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日常规细则

2024-04-27

教师一日常规细则(精选8篇)

篇1:教师一日常规细则

幼儿园教师一日常规细则

陆 旭

一、晨间接待: <1>上午班

1、在教室门口情绪愉快,热情的接待家长及幼儿,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用

英语问好,如:hello!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等等。

拥抱幼儿使之感受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2、指导幼儿脱、挂衣服,指导幼儿把衣服挂在衣架上,帮助小朋友把帽子手套

等小物件放到贴有自己照片的小橱子里面。

3、有重点的向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对幼儿健康、情绪等进行观察,做好个别

幼儿的工作,做好家长个别交代的特殊照顾记录,让幼儿做到愉快地与班级

小朋友问好,与家人道:“再见”。

4、教师整理教室教学环境,安排幼儿晨间活动,如看汉语、英语光盘跟唱儿歌、左手指操、或提供让幼儿动手的活动材料 积木、玩具等等,指导幼儿活动 <2>下午班

1、与上午班老师配合晨间接待,保证幼儿活动秩序。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丰富活动内容。根据幼儿活

动情况调整活动材料。

3、主动参与活动,及时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引导幼儿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加强个别指导。<3>保教

1、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收拾整理室内环境,擦桌

椅、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及活动角等。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水、清洁。

2、晨间检查:按晨检常规规定项目进行。对幼儿的脸色、皮肤、眼神、咽喉、精神逐个观察,并询问家长。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

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 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

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组织晨间活动:准备好玩具、材料和体育活动器械,让幼儿参加自己喜欢的各种活动,带领幼儿观察,与幼儿交谈等。

4、早饭前十分钟,让幼儿收拾整理玩具、材料、作好饭前的准备。按时拿餐具、打饭。

二、早饭 <1> 上午班

1、饭菜进班后,教师讲解主副食物的名称和营养。营造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介绍当餐食品,带动幼儿吃饭的积极性。

2、幼儿进餐时,教师应随时帮助幼儿添饭并观察、督促幼儿进餐情况及建立维

护班级的进餐常规。

3、餐后,当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活动。<2> 保育

1、给予进餐困难的幼儿帮助。随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进餐姿势。

2、根据幼儿饭量随时添菜、添饭,幼儿撒了饭及时擦干净,对食欲不振、精神

不好或呕吐的幼儿要及时处理。

3、餐后教会幼儿用温开水漱口,及时送回碗筷,收拾餐桌,清扫地面。

三、早操(下午班离园)<1> 上午班

1、组织幼儿做好锻炼前的准备,激发幼儿参加锻炼的兴趣。

2、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精神饱满地领操,口令、示范动作准确、熟练。

3、根据幼儿的特点提供丰富的活动器材和自制体育锻炼的活动器具,做到幼儿

人手一份。编排结构合理韵律活动等。

4.并注意幼儿基本动作的练习和操节变换,参与指导幼儿晨锻活动。对幼儿进

行安全教育。<2> 保育

1、组织穿好衣帽,依次自然地进入活动场地。

2、根据气候条件及幼儿的活动状况,服饰符合早操活动要求,幼儿在早操前检

查服装及鞋带,冬天脱去大衣,不戴围巾、手套。提醒幼儿增减衣服

3、督促幼儿收拾器具,放到指定位置。

4、早操后提醒幼儿及时入厕、喝水。

四、入厕、饮水(1)入厕:

1、照顾幼儿解便,一般情况下,要求幼儿大小便自理,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

报告老师,对个别自理有困难的,保教老师加以协助。

2、教育幼儿便后马上离开,不在厕所里打闹或聊天。

3、幼儿便后用流水洗手,并教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饮水:

1、引导幼儿用自己口杯喝水,喝水时不说笑。不浪费水,口杯用后放回原处。

2、口杯要在幼儿使用之前消毒,每个幼儿的口杯应入在口杯柜中固定的地方。

3、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水喝。应保证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

喝水。

入厕、喝水完毕后,保育老师及时清理,保持厕所、洗漱室洁净。

五、教育活动

<1> 上午班

1、教学活动前,充分理解、分析、熟悉教材,准备好教育活动计划。文字材料能背诵,示范动作要熟练、准确。(教育活动计划要提前写好)。

2、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活动的身心准备。

3、教具和学习材料:实物、图片,模型、教具实验用品、玩具或其它材料应于

前一天准备好,幼儿用品数量要多于幼儿数。保证教育质量。

4、教育活动结束后要记载和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以

总结经验,积累资料,不断地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2> 保育

1、室内地面清洁,光线充足,室外环境安排无干扰。

2、注意经常交换幼儿座位,保护视力。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握笔姿势,保护幼儿的视力和嗓子。

3、配合主班老师教学工作,维护课堂秩序。

六、盥洗

1、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摆好毛巾,放好肥皂,为幼儿准备好洗手活动。

2、组织幼儿有序地盥洗。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的顺序和方法。

3、最后逐一检查用具设备,分批进行盥洗离开盥洗室。

七、午餐、晚餐同上

八、午睡(上、下午班老师做好午睡交接工作,上午班老师离园)<1> 下午班

1.睡前:组织幼儿睡前解便,安静进入寝室。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遮挡过强的光线等。指导或帮助幼儿有序地穿脱、折叠衣物,放指定位置。

2.睡中:巡视观察,帮助幼儿盖好被褥;纠正不正确睡姿;照顾入睡困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睡后:指导或帮助幼儿穿衣服、鞋子,保证幼儿服装整齐,并提醒幼儿入厕。对部分女小朋友进行头发梳理。<2> 保育

1、午睡室睡后开窗通风。整理被褥,进行午睡室的清洁工作。

2、去食堂取下午幼儿要吃的水果、点心。

九、游戏活动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场地、玩具、材料,保证游戏与活动的顺利开展。

2、老师们共同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对同伴友爱,谦让,能合作,互相帮助。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着手解决。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活动结束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收拾玩具、材料。

十、离园 <1> 上、下午班

1、离园前,老师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同他们一起回顾一天生活,表扬好人好

事;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提醒他们回家的注意事项。

2、离园时,家长接孩子,可进行与家长的联系工作,主班老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情况,副班老师对未及时接走的孩子组织适应活动等待家长来接。

3、离园时,确认接送卡,防止幼儿走失或被不认识的人带走。

<2> 保育

1、离园前检查幼儿仪表是否整洁,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

2、幼儿离园后,要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关好门窗。

篇2:教师一日常规细则

(1)向老师、小朋友问好问早。­

(2)按规定放好书包。­

(3)愉快地参加晨运。

(4)爱护晨运器械,晨运后能迅速收拾好器械,并放到指定的地方。

(5)听到早操音乐迅速排好队,认真做操。做操时眼睛看老师示范及舞姿,耳朵听音乐节奏及变化。动作到位,跑动迅速,不拖拉,不懒散。

(6)早操后有顺序地回教室,在过道里楼梯上不大声喧哗、不奔跑。

2、游乐场常规

(1)玩之前在老师提醒下知道脱衣服,玩后穿好自己的衣服。­

(2)正确玩大型玩具:+A、滑滑梯:从楼梯上,滑板下,坐着滑,脚先下。B、能听老师指挥迅速排队,整理好队伍回教室。C、爱护大型玩具,可随意移动的玩具,在玩过后需放回原处。D、爱护活动室玩具,友好合作地游戏。E、游戏后收拾好器械,便于下一个班幼儿游戏。­

3、沙池常规:

(1)友好、合作、协商地使用沙池工具。

(2)注意卫生:卷起袖子玩沙;不把沙洒到别人头上、身上及自己身上。­

(3)结束后把器械清洁后放回原处。­

4、体能游戏常规:­

(1)爱护各种体育器械,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体育器械。

(2)友好、合作、协商地使用各种器械。

(3)认真进行体育活动,不能无故不参加活动,活动前后学会自己脱穿衣物。(小班幼儿在老师提醒下完成)­

5、教学活动常规:

(1)注意安静地倾听教师的讲述,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2)个别回答问题时先举手,回答问题时声音适中,大方、不扭摆。­

篇3:教师一日常规细则

上午7:00~10:00

迎着海南岛特有的清风, 细嗅风中泥土的气息, 和学生们一起在操场慢跑几圈, 顿觉身子爽利很多, 接下来是做操和早读, 听着他们读“烂去" (lunch) 单词, 虽然感觉有点别扭, 但也欣慰于他们开始想办法学英语了!

上午没课, 于是我爬上五楼办公室, 坐在电脑前, 班主任工作总结、后进生工作计划、记录及总结、家长会总结……统统一次性搞定!接着再跑向三楼打印, 一楼上交, 二楼视察课堂纪律, 等到返回五楼办公室, 老师们已经在各自的办公桌前忙忙碌碌。看见小吉老师, 便向她询问昨天在我班看堂情况。谁知一语惊起小吉老师全部兴趣, 她眉飞色舞地向我描述完我班学生的良好表现后, 就向我请教班级管理之道。我趁机大侃一番“给学生洗脑"的理念, 逗得同事们哈哈大笑。接着, 我和小吉老师一起讨论《天上的街市》、《蔚蓝的王国》的教法, 以及当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困难。小吉老师虽然年轻, 但能静心钻研教材, 而且还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想办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值得我学习。

上午10:00~12:00

讨论过后, 铃声响起, 一拨老师上岗, 一拨老师休息。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 桌上的两沓作业也开始向我发起挑战。埋头苦干, 眼看即将大功告成。正当兴奋之时, 学习委员与班长已拿着手机站在我面前, 叨叨地向我说起班里小克违规带手机之事。随后, 小克被带进了办公室。面对小克, 我一番狂轰滥炸, 接着又一场“春风细雨”, 妄想以此感化他。然而, 初中的孩子们, 总是在不断的教导中又不断地犯错。有人说:“教书是一场暗恋, 费尽心思去爱, 结果只感动了自己!”唉, 即便事实如此不堪,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教师, 我也只能将这场暗恋当成信仰, 进行下去。

下午14:00~16:50

吃过午饭, 便急忙奔赴被窝的怀抱, 跟周公来个美丽的约会。一觉醒来, 已是两点, 想起下午的三节课外加一节课外活动, 给脸部做个清醒操便匆匆骑上我的“小宝马”, 直奔学校而去。

第一节是自习, 可孩子们不愿写作业, 个个争着要与我聊天。先是聊我读书时, 躲在被窝里, 用手电筒偷看三毛作品而被老妈打屁股的情景, 学生听了大笑。随后介绍三毛的作品, 顺口背出三毛名言:在生活上, 我是一个赌徒。你要赢得你的人生, 你就不能患得患失, 你尽可能去赌, 只要不把性命赌掉, 可以一赌再赌。看着他们充满崇拜的眼神, 我的内心无比满足。对于异乡漂泊的我而言, 学生更像我的亲人, 我的朋友。我所有的喜怒哀乐, 分享得最多的是他们, 他们对我的虔诚与爱戴, 让我心中莲花盛开, 芳香自来!或许, 正是因为他们的仰望, 才有支撑我在“暗恋”的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力量。

最后, 在我号召学生“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话语声中, 下课铃声响起, 学生们还意犹未尽地上讲台围在我身边, 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我笑笑说:看你们接下来的表现!于是接下来的两节语文课, 孩子们的学习状态特别的积极, 尤其是小组互助学习字词环节, 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三三两两,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竞相读着词语。他们的表现让我惊喜不断:从不敢开口读的小浩, 在组内同学的指导下, 竟能学到10个词语;基础薄弱的阿祥、精雷也能全部过关, 迎来同学们阵阵掌声!

下午17:00~17:40

第四节课外活动, 是他们最最盼望的时刻。就连足球队里酷爱踢球的三位小美女, 也用祈求的目光看着我说:”老师, 我们可以上完第四节课, 再去踢球!真的, 老师同意的!”今天的游戏叫《松鼠大树》游戏, 是我在心理学课上学到的一个活动, 能在活跃气氛的同时, 也能提高学生反应能力。活动刚开始, 班里的男生、女生之间很是害羞, 不愿牵手建“大树”。在我的强行命令下, 他们也才勉勉强强地用手指碰手指, 可一到了游戏正式开始的时候, 为了不被落单, 他们却也顾不上什么界限了, 主动寻找起了“大树”, 也主动地提醒“松鼠”进窝, 欢声、笑声汇聚在他们拼命找树、找窝的身影之中, 热闹非凡, 引来不少别班的同学围观。

晚上19:00~22:30

晚上七点, 是我班的练字时间。昨天约定:今天迟到的同学跑楼梯20个来回。吃完晚饭, 儿子便马上背起书包, 说:“妈妈, 快点!咱们可不能被罚!”到了教室, 发现同学们基本到齐, 最后一位进教室的学生也是踩着七点的尾巴跑了进来。我站在讲台上, 看着认真练字的儿子和学生, 嗅着满室的墨香与书香, 心中忽觉:若是生命有了健康葱茏, 才能使幸福的小径清幽遥长。

回家后, 给儿子洗澡, 改改试卷, 又到了查寝时间。当我气喘吁吁地爬上六楼时, 四个寝室的女生已经在寝室门口开心守候。走进寝室, 她们永远有说不完的话题, 等着与老师分享。甚至在我要走时, 还有女生依依不舍地拉着我的手, 说:“老师, 我送您下楼。”男生虽不似女生那般娇柔, 可每当我的脚步声出现在宿舍的拐角处, 他们便迅速打开门, 然后齐齐翘起头, 调皮地喊着:“老师好!”

查寝回家, 已是晚上十点多, 一天的工作算是结束了。可是, 离开宿舍时, 学生依恋的深情, 依然萦绕在我脑中。

这就是我的工作,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篇4:规范幼儿“一日常规”

集体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主体部分,也可称之为幼儿“一日常规”。集体教育活动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自不待言,而生活活动则没有引起教师和家长的足够重视。事实上,生活活动由于重视幼儿的主动参与,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更应该受到重视和关注。

幼儿活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环境创设不足。要促进幼儿和谐健康地成长,环境是重要的资源,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的。据调查,极少数幼儿园班级创设了生活活动区,班级墙饰中较少涉及生活活动的内容,班级宣传栏中有关孩子生活素质的内容也少见。

生活活动环节缺失。日常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强调常规过多、过细,压抑了幼儿的个性发展。教室内安静有序、纪律严明,看似常规工作质量高、效果好,可实则孩子们一个个如哑巴木偶,全然没有了表情和语言。生活活动被忽视,部分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对生活活动的组织安排显得随意,甚至任意省略。有的教师过多管理行为,导致幼儿缺乏自我管理。还有的保教配合存在疏漏,教师埋怨保育员停留在保洁和护理层面,保育员又责备教师不懂得分担工作,导致班级负责人员各行其是,造成安全隐患。

幼儿生活素质缺失。幼儿生活素质培养的目标是形成初步的劳动服务、自我保护、环境适应、合作交流等能力。生活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巩固的复杂过程。教师不能有效利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的生活素质,就会产生“幼儿生活素质缺乏——教师包办代替——幼儿生活素质进一步缺乏——教师职业倦怠进一步加重”的恶性循环。

家庭教育不当。不少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时,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如在自由活动、户外活动中,孩子不小心受伤,有的家长会把责任全部归咎于教师,最终导致教师不得不取消户外活动。很多家长评价幼儿园好坏的标准就是“上什么课”“教什么内容”,幼儿教师也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设计组织教学活动上而忽略了一日生活活动。

优化幼儿活动的基本策略

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多渠道开发教育资源。创设材料丰富、形式多样的生活活动区。活动区可以依据幼儿兴趣、需要、能力自由选择,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自愿结伴、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自由交流,使幼儿获得充分自主发展。在班级生活活动区的形式及材料的投放选择上,充分尊重幼儿的需要。如在角色区活动“大马路”中,可以尝试在各活动区之间“修建马路”,设置“交通标识、路标、交警”等,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中获得生活经验。

设置有效标识,发挥指导作用。如餐桌前粘贴小脚丫,让幼儿自觉排队取饭;便池前粘贴小脚丫,预留安全间距,让幼儿有序如厕;洗手池的墙面上粘贴洗手步骤照片,形象直观,便于幼儿养成好习惯;床脚粘贴小脚丫,提醒幼儿分清左右鞋子,并自觉摆放。

创设具有教育意义的宣传栏、主题墙。及时捕捉家长困惑的育儿问题,通过宣传栏解答;及时汲取家园育儿经验,通过宣传栏交流;及时捕捉幼儿生活镜头,通过主题墙展示;及时了解幼儿生活素质发展动态。

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创设安全温暖的人际环境。如饮水环节,老师可组织开“酒会”,轻碰“酒杯”相互说祝福的话,然后慢慢将水喝掉;也可和幼儿互动,猜个小谜语,谁猜对了就喝一口……形式多样的饮水游戏,既提供给师生交流的机会,同时充分体现了师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创设友爱融洽的人际环境。如在晨间接待环节,可有意识地安排适应能力较强的孩子先入园,并鼓励他们和老师一起完成接待工作,在老师的带领下齐声说“早上好”“欢迎光临”“家长好走不送,有空再来”等等,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们懂得如何去感染他人,初步形成集体感。

积极进取、力争上游,创设积极向上的人际环境。教师悉心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欲望,尽可能地提供给他们自我满足、自我成长的机会。教师以“责任、赞赏、关爱”对待幼儿,幼儿则以“喜爱、信任、支持”回应教师,以“关心、协作、谦让”对待同伴。

寓教育于生活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生活活动不同于集体教学活动,它更考验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并及时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如在插班生入园初期开展“以老带新”活动,促使新生快速地适应新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又如在餐后活动中,老师为防止幼儿打闹、追逐,可安排如“找个朋友边走边聊聊天”“去海棠花里找找小虫子”“玩玩安静的游戏”等活动。

尽量避免时间隐性浪费。满足幼儿个体需要,灵活调整活动时间。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并非一味限制生活环节的时间,可适当延长过渡环节,由教师的安排转换为幼儿的自主调节,使幼儿的活动成为有一定规则和一定时间进度的自我活动。

巧妙安排过渡环节,减少幼儿无谓等待。如在起床到午点的过渡环节的安排上,可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采取形式各异的组织方式。在小班,教师组织幼儿听录音、唱儿歌;在中班,教师进行主题谈话“你做了个什么美梦”;在大班,孩子们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帮扶小分队”在帮忙整理床铺,“鞋长”检查小朋友的鞋子是否穿反等。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逐渐实现自我管理。激发幼儿参与的热情,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建立幼儿管理制度,合理运用奖励机制,强化幼儿自我(互相)管理的意识,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形成有序、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实现其自我管理。

遵循幼儿发展规律,设计难易适度的管理内容。幼儿自我管理目标定得过高,会使其产生畏难情绪;目标过低,又会造成生活素质停滞不前,因此,此项工作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家园携手协同教育

家园教育高度一致是素质教育融入幼儿园内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保障。许多家长的育儿观中也存在“重智轻德”“重教轻保”“重近轻远”的错误观点。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逐步实现家园教育的高度一致,是幼儿生活素质提高、生活活动质量优化的重要保障。通过家长学校开展主题讲座,更新家长的育儿观念,指导其育儿行为。搭建家园网络交流平台,和家长一起形成“大家庭”概念,探讨幼儿教育问题,促进家园之间有效沟通。开展家长开放日、亲子游戏日等活动,提供亲子交流的机会。当家长对孩子生活教育的认识提高后,他们参与幼儿生活教育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提高,成为生活课程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实施者,他们在积极参与中,也获得了对孩子生活教育的感悟,从中体味亲子情感和亲子快乐。

(作者单位:黄冈市实验幼儿园)

篇5:一日常规管理评比细则

为了加强班集体建设,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特制定本《细则》。

1.教室卫生及包干区卫生。(50分)

检查时段:早读课前;大课间活动期间;中午上课前;其他时间巡查。

检查要求:教室(含门前走廊)要保持地面清洁,墙壁无污迹,门窗无灰尘,室内无杂物,物品摆放整齐,完全做到得满分,有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包干区要保持地面无杂物,沟渠无污水。完全做到得满分,有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分。

2.佩戴标志。(10分)检查时间:全天候

检查要求:在校期间,每一位学生都要佩戴胸卡,有不符合要求的,每人次扣0.5分,扣完10分可倒扣。

3.升旗仪式及大课间活动。(10分)检查时间:大课间活动

检查要求:列队快速进入操场,进退场队伍散乱每班每次扣2分,迟到班级每次扣2分;做操认真,动作到位的,不符合要求的每人次扣1分;有讲话、喧哗现象的,每班扣2—5分,扣完10分可倒扣。

4.眼保健操。(5分)检查时间:眼保健操期间

检查要求:按时做操,秩序好,动作到位。有3人以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扣1~5分,全班无故不做操的,每次扣5分,扣完5分可倒扣。

5.午休及活动秩序。(10分)检查时间:12:20——13:50 检查要求:午休期间保持安静,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或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值日生中午自习时段不定时巡查2—3次,如有违反规定每人次扣1分,扣完10分可倒扣。

6.教室(含走廊前)财物、用电管理。(5分)检查时间:不定期巡查

检查要求:要爱护公物,及时关锁门窗,节约用电。室内的公物及门前开关、消防设施有损坏的,有不及时关锁门窗,不及时关灯,不关闭投影仪电源等,每项扣1分,扣完5分可倒扣。

7.自行车管理。(10分)

检查时间:早读课前,中午上课前

检查要求:自行车要按指定的位置停放,排放时车尾要对齐,未整理排放的扣3分,校内骑车每人次扣1分。车棚未打扫的扣2分。

9.行为习惯。

检查时间:全天候巡查

检查要求:学生应该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乱扔废弃物品;乱刻乱画;践踏、攀折花草树木;在饮水室不注意节约用水,乱倒水,破坏环境;不按时就餐且教育不改、违反就餐纪律等不良行为,每人次扣1分,扣完10分可倒扣。

10.对偶发事件的处理。

(一)有下列现象之一的班级,当月不得评为“文明班级”:(1)不参加或不认真参加学校举行的集会活动。(2)班级学生中有严重违纪现象或违法犯罪现象。(3)班级发生安全责任事故;(4)班级公物遭到严重损坏;

(5)在学校组织的统一考试中有作弊行为;(6)有其他严重违反《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违纪行为;(7)月度考核得分低于80分的班级。

(二)凡有学生做好事或维护集体利益,为学校争得荣誉的,可在当月的常规管理考核分中酌情加分:

11.具体操作

(1)上述检查评比分别由政教处、年管办等部门组织实施。年管办成立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每日检查并记载,并将结果抄送政教处、年管办各一份,年管办要及时将检查评比情况反馈给班主任,以便班主任及时改进工作。

(2)检查结果须及时公布,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班级整改。

篇6:小学一日常规检查细则

一、目的要求:

为加强学校常规管理,规范学生在校言行举止,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营造整洁、美丽、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促进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的进一步形成,特制定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及检查细则:

二、检查内容和方法:

一日常规检查内容共纪律、礼仪、卫生三项,总分60分,每一项20分。

(一)纪律 按时到校:

迟到的同学每人次扣1分。(因校车迟到或生病等其它客观原因迟到,经核实不扣分。)早读:

1、遵守早读纪律,不随便离位走动,不随便进出(除交作业,打扫卫生外)教室。

2、读书时,姿势端正,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违反以上规定,不认真的,每人次扣1分。午自习:

1、遵守自习纪律,认真学习。不制造噪音,不随便离位,不交头接耳,不吃零食,不玩玩具。

2、写字姿势端正。(头正身直,握笔正确,脚不踩到桌子横梁上或伸到走廊。)

违反以上要求每人次扣1分,教室内秩序混乱视情况扣3--5分。两操(含升旗):

1、各班集合做到快、静、齐。行进中,队列保持整齐,无吵闹嬉笑声。

2、做操过程中,保持队形,节拍准确,动作到位,无吵闹声(升旗:升旗时,严肃庄重,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时,服从指挥,节拍准确,声音洪亮,整齐有力)。

3、眼保健操时,姿势端正,穴位正确,节拍准确,保持安静。违反上述要求,每人次扣1分。路队:

保持队形整齐,不拥挤、不吵闹,行进速度适中,严禁跑跳,各班任何同学不得中途离队。

纪律要求差每人次扣1分。

(二)礼仪 红领巾佩带: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每位少先队员从进校到出校门期间都必须正确佩带整洁、干净的红领巾。未戴红领巾每人次扣1分。校服:

在校期间要求学生穿校服,未穿校服的每人扣1分。文明礼貌:

1、见到师长及来宾主动问好,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不欺侮弱小病残同学。

2、、举止文明,不做危险及不卫生(如:趴在地上等)游戏,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

此项评比评分,实行课间巡视。违反者,每人次扣1分。

(三)卫生 个人卫生:

1、穿戴干净、整洁、得体。勤洗手,勤洗澡,不留长指甲、长头发。此项不定期检查,不合格每人次扣1分。

2、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维护校园环境,不乱扔果皮杂物及其他垃圾,不随地吐痰。

随时督查,违反规定每人次扣1分。教室卫生:

教室内地面、墙角无纸屑及其他杂物,桌凳摆放整齐,桌面干净整洁,卫生工具(扫帚、纸篓等)摆放整齐,不合格的每人次扣1分。卫生区卫生:

班级卫生区每天定时打扫,无果皮纸屑及其他杂物,不合格的扣1分。

三、考核评比办法

一年级:每月总分达900分,班级表彰比例为50%,总分达950分,班级表彰比例为70%。

三年级:每月总分达950分,班级表彰比例为50%,总分达1000分,班级表彰比例为70%。

五年级:每月总分达1000分,班级表彰比例为50%,总分达1050分,班级表彰比例为70%。

六年级;每月总分达1050分,班级表彰比例为50%,总分达1100分,班级表彰比例为70%。

四、检查情况反馈: 以上一日常规十项检查,采取“一周一评比”、“一月一考核”的方法:

1、“一周一评比”:小黑板公布结果

篇7:中学生一日常规细则

一、考核对象:全班学生

二、考核内容:《学生日常规范》

三、考核方式:班主任和值日班长和班干部日检查、周总结评比。

四、考核办法

(一)纪律

每位学生要遵守学校和各项工作要求和纪律,按时到校,遵守课堂纪律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类集体活动纪律和班级各类活动纪律。如达

不到要求,依如下条款扣分:

1、迟到:每人每次扣考核分1分,累计扣分。

2、旷课:无故不到校,每人每次扣考核分4分,累计扣分。

3、请假:有事、有病要向班主任递交请假条(请假一天之内由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请假一天以上由班主任签字后,报政教处批准),未到校且无请假条者视为旷课,按旷课扣分。

4、早读课:铃声未响之前在走廊随意观望者(1分);早读课不读书者(3分);借口背书出来随意走动者(2分);

5、上课期间、作业课、自习课

上课随意插话影响老师上课者(3分);课上传纸条(1分);随意走动(1分); 上课随意说话、聊天;(1分);课上被老师点名批评(2分)、罚站(5分);上课期间睡觉(3分);在教室之内、走廊上吃零食(2分);顶撞、不尊重、辱骂老师者(5分)。

6、在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中

站姿不雅者(1分);校牌未戴者(2分);

迟到者(3分); 随意与周边同学说话、聊天者(3分)。

7、课前准备

上课铃响马上进入教室,铃声结束之后磨磨蹭蹭、拖拉者(1分)-----有预备铃的以预备铃为主。

上课前将学习用品准备齐全,上课期间无书者。(1分)------如有特殊情况需向任课老师声明。

8、作业:作业不交者(3分);作业迟交(1分);抄作业(2分);作业上交空白或乱做者(2分);考试作弊作弊被抓者(5分)。

9、全校口头通报批评者(8分);全校张榜批评者(10分)。

(二)两操一会

各位同学要认真、及时的搞好两操一活动,对于不好者,值日班长视其情节扣分。

1、课间跑

下课后,当日的值日班长和监督班长组织同学们,于走廊排成两列纵队,安顺序进入操场跑步或集会。(注:跑步前或集会前自动分成四列纵队)

队伍不整齐(1分);迟到(3分),说话和玩闹(3分),无故缺席,(4分); 不当场不听从指挥(5分)。

2、眼保健操

值日班长在眼保健操期间做好巡视监督工作。

对动作不规范者(2分),睁眼做者(2分),不做者(3分)。

3、课间活动

课外活动期间,不得随意在教室或走廊上追逐打闹(1分);不得在走廊打篮球(2分)、不得做学校有关规定的危险游戏或活动(3分)。

(三)卫生

学生应讲究卫生,头、手、脸、衣服保持干净、整洁;教室门窗、课桌凳及其它物品保持干净、整洁,课桌凳及各类物品摆放整齐;各班所属环境区域保持干净,地面无杂物,如达不到以上要求者:

1、个人卫生

女生长发无故不绑者或流海遮面者(1分);男生头发过长、指甲过长(1分);手、脸、衣服不干净者(2分);佩带首饰者,戒指、项链、手链等(1分)。

2、教室卫生

随意扔垃圾者(1分);在教室扔粉笔玩者(2分);随意涂画教室黑板者(2分);室内桌凳、各类用品摆放不整齐(1分);桌凳面、位置地面不干净者(1分);破坏公物(2分);损坏公物(3分);随地吐痰现象(3分),并于当天将教室用拖把拖干净。

3、当天值日生扫地偷懒者(2分);不扫者(3分)。

(四)加分细则

1、一周内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的同学加2分;

2、一周内没有违纪的同学加5分;

3、每次大考排名班里前5位的同学加5分;进步最大的5位同学加3分;(小考以任课老师表扬为准)

4、8位通校生一周内无迟到、早退、旷课情况的每人加2分;

5、获得文明寝室的成员一次每人加3分,寝室长加4分;(一个月内寝室都无扣分者,寝室成员每人加5分)

6、班级获得三项竞赛嘉奖的全班同学可每人加3分;(获得三项中的任意一项加3分,两项加5分,三项8分)

7、黑板报、运动会、班级美化、寝室美化、元旦汇演、及参加学校、县等活动获得嘉奖的个人和团体可加4--12分;

8、做好人好事,得到老师认证一次每人加2分;

9、每月选出最负责的值日班长3名,每人加3分;

10、对班级事务尽心尽责者加3分;班干部尽责者加3分。

注意事项:

① 每组值日班长需监督教室值日生保持教室干净整洁;

② 监督教室值日生课间将黑板,粉笔头,讲台桌上,讲台桌地下清理干净;

③监督教室内的桌椅摆放是否整齐;

④当天值日班长负责监督当天的眼保健操;

⑤每组值日班长每天在 第一节课后、第五节课后、晚自修第一节课后,检查教室卫生情况;

⑥每组值日班长和监督班长必须在晚自修期间核实好当天的加减分情况并作好记录,及时作好第二天的考核工作。

篇8:教师一日常规细则

一、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幼儿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幼儿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幼儿学得好不好。如果幼儿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 如果幼儿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幼儿是在一日生活中获得学习和发展的, 因此, 教学管理者要引导教师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的有效性。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大致包括晨间活动、室内学习活动、户外活动、餐前活动、午睡、过渡环节、区域活动、离园活动等几大块的内容。在每一块中又有一些具体的内容, 如晨间活动包括入园、晨练、早操、自由活动等;室内学习活动包括教师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幼儿自发的游戏活动等;户外活动包括教师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幼儿自选器械活动等;餐前活动包括阅读、安静手指游戏等准备活动;过渡环节包括各个活动之间的衔接与转换, 如早餐后至学习活动开始前、学习活动结束后至户外活动前、户外活动后至午餐前、餐后至午睡前, 等等。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蕴含着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教师只有切实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 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仅论述如何引导教师关注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和过渡环节的有效性。

二、关注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一) 区域的设置

区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场所, 引导教师关注区域活动首先要关注区域环境的创设, 包括区域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在设置区域时可遵循以下的原则:

1.教室的空间在一段时间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发展需要, 灵活调整和轮流设立不同的区域, 如娃娃家可调整为医院、商店等, 但要注意核心区域在每个阶段都应该设置, 如建构区、角色区、美工区、语言区、操作区。

2.区域设置的位置要方便幼儿进出、与同伴互动交流、并尽量减少相互间的干扰。

3.区域设置方便幼儿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所有区域均需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 还可设一至两个私密空间, 便于幼儿从团体活动中释放压力。

4.区域的环境创设要具有吸引力, 包括设施设备的软硬度、色彩、舒适感等。

5.区域规则的制定可与幼儿一起讨论, 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的规则有利于大家遵守。

(二) 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所诱导的幼儿行为, 取决于材料的投放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有利于引发和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因此, 在投放区域材料时, 应遵循以下原则:

1.真实性和安全性。真实的材料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 便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如在“娃娃家”投放真实的锅、碗、勺子等;在“医院”投放真实的听诊器、白大卦、口罩、没有针头的注射器等。在收集和投放材料时, 要注意检查和消除材料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层次性和有序性。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材料。例如:小班投放的材料以真实为主, 中班的材料提供一些半成品和废旧物, 大班投放一些可以拆装、组合、弯曲、变化、扩展的材料。为便于取放材料, 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设计标记。如:小班用实物照片, 中班用简笔画或图形, 大班用数字、字母或者文字。

3.丰富性和可操作性。幼儿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 可操作的材料利于幼儿建构新经验, 丰富的材料便于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

4.适宜性和有效性。区域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以适宜为原则, 过多的材料会干扰幼儿的选择。同时, 尽可能多投放一些低结构的材料, 让幼儿有更多创造的可能性。

(三) 区域活动的安排

快节奏会引起紧张, 把速度放慢后, 幼儿会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研究表明, 幼儿至少需要30分钟才能全身心参与游戏与探究并从中受益。因此, 在一日生活安排中, 保证幼儿的区域活动时间很重要, 每天孩子区域活动的时间应在30分钟以上, (不包括计划和回忆) 让幼儿尽心尽情醉心于喜欢的事情中。我园的一日活动这样安排:

7:40—8:20晨练、早操

8:20—8:50早餐、餐后自选活动

8:50—10:10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

10:10—11:10户外活动

11:10—12:00餐前准备、午餐、餐后活动

12:00—14:30午睡

14:30—15:30户外活动

15:30—16:30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区域活动

16:30—17:30离园准备、离园活动

(四) 区域活动的有效介入

区域活动以幼儿自主和自发学习为主, 是游戏的一种方式, 教师准确判断介入时机和有效介入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帮助幼儿提高活动水平, 丰富已有经验建构新经验, 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以引导幼儿解决交往问题为目的的介入

任何有效的介入都需基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了解基础之上, 判断介入的时机是进行有效介入的第一步。

(1)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挫折, 难以实现游戏愿望时;

(2) 当发现材料有不安全因素时;

(3) 当幼儿碰到困难主动向教师或同伴求助时;

(4) 当幼儿出现过激行为时;

(5) 当幼儿的游戏反应具有社会规范之外的消极内容时。

这种介入以教师随机介入为主, 介入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幼儿持续完成游戏和解决游戏中所出现的交往问题。在介入时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 通过语言、微笑、示范等方法进行引导。

2.以丰富幼儿认知经验为目的的介入

这种介入教师带有明确的目的性, 是引导幼儿深入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介入的时机:

(1) 熟悉的材料反复玩没有突破时;

(2) 尝试后仍找不到规律和方法时;

(3) 幼儿对某个区域不感兴趣时;

(4) 教师期望幼儿获得某些经验时;

(5) 教师从幼儿自发活动中受到启示时。

教师可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有目的地介入, 通过语言、参与、复述确认等方法将区域活动与五大领域有机结合, 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学习。

示例:大班建构区与科学领域的结合

1.与数学的结合。教师可向幼儿提出建议:“每个人一次拿三块积木”“请用三角形的积木搭建”;可鼓励幼儿探索积木的形状以及如何搭得高一些;可在积木柜上做上标签, 方便幼儿分类;可引导幼儿认识积木的名称, 如长方体、正方体等;还可以帮助幼儿理解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可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身体与所搭作品比高度;可引导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不同的物体, 并可以提供积木构造图, 请他们按图搭建;可让幼儿将建构的作品用符号或形状进行统计;可引导幼儿先画图, 再进行搭建, 了解几何、空间的概念。

2.与科学的结合。教师可引导幼儿通过使用积木了解积木的不同 (形状、大小、光滑、轻重等;可以鼓励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适当使用一些辅助材料, 如小车, 让幼儿探索坡度等;可建议幼儿利用辅助材料充实到他们的建筑物中, 如:通过增加一些小型动物让他们建造动物房屋、农场、动物园;可鼓励幼儿通过幼儿搭建不同的生活场景, 帮助幼儿扩展有关生命的知识;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建筑物所需的材料, 如水、电等, 还可以让幼儿了解建筑物需要自然的材料, 如石头、木头等。

三、关注过渡环节的有效性

(一) 认识过渡环节的教育价值

1.过渡环节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具有独立、积极的教育价值;

2.过渡环节是活动与活动间的自然衔接与转换;

3.过渡环节满足了学习活动与自由活动不同节奏更替的需要;

4.过渡环节有利于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5.处理好过渡环节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下紧凑地进入下一个活动;

6.处理好过渡环节能加强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7.过渡环节能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

8.过渡环节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自律的能力。

(二) 过渡环节的有效组织

1.提示活动的结束

教师在活动结束前可使用两类信号:一类是视觉信号;一类是听觉信号。这两种信号的灵活使用能提醒幼儿结束手中的工作, 为自然、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视觉信号中一日活动流程表的使用:按照时间及活动的先后顺序, 将一日活动流程用图片、照片或图加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帮助幼儿理解怎样从一项活动转入下一个活动。听觉信号:活动即将结束时, 教师或幼儿可轻摇小铃提醒幼儿活动结束。

2.过渡环节的组织

过渡环节的组织要轻松、自然, 减少和消除幼儿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紧凑地进入下一个环节。

示例:早餐结束后至学习活动开始前

孩子陆续吃完后, 自由活动。教师轻声与个别孩子交流, 也可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孩子可从事的活动有:自由选择阅读图书、插塑玩具、折纸、手指穿线、进区等安静的活动。保育员照顾没吃完的孩子, 并完成餐后卫生清洁工作。

在集中幼儿进行晨谈前, 教师可选用的方法有:播放音乐、弹琴、让教师或孩子敲铃、出示集中的图片等。

在幼儿陆续集中的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幼儿聊天、猜谜语、念绕口令、玩反义词、做手指游戏、念儿歌、数数接龙、唱数、顺数、倒数、音乐小律动、手指游戏、节奏游戏等。

幼儿点名环节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 如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集体报数、单双数等, 点名环节结束可请一到两名幼儿进行新闻分享后自然过渡到正式学习活动。

四、还需要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听证会场纪律及注意事项下一篇:没有借口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