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配镜原则

2024-04-18

近视配镜原则(通用8篇)

篇1:近视配镜原则

年龄在15岁以下或者第一次验光配镜、需较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等均需要到眼科医院进行医学验光,而不是到眼镜店简单的电脑验光就能解决。普瑞眼科专家指出,很多时候,视力不好不仅与近视有关,还与可能伴有的散光、斜弱视、远视、眼疾等密切相关,而这在普通的眼镜店是无法排查的。如果不在医院进行医学验光,就很可能让本来就处于“亚健康”的视力进一步恶化,近视度数不断攀升的同时,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眼科疾病。

通常,普通眼镜店验光一般在3级以下,而医院验光在4级以上。郑州普瑞眼科医院专为配镜人士准备了独有的五级高精度验光,确保验光的科学和准确。

1级→给配镜者插片;

2级→电脑验光+给患者插片;

3级→电脑验光+给患者插片+检影或综合验光;

4级→电脑验光+给患者插片+检影或综合验光+调整平衡检查;

5级→电脑验光+给患者插片+检影或综合验光+调整平衡检查+考虑优视眼、双眼视功能及患者主观感觉,出具科学的验光处方。

篇2:近视配镜原则

青少年配镜选哪种好?

一、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青少年确诊近视后的第一选择,戴上一副合适的近视眼镜,远视力就可以清楚了。但框架镜只能矫正视力而无法控制近视发展,其优点是安全可靠,但也有缺点:框架眼镜对外观有一定影响,镜片不能随眼球转动,视野受到一定限制;屈光度数较高的镜片可造成视物变小或变形,屈光参差较重者不易接受。

二、RGP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RGP是一种高透氧硬性隐形眼镜,采用高分子材料精密定制而成,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其优越的性能远领先于传统软性隐形眼镜,不仅视觉质量非常良好,而且基本没有佩戴软性隐形眼镜容易产生的并发症。

三、MCT角膜塑形镜夜间配戴8小时,白天不用再戴镜

篇3:近视配镜原则

1 学生近视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1.1 预防为主, 综合防控

根据目前的医疗技术, 近视一旦形成, 眼睛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 除了配戴适度的凹透镜矫正其屈光不正外, 尚无科学、合理、确有实效的治疗方法, 控制近视只有从预防方面寻求解决办法[3]。引起近视的原因既有遗传因素, 也有环境因素。多发于青少年的低度近视更多的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而后天环境因素导致的近视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真正消除导致近视发生的后天环境因素, 就可以预防近视发生, 延缓近视的发展, 有效降低近视患病率。因此, 要使“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上。此外, 由于近视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导致近视发生的环境因素 (即“致近”因素) 综合作用的结果, 且多种“致近”因素往往同时或相继存在, 同时或连续发生作用, 如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场所光线暗淡、用眼卫生习惯不好等往往同时存在因此, 预防近视不能只针对某一种因素或某一个环节, 采取单一的防控措施。必须针对多种“致近”因素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 即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加强用眼卫生教育、培养良好用眼卫生习惯、改善用眼环境条件、改善饮食与营养等预防措施同时实施,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1.2 日常措施, 常抓不懈

青少年近视的产生不仅是多种“致近”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且往往是多种因素较长时间反复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较长时间的反复作用, 即便是多种“致近”因素同时发挥作用, 也不可能导致近视的发生。此外, 在青少年学习的各个阶段 (包括幼儿园) , 随时随地都会存在各种“致近”因素, 各个阶段的儿童青少年都有可能发生近视。中学阶段没有近视, 也不能保证大学阶段就不发生近视。因此, 近视的预防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防控措施就能产生作用, 更不能通过搞运动式的做法, 集中一段时间采取防控措施就能终身预防近视。必须作为经常性工作, 坚持常抓不懈, 从早上到晚上, 从幼儿园到大学, 都要有“防近”的意识, 随时随地落实各项“防近”的措施, 真正把“防近”措施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些看似简单的“防近”措施, 只要能够坚持做下去, 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就能产生明显的效果。

1.3 面向全体, 突出重点

在当前升学竞争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 每个青少年学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 面对各种“致近”因素的威胁, 每一个青少年都有可能发生近视。因此, 预防近视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而且要从幼儿园开始抓起, 面对每一个学生开展“防近”宣传教育, 进行用眼卫生习惯的培养, 采取多种综合性预防措施。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 不同的人或不同的阶段“致近”因素也会不一样, 必须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宣传教育、采取综合“防近”措施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阶段针对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以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为重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 “视力不良率上升最快的时期是在13~16岁”, 这个时期“既是青少年进入初、高中、课业负担猛增的时期, 也是青春发育最旺盛的阶段”, “今后防治视力不良率 (尤其是近视) 的重点应放在初中”[1]。二是要以处于边缘视力学生或有家族近视遗传因素的学生为重点。处于边缘视力的学生已经开始出现视力下降,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 马上就会成为近视而有家族近视遗传因素的学生往往更容易患近视。因此, 必须把这些人群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加大工作力度, 加强预防的针对性。

1.4 分工负责, 全员参与

学校教育教学及家庭教育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致近”因素, 其中诸多的“致近”因素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产生, 需要所有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 并及时消除这些“致近”因素。此外, 教学环境条件的改善、教学时间与活动的安排、学生视力的定期检查等还需要其他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参与。因此, 预防近视必须学校与家庭结合, 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及学生家长齐抓共管, 形成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全员参与的防控机制, 随时随地消除导致近视发生的各种因素。为保证学校与家庭各有关成员充分发挥作用, 必须明确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及学生家长的责任, 使之各负其责, 共同做好“防近”工作。尤其要强调班主任和家长的主导作用, 把“防近”工作列入班主任的职责, 作为考核班主任的重要指标;让家长把预防近视作为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措施, 切实承担起家庭环境中的“防近”任务。

2 综合防控学生近视的对策

2.1 努力减轻学生用眼负担

2.1.1 要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是造成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导致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必须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当前预防青少年近视的首要任务。学校要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及寄宿生晚自习时间, 坚决制止节假日安排学生补习功课的现象。教务部门要对各学科的测验、考试次数及家庭作业量进行规定, 严格控制各学科测验、考试次数及家庭作业总量, 并适当增加开卷考试科目, 减少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各科任课教师要按照统一要求控制考试次数, 精心设计考题, 减少死记硬背的考试内容;要精选家庭作业, 避免重复性、机械性家庭作业, 切实减少家庭作业量。教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 加强督促检查, 使控制各学科测验、考试次数及家庭作业量的规定落到实处, 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1.2 严格控制用计算机、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的时间

由于电视、计算机及各种电子游戏机的逐步普及, 青少年看电视、使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机的时间大量增加, 特别是用计算机 (尤其是上网) 而产生的近距离、长时间用眼及计算机的电子辐射, 已成为导致青少年近视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 学校教师与家长, 特别是家长必须严格控制孩子使用计算机、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的时间, 尤其要控制连续一次性看电视、使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机的时间。在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 可以参照中小学一节课的时间, 限制孩子一次性使用计算机、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的时间不超过40min, 对用计算机的时间更应严格和从紧控制。

2.2 努力改善学生用眼卫生环境与条件

改善学生用眼卫生环境与条件对减轻学生用眼负担、形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在努力争取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 安排必要的经费, 改善学校教学卫生条件, 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要具体负责学校教学卫生条件的改善, 要熟悉国家有关教学卫生配备的标准和要求, 定期对学校教室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配备等情况进行检查, 根据情况及时补充或更换相应的设施设备, 确保教室的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的卫生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可调式课桌椅, 但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高及时进行调整。黑板要保持完整、无破损、无炫光。定期粉刷教室, 使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教室玻地比不低于1∶6。班主任要定期调整学生座位, 对学生座位做前后、左右调整, 以调整学生用眼距离, 改善学生用眼环境。要严格控制班级容量, 使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保持2m以上的距离。

2.3 大力开展预防近视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宣传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每学期开学, 要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醒学生注意用眼卫生。放假前, 要象布置假期作业一样, 对学生在假期如何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提出具体要求。每年的6月6日“爱眼日”要利用多种形式, 集中开展一次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宣传教育。要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班会、队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 使每名学生都了解预防近视的基本知识, 掌握科学的用眼方法。班主任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各任课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卫生状况, 在上课期间密切关注学生的阅读、写字姿势, 一旦发现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 要及时予以纠正;也要有意识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看远与看近交替进行, 缩短一次性持续近距离用眼的时间。

2.4 坚持每天2次眼保健操的制度

眼保健操是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按摩理论编制而成的一种眼睛按摩操, 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不同穴位, 起到通经络、养气血、消除眼睛疲劳、放松眼部肌肉、增进视力和预防近视的作用[4]。学校要按照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 建立每天2次眼保健操的制度。学校教务部门要将做眼保健操的时间固定在教学计划与课表之中, 在眼保健操时间统一播放眼保健操伴奏音乐;班主任教师要认真组织和督促学生做眼保健操, 为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做眼保健操, 做到穴位按摩准确、到位, 力度适当, 要对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使每名学生都能掌握做眼保健操的方法和要领;在做眼保健操的整个过程中, 要现场督促学生按要求认真做眼保健操, 使其真正起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作用。为保证各班级认真做眼保健操, 可通过学生干部或少先队组织开展班级之间的交叉检查, 开展眼保健操的评比活动。

2.5 建立学生视力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学生视力是及时发现学生视力变化或视力下降, 对不同视力学生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 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综合预防效果的基础工作。学校要建立定期检查学生视力的制度, 对定期检查学生视力做出具体安排, 要安排校医或保健教师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 及时了解学生视力变化情况及视力下降的趋势。要在定期检查视力的基础上建立学生视力档案, 对不同视力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视力检查结果要及时通知家长, 使家长了解学生视力变化情况, 配合开展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临界视力”、视力下降的学生及有家族近视遗传因素的学生, 要适当增加视力检查的次数, 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对视力下降的学生, 尤其要及时通知家长并督促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和采取相应的矫治。各班级教室可以配备和张贴纸质视力表, 以便班主任组织学生对学生视力进行检查或供学生随时自查视力。

2.6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作息和体育活动时间

中央7号文件强调, 要“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h, 初中学生9h, 高中学生8h”,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h”。因此, 学校教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对中小学周课时总数的规定, 在周课时总数之内安排教学时间, 即在总的教学安排上不要随意突破总课时数, 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或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在各学科教学安排上要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安排各科的教学时间, 不要随意压缩非考试科目课时, 增加考试科目课时, 要保证体育课课时的落实。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 有利于眼睛看远, 放松眼睛的调节肌群, 对预防近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定要保证学生每天1h体育活动时间。没有体育课的当天, 要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1h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min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尤其要科学安排作息时间,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督促学生定时睡觉和起床, 保证他们必须的睡眠时间。

2.7 合理安排和改善学生营养

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 “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是引起近视的原因”, “饭量小的儿童近视发展快, 特别是少食动物性蛋白质者”, “过多甜食可助长近视的发生、发展”, “青少年近视患者体内锌量偏低”[5]。因此, 为保护学生视力, 预防青少年近视, 必须重视营养改善, 全面提高青少年的体质。首先, 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营养教育, 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营养科学知识, 培养学生科学的营养观念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均衡膳食, 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同时, 学校食堂及家长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营养需求, 尽可能为他们提供食物种类多样的平衡膳食, 保证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满足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此外, 要在青少年近视高发的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 有意识地多提供并引导他们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如动物肝脏、蛋黄以及胡萝卜、韭菜、香菜、红心白薯等黄绿色蔬菜与红色果实, 并适当控制甜食的摄入量。通过全面改善营养, 重点补充上述特殊营养素, 增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综合作用。

2.8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

青少年学生放学回家的时间与在学校的时间几乎相等, 周末及假期更是全天呆在家里。如果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视力保护, 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很有可能产生诸多导致近视发生的因素。因此, 要高度重视家长在预防青少年近视方面的作用。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及时通报孩子视力变化情况及预防近视的具体要求, 向家长宣传预防近视的相关知识, 让家长配合开展防近工作, 真正形成学校、家长齐抓共管的合力。家长要改善家庭的照明条件, 为孩子配备与其身高相适应的桌子和椅凳;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帮助其养成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在孩子读书写字1h后, 要督促其休息片刻, 做眼保健操或到户外活动片刻, 往远处或天空远眺, 以放松眼的调节肌群, 缓解眼睛疲劳;要控制孩子看电视、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机的时间;不要随意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安排孩子参加过多的课余文化补习班;要鼓励和督促孩子多参与户外体育活动, 带领孩子共同参加户外体育活动;要规范和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 保证其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要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 确保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摘要:从综合防控的角度对近视防控工作进行系统分析, 提出了当前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基本原则:预防为主, 综合防控;日常措施, 常抓不懈;面向全体, 突出重点;分工负责, 全员参与。同时, 提出了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主要对策, 即努力减轻学生用眼负担, 改善学生用眼卫生环境与条件, 开展预防近视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 坚持每天2次眼保健操的制度, 建立学生定期视力检查制度, 合理安排学生作息和体育活动时间, 合理安排和改善学生营养, 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近视,综合预防,健康教育,青少年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编.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6:76-86.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编.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03-106.

[3]徐广弟, 著.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3:37-41.

[4]伍绍祖, 主编.中华体育健身方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97-99.

篇4:儿童近视需要配镜吗

2013年4月1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指出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电子视频产品。目前因过多接触电子产品导致视力损伤的幼儿数量成上升趋势。前几日,成都各大媒体也有关于2岁半儿童玩iPad导致500多度近视的报道。

专家指出,15岁以下的孩子科学验光配镜,首先需要散瞳,这样才能检查出其屈光的准确状况;另外,科学验光还需要在医学诊断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孩子的眼部情况,排除其他眼部疾病,才能确保孩子眼部健康,给出最合适的配镜处方。然而,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却并非如此操作,儿童配镜存在很大的误区:

误区一:图方便省事,不去专业眼科医院验光

验光配镜本身是为了矫治近视,但却被有些人认为越戴眼镜度数越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实际上,验光配镜不是小事,许多人戴了不合适的眼镜,损害了眼睛,不仅容易发生视疲劳,还会加深度数。

据了解,正规的专业眼科医院,采取的是医学验光法。整个过程较为复杂且专业,必须由专业资质的验光师进行操作;眼镜店则往往采用电脑验光代替,虽然简单、快速,但误差较大。

误区二:有了验光单,配镜可以随意配

有部分消费者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验光后,为了购买便宜的眼镜,往往拿着验光单到其他地方购买眼镜。有些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做了验光,然后去小眼镜店配了眼镜,结果孩子戴着眼镜总会出现头晕。

一副质量合格、佩戴舒适的眼镜,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验光是否准确,二是眼镜配制是否合格。因此,最好在专业机构验光后同时依照瞳距配镜,这样才能保证眼镜的质量。

误区三:戴眼镜难看,还是戴隐形眼镜好?

专家认为,一般的隐形眼镜透氧低,会造成角膜缺氧、引发角膜炎等,并不适合学生配戴。现在有一种特殊的隐形眼镜,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普及,叫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简称RGP),很适合学生。”

需要重点提醒的是,验配RGP必须选择正规专科眼科医院,由专业医生检查并开具配镜处方,反复试戴评估,根据佩戴者角膜的曲率、弧度,量身定做。(来源:中国健康网)

链接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篇5:配镜不当患者60例原因分析

关键词:配镜不当,原因,分析

2009年5月以来收治配镜不当患者60例,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以来收治因配镜后倍感不适患者60例, 年龄2~55岁, 女42例, 男18例, 详查患者的原始病历或配镜处方, 用镜度计检测原镜片, 查裸眼视力, 眼位及矫正视力戴镜眼位。发现配镜不当问题如下: (1) 屈光度误差15例, 以青少年居多, 远视欠矫10例, 欠矫+1.5~+4D 4例伴内斜10°~20°近视过矫5例, 误差0.5~2.0D。 (2) 散光轴向偏差16例, 15°近视散光轴180°轴8例, 90°轴配成180°轴2例, 复性远视散光配成单纯近视2例。 (3) 屈光参差10例, 球镜参差2.5~4D 6例, 柱镜参差0.5~3.0D 4例。 (4) 光学中心偏位6例, 中度高度远视眼瞳距增大2~5mm 5例, 瞳距缩小2mm 1例。 (5) 戴镜者本身问题13例。

方法:12岁以下的儿童及15岁以下的远视患者均采用1%阿托品眼膏重新散瞳, 3次/日, 连用3天后做第1次检查, 散瞳21天后再作第2次检查。对于12岁以上的近视患者及15岁以上的远视患者采用托品酰胺快散。40岁以上的患者不给予散瞳, 重新检影, 电脑验光后配镜。

结果

47位患者均无不适矫正视力较前提高, 大部分视力达到正常, 其中5例轻度, 中度弱视患儿, 严格遮盖, 配合精细作业观察两年全部治愈。对于13例戴镜者本身问题全部为成人, 7例验光时参照旧处方。原因是长期戴旧眼镜, 对于旧眼镜的处方已经习惯, 即使新处方是正确的, 旧处方有不足。那么我们在给予处方时应要尽量接近旧处方, 遇到差距较大时变化应要尽量小, 不要一步到位要循序渐进, 逐步矫正到位, 年龄越大, 试用期越长, 变动越要小。3例验光时注意双眼平衡问题, 这样可以热让双眼注视不同的视标后, 双眼调节更容易放松, 眼光准确度高。3例花镜球镜过足不要据患者的年龄直接进行花镜近视附加, 而要考虑到患者其他因素, 如身体素质, 以前是否带过花镜等。

讨论

通过6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我们的体会如下: (1) 验光师或医师必须有责任心, 耐心, 验光技术过硬, 要熟练掌握配镜原则。 (2) 对青少年患者要充分散瞳检查, 电脑检影验光, 这样就能避免远视欠矫, 近视过矫[1]。 (3) 散光在配镜过程中较难处理, 有些人在验光中有散光, 但在试镜中不容易适应, 要相对降低散光, 甚至放弃散光度数。其次散光存在轴位问题, 垂直水平轴位比斜向容易适应, 散光越大边缘相差越大, 轴位的偏差造成的不适应症状越厉害。再次配戴旧镜时间越长, 适应散光镜时间也越长。年龄越小越好适应, 随着年龄的递增, 适应散光能力越来越差, 所以屈光不正者应就诊检查[2]。 (4) 验光的目的就是要给被检查者提供一副合适的眼镜, 戴镜后视觉清晰阅读持久, 看物舒适, 但是因个体差异适应能力不一样, 身体状况不同, 因此在戴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 这就要求检查者的眼科学、心理学光、光学、屈光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只有比较全面的掌握才能处理好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庆生, 湛竹筠.眼病[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篇6:发现孩子近视=要配镜了?

儿童近视眼常哪些表现

在眼球的发育过程中,如果总看近的事物,睫状肌长期紧张,晶状体就会处于“凸”的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近视。因此,预防近视最重要在于注意用眼卫生,不要让眼睛过分紧张、疲劳,比如,写字时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应保持在30cm左右,看书、写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学习45分钟后应休息10~15分钟,或者向远方眺望使睫状肌得到适当休息,也可做做眼保健操。家长应常常提醒孩子,保护好眼睛,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在走路时和开动的车厢里看书,也不要在强烈的阳光下或暗的路灯下阅读、写字,更不能长时间看电视节目,让眼睛处于紧张疲劳状况,更容易发生近视。

越早发现孩子有近视的迹象,就越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视力的继续下降,患近视眼的儿童常常有以下表现:

看远处的物体时经常眯细眼睛,否则就看不清楚;

看书和看电影、电视的距离变近了,尤其是看电视总喜欢靠近电视机;

看物体时容易产生紧皱眉头现象。

分几个阶段对眼睛的检查:

11~3岁:请医生做一次简易的眼部及视力检查。

23~5岁:视力检查(裸视在0.6以上才算正常)。

3上小学前:检查视力并检查有无屈光不正或斜视、弱视。

4学生时期(6~18岁):每半年做定期视力检查。

要分辨是否遗传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近视眼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专家认为配戴眼镜目前仍是矫正近视视力最安全、方便的方法。戴眼镜能解决视力低下的问题,而需要重视的是,要避免近视不断加深成为高度近视。

遗传性近视要尽早戴镜矫正

据了解,全国有大概900万低视力患者,其中80%的人是可以通过早期预防来避免视力降低的。由于很多有高度近视遗传的孩子从小没有受到足够重视,错过了最佳的视力矫正年龄,最终造成弱视。

近视人群中,约有20%是遗传性的,如果家中有人患遗传性近视,那么从孩子出生就要开始注意观察,可先查看孩子是否有斜视等症状,孩子到1岁时,可上医院进行婴儿视力检查,一般在孩子3岁时就能查出近视度数。

专家表示,临床上经常遇到3岁的小孩近视三四百度,这些孩子必须立即进行视力矫正,也就是配戴眼镜,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孩子的眼睛发育。因为眼睛如果长期无法清晰视物,孩子就会慢慢拒绝用眼,及时给孩子配戴眼镜是为了让他们能正常用眼,这样孩子的眼睛才能正常发育。如果没有及时矫正,这些有高度近视遗传的孩子6岁前一般就会弱视,并有可能出现视网膜神经萎缩、白内障等并发症。

儿童配镜要去掉假性近视视因素

现在市面上眼镜店随处可见,不少家长都带孩子上眼镜店配镜。12岁以下的孩子验光时一定要进行散瞳验光检查,因为很多孩子小时候可能患的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一般是由于长时间用眼姿势不良,使眼睛睫状肌一直处于紧张、疲劳状态,从而造成视力减退。如果适当休息,使麻痹痉挛的睫状肌放松,视力就能恢复。

篇7:近视配镜原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2014 年2 月—2015 年2 月收治的120 例 (192 眼) 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为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男性患者67 例, 女性患者53 例, 患者年龄都在3~11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7.5±1.5)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屈光不正性弱视的诊断标准, 均具有较为典型的屈光不正性弱视病症体征, 主要包括轻度弱视患者、中度弱视患者以及重度弱视患者, 对应的患者例数分别为60例、40 例和20 例, 主要包括中心性注视163 眼以及旁中心性注视29 眼; 在取得患者家属同意之后进行随机分组, 主要分成3 组即A组、B组和C组, A组患者40 例, 主要包括男性患者23 例, 女性患者17 例, 患者年龄都在3.1~10.9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7.4±1.4) 岁, B组患者40 例, 主要包括男性患者22 例, 女性患者18例, 患者年龄都在3.1~11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7.4±1.5) 岁, C组患者40 例, 主要包括男性患者22 例, 女性患者18 例, 患者年龄都在3 ~11 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7.5 ±1.5) 岁。 A、B、C3 组患者在性别、病症、年龄等相关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中40 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接受配镜联合遮盖的治疗方式, 其中配镜是选用全部矫正镜或低度矫正镜, 要求家长监督患儿的眼镜佩戴情况。遮盖是使用眼罩遮盖住视力好的眼睛, 使用视力差的弱视眼看东西, 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用单眼严格遮盖法、双眼交替遮盖法、半遮盖法、短小遮盖法等。 B组中40 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主要是进行描图、穿针等训练, 每天早晚各1 次, 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 C组中40 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均接受弱视治疗的常规治疗方式, 加强健康用眼教育, 选用合适的眼药水等。

1.3 观察指标

治愈:症状基本消失, 疗效指数≥95%;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 疗效指数≥60%;无效:症状体征无减轻, 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治愈率。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SPSS 18.0 版本, 其中治疗有效率作为计数资料, 采用 (n, %) 表示, 采用 χ2进行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定, 3 组患者经过实际护理治疗后, 病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均无不良反应, 其中A组的总有效率为95.0% , B组为92.5%, 而C组仅为75.0%, 如表1、2、3 所示, 通过3 组临床治疗数据两两比对, A组与B组的临床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有效率都较高, A组和C组以及B组和C组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 C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从医学的角度分析, 可以归结为屈光参差, 其中包括屈光不正, 严重的屈光不正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减退与致盲的情况,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对患者造成巨大的打击[4]。

该研究结果显示, 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极为显著的效果, 说明了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在实际应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中的优越性, 为我国今后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模式[5]。 在此次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经过配镜联合遮盖治疗的40 例患者与接受精细训练法进行治疗的40 例患者, 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充分体现了这2 种治疗方式的优势[6]。

通过该研究表明, 在对3 组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判定后发现, 在接受系统化的临床护理治疗后, 3组病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且都不存在后期不良反应, 其中A组治疗有效患者例数为38 例, B组治疗有效患者例数为37 例, C组治疗有效患者例数为30例, 因此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B组为92.5%, 而C组仅为75.0%, 在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上, 3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配镜联合遮盖以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显著, 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效果。 该研究结果和相关报道结果一致[7], 但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生和相关报道[8]存在差异, 报道中在患者后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也存在明显差异, 常规治疗下的患者会出现少量的不良反应症状, 因此, 关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临床治疗后期不良反应问题还尚待研究和分析。

综上所述, 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 作为当下理想化的两种治疗手段, 能切实有效的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 在我国今后的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治疗过程中, 这两种治疗方式值得广泛的应用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夏昌华, 陈鸿梅.配镜联合遮盖治疗重度弱视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2, 14 (2) :269-270.

[2]刘进出.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在弱视治疗中的价值探究[J].信息技术教育, 2013, 12 (9) :23-24.

[3]刘哲, 吴家顺, 李玲玲, 等.配镜联合遮盖及精细训练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 (6) :19-21.

[4]徐瑶, 喻巍, 李策, 等.中心性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12) :62.

[5]陈乐民, 许金玲.综合治疗运用于不同类型的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的临床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 2015, 50 (5) :473-475.

[6]何维铭.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31) :119-120.

[7]石荣先, 方亚飞, 张建华, 等.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远期疗效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13, 11 (3) :19-21.

篇8:近视配镜原则

安康

如今,对中小学生来说手机已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他们手里,手机的功能被更多地利用起来,上QQ、看电子书、玩游戏已经成为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记者从各大医院了解到,手机阅读现已成为当前损坏孩子视力的一大“杀手”。

李先生的儿子今年14岁,已经戴了两年眼镜。最近,李先生又带孩子来到医院眼科,因为孩子的眼镜度数不够用了。通过询问记者了解到,李先生的儿子喜欢看玄幻小说,由于父母限制上网时间,他就把小说下载到手机上,没事就掏出来看。时间一长,视力下降得越来越严重。

医生说,手机屏幕小,字也小,长时间看很容易引起视疲劳,尤其是对视力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另外,孩子用手机看小说、聊天或者玩游戏时,往往是趴着、躺着,不但容易导致近视,还可能引起双眼近视度数不一致甚至斜视,这在中小学里并非个例。为了保护视力,青少年应该尽量缩短手机阅读时间。

保护眼睛,从吃做起

圆圆

夜盲症为什么反复出现?

初夏的一天,我在门诊坐诊,一对夫妇带着他们3岁的儿子走进诊室。

原来,从一岁多开始孩子就经常揉眼睛,而且一到晚上就不出门,偶尔出去也常常摔跤。当时家长没留意,等到孩子两岁时,一到黄昏,孩子就说在外面看不见东西,回家后在灯光下好一些。于是家长带孩子到当地医院看病,医生诊断孩子患了夜盲症。

经3个多月的治疗,孩子的病情明显好转,可最近病情出现反复。由于当地医生无法解释已经治好的病为什么反复,家长只好带孩子千里迢迢来到北京。

通过交谈,我发现这个家庭来自南方农村,日常饮食以大米、青菜为主,肉、蛋、奶几乎不吃。最初,当地医院给予孩子维生素A的治疗,回家后孩子没有继续用药,家长也没有注意饮食,仍给孩子吃大米和少量青菜。

我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让孩子口服维生素A,并嘱咐家长在日常饮食中要多给孩子吃一些胡萝卜、动物肝脏等,3个月后来复诊。

后来,那位家长打来电话,说自从在北京看病后,孩子的眼睛慢慢好转,没有再出现原来的情况。

身上痒痒、眼睛干

小李的女儿4岁,是全家宠爱的宝贝。她在家里说一不二,从小养成了一个坏毛病:一日三餐就吃菜汤泡米饭,不吃肉、鸡蛋、牛奶和蔬菜水果,平时吃的零食也多是膨化食品。最近,她总说眼睛不舒服、身上痒痒,看了眼科、皮肤科都没找出病因,于是就到内科看病。我对孩子进行体格检查时,发现孩子的皮肤干燥,毛囊角化呈鸡皮样改变,有一道道的抓痕。这个小姑娘的症状也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

维生素A参与上皮细胞的代谢,眼角膜和皮肤都是上皮细胞,当维生素A轻度缺乏时会出现角膜上皮干燥,病人会感觉眼干,但是,一般的眼科检查不一定会发现问题;同时维生素A缺乏时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痒的感觉,如果没有给皮肤科医生提供完整的喂养情况,医生也不一定能发现问题。

弄清原因后,我建议家长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孩子的症状很快得到改善。

从上面两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孩子的眼睛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用眼卫生,而是与日常饮食的关系也很大。

维生素缺乏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常饮食中维生素的含量不足,与眼睛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维生素A。维生素A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参与构成眼睛视觉细胞的感光物质,保证暗光下的视觉功能;参与维持细胞稳定性,保持上皮细胞的完整与健全;促进骨骼与牙齿的正常生长。当维生素A缺乏时,可能发生夜盲症,角膜干燥、软化,甚至穿孔,以及全身皮肤改变,严重的会有呼吸道、泌尿道的继发感染等。

预防维生素缺乏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为了让孩子的眼睛及身体发育正常,平时要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蛋、奶、动物肝脏等;另外,还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红薯、橘子等。

胡萝卜的N种吃法

许多宝宝不爱吃胡萝卜,不过巧手妈妈总有好办法。

从婴儿加辅食时,妈妈就可以让孩子喝胡萝卜水,吃胡萝卜泥。有的孩子不适应胡萝卜的异味,妈妈可以将胡萝卜与其他食物混合烹饪,如用胡萝卜烧肉末,青菜、豆腐炒胡萝卜,蒸蛋羹内放胡萝卜碎末,或者用胡萝卜与青菜、肉混合做包子、饺子馅,还可以把胡萝卜切成丝做汤等。

精细食物是造成近视的原因?

多多

国外最新研究发现,在西方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近视眼儿童的比例逐年增多的原因与现代以精加工的谷类淀粉食品为主的饮食结构有关。

近视眼是因为眼球过长引起的,这使影像不能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而是落在视网膜的前面,造成人们看到的影像模糊不清。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已发现,肥胖或成人期才出现糖尿病的病人,患近视的可能性比较大,其原因与胰岛素分泌的增多有关,因为肥胖儿童或是糖尿病病人体内的胰岛素含量比正常人高许多。

精加工的谷类食品的成分几乎全是淀粉,而其他营养成分含量非常少。这些精加工和容易迅速消化吸收的淀粉可促使胰腺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这些胰岛素反过来会引起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蛋白质-3”的迅速减少。研究人员认为,在发育期出现的“蛋白质-3”紊乱现象会造成儿童眼球长得太长,跟晶状体的发育不协调,从而导致儿童近视眼的发病率急剧上升。

以往人们认为,近视跟阅读习惯有关,但有科研人员提出质疑:为什么有些经常阅读但饮食习惯与吃西式食物截然不同的人群,患近视的比率仍然很低。在瓦努图阿群岛,孩子们每天必须在学校上课8个小时,但他们的近视率只有2%。这些孩子的食物是鱼、芋头和椰子,而不是白面包和谷类。研究人员认为,其原因与当地儿童饮食中精加工的淀粉比例很小,而蛋白质和其他植物纤维较高有关。

儿童配镜八步曲

美美

儿童因屈光不正造成的视力低下需要配戴眼镜来矫正,因此眼镜是否合格尤为重要。配镜不当不仅不能矫正视力,还会造成不良的视觉环境,影响儿童的视觉发育。家长在给孩子配镜时,一定要按正规方法进行,千万不能草率行事。

下面为你提供配镜“八步”曲:

第一步:散瞳

12岁以下的儿童常用的散瞳药是1%阿托品眼膏,在验光前3天使用,每天3次,有内斜的儿童需连续使用7天。无内斜的12岁儿童用0.5%托吡卡胺,验光前1小时使用,连续滴4~5次,每次间隔5分钟,闭眼避光静坐。

第二步:验光

采用客观验光法。此方法不需要孩子自己判断戴哪个度数的镜片看得清楚,而是由医生通过检影得到客观、准确的屈光度数。

第三步:插片试镜

医生依据验光结果给孩子插片,观察视力矫正情况,结合孩子的主观感觉,初步确定适宜的镜片度数。但此时还不能给出配镜处方,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瞳孔是散大的,眼睛本身的调节力被消除,通常我们戴眼镜时眼睛是有调节力的,所以还需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复验

复验的选择时机是散大的瞳孔完全恢复到正常,眼睛的调节力恢复后进行。使用1%阿托品眼膏的儿童需要20天左右恢复,使用0.5%托吡卡胺散瞳的儿童2~3天即可复验。复验时,医生根据初次验光的结果,结合儿童的年龄、屈光性质、眼位情况以及孩子的主观感觉等因素综合分析,最后确定镜片度数。这是关键一步,不仅要求医生能确定适合孩子配戴的眼镜的准确度数,而且要使孩子戴上眼镜后无任何不适感。

第五步:测量瞳距

瞳距是指两眼瞳孔间的距离。瞳距的准确是影响眼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在配镜前,都必须仔细地测量。

第六步:开具眼镜处方

眼镜处方是配镜的依据,是医生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得出的结果。它除了用于配镜之外,还可以为下次复查看病提供原始的病历依据,家长一定要保管好。

第七步:配镜

市场上的眼镜琳琅满目,良莠不齐,如果不到正规的眼镜店去配,有可能就没有质量的保证,那么前面的步骤也前功尽弃,所以家长务必慎重选择。

第八步:选择眼镜架

选择眼镜架时,不能光考虑价格和美观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眼镜架的大小、材料是否适合孩子,选好后必须根据儿童的脸型进行调整,使眼镜和孩子的鼻型和耳型吻合,孩子戴上眼镜后不至于在活动中出现眼镜下滑的现象。

通过以上八步,一副合格的眼镜就配成了。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里面蕴含着许多学问。

上一篇:银行员工入职自我介绍下一篇:(李立国)在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上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