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袖与天涯》诗歌

2024-04-30

浅析《红袖与天涯》诗歌(共3篇)

篇1:浅析《红袖与天涯》诗歌

浅析《红袖与天涯》诗歌

以前写过一些文字,就天涯与红袖的诗歌的整体风格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希望对大家一些帮助,说得不到的还请见谅。

我曾经《浪子扛小旗过天涯》,在天涯待过好一阵子,也在红袖添香待过好一阵子,一个是最大的诗论坛,一个是最大的纯文学网站,是不可忽视两个板块,在这里顺便做一个比较。天涯诗歌的一个总的特点,语言平实,实景多,内敛冷竣,直视的美感少,但语言的弹性大,小我的情感浓厚,内敛。可以措鉴一部分实景的表达方式,和弹性语言的跃进,也很不错。把思念、抽象不可感的,描写成,可感,可见的。红袖诗歌主要特征是语言美,抒发情感天涯诗歌,写实的,质感强烈。例如,“想一个人”,红袖会里说,思念的水啊,一波波涌动,是这样啊,就是这样类似的了,可以演变成很多,就像以前我所阐述的哪样,换场景,意境;那天涯,会怎样处理这类思念呢,如果想一个人,想抱着叶子取暖,或没心没肺的叶子,飘着飘着就走了,这是我在想你,写实,叶子,是物,其实是一个人,取暖,是一种浓浓的思念,取暖也日常中所用的词语,所以写实,叶子,是人,有一种意态的影子,是意态的`擦边了,但并不是真正意态天涯诗歌也就到这个层次,但还有很多,不代表全面,如果是意态,叶子的反应,就是,绿了一生,到头来总在你手里牵着,我的绿色的血液在流,而你目光向着另片花朵,甚至是痛苦,煎熬等等人的思想,叶子,也有百意,意象这样处理好,有韵味。《今夜,一朵花行走在相思的边缘》文/叶子花开“今夜,独对雨夜/远方的你,可知雨下/一朵花的憔悴”,最后一段确实不错,有一半天涯的风格,有一半红袖的风格,揉合到一起了,雨下,是写实的,花朵的憔悴,是写虚的,说明自己的情感有物来代替了。

“我摸到你的痛苦和眼泪/准备给你一些零碎的话语/填埋旧伤裂开的口子/一场雨带来冰冷和不幸//黑夜正纵向深入梦中人的甜菜/忽略一位母亲的痛苦和眼泪/正在风干(浪子超《明天一位母亲的女儿就要出院》)那个“摸”字,用心体味,“摸”是写实,动词,可是痛苦能“摸”到吗,痛苦,是一种抽象词,泪是名词,其实是感觉到,这样动词成为主线,我摸到应该是物,那痛苦可是感觉啊,但这里,确实摸到了一个痛苦,好像就在身边,伸手可及,有心去触摸,其实不是用手,而是用心摸到了,就像,我摸到你的幸福,我还可以摸到春天的气息,或者说是春天的心跳,春天乖巧的脾气,或者说,摸到了石头在荒原的孤独的坚硬,“一场雨带来的冰冷和不幸”冰冷和不幸都是形容,“你给我带来快乐”,也是这样,觉得二者能不能只择一,真正的诗歌,会有一些语病,海子的就是的,可以选其一,也可以并列用,这根据感觉走,就像“痛苦和眼泪”一样的,用法,诗,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感觉,感觉这样的痛苦,就够了。

再举一个例子:“鼾声在水面上叹息/水在河底叹息/我在对岸不知所措/丢失了母语,急切的身势/赶不走对黑暗恐惧的眼睛/连同一只鞋子一样丢失勇气/某种袭击的征兆塞满荒原和眼眶/有一种荒诞的声音贴地而行/在脚下,安静的黑夜/包围体内气喘嘘嘘的小鹿2月15日于靖江(浪子超《幻觉》),让意象集中起来,而没有铺张,如果要铺的写,第一首可以二十行,甚至三十行也可以,这句:黑夜正纵向深入梦中人的甜菜,甜菜代表,这里不是意态,作为一般替代物,或者说是借喻,“幸福”,幸福的人,梦中有甜菜,而“一位母亲的眼泪/正在风干”,谁会留意也正是一位母亲的坚强的表现,眼泪已干,这也正是诗眼所在,在医院的母亲,陪着女儿,红袖的诗歌很长,用虚表达一个思想,而天涯的诗歌很短,也能表达一个思想。

天涯诗会而天涯的诗歌的冲击力强,意象的集中,红袖诗,只要有一个意象,就可以展开,写成很多,天涯的意象集中,一个意像接着一个意象,我也练习过一段时间,“鼾声在水面上叹息/水在河底叹息/我在对岸不知所措/丢失了母语,急切的身势/赶不走对黑暗恐惧的眼睛”这里五句,我就用了四个意象,所以,有时灵感很重要,灵感本身就是感应的东西,多写多练习,才能真正做到,以词达意,而不是词不达意。

而天涯诗歌的品味,一句话中没有意象中,或者说是一个小意象,或者说并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的意象,而在两句之间或者说是三句之间才产生意象,读者才明显的感受到意象的存在,感受到意境和情绪。我以我的最近学习成果作说明,

“守着一排睫毛,低头养成沉默的习性”(浪子超《秋水之上》)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有意象产生,也有情感的产生,第一句,第二句基本是两件事,然面当这两件事连续发生的时候,她所产生意境就是作者的孤独与茫然。“暖暖的掌心等你归来,你的样子,真像这朵梅花/不屑衣袂的挽留,我的日子随波而活/静听一河的心事,委屈成水”(浪子超《秋水之上》)最后三句,每一句都有一个小意象,但并不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情绪,只有将三句联系起来,才读出作者的忧郁的而凄美的感。

“我的左手挽留过一朵花,右手伸向你/我猜你会挽留我,宝贝。越是这样我就老得越快/我接近你的时候就是露珠,而现在,我要闪一下/那么亮地闪一下,我就跌碎了//没有什么是可以挽留的,在秋天/虽然你总是叫我小花瓣,永不调零的小花瓣/我只轻轻笑了笑,秋天,就深得象海”(忧伤樱桃《老于秋天》)这一句很典型,前部分只是讲作者的笑,并无意象,后一部分,秋天,就深得像海,哪是因为我也的笑,秋天才深得像海的,意境由此产生。

篇2:浅析《红袖与天涯》诗歌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从此山水相依,一路同行

只因文字花开的海洋善舞添香

从此花开花落,一点凝烟

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

经年尘世蹍转,初心依然

穿过袖屏凝眸的.笑颜

十载红袖翩翩,盈盈思念

想你时,你在天边

想你时,你在眼前

想你时,你在脑海

想你时,你在心间

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

今生的爱情故事吟咏致远

宁愿用这一生等你发现

我一直在你身边相依默然

谁把平淡的人生添香缱绻

灵犀让你我相看两不厌

谁把陡转的心旅笃定相逢的驿站

歌声让诗情共鸣绵延

只因在文字花开的海洋惊鸿一瞥

一首“传奇”在你我爱里的心上演

上演一段温暖的情缘

动心一路向晴的眉檐

也许今生你我只能这样隔屏相对

也许来世你我还能提字即为重逢

就让你我将天涯若比邻的灵犀一点

篇3:浅析《红袖与天涯》诗歌

在中英诗歌中,海洋的地位与承载的感情有很大不同,体现来中英文化的不同情感归属和民族性格。

一、澎湃与沧桑

拜伦在《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海盗》以及《唐璜》里均有对大海波澜壮阔之景的描写。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也描写了吞吐日月的汪洋。面对大海的宏阔,中西诗人发现了不同的侧重点。以《海盗》第一段和《观沧海》为例。

在《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但凡写水,必将写山与石来衬托。以描绘出沧桑的山海之景色。“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用秋天的萧瑟二字,将人世苍凉与海的宏阔相结合,为下文把自己的宏大的志向与乱世的背景做铺垫。“海”是诗人的心胸与志向,是山河的沧桑,但并不是诗人的目的与归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也是着重描写海吞吐日月的宏大,此时的海更相是一面静止的明镜,倒映着日月星汉,容纳和接受着万物,是神秘而遥远的。而在拜伦的《The Corsair》中“‘O’ER the glad waters of the dark blue sea,Our thoughts as boundless,and our soul's as free,Far as the breeze can bear,the billows foam,Survey our empire,and behold our home!These are our realms,no limits to their sway”幽暗深蓝的海水使诗人快乐,是诗人的王国、家园和征程,是梦想的栖居。

“Ours the wild life in tumult still to range.From toil to rest,and joy in every change.Oh,who can tell?not thou,luxurious slave!”用海盗生涯的精彩,海水的澎湃,抒发自己冒险、奋斗、革新的愿望,讽刺骄奢、安逸、腐朽的贵族。这和古希腊时期,商人被称为海岸派,贵族被称为平原派的情况十分相似。澎湃的海洋是永远年轻的,给人无限的斗志,资本主义在当时作为一种新兴力量,不仅依赖海洋运输,更形成了追求冒险、自由的海洋精神。而沧桑的海洋是古老的,象征着天地之大、自然之美和鸿鹄之志,有容纳一切的心胸和智慧,不畏事态的无常。

二、乐园与苦海

在西方是诗歌中,海洋不仅是充满激情的更是天堂与乐土。有时祥和而静谧,如Henry的《the Tides Roses,the Tides Falls》中,“but the sea,the sea in the darkness calls:The little waves,with their soft,white hands….And the tides rises,the tide falls”即使黑夜来临,大海依然安详,潮汐依然起伏,让人感到美和安心。

在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诗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将诗人的恐惧与无依无靠无助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承接了上文“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正因为山河破碎,国破家亡,才会远离故土流落在伶仃洋里诗人,写出了在茫茫大海中的漂泊之苦。苦难和悲哀的命运犹如海一般没有边际。辗转流离,此生无望,是伶仃洋这片苦海让诗人毅然为大义放弃短暂的生命。

在Heinrich Heine的“The Sea Hath Its Pearls”中诗将人心中爱比作大海的珍珠、天空的星星。并取名为大海的珍珠。在西方诗人眼里,海里总有珍宝,海总是和美好的事物相连。

三、故乡与天涯

没有人居住在海上,而英文诗人在描写海上的冒险时却找不出一点漂泊与孤苦之感。即使诗歌所描写确实是漂泊,甚至流浪,濒临死亡时,诗人几乎都没有将负面的形容词来描写在海上的描写。以《古舟子咏》和《海之恋》为例。

在诗篇中,老水手经历了生死、严寒甚至神的现身。但他依然歌颂美丽的海洋生物,动听的歌谣以及美丽的海景。即使漂泊,海洋对西方诗人来说也不是天涯。

I MUST go down to the seas again,to the lonely sea and the sky

John Masefield的《海之恋》则重复地抒发想回到大海的感情。即使寂寥,也向往海鸥的哭泣。即使海风凛冽,也能感觉的静谧和甜美。狄金森的《蓝海》更直接的表达了对大海的向往之情。

古代中国的首都基本上在长安、洛阳和北京。在古代,这三个城市都不临海。诗人往往遭受贬谪才能与大海由亲密接触。苏轼就曾被贬海南。对于诗人来说,沧海都是遥远的天涯,是旅途。

苏轼虽在海南留下不少表现其乐观的诗篇,但始终认为那是“南荒”。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在离别之时,渡海回归中原还是欢欣的。对于旅途所遇,也只是“兹游奇绝”,没有任何归属感。

综上,中国诗人对海的初印象是沧桑。若漂泊其中则不免痛苦。始终不认为海是归途。而西方诗人则看到了的澎湃,发觉冒险海上的乐趣,想回归大海回归自然。这可能与中西诗歌繁盛的年代不同有关。

摘要:古往今来,海洋都是诗歌中的典型意象。通过英汉诗歌中“海洋”意象的实际比较和分析,挖掘其深层内在含义。旨在揭示中外诗人对海洋的情感,各国民族文化、心理、性格以及海洋战略意识的共性与差异。

上一篇:漫谈金钱600字作文下一篇:车与马路的对话小学生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