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大学生大赛

2024-05-01

国家级大学生大赛(精选四篇)

国家级大学生大赛 篇1

目前一些国家级精品大学生机械类专业系列大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创新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设计大赛等。这些大赛大多受到国家及省级重点支持, 涉及到机械类专业的一些重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实践实习课程。这些大赛的宗旨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注重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的综合工程能力培养;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

总的思想是既注重基础能力又强调专业素养, 即重视个人能力又强调团队协作, 理论与实践并重, 尤其强调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这对培养现代机械专业人才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是一次重大的变革, 为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大步。

1 竞赛成果教学转化机制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在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与大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将学科竞赛机制纳入培养计划中, 使学科竞赛与常规教学环节相结合, 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 研究学科竞赛。陈永刚提出了理顺学科竞赛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依托学科竞赛模式培养专业创新人才[1];赵瑞军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构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2]; 万敏提出了构建以学科竞赛为契机的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 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出发, 研究学科竞赛[3];牛芗洁以学科竞赛为载体, 探索了“3 + 1”实践教学新模式[4];于保华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的思考。从学风建设出发, 研究学科竞赛[5];史宁探讨了学科竞赛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6];袁建萍阐述了学科竞赛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从学科竞赛本身出发, 研究学科竞赛[7];刘长宏提出了校、市、省、国家4层次和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创新能力3维度学科竞赛体制[8];陈伟探讨了高校多层次学科竞赛机制的构建[9];蔺绍江以学科竞赛活动为有效载体, 构建了基于质量工程的学科竞赛结构体系[10]。

然而, 各类学科竞赛的竞赛成果如果不能全面、系统地融入到高校的教学实践建设中, 那么这些活动就不能稳定地、可持续地发展。因此有必要理顺各类学科竞赛与教学转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选择恰当的转化机制, 促进教学质量的大幅提高。

2 竞赛成果教学转化的目标与总体规划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拟创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 各类大赛之间融合后形成团队间、年级间、专业间“传帮带”的优良协同创新学习平台;拟建立集创意、设计、绘图、工艺分析、加工制造、试验示范一体化的小型“创意工程坊”或“机械创新实践基地”, 成为机械专业精品资源开放基地;研究将系列大赛资源及最新案例成果进行教学转化的机制, 实现充分利用各类大赛的优良成果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综合工程能力、激发课堂活力的目的;组织青年教师或高年级优秀学生、大赛获奖标兵、学生社团开设机械专业相关指导课, 如各类三维软件模块教学课程, 创新设计制造方法等课程。

3 竞赛成果教学转化的具体实施方案

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思路主要分四个层面:

1学生层面

针对各类大赛由指导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建立各种社团, 作为学生课余对本专业各方面各层次学习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社团的骨干力量为参加各类全国大赛的优秀学生团队。对本专业的在校学生通过一些讲座、培训以及组织一些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将参与大赛时的培养、学习模式、学习经历经验以及一些重难点知识点进行有益的推广, 起到良好的“传帮带”作用。

各类大赛参赛的学生团队要互相沟通协作, 不能单独割裂开来。各类大赛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有广泛的交集, 如机械制图、机械原理及设计、公差与配合、机制工艺、金属材料、金工实习以及各类二维、三维软件应用等, 只是侧重点有所差别。目前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是因各类大赛参赛团队的相对独立, 造成了学生能力培养上出现了一些偏颇, 如参加成图技术大赛的学生强调制图, 对零部件设计制造工艺缺乏认识, 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学生强调创意与设计, 学生制图及制造工艺能力的强调不足, 对于这种现象, 亟待探索一种各类参赛团队学生的融合机制, 共享竞赛的培训资源, 提高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

每年各类大赛参赛的每个学生都应写出参赛的总结报告, 结合各类课程分析参赛的重难点、得与失, 分析各类课程在本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 在学校公开展示, 对广大学生以启示。

2教师层面

前述各类大赛所涉及的专业课程有广泛的交集, 应当组织协调好教授各类课程的优秀指导教师, 教师之间要相互融合, 形成一个强大的教师指导团队, 既有利于提高各类大赛的指导水平, 又便于各类课程指导教师将各类大赛的成果带回课堂, 为现有的教学设计提供鲜活的素材。

3资料收集

对全国各类大赛学生优秀作品 (电子资料、纸质资料、实物资料等) 进行广泛收集, 并提供给各专业课程教师, 作为良好的教学素材加以充分利用, 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对全国各类大赛参赛学生的不良及较差作品、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也应广泛收集, 作为反面案例用于课堂教学, 给学生以启示。

如何将这么多丰富的素材展示给学生, 并巧妙运用到各课程教学过程中, 还亟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4教学设计

各类大赛所涉及的各类课程指导教师在赛后要站在本门课程的角度总结培训的重难点、出现的问题, 解决的策略, 大赛的得与失, 比赛经验与启发, 并写出总结报告分发给所有课程教师, 一方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沟通, 为提高本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带来有益效果 , 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提高本专业各类大赛的培训水平。

本专业各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如机械制图 (测绘实训) 课程大作业、机械原理及设计课程设计、工程实训零部件制作等, 其实训、实验、课设指导书每年应将各类大赛的优秀作品引入进来, 一个作品应包含有各类课程的知识点, 让学生从制图实践到分析其原理、设计、工艺到最后在实习工厂通过金工实习制作出来。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又能改变原来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千人一面”的弊端, 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何筛选各类大赛优秀作品, 并进行综合归纳, 如何将这些作品融入到各类实践课程中并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非常值得广大机械类专业教师探索实践。

4 总结

近年来,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举办各类创新大赛, 主要就是想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将国家级大学生机械类专业系列大赛融合后形成的优良协同创新学习平台可以让学生从原来的“不愿学、学不会”到“喜欢学、学得好”发生巨大的转变。“学生看到的、听到的东西可能很快就忘记了, 但实际动手做出来的东西印象极为深刻, 甚至可能会铭记一生”。所以本文提出的机械专业各类大赛的融合与教学转化研究, 强调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为指导思想,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摘要:为充分体现全国大学生机械类专业系列大赛“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本文将各类国家级机械类专业大赛有机的进行融合, 充分利用各类大赛的竞赛培养模式、竞赛师资力量、竞赛优秀学生团队、竞赛优秀成果, 探索出一种良好的将系列大赛资源及成果进行教学转化的机制, 从而实现大赛为教学服务、大赛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综合工程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造意识及课堂活力的目的。

关键词:国家级大学生大赛,机械类专业,教学转化,实践教学,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永刚, 汤孟平, 王懿祥, 等.依托阶梯式学科竞赛模式培养GIS专业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农业, 2010 (7) :6-7.

[2]赵瑞军, 温晓娣, 李红球.基于学科竞赛平台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0 (3) :13-15.

[3]万敏.构建以学科竞赛为契机的大学生能力培养模式[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5 (1) :145-147.

[4]牛芗洁.专业学科竞赛与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4 (3) :109-110.

[5]于保华, 徐泽源, 姚培锋, 等.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0) :158-159.

[6]史宁, 陈芳.简论学科竞赛与高校学风建设之关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1, 28 (2) :28-30.

[7]袁建萍, 周艺红.学科竞赛在高职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14-16.

[8]刘长宏, 戚向阳, 薛猛, 等.“四层次、三维度”学科竞赛体制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30 (1) :109-111.

[9]陈伟, 张伟, 孙国梓.高校多层次学科竞赛机制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2 (6) :64-65.

国家级大学生大赛 篇2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类专业教师教学技能大赛

教学设计方案内容与格式要求

每位参赛教师提交两份教学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教案”),其中一份为一个完整章节的课堂面授设计方案,另一份为同一个章节的网上教学设计方案。两份教案的学习内容、主要学习目标应相同,面授设计方案为课堂面授而设计,网上教学设计方案为全在线网上教学而设计。两份教案分开两个Word文档撰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课程一般信息:教学对象、课程名称、课程类型;(2)学习目标:包括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三个方面;

(3)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对已有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4)学习内容分析: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5)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应用;(6)教学前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准备;

(7)教学过程:导入、展开、总结。含提问、讨论、布置与检查学习任务等。网上教学设计方案应注重对学生参与和交互的设计;(8)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9)参考资料及学生阅读材料;

国家级大学生大赛 篇3

旨在推动中国模拟技术发展,激发创新潜能的美国国家半导体有声有色模拟技术设计大赛2007/08获得了电子界的广泛关注。参赛者必须从指定的PowerWise电源管理产品及音频产品中分别选出一款或一款以上元件来设计作品。大赛提供的PowerWise器件种类丰富,足以确保参赛者实现其特色创意。大赛评委会不仅收到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提交的设计,还收到了不少来自电子系统设计一线的年轻设计师们提交的方案,作品涉及迷你音频系统、医疗电子、汽车系统等诸多当今热门应用。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大赛评委从方案的原创性、对元件的利用程度、设计的创新性、技术复杂度及实用性等方面评出冠军一名、亚军及季军各两名。获奖者名单如下:

冠军:孙磊(清华大学)

亚军:孙磊(清华大学)

齐晓莉(华中科技大学)

季军:萧奋洛(意法半导体研发(深圳)有限公司)

李祥郡周凌杰(上海大学)

来自清华大学的冠军代表孙磊同学为来宾现场讲解并演示了其设计作品“中医神指”。该设计将中医音乐疗法和按摩疗法结合起来,有效利用美国国家半导体的LM49370,LM4570,LM4675及LP3952等器件,将文化、健康、科技等时尚元素融合起来,“有声有色”地提供了疏通经络、康复身心等保健功能。由于使用了PowerWise器件,整个作品还具有高效节能的特色。谈及获奖选手的表现,浙江大学的徐新民副教授深有感触:“作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都很高。参赛者的创新活力令我深受鼓舞,并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模拟电子产业发展的蓬勃动力!”

随着信息产业的深入发展,市场对高素质模拟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升温。通过电子设计大赛来激励、发掘创新型电子设计人才不失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有益探索。作为本次大赛评审团成员,华东大学的赖宗生教授表示:“这个大赛将前沿的模拟器件、市场应用热点与基础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能检验理论学习效果,又能在动手实践中激发年轻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方案-国家科技部 篇4

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方案

一、大赛目的

整合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一)提升创新创业水平。

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培育高水平、高层次、高素质的创业团队和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高成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源头企业,提升新时期创新创业水平。

(二)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激发全民创新创业精神,吸纳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氛围,在全社会掀起创新创业的高潮,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弘扬创新创业文化。

探索科技与文化的结合,充分利用电视、新媒体等互动方式,宣传创新创业人物,树立创新创业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创新创业,带动就业。

(四)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利用市场机制,聚集各种创新资源,吸纳包括银行、创业投资机构在内的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为创新创业团队和企业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大赛主题 科技创新,成就大业

三、组织机构

(一)参与单位。

指导单位 科技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支持单位

共青团中央 致公党中央 国家外国专家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 科技日报社

陕西省现代科技创业基金会 协办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孵芳晟(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

招商银行创新创业公益基金 中国石油创新创业公益基金

(二)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席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 常务副主席

科技部副部长 副主席

教育部副部长 财政部部长助理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长 委员

科技部办公厅主任 万 钢 曹健林 杜占元 刘红薇

黄 荣 王志学 吴远彬

科技部政策司司长 徐建培 科技部计划司副司长 叶玉江 科技部重大办主任 许 倞 科技部条财司司长 张晓原 科技部高新司司长 赵玉海 科技部农村司司长 科技部社发司司长 科技部合作司司长 科技部人事司司长 驻科技部监察局局长 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务副主任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 财政部企业司巡视员 全国工商联经济部部长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 致公党中央宣传部部长 国家外国专家局经济技术专家司司长陕西省现代科技创业基金会理事长 秘书长

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长 办公室主任

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务副主任 陈传宏 马燕合 靳晓明 李平余华荣 张志宏 娄 晶 陆庆平谭 林 杜汇良 王 翔 袁旭东 赵沁平王志学(兼)张志宏(兼)

办公室副主任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 张卫星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 杨跃承 组织委员会办公室下设策划协调部、项目组织部、项目评审部、品牌宣传部和技术保障部,承担大赛的具体事务和组织工作。

(三)专家指导委员会。

由创投行业著名人士、知名创业企业家、金融机构及行业著名专家组成。

联想控股董事长、联想集团创始人 柳传志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 田惠宇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 周吉平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彦宏 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 刘永好 腾讯集团董事长 马化腾 小米科技董事长、金山软件董事长 雷 军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开复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张朝阳 微软全球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 张亚勤 春华资本集团主席 胡祖六 苏州元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林向红 嘉盛兴业(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明芳 深港产学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厉 伟 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创始合伙人 邓 锋 真格基金创始人 徐小平清华大学科技园董事长 梅 萌 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主任 龚 伟 深圳证券交易所首席研究员 金立扬 天亿投资集团董事长

俞 熔

四、参赛条件

大赛按照团队组和企业组进行比赛。其中参赛企业应为符合国家划型标准的中小企业,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及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经营规范,社会信誉良好,无不良记录的非上市企业。前两届大赛总决赛的获奖企业不参加本届大赛。

(一)团队组参赛条件。

1.在报名时尚未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的、拥有科技创新成果和创业计划的创业团队(如海外留学回国创业人员、进入创业实施阶段的优秀科技团队、大学生创业团队等);

2.核心团队成员不少于3人;

3.计划赛后6个月内在国内注册成立企业。

(二)企业组参赛条件。

1.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2.成立时间一般不超过5年(2009年1月1日以后注册),生物医药等特殊行业可适当放宽;

3.2013年销售额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

五、大赛流程

(一)报名。

1.创业团队、企业自由申报;

2.科技主管部门、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部门和机构推荐。

参赛创业团队、企业登录“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官网()报名注册,并按要求完整、准确、真实地填报参赛相关信息。

报名时间:2014年5月1日-6月30日

(二)地区赛。

各地根据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制定的统一评审规则和流程组织“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统一冠名下的本地区赛事,通过逐级淘汰方式产生优胜企业和团队,并根据大赛组委会分配的晋级名额从优胜企业和团队中推荐进入总决赛的名单。

不设单独赛区的省市区的企业和团队,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统一安排到综合赛区进行比赛,优胜企业和团队晋级总决赛。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根据报名数量和地区赛事开展情况,向各赛区分配晋级总决赛的企业和团队名额。晋级名单将在大赛官网上公布。比赛时间:2014年7月1日-8月31日

(三)总决赛。

经过地区赛评选出来的优胜企业和团队将进入总决赛。总决赛按照电子信息(苏州)、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深圳)、生物医药(上海)、先进制造(武汉)、新材料(淄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大庆)6个领域进行。

1.每个行业按照150-200的规模,从地区赛优胜项目中推荐进入总决赛。

2.每个行业按企业组、团队组进行比赛。经过比赛后,对每个行业企业组前50名开展尽职调查,通过尽职调查的企业获得大赛优秀企业,共计300家左右。

3.每个行业团队组前10名获得优秀团队,共60个。4.总决赛每个行业产生企业组第一名1名、第二名2名、第三名3个,获得创新创业扶持资金支持。总决赛每个行业的团队组第一、二、三名各1名,在6个月内注册成立企业后,可获得创新创业扶持资金支持。参加总决赛的选手的风采和事迹将通过多种形式在电视上展播。

比赛时间:2014年9月1日至10月31日

六、其他比赛

(一)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港澳台赛区”,作为大赛地区赛之一。港澳台赛区的优胜企业和团队进入总决赛。

(二)在美国硅谷设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硅谷赛区”。硅谷赛区比赛过程独立于大赛,具体方案另定。

(三)在四川省绵阳市设立“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赛区”。军转民赛区比赛过程独立于大赛,具体方案另定。

(四)条件成熟时,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创客大赛”。创客大赛比赛过程独立于大赛,具体方案另定。

七、支持政策

(一)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

1.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要求的,给予优先支持;

2.符合相关科技计划要求的,纳入备选项目库,给予优先支持;

3.优先推荐给大赛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进行支持; 4.大赛合作银行给予企业贷款授信支持;

5.获得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业培训;

6.由产权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等免费提供并购、股改和上市等辅导培训;

7.地方政府和机构对优秀企业给予配套政策支持。

(二)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团队。1.获得创业导师的创业辅导; 2.选择在孵化器落户的,给予一定时期免收房租等优惠政策支持;

3.优先推荐给大赛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进行支持; 4.获得创业政策、创业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业培训;

5.地方政府和机构对优秀团队给予配套政策支持。

八、相关活动

围绕总决赛,在承办地组织系列活动,内容包含行业决赛、行业论坛、专业培训、项目对接、产品展示等。鼓励新型创业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积极参与大赛的相关活动,并提供导师、培训、资金等深度服务。

(一)行业论坛。

结合总决赛,围绕行业热点问题,邀请业界知名专家,组织高端论坛,交流和探讨行业发展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为企业、投资机构和地方政府提供一个有效的合作交流平台,推进承办地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二)项目对接。

组织有需求的优质参赛企业和团队与投资机构进行对接,并为企业和团队提供专业咨询及相关服务。

(三)辅导培训。

上一篇:声乐技术下一篇:会计政策组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