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集

2024-04-15

李贺集(精选8篇)

篇1:李贺集

《李贺集》译文和阅读练习题

《李贺集》序

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我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良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恨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与我为贺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谢,且曰:世谓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牧深推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牧因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恨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 发:打开

B.贺且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 授:传授

C.让居数日,牧深推公曰 让:谦让

D.子固若是,是当慢我 慢:怠慢

9.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称赞李贺才能的一组是( )

①世谓贺才绝出于前

②公于诗为深妙奇博

③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

④盖骚之苗裔

⑤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

⑥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夜半得到好友沈子明来信,请他为李贺诗集撰写序文,杜牧再三推辞后还是答应了好友的要求。

B.杜牧在序言中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的浪漫主义色彩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对李贺诗歌的风格、情态、色泽、意趣等方面作了热情的赞扬。

C.杜牧充分肯定了李贺诗歌成就后,与《离骚》对比,指出了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上的不足,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

D.杜牧认为,李贺诗歌有欠缺,是由于离世过早,如果假以时日,应当有所进步。

参考答案:

8.B(授,交给。)

9.D(②是杜牧对沈子明的赞美。⑤是对《离骚》内容的评价。)

10.C(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诗文的常规畦径错。应为虽有不足,却独特超常。)

11.(1)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

(2)①李贺又没有妻子儿女兄弟,能够供养体恤慰问。(2分)

②您和我感情深厚,替我给李贺的集子作序,全部说出他的诗的来龙去脉,也许稍稍宽慰我对李贺哀思的情意。(3分)

③假使李贺还没死,诗歌上稍稍加一点说理,就可以称《离骚》为奴仆了。(或翻译为《离骚》当居于他之下、成就超过《离骚》)(3分)(加黑处翻译错误扣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太和五年十月中旬,半夜的时候,屋外有大声叫喊着送书信的人,杜牧说:一定有特别的情况,快拿火来!等到打开信件,果然装有集贤殿学士沈子明的一封信,上面写道:我的故友李贺,元和年间,和我友爱甚深,从早到晚在一起生活。李贺将死的时候,曾把生平所写的诗歌交付给我,编为四编,总共二百三十三首。几年来我四处奔波,确实以为已经失去了;今晚酒醒后,不再能够入睡,就阅读整理书箱,忽然找到李贺先前交给我的诗歌。追思往事,凡是与李贺一起交谈一起游玩,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景象、某一白天某一夜晚,每一次饮酒每一次吃饭,清清楚楚地没有丝毫的遗忘舍弃,(想起这些)我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李贺又没有妻子儿女兄弟,能够按时供养体恤慰问。曾经在遗恨中追想他的为人,吟诵品味他的诗文!您和我感情深厚,替我给李贺的集子作序,全部说出他的诗的来龙去脉,也许稍稍宽慰我对李贺哀思的情意。当天晚上我不能用书信表明我不能写序,第二天到沈公处推辞,并说:世人说李贺的才华远远超出前人。谦让的过了几天,我竭力推让说:您对于诗的研究深刻奇妙广博,并且又完全了解他的长短得失。现在让我为李贺的诗作序而我不辞让,一定不能称您的心意,怎么办?再次推辞,极力表示自己不敢为李贺的诗作序。沈公说:您像这样坚持,这就是怠慢我。我因此不敢再推辞,勉强为李贺诗作序,始终感到很惭愧。

李贺,唐王朝众多子孙中的一个,字长吉。元和年间,韩愈也非常称道他的诗歌。云烟连绵,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姿态;河水遥远,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才情;春意盎然,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温和;秋日爽朗,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风格;风中的桅杆上阵的战马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勇气;瓦制的棺木刻有小篆的铜鼎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古朴;艳花美女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色彩;荒凉的国家废弃的偏殿,枯木丘坟不足以表现他诗歌怨恨悲凉的情感;巨鲸鳌跃、牛头鬼卒、人身蛇首不足以表现他诗歌的虚无缥缈、荒诞奇异。大概是《离骚》的继承者吧,说理上也许比不上屈原,在言词上或许能超过它。(《离骚》对君臣治乱有讽谕作用,有指责怨恨,说到君臣治乱之迹,时时有激发人心的感慨。只是李贺的诗歌,恐怕有没有这些呢?李贺探寻以往的历史典故,这就是他深深的感慨古今不曾有经道之人的原因,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抒发表达的情感不依据于已有的笔墨史实,往往从前事中生发开去,因此也不能深知了。李贺活了二十七年就死了!世人都说:假使李贺不早死,诗歌上稍稍加一点说理,就可以称《离骚》为奴仆了。李贺死后十五年,京兆杜牧为他的诗作序。

篇2:李贺集

汗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是出自李贺诗作《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二》,抒发诗人李贺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全诗如下:

【作品介绍】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二》的作者是李贺,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91卷。“鸾”通“銮”,玉珂(kē)是马笼头上的`装饰。诗里说:汗血宝马进了汉廷,就该随着銮驾才当其用。可偏偏让汉武帝宠信的方士李少君骑出去闲逛,在老百姓也不过就像匹青骡子一样。李贺心中对最高统治者不满哪。

【原文】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二

作者:唐·李贺

汗血到王家,随鸾撼玉珂。

少君骑海上,人见是青骡。

【注释】

①汗血:汗血马,号一日千里。《汉书·武帝纪》:“太初四年,贰师将军李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

②鸾:通銮,天子所乘之车。撼玉珂:以玉饰马勒上,振动则有声。

③少君:汉武帝时方士,姓李,相传其死后百馀日,人尚见其骑青骡游于河东蒲坂上。事见《太平御览》引《神仙别传》。

【赏析】

这首诗讲述好马要有适当的用场,良才要有适当的岗位。汗血宝马进了汉室王家,该随銮驾奔跑才当其用。可偏偏让武帝宠信的方士李少君骑去海上闲逛,在老百姓眼中这汗血宝马也不过像青骡子一样。汗血,著名的千里马,具有出汗如血的生理特点。

【作者介绍】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没落破败,家境贫困。他才华出众,少年时就获诗名,但一生只作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死时年仅27岁。

篇3:李贺集

一、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

幽冷、荒诞是李贺诗歌的整体风格。杜牧在《李长吉诗歌序》中曾用“鲸呿鳌掷, 牛鬼蛇神, 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概括李贺诗歌总体风格, 并高度赞扬了李贺天才般创作才能。钱钟书先生则认为, 李贺的苦心创作, 专在修辞设色上用力, 不考究命意谋篇, 同时指出李贺虽然立意谋篇不能情意贯注, 而修辞设色, 确实有惊心动魄、爽肌刺骨的力量。

钱钟书先生对于李贺诗歌的品评非常独到, 钱先生说 :“长吉词诡调激, 色浓藻密”, 概括出了李贺诗“构思奇特、想象诡异、手法新颖、意象跳跃、语言峭奇、瑰丽”等艺术特点。

二、李贺诗歌的文体风格

文体风格的表现总是离不开具体可感的语言形式, 用字不仅是语言艺术技巧, 同时也是创作主体胸襟、才思的反映。李贺诗歌的文体风格在“炼字”中得到充分体现。钱钟书先生《谈艺录》“长吉字法”论李贺诗风虚幻荒诞、词诡调激, 凝重险急, 指出其用字上的特点。李贺用字刻意求奇, “无一句不经百炼”。李贺诗中常常出现创新词, 长吉诗中“奇”处处可见。在《感讽五首·其五》中“蟾光挂空秀”的“蟾光”指月 ;《贵公子夜澜曲》“腰围白玉冷”的“白玉”指腰带 ;《南山田中行》“冷红泣露娇啼色”中的“冷红”指秋花 ;以上所举, 正是钱先生论李贺用字中所说“长吉好用代词, 不肯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酒曰‘琥珀’”, 以新奇之物代替常见之物。

李贺诗中的离奇比喻也同样是求新, 李贺抓住喻体的特征, 淋漓尽致的发挥想象。以此向读者展示一个迥异的艺术世界。《大堤曲》中的“今日菖蒲花, 明朝枫树老”一句, 把难得一见的“菖蒲花”与礧砢多节的老“枫树”相对, 用“菖蒲花”比喻容易流逝的女子的青春年华, 用礧砢多节的老“枫树”比喻老丑之状, 用这两种植物来曰美曰丑, 颇具令人震撼的审美效果。

李贺“好取金石硬性物作比喻”, “昆山玉碎凤凰叫”、“荒沟古水光如刀”。李贺也喜欢用动词、形容词之“有硬性者”, 如“空白凝云颓不流”“霜重鼓寒声不起”。钱钟书说“长吉化流易为凝重, 何以又能险急。曰斯正长吉生面别开处也。”钱先生把李贺诗歌比作如冰山之忽塌, 沙漠之疾移, 说其“势挟碎块细石而直前, 虽固体而具流性也。

李贺诗中修辞手法多样, 无论是淋漓尽致的想象, 还是天马行空的夸张, 都体现了其诗歌的“炼字”艺术, 展示了非凡的创造力。

李贺善于营造幽冥凄冷诗境, 往往选取一些冷僻的意象。“秋”“月”“霜”“冷”“血”“泪”等意象, 如“星依云渚冷, 露滴盘中圆”, “竹黄池冷芙蓉死”, “秋明空旷间”, “幽愁秋气上青枫, 凉夜波间吟古龙”。这些“冷”的意象更是与“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钱钟书说李贺能营造出“意境阴冷, 悚人毛骨”的鬼的意象。

《南山田中行》中“秋野明 , 秋风白 , 塘水漻漻虫啧啧。云根台藓山上石 , 冷红泣露娇啼色。荒畦九月稻叉牙 , 蛰萤低飞陇径斜。石脉水流泉滴沙 , 鬼灯如漆点松花。”这首诗首两句, 描绘了秋季原野的景色, 秋风掠过的田野、秋风淡白, 塘水澄清, 虫声唧唧, 具有一种素雅、苍茫之感。长满苔藓的石头上, 云雾缭绕, 红花上依旧缀着冷露, 像哭泣的女郎一般。野田稻熟, 叉芽待割, 这本应是繁荣浑厚之感, 可接着, 暗淡的残萤在田径上低飞而过, 顿时削弱了这种爽朗之感, 而后两句更是阴森、凄冷, 石隙间的泉水低落到了沙上, 冷森的鬼火点缀在松枝之间, 上句描画所闻的幽冷, 下句描画所见的幽冷。这首诗把深秋时分的原野上的情景描画得鲜明、细致, 而诗尾仍未摆脱“冷”的气质, 依旧充满幽冷的色彩。由这首诗, 我们不仅看到了李贺作为写“冷”大师的用笔之妙, 也看到了他诗中所展现不多的明洁、灵动、素雅之感, 而这种风格除了一系列“鬼诗”外, 在他其他题材诗篇中也能找到, 虽然描写的不多, 其中也会包含些许抱怨、牢骚, 可仍是表现了他那种充满希望, 不甘颓老, 内心充满欣喜之感的感情。而他的艳情诗虽然会写的直白显露, 为人诟病, 可是却也有一种放荡洒脱的情绪于其中, 旖旎之气十足。这也就是杜牧为李贺诗歌诗集作序所说 :“云烟绵联, 不足为其态也 ;水之迢迢, 不足为其情也 ;春之盎盎, 不足为其和也 ;秋之明洁, 不足为其格也”。

综上所诉, 李贺凭借其奇气、其奇才, 在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独放异采。钱钟书先生以敏锐而独到的观察力对李贺诗歌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评论, 他对于李贺诗歌的整体把握, 对于李贺修辞设色的鉴赏, 对于他炼字艺术的品评, 都为我们研究李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吴承学.中国古典文学风格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叶葱奇.李贺诗集.[C]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篇4:李贺的锦囊等

其实李贺并不是什么神童,而是得益于他的锦囊。他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每天早饭后,总是和小家僮一起,背个破旧的锦囊(绸布袋子),骑着驴子出外游览,边看边记,每当触景生情或想到一个好句子,他就立即记在纸条上。走到哪里,记到哪里。随后投入锦囊中。晚上回家后,把材料拿出来整理。他把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材料加以选择,取舍、精心构思。每写好一首诗歌,就放另一个锦囊之中。除了有时候喝醉了或者有别的事情外,他差不多天天都是这样做。由于他平时注意深入实际观察生活,认真收集创作材料,构思时又特别强调诗歌的独创性,不落前人窠臼,所以他的诗,都写得很美,像他的《雁门太守行》中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就是千古名句。

李贺的母亲见他经常很晚才回家,背的锦囊老是胖鼓鼓的,觉得奇怪。一天晚上,李贺刚回到家里,他母亲就叫丫鬟把李贺的锦囊拿来,倒出一看,全是些小纸条,写着密密麻麻的字。禁不住心疼地说:“这孩子真是把心呕出来了!”

可惜李贺二十七岁就去世了,他短短的一生,留下了二百三十多首诗歌,其中名篇佳作甚多。

(责任编辑钱家庆)

成功其实很简单

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面试官看到,因此他得到了这份工作。

原来获得赏识很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有个牧场主人,叫他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

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堆里,应该如何找?”有人答:“从草堆中心线开始找。”有人答:“从草堆的最凹处开始找。”还有人答:“从草最长的地方开始找。”教练宣布正确答案:“按部就班的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

原来寻找成功的方法很简单,从一数到十不要跳过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里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主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

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更换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他已被车子轧死,暴尸在马路上。

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一支淘金队伍在沙漠中行走,大家都步伐沉重,痛苦不堪,只有一人快乐地走着,别人问:“你为何如此惬意?”他笑着:“因为我带的东西最少。”

原来快乐简单,拥有少一点就可以了。

篇5:李贺生平

李贺(790~816) ,唐代诗人,字长吉,世人称他为“诗鬼”。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此称他为李昌谷。

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其父晋肃官位很低,家境也不富裕。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元和三、四年间,韩愈在洛阳,李贺往谒。据说,韩愈与皇甫湜曾一同回访,李贺写了有名的《高轩过》诗。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无奈“阖扇未开逢猰犬,那知坚都相草草”,礼部官员昏庸草率,李贺虽应举赴京、却未能应试,遭馋落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旋即因病辞官,回归昌谷。后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他一生体弱多病,二十七岁去世。因仕途失意,李贺终生郁郁不得志,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诗歌创作充满了深沉的苦闷。

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有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15年,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诗词《雁门太守行》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年级下语文版25课古诗5首之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李贺的诗

卷392_1 「追和何、谢铜雀妓」李贺

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石马卧新烟,忧来何所似。

歌声且潜弄,陵树风自起。长裾压高台,泪眼看花机。

卷392_2 「送秦光禄北征」李贺

北虏胶堪折,秋沙乱晓鼙。髯胡频犯塞,骄气似横霓。

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将军驰白马,豪彦骋雄材。

箭射欃枪落,旗悬日月低。榆稀山易见,甲重马频嘶。

天远星光没,沙平草叶齐。风吹云路火,雪污玉关泥。

屡断呼韩颈,曾然董卓脐。太常犹旧宠,光禄是新隮.

宝玦麒麟起,银壶狒狖啼。桃花连马发,彩絮扑鞍来。

呵臂悬金斗,当唇注玉罍。清苏和碎蚁,紫腻卷浮杯。

虎鞟先蒙马,鱼肠且断犀。zazb西旅狗,蹙额北方奚。

守帐然香暮,看鹰永夜栖。黄龙就别镜,青冢念阳台。

周处长桥役,侯调短弄哀。钱塘阶凤羽,正室擘鸾钗。

内子攀琪树,羌儿奏落梅。今朝擎剑去,何日刺蛟回。

卷392_25 「酬答二首」李贺

金鱼公子夹衫长,密装腰鞓割玉方。

行处春风随马尾,柳花偏打内家香。

雍州二月梅池春,御水??暖白蘋.试问酒旗歌板地,今朝谁是拗花人。

卷392_26 「画角东城」李贺

河转曙萧萧,鸦飞睥睨高。帆长摽越甸,壁冷挂吴刀。

淡菜生寒日,鲕鱼潠白涛。水花沾抹额,旗鼓夜迎潮。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嘲谢复继四首」

谁知泥忆云,望断梨花春。荷丝制机练,竹叶剪花裙。

月明啼阿姊,灯暗会良人。也识君夫婿,金鱼挂在身。

铜镜立青鸾,燕脂拂紫绵。腮花弄暗粉,眼尾泪侵寒。

碧玉破不复,瑶琴重拨弦。今日非昔日,何人敢正看。

洞房思不禁,蜂子作花心。灰暖残香炷,发冷青虫簪。

夜遥灯焰短,睡熟小屏深。好作鸳鸯梦,南城罢捣砧。

寻常轻宋玉,今日嫁文鸯。戟干横龙簴,刀环倚桂窗。

邀人裁半袖,端坐据胡床。泪湿红轮重,栖乌上井梁。

卷392_27 「昌谷读书示巴童」李贺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卷392_28 「巴童答」李贺

巨鼻宜山褐,庞眉入苦吟。非君唱乐府,谁识怨秋深。

卷392_29 「代崔家送客」李贺

行尽柳烟下,马蹄白翩翩。恐随行处尽,何忍重扬鞭。

卷392_30 「出城」李贺

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关水乘驴影,秦风帽带垂。

入乡试万里,无印自堪悲。卿卿忍相问,镜中双泪姿。

故里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当今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

篇6:过华清宫 李贺

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

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

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

过华清宫注音:

chūn yuè yè tí yā ,gōng lián gé yù huā 。

yún shēng zhū luò àn ,shí duàn zǐ qián xié 。

yù wǎn shèng cán lù ,yín dēng diǎn jiù shā 。

shǔ wáng wú jìn xìn ,quán shàng yǒu qín yá 。

过华清宫翻译:无

过华清宫字词解释:

1:华清宫:京兆昭应县有宫,在骊山下。贞观十八年置,{宗咸亨二年,名温泉宫。玄宗天六载,改名华清,委房管经理,?岩剔 薮以广游览焉。

2: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空室无人,只闻明月啼鸦,御花为宫帘所隔而已。

3:云生朱络暗:《方言》:“络,谓之格。” 朱络,朱色窗格也。

4:石断紫钱斜:石断苔生,言荒凉也。紫钱,苔藓之紫色者,形似钱。

5:玉碗盛残露:建章宫神明台,金铜仙人捧铜盘玉杯,承云表之露。《南史》:“沈K祭汉武茂陵,玉碗遂出人间。”狄嘧鞅D。

6:蜀王无近信: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有称蜀王者。

7:泉上有芹芽:有讽刺意。方扶南云:“泉,一作井。佳。用野人献芹事以慨无由,语意轻俊冷妙。”

过华清宫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起头两句“春月夜啼鸦,宫帘隔御花”,首联描写春夜的气氛。诗人从声音(听觉)和形象(视觉)两方面予以渲染。意思是说,在春天的夜晚,月色黯淡,寂寞、凄凉的宫中,传出似如哭啼的乌鸦声。在中国古代,人们都认为乌鸦是不祥物,经常用它来形容荒凉恐怖。如李商隐《隋宫》中对“隋堤”凄凉的描写:“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如此等等,都表现出凄凉的范围。接着的“宫帘隔御花”,“御花”即御前的苑花。在诗歌中,多用来比喻富贵荣华的生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而今的华清宫是那样的萧条,看不到昔日的繁华景象。一个“隔”字,不但从视觉上描写了眼前的华清宫凄凉萧瑟的景象,也表现出昔日的繁华景象已经不复存在,过眼云烟,一去不复返了。

接下去颔联“云生朱络暗,石断紫钱斜”,这一联承接第一联的凄凉的气氛,放大特写了宫室外边荒凉的景象。在艺术手法上,诗人运用了色彩描写,通过颜色的变化,突出了如今华清宫的荒凉、冷落、萧瑟。这一联的意思是,那荒凉的雾霭岚气,笼罩着宫殿,使朱红色的格子窗也显得那么黯淡无光,而石阶折断了,爬满了紫青色的苍苔。其中,上一句的“暗”字,不但描写出色彩的黯淡无光,而且也暗示了一种凄清的环境。下一句的“斜”字,不但表现出“石断”无人修的结果,也暗示了萧条的景象。诗人通过一“暗”一“斜”,从光彩和形象上,深入具体展示了如今的华清宫的景象,给人以无尽的形象空间。

接着颈联“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承上颔联一转,从宫室外边的满目荒芜的情形转到宫内,并通过两个出色的`细节,进一步展示了宫殿里边的冷落萧条的景象。(www.lz13.cn)这一联的意思是,桌子上,精致的玉碗里,还盛着残剩的酒液,而银灯上罩着的灯纱,污点斑斑,破旧不堪。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玉碗”与“残露”,“银灯”与“旧纱”,这样对比,就把昔日与今日联系起来,看到了如今宫殿里的冷落景象,而且营造了极为深邃的审美境界。特别是,诗人还注重了把最美的东西与悲情联系在一起,形成震撼人心的画面。这里,“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本身给人留下的画面就是不协调的,甚至是忍俊不禁的画面,然而,正是这样的画面,才更能激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和深沉的思考。

尾联“蜀王无近信,泉上有芹芽”,清人方扶南认为本诗“结句佳”,这是很正确的。这一联从表层意思来看,大概是说,逃到蜀地去的皇帝还没有音讯时,温泉就长出野芹的叶芽了。深究其意,从“无近信”来看,说明华清宫的凄凉不是今天始,而是由来已久,皇帝逃往蜀时已经开始凄凉。从“有芹芽”来看,含蓄地点明造成华清宫这样凄凉冷落的,正是那逃亡蜀地的皇帝。我们知道,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如此繁华,如此奢侈,使得皇帝“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而今却是“泉上有芹芽”的“篱落萧条尽日风”(白居易《村居》)的景象。

总之,这首诗从多方面来刻画出华清宫凄凉的景象。在写作中,诗人从气氛、宫殿内外落笔,把华清宫的冷落萧瑟写得悲切感人,营造出了蕴涵深沉的历史文化意蕴和诗人审美情感的意境。同时,在写法上,注重含蓄蕴藉,达到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审美效果。

李贺人物轶事:

李贺的小布袋究能装得下多少好诗。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卓吾在评论《水浒传》时曾指出:“非世上先有是事,即令文人面壁九年,呕血十石,亦何能至此哉!”这里所说“呕血”一事,跟晋代大名士阮籍因他母亲丧逝而喝酒二斗后,便大哭起来并“因吐血”之事大为不同。李卓吾所用的典故,正是唐人李商隐所写《李长吉传》里的李贺少年写诗故事。

李贺天才早熟,他在七岁时便写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当即就名动京城。其时担任吏部员外郎的大文豪韩愈及侍郎皇甫听说有这种奇事后,开始还不大相信,说:“要是古人,那还罢了;而今天居然有这样的奇人,那我们怎么能失之交臂呢?”说罢,二人便联袂着要去探访个究竟了。

见到李贺还是个小不点儿的孩子时,两位大人当即遂出题让他写作,以便验证李贺到底有无真才实学。这李贺却也并不惊慌,向两位大人深施一礼,然后便援笔写了一首在文学史足以流传的名作《高轩过》,这首古诗说的是: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韩愈他们见李贺诗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自信和渊博,谦虚和恭敬,是他们很久都没有见到过的,当即便惊喜万分地对之夸赞不已:“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哪!”从此,李贺的诗名传遍天下。!”在离开时,他们还热忱地邀请李贺到他们府第中作客。经过这次来访,李贺的诗名遂越发大了。但许多嫉妒李贺的人说他父亲名字叫“李晋肃”,其中的“晋”跟进士的“进”同音,那是“家讳”,是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这害得大文豪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辨》来为之辨解。然而,李贺此后的仕途竟因这些小人的恶意中伤,终究没能去参加进士考试,从而埋下了他一生生活中那辛酸和贫困的因子。

但李贺的写作状态却是使人感慨以至于赞叹的。他写诗不急着立题,而是先要到生活中去发现题材,挖掘题材。他经常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家中的小童子,边走边思索,一旦有了好句子或是来了灵感,他便把所想到的灵感火花急速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投进小童子所背负着的小锦囊里。一到家里,他连饭也来不及吃,遂从小锦囊里拿出他白天所投进去的断章零句,当即进行整理,并把它们写成一首首令人叫好的诗作。他母亲看到这种情况,既心疼又欣慰地说道:“唉,看来我这宝贝孩子写作时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才肯罢休的呀!你怎么竟连饭也要忘记了去吃呢?”

事实上,正是李贺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之中,所以他所创作的大量诗作都成为后人一再赞叹的对象。如: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五言绝句,绝大多数人在小学时就已读到过的。而人们面对那些恶劣环境下的现实时,动辄就会说“这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呀!”至于以前有人对知名作家余秋雨进行攻击时所集纳的一本名叫《石破天惊逗秋雨》的书,如同上述列举的,究其实,这书名如同上述所引诗句也都是李贺诗作中的句子。由此可见,李贺诗篇的应用机率至今仍是很高的。而李贺之所以能有这么个令人欣喜的结果,跟他当年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进行“呕心沥血”的创作态度大有关系。

篇7:李贺的诗词全集

【诗人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祖籍陇西,自称“陇西长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因称他为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郑王李亮的后裔,但其家已没落。他“细瘦通眉,长指爪”,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李贺父名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父讳不举进士,韩愈作《讳辨》鼓励李贺应试,但贺终不得登第。后来做了三年奉礼郎,郁郁不平。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得有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

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后辞官归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长治)依张彻一个时期。一生体弱多病,27岁逝世。李贺诗集,自编为四编本授予沈子明,收诗 223首。北宋以来流传的《李贺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数与自编的相同,而篇数不同,编次也很零乱,并非准确编年。又有5卷本的集子,是 4卷外加上《外集》1卷,诗23首,与4卷合计,共242首,篇数也和李贺自编的不同。5 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流传,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集名为《李长吉文集》,无外集。

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后两种原书今藏北京图书馆。注本最早的是南宋吴正子注,有日本印本和通行本流传。后有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姚文燮各家的评或注。还有陈本礼《协律钩玄》、黎简评本和吴汝纶评注本。1977年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将王琦《汇解》、姚文燮注及方世举批注三种评注本汇编、加以校点而成。另外,钱仲联有《读昌谷诗札记》和《李长吉诗永贞诗史发微》,考订诗的本事有新见。

1984年出版的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是兼年谱与诗注性质的新著,解诗与旧注多有不同。李贺生平,有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还有朱自清的《李贺年谱》和钱仲联的《李长吉年谱会笺》、《李贺年谱会笺》可资参考。

【唐朝李贺的著名诗句】

1、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2、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 ——李贺 《苏小小墓》

3、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 门,忆君 清泪 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4、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6、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李贺 《致酒行》

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李贺 《雁门太守行》

8、射虎不成重练箭,斩龙不断再磨刀 ——李贺

9、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诗歌题材】

李贺的.诗,据杜牧序,是自己编后交由集贤学士沈子明保存的,凡233首。宋以后,始则传诗四卷220首(古今学者均少作一首误计219首)。稍后,南宋吴正子作注,又据鲍钦止本增外集一卷,唐宋志皆称贺诗5卷。诗词《雁门太守行》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年级下语文版25课古诗5首之一。《李凭箜篌引》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欣赏》李贺一生,以诗为业。他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

借古讽今题材

他写这类作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早年家居昌谷,邻近洛阳到长安的大道,征调运输所必经,使他对人民所受重赋剥削,统治阶级所为淫奢恶行,有所见闻;后来京城羁旅,游历南北,贵族官僚的腐朽骄奢,宦官集团的乱政无能,藩镇割据的祸国殃民,贪官污吏的横行不法,下层人民的受苦受难,进一步激发诗人的愤慨。李贺所写这一类诗篇,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相当广阔,有的是直陈时事,有的是借古刺今:

① 隐射抨击永贞宫变的,如《汉唐姬饮酒歌》;

② 批判唐宪宗沉湎迷信、追求长生的,如《仙人》《昆仑使者》《神弦》《苦昼短》《官街鼓》。

发愤抒情题材

李贺有积极用世的政治怀抱,虽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缠身,存在“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华下作》)的消沉情绪,但也有许多诗篇反映对“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的官宦生活不满,表现“天荒地老无人识”的不平;他也不甘沉沦,发出“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豪言壮语,更满怀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雄心壮志。《赠陈商》、《送沈亚之歌》《野歌》《致酒行》等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诗歌列表】

001李凭箜篌引 002残丝曲 003还自会稽歌并序 004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005示弟 006竹 007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008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009七夕 010过华清宫 011送沈亚之歌并序 012咏怀二首 014追和柳恽 015春坊正字剑子歌 016贵公子夜阑曲 017雁门太守行 018大堤曲 019蜀国弦 020苏小小墓 021梦天 022唐儿歌 023绿章封事 024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 037天上谣 038浩歌 039秋来 040帝子歌 041秦王饮酒 042洛妹真珠 043李夫人歌 044走马引 045湘妃 046南园十三首 059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060古悠悠行 061黄头郎 062马诗二十三首 085申胡子(上咸下角)篥歌并序 086老夫采玉歌 087伤心行 088湖中曲 089黄家洞 090屏风曲 091南山田中行 092贵主征行乐 093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094罗浮山人与葛篇 095仁和里杂叙皇甫(氵是) 096宫娃歌 097堂堂 098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100致酒行 101长歌续短歌 102公莫舞歌并序 103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107恼公 108感讽五首 113三月过行宫 114追和何谢铜雀妓 115送秦光禄北征 116酬答二首 118画角东城 122昌谷读书示巴童

123代崔家送客 124出城 125莫种树 126将发 127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131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132难忘曲 133贾公闾贵婿曲 134夜饮朝眠曲 135王浚墓下作 136客游 137崇义里滞雨 138冯小怜 139赠陈商 140钓鱼诗 141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142答赠 143题赵生壁 144感春 145仙人 146河阳歌 147花游曲并序 148春昼 149安乐宫 150蝴蝶飞(一作蝴蝶舞) 151梁公子 152牡丹种曲 153后园凿井歌 154开愁歌 155秦宫诗并序 156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157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158房中思 159石城晓 160苦昼短 161章和二年中 162春归昌谷 163昌谷诗 164铜驼悲 165自昌谷到洛后门 166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167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 168艾如张 169上云乐

篇8:李贺的昌谷家山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李贺

这首古风,是中唐诗人李贺在就任朝廷奉礼郎后,怀念家山昌谷时所作。在群峰并峙的中唐诗坛上,李贺是位极富特色并对后人产生极大影响的青年诗人。他一生年促命短,只活了二十七岁(790-816);但却是一位神童,据说他七岁即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师”。当时著名的大诗人韩愈就同皇甫湜一道慕名去看望过他,他当着两位大诗人的面,写了一首古风《高轩过》,记录咏歌此事的经过,而且把两人奇特瘦硬的诗风加以形象概括,使得两位大诗人诧不已,“二公大惊,亲为束发”(《新唐书·本传》),并结下终生忘年交。李贺不但年初命短,身体也瘦弱不堪,史称他“细瘦通眉,长指爪”,他自己也说是整日与药罐子为伴,而且早衰,不到十八岁就已出现白发,并且一根根往下掉。

在短短的一生当中,生活道路异常坎坷:他虽是个皇族,为陇西郑王李亮之后,但家道早已中落。其父李晋肃是个官卑职微的“边上从事”,晚年当过一段时间县令,在李贺刚踏上人生之旅时即已去世,留下他和母亲、姐姐和弟弟一家四口靠着几亩薄田度日。他曾在诗中描叙家中的困苦:可以说是一贫如洗,风雨之夜,伴随着舂声的,是差吏前来收租的敲门声;甚至连唯一的幼弟都养不活,要送到江南去谋生。自己在仕途上也是困踬一生、地位低下:他本可通过科举而获朝堂之位,但因惧社会流言,避父亲“晋肃”讳而不去应试,尽管韩愈专门为他写了《讳辩》,鼓励他反抗流俗,前去应试。但出于性格的敏感怯懦,他始终不敢去应试,到头来只能凭皇族的身份去充当个“臣妾气态间”的奉礼郎,郁郁不得志终生。这首《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就写于奉礼郎的任上。

李贺为人虽瘦弱多病,但为人志向远大,渴望建功立业:“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至酒行》),结束当时的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不息为国捐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但是,因为这个荒唐的“避讳”,阻断了李贺的仕途,也使李贺无法实现“提携玉龙为君死”报国之志。加上生活艰难,作为长子的李贺必须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宪宗元和六年(811),迫于生计,李贺离开家乡到京城长安去担任一个叫作奉礼郎的小官。奉礼郎属太常卿,原称治礼郎,唐高宗时,因避李治名讳,改称奉礼郎。主要掌管朝廷朝会、祭祀之礼仪,一般由皇族担任。李贺因为是李唐王朝远亲,所以被选取担任此职。因为这个职务属于门荫,地位又低,从九品,位卑职微,任上又无可事事,所以李贺非常压抑。他当时住在长安崇义里,曾写了首《崇义里滞雨》,很能反映他担任奉礼郎时的处境和心境: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壮志成空,愁恨不已。加上穷困孤独,自己的心境也像是阴暗的里巷和淅沥不断的秋雨一样,这与《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所要抒发和表达的情感相近。只不过后者更强调家山的美好和对故乡的怀念。诗人将昔日在家山品茶饮酒的悠闲自在景与眼前退衙回来闭门独坐的孤独以及“鹤病悔游秦”的病痛相互比照,旨在强调身在仕途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喟叹。失落加上乡愁,更增添几分愁苦,也更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诗题中提到的“忆昌谷山居”即是诗人的故乡所在地。昌谷,位于今日洛阳西南宜阳县境内。今日的宜阳,显得偏僻和贫穷,但在隋唐时期,此地则是江淮粮赋陆路和漕运的重要中转站。其中李贺居家的三乡驿(今名三乡乡),是当时从洛阳通往长安大道上的一座重要驿站。为唐代诸帝东巡必经之地,在此建有连昌宫、兰昌宫等行宫,武则天、唐玄宗都曾在此驻跸,其中的连昌宫更因元稹的《连昌宫词》而闻名千古。

三乡所在地昌谷,是两山间的一块谷地,是个水陆交汇、山川形胜之处,昌谷北有凤翼山、汉山,南有女几山、梅鹿山,昌涧水从凤翼山和汉山间缓缓穿过昌谷向东南流注洛水。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中原经济由于安史之乱后遭到极大破坏,唐王朝的财赋主要取自东南,这里又是江南漕运的主要中转站,宪宗元和年间“每岁运江淮米五十万斛,至河阴留十万,四十万送渭仓”(《旧唐书·食货志下》),其经济地位的重要,可以想象。

昌谷不仅水陆交汇,也是山川形胜之处,在唐代也是个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涧水两岸水草丰茂、杨柳婆娑,汉山也是“周围十里,古柏苍然”,“林壑茂美”(《宜阳县志·山川》)。附近的汉山上有汉光武庙,刘秀曾在此收编投降的赤眉军(《重修汉光武庙记》);对面的女几山上有兰香女神庙,有着“女几化石”的神话传说。所以在唐代,昌谷也是个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据《新唐书·地理志》:唐代诸帝东巡,三乡驿为必经之地,唐玄宗还在三乡驿题过诗,题为《望女几山》。

除帝王在此驻跸外,诗文名家张九龄、韩愈、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都游过昌谷。梅鹿山上至今还存有刻着皇甫湜姓名的古碑,为清康熙四十六年立。张九龄是作为宰相陪同玄宗东巡止息于三乡驿的,并对玄宗题诗有首和诗,题为《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刘禹锡游览昌谷时玄宗的题诗仍在,刘还为此写了一首诗抒发感慨,题为《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李贺故居具体在何处,古人未言及,今人多歧说。

上一篇:门诊口腔专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鲁滨逊漂流记小学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