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随想杂文随笔

2024-04-22

日更随想杂文随笔(精选8篇)

篇1:日更随想杂文随笔

2017年年底遇见随书,遇见了你们,老师,及一群结伴同行的笔友。当初看到2018年1月日更的主题活动,对文字的喜爱和痴迷让骨子里有一种情思在蠢蠢欲动,然而生活的琐事和繁忙却让我对日更的活动望而却步,也怕词不达意,或者文字数量不够,完不成任务。而迟迟没有报名。

晚上将那活动点开了,又关上。犹豫不决,这时在群里聊天,夏天的雨她说她是第一个报名的,我说,我没有时间更文。她说“玩玩吧!有什么关系。”

我瞬间傻眼了,自己那么犹豫不决,而她却那么轻松地说,只是玩玩而已。于是我没有再考虑,直接找小新老师报名了。

每天1000字,刚开始还好,因为前几天有时间,可是没有过几天上班就天天加班,早出晚归,上班不能玩手机。更别说更文了。只能下班写。看着老师每天不同的命题,我真的是愁眉深锁。但仍旧努力去完成日更。有时写完已经11点多了。幸好敢的上交作业的时间。

当日更进行到29天的时候,那天我在电脑上写文章。写完文章已经是下午5点半了。想着儿子快放学了,于是我没有发表作业直接去煮饭了,吃完饭,已经晚上快8点钟了。这时我点了下电脑去发表作业,可是却找不到作业了。什么都没有了。我翻篇了电脑也找不到文章。

在群里聊天,告诉笔友们,他们一个个热心地给我出主意,教我怎样去找回文章,不过都试过了,还是没有找到,我家老公也是电脑高手,我要他帮我找,他磨叽着,半天才去找,结果他什么都没有,还骂了我一顿。气的我泪流满面。

不想说话,就这样吧,不写了。我失落至极睡觉去了,躺在床上却睡不着,放弃吧,29天了,还差两天就完成任务了。我真的不开心,能有什么办法呢?白天写的文章已经没有一点映像。重新写,可是都已经9点多了。

重写,如果能在12点以前发表就坚持,如果12点以前写不完1000字,就放弃。于是我又开始在手机上更文。我打字的速度超慢,手机反应也慢的了得。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谁知道,10点多,我就写完了,急急忙忙去发表作业了。虚惊一场。就这样我完成了30天日更。

而这30天,我瘦了一圈,可是却觉得特别有意义,因为我学会了思考。30天日更之后我没有了从前迷茫,我大脑前所未有的清晰。感谢老师们!感谢笔友们!感谢夏天的雨!感恩所有的遇见!

今年我又参加了21天的日更活动,今天已经是15天了,前连天突然日更完之后,头晕的很厉害,有一种很奇怪的想法忽然不想更文了。也许是自己太累了,身体不舒服,才会有这么失落的一瞬间。而在我清晰的时候,我真的不想放弃日更。

即便我成不了作家,我依旧可以随心所欲地记录自己的心情,和身边的故事。文字有一种神奇的魅力,那就是:疗愈自己的内心。待到我老去的那天,还可以翻看自己曾经晾晒的心情和往事。

篇2:日更随想杂文随笔

进入简书开始,我重新恢复了写作的习惯。感谢我遇见这个平台,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就像在简书上的个人简介一样,“坚持用心写字,写写自己,写写别人。努力荒废着时光。未来太远,脚步太慢。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忽晴忽雨的江湖,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坚持初心,实属不易。

本来坚持日更是我给自己的一个目标,但是真正让我停止了日更的是旅行归来。更确切的来说,是旅行当中发生的一些事让我放弃了坚持。几乎每一次的旅行,不是有大量的照片就是长篇幅的文字去记录我整个旅行。可唯独那一次,我没有做过多的介绍,甚至很多照片在归来之后莫名其妙的失去了。这一次我没有耿耿于怀,对于失去已经是常态了。

停止日更以后我没有觉得更轻松,反而更惆怅。因为我失去了曾经的那一个目标,我放弃了那个坚持。回想整个旅程,我是失望的。停止了日更,我也是失望的。这两者似乎是没有什么关联,但失去却在内心里让我受到了重创。我曾经想好好珍惜的东西,莫名其妙的就失去了。都是我最在乎的,一个只能是追忆,一个我告诉着自己要坚持。写文还是要继续的,只是我不想再去日更了。

因为坚持过,所以再坚持日更对我来说不再是一件难事了。只是我不想再这么做了,不是写不出来了,只是觉得有些情感应该珍藏在自己的私密空间当中。自从烧掉了日记之后,我再也没有写过日记。于是,更文成为了我的日常。

工作不算太忙碌,生活也还好。即使再繁琐的事情,你可以用文字组织起来成为一篇文章。先别看文采怎么样,但起码它是真实的生活。有时候明明写的是别人,这表达出来的时候仿佛剖析的就是自己。用了真情实感,再普通的文字也会走心。

也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不再坚持日更?

没有太多的为什么,我只是不想了。

也有人问过我为什么你的文章阅读量那么低?

哪来的那么多为什么,只是不想去各个专题投稿而已。

又有人问我你写出来的文章不就是给人看的吗?

我可以很认真的告诉你,我是写给自己的。

没有去投稿依然也有七八个甚至破十的阅读量,谢谢这些朋友对我文字的支持。

我在简书上的收获不算多,也就是97.8万字而已。这些文字当中,不是金玉良言,豪言壮语,多是我自己的故事。以前我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走了这么远,经历了这么多。虽然这些文字不足以说明我的前半生,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一路走来,所经历的这一切必定让我成熟。

我在简书上的收获不算多,也就是记录了一些别人的故事而已。我希望从别人的经历当中,去领悟一些东西。不管好的还是坏的,对我而言看见不一样的人生轨迹,是一种生活和成长。同时,也是一种记录。

我在简书上的收获不算多,也就是让每天停止了一部分无用的刷屏而已。即使一篇再简单的文章,从构思到成文发布它也要用去我至少一个小时。当然如果思路清晰灵感来临的时候,可能20分钟就成文了,就如此刻的这一篇文章。

我简书上的收获不算多,一个日更也证明不了什么。我的坚持不是去为了迎合别人,而是告诉自己对自己的承诺一定要做到。一诺千金,古来有之。于人于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今年新的开始,就是我停止在简书上日更了。

篇3:关于杂文的随想

恕我孤陋寡闻,没有读过西方文体史,也不知西方是否有所谓“杂文”这种体裁,但凭直觉,西方长盛不衰的文体大概是随笔吧。几百年前,西方人就获得了言论自由,说话写文章,不必曲里拐弯、讳三讳四的。

中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以曲折、隐晦的手法,转弯抹角地针砭时弊、讽刺现实,乃至把篇篇短文比作“投枪”和“匕首”,开创了一个杂文鼎盛的时代。其实,在我看来,杂文越是发达的时代越是黑暗可怕的。当年的鲁迅,尽管被誉为“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毛泽东语),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文字“吞吞吐吐”、“含糊的居多”,自称是“上了镣铐的跳舞”,类似于“植物被压在石头下,只好弯曲的生长”,“一说开去,是连性命都要送掉的”……有话不能直截了当地说,说得不好还要赔上性命。这是什么时代,还用多说吗?

杂文昌盛的时代不是好时代。杂文昌盛,言论就必然淡出了。何谓言论?傅国涌先生说:“言论就是直接的、公开的批评,而不是影射或隐喻,不是‘石头下弯曲的生长’。”

追求好时代,是每个公民的期望。这样的时代,应该是人人可以畅所欲言的;不会因为写几篇小文章,说几句不中听的话,或者在别人的文末签个什么名,就要送掉性命,或送进监狱,或被传讯革职。鲁迅生在那个时代,但毕竟没进监狱,毕竟死于肺病,而不是死于扼杀。记得当年鲁迅先生在某地被“盯上”了,搬搬家,又可照样做他想做的事。那时候,往往封了这家报馆,另一家报馆又开张了。即便有严密的审查制度,鲁迅先生的文章不照样频频出现在报端吗?所以有不少今人倒羡慕那时的鲁迅先生:文网虽密,却密而有漏。

当今言论不振。许多纸媒虽曰重视“时评”,但太多写得“像杂文”,要么躲躲闪闪,要么成了过滤的、刻板的“据报载”,了无新意。

什么是好文章?见仁见智。窃以为,作者首先应对生活的当下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有公共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不轻易妥协,不苟活;然后是不把简单的事情(或道理)复杂化,不把复杂的事情(或道理)说得云里雾里。

应当承认,文章是有大家、小家之分的。所谓“大家”,就是能把最深奥的道理、最复杂的事情,用最简洁明了的话语说清楚。这里要特别说明一句:我比较偏爱学问家的小品,如老一辈的有钟叔河、朱正等,晚一点的有葛剑雄、沈敏特、丁东、张鸣、景凯旋、谢泳、于建嵘、党国英等。这些学者不仅在书斋里,而且心忧天下,行走在田野,往往小文章见大道理,普及了常识。当然,我也很喜欢那些带血性的文字,如常年活跃于言论界的邵燕祥、陈四益、黄一龙、鄢烈山、刘洪波、笑蜀、长平、熊培云等。

末了想起一本书,是薛涌的《直话直说的政治》。我觉得这书名很好。只有政治谁都可以直说了,那才是真正的公民社会。曾经有人担心“杂文已死”,“直话直说到处奔流”。其实,这样的境界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如果说话不必再忌讳什么了,那才是真正的民族之大幸。因此,我倒希望告别杂文时代。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吃杂文饭的朋友,也许他们心里不快了:“杂文没有了,岂不失业?”其实在我看来,没有杂文,随笔不是更好吗?天马行空,我手写我心,畅所欲言,何不乐而为之?

篇4:随想杂文随笔

汉译名著的《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和《克力同》三合一的译文不错,就是每章前的提要和章后的译后记看得有些烦,到后两篇的时候我干脆就跳过了。

我不喜欢看解析类的文章,除非解析的对象是我很熟悉的作品。我总觉得,在对一部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之前看别人的解析会对作品的理解趋于雷同。因为这就让别人的解释先入为主了,如果后来不再多读精读原著,那这解释怕就会永远成为自己对此书的“理解”了。而且,别人的解释也不尽然正确。比如《游叙弗伦》的提要和译后记中说苏格拉底从头至尾都渴望从游叙弗伦身上得到关于虔敬的真理。虽然我的认知也不见得正确,但我还是认为苏格拉底(柏拉图)到最后其实是在嘲弄游叙弗伦的,尽管他一直称赞游是聪明的。苏格拉底讽刺游的含糊不清又自相矛盾的解说就像自己的手工艺人祖先,靠复杂的手艺造成错觉。

不过这本书的译文虽不错,但提要和译后记几乎占了半本书了,有冗杂之嫌。而且半文半白的流畅译文虽能看出译者先生的功力,但我感觉还是过于古朴了。

篇5:静夜,随想杂文随笔

抬头望向远方,由于下雨,天阴。现在的天,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只有对面建筑工地的探照灯,还亮着,给黑的夜有了一丝亮光,可又显得那样孤单,寂寞。夜色中,虫子发出叽叽咋咋,叽叽哇哇的声音,显得热闹非凡。环眼四周,远处的高楼也有一俩户人家还没有熄灯。就好像在小时候读书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四方形,显得单调。从远处看,更显得孤单、寂寞。

阳台外的探照灯是孤单的,就像远方的游子来到了陌生的城市,你再有亮光也不会有人注意,也不可能有人注意,因为忙碌的人们没闲暇功夫。萤火虫的光,还有人去欣赏,而你探照灯就是再亮,也没有人去欣赏你,有时候还嫌你刺眼。有时候萤火虫的亮光都会比你强,比你更有意义。就像黑板上的小方块——住在里面人是喜、是悲、是乐,又管得着别人什么事呢?各过各的日子,各走各的路。灯,依然亮着,小方块还在,这就像是人生,都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活着,在四处奔波着。孤单也好,寂寞也罢。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自己的人生自己慢慢去体验,慢慢去经历。

就拿我来说,来重庆已两年多了,见多了人情淡薄,唯利是图的小人。也看惯了,没有人情味的都市生活。现在的我,话越来越少,能相信的人越来越少。体验到的生活却越来越多,也相信了这句话,“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因为人都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人。我真想问问我上学时的老师,是你当年教错我了?

呵呵!不是老师教错了,而是让社会把人带坏了。让这个金钱社会把人带着没有了亲情,没有了友情,没有了人情味。所有人眼里只有金钱,每个人眼里都能看出一个钱字,这个社会太可怕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坐着,或者站着,点上一根烟,遥望远方,感悟人生,这是一种美的享受。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有这种享受。只有在这时候天地都是你的,就像晚上鸣叫的虫子,夜是它们的。都市的白天,喧闹着,掩盖了它们的叫声,只有在晚上,机器停了,喧闹的人们睡了,路边的车流少了,才能听到虫鸣叫的声音,因为它们太渺小。这就像一个社会底层的流浪儿,白天,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心知肚明的黑色交易,压着你一直低头低头再低头,因为你也太渺小了。只有在晚上,天地才是你的,你才能抬高自己的头,用你的手指打出你想说的话,道出你心中说不尽的委屈。

站在阳台上,有一阵凉风经过,身体是那样的受用,好舒服的感觉。看来老天爷还是挺照顾我们这些可怜的流浪儿的。一天干活累了,她让风抚摸着你。这时候我好像听到了她在说:“孩子!面对现实,只要自己努力,社会是不会抛弃你的,以后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嗯!我知道了。”

静静地坐着,虫子在为你演奏着交响乐,探照灯在为你指明方向,黑板上的小方块就是你努力的动力。前面的路还很长,艰难的前行吧!为了以后过的更好,也为了孩子以后会过得更好。

篇6:生活随想杂文随笔

好不容易熬到了星期五放假,原以为今天早上要睡懒觉的,谁知道不到6点就醒了,可怜了我没睡懒觉。本来觉得玩一会儿手机后,肯定困了累了会睡着,没想到越来越清醒了。8:30实在是不想躺着了,还是起来了。

下楼的发现楼梯好脏,一看客厅也不干净的,胖胖平时虽然在家住,都是早出晚归也没时间打扫,想想我还是来做卫生吧!

做完卫生后下楼送了一件羽绒服到干洗店。回来顺便去物业拿了快递,nfy送我的烤箱到了,包装盒特别大,打开一看泡沫占据了大部分。突然间想起了我定了月花,不知道这会儿都到11点了怎么还没送过来。询问客服才知道一般不会超过18:00。我清楚的记得之前都是上午送的,不知道何时改为下午了。

花点时间

下午16:00左右花终于送来了,满心欢喜的打开后却失望了。花太差了,最大的两朵都有点蔫了,一看物流信息,竟然昨天从上海发货的`。鲜花这种东西,为什么不从当地直接调配。整理好了花,就开始写卡片,只希望今天加班回来后的胖胖会有惊喜。

每次我都觉得累,可是他比我更累。昨天发了寒假工资,大家看到数字后彼此都有怨言。貌似又有家长来,只能静观其变干了。

篇7:雨夜随想的杂文随笔

昨夜各地暴雨,我所在的帝都也未能幸免,昨晚吃完饭驱车往回走时7点多,本来半个小时的路程,硬是花了近两个小时。

老天要下场暴雨,绝不会问你同不同意。正如生活中的磨难,尽管你有一千个一万个不同意,它们还是会如约而至。

之前看过天气预报还有各种预警短信,知道这场雨来头不小,可没想到旷时如此持久,从早上下到晚上。它可不会考虑你有没有穿一双防水的鞋子,有没有带伞,挂在外面的衣服有没有收,你只能故作镇定地接受这场天赐的洗礼,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我特意穿的凉鞋,可是雨水直接没过脚面,鞋子直接泡在水里了,直接回味了一把小时候趟河的感觉,这酸爽。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于岁月留给我们的难题,越来越能够坦然地接受,不知是可悲还是可喜。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未雨绸缪,才能不至于自己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中太过狼狈。

有些河必须要经过才知深浅,有些路必须走过才知对错。人生之旅中,我们都像被蒙了眼睛在摸索着前行,即使对前路充满恐惧,也依然要壮着胆子前行,因为没有退路。

我开车行驶到离家还有3公里的地方,路面排水不畅,积水几乎淹没了整个车轮,好几辆车在水中熄了火,就泡在那里。

我前面的车见此情状纷纷掉头,可这条路是我回家的必经之路,而且老公在前面等我,他告诉我,开过了这段,到他那里就没有积水了。

水面被来往的车辆激起了阵阵波涛,让我有种行驶在海上的错觉,根本分辨不清路况是怎样的.,只有一望无际的雨水。

万一路面有坑我陷在里面怎么办,万一井盖被冲跑,我会不会掉进下水道,水下有什么不明物体被我撞到怎么办?一向想象力匮乏的我此时大脑被充分地激活了,设想着所有可能出现的意外,害怕得不得了。

可是我没有退路,我只能选择前行,穿过逆行的车流,感觉自己像一个孤独的勇士,虽然内心满是恐惧,但也充满了一往无前的豪迈。

终于穿过了这片“海”,来到了没有积水的路面,感觉自己上岸了,回头望望那片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自豪和轻松。

第一次这样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并且战胜了它。

篇8:灰兔的午夜随想杂文随笔

刚刚翻了知乎,发现这句话早已被吐槽的口水淹没,节选最喜欢的一个答案:“这句话压根就不理性,让人怎么理性看待。”

明明是,有趣的灵魂多如繁星,好看的皮囊才是万里挑一。相比有趣的灵魂,美貌是更稀缺的资源。相比有趣的灵魂,美貌才让人趋之若鹜。

大多数有趣的灵魂掩藏在平庸的皮相之下,人们发现不了,也没有机会去发现。而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绝大部分交流,是很浅层的,根本触及不到灵魂。美貌却可以招摇过市,让人无法移开目光。

我对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美,一向是敬畏的,如同敬畏大自然的神迹。这些人长得这么好看,一定是上辈子拯救过地球。至于普通人嘛。如果真是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自然会在精神上自给自足,有属于自己的乐趣,大概不会过度渴求外界的关注,也不会有“怎样才能让别人觉得我有趣”这样的困扰吧。

是的,于我,身边实在不缺乏有趣的人,缺乏的只是交流。通过交流,让灵魂相遇相知,互相碰撞,产生爱的火花。那,将会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的事情。

上一篇:飞蛾扑火800作文下一篇: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