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2024-04-23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通用14篇)

篇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成长的路上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项目即将结题了,回顾这将近一年多的比赛,我们确实感触很多,学到很多,也得到很多。

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我成为项目小组成员时的场景,那是在去年五一的时候,一个学长的电话告诉了我这个消息。本来五一期间小组成员之间要见一面,认识一下,并且了解一下我们要做的产品;但是,因为我已经准备回家了,所以错过了这第一次的“见面会”。

最初接到参加项目这个消息的时候,心情挺复杂的。一方面,能来参加项目很激动和兴奋,也很期盼,这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另一方面,因为对这些科技方面的东西不太了解,所以很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好。后来,五一来了之后,学长安排了一次见面,大家都很友好,并且互相鼓励,互相打气。我也意识到,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成长道路上难得的经历,所以,我一定要抓住机会,勇往直前。

我们计划做项目的产品是*****,因为相关有利政策的出台以及当前市场的空白令我们看到了创业的契机和美好的前景,而*****的推广本身就让我们觉得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路走来,我们准备了项目申报书、中期总结、中期答辩、产品使用手册、展板等等材料,这些材料里面有我们的汗水、笑声、努力和坚持,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每当准备好一份材料,走进一个新的阶段,都让我们感觉到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我们勇往直前的信念,也让我们更加信心十足,所有的艰辛都已忘却,这也许就是比赛的魅力所在。

这一年多,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事情,共同完成了很多事情。而这一年令我感受最深的事情就是中期答辩,因为这次答辩就是我代表我们组参加的,其中的亲身经历真的是让我感触很深。以前都是参加我们学院的这类活动,无论各个方面都要求很正式,比如,穿着,举止等各方面,都是非常关键的,而这次答辩却不一样,老师们不强调着装,不强调措辞,他们更多的是关注你的产品,有什么特点、原理是什么、能否真正的实现实体化等等,现场还出现了评委老师们激烈讨论产品原理的场景,气氛非常活跃,这些都让我印象很深,并且也对我原有的对答辩的认识形成了一个冲击,让我的思维也不再那么局限。

我觉得这恰恰反映的是两个学院之间的文化特点不同,每个学院都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文化特点,从而在学生的各个方面指导学生的行为。我对这件事印象极深,不仅仅是因为这一种新的答辩形式让我耳目一新,更加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体验到两种不同的文化风格,这对我来说是极其有意义的,因为这样我就有了取百家之长的资本,就有了开发自己行为方式的资本。

答辩期间,有同学照稿子读,有的同学只一张嘴就侃侃而谈。毫无疑问,后者更加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不仅脱稿,而且讲的非常有条理,原理解释得很清楚,因为这些东西早就在他的脑子里过了很多遍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的回报也是跟你的付出对等的,在这次答辩当中我对这两句话也实在是很有感触了。

这次的比赛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在这个团队当中,我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他们有的研究、动手能力很强;有的文笔很好、思维能力很强;有的统筹能力很强;有的PPT做的很棒。而且大家都非常友好的对待彼此,这就好像一个大家庭,我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且互相学习。我们互相分享着自己的一些经验,也向别人学习着,跟大家在一起,我学到了更多的答辩小技巧,学会了如何做展板,学到了很多做调查的技巧,这些东西都会使我受益终身的。而最重要的还是我结交了这些朋友,收获了友谊,他们将是我大学天空中的一道彩虹,当若干年后我回想起来,我依然会对他们满怀感激,感激这一年多来的陪伴和帮助;而这段共同经历,我也会铭记于心。

不仅是情感和能力方面,在学习方面这次比赛对我的帮助也是巨大的。准备相关的材料时,我们参考了很多专业书籍,来规范自己的用语,这不仅让我们回顾了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点、强化了知识点,而且更加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比如,在准备财务报表等的同时,作为学工商的我就学到了很多关于会计的东西;再解释产品原理,分析原理如何工作时,我就又了解了很多关于信息电路的东西。这次比赛本身就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它创造了一个环境、一个氛围,让我们互相学习、自主学习,并且将自己所学应用起来。我感触很深的就是中期答辩时的材料准备,很多答辩说到的东西,包括专业术语、知识点等,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我以前一直觉得这些专业术语没有用,会用了就好,不过从那次答辩之后我发现我错了,专业术语能体现一个人的专业素质,更是我们这些本科生的优势,所以,对于专业的知识,我改变了看法,我觉得我们不仅要会用,还要会说,还要能使别人信服。

这次比赛带给我的改变,是很多方面的,他让我对一些事的看法不再那么狭隘、片面;也纠正了我的一些错误想法。我很感谢在成长的路上能有这次经历,帮助我找准方向,帮助我强化自己,给我平台让我展示自己,更让我获得了友谊和合作的乐趣。

一年的时间很快,而我们还在不断成长,这一年的比赛或者说是学习,是我们成长路上一段美妙的插曲,而我这一年的生活,也因为它而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能在青春的路上勇往直前的拼搏一次,我觉得我们这是幸运的!

篇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各位同学大家好,接学院通知,现在由就业促进与互助协会承办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类。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者团队(最多5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最多5人),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报告撰写成果交流等工作。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通过编写商业计划书、开展可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参与者需要提交具体可行的策划方案,联系导师,获奖者将得到国家和企业的资金创业支持,参与者请在下周三(28日)晚上六点半到七点半将材料交到活动室,这次活动对大家来说意义重大,请认真对待,具体问题请联系就业促进与互助协会刘坤:***.

篇3:对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思考

一、国家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种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一种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从多个方面来看, 该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是简便易行的, 将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 国家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源起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07]1号) 文件, 提出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11年,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11]6号) 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 (教高函[2012]2号) , 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十二五”期间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扩展和提升, 对比原计划, 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种类型”。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创新性试验项目的延续、拓展与提升, 延续——贯穿创新的主线, 拓展——增加了创业的项目 (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 , 提升——三类项目三位一体、覆盖的学生范围更广、资金支持的力度更大、更有操作性、体系更加完整、设计更加科学。

(二) 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目标与意义

目标: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意义:在大学生中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 毕业之后他们将带着创新创业的种子走向社会, 真正开创创新与创业的事业;不只是空谈, 项目有国家财政、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持, 团队可以实实在在地运作, 鼓励实干, 因为实干才可以兴邦;项目与中国梦的大时代背景相呼应, 将为建设创新驱动的经济强国储备必备的创新创业人才;由其目标可以看出, 这个项目给高等教育带来的转变将是多方面的。

(三) 计划内容分析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我们可以从实施主体、导师、内容 (成果形式) 三方面予以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整理。

从计划的角度看, 这三类项目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 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 创新是前提, 是基础, 创业是对创新成果的转化, 特别强调了创业实践项目要“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 (或创新性实验) 的成果”。

这三类项目的主体必须是本科生团队或个人, 但在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中更强调团队的作用, 这与创业对创业者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 成功创业者的特点之一就是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对导师的要求, 前两个项目必须是校内的导师, 创业实践项目的导师可以是校内导师, 也可以是企业导师。

内容 (成果形式) 灵活多样, 比较切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创新训练项目的内容可以是“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 (学术) 交流”等;创业训练项目的内容可以是“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

(四) 经费保障

从宏观层面看, 一项好政策能否落到实处, 关键之一就是经费是否有保障, 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这方面做了较好的制度设计。

国家、地方财政以及参与高校共同分担的机制,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支持, 参与高校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 自筹经费配套”。

重点支持的机制, “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由中央财政按照平均一个项目1万元的资助数额予以经费支持。地方所属高校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由地方财政参照中央财政经费支持标准予以支持”。

考虑到创业实践项目的特殊性, “对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创业实践项目, 每个项目经费不少于10万元, 其中, 中央财政经费应资助5万元左右”。

考虑到高校的实际情况, “各高校可根据申报项目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减单个项目资助经费”。

(五) 组织保障

这个计划还设计了相应的组织保障机制, 从教育部到省级教育主管部门, 再到学校, 都从相关方面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

二、落实国家创新创业计划应注意的问题

要使该计划落到实处,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有关方面重视的。

(一) 重过程而非重结果

该项目的名称为“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名称中有“训练”二字, 从“训练”二字出发可以理解其目标, 对学生来说重在培养创新创业的精神和能力, 精神和能力从何而来, 通过项目进行训练与培养是重要的途径。最终, 学生能不能有很好的成果形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训练的过程是否得到了落实, 训练的过程包括团队的组建、项目的选择、项目的申报、项目的实施、成果总结、项目结题等。落实过程即是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过程。

(二) 经费不能仅仅满足于财政拨款

该计划对项目经费做了很好的安排, 其中有国家拨款、地方财政拨款、学校的配套资金, 国家以及地方财政的拨款应该是100%能够落实的, 因为有教育部和财政部的联合发文, 文件中一方面规定了参与高校要按“不低于1∶1的比例, 自筹配套的经费”, 另一方面又补充“各高校可根据申报项目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减单个项目资助经费”。这就可能造成一种实际只有财政拨款经费的情况, 尤其是地方高校, 办学经费本来就有限, 要给一个学生项目动辄配套1万元是有困难的事情。所以在经费方面, 需要参与高校的领导解放思想、多渠道筹措, 不能仅仅满足于财政拨款, 确保项目的正常实施。

(三) 给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应有的重视

从参与申报项目的学生和指导老师的经验来看, 有一种担忧是, 创业实践项目获批的可能性较小, 实际情况如何呢?

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共23305个。其中, 创新训练项目19741项, 创业训练项目2587项, 创业实践项目977项。

资料来源:根据教高司函[2013]102号《关于公布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整理。

由此看来, 这种担忧并非多余, 创业实践项目仅占4%, 创业训练项目也只占11%, 这三类项目哪一类更重要?很难说清。笔者个人认为, 至少创新与创业有同等的重要性, 因此, 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总数应与创新训练项目的比例基本持平。解决的办法就是在申报、评审的过程中给各类项目一个大致的比例, 以防2013年创业项目不被重视的情况再次出现。

(四) 发挥好该项目火种的作用

国家财政扶持的计划加上省级财政扶持的计划, 一个普通高校的项目数为20个左右, 参与高校不能仅仅满足于此, 应把这些项目当作火种。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要求等, 立项一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以更充分地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热情, 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人才。

(五) 有落地的机构、人员与办法

各高校要有明确的机构与人员负责该项工作, 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 如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制定了《广西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办法 (试行) 》, 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实施内容、实施基本原则、组织领导、项目申报、项目实施与管理、经费管理与使用, 以及其他等十个方面。

四、结语

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既是一项常规的工作, 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 在实施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 需要实施者尤其是参与的高校以长远的眼光和扎实的心态去把计划变成现实。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2010年教改重点课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JXJG-10-17-1)

参考文献

[1]新华网.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D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03/12/c_122823222.htm.

篇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摘 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一项卓有成效的改革,通过实施我们团队自身申请的“电动式自动化轴承起卧椅的自主创新与研制”项目,完整的经历了“想法—CAD图纸—模型—实体”过程,增加了学生时期的阅历、经验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锻炼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的科研素质,对小组成员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团队协作;感想

1 概述

为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教育部下大力气完善人才培养标准,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相关制度。

目前,对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推动各地各高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具体要求、实施路径。

事实证明这项改革卓有成效,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9339项,参与学生人数共计120345人,投入项目经费共计4.98亿元。举办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有1878所高校的5.7万余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万余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上百万高校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掀起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潮。

结合自身参加国家的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分享一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前中后期经验与感受。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电动式自动化轴承起卧椅的自主创新与研制”。(项目编号201510425021)

2 创新项目介绍

一年前我们小组怀揣着一个梦想走在了一起,起初或许只是对新事物好奇,然而事与愿违我们并没有满意的思路。在一次组员会议上,本着为社会上的特殊人群谋取便利这一思想,我们的想法才从无到有,并且逐渐完善。我们发现特殊群体尤其是老年人腿部肌肉松弛难以从座椅上站起,于是我们便想着研制一种方便老年人站起的电动椅。就这样我们小组一路势如破竹,从竞选的五十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当时我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正是由于项目来自于我们小组的想法,我们课题组便增添了许多难度,没有研究生学长的帮助、缺乏老师与学长以前的研究基础。这意味着我们要从头开始,并且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

同时我们先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们小组的优势劣势。优势是:项目可以为特殊人群解决起行不便,想法新颖;该项目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可以实现;项目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急需实现。劣势是:学生题目自拟,可利用的资源少;成员资质浅,缺少经验。

继而我们采用各尽所长的特色分工方法,充分利用小组中各个成员自身的长处,制定了相应安排,使得成员可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思维细腻的成员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当前关于本项目的进展、获取知识能力强的成员在图书馆借阅与机械座椅有关的文献进行学习、善于交流的成员联系老师与学长取得外部的帮助。

后面的两个月里,在我们小组兢兢业业的工作下,课题有了初步的进展,我们已经有了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能力,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我们希望能做到将项目提升到国家级。

3 收获与感悟

在我们小组有这个想法的初期,只是简单的认为有了这个想法就能够将其实体化。然而在我们之后的进程中我们意识到由想法到成果要经历“想法—CAD图纸(三维图纸)—模型—实体”这一过程。这无疑打消了我们部分积极性,而在由CAD图纸转化为模型这一过程中,由于我们缺乏相应的材料与设备,也不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几经波折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小组借助了乐高ev3模型模拟了座椅,使得我们的模型得以改进与完善。

3.1 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理解

对于本科生来说大学生创新与大学生挑战者杯是我们科技创新活动最有效也是最有价值的活动,我们小组在整个创新活动中经历了“申请项目—校级大创项目—国家级大创项目”的过程。在项目初期我们一起有过梦想,中期一同挑灯夜战,后期同时分享累累硕果。大创项目不仅使我们在本科学习的过程中厚积薄发,也让我们在小组的合作中相辅相成,在老师的教诲中耳濡目染。

3.2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本科生的积极影响

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对于本科生来说是一个从“播种”到“收获”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增加本科生的阅历、经验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本科生不怕苦不怕累、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本科生的课余生活内容。

4 结束语

经历了为期十八个月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我收获很大。我认为参加创新项目不仅可以提高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得自己的思想得以升华。总而言之从创新项目过程中获得的利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②提高探索创新能力;

③开发了综合分析思维;

④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⑤为今后的学习以及就业奠定了基础。

如今,社会上的高学历人才已经比比皆是,所以要想从其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的从平常生活中磨练自己。而参与创新项目,正好可以提高自己,升华自己,完善自己。当今国家需要全面人才,我们需要不懈努力,才能跟随潮流,才能将自己的未来把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钱小明,荣华伟,钱静珠.基于导师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7):21-24.

篇5:“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以期在未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更好的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12月3日下午2点30分,在新余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一楼会议室开展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答辩会。

本次答辩会,评委由陈枭,潘洪科,吴闰生三位老师担任,共同对14个项目进行评分。

答辩会

评委老师

项目展示

各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展示环节以PPT路演模式详细的介绍了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团队人员,理论依据,项目经费,项目计划以及项目研究意义和目的等。

评委点评

在项目展示结束以后,三位评委老师对每个项目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就项目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活动意义

1、增强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

2、有效引导并鼓励青年大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3、营造“人人想创业,人人争创新”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贯彻了国家创新创业的理念

以上,就是小创这次分享的活动情况啦~

小伙伴们~

你们是否也对项目答辩有兴趣呢

只要你有好的项目想法,敢于实施

小创相信你也可以的呦~

篇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85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2〕29号)文件,我校确定为湖北省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6所省属高校之一,为做好201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各学院可以从学校已经批准的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中推荐,也可以另拟研究项目进行申报。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在校大

一、大

二、大三普通本科生,属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可适当放宽申报限制范围,但必须保证在校的时间有一年;创新训练项目参与人数为一般为5人(含项目负责人)。

四、项目研究实施时间一般为两年,项目严格按照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管理。

五、项目负责人填写《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所在部门审核、汇总后报送学校教务处教学研究办公室(大学生活动中心211室);申请材料应提供申请书纸质材料一式二份及电子档,《武汉纺织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汇总表》纸质材料份及电子档。

六、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8月20日,申报工作联系人:郑老师;联系电话:02759367535,邮箱:jwztc@wtu.edu.cn。

篇7:“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的公示

各项目负责人:

从粤教高函[2013]113号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类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附件1)获悉,我校在2013年申报的20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50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获立项(附件2、3),执行周期为2年(2013年9月-2015年9月)。希望各指导老师和项目团队按有关文件精神,及时实施项目研究,按时按质完成项目既定研究工作。

附件1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类立

项建设项目的通知(粤教高函[2013]113号).pdf

附件2 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汇总表.xls

附件3 2013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汇总表设备管理处

篇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1.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内发展历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中针对大学生所建立的影响最大的项目之一。从公布的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来看,共有116所部属高校和31个省 ( 自治区、直辖市) 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上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教育部审核通过的高达23305项。

1.2民族高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前景

民族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既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也为民族地区发展做出贡献。然而民族院校因其学生独有的学生民族成分多、地域分布广的特点,培养创新型人才任重而道远。民族院校开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有助于民族地区各方面发展的有利途径。

1.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高校大学生能力提升的意义

突出学生兴趣爱好,教会学生抓住主要矛盾。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使大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抓住主要矛盾,找准研究方向,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提高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的能力提升平台。

2以西南民族大学为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管理现状

2.1管理概况

2013年,经第六次办公会研究通过 《西南民族大学创新创业活动管理办法》。在机构设置方面,西南民族大学设立了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并成立学生创新中心, 各教学单位成立创新分中心,以保障各项目的申报及运行。各创新分中心在学生创新中心的领导下,负责项目培训、参赛、项目研究、经费使用等过程管理。学校每年组织对各创新分中心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情况进行检查, 并按照教育部要求进行年度检查。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2.2项目立项情况

2013年,西南民族大学38个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国家级立项; 师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共获奖16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近60项。

2.3项目保障措施方面

学校不仅提供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项目经费,也为优秀项目提供奖励经费。除经费保障外,各创新分中心根据项目立项情况,给予实验室、计算机等硬件保障。

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问题

3.1项目过程管理意识薄弱

“大创”项目从准备申请到结题往往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充足的时间让所有的参赛者能够更好地准备资料、实地调研、分析问题和撰写论文,但过长的时间也会使学生们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真实性难以把握,时间拖得越长,其中的不定性因素就会越多,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项目的质量。

而且部分高校对学生科研项目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 只管项目申请和结题审核,缺乏对项目全过程质量监控、 经费管理,导致部分项目实施质量偏低,结题时应付了事。

3.2初期问题较多,项目难以申报

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特殊群体,承载了社会的较高期望,但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却不多,根据我们所做的调查,可以清晰反映出只有38. 9% 的被调查者有意愿参加大创的事实。万事开头难,这是普遍被认同的观点,也是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首要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同学中存在学习压力大,有心无力; 或是队员难找,组队困难; 或是了解不够,项目主题把握不准等细小而杂的问题。而学校咨询处形同虚设,多数学生面对问题不能及时咨询,导致起初问题更难解决。

3.3校方软硬件资源不足,信息交流不畅

( 1) 大创宣传方式单一,效果欠佳,且培训形式单一简单,没有针对性。随着新兴网络的兴起,学校活动的宣传也越来越网络化了,这的确能够节省人力物力。据调查可知,同学们了解有关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通过老师同学和校园宣讲活动的方式,两者占主要了解渠道的80% 以上,而校园网站仅占了5. 31% ,所以重点利用新媒体网络宣传 “大创” 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而传统的宣讲会、讲座以及通过老师同学宣传等方式不可忽视,多种宣传方式并存,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的快捷便利,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人际的重要作用,让同学们充分了解 “大创”,并积极参与其中。

( 2) 项目实施硬件不足,缺少创新、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和经验交流平台。学校的实验室和设备主要用于日常教学与教师科研方面,并没有很好的提供给学生实施 “大创”项目等课外科技活动,同时学校也不重视学生科研项目的基础条件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项目实施质量受到影响。

( 3) 考核形式单一,效果不明显。对学生的不同需求没有分类管理、尚未建立完善的分类评价及考核机制。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需求是有差异的,可将其分成两大类: 一类志在深造,考研或留学; 另一类志在就业, 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那将要达到的目标就不一样,则其对应的管理方式也应有所不同。而当前的管理模式多重视对发表成果的考核,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分类评价体系,缺乏可实施的分类评估指标,也缺乏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

3.4创新创业计划与教育教学计划相脱离

项目开展与专业所学不能相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是我们一直所坚持的真理,但在如今的教学计划中却极少有关于创新创业的理论指导课程。在我们的调查中,参与项目的同学90% 以上都是大二、大三的,只学习了专业基础课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数反映不能充分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项目研究内容和所学知识之间难以建立联系,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导致项目内容不能得到深入扩展,项目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专业所学得不到实践。

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与培养模式建议

4.1增强大学生的项目过程管理意识

“重在过程”是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最重要的立项原则,项目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过程管理、 阶段性成果检验等入手,增强大学生的项目过程管理意识,充分理解 “重在过程”这一立项原则的深刻内涵。

4.2采取招标立项的申报方式

随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渴望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许多拥有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的学生,却因为没有找到好的项目或者项目合作伙伴而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失之交臂。为了帮助这部分同学加入到创新创业的队伍中来,学校可以在每班设立专门的实践委员,平时负责收集班上同学们好的创新、创业想法,由实践委员上报院级审核单位,院里审核通过后上报学校,学校最终审核通过后汇集形成 “idea数据库”,针对以上学生采取招标立项的方式。这样创新中心就可以从中选取好的团队开展项目。

4.3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建立以过程为导向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监督体系是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的保障,也是项目实施过程真实性和持续性的关键条件,有利于科研主管部门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搭建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网络平台,将大学生的科研与创业训练、管理监督集于一体,包含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从前期立项申报、中期的项目经验教训交流、中期检查到后期结题验收、公开评选优秀项目。

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营造创业氛围。高校应当将搭建创新创业交流平台的作为战略性任务来开展。传统的创新创业交流线上主要以网站为主,然而随着移动客户端的发展,传统的网站式交流平台已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学生发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其次,学生在网站上的交流显得十分被动,主要以接收官方消息宣传为主。因此学校应尽快设立微信、微博等创新创业交流公众号,并广泛宣传,第一时间将重要消息传递给学生,同时学生能够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在平台上发布,由大家一起献计献策,共同解决问题。平日以学院为单位安排专门的教室作为创新创业交流中心,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及时收集好的创新创业项目列为发展对象。

4.4教学计划与创新创业计划相结合,导入创业导师

高校在教学安排上,应当在新生入学后及时开展面向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帮助学生学习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为学生以后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在传授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创新,及时收集学生好的创新创业想法并针对学生的项目提供帮助。

导入创业导师,鼓励校内有创新创业实践的教师担任项目导师,积极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实践。

摘要:不少大学生盲目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没有真正把握“过程学习”的立项原则,因此本文将通过对项目过程管理进行探讨,分析解决学校对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过程管理及考核的问题,让大学生在参与项目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让民族院校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能更好深入民族地区,真正做到为民族地区服务,从而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篇9:“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摘 要: 以本科大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能充分调动本科生的创新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全面提高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本文通过阐述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机制及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怎样才能真正达到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目的。希望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促进本院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业本领的提高,加快教学改革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创新实验 大学生创新 实施方案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这与教育部推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不谋而合。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人群,以大学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项目实施计划,一方面能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另一方面能全面提高本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实施,使得我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并且加快了教学改革进程和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一、目前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机制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由教学副院长为主的学生创新工作组,统筹规划工作的全面实施,并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规定》。聘任校级和院级督导组老师和相应专业的教师参加,具体职责是:校级和院级督导组负责全面规划本学院创新性实验项目及立项申报工作;各专业教师审查大学生创新申报的项目可行性,衡量项目研究是否具有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并对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等。

1.创建相应的服务机构。

(1)创建服务型学生创新中心,作为“计划”的管理服务主体。创建服务型学生创新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坚持原则,整合资源;在上述基础上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过程管理;通过发挥管理主体监督,推进各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全面实施。

(2)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会主要由专家评审和专家指导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定项目评审细则,进行立项评审、阶段性中期检查(3个月一次汇报)、结题验收工作,为项目公平合理实施和评价发挥支撑作用。通过具体实施并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高校创新教育深入研究,破解创新型人才培养在理念、机制、模式、体系等方面问题,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理论研究支撑作用[1-2]。

(3)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保障本科生创新项目计划的顺利实施,根据学生需要提供必要的实验场地,我院教师积极主动为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帮助,提供相应的材料和实验条件,立足我院现有的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和创新项目实施平台等,结合其他学院的一些具有相通性和较强示范性的实验室,统一命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一方面能够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具体实施实验的平台,另一方面能够提供相应的创业项目指导平台。通过这两种平台,能够为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创新和创业活动提供有效载体。我院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以下两方面内容:坚持做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工作;坚持做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高新精的实验设施、提高办学效益。

2.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保障措施

(1)提供了合理的项目评审制度。结合我院的实验条件,大学生结合导师的项目自主选题、联合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有创新、目标明确、具有一定创新性、研究方案可操作、实施条件具备的项目。并制定立项评审、分阶段检查、结题验收等多个环节的评审原则,保证公平、公正地做好项目的评审工作。

(2)创业新项目等级的确定。在立项评审过程中,为避免“说得好,做得差”现象,确保立项和实施的一致性,我们根据实践经验在政策上确定了先做再定级的过程考核制度,即在项目立项时,先定项目数给予一定的启动经费,根据项目分阶段的检查及各项目实施情况和亮点的凸显,再确定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项目,给予不同的后续资助经费。通过这种方式的实施就能准确把握学生科研项目的真实性和创新性,合理推进学生科研项目的实施。

(3)科学有效的评价激励制度。评价激励制度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对教师的激励,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最终完成项目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发表的论文、专利,学院要给予认可及相应的奖励;对学生的激励,鼓励学生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对做得优秀的学生可以考虑给予有限报送硕士研究生资格等措施[3-4]。同时建立一系列政策:a.建立与毕业设计(论文)有效结合的机制;b.本科生创新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和创新成果可用在毕业设计(论文)上,若学院和导师同意,本科生创新项目的成果修改完善后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答辩;c.针对大学生创新项目开展优秀指导教师的评选工作,并且充分肯定指导教师的工作;d.通过创新项目的展示评选优秀创新项目和创新之星,建立适用于不同年级、专业的评价激励体系,推动计划的实施。

3.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程序

计划项目实施程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指导教师的辅助和指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选题方面的自主性。学院重点做好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三个环节的检查工作,加强过程管理。(1)立项评审。申报人(或团队)按照“兴趣驱动”的原则自由选题,填写项目申报书提交到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各学院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评选后,汇总上报学生创新中心。学院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书面评审和答辩评审两个环节,给予项目客观的评价,确定立项项目,下拨启动经费。(2)分阶段检查。为促进项目的有效实施,采用分阶段检查,编写汇报文件进行书面检查,并对项目下一步开展提出意见建议。(3)结题验收。按照项目申报书的约定,在结题验收工作中主要采取书面检查、答辩验收等方式,对项目进行验收。通过结题验收综合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的项目。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成效

两年来,在我院师生共同努力下,创新效果显著。经过训练的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创新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丰富了知识,而且提高了本科生创业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院师生的充分认可。

1.计划实施的成效

(1)形成了我院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加快了本科生教学改革进程。(2)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3)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通过上述实践,我们将合适的科研课题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协同力等方面素质。多年来定期举办学术前沿讲座、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20项)、主持教研课题(3项)、发表教研论文(7篇)、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14篇(中文核心4篇)、申报专利(9项)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计划项目成果参加7届“新疆农业大学CAD技能大赛”、2届“新疆农业大学先进图形与创新技能大赛”,指导并组织学生参加2届“全国大学生先进图形技术与创新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实现了创新计划项目成果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本科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2.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在学生经过2年的实践锻炼后,我们从其学分绩点和班级综合测评成绩进行了分析,以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专业8个班为例,这几个班中大四班级学生参与的创新项目比较少,大二和大三班级学生参与的比较多。从班级综合测评成绩来看,大二班级和大三班级中,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进入综合测评成绩班级前20的比较多,对应大二班级的学生则较少,反映出经过创新项目锻炼后的学生在综合测评上占据了一定优势,再加上论文专利的加分,总成绩提高明显。从教学秘书处取得的创新项目负责人学生学分绩点来看,有高有低,未见明显规律。

针对这些学生成绩和综合测评成绩逐一分析,发现参与项目的学生有些是本身学习成绩好,有些是动手能力强,还有些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都强,从个体成绩变化来说呈现出无序状态。但是把这些参与创新项目的学生同班级其他学生来比,就可以发现综合测评成绩明显提升。可见,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培养,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大学生由于初次承担项目,对项目的整个流程不能完全把握,存在不少纰漏。如果指导教师不能及时跟进,往往就会耽误项目的正常开展,甚至不能按时完成。

2.部分项目经费配置不合理。有些项目经费过少,导致实际开展需要用到指导教师的资源,实施过程中一些必须用的设备和试验仪器由于经费的限制,只能变通使用。有些项目经费花销,主要是购置一些书籍或针对性调研活动,经费花销不宜从发票上体现出来,造成了经费的配置不合理。

3.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属于零基础项目,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开展难度很大,但项目组同学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得到很明显的提高。但往往此时项目结题了,后续的项目无法跟进。如果考虑高年级同学就可以参与项目的方式,对后续项目的负责人给予帮助,同时不断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晋强,朱琳,王宣.大学生创新实验结合自主型实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5.28.137-138.

[2]刘长宏,李晓辉,李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05,175-178.

[3]陈国新,梁海芳.在校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特征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5,146-147.

[4]晋强,王宣,施少聪.新型棉花秸秆粗骨料的试制初探[J].新型建筑材料,2015,42(419),8-10.

篇1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项目编号:所在学院公章:

项目名称:

项目执行时间: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为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顺利实施,本项目承诺遵守以下条款要求:

1.在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实事求是、信守承诺。

2.项目经费严格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有关规定执行,专款专用。

3.接受学校和学院对本项目的检查和监督。

4.保证项目在毕业前提前一学期完成,并按时提交结题报告及有关研究成果、项目经费决算(含使用明细)、仪器设备验收证明等材料。

5.因本项目组成员主观原因致使项目无法执行的,将视情况退回部分或全部资助经费,6.项目组的成果如需保密,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7.项目组的发明或创新属学校职务发明创造,由学校协助申报专利。

8.本承诺书友本项目全体成员及指导老师签字并经项目管理办公室确认后生效,如有违反,本人愿承担责任。

9.本承诺书作为项目管理和经费划拨的依据,一式三份,项目管理办公室、学院、项目组各执一份。

项目组成员(签字):

指导老师签字:

篇1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训练计划项目50项

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2012年度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8号),公布了2012年度地方高校第二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单,我校申报的5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全部通过教育部审核并获准立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32项,创业训练项目10项,创业实践项目8项,共获国家支持建设经费50万元。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教育部在国家层面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创业实践项目”三类,旨在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2012年9月,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我校申报的宿州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工作方案通过了教育部评审,顺利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同期,我校按照教育部和教育厅文件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经过学生自主申报、学院初评推荐和学校专家组评审,从提出申

请的167个项目中遴选出50项报送教育部审批。为确保项目质量,我校在遴选程序上严格把关,在报送申报材料方面做到细致及时,项目质量得到教育部和教育厅的肯定,所申报的50个项目均通过审核,并在本批次予以公布,为我校学生及时开展项目研究、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篇1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保证我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条总 则

1.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进行一定程度的验证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遵循“注重过程、兴趣驱动、突出重点、鼓励创新”的原则,按照“自主选题、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创业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第二条项目申报

3.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申请者必须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4.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有未结题项目的学生不得申请主持新项目。四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宜作为主持人申报新项目。

5.每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人数一般控制在5人以内。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年级、跨专业、跨学科合作项目。

6.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每个项目可以有1~2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限指导2项(含未结题项目)。指导教师原则上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学历,鼓励优秀企业家或行业专家担任创业实践导师。指导教师负责全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或创业实践,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践所需要的工作场地和实验设备,定期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7.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项目申请人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请表》,提交至项目申请人所在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对项目进行初审,择优推荐参加校级项目遴选。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终审,评选校级立项项目,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遴选结果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第三条项目过程管理

8.创新训练项目实施期限一般为1年,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一般不超过2年。

9.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时间过半时需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由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负责组织实施。中期检查主要是对项目的工作进度、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中期成果等给出恰当的评价,提出项目进一步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如发现项目申报或实施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工作无明显进展的现象,应提出警告或及时终止项目运行的建议。中期检查时项目组应向二级学院(直属学部)提交项目中期进度报告,提供阶段性的实践活动原始记录。中期检查相关资料应存于项目档案,并及时交教务处备案。

10.项目进行过程中,如因特殊原因需要变更项目实施内容、计划、成员或中止项目实施,项目主持人、指导老师须提交书面申请,阐明具体原因,对更改项目内容、更换项目成员、提前或推迟项目进度等作出详细描述,经项目申请二级学院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报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变更或终止。

11.凡在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执行不力,工作无明显进展,无故延期又无具体改进措施或经费使用不当的项目,学校将终止项目研究。

12.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一旦终止,项目主持人及其成员2年内不能再次申请项目,项目指导教师2年内不允许指导新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3.项目实施过程中,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应通过各种形式定期组织学生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14.学校对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行整体评价,对评价较好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下一适当增加项目指标;对评价较差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下一适当减少项目指标。

第四条 项目结题验收

15.项目完成后,项目主持人填写《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验收题申请书》,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研究成果(包括论文、设计说明书、专利、产品实物)等相关支撑材料,提出结题验收申请,由学校组织统一验收。

16.学校组织专家组,对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对所有项目进行公示、公布验收结果,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和教育部。

第五条项目经费管理

17.学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要求和项目实际需要,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经费配套,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18.学校对项目经费一次核定,分两次拨付。立项后拨付经费总额的5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经费的50%,项目负责人应做到节约开支,专款专用。

19.项目经费由承担项目的学生使用,不得截留和挪用,不得提取管理费,保证专款专用。学生在预算框架下自主使用。报销单必须由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签字方可到计划财务处报销。

20.项目经费主要用于购买项目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费、实验材料费、调研费、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费等必要开支,不得用于支出劳务费等人员经费。

2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资助学生以项目为基础申请的专利,专利知识产权归学校和学生共有。

22.如项目负责人将经费挪作他用,或项目负责人无故延期又无具体改进措施致使项目无法按预期完成,学校有权责令项目负责人停止使用项目经费,并视情节轻重冻结未用经费、追缴已拨经费或对项目责任人予以处罚。

第六条 管理机构及职责

23.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总体规划、制订相关政策措施。

24.教务处负责建设国家、省和学校三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体系,开设创新创业课程,设立创新创业学分,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纳入专业培养方案,完善学分制和学籍管理制度。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负责全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遴选推荐、过程检查、结题验收、资料上报、材料归档以及日常组织、管理和协调工作。

25.科研、产业、学工、团委、物资、财务等职能部门负责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施提供项目来源、训练设施、实践条件、孵化环境、项目经费等方面的支持,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6.各二级学院(直属学部)负责落实本部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发、学生遴选、指导教师聘用、实践条件的准备、过程指导与管理等具体实施工作。

第七条 相关管理制度

27.《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常工政教[2011]4号)。

28.《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院教[2008]37号)。

29.《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实施办法(试行)》(院教[2011]36号)。

第八条附 则

30.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学校其他有关文件与此文件规定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文件的规定为准。

篇1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正式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通过实施“大创”计划项目, 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大创”计划项目的实施, 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 引导学生在导师指导下, 自主选题、自主实验、自主分析, 自主撰写报告等, 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项目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 从自身专业特点与兴趣出发, 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在探索、研究、思考、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 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大创”计划项目运行及管理流程

“大创”计划项目运行周期一般为1年, 最多不超过2年。项目成员自由组合, 鼓励跨专业、跨学院组队。我校“大创”各项目归属于指导教师所属院部系进行日常管理, 项目启动6个月后, 进行项目的中期检查答辩。“大创”计划项目强调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过程管理。项目组成员必须撰写完整详细的工作日志、实验记录、中期检查报告和结题报告。项目指导教师不仅要从研究内容上指导学生, 还要对学生进行科研基本素养的训练。项目指导教师通过项目开展, 将所有参与项目的学生凝聚成为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 在团队合作中锻炼其组织、协调、合作能力。“大创”各项目小组采取淘汰机制, 根据日常表现, 项目指导教师可以剔除工作不努力、考核不合格的小组成员。“大创”计划项目小组成员调整实施“只出不进”的原则, 以确保小组成员能够保证必要的参与时间。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 创新创业项目在国内各大高校广泛开展。目前我校每年会资助立项170个左右的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其中国家级项目80项左右, 省级项目50项左右, 校 (院) 级项目40项左右, 每年参与“大创”计划项目的学生近千人, 覆盖全校学生近40%。创新项目由学生直接负责, 相关指导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研究经费由学生自主支配, 指导教师审核, 这种类型的“大创”计划项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然而, 随着“大创”计划项目的广泛开展, 项目多、专业涉及面广及管理人员缺乏等各种原因, 造成了项目过程管理的一定缺失, 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项目开展过程缺乏有效监管。

“大创”计划项目过程管理工作难度高, 目前创新创业项目的管理工作量大, 而且项目的专业性强, 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学术背景, 很难对项目过程进行精细管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对“大创”计划项目经费的监管, “大创”计划项目都设有专项经费, 每个项目按照不同等级和学科类别, 分成8000—9000不等。按照我校相关的管理规定, “大创”计划项目经费由项目负责人在教师指导下自主使用, 主要用于与课题研究相关的项目支出。而目前的状况是, 各大高校虽然都有相应的经费使用说明, 但是缺乏对经费的监管、经费与项目的相关性的认定等。此外, 学生自主使用经费的规定, 旨在培养学生的经费管理能力, 大部分高校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审核办法。

(二) 创新创业项目成果产出偏少。

目前我校每年用于“大创”计划项目的专项资金为120万左右, 其中还不包含学校仪器设备、师资力量的投入。大部分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锻炼, 提升了自己的学术水平, 提高了从事科研的兴趣和自身的综合素质。

然而, “大创”计划项目成果产出量偏低。据统计, 2008年—2013年期间, 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共发表有学生署名的学术论文122篇, 其中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34篇, SCI文章6篇, 共获得有学生署名的专利证书8项, 还有10项专利申请进入实质阶段。统计数据显示, 年平均产出论文及专利偏少, 尤其是高水平SCI论文和授权专利。

(三) 指导教师对于项目的指导不够。

按照规定, 指导教师应负责审阅项目内容, 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及审查学生的研究结果等。但是, 大部分高校都没有相关的具体条例规范教师指导, 而且, 各项目的指导教师都有自身的科研、教学等工作压力, 很难抽出专门时间与项目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这样的现实状况, 不仅使得项目指导教师难以对项目过程的真实性进行监控, 而且使得学生难以获得指导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因此, 如何有效开展过程指导环节, 是过程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四、如何进一步有效提升“大创”计划项目的成效

(一) 强化过程管理。

进一步完善“大创”计划项目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转变对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项目立项和过程管理的力度;在学科建设、师资培训、课程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 为广大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造条件和保障。学院应加大宣传力度, 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 并提供相应的场地、耗材和设备, 加大各类实验室的开放力度, 为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氛围。

指导教师应按照学校“大创”计划项目的相关要求履行职责, 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和监督, 定期和项目组学生交流项目进展情况, 定期查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验记录本》, 切实保证学生从参与项目中受益。

指导教师要严格按照财务相关规定, 进一步加强学生财务意识的培养, 认真审核项目经费的开支和使用情况, 确保项目支出科学合理、报销及时, 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学生要抓住项目参与的有利契机, 系统学习相关知识, 注重项目执行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 有意识地提高自我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 提高结题要求。

项目完成后, 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提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结题报告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情况工作记录》等资料。项目验收除了实现项目立项的基本目标外, 应根据不同项目类别提高项目结题验收的标准, 如规定项目结题必须发表论文、申报专利授权、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等, 进一步总结提升项目成效, 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改革考核方式。

可以将专家鉴定评审、通信评审、现场观摩评审相结合, 进一步听取课题组成员的介绍, 查看研究资料, 调查访问研究对象, 核实各种数据、结论和实验结果, 尤其要了解课题的实用性、科学性、可行性及创新性。加大日常考核, 逐步实行结题验收盲审, 适当引入校外专家参与评审;校内评审实行院部交叉评审, 避免人情评审、老好人评审。另外, 可以在课题中期检查或结题过程中采取一定淘汰措施, 进一步提高课题的研究质量。

(四) 重点培育管理。

结合我校药学专业的特殊情况, 一年以内出成果相对比较困难, 现我校启动重点项目培育计划, 对一些有应用和开发前景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和资助, 适当延长项目周期, 提高项目的结题要求, 增强项目的实效性。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经进入一个更高层次。在新的发展阶段, 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率和覆盖面, 更应重视项目的参与过程和项目的成效, 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最大功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教高函[2012]5号) .

[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工作组编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手册.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

篇14:“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感受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三全”质量管理;PDCA;因果分析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5-0012-02

引言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简称“大创计划”)是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通知》与《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开展的面向在校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大创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国家确定了“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实施原则。要求实施“大创计划”的高校强调训练过程而非项目成果,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然而,目前“大创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现象,即重视项目的申请和结题验收,而忽视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学校和二级院系都忙着立项,而对项目立项之后的实施情况缺乏追踪检查力度,对项目的进度情况掌握不够,最终导致验收管理也不规范,项目完成质量不高。

为提高“大创计划”项目的完成质量,加强“大创计划”的过程管理,在质量目标的指引下,运用动态控制原理,采用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方法,实行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三全”质量管理,并运用因果分析图对“大创计划”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质量管理在“大创计划”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制定质量目标,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工作一。我校“大创计划”以实现“三全”质量管理为质量目标,采用PDCA循环和质量分析的方法完成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一系列工作。

2.1“三全”质量管理

2.1.1全面质量

“大创计划”的最终目标就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大创计划”中的全面质量所指的“质量”不仅仅是项目成果质量,还包含项目工作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项目成果质量主要指成果与项目研究内容的符合程度以及成果数量和成果等级;项目工作质量主要指项目成本、工作周期、项目执行过程规范性等;学生培养质量指通过项目研究,学生是否达到“卓越计划”中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相关培养要求。

我校在2012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第一类高校实施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成为2012年度第二批启动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单位。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领导小组,各教学院系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大创计划”实施方案、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将“大创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本科生教学管理体系,保障“大创计划”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大创计划”的工作质量和学生培养质量。同时,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委员会,规范、监督“大创计划”学生项目的评审、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工作,保障“大创计划”的项目成果质量。

2.1.2全员参与

“大创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发展和延伸,除了中央部委属109所高校实施“大创计划”之外,国家也鼓励地方政府支持所属高校积极开展“大创计划”项目,从中可以体会到国家积极倡导全员参与“大创计划”。当然,全员参与还体现在“大创计划”是面向所有在校学生,学生以个人或团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向学校申报项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对项目质量进行自控,并接受来自学校的监控管理,即项目参与各方都负有质量管理的责任。

学校高度重视“大创计划”工作,建立了“学校一学院(系)”两级管理、“教务处一学生工作处一科研处”多部门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教务处组织课堂教学与创新创业项目开展,学生工作处宣传、动员,并对获奖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科技处将相关获奖成果进行专利申报和转化的工作链条。学校还积极建设创新创业导师团队,成立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形成教职员工、学生全员参与“大创计划”的工作局面。

2.1.3全过程管理

前已提及,“重在过程”是“大创计划”实施原则之一,所以,“大创计划”是尤其重视过程管理的。“大创计划”项目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项目申请、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项目运行过程中,要求研究过程能够体现训练的目的,研究过程材料完备、齐全,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策划、控制和改进来实现项目全面质量。

学校通过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黑工程院教字[2012]7号)、《创业教育教学实施方案(试行)》(黑工程院教字[2012]23号)等相关文件,并在《201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创新创业教育四年不断线。在通识教育平台中把《创业基础》设为必修课程,20学时,1.5学分,并增加创新与创业理念、知识、技能方面的选修课程;在专业教育平台中进行学科渗透,即在专业方向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强化专业知识;在综合教育平台中设立创新创业训练模块,不低于2学分,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拓展兴趣与特长,提升自身素质。

2.2 PDCA方法

PDCA方法(如图1)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和基本方法,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工作循环的简称。我校在“大创计划”的质量管理上也采用了PDCA方法。“大创计划”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申请、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三个阶段,又可分为立项、评审、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几个环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PDCA方法具体表现为:在计划阶段(P),根据项目类型和项目自身特点,确定项目质量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等,这一阶段主要对应项目立项阶段;在执行阶段(D),要按照上一阶段确定的内容开展相应活动,如进行设计、实验、制作、宣传、营销等活动,这一阶段主要对应项目实施阶段;在检查阶段(C),通过项目组自查、院系审查和学校抽查等手段,确定项目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是否符合计划阶段的预期结果,这一阶段主要对应项目中期检查环节和结题验收阶段;在处理阶段(A),根据检查结果对项目出现的偏差采取措施予以纠正,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这一阶段主要对应项目中期检查结果的处理和结题验收阶段的收尾环节。

2.3质量问题分析

“大创计划”实施过程中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找出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研究工作,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纠正。在质量管理中普遍采用因果分析图法逐层排查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地对问题进行处置。首先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然后按相互关联性把这些因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进行整理.最后绘制因果分析图。图2从5个质量要素(人、机、料、法、环)人手,对“大创计划”项目延期问题的可能原因展开分析。

3结语

上一篇:窝角小学解放思想大讨论整改措施下一篇:居务公开监督小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