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小课题总体思路与构想

2024-04-22

实小课题总体思路与构想(通用2篇)

篇1:实小课题总体思路与构想

双规范推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发展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构想

生命高于一切。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起码的社会准则。保护好每一个学生,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认为,保证校园安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规范学校行为、规范学生行为”双规范为核心理念,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通过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和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师生安全观念,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普及安全文化知识,全面提升师生安全文化综合素质。

一、加强制度建设,为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证。安全制度文化是围绕学校师生安全,规范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师生安全行为,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以及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安全制度是学生安全行为的准绳,又是安全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学校通过建立健全安全制度,丰富校园安全文化;学生通过遵守安全制度,规范安全行为。学校不断充实完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的过就是创建和推行校园安全文化的过程,重点是通过健全制度,规范学校安全管理行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制度建设要依法制订,以人为本,科学落实。安全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努力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网络化。

1、明确建立安全制度文化的目的。学校安全工作与其它工作一样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制度,建设好安全制度文化对稳定学校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保障作用。

2、完善安全制度文化内容。针对校园安全工作特点,在原有安全制度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各项制度。

3、落实安全制度文化的责任,设立安全制度文化执行机构。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对各项安全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不足要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落实到位。

二、构建学校安全行为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思想决定意思识,意识引导行为,行为产生结果。进行学校安文化建设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和安全行为文化。

1、加大安全的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学生自身的各种素质,为养成安全习惯奠定基础。

2、加大安全制度文化的执行力度,让学生在制度的规范中习惯成自然,变为自觉行动。

3、尊重学生在安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安全文化的主体精神,使安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要面向全体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开展好每年的“安全主题教育日”活动和学校全员安全培训工程,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学校师生安全责任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和应急能力。树立“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增强学生安全行为意识。分步骤建设学生安全行为文化,提高安全行为的水准,加强小学生防灾避险演练,全方位、多角度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全面开展安全教育、应急避险进学校活动,把安全文化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之中,面向全体师生宣传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重点加强上下学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饮食卫生安全、消防安全、应对自然灾害、防范校园伤害等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自护自救能力。根据学校建筑分布、学生人数、楼梯宽度等实际情况,针对火灾、地震、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等不同情况,绘制详细的安全疏散路线图,制定周密的演练方案,组织全校范围的应急疏散演练等实践活动。

三、注重学校内外环境建设,夯实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学校安全文化建设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在学校安全构成要素中,最直观、最外显的因素就是校园的硬设施和硬环境。坚实的学校安全物质文化是学校安全行为文化、学校安全制度文化、学校安全精神文化的基础。

1、科学、精心建设学校安全的物质文化,通过学校的安全硬件建设保障学生安全,通过学校安全的环境营造,陶冶学生,提高安全心理素质,培育安全情感,规范安全行为,保障安全活动。

2、建设安全的精神环境和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安全的精神环境中受到陶冶和教育。通过开辟安全宣传栏,刊出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知识技能等,安全信息,建立安全友情提示角,在节假日、高温、秋冬干燥季节到来之前发布安全友情提示,让它成为学生特殊时段安全的良师;安全标语和安全宣传画上墙,让它成为学生日常安全的益友;设置活动安全警示牌、校园道路安全减速标志或减速带,楼梯通道行走靠右、安全出入口标志等等,通过校园内外安全文化环境的精心设置,让学生潜移默化体验安全文化氛围。

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所必需的,学校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创新校园安全制度文化建设,才能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学校的安全文化建设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又重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既有实践之乐,又有创造之功。

篇2:实小课题总体思路与构想

经济的发展对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然而,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偏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消费水平都偏低

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 低收入户刚超过1000元。尤其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偏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为4 3%。

2. 农村商品市场疲软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5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 其中县及县以下地区增长11%, 低于城市3个百分点。2004年上半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为16815.8亿元, 增长14.7%, 县及县以下仅增长9.1%, 城乡消费增长速度差距扩大到5.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的低速增长制约了整个社会消费的扩张。进而制约着农村, 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2005年农村消费也仅为城市消费的二分之一。拥有中国二分之一多人口的农村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始终只占据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份额, 显示出较多的人口与较少的消费份额的极不相称。“三个农民抵一个市民”是中国当前农村低消费水平的真实写照, 也是我国买方市场早熟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 我国农村目前存在着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

二、农村消费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 农民消费偏低制约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的主题,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内涵, 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指标, 单就“三农”这一项的指标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农业中就业的劳动力下降到25%以下, 农村人口所占比率下降到50%以下。近年来, 我国农村人均年收入仅3000元左右, 全国仍有近300万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 农村又占了较大比例。目前农民人均收入、人均消费额、农村卫生保障等基本合格线均未达到。我国有近13亿人口, 其中57%在农村, 因而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关键是农民的小康,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消费水平停滞不前, 必然要拖全面小康的后腿。

2. 农民消费偏低制约整个社会各生产部门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农民消费结构单一, 一般只限制在生存性资料上消费质量不高, 大多只为初级产品的消费。他们读新产品、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弱和接受意识差, 不利于农业实现机械化和现代化, 从而对农业生产部门的扩大再生产不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原料的40%和第三产业原料的70%来源于农业, 农民的消费不足, 制约了农业工业品和服务业的滞销及发展, 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从而使工业品生产过剩, 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缺乏原料来源, 失去高速发展的活力。农民消费增长缓慢, 即应归农民消费的部分还没有实现消费, 导致大量农村市场产品的积压, 进而使社会总产品无法完全实现物质替换和价值补偿, 社会再生产也就失去了顺利发展的条件。

3. 农民消费偏低制约了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

20世纪80年代, 第二产业是吸纳劳动丈的最主要领域, 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逐步取代了第二产业的地位。, 人行业上看, 吸纳劳动力的行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所以, 只有实现了消费的快速增长, 才能大幅度提高就业率, 因为从上述四个行业可以看出, 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是与消费最为密切的行业。但恰恰目前我国的消费能力还处在偏低的阶段, 尤其是农民的消费增长速度远落后于相应的生产增长的速度, 导致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使社会生产部门所需劳动力大量减少, 所以出现了大量下岗人员, 整体上影响了社会劳动力勃业率的提高, 这又在很大程度上, 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更大的压力。

三、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扩大农民消费需求, 根本在使农民增收。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 消费结构的变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才能够真正使产品适销对路。要使农民增收, 必须依照市场需求结构相应调整产业结构。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在保证粮棉油稳定增产的同时, 提高养殖业比重, 加快发展畜牧业和奶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花卉产业, 发展水产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我国农业应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立体结构系统, 建立合理的农、林、牧、渔结构, 实行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等相互促进的物种共生系统, 注重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利用多样化的生产, 提供多样化的农产品, 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2. 提高科技含量, 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 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农产品加工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 推进农业产业化直接动力, 是改革传统农业的切入点, 可以大大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效益链和就业链, 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明显。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重要机遇期, 必须坚持内部挖潜与扩大外延并重, 要跳出传统农业抓农业, 用发展现代工业产品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 将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农产品加工业既是国家的重要产业领域, 更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涵, 其发展既关系到国家制造业整体发展, 又关系到农业产业的发展, 是用工业化搭载传统农业的重要载体。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 增加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3. 着重建立健全三项农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应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 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制定时应科学确定保障标准, 不同地区依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可以有所不同。另外, 也要考虑农村生活费低于城市的实际情况, 同一地区农村标准应适当低于城市标准。

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一是养老保险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主要有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等。一般地区普遍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济发达地区, 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外, 鼓励农民个人按照自愿原则, 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二是缴费方式应有别于城市。由于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 无固定用工单位, 不可能完全参照城市居民的缴费方式。建议在乡农民由个人、各级财政分别负担, 按合理比例缴费, 计入以身份证号码为编码的全国通用个人账户。进城务工农民享受当地职工同等待遇, 按所在地区养老保险政策, 由个人和用工单位按一定标准灵活缴费, 计入个人通用账户。缴费时间也可灵活确定, 每年年终个人可查询、核对、补缴, 逐年积累, 到期定期支取。三是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在确保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 努力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益, 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

4. 以制度创新为契机, 以普通信贷带动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

农村居民消费信贷的良性发展取决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稳定和提高, 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下, 要使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单靠农民自身积累的路子还很长。我国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制度创新, 首先采用“放水养鱼”, 然后“捕鱼”的办法, 即首先通过给农村居民发放普通信贷, 通过其促使农民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走农业产业化的路子,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协作, 促使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转到依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 提高投入产出比的轨道上来, 同时也加强了金融机构与农村的联系。我们知道, 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广大农村提倡消费信贷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促使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四、结束语

通过扩大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 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质量, 特别是使农民消费生活中的文化含量不断提高, 促进占我国总人口二分之一多的农民和谐相处, 就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 体现人的本质要求, 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就有利于促进农民之伺、城乡居民之间和谐相处, 人们就会各尽所能, 共存共荣, 安居乐业, 促进社会和谐, 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 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然而, 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 制约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拉动力, 影响了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此基础上, 本文进一步分析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需求,农村居民,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房爱卿著: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和消费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38~92

[2]陆学艺:关于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几点意见.陆学艺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5:497~505

上一篇:原则与对策下一篇:民本思维实践理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