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2024-05-14

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精选6篇)

篇1: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近日,河南省科技厅副厅长童孟进,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处长王占波、副处长杨梦琳一行莅临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就该院肿瘤表观遗传学实验室申报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工作、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开展工作进行了考察和指导。

考察结束后,童副厅长一行与校院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周志立副校长致辞,他对童副厅长一行莅临调研和指导工作表示欢迎,对省科技厅多年来给予河科大的关心、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希望科技厅对河科大第一附属医院的科研工作、平台和项目建设给予更多的帮助。

听取汇报后,童孟进副厅长对一附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并表示,省科技厅将大力支持医院的重点实验室建设,使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实验室装修设计,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实验室家具,实验室系统工程,选择深圳VOLAB沃尔莱博实验室龙头企业,中国实验室行业教父,十年行业经验,上万成功案列,千家国内知名品牌成功案列,选择创美,选择安心!期待您携手与我们合作,我们将给您最优质的服务。

篇2: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为加强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根据《福建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闽卫医政函﹝2018﹞146号)精神及市、区卫计主管部门部署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建设,进一步落实《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国卫办医发﹝2016﹞122号),提升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到2020年,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达到《推荐标准》要求,争取2-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二、建设内容

按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要求,在现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职业病科等一级诊疗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和实际需求,逐步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妇科、产科、泌尿外科等二级诊疗科目。重点加强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等五大临床核心专科和精神科、康 复医学科、新生儿科、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科等五大临床薄弱学科。加强手术室建设,按国家标准建设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

(一)加强人才建设。积极培养或引进医院急需关键薄弱学科带头人,根据学科特点和要求,每个学科建立一支独立的学科团队,培养4-5名业务骨干。每年选送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参加省内外相关专业诊疗技术培训。优先选派急需关键薄弱学科骨干参加培训。

(二)完善设施设备。根据《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结合临床需求,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齐配足医院病区病房基本设备设施以及专科设备。至2020年,医院购置64排螺旋CT一台、1.5T磁共振1台、DSA1台,新增彩超2台、C臂机、关节镜、呼吸机等设备。

(三)提升技术水平。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重点提升微创手术、复杂疾病诊断及三级医院下转患者接续治疗等3个方面能力。

(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落实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有明确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院科两级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控制、评估和监测,实施医疗服务全过程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临床科室认真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分级护理、会诊、值班和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查对、手术安全核查、手术分级管理、危急值报告、病历书写与病历管理、抗 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审核等医疗管理核心制度。

(五)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树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医疗风险防范机制,有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领导组织和主管部门,并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和预警制度,定期分析医疗安全风险,及时反馈临床科室;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细化到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责任到人。

(六)规范诊疗服务。加强临床路径管理,继续完善医院现有的临床路径管理,2018年规范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出院人数占总出院人数的10%,2019年达到35%,2020年达到50%以上。积极与基层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分级诊疗工作。

四、工作措施

1、成立提升专科服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及工作计划,检查监督各项工作完成情况,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制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计划,按计划逐步完成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工作。

3、对于重点提升的专科给予经费上的保障,优先配备所需的设备及设施,同时在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上予以倾斜。

五、实施步骤

(一)计划阶段(2018年4月-5月底)根据《福建省县级医院临床专科服务能力提升建设工作方案》,对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查找医院的差距和缺项,组织有关职能科室、临床科室负责人,制定本院专科能力提升建设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

(二)实施阶段(2018年6月-2020年5月)。1、2018年6月—2018年12月:完善重症医学科和急诊科独立建制,建立康复医学科病房,设置10张床位,配齐人员及设备。完成血液透析中心、新生儿重症病房的建设。2、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完成病理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及影像中心建设。按照标准完成脑卒中中心建设。3、2019年6月—2020年5月 :在一级诊疗科目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服务人口和实际需求,开设独立的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骨科等二级诊疗科目。

(三)考核评估(2020年6月-10月)。

2020年6月30日前,对照《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全面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提交上级卫计主管部门,接受卫计主管部门验收评估。

五、工作要求

1、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明确工作重点,组织分工,安排部署相关工作。

2、各有关职能科室要根据《实施方案》对相关专科进行重点管理,检查、督促各项工作完成情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篇3: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 具体做法

1.1 确立平台建设指导思想

以“整合、共享、服务、创新、提高”为指导思想,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下,有效整合卫生科技资源,改善卫生科技创新环境和科研实验条件,为促进医院乃至全市卫生科技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强有力的支持。

1.1.1 建立协作共享的创新机制。

依据全市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对现有卫生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实行整合、重组与优化,充分激活存量资源、有效扩充增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积极探索卫生科技资源协作共享的管理体制、运行模式与运作机制,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1.1.2 建立多种模式的服务体系。

实行医学研究中心的开放共享和创新服务,积极探索多种形式服务的管理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研究人员的要求,使卫生科技创新平台在服务中壮大,在创新中发展,成为全市卫生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体系。

1.1.3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卫生科技需求和现有资源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卫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

1.1.4 政府主导,多方共建。

发挥政府对公共科技资源供给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卫生系统及系统外相关单位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参与卫生科技资源整合与公共平台建设的合力。

1.2 明确创新平台的建设目标

1.2.1 近期目标:

完成平台建设的基础工作,建设一批符合国家标准的重点医学研究实验室,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为医院和全市相关科研项目的实验室研究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为医学院校的临床教学和研究生课题研修提供实验室条件与科研指导;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和一支高水平的学术科研团队,并吸引更多的优秀创新人才为当地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1.2.2 远期目标:

至2012年,进一步整合、完善卫生科技资源,建立与国内外相关一流实验室的合作、交流与互访,使卫生科技创新平台成为提供科研基础条件、设计重大创新课题、承担科技攻关任务、实施创新技术推广、锻炼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载体,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适应卫生科技创新需求和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

1.3 创新平台的建设内容

以本医院分子医学中心、病理科等为基本的技术支持和基础条件,有效整合和引入当地医学院校、其他医疗卫生单位的先进技术和人才优势,建立动物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和综合标本库等相关的实验室子平台。

1.3.1 动物实验室主要包括小型实验动物饲养、动物实验研究、实验人员培训等三大基础服务,为全市科研教学工作提供标准化动物实验室、技术指导和管理服务。

1.3.2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主要开展核酸、蛋白质分子水平的研究,包括:基因体外扩增、基因克隆、基因体外表达、蛋白文库的构建、酶联免疫学检测、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免疫印记技术、West Blot技术、定量和定性PCR技术等。

1.3.3 形态学实验室主要开展大体标本处理、常规组织形态学、超微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子原位杂交、基因突变检测、组织芯片制备、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等研究。

1.3.4 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主要开展细胞体外培养、人类染色体检查、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RNA干扰、流式细胞术检测等实验室研究。

1.4 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1.4.1 运行机制。

成立医学研究中心领导小组,负责总平台建设的重大决策,协调解决平台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负责各实验室的协调管理和考核。组建以各实验室平台负责人和若干研究员组成的团队,具体负责本实验室的科研业务指导和实验室运行管理。

1.4.2 管理服务模式。

医学研究中心采用了三种服务模式,即:(1)自助式服务模式。医学研究中心提供研究条件课题组成员进驻研究中心,在研究中心技术人员协助下,自行完成研究工作。(2)委托式服务模式。课题组将实验部分或全部内容委托给研究中心,由研究中心技术人员组织实施,完成相应科研任务。(3)合作式服务模式:研究中心技术人员与课题组合作,作为课题组成员完成部分科研内容。

2 建设成效

通过科研平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医院共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154项,达到医院科研立项高峰,其中省科技计划项目8项,省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部共建项目2项,浙江省钱江人才项目1项,省级计划项目的承担开创了我市医疗卫生系统之先河,部分当时为全省地市级医院之唯一,获省、市成果奖励94项次,其中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填补了绍兴市医疗卫生系统在省级成果获奖上的空白;获得专利12项,SCI收录论文31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体科研学术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良好的科技创新条件,浓厚的学术氛围,培养和聚集了一批优秀中青年科研人才。近年来,我院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绍兴市高级专家”称号2人;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4人,第三层次2人,绍兴市第七批市级拔尖人才2人,后备拔尖人才21人;入选“绍兴名医”4人、“绍兴市名中医”1人,“绍兴市职业技能带头人”1人。引进海外高端医学人才1人,博士后、博士7人。

3 体会

3.1 科研平台是科研实践活动的基础

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是实践性极强的工作,科研平台是这些实践活动的基础[2],科研环境和条件的改善,有效地促进了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向高水平发展。近几年,我院整体科研学术水平有了突破性的提升,首次承担了省级和市级重大重要科研项目,培养和挖掘了医务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提高医院整体医教研实力、缩短与省级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的差距发挥了重大作用。

3.2 充分利用地市级医院丰富的病人资源优势

地市级医院丰富的病人资源优势的充分利用,既有效地解决了工研矛盾,又能根据医院确立的发展目标和研究方向,着力解决临床上有待攻克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基层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大量的临床诊治工作,科研平台,让临床科研人员可以在完成繁重的临床工作之余,抽出空隙时间完成或参与科研工作。

3.3 搭建院级临床科研平台,培养、吸引、留住了人才

搭建院级临床科研平台,使科研人员有实实在在的科研项目和基地,培养、吸引、留住了人才[3]。科学研究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一种探讨式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给研究者搭建一个平台,才能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自身的价值。科研平台可以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成长提供最佳的空间,有了这个科研平台,可以培养自己的科研人才,引进、吸收一批素质较高的外来人才,建立并锻造出一支自己的科研团队,让更多的优秀医学科研工作者汇集在这个平台上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3.4 科研平台的共享共用,有效提升了医院的科研水平和整体创新实力

建立开放合作式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医院科技创新体系有效运作的必然要求[1]。在协作精神越来越被人们关注,科研活动越来越需要同一领域、相关领域专家齐心协力共同攻关的今天,只有整个资源体系交叉使用、互相开放,才能更好地完成一种资源、一个设备不能独立完成的科研任务,科研平台的共享共用,互相协作可有效提升医院的科研水平和整体创新实力,促进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向高水平发展。

摘要:科技创新是医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保持医院前进不竭的动力,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医院的发展。科研平台是医院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是培养、吸引科技创新人才,锻造科研团队的基地。文章结合实践阐述了绍兴市人民医院在科技创新中注重科研平台的构建,以及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在促进医院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院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研平台,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卫生科技资源

参考文献

[1]郁卫刚,唐铭燕,陈国强,等.科研平台构建在医院发展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6):410-411.

[2]张美冬,章荣德,袁德军.高校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41(3):49-52.

篇4: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少集群仅仅是相关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缺乏产业链上的紧密合作关系,重产品配套轻技术创新,主要是依赖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尚未建立基于创新的竞争优势。在这方面,法国的竞争力集群计划享誉全球,法国政府把产业集群作为推动产业集聚、企业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主要措施是实施竞争力集群项目计划,把竞争力集群作为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法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产业链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是竞争力集群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深入了解法国做法和经验,可以为提高我国促进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水平,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一、法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法国竞争力集群的概念

法国竞争力集群,指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特定产业相关的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公立或私营研究所(实验室)、教育机构等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协同研发创新项目,以提高集群的竞争力。这种合作一般以共同的市场或科技研究领域为基础,寻求提高竞争力所需的最大范围的优势互补。

竞争力集群是2004年9月法国领土整治和发展部际委员会(CIADT)发起的一项工作计划,致力创新,其主要目标有3个:一是增加发明创造,增强企业、研究机构、培训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二是支持和发展创新活动,创造地方性就业机会;三是提高地方吸引力,增强法国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集群由CIADT招标遴选,各大区议会经济发展部门或当地工商会、协会等组织申报创建。

(二)法国竞争力集群发展概况

法国竞争力集群被称为“企业+实验室”创新模式,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节省研发投入,是法国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力的最大特色和亮点,效果显著。至今法国共创建71个竞争力集群,2011年平均每个竞争力集群有187个成员,比2008年增加50%。其中,企业成员(以工业企业为主)占成员总量的53%。竞争力集群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特点。

1、具有一定地域范围

竞争力集群一般在一个大区内,但也有部分集群覆盖几个大区(这种情况下,集群由一个大区主导,其它大区作为集群分部)。如巴黎大区汽车竞争力集群位于下诺曼底大区,在上诺曼底大区和巴黎大区设有分部。

2、突出当地产业优势

如巴黎大区汽车竞争力集群汇集了全法国70%关于汽车研发的项目。图卢兹航空航天竞争力集群是空客总部所在地,聚集大量航空航天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零部件生产商。

3、整合所有规模的企业、研究所(实验室)、教育机构等

如巴黎大区汽车竞争力集群共有343个成员,其中包括71个大型企业,184个中小型企业,52个研究所(实验室),21个高等院校等。图卢兹航空航天竞争力集群共637个成员,其中有337个中小企业。

4、通过联合研发创新项目提高集群竞争力

如巴黎大区汽车竞争力集群自2006年至今,共实施305个联合研发项目,其中148个项目得到高达3亿欧元的政府资助。图卢兹航空航天竞争力集群自2006年至今,共实施598个联合研发项目,其中321个项目总投资8.47亿欧元,涉及1600多个参与者,得到政府资助3.59亿欧元(41%来自FUI),其中中小企业获得1亿欧元。

5、突出中小企业的参与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在所有竞争力集群成员中,中小企业占企业成员数量的71%,获得财政资金对集群资助额的64%。里昂纺织竞争力集群平均每个创新项目有6.9个参与者,其中包括3—4个中小企业,1个大型/中型企业,2—3个研究所/实验室。巴黎大区汽车竞争力集群推出专门帮扶中小企业的Moveo-PME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指导和促进中小企业更多参与联合研发项目;促进建立并简化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合作关系;协助中小企业与相关机构、新闻界的技术交流;与政府协商推出便利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模式等。

(三)法国竞争力集群的管理方式

1、国家层面:设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和部际统一基金

为有效支持竞争力集群发展,法国建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将分散在多个不同部门的相关扶持资金集中起来,设立部际统一基金(FUI),统一规划使用。FUI每年面向竞争力集群发布1—2次重点领域研发项目招标计划,集群内成员联合向所在集群申报项目,集群审核遴选后上报FUI,FUI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各集群申报的项目统一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资助以及补助比例。FUI资助条件包括:一是研发项目至少由2家以上企业和研究所(实验室)或教育机构等集群成员联合实施;二是必须有中小企业参与;三是投资规模75万欧元以上;四是具有可预测的中期经济效益;五是研发项目被集群认可。2005—2011年,FUI已发布16次招标计划。竞争力集群共完成1042个研发项目,总投资57亿欧元,其中FUI补助12.5亿欧元。此外,法国科研署(ANR)也会向集群大型研发项目提供资助。

为加强不同集群间的交流和合作,法国政府还不定期组织全国竞争力集群交流研讨会,推动集群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国际化等方面经验共享。2006年至今共组织10次全国性交流活动。

2、地方政府层面:积极培育和支持本地集群发展

法国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竞争力集群计划,并在提高法国整体竞争力目标导向下,把培育和支持本地集群的发展,作为创造地方性就业机会、活跃地区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区议会均对竞争力集群给予补助资金、提供场地设施等方面支持。

3、集群层面:为集群成员创新活动提供全面服务

每个集群的管理机构均是依照法国《协会法》成立的协会性质组织,可称之管委会,其主席及主要管理人员由集群成员选举代表组成,包括大型企业代表、中小企业代表、研究所(实验室)代表、教育机构代表等。集群专职工作人员较少,例如巴黎大区汽车竞争力集群有12个工作人员,里昂纺织竞争力集群有6个工作人员。集群的运营经费主要来自成员缴纳会费及政府招标项目资助,例如里昂纺织竞争力集群运营经费60%来自大区和中央政府招标项目资助,40%来自会员会费。集群管委会的主要任务:一是组织成员单位开展研发创新项目,审核项目并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定期组织项目评估和审计等;二是全程陪伴企业创新,从寻找创新机会和合作伙伴,到协助解决创新中的融资、法律、知识产权等问题;三是组织成员开展培训和商务活动如研讨会、市场推广活动等。endprint

(四)法国政府提高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措施

法国竞争力集群政策目标是引导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及研究机构、教育机构等协同研发,通过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其竞争力。扶持政策重点在于解决研发创新活动中的资金瓶颈。

1、对集群联合研发项目的资金支持

资金支持来自国家层面FUI和地方政府创新资金。FUI对同一研发项目中不同参与者的补助比例不同:对中小型企业研发费用最高补助比例为45%(集群外的中小型企业最高补助30%),对中型企业最高补助30%,对大型企业最高补助25%,对研究所(实验室)最高补助100%。地方政府则根据集群项目评估情况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决定资助与否。

2、以购买服务方式对竞争力集群组织的主题活动给予支持

特别是提高集群内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活动。

3、推动相关机构对竞争力集群提供帮助,搭建合作伙伴关系

包括:法国国家科研署(ANR)为集群研发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法国国家投资银行支持集群的创新平台项目。

4、帮助竞争力集群及成员单位寻找最好的国际合作伙伴,建立技术创新合作伙伴关系

(五)重视对竞争力集群政策的评估和调整

法国政府非常重视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以及时总结经验和问题,对政策进行调优,竞争力集群政策也不例外。法国把竞争力集群政策分为3个阶段。

1、竞争力集群政策1.0阶段(2005—2008年)

主要是建立集群并实施财政资助政策,实现集群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布局。经过两轮招标遴选,共命名71家竞争力集群。2008年底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各个集群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建议对发展不力的13家要求整改。

2、竞争力集群政策2.0阶段(2009—2012年)

2010年对整改后的7家集群重新给予竞争力集群命名,另外6家则被取消;同时新遴选6家集群。建立集群绩效考核制度,每两年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各个集群发展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考核指标以新增就业情况为主,辅助指标包括提高集群影响力(如新增成员,吸引外资等),为集群成员提供信息、培训、市场推广等服务情况。这一阶段还大力发展集群的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小规模实验室等提供共享资源。

法国政府认为,取消6家竞争力集群命名,并不代表该项政策的失败或对发展不力集群的制裁,只是表明竞争力集群并非实现所有国家政策目标的通用解决方案,在某些情况下,仍应探讨其它更适合的政策选择。法国政府将这些集群并入主题领域相近的其它竞争力集群,继续给予支持。

3、竞争力集群政策3.0阶段(2013—2020年)

法国政府通过加强跨部门交流协作,加强与欧盟集群发展战略配合,加强对集群的战略管理,加强部际统一基金FUI的作用,重申提高法国工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增强研发项目的经济可行性,重点鼓励发展持续性的项目,注重研发项目的产业化市场化。

二、对我国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建议

(一)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目前,全国各地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工作形式及重点不同,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都在探索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建议加强调查研究,总结和吸纳各地经验,在国家层面研究制定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能力提升的有关政策,把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作为推动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通过规划引领,从产业、空间、组织等层面明确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二)培育和创建国家中小企业重点产业集群,提升集群的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围绕创新能力、产业集聚度、成长性、产业链、公共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管理规范等方面,制定国家重点产业集群培育和创建标准,在各地区、各行业已经开展的产业集群培育和认定工作的基础上,着力培育和创建国家重点产业集群,提升集群的发展能力。制定集群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定期组织第三方评估机构对集群发展绩效进行考核,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优胜劣汰。

(三)建立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引导集群创新发展

以重点产业集群为载体,整合中小企业有关创新、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工作,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支持产业集群通过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合作创新,形成中小企业创新与大企业需求相配套、中小企业产业化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研创新相衔接、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创新体系,提升集群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四)鼓励和支持合作创新,助推集群持续成长

把推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作为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力的中心任务,以合作创新为核心,着重加强产业链上大中小企业合作、产学研合作,推动大企业向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市场合作机会及经验分享。鼓励和支持在产业集群内设立联合研发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科技孵化器、博士后流动站等,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集群集聚,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将产业集群打造成为技术创新的核心区、品牌集中地、人才聚集地和技术高地,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支撑集群创新发展

篇5: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龙山区福镇路小学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对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是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能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加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和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宣传教育。发挥未成年人在家庭和社区科普宣传中对成年人的独特影响作用。

科普实验室的建设,是向学生进行科普知识宣传、进行科学实验、制作、发明、创造的场所。通过各种活动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科普实验室进行参观、做实验、制作、发明、创造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科普实验室的布置与器材配备方案

1、科普实验室的布置

①科学知识普及画廊,包括古代的四大发明、现代的航空航天技术以及人类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科学成果等,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②立体化的航模展示。飞机模型、船只模型、汽车模型立体化地展示在科普实验室的墙面,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飞机、船、汽车的型号功能。使学生对这些交通工具有更加具体地了解。

③宇宙中的八大行星、太阳系、银河系等科学知识通过大幅的喷绘展示在实验室的棚顶,引领学生走进太空,走进科学世界。

④神秘的地下矿藏通过一幅幅图片展示在喷绘布上,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矿产资源。

⑤手工制作区的展板上展示的是学生的粘贴作品,下面的展示台上是学生和教师的小发明、小制作。

⑥科学实验工作台

生物展示台――展示与生物相关的标本,直观地了解生物的生长繁殖过程。科学实验教具展示台――展示科学实验的教具,便于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实验原理。

奇思妙想工作台――提供小学生进行发明创造设计的场所。

科学制作工作台――提供小学生进行科学制作的场所。

2、器材配备

①实验室可供学生做实验的实验器材。

②根据学生实验需要购置的实验用品。

③师生共同在生活中收集的实验用品。

④师生共同自制教学具。

三、科普实验室的使用

1、科学课时间由教师带领到科普实验室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2、成立科学兴趣小组到科普实验室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① 创意生活组——对生活中的常用物品进行再创造,设计出更有创意的生活用品。

② 小小发明组——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发明出有价值的科技作品。

③ 趣味实验组――教师提供趣味性很强的实验方案或制作方案,供学生选择到科普实验室来做实验。

④ 趣味种植组――对感兴趣的植物进行种植、栽培,定期观察并拿到科普实验室进行交流展示。

3、科普实验室开放的时间为周一到周五中午和第八节课。

四、科普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1、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且对科学探究有兴趣的教师担任科普实验室的辅导老师。、定期开展辅导经验交流。

3、邀请校外有关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工作。

4、定期派出到相关学校取经学习。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科普实验室建设阶段:(2010.10——12月)

1、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以“科学与我们”为主题开展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的科学水平和科学方面的兴趣。

3、确定科普实验室的布置方案,进行实验室的布置与完善。

4、确定实验仪器的购置项目,配齐相关的仪器设备。

5、制定好科普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3——2012.12)

1、配备开放性实验室的指导老师。

2、组织学生定期到科普实验室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

3、通过科普手抄报、科普书籍阅读、科普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4、组建各年级的科学兴趣小组。

5、由指导教师有计划指导兴趣小组的学生到科普实验室开展活动。

6、展示学生的研究、实验和发明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2012.12)

1、总结在科普实验室建设使用中的经验,形成论文。

2、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测,形成报告。

3、对学生的小发明、小创造进行展示、申报。

六、研究人员分工

1、赵刚,校长,负责课题的策划与指导

2、李佳霖,教学校长,负责科普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制定及实施。

3、赵宇,教导主任,负责科普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制定及实施。

4、刘新峰,科学教师,负责课题方案的设计与策划、实施与调控等有关具体工作

5、葛宝珠,科学教师,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及相关活动的组织

6、郭文丽,科学教师,负责具体实施工作及相关活动的组织

篇6:支持医院实验室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的行为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能力。它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技术概念。由此可知,创新是医院搏击市场、迎接挑战、抢抓机遇、赢得发展的根本保证。医院要保持自己的领先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关键在于创新[1]。科技创新是各医院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寻发展的重要工作。为了贯彻落实“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医学科研工作更快发展[2],医院采取变革管理的理念推动科研创新。

2 变革管理与医院科研创新的涵义及相互关系

变化、变革是永恒的主题,从自然科学角度看,世界万物总是在变化的;从社会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组织和机构总是处在变革的状态,变革反映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它是组织特性的一个体现[3]。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我们无法左右变革,我们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这种观点充分表明,环境是多变的,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变革管理才能保证医院科研的领先地位。

目前,中国医院建设正面临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内涵型的转变,创新已逐渐成为医院发展的核心内涵,大型综合医院出于生存和发展的考虑,必将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发挥自身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型综合医院必须面对并积极解决的重要课题[4]。

3 变革管理提升医院科研创新的必要性

无锡市人民医院是由原市一院、儿童医院和五院全建制整合组建而成的公立医院。定位为立足无锡、面向苏南、省内领先、全国一流的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将用5年的时间建设成为省内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用10年的时间建设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医院启用之初,提出了“创新机制、调整结构、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大科技创新,医院针对管理环节,审时度势,对传统的环节进行变革。

4 医院变革管理实施的八条措施

4.1 成立片区科教管理委员会

医院创新成立片区科教管理委员会即内科、外科、妇儿、门诊医技四个片区,协助落实科教各项工作,并将临床的科教工作问题反馈至科教处。

4.2 确立科教工作责任人

确立由科正主任为科教工作责任人,将科教工作任务列入科室的绩效考核中,同时与科主任的年终考核挂钩,以上均列入科室年度目标任务书中。

4.3 调整医院科研管理政策机制

调整医院科研管理政策机制,大力提升激励措施,与既往相比,大幅度提高了高级别的论文奖励,同时报销统计源级别以上的论文版面费,鼓励投高级别、高质量的文章;课题立项费的30%奖励给个人;高级别的奖项奖励费用远高于低级别的奖项。

4.4 建立硕、博科研资助专项基金

建立硕、博科研资助专项基金,对博士申报基金项目、硕士申报项目建立优秀青年、博士课题专项基金,扶持和培育资助课题预试验。根据医院发展和专科建议需求,继续开展“一研一题”项目资助管理。

4.5 重点项目重点扶持

对于2010年申报的重大项目(如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省科技进步奖等),医院成立专项申报小组并从人员、资金上给予极力扶持。

4.6 给予优秀人才双重奖励

对于科研优秀人才大力宣传并培养,树立医院优秀典型,并予精神、物质双重奖励。

4.7 加强医院骨干的培训

选送科室骨干去国外和国内著名医院进修、培训、院校合作、一对一结对、交流、学习等,鼓励临床科室参加会议及学术活动,并报销相关费用。

4.8 传达远景规划,统一全院医务人员思想

借助开早会、院月会、医院内部办公网等途径,把新的远景规划策略传达到全院各个科室,统一全院医务人员思想,以便贯彻实施。

5 实施全方位的变革管理措施的情况与成效

经过医院积极的科研创新举措,2010年医院在科教方面总共投入了450万人民币,医务人员国内进修46名,国外进修18名,外出学术交流101名;在课题立项获得成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333项目1项、省卫生厅面上项目1项、市级46项;医院科研成果硕果累累: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7项、省、市新技术引进奖各8项;2010年论文发表情况:总计932篇,SCI 22篇,核心统计源以上论文521篇。

6 变革管理提升医院科研创新的几点思考

6.1 反馈变革效果推动医院科研创新

把新的方法制度化,明确新的行为方式与医院成功之间的关系建立能够确保变革顺利发展的方法和制度。将取得优异成果的医务人员树立为典型,来激励改革进程;将医院的科研成果进行宣传,使得医院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从而在全院医务人员心中升起自豪感,进一步激励医务人员深化变革、保持科研创新的思想。

6.2 从个人、科室、医院三个层面促进变革管理

目前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工作繁忙,对于医生个体来说,衡量自己、仔细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从而定位自己是科研型还是临床型,以此确定自己的发展重点,并有针对性的对弱项进行充电。对于科室来说,一个科室就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各有优势,发挥各自特长,平衡利益、学习和培训机会,将业务和科研有机整合,人员各有分工,从而获得科研、临床双丰收。医院层面则需从大局出发,临床业务是基础,但需要科研创新来夯实提升业务,并以科研为平台,做大做强新的技术、新的项目,使得医院业务进入良性循环。因此,科研创新和临床不但不矛盾,反而是相互促进的两个面,医院的各个层面也被调动起来,从而使得变革持续发展,永葆科研创新的生命力。

6.3 管理者地决策、科研管理思维起着主要引导作用

要想顺利推动变革管理,医院管理层必须首先认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转化科研管理思维,形成由院长亲自抓科研创新,分管院长组织实施,职能处室具体实施协调管理,各科主任负责本科科研创新的三级管理队伍。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理论修养,熟悉并掌握国家整体科技规划,为确定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超前的信息运用和决策能力[5],带领医院的科研团队不断创造、超越自身。

6.4 加强团队合作的能动创新理念是变革管理的原动力

将自我创新能力与协作原则有效结合,员工之间坦诚相待,团结合作,互相支持,从而产生综合优势,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活力。创新理念反映在医院体制、管理和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要有超前的战略思想,是医院变革管理进行的动力,促进科研创新的发展。

摘要:地市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如何能在全省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坚持自己的特色、提高自己的行业地位,一直是医院要考虑的战略首要问题,而科研创新能力可以指导医学实践、引领医院快速发展。本文就变革管理的角度,对医院采取措施提高医院科研能力的做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变革管理,医院,科研创新

参考文献

[1]吉建伟,朱华淳.以技术创新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J].2010,23(3):157-158.

[2]吉建伟,朱华淳,陈国千.医院科研实验平台的构建.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J].2009,22(6):362-363.

[3]胡向军.变革观的建立以及对研究所变革的思考.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J].2011,24(2):75-79.

[4]甘露,陈俊国,徐迪雄等.大型综合医院科技持续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J].2010,23(4):241-245.

上一篇:简爱读后感初中生800字下一篇:古筝兴趣小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