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申报汇报2013102

2024-04-2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申报汇报2013102(通用8篇)

篇1: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申报汇报2013102

紧跟社会需求,开启学校发展新篇章

——安居职业中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情况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介绍

我校地处安居区教育园区,是安居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和省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9十3”免费教育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环境幽雅,职教文化底蕴厚重。校园占地110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1300万元。现有教职工227人,在籍全日制学生3000余人。建有“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四大专业群,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服装制作与生产技术管理、学前教育、畜牧兽医等十多个专业,其中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是省级重点专业。

学校秉承“德育为首,技能为重,素质领先”的办学思想,以“厚德精技,培养真人”为校训,践行“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为农育才,助农致富”的办学理念,规范管理,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办学机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业绩闻名全省。原省人大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席义方同志盛赞学校为“农村人才资本的孵化器”,四川省教育厅涂文涛厅长称赞学校为“特色鲜明的农村中职学校”。学校先后评为了“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60余项殊荣。

2013年,学校紧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步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基本要求,以开展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和承办省第五届农民工技能大赛为工作重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的主要工作

优化专业设置,加强精品专业建设,增强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1 列入了我校2013年工作要点。如何紧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成为了学校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学校把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了今年学校发展的大事。在专业申报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调查研究,进行专业建设可行性论证。

1、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汽车进入普通居民家庭的比例将大幅度提升,据统计,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从业人员需求以10%的速度增长,专门人才(指受过中等及以上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增长比例已达到25%。这一发展趋势给我们中职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主动应对国际国内汽车行业发展的需求,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更多汽车产业链上不同工种和岗位的实用技术人才。

2、汽修人才市场需求增大。

由于汽车生产量和销售量的持续增加,无论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要考虑售后服务问题。虽然几年来各大中城市出现越来越多的汽车销售网点和汽车特约服务站,但无论是汽车的零件销售、整车销售和维修服务都十分缺乏受系统培训的专门技术人员。据测算,与汽车产业链相关的人力资源的社会需求,今后每年将递增10%—20%左右。

据调查资料表明,目前汽车运用维修从业人员中,一是工人的文化素质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比约为4:5:1,(发达国家为2:4:4);二是技术水平偏低,具有故障诊断技能的技工仅占20%(日本为40%,美国高达80%),其中维修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8%左右,(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约占40%),结构明显老化; 三是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员工少,多数是学徒出身。目前,汽车后服务人才市场对各类人才需求旺盛,但最紧缺的是一批年轻的、具有较 2 高学历、高技术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3、对接本地企业,服务地方工业的发展。

伴随安居区委工业强区战略的实施,以海特汽车城为代表的汽车工业正在兴起,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正式落户安居,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服务地方企业,为企业输送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又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也是当务之急!

4、学生和家长学习热情持续高涨。

汽车驾驶是现代人的必备的三大生存技能之一,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尤其是年轻人学习驾驶的热情持续高涨。许多在外务工的内地青年回乡创业,首先选择学习的就是驾驶技术,因此各地大大小小的驾校报名火爆。安居域内仅有5家汽车修理厂,无专业的4S店,而且设备落后,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现代汽车检测手段等,致使安居域内很多车辆要送到外地维修保养。随着汽车维修服务产业链的拉长,市场不仅需要大量机修工、电工,也需要技术主管、经营主管、前台服务、汽车配件管理部门经理等不同岗位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如今,在安居本地,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无论就业创业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学生及家长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的学习热情高涨。

综上所述,我校开办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既是解决汽车维修与服务企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又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的共同期盼,更是学校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学习借鉴,制定详实的专业建设规划。

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到乐山一职中、遂宁市职业技术学校、大英职业技术学校考察学习,借鉴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为我所用,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注重培训,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

1、转岗培训。学校从电子专业、机械专业选拔了一批思想素质好,学习能力强的的教师充实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搞好教学的同时,让他们自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此同时,学校安排他们到安居的汽车修配厂实践,提高动手能力,为来期的专业课教学做准备。

2、送培工作。学校积极争取培训指标,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本期,我校谭清文老师到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级培训;陈超老师到东风汽车公司进行为期六个月企业实践,专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他们学成回来,将担任本专业核心专业课的教学。

3、行业聘用。学校将在安居本地聘请多年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的专业人才,到校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以缓解学校专业师资的不足。

(四)加大投入,添置必备的教学和实训设备。

学校在考察省内兄弟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基础上,制定了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共计划投入200余万元,建设汽车底盘实训室、电子电器电控综合实训室、汽车空调维修检测实训室、汽车整车实训室、发动机拆装及性能实训室、汽车变速器实训室等六个专业实训室,购置了透明汽车模型,汽车电路示教板等教学设备,使其能满足教学需要。目前,学校正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方案已提交区教育局审定。

(五)校企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加强与本地企业海特汽车、福多纳汽车部件公司等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培养,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安居区区域内的汽车维修店合作,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习,增强师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学校正与相关企业签定合作协议。

三、下步打算

1、全力做好专业申报、备案的相关工作,争取能在2014年春季招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生。

2、加快硬件建设步伐,迅速启动实训设备采购立项、招标等系列工作,力争招收新生前实训设备到位。

3、进一步完善专业建设方案,细化人才培养方案,申报成功后加快推进该专业教育教学相关准备工作。

诚然,我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尚处于萌芽状态,很多地方考虑不够成熟,而且目前还没有明显成效,尤其是硬件建设上还未实质推进,但我们相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办得规范、办出成效!

不当之处,恳请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篇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申报汇报2013102

关于增设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方向)的可行性报告

一、专业设置必要性

(一)当前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汽车逐步由奢侈品变作生活的必需品迅速进入到中国的普通百姓家庭中。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刺激下,汽车产业更是产销两旺,到2010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于此同时,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涨,我国汽车维修服务市场也迅速成长,其可观的利润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令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汽车销售维修从业人员迅速增加。从我市汽车总量和增长幅度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各品牌汽车4S店有很多家,我市及周边各县的各类汽车维修厂更多,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汽车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急需大量懂得汽车构造、原理、维修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对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这就需要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的实践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能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评估、保险、销售等,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中初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我校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方面的的优势

学校具有一支水平高、能力强、责任重的专业师资队伍。他们基 本都达到从事相关教学十年以上的工作要求,对于汽修专业的开设,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从知识上都做好了准备。而且,学校还制定了优化师资,提高交流的教师培训计划,每年都要按10%的比例派遣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尤其是对于新专业,更是集中力量、加大投入,预计在三年内达到培养高水平专职汽修教师20人次。同时,以老带新,以高带低,不断积累与壮大专业教师队伍的人员组成、知识结构、能力层次。我校已筹资50万元的设备经费,专门用于汽修专业培训设备的购买。同时学校还拥有全套的汽车电子实验仪器:万用表、解码器、示波器、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等。

二、开办本专业的人条件论证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实用型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人才为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汽车及其零部件维护、修理、检测和故障诊断的能力,成为社会急需的汽车维修技能人才。

1、职业能力的要求

目前,先进的汽车维修方式已从在汽车出现了故障后再去修理,向“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方向转变。此外,汽车维修从“修旧式”向“换件式”转变。近年来,更出现了汽车远程诊断技术。因此行业对高技能人才也产生了大量需求,提高了对汽车修理人员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而且,现代汽车维修服务于千家万户,面对的是机、电、液一体的高科技集成物,且种类繁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专业能力分析,要适应汽车维修及相关工作需要,主要应有以下要求:

(1)掌握必备专业知识。其中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基础及汽车运行材料;汽车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维修检测设备;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等。

(2)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基本能力。其中主要包括: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专业英语与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等。

(3)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其中主要包括:热爱专业,不断钻研提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客户诚实、守信、热情等。

2、职业素质的要求:

当前汽修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有很高的期望:希望有很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经调查,绝大部分的汽修企业非常希望他们的员工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职业道德及热爱本企业,敬业爱岗的精神;同时,大部分的汽修企业对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较高的要求,这些在他们看来比其他的什么都重要。

(二)学校师资、设备、实习场地等情况分析 1.专业的师资队伍

学校有一支优秀而负责的专职教师队伍为汽修专业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为关注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为中心,以打造学术队伍为核心,以汽车运用与维修理论为重点,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对内加强教学科研,提高教学水平;对外积极引进人才、外聘教师,改善教师队伍状况。在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学校还制定了专业教师任职资格条件,适当地提高专业教师上岗“门槛”,从而提高了专业课教育质量。建立汽车维修新技术应用培训体系。主要以与汽车制造厂联合办学的形式,积极开展专业师资轮训制度。培养专业的实习教师。按照企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学校联合汽车经营企业,组建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职教师为主的专业顾问委员会,随时把握企业需求及变化,不断动态调整培养目标。

2.专业教学基础条件

我校重视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仪器设备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购置,专业设备总值、配备率、实用性、适合市场性、完好率能满足学生专业实训的需求,这也为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学校现已配有全套的汽车电子实验仪器:万用表、解码器、示波器、发动机工作原理电子演示仪等。

3.校内外实训基地

为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人才,让学生“零距离”上岗。我校积级实行每学期进行场地实训,搞校企合作,三年级让学生顶岗实习,以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训和提高。近几年校外实训基地一直接纳我校实习生,为学生实习提供足够的岗位,安排实习指导老师进行业务指 导,跟踪管理考核。我校认真执行教育部、财政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制定实习计划,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为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专业主要课程

(一)主要专业理论课程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

专业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材料、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专业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分析; 汽车钣金技术、汽车喷涂技术、汽车美容工艺;

实践课: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修与诊断技术、汽车发动机维修实训, 汽车底盘维修实训(二)主要实践环节

我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制定详细的实训管理制度和实习计划,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相结合。在前两年的学习中,每学期组织学生去汽车维修厂进行实践参观,为能够适应该专业“理论联系实践知识整合式”的教学要求。在安排学生在合作校企进行顶岗实习时,安排专业指导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在实习时定岗位、定师傅,还要定期考核、轮岗,实习结束要求学生写好实习总结报告。近年来我校专业实训安排科学合理,管理规范,秩序稳定,受到学生与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毕业生能力要求 1.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2.具有读图、绘制简单零件图和零件检测的能力。

3.具有汽车基本性能试验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本专业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4.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5.具有汽车维修及汽车驾驶技能,并考取汽车维修工等级证。

四、学生毕业去向分析

1.就业岗位群

(1)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

(2)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汽车销售;汽车美容;汽车钣金与涂装;

(3)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

(4)交通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或管理部门,如公路桥梁勘察设计及施工、监理单位,各市(县)交通局、公路局等。

(5)汽车行业管理、汽车维修、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汽车整形及美容、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制造与装配、相关职业院校等单位。

(6)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市场营销、国际报关、货运代理、集装箱运输组织等单位。

2.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升入高等院校。

五、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看出,市场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我校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必要的,且把其作为重点发展专业也是切实可行的。

篇3: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申报汇报2013102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建立的前提, 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或学徒, 通过课程这一桥梁促进学校、企业的共同参与, 并发挥教师或师傅的引导作用, 建立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和传统学徒制、一般的职业学校教育都存在较大差异, 它能将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教学场所和工作情境有效结合起来, 极大转变传统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转变过去培养人才的局面, 积极开展变革。我校通过研究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现代学徒制, 将学生的潜力充分激发出来, 增强职业技能, 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积极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有利于为整个地区的职业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制订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关键

1.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汽车售后服务行业中, 有不同的岗位,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结合到个体的工作岗位, 进行定岗培养, 才能使人才培养的目标得到很好的定位。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汽车美容与装饰岗位、汽车车身修复岗位培养这三个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与知识, 如汽车美容与装饰岗位, 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汽车美容与装饰服务的汽车美容服务接待、汽车美容洗车工、汽车美容装饰工、汽车美容技师等相应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 使其成为汽车美容服务行业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2.构建基于优秀员工成长路径的课程体系

积极建立“二元耦合”课程结构, 促使学校和企业共同携手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 动员教师和师傅联合进行传授。学校和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后, 进一步探究现代学徒制实施的途径。在现代学徒制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科学的长效运行框架, 在保证优秀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进一步完成顶层设计。

在建设现代学徒制试点时, 通过变革专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改革专业课程, 并改变了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的课程结构, 在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课程结构, 推动学校和企业间展开合作, 规划课程安排, 致力于开发在职业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课程, 重点对普遍性和基础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善, 借助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力量开展教学实践;根据岗位工作流程、职业规范、考核标准, 对教学内容和环节进行确定, 重点对高标准、较强实践性且企业专属的教学内容进行完善, 企业安排师傅带领优秀技术人员, 在校内外交替参与上岗培训。通过学校、企业相互作用, 传递良好的内容和能量, 推动学生发展, 有机统一学校本位教育和企业本位教育。

学校和4S店企业联手确定流程, 合理编制课程计划, 创造良好的发展路线, 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在各个学习领域制定专业课程。根据职业规范、岗位工作流程、考核标准,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在各个领域开发课程。

二、如何合理安排学生校企学习与实践

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的第一学年的主要任务即为学校学习, 重点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学习, 开展模拟演练。从企业邀请部分优秀技能人员和一线管理者作为兼职教师, 开展基本岗前培训。在此期间, 安排10%的时间让学生在企业进行学习。

第二年开始即为现代学徒制学习, 安排一到两个星期时间在校内学习某一领域的知识。接着学校安排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企业中学习, 以8到10人为一组, 由企业在各组分配一名师傅, 指导学生进行岗位学习;学校对各班安排一名管理教师, 为企业管理学生提供辅助, 对各班各安排一名专业教师帮助企业指导学生业务知识。规定学生在企业中学习5到6个月的时间, 超过教学实践的一半。

第三年上半年, 完成最后一个时期学徒制学习后, 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选择, 学校安排学生在企业中学习, 管理整个学习过程, 并进行考核, 而日常管理和安排岗位的工作交给企业。学校领队教师和企业师傅全程指导学生实习。

三、怎样管理, 如何评价

组织教学进入企业, 开展精细化管理;考试中20%为书面形式, 20%为校内技能考核, 其余60%即为企业考核。

第一, 将计划安排好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以领先企业一线优秀员工作为标杆, 将专业核心竞争力要素提取出来, 建立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转变为课程标准, 根据企业工作程序和职业规范对专业课程进行研发, 规划课程安排并制定考核方案。

第二, 对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管理。教师安排学生进入企业, 按照业务规范和标准进行学习。过去学生进入企业学习最重要的是保证不出大事, 而今以学习任务和每日考核标准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将印发教师和师傅的职责和考核办法的册子分发给学生, 并开展统一学习, 遵守相关规定, 教师对考核成绩进行每日核查。

第三, 对各批次员工进行合理安排, 集中反映出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成效。学校对学生第三年顶岗实习进行指导, 将侧重点放在学生体验学徒学习的过程, 真正将自己视为企业中的一员。因为学校往往选择在行业发展排名靠前的企业开展合作, 比其他企业具有更高的就业平台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极大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所以, 企业能获得充足的人才, 能对经营环节进行优化, 显著减少用工成本;由于学校提高了培养质量, 毕业生能获得高质量的就业, 企业认可度也大大提升, 学生家庭选择也逐渐增加。

当前, 依然在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 就其发展历程来看, 尽管经历了重重磨难, 然而依然在发展道路上前进。我校在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过程中, 必须结合本地产业结构、专业性质的特点;掌握合作企业的利益侧重点;尽全力获得本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促进校企间的进一步合作, 在企业中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不断促进我校发展现代学徒制。

参考文献

[1]赵鹏飞, 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 (12) :38-44.

篇4: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关键词】中职“2.5+0.5”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84-04

【作者简介】方道生,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南京,210014)教学管理处副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常规管理。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这充分体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反映教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经营“主阵地”的基本依据就是课程标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从2013年9月开始由原先的“2+1”模式转变为“2.5+0.5”模式,与之相对应,新的课程标准在遵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和实施建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要求一线教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研读,以更好地坚守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笔者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课程性质分析

课程是承载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载体,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1]当教师接触课程时,要知道这是什么样的课程,课程的作用是什么,本门课程特点是什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从课程的定义、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功能三个方面来阐明课程的性质。

(一)课程的分类

根据江苏省“2.5+0.5”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图[2](如下页图1所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专业技能课程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其中专业平台课程和方向课程都属于必修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是本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程,方向课程是各校结合当地职业需求现状进行选择(三选一:汽车机修方向、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方向、汽车电器维修方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3门课程属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必修的专业平台课程。

(二)课程的定位

课程定位主要在于明确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厘清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阐明本课程的学习特点。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前导课程是“汽车机械基础”和“汽车电工电子”,后续课程是“汽车故障检测与排除”,课程特点是实践性较强。而“汽车机械基础”是本专业学生接触的与汽车相关的第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没有与之相关联的前导课程,课程特点是知识体系、理论性较强。

(三)课程的功能

课程的功能是培养人,是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主要途径。比如:“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阐述课程对汽车电器维修职业自身发展的功能,强调中职学生对于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并重的学习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分析

本专业的3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思路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明确提出将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高度融入专业课程中。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掌握必备的汽车维修岗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养成,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职业体验有机融合,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三个层面来说明本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路。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既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又是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的直接依据。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设计要依据江苏省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呈现,构建完整的目标体系。最后,围绕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及管理工作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制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最终落实到学生的就业、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能力培养层面。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受课程目标的直接影响和制约。本专业3门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职业标准,体现汽车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快和技术更新快两大特点,进一步阐明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的工作生产,突出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强调了教学内容应与汽车技术发展特点相适应。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

教学活动的组织实际上是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过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两门课程的课程特点是实践性强,对于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要求较高,适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理念。“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以知识体系为教学模块,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职业能力形成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单元,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有机融入各教学单元,注重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分析

课程内容与要求实际上帮助教师解决3个方面的问题:学什么?怎么学?学习要求是什么?下面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与要求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个问题“学什么”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主体部分。本课程在电控发动机普及之后,出现了发动机机械和电控两部分内容,在“2.5+0.5”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之前一直没有统一标准,现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主体包含发动机机械部分和电控发动机部分。课程内容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课程目标和职业标准,结合江苏省各地区的差异、学生特点共分为10个项目:项目1认识发动机、项目2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项目3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与检修、项目4润滑系统的拆装与检修、项目5冷却系统的拆装与检修、项目6汽车发动机总成的拆装与检修、项目7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拆装与检修、项目8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拆装与检修、项目9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的认知与拆装、项目10点火系统的拆装与检修。其中项目1是对汽车发动机整体的概述,使学生能够初步构建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状图;项目2、3、4、5主要是对发动机机械部分进行拆装与检修,这是基础部分,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维修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项目7、8、9、10结合机械部分对汽车电控部分进行拆装与检修,这属于提升部分,让学生能充分地将发动机机械和电控部分融合在一起。其中项目6的制定是根据中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特点,强化职业技能的项目,在执行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单独成项目,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将项目6融入其他项目中。

第二个问题“怎么学”。本课程以项目为引领、以实际的生产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小组竞争的方式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学习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如“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项目分解为机体组的拆装与检修、曲柄连杆机构的认知、活塞连杆组的结构与检修、曲轴飞轮组的结构与检修共4个任务,每个任务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学生在与现实情况相似的情景中分析问题,使学习更加直观、更加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想要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建议实行小班化教学,使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室,模拟真实场景的设备与工具,完善师资配比的数量,提高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学校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软件、硬件等设施的建设。

第三个问题是“学习要求”。课程标准的核心就是学习要求,学习要求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呈现。课程内容与要求是以学生为出发点,行为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以本课程项目2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中的任务3气门传动组拆装与检修为例,把内容及要求定为:1.了解气门传动组的各部件组成;2.掌握气门传动组的作用与类型;3.能运用工量具进行正时皮带、正时链条拆装与检修;4.能运用工量具对凸轮轴进行拆装与检修。内容及要求比较具体,具有可测性。学习要求关键词分别为:“了解”“掌握”“能”,从陈述方式来看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层次来看,要求从低到高,采用从知识到技能的结构分布。

四、课程标准实施建议分析

(一)教学建议

本专业3门课程标准对教学的理念、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思路做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明确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建议结合实际汽车维修工作岗位来组织教学,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组织形式;建议将操作规范、安全生产、环保意识、团队合作等职业特点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激励措施。如何对自己的教学质量及效果进行评价?结合本专业的课程特点以及评价及体系构建的元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1.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思考。对学生而言,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色,评价方式多元化有利于做出客观评价。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思考。采用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避免教师单一的评价模式,有利于形成积极、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3.评价反馈的建议。评价反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教师即时调整方向的依据,从而帮助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善、不断地进步。4.评价成绩的评定汇总建议。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建议将评价的成绩纳入成绩评定中,这样的评价有过程、有结果、有反馈,构成了有机的循环促进模式。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要求,制定量化标准的课程评价方法。

(三)教材选用与开发建议

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是对课程标准重新创造、组织的成果。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材的内容要达到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又不能无限度提高难度,教材内容设计呈现方式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需体现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教材内容应注重吸收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对接汽车维修岗位要求、汽车维修工考证的职业标准,将有关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的维护、发动机诊断等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各教学任务中,并渗透汽车行业的优秀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但不管什么样的教材,教材的结构都是根据编写者的思路进行设计的,不可能适合所有教师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对于课程结构的理解设计教学结构,这样既能适应自己的课堂教学,也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五、课程标准实施的注意事项

一方面,要明确江苏省“2.5+0.5”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不是最高标准,而是结合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现状制定出的课程标准;另一方面,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企业结合紧密,技术更新快,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一)软件、硬件注意事项

课程标准对于双师型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的,缺少实际生产过程的经验,理实一体化教学师资缺乏。教师和学校要提前做好规划,建立完善的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让专业教师定期进行企业定岗实习。地区经济的差异,造成我省职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场地设施、工具设备建设参差不齐,落后地区要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要加快进行硬件建设。

(二)课程标准衔接问题

课程标准衔接问题主要是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衔接。当前的职业资格考证标准相对行业技术发展而言,是比较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要满足各种车型的通用标准。因此,如何兼顾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也是本专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化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5: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简历表格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应届毕业生求职网国籍:中国无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揭阳身材:170 cm?65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金融/证券/保险类:产品保险 市场/行销推广策划专员 汽车保险营销 市场销售/营销类 汽车销售
工作年限:2职称:null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广州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本人在4月至月份在广州风行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参加工作的项目:汽车保险,保险客服,

本人在2006年11月至2月在广州任车行保险有限公司.参加工作的项目:汽险理赔,汽车保险营销, 产品质量保险产品.

本人自认做事负责、认真,沟通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组织才能。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广州市交通运输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毕业--07-01
所学专业一:汽车运用与维修所学专业二:金融保险
受教育培训经历:9月至2006年7月在广州市交通运输学校    汽车维修/汽车运用  大专毕业证. 汽车驾驶证. 汽车维修中级证.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在广州市交通运输学院经过三年的学习中,使我学到了不少有关汽车维修方面的知识与管理技术,知道作为一名出色的汽车专业人才,不仅要对本专业的现有技术水平有所了解,而且要对各部份机械零件的作用有深切的研究。所以本人在学校期间,不但学好汽修基础,汽车维修等科目,还通过对课外书的学习,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掌握,并对此专业抱有很大的期望,也认识到此专业的一种工具,学会利用此工具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在与课程同步进行的各种相关实践和实习中,我学会了各种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为投入社会工作做好了准备。
 
详细个人自传
   我的家乡是个落后的小山村,教育也很落后。我的小学是在平房教室与词堂里渡过。因为家里穷,从小我就边读书边帮家里干农活,这种生活一直陪伴到我出来广州读书。同时,这样的生活也造就了我不怕吃苦的坚强性格。

在校期间,因我是从家村来的穷家小孩,身上也没有像其它同学那样有许多零用钱,而我为了挣点零用,学习之余也常去做促销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倍感到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因此我更加努力学习,掌握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幸运的是,在这样的.艰苦生活中,也让我学到了从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会了对待困难生活的态度。

篇6: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制度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加快校企合作建设,促进教学、科研水平全面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国内的企业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科研、技术服务、培训、文化建设等环节或领域开展的合作(以下简称校企合作)。

第三条 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

(一)协调校企合作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关系;

(二)负责重大校企合作项目的运作及管理;

(三)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合同管理及统计、总结等工作;

(四)负责对校企合作单位工作的考核、评价,检查合同实施情况;

(五)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经费的管理;

(六)负责校企合作中的其它事项。

第二章

校企合作的目的与原则

第四条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实施多元化办学模式;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实施企业在岗人员培训,提高学校开展社会培训的服务能力;建立适应企业需要的招生就业渠道。

第五条 校企合作原则:

(一)服务企业原则。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的追求。学校要主动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用人标准、技术需求,积极为企业开展培训,急企业之所急。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二)校企互惠原则。校企合作双方互惠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企业有权优先选拔留用学生,有权根据学生能力对学生就业进行部分淘汰。

(三)统一管理原则。校企合作是双项活动,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责任必须高度统一,必须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检查考评。

(四)校企互动原则。“开拓、创新、合作、共赢”,以服务换服务,共建共享、共赢共进。

第三章 校企合作的条件和要求

第六条 合作企业的基本条件是:校企合作的企业一般应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较好的业绩,具有较高的合作诚信度。

第七条 合作项目的基本条件是:能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带动招生、就业良性循环,适应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

第八条 校企合作能与“产、学”一体化相结合。能满足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完成实训教学任务的要求,具备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拥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

第九条 不宜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范围:

(一)拟引进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含有国家或行业协会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工艺、技术;

(二)单纯进行商业性生产经营;

(三)有关法律、法规禁止的其它情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四章 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内容

第十条 工学交替模式。其方式为学生在学校上理论课,在合作企业接受工作技能训练,按双方共同制订的教学计划实施交替。

第十一条 “订单”合作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训标准;具体设有定向委培班、企业冠名班、企业订单班等。

第十二条 教学见习模式。学生通过一定的在校专业理论学习后,为了解合作单位的产品、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提前接受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和劳动纪律教育。

第十三条 顶岗实践模式。学生前二年在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形式,到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

第十四条 产学研模式。走“利用专业优势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道路,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中小型企业走健康发展之路。

第十五条 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基地也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企业可以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场地和实习学生,减少生产成本,获得更大利润;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生产投入和技术指导,减少教育成本。

第五章 校企合作的管理和评估

第十六条 日常管理。校企合作项目由校企合作处统筹协调,实施归口管理。每学期末要向校企合作处上报校企合作工作总结,及时反映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在校企合作工作中签订的合同应及时交校企合作处备案登记。

第十七条 立项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立项。承接校企合作项目的系部按《校企合作立项申请表》逐项填写,报校企合作处办理申请立项手续。

(二)审查。由校企合作处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初审,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档次、内涵、培养目标、可操作性等各方面进行审查。校企合作项目占用学校资源量范围广、数量大,或学校一次性投入大于50万人民币(含),应由校企合作办负责组织业内专家评审。

(三)批准。根据合作项目的内涵,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组评定该项目的等级,分别给予项目建设运营经费、扶持经费等后,报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行文下达项目批复文件。

第十八条 合同管理。凡批准立项的校企合作项目,应签定合同书以及项目方案,承担校企合作项目的部门应按合同规定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一)校企合作项目合同应具有以下基本内容:合作项目名称和合作范围;合作目的、合作方式和合作具体内容;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作企业投入方式和投入装备、技术的明细清单;合作项目占有学校资源的明细清单;基本设施配套和运行成本承担方和承担责任;合作项目开放服务收入的分配方案和财务管理;合同终止条件、违约责任及合同期限。

(二)校企合作项目合同由校企合作处组织审核,初审后报主管副校长审定。最后由校长或校长委托的分管校长签字确认后生效。

第十九条 经费及资产管理。校企合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均应建立台帐,单独收支和核算。属合作企业承诺或书面约定赠予学校的仪器设备,应办理入帐手续。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二十条 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处是学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凡校企合作项目在合作过程中获得的产学研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均纳入科技处管理。

第二十一条 效益评价和周期评估工作

校企合作项目应坚持效益评价和周期性评估工作制度。

(一)校企合作项目的效益评价

校内合作单位应对合作项目的利弊考量、人才培养、服务收入、功能利用等情况进行效益评价,并按照方案以及合同)规定检查方案及合同履行情况,于当年12月30前报校企合作办。

(二)校企合作项目的周期性评估制度

合同期限在3年(含3年)以上的合作项目,合作中期应由校内合作单位申请,校企合作办组织周期评估工作,全面审查合同履行情况。

第六章 校企合作的奖励及惩罚

第二十二条 奖励

(一)为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学校校企合作中,对成功引进合作项目的教职员工以及本校学生,视项目具体情况予以200—2000元的奖励。

(二)学校每年召开校企合作工作总结会,对当年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总结,对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并与年终处室目标考核、个人职称评定及评优挂钩。

第二十三条 惩罚

(一)未经校企合作处立项,个人擅自以学校名义私下与企业进行合作,造成学生投诉等恶劣影响者,学校将予以行政记过、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交学校纪委处理。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未按协议履行职责或合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并未通知校企合作处,造成的后果由项目责任人承担。

(三)合作项目直接责任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未进行安全教育,造成学生人身受到伤害者,应承担主要责任。

(四)项目实施中期评估不合格,校企合作处有权责令项目负责人会同相关企业整改,并暂停项目经费的投入。在规定时间内仍达不到要求的项目将予以取缔。

第七章 附则

篇7: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

二、指导思想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学生就业服务,适应我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以及对汽车维修技能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以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依据,不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涵盖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突出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教学。

4.为适应技工学校的教学需要,汽车类专业下设机修、电工、钣金等模块方向,主要专业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加强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前综合技能训练的力度。汽车涂装模块和汽车商务模块仅提供教学计划,供学校进行专业建设时参考。

三、专业培养目标

以培养实用型汽车中级维修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技工学校现有汽车维修专业的师资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条件为依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掌握一定的汽车维修本领,成为社会急需的汽车维修技能人才。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钣金整修、汽车涂装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销售、汽车评估、汽车保险、汽车信贷等商务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身心健康

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需要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4.专业理论

培养学生掌握本工种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5.操作技能

依据国家相关职业标准要求,掌握汽车专项维修技能,培养维护、修理、检测和解决一般维修技术问题的能力,养成文明生产习惯,达到相应工种的中级技能要求。

四、周数分配

学制3年,总周数156周。其中入学、毕业教育各 1周,考试8周,公益劳动和机动6周,假期24周,教学116周。

五、课程设置及要求

1.公共课

(1)德育通过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增强法制意识。

(2)体育在初中体育课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汽车维修企业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校期间达到相应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讲卫生的行为习惯。

(3)语文在初中语文课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展学生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以及研读、探究、实践和创新的语文自学能力。

(4)数学掌握代数、平面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5)英语(含汽车英语)基础英语教学部分:在初中英语课的基础上,巩固基本语音和语法知识,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专业英语教学部分:注重加强学生阅读以及借助工具书翻译专业词汇能力的训练。

(6)计算机基础与应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使用计算机从事数据处理和网络信息交流的能力。

(7)职业指导了解国家的就业方针和政策、就业环境和就业途径、求职方法和求职技巧。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就业能力。

2.各模块专业课程

汽车机修模块

(8)机械基础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传动、常用构件及轴系零件、液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和简单计算。

(9)机械识图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原理、公差配合和有关国家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结合汽车维修业务学习零件测量、绘制机构草图。

(10)钳工实习了解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钳工工具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锉、锯、錾、刮、铰、钻孔和攻、套螺纹等基本技能,并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钳工作业和汽车修理中的钳工作业。

(11)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熟悉电工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掌握常用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功用和性能。

(12)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掌握汽车材料的种类、牌号、规格、性能和使用知识,以及汽车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

(1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熟悉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各总成、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技术要求;熟悉发动机的检测技术、检测方法;掌握发动机维护的基本技能,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和技术要求;能运用正确方法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的故障。

(14)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熟悉汽车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上述各系统总成的拆装顺序和方法;熟悉各总成的日常维护、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掌握各总成主要零件的检验与修理工艺;掌握汽车底盘的总装配工艺与竣工验收的方法。

(15)汽车电气设备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掌握汽车各系统电气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常见汽车电气设备故障的判断,了解新技术在汽车电气设备的应用和发展。

(16)汽车性能与检测掌握汽车主要使用性能以及汽车性能检测的标准,了解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其使用方法,学会分析检测结果。

(17)汽车驾驶技术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掌握汽车正确驾驶姿势和动作要领,以及基础驾驶操作的程序,熟悉汽车操纵装置、信号装置及报警系统,掌握一般道路、高速公路、复杂道路、特殊条件下的行车环境和安全驾驶方法,熟悉交通法规和交通标志,了解道路运输的基本常识。

汽车电工模块

(8)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熟悉电工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掌握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常用电子元件的功用和性能,掌握测试方法,了解电工与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9)汽车电工识图了解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投影原理,能读懂零件图和一般装配图;掌握电气识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制电气图的基本方法,能读懂常见的汽车电路图。

(10)钳工实习了解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钳工工具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锉、锯、錾、刮、铰、钻孔和攻、套螺纹等基本技能,并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钳工作业和汽车修理中的钳工作业。

(11)汽车电工材料熟悉汽车电工常用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和规格,掌握合理选择和使用汽车电工材料的知识。

(12)汽车构造掌握新型国产汽车的总体结构及各总成的功用、结构、工作原理和相互间的装配关系,了解现代汽车的结构特点,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13)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及各系统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汽车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修理操作规程;掌握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能正确识读整车电路图。

(14)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掌握MCS—51系列单片机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五类指令的功能和使用;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能够阅读和设计一般的程序;掌握MCS—51系统扩展的原理和方法;掌握MCS—51中断系统及其诊断处理全过程;了解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了解MCS—51系统的串行接口应用知识。

(15)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了解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和发展状况,掌握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防抱死系统、电子悬架等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自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方法。

(16)汽车电气与电子设备检测仪器了解汽车检测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常用汽车电气与电子设备检测仪器的种类、使用条件和检测对象,掌握常用检测设备和仪器的基本性能、测试原理和使用方法。

(17)汽车空调技术掌握汽车空调设备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空调设备拆装要求、检修方法和维护要点,熟悉汽车空调维修的常用设备和工具,掌握普通汽车空调和微机控制空调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操作。

(18)汽车驾驶技术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掌握汽车正确驾驶姿势和动作要领,以及基础驾驶操作的程序,熟悉汽车操纵装置、信号装置及报警系统,掌握一般道路、高速公路、复杂道路、特殊条件下的行车环境和安全驾驶方法,熟悉交通法规和交通标志,了解道路运输的基本常识。

汽车钣金模块

(8)机械识图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原理、公差配合和有关国家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能读懂零件图和一般装配图;熟悉焊接图和展开图的画法。

(9)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熟悉电工基础知识,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掌握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掌握常用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功用和性能。

(10)钳工实习了解金属加工的基本方法,熟悉常用钳工工具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锉、锯、錾、刮、铰、钻孔、攻套螺纹、矫正和弯形等基本技能,并能独立完成简单零件的钳加工作业和汽车修理中的钳工作业。

(11)焊接工艺学掌握常用焊接方法、工艺要求和操作技术,掌握焊接设备的使用,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能独立完成钣金维修中的焊接作业。

(12)汽车材料与金属加工掌握汽车材料的种类、牌号、规格、性能和使用知识,以及汽车金属加工的基本知识。

(13)汽车构造掌握新型国产汽车的总体结构及各总成的功用、结构、工作原理和相互间的装配关系,了解现代汽车的结构特点,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

(14)汽车车身与整车维护熟悉汽车车身检测与维护的基础理论和现代检测维修技术在车身维护、修理上的应用;掌握车身本体、车门总成、车身装饰及车身附件的解体、清洗、检验、选配、装配和调试工艺;掌握汽车钣金、焊接、涂装及典型车型的修复工艺。

(15)汽车电气设备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掌握汽车各系统电气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了解常见汽车电气设备故障的判断,了解新技术在汽车电气设备的应用和发展。

(16)汽车美容与装饰掌握汽车内、外装饰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汽车美容与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汽车美容与装饰产品,掌握相关工具、设备的使用。

(17)汽车钣金工艺与技能训练掌握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掌握汽车钣金加工基本工艺,掌握汽车钣金复制件的加工工艺,熟悉汽车车身的检测方法,掌握汽车车身一般修整作业技术及典型构件的修复。

篇8: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申报汇报2013102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结构不合理。

现在我国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一直沿用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三段式”设置模式。各学科不是从现实的实践问题出发, 而是追求各学科理论的完备性, 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 学生在学习了各学科后却很难将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难以将分割的知识转化为一个系统的技能。同时, 专业课与实践教学不配套, 往往是教一套做一套。而且课程的设置过于死板, 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人喜好, 不能自主选择想学的学科。课程结构的不合理还体现在专业课程过多地涉及机械以及物理原理之类的知识, 如《机械原理》《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安排过多, 而与汽车现代技术有关的自动控制技术与检测技术则太少, 使得大量课时浪费在毕业后应用机会很少的知识上;专业课程和实训的课时不足, 没有足够时间去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缺乏弹性, 选修课程少, 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主动性的发挥, 相对固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对市场变化缺乏快速的应对措施, 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 对专业建设极为不利。

2. 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教学内容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生产过程和实际要求, 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针对性, 以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本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 虽然增加了部分新内容, 但课程的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内容陈旧, 难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等各个方面, 甚至在载重汽车上, 也采用了技术含量很高的柴油机, 但是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另外, 汽车维修作业中的车身修复技术、钣金与喷漆技术则根本没有涉及。这些情况使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竞争力不强、择业面较窄。

3. 实训设备严重落后。

在教学手段方面, 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相当多的课堂时间用于板书和绘图, 课时容量小, 加之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设备、模拟设备、检测仪器以及维修设备缺乏, 严重影响理论教学和实训的效果。另外, 近些年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数量从事汽车检测、汽车及其零配件的销售、汽车维修及其附属设备的销售、汽车保险等工作。学生的就业面已从原来的汽车运输、汽车维修, 拓展到所有需要汽车专门知识的领域。

二、教学改革的方法

1. 改革课程结构破除“三段式”教学模式,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市场出发, 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 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最高目标, 破除“三段式”教学模式, 从实际岗位需求引出课题, 提出解决方案, 开发“宽基础、多模块”课程体系。强化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修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课程, 同时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增补、重组, 将其变为必修专业课和数个专门化方向的选修专业课。

2.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

从职业分析入手, 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 确定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能力培养以汽车拆装、检查、修理能力, 汽车故障诊断能力, 汽车性能检测能力,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能力;基本素质要求是要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水平, 良好的身心素质;最终围绕专业能力的培养, 形成实践课程体系。

3. 增加学生实训的时间和项目。

增加学生就业前的专门化实训, 使学生在毕业前得到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提高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 使其获得在与汽车有关的职业群中广泛就业的可能性, 而且就业时可以顺利上岗工作。

4. 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 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采用“大专业、小专门”的课程组织模式, 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 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新课程体系把选修专业课按多个专门化方向分为多个模块,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 制定不同的专门方向, 学生也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专门化课程后,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修其他的专门化模块, 如电控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行驶安全系维修、车身电气设备维修等模块,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 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 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 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5. 将建构主义引入实践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 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属于知识的建构, 首先应解决认识冲突;动作技能的建构属于操作的学习, 必须以真实性任务为前提。职业教育应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主, 必须设计与认知活动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动作技能是个体运用概念, 规则支配和协调各种复杂的外部动作, 以实现预期目标。应按照建构主义设计这样的教学模式。

(1) 在讲解和操作过程中掌握着程序化知识, 并获得动觉记忆。

(2) 在完整操作技能过程中获得整体驾驭的实际经验。

(3) 在反复训练中纯熟掌握操作技能, 并在实际场合下能够自如应用所学知识。

上一篇:各版本四年级寒假英语作业答案参考下一篇:浙东为何有唐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