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工程与工艺

2022-09-12

前言:简要的说,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反应过程为化学过程, 而化学工程则是研究化学工业和其他过程工业生产中有关化学过程以及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规律。这些工业不仅仅包括了传统化工制造, 同时也包括了现代化工制造, 像向生物工程、生物制药以及以及相关的纳米技术等。化学工艺是以化学方法以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与组织结构合成新物质为主的一种生产过程与技术。而化学工程与工艺就是一种优化产品加工、生产的过程。在化学工程领域之内与之相关联的行业特别多, 同时也与许多现代高新科技领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影响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科技的发展、进步, 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1. 化学工程与工艺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现阶段, “绿色”这一词汇已经逐渐被人们所熟悉, 而环保也逐渐成为了人们普遍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态度。实现环保节能这一生活方式、生活理念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化学工程与工艺相对程度上而言是一门比较具有显著工业特色的学科, 其所研究的范围相对程度上也比较广, 同时应用范围也特别宽。对于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 一方面需要降低污染、节约资源, 另一方面需要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据调查数据显示, 很多国内外的企业都在进行一些与绿色环保方面的相关研究。

2. 相关新兴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技术研究

2.1 绿色化学工程

绿色工程即无污染、无化学、无害物质。绿色化学就是研究、利用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开发以及加工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消除会对人类健康以及环境的影响的一门科学。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的运用化学工程与工艺去减少一些有害的原料、催化剂的产生与使用, 尽可能的从根本上阻隔污染源的产生。绿色化学的主要作用就是从源头上对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减少或者消除, 同时可以利用绿色化学生产出来一些对环境的保护有利的材料, 然后经过回收废物进行循环利用, 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绿色化”。

2.2 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分离过程

在现代社会, 蒸馏法是最主要也是用的最多的一种分离工程方法。相对而言, 我国在蒸馏分离工程方法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对程度上相比较丰富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经验, 但是在很多方面依旧需要进行完善。现阶段, 有许多国家的科学家认为膜分离技术 (就是吸附分离——运用一些气体的干燥、废水等污染物的处理等等) 是现在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项分离工程技术。它具有节能、高效以及易于清理等特点, 但是同时它也具有一些问题需要去防治、改善。

2.3 超临界流体 (Supercritical Fluid, SCF)

超临界流体是一种温度还有压力, 都在临界点之上的无气体液体的相界面。最近几年, 超临界水氧化法 (SCWO) 在环境治疗以及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在相对程度上较多, 而在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相对研究比较少, 依旧处于研究实验期。

2.4 提高反应选择

化工生产过程的重要组成之一是化学反应, 原料由反应得到产物, 因此, 便可以选择相对程度上更为合理的反应途径去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的效果。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有很多, 像反应温度、反应条件以及反应时间等。比如在氧化反应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热, 因此原料就会因为受热而发生质变, 进而导致产品的质量降低。

3. 总结

现阶段, 世界不仅面临着资源的短缺的问题, 同时也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 全球国家都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绿色环保的基础上, 提出了资源的节约以及保护环境的要求。因此,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求在化学工程和工艺的配合上要紧密, 发展上应该实现协同性发展。就这一方面, 我国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化学工程工艺的融合, 这样, 将化学工程和工艺技术相关的联系在一起, 重视其发展的绿色化, 推动了传统的化学工艺和工程的发展, 降低了其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压力, 实现了资源的节约, 环境污染的降低, 综上所述, 开发新的能源对我国未来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一条道路, 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一条道路。

摘要:在近代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项环节是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因此, 需要重视化学工程和工艺之间完美、有效的融合。在实际中, 化学工程与工艺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的化工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以后, 再次利用去实现能量传递的效果, 进而使资源的利用率能够达到最大化, 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简要的对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杜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识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石油化工应用, 2008 (27) :136

[2] 姜兆华, 赵力, 宋英等.面向国家需求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特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3 (11) 53-55

[3] 陈华辉;赵会友;马向东;邢建东;高义民;李卫;;我国耐磨材料的使用与发展概况[A];中国特殊钢年会2005论文集[C];2005.

上一篇:雷电对水电站的危害及防雷措施探讨下一篇:关于土木工程结构检测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