一个问题学生都会解答:50-5=45 (元) 。

第二个问题全班学生开始各抒己见。

生:买《百科全书》45元。

师:有补充的吗?

生:买一本《百科全书》, 正好45元。

师:连书的数量也说了, 很完整, 真棒!还有不同的买法吗?

生:我买一本《科学探险》和一本《成语故事》, 共用45元。

生:买一本《科学探险》、一本《趣味数学》和一本《知识画册》, 正好45元。

师:你买的书种类有三种, 很丰富哦!

生 (小心翼翼) :那我买三本《成语故事》行吗?

师:大家说可以吗?

生:可以, 也正好是45元。

师:不过, 买同样的三本《成语故事》有点浪费, 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买的是《成语故事》的上、中、下三册。

师:你平时经常用成语, 是看了很多的《成语故事》啊!

在反馈“猜一猜小明会买哪些书”时, 我适时地把课堂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进行思维的汇集……在有效的练习交流中帮助他们生成新的思维, 提高数学作业的效率。通过倾听、交流, 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功感, 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智慧。

【案例二】

在“梯形的面积”计算里有这样一道题:“一个梯形它的上底3.9米, 下底是7.5米, 高是2米, 梯形的面积是多少?”

在巡视时, 我发现一位学生这样解答:3.9+7.5=11.4 (米) , 显然他的答案是错的。于是, 我适时地进行了反馈, 请他上黑板板演。

(生板演, 其他学生哄堂大笑, 并传来“忘记乘高除以2, 而且单位也错了”的议论声。这位学生尴尬地回到座位上, 头也深深地埋下去了)

师 (示意学生不要笑) :请说说这样做, 你是怎么想的?

生 (轻声地) :梯形的高是2米, 而计算梯形面积时又要除以2, 乘2与除以2“抵消”了, 所以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

师:你真善于观察, 很会动脑筋。 (他头抬起来了, 眼睛里透出一丝光亮) 那么这个梯形的面积和上底、下底的和有什么关系?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最后, 形成了共识, 如果这样列式, 求出的是上下底长度的和, 不符题意, 正确的列式应为 (3.9+7.5) ×2÷2, 但计算时可以直接算3.9+7.5的得数, 比较简便, 但是要写上面积单位“平方米”。征得这位学生的同意后, 让他自己上黑板改正。

师:这样可以了吗?是谁帮助我们找到了简便算法? (全班学生的视线不约而同地集中到刚才出“错”的学生身上。此刻的他如释重负, 感觉自己一下子聪明了许多)

作业中的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况下, 只要经过认真思考, 其错误中总会包含学生自己的见地, 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一种独特, 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要关注、善待学生自己“生成”出来的这一资源, 并巧妙地利用它, 这样, 学生就会觉得自己被老师所重视、所尊重, 就会认真地对待作业, 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二、拓展性的反馈

通过再次作业, 学生往往会生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对此, 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积累, 并在积累的过程中学会拓展,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案例三】

人教版教材三 (上) 配套《课堂作业》第24页第4题解决问题:庆祝元旦时, 如果校门口挂的灯笼依次按“2只红灯笼、3只黄灯笼、1只绿灯笼”的规律重复排列, 那么第50只灯笼是 ( ) 颜色的。

学生在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后, 列式2+3+1=6 (只) , 50÷6=8 (组) ……2 (只) , 也有学生列成:50÷ (2+3+1) =8 (组) ……2 (只) , 得出第50只灯笼是红色的。

师:猜猜2+3+1=6只, 表示什么意思?

生:就是按6只、6只不断地循环排列, 所以我这样列式。

师:对, 那么这50只灯笼中你知道有几只红灯笼?几只黄灯笼?几只绿灯笼呢? (学生纷纷提笔计算)

生:红灯笼有2×8=16 (只) 。

生:不对, 红灯笼应该有8组, 还多2只, 所以2×8+2=18 (只) 。

生:黄灯笼有8组, 每组有3个, 3×8=24 (只) 。

生:绿灯笼最容易1×8=8 (只) 。

师:太棒了, 思考得有根有据。

……

教学实践中, 通过优化作业批改和反馈, 既可以缩短批改的时间, 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在对重点作业进行精批后, 有的放矢地进行反馈, 不但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且可以腾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来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和面批工作,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在自我批改及相互批改的过程中, 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加, 激发起了自主学习的欲望, 提高了观察、分析、比较、综合、鉴别、创造的能力。

篇4:优化作文批改 促进作文教学

怎样优化作文批改,使其成为作文教学的动力呢?笔者近年来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以分层指导法引爆写作激情

作文分层指导法就是对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学生用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指导,不采用一把尺子,不采取一刀切。对写作上的优等生,以点拨构思立意为主,并经常组织他们投稿,编写优秀作文集,举办作文专刊,让他们在品尝丰收甘果中前进。对于中等生,贵在从选材组材方面的具体指导,每学期帮助他们努力改出一两篇好作文,以便在讲评中力求提到他们的名字。对于差生,使用“淘金术”,即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去寻找他们作文中的优点,并满腔热情地予以评价。有时即使只寻到几个词句,也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褒扬,对差生作文的要求标准是:文从句顺,表意清楚。

采用分层指导法,要求教师心里装有全体学生,在批改第一篇作文时,就记一记每个学生在班上的大致位置,以便分层指导。作文批改,切忌将褒扬溢美之词一股脑地用在优等作文上,为作文讲评服务的表扬要尽可能扩大范围,变换对象,多提及新人,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关注着自己。总之,运用分层指导法,是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可以不断引爆学生的作文激情。

二、以人文性评语沟通师生心灵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在应试作文教学的影响下,给学生作文所写的评语公式化、案牍化。如“中心明确,选材得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或者相反:“中心欠明确,选材欠得当,结构欠完整,语句较通顺……”这样的评语学生看多了、看厌了,再也无动于衷,更谈不上与教师心灵交融。

人文性评语要求评语充满浓浓的情感,内容个性鲜明,让学生在解读中体察出老师的引导、教育、关心、爱护。人文性评语就是以书信、谈心式话语替代空话、套话、大话,以和风细雨的微笑替代理正辞严的批评。人文性评语要求侧重一两个方面,作出深入细致恳切的剖析,切忌面面俱到,语言不详。运用人文性评语,老师对学生流露亲近感,也便赢得了学生的敬重。师生感情的交融,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自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以提倡个性作文培养创新能力

个性作文是写作者创新意识的表现形态,创新意识促进个性作文的发展。作文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它可以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二者相辅相成。

作文批改中提倡个性作文,就是允许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允许学生在作文中提出新的观念或对传统的观念提出异议。如《何不班门弄斧》《贵于邯郸学步》《谦谦君子乎》等。其次,允许学生说他们想说的话,如对现行教育体制的看法,对父母教育的建议和对男女同学情感的认识等等。再次,允许学生为追求独特的表达效果而尝试运用新颖的表达方式,如以小品剧形式或问答采访方法写作记叙文。此外,在作文批改中充分发掘学生的语言个性,使其发挥“外壳”优势。

提倡个性作文,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大都能敞开心扉说真话、诉真情,假大空的现象不见了;提倡个性作文,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他们会更主动、更自觉地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个性写作的生活日记随之增多;提倡个性作文,学生参与性增强,写作兴趣更浓,写作思维更活,一种创造的乐趣使他们陶醉,由厌写变为爱写、乐写。

四、以互改方式培养写作品质

实践证明,学生写作兴趣的浓淡和写作水平的高低,大体关系于写作品质的优劣。写作品质是学生基于写作训练的认识而采取的写作态度、写作方法以及长时间形成的写作习惯。可以这样说,对于一般的中学生来说,关键的不是写作水平而是写作品质。没有良好的写作品质的学生,在写作之前不能认真而严肃地分析提炼中心,不能认真而严肃地选择材料,不能认真而严肃地选择布局形式,不能认真而严肃地组织语言。在动笔之前,他们几乎什么也没有思考,常常是把感觉当中心,把所能想到的当材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好写坏无所谓。他们的作文上交之前几乎没有修改,甚至明知不行不好也就交上了事,对于老师指出的不足不加认真思考,没有克服的动机与意志,下次作文依然如故。显然没有良好的写作品质无法带来写作水平的提高。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品质。

实施学生相互批改作文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写作品质的有效手段。首先,互改双方身份相同,水平相近,可以拉近二者心理距离,写作者对批改反馈的情况有一种真切感,易于接受。其次,互改方式在课堂内进行,这种动态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再次,互改方式与教师批改方式相比,既缩短了反馈的时效性,又加强了反馈的透明度,容易引起写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作文互改方式,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精心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互改辅导,以确保批改目标的实施、达成。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批改的作用、意义。其次,要向学生提供批改示例和统一的批改符号,交待批改步骤。再次,要向学生提出批改要求,提供评价等级。此外,在学生互改之后,教师必须对有关情况进行全局了解,并做出必要的记录。

坚持作文互改方式,可以实现写作品质和写作水平的良性循环,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适当减轻教师的批改负担。

篇5:优化作文批改

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高中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在课堂上需要进行一定量操练外, 还需要布置足量的笔头作业, 以巩固所学的内容。批改作业是数学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 是培养学生独立应用所学的知识,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课内所获知识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 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消化理解的程度, 这样有利于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通过布置和批改作业,可以及时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补救。由此可见, 数学教师批改作业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据调查,目前普通高中数学教师批改作业方法多采用“全收全改”。如果一个教师教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加上上课、管理班级、完成学校临时安排的工作,一天8小时,教师用于备课的时间还余下1个小时左右,别说是年轻教师,就是老教师在1个小时内要备好一节课也难以办到。由于作业批改占去了教师相当多的时间,教师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备课。备课不充分,课堂教学质量势必受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又使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量增加,无形中又加大了教师作业批改量,从而在作业批改与教学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最令人伤心的是, 教师们花了很多心血批改的作业一旦分发给学生, 学生经常把作业本往书包里一塞或最多看看自己做对了几道题, 很少留意错在什么地方, 更不会去追究错误的原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发挥。由此可见,目前的这种低效的作业批改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严重障碍,优化作业批改方式是客观现实的需要。

作业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包括完成作业、评价作业。不仅完成作业是学生必须做的,评价作业也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二者不能分开。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以及思维、判断、辨别、评价能力的角度讲,评价作业的教育功能是单纯完成作业不能替代的。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把学生完成作业与评价作业这一完整过

程分割开来,形成了学生做作业,教师批作业,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对自己的作业质量做出评价的不正常状态。作业批改退缩为教师检查学生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专项工作。学生对“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怎么避免”的认识需要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传统的作业批改将这一过程由教师替代了。教师改正了学生作业本上的错误,不等于改正了学生头脑中的错误。学生是否真正弄懂错误之处,教师并不清楚。此外,传统批改方式由于工作量大,作业批改周期长,正确的信息得不到及时强化,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失去了信息反馈的最佳时机,同样也失去了作业批改的信息价值。由于纠正措施不力,遗留了很多问题,作业形同虚设。因此,优化作业批改方式是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探索有效的作业批改方式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

1、作业

作业是为完成学习任务由学生独立从事的学习活动,包括课内、课外两种,课外作业是课堂学习的继续,常用来巩固、消化、理解或迁移课上已学过的知识,是课堂教学工作的延续,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作业批改

批改作业是实现有效反馈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调节学生学习的行为,也可以调节教师施教的行为。从教的角度看,是教师对作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消化、整理、挖掘、提炼,据此调整后续的课堂教学计划或进行查漏补缺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而言,作业批改既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外部的评价。

3、作业批改方式

作业批改方式是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判断、消化、整理、挖掘、提炼所采取的方式。

三、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1、如何通过作业批改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好的作业批改方式恰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选取何种作业批改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作业的应有功能?

(1)监督功能。教师批改作业对学生完成作业有监督作用,但监督力度的把握很重要,过松形成放任,过严则强化学生的依赖性,弱化自制力的培养,如果作业难度大,又要求学生高质量完成,完不成要受罚,那么抄袭作业在所难免。(2)反馈功能。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减慢。从短期看,作业作为一种及时反馈和评价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及时调整有关错误信息,同化和顺应正确信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课题的研究内容

1、当前高中数学作业批改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2.、构建“合作、互动式”的作业批改新模式

“教师抽改”、“教师面批”、教师指导下的 “学生互批”以及“由课代表向全班学生收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的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3、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批改方式与传统批改方式“全批全改”优劣的对比与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五严”规定的实施对优化高中数学作业批改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

1、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新课程包含以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全体: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倡导体验参与;关注学生情感;注重过程评价,作业批改是这一评价的主要形式。

2、优化数学学习活动: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数学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重教,以教代学;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训练,忽视知识发生过程,忽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过程质量、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而把“达知识之标”视为唯一的追求,致使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学数学感到厌倦,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因此,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六、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在20世纪中期,在世界范围内涌现出一批代表现代教育思想的流派和学说,如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和“发现法”原理,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赞可夫的“教育与发展”实验等,这些教育思想和观点虽然在理论基础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上却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一系列的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做数学作业是主体的一种探究和回忆过程,而批改作业是教师对学生的探究和回忆过程的引导、帮助、纠错的手段和方法,这就学要教师用恰当批改作业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2、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如做作业)时效率不高,往往不是缺乏知识和策略,而是不知如何、何时使用它们;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监视、控制和调节,这同样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恰当的批改,使学生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再认识和适当的调整。

3、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于1938年用自己设计的“斯金纳箱”对白鼠进行实验。在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中,强化的观点占有主要地位。他把学习定义为“反应概率上的一种变化”。他还认为,学习心理学的研究,就是要指明这种反应概率变化的条件。

从斯金纳的理论中我们仍然能看到作业批改的重要性。“强化”是作业批改在斯金纳理论的代名词。白鼠在收到“刺激”后,做出一个“反应”,如果该“反应”是实验者预期的,那么就给予“正强化”,如果不是实验者预期的就给予“负强化”,经过多次重复,白鼠习得了实验者预期的正确反应。这就如同老师上课,传授知识(刺激),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反应),然后老师批改作业(强化),正确的打√(正强化),错误的打×(负强化),学生在多次强化,反复练习的情况下习得正确的知识。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学理念。

2、调查研究法:通过教学实践对留作业、批改作业的现有方式进行观察、调查,总结优劣,归纳出实用有效的作业批改方式。

3、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展开研究,解决作业批改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开展合作探索实验研究活动,共同探究实用有效的作业批改方式。

4、案例研究法:根据作业批改实践形成案例,进行思考,探索批改作业的最优方式。

5、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不同形式的作业批改方式的作法和效果,用叙事、案例、论文的形式,总结并物化研究中的经验与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实施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1、文献研究;

2、调查分析,确立课题,申请立项。第二阶段 研究实施阶段

1、研究、调查、分析师生现状;

2、调查学生对现在批改作业方式的想法;

3、尝试“合作、互动式”的批改作业方式。

4、建立课题博客,认真阅读书籍,及时上传读书笔记及案例分析。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篇6:优化作文批改

摘要:“书面表达”是高考必考的一个题型,也是高中学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写作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训练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教师除了平时应不断改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写作策略指导外,还应在书面表达的批改方面作一些开放性的尝试。

关键词:书面表达;批改;反思自评;互评;写作能力

英语学习必须以可理解的大量英语语言信息输入(input)--听和读为前提,但要真正掌握英语,形成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仅仅靠语言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大量的语言输出(output)--说和写来检验和促进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的形成。写是对学生英语表达英语思维等多种素质及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全面考查,是一种重要的较难的输出。近几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要求较前几年又有所提高,对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如果要想得高分,考生必须能够使用较高级的词汇和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完整、流畅、准确、地道地表达思想,达到文理通顺,圆满完成写作任务的交际目的。因此英语书面表达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应试的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人认为,若能在书面表达批改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实施开放式批改,将是提高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和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

开放性写作评改指的是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作文评改方式。其“开放性”主要针对传统的批改形式单一,批改费时,反馈缓慢,激励性差的全批全改法而言,目的在于激起学生求知求学的欲望,帮助学生养成“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使之成为写作教学的真正主体,从而实现写作教学的“高效低耗”。在实践中,我试图通过建立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改模式,来实现这个目标。

一、学生反思自评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语言技能的写方面(六级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能对所写内容进行修改”。叶圣陶先生也早就指出,“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可见,训练学生修改作文是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在实验探索中,首先抓好学生的自评。这里所说的学生自评是指学生写作交卷之前对自己文章的修改。以前教师批改作文总是一处不漏地勾出错误,甚至将错误一一改正,可学生拿到本子后,往往就看一下评语和分数,很少会再去看是什么错误,致使以后再犯相似的错误。这样一来,教师批改得很辛苦,效果却不怎么好。原因有两点:(1)让学生不花任何功夫就可得到正确答案,反而容易忘记,也人为地养成了学生对教师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赖性;(2)面对练习本上一道道的批示,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没能力学好写作,也就不去查找出错的原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在写作及修改时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探索中,我把作文交卷之前的自评称为“质量自我反思”,要求学生认真过好这一关,并在学生自评前给予学生适当指导。先叫学生自己找出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句子,也就是高考要求的闪光点(shining pointing )。对于学生自己写的句子,学生有很深的印象。因此,这一步的时间比较短,学生能很快地选出自己用得比较好的单词,短语及句子,尤其是新学的单词,短语及句子。这一步也是学生的自我反思即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反思。再向学生交代以下的反思:要点清楚完整,表达准确得体,卷面整洁。这三句话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了审题,语言组织,卷面书写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内容可包括:(1)要点是否完整,层次是否清楚;(2)段落安排是否合理,衔接过渡是否自然;(3)句式是否多样,表达是否贴切;(4)时态人称是否合适;(5)主谓是否一致,拼写和标点是否正确;(6)格式和字数是否符合要求。

在学生写完作文之后,通过学生自评,让学生在完成写作后能潜下心来对自己的作品反思琢磨,润色调整,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其优点是:(1)学生可以端正认真写作的态度;(2)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可以及时发现一些可以避免的毛病;(3)减轻了教师批改的过重负担。

二、学生互评互改

新课程标准注重的是过程评价。加拿大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在正式的学习环境中,认识方面的因素能直接促进学生顺利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批改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高中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社会需要能与他人联系、合作的人才。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不但能给他们提供相互合作、互相学习的环境,而且长期下去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促进不小。教师在自己批改学生作文时往往注意的是学生的单词搭配是否正确,句子逻辑关系是否恰当等。由于学生的年龄相当,心理特点相仿,让他们互批互改,他们更能从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过程性的问题中去认识、去探讨。 学生互评互改有以下方式:

1、一对一式

一对一式的互批,每次批改,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改者竭尽全力,精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可针对性地要求互改,如有时候中上等水平的改上等水平的作文,有时候又改中下等水平的,差的改稍好一点的。要求批改者在有疑问的地方作上记号,若有疑问拿不准的可当场请教老师,也可与同桌或周围的同学商量,来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支配下进行,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通过校读他人的写作可以达到扬长避短、从借鉴中提高的效果。

2、多对一式

“多”可分为全体、部分等几种情况。全体是指全班同学同批一篇作文,教师可在课堂上展示某一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让全班进行批改。这种批改可谓群策群力,在共同批改的过程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哪些是应该肯定的地方,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并且应该怎样修改,然后再去改自己的文章,在批改、修改中进步,这样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部分是指对有代表性的作文感兴趣的同学可对此进行批改,比如课堂上的即兴评议,课后把自己的评改意见贴于英语写作园地中等,这种方式较为自由。

3、自由结组

小组批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作用和主体作用,小组内学生有上、中、下三类,教师指定组长或学生推选组长负责。成立小组后,在组长的带领下,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对四本作文的批改任务。评改时,每篇作文由组内成员轮流批阅一遍,然后根据标准在心里打出一个分数,大家交流各自的看法,在此过程中,要求每个人都要参与,可以畅所欲言,见仁见智,充分发表意见,展开热烈的讨论,最后,在综合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由组长执笔给每篇作文写出评语,并且在此基础上,推选出优秀的文章,在全班做范读。分组互批的方法,使个体活动变为了群体的集体的劳动,使学生从中认识到集体智慧的价值所在,体验到合作劳动的愉快,又可避免独自修改六神无主、信度不高的缺点,而且把评价权基本上都交给了学生。

学生间互批互改是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真正地让学生提高识别错误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学生间相互取长补短,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学习能力。当然, 在学生互评互改前,要给予学生指导,指导他们从文章的审题、结构的处理、段落的划分、语言的运用、书写的工整各方面作出评判,并让学生熟悉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根据高考要求对文章定档,并统一批改符号。

三、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有较大的权威性和相当的准确性,教师批改学生习作是及时了解学生情况,督促学生练习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批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淡化精批细改,注重共性错误

如果每篇都精批细改,必然会耗费老师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影响教师钻研教材,学生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教师可以采取 “全收全看,重点讲评”的方法,“全收全看”意在督促,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作文(已自批,互批互改)收上来。教师批阅时先通读全文,初步确定作文档次,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上。面对学生的个别错误,采用“只批不改”的方法,只用符号指出作文中应该改的地方,让学生自己琢磨,自行修改;但对学生的共性错误,要作纪录并进行分析,上课作重点讲评。讲评时,师生共同讨论,交流,集中进行订正,让学生有个反思的过程,而不直接指出错误处。

2、欣赏学生闪光点,实行绿色评语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因此我们教师也要能看到学生在写作中所付出的努力,要能用欣赏的眼光看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其闪光处。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可用红笔将文中优美的语句划出,并作记录,课上讲评时将这些优美语句让大家共同欣赏、品味、学习,将文体规范、结构完整、段落分明、语言流畅的优秀作文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并在教室或年级橱窗内张贴展示。选择时,不受成绩的局限,只要有特色就行。讲评时大力表扬并宣读他们的作品,从构思、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诸方面充分肯定该作文的优点,指出他们在分析审题、谋篇成段、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过人之处,并以此归纳总结这一类主题作文中常用的结构、句型和习惯表达。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多接触优秀的范文,还可以激发被选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促进未入选者

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关心、肯定)的渴望,所以不但要表扬好学生,更要肯定中下学生的进步。越是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的表扬越要真心实意、大张旗鼓。他们只要在结构、段落、思想或用词用句上有较好的表现,都给他们以“笑脸”或“五角星”等方式肯定。在点评学生作文,总结经典句时,尽量将基础较差学生的立意新颖的地方在全班点名宣讲,这对于这样的学生是极大的鼓励,也使他们增强了自信,消除了对写作的恐惧心理,并渐渐对英语作文增添了好感。一名学生在一学期中至少有一次被肯定的机会,使他感到他在教师、同学心目中是有分量的,这样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

评语批改法是开展开放性作文评改常用的方法。夸美纽斯说过:“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激发孩子身上求知和求学的欲望。”教师多用激励性、肯定性的绿色评语批改作文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又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用谈话商榷的方式面批作文。

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窒息。一个懂得教学的教师,教学中总能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依据学生心理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面批”是很多学生欢迎的批改方法,而谈话商榷式的“面批”更招学生喜欢。在作文评改中,教师把写作者当成朋友,与他们进行交流探讨,力求用富有朝气的、具有亲和力的、带有创造性的语言表达看法,同时保留对其形式、技巧方面的批评。在面批过程中,以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谈,详细了解他的写作思路,当场指导他修改,或让他回班自己修改。程度高的学生,用三言两语点拨;程度低的学生,耐心细致地提示思路,帮他组织材料,这种评改法大大增强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密切了师生关系。因为精力有限,教师可每学期有计划地对所教学生轮流面批一次。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广阔的领域。英语教师可以放开思路,大胆实践,只有积极探索,勤于实践,才能找到更有效的路子,使作文教学变得充满活力和情趣。 实践表明,最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是要立足学生。因此,不管采取何种批改方法,都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各种不同的批改方法交叉使用可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可以互相帮助,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写与改,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不但学会了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掌握了基本的语言知识,使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了自身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习作中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国家教育部

[2] 《走进新课程》 与课程实践者对话

[3] 黄巧仙 《作文教学与批写》 2003

[4] 乔雁群 《以学习档案为平台 培养英语写作能力》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上一篇:xx最新共青团工作计划下一篇:浔溪小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培训5年规划和年度进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