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

2024-05-24

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精选8篇)

篇1: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

Unit 3 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教学目标(Language Goal)1.能够谈论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

2.能够谈论应该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

3.能够针对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意或者不同意)4.能够表达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理由

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

1.I think sixteen-year-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drive 我认为应该允许16岁的孩子开车。

2.I disagree.I think sixteen is too young.我不同意,我认为16岁这个年纪太年轻了。

3.Do you think thirteen-year-olds should be allowed to have part-time jobs ? 你认为应该允许13岁的孩子们做兼职工作吗?

4.No , I don’t.不,我认为不应该。5.Anna is allowed to wear her own clothes.安娜可以选择自己的衣服。

6.They are not serious enough at that age.那个年龄的他们不够稳重。

7.-What rules do you have at home ? 你家有什么规定吗?

-Well , I’m not allowed to go out on school nights.噢,我在周一至周五不能外出。

词汇和短语(Vocabulary and expressions)

allow 允许 drive 架车 pierce [pi s]刺穿 license 执照 driver司机 silly愚蠢的、傻的 earring 耳环 concentrate集中 volunteer自愿、志愿者 Local地方的 perform表演 primary初级的 go out with their friends 和朋友一块出去 part-time jobs 兼职工作

driver’s license 驾驶执照 get their ears pierced 穿耳孔

choose one’s own clothes 选自己的衣服 sixteen-year-olds 十六岁的孩子

seem to 好像 at that age 在那个年龄 so do we 我们也一样 get to class late.上课迟到 fail a test 考试不及格 be strict with 对„要求严格 the other day 前几天 get to doing sth 着手做某事 look smart 看起来整洁 concentrate on 关注„ be a good way to do 是„的好方法

It’s a good idea for sb to do 是„的好主意

get noisy 变得嘈杂 at present 目前

have an opportunity to do sth.有做„的机会

be a good experience for sb.对„来说是很有意义的经历 take time to do things 花费时间做事情

old people’s home 敬老院

be sleepy 睏 after a long week of classes 上完一周课之后 have Friday afternoons off 周五放假

语法内容: 一.被动语态

1.“语态”表示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英语中有“两态”的说法,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本单 元中反复出现的should be allowed 就是一个含有情态动词(should)的被动语态。

先看几个基本概念

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为主动语态

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为被动语态

只有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

2.被动语态的构成(1)请大家看图

The office is cleaned every day.The office was cleaned yesterday.Compare active and passive:

动作的接受者the office成了句子的主语,就应该用被动语态。从上面的例句我们可以总结:

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为:主+am / is / are(not)+过去分词

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为:主+was / were +过去分词

如:Butter is made from milk.This house was built 100 years ago.以前我们学过的was / were born 生于,就是一个被动语态 born是个过去分词(bear)

-When were you born ? -I was born in 1989.如果要特别强调动作或行为的执行者,句子后面需接by ~,译为“被(由)„”

如:We were woken up by a loud noise.我们被嘈杂的声音吵醒。

(2)请看图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进行时被动语态的构成为

主语+is / am / are + being +过去分词

再如:

My car is being repaired now.Some new houses are being built near the park.公园附近在建一些房子。

(3)请看图

BEFORE NOW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完成时被动语态的构成为

主语+have / has +been +过去分词

如:

My key has been stolen.My keys have been stolen.I am not going to the party , I haven’t been invited.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情态动词+be+过去分词

A note had better be left to him.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wear their own clothes 这里我们列举了几个主要时态,那么其它时态呢?

一般将来时 主语+will +be +过去分词

过去将来时 主语+would / should + be +过去分词

过去进行时 主语+was / were + being +过去分词

过去完成时 主语+had + been +过去分词

被动语态的时态是由be的时态决定的,be是什么时态,全句就是什么时态,be动词后面的过去分词不 变。

归纳:

肯定句:主语+be + 过去分词+(by ~)

否定句:主语+be not +过去分词+(by ~)

一般疑问句:Be +主语+过去分词+(by ~)? 特殊疑问句:疑问词+be+主语+过去分词+(by ~)

3.被动语态的用法:

(1)不知道或没有必要说明动作的执行者是谁,不用by+动作执行者短语 Such books are written for children.这些书是为儿童写的。

I haven’t been told about it.没有人告诉我这件事

(2)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这时应用by短语。The cup was broken by David.(3)作客观说明时,常采用一种被动语态句型

It’s / was said / believed / reported / + that „

It’s reported that about three hundred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is earthquake.

据报道,这次地震中大约有三百人死亡。

4.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

把主动语态的句子变为被动语态的方法是:

(1)把原句中的宾语变为主语

(2)动词改为被动形式,即be+过去分词

(3)原来的主语,如果需要的话,放在by后面,如果没必要,可省略。

注意事项:

主动语态变成被动语态应注意事项

从主动语态到被动语态的过程中主语、谓语动词、宾语都发生变化。

注意主格与宾格的变化形式。

注意主语的人称及数的变化对be动词带来的影响。

注意be动词的时态形式取决于原主动语态的动词时态形式。

5.被动语态的几种类型

(1)有两个宾语的句子的被动语态(直接宾语,间接宾语)

常见的接双宾语的动词有

通常这种句子可以改为以“人”当主语;和以“物”当作主语的两种被动语态。

如:He gave me a book.-I was given a book by him.(以I做主语)

-A book was given to me by Tom.(以物book作主语)He teaches us English.-We are taught English by him.(以人当主语)

-English is taught us by him.(以物作主语)

(2)含有宾语补足语的句子的被动语态

keep, make 三类的动词常常有宾语补足语,在被动语态中,宾语补足语位置不变。We keep food fresh in the fridge.主 谓 宾 宾补

-Food is kept fresh in the fridge.I saw him go into the office building.-He was seen to go into the office building.英语中有“十大动词”的说法,即feel , hear , listen , have , make , let , look , watch , see , notice,这些词在主动句中,其后的动词不定式不加to,但变被动句时必须加to.(3)含有短语的主动语态变被动语态

不及物动词没有宾语,因此没有被动语态。但有的不及物动词后面加上介词及其他一些词类构成短语动

词之后,其作用相当于及物动词,可以接宾语,因而也可以变为被动语态。在变成被动语态时,不能去掉构

成短语动词的介词或副词

They take good care of my child.-My child is taken good care of 他们把我的孩子照顾得很好。I turned off the radio.

-The radio was turned off(by me)

附:动词短语的被动语态

take care of -be taken care of cut down -be cut down laugh at -be laughed at look after-be looked after 下列这些短语本身即是被动语态的形式,不需再加-by be covered with „用„覆盖着

be interested in „对„感兴趣

be surprised at „对„感到惊奇 be made of(from)用„制造的(4)由情态动词形成的被动语态

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子在变为被动语态时,在情态动词后面加上be动词即可,其句型如下:

肯定句:主语+情态动词(can , may , must)+be+ 过去分词„

否定句:主语+情态动词+not + be + 过去分词„

疑问句:情态动词(Can , May , Must)+主语+be+过去分词+„.如:We should allow teenagers to surf the Internet.-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surf the Internet.Can you use it ? 你会使用它吗?

-Can it be used ? 6.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的几种情况

(1)当主动结构中的宾语是反身代词和相互代词时,不能改为被动语态。

他在镜中看见了自己的模样。We often help each other.我们常常互相帮助。

(2)当谓语是表状态的及物动词时(如have , like , take place , belong to „)

如:

I like these flowers.我喜欢这些花。I will have a meeting.不说A meeting will be had.应说A meeting will be held.二.重点、难点: 1.the other day 我们还可以说the other day , morning , week , month.不久前的一天,一个上午、一个星期、一个月等 I saw him in London the other day.我最近有一天在伦敦见过他。2.get to 着手做某事

„ and I got to talking about the rules „

He got to doing the homework after supper.

3.concentrate on sth.专注于某事(做某件事而不做其他事)

He decided to concentrate on English because he just failed the exam.他决心专攻英语因为他刚刚考试不及格。

This company concentrate on the Chinese market.这家公司把重点集中在中国市场。

4.be good for 对„有好处 有益于(„that is good for studying „)This kind of food is good for me.这种食物对我身体有益

Sunshine is good for plants.阳光对植物有益。

5.It’s a good idea for sb to do sth.做„对„来说是个好主意(It’s also probably a good idea for parents to allow „)

It’s a good idea for us to travel to the south.6.get noisy 变得嘈杂(I know we got noisy sometimes , „)noise -noisy

7.learn from 向„学习,从„中学习

„ but we learn a lot from each other.We should learn from our mistakes.我们应从错误中学习。

8.at present.(At present they’re too short.)at present 此刻、现在=at this time , now I can’t help you at present --I’m too busy

我现在帮不了你--实在太忙了。

9.„ have an opportunity to do sth

有做„的机会

have no opportunity to do 没机会做„

I hope to „„ have an opportunity to go to the States.I have no opportunity to have a talk with her I 注意:文中在谈论将来时,用了一些动词过去式和would + 动原的形式

这是虚拟语气。表示对将来的一种假设。

本单元其他句型结构:

1.sixteen-year-olds十六岁的青少年

它相当于一个名词 相当于sixteen-year-old kids.“一个16岁青少年的表达方式” a kid sixteen years old a kid of sixteen a kid of sixteen years old.a sixteen-year-old kid

2.stop doing

He should stop wearing that silly earrings.(Section A 2a)

停止做某事

We two stopped talking.我们俩个停止了谈话。3.主+seem to do sth.好像

His temperature seems to be all right.他的体温好像完全正常。seem其他用法

(1)seem+形容词

The question seems quite easy.那个问题好像很容易。

(2)seem+名词

That seems a good idea.那好像是个好主意。

(3)It seems + that 从句

It seemed that nobody knew anything about the matter.看来没有人知道这件事。4.So do we(Section A 3a)

So do we 为倒装句,其结构是So + be 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主语,在时态上应和上一句保持一 致。应翻译为“我们也是这样”用英文解释是: We have a lot of rules at my house , too.5.on school nights , on Friday nights , on Saturday afternoons.我们在说某个具体的,特定的早晨、下午、晚上时应用on.6.be strict with 对„要求非常严格

She’s very strict with her children.她待子女很严。

7.old people’s home 敬老院

以前我们曾学过old folk’s home

8.take time to do things 花费时间做事情。take在这里为“花费”的意思。

类似的词组有: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it为形式主语

花„时间做某事

It took me 2 hours to finish the homework.9.be a great experience for sb.对„来说是一次很棒的经历。10.volunteer(1)n.志愿者

volunteer groups 志愿小组

volunteers to run Christmas show.自愿操办、圣诞节表演的人。

(2)v.自愿或无偿地给予或提供(帮助、建议)

Tim’s busy but I’ll come , he volunteered.蒂姆很忙,我来吧,他主动说道。11.sleepy想睡的(a.)Are you sleepy ? 你睏吗? asleep 睡着的、熟睡的

He waits until the children are asleep.他一直等到孩子们睡着了。

词组fall asleep 入睡

He was just falling asleep when there was a loud knock at the door.他刚要入睡,就有人大声敲门。

篇2: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

篇3: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

所用教科书:Go For It

所教年级:九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 九年级第一单元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教学设计整体思路:

主要以reading的文本为载体, 通过具体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训练学生速读和根据所给问题寻找相关细节的能力。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学习策略, 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上下文的帮助猜测新词词意和从多个词条解释中选择最恰当的词意。在这一部分阅读训练中, 针对任务型阅读这一学生的薄弱之处, 我设计了一系列题目, 希望学生通过一定量的常规练习, 感受任务型阅读, 减少畏难情绪, 更好的适应这一河北省的新题型。

对文本中的词汇和语法教学, 我把它们分成了两部分来处理。教师着重教授语法重难点“unless”一词的用法, 并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 归纳类比其它经常用于主将从现的连词:as soon as, if, when。其它文本中的短语相对简单, 主要通过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 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做适当的点拨。作业我选择了美国女诗人Sara Teasdale的一首优美的励志小诗“Like barleybending”

供学生欣赏, 希望学生在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学作品, 体会阅读之美的同时, 心灵上受到鼓舞, 乐观、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挑战。

整个课程设计凸显阅读课的特点, 对课本内容进行了内部整合与外部拓展, 同时也兼顾中考的要求对基本词汇和重要语法点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处理。课堂活动利用学习小组, 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主要是倾听、引导与点拨。

教学设计指导依据说明:

依据新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还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课程标准对学生“读”的目标描述中, 九年级学生应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等。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五课时, 前面四个课时的学习已经为本课做了一定的铺垫。学生在前面SectionA和Section B的3a阅读中也初步实践了一些阅读方法, 本课的学习, 将是前面小块阅读训练的延续与提升, 内容更为集中, 方法针对性更强, 阅读课的特色更加突出。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初一、初二两年的英语学习, 已积累一定的阅读量与阅读体验, 但是面对阅读中较难的体裁如:科普文、议论文和阅读中较难的题型如:主旨概括, 词意猜测, 根据细节进行推理判断还是感到力不从心, 因此阅读策略的渗透和阅读技能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旨在通过对教材中Reading阅读材料的整合与延伸, 让学生通过实践, 结合教师的点拨与精讲, 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 形成自己的有效阅读策略。

三、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学习并能在具体上下文情境中运用下列基本 短语:deal with, worry about=beworried about, learn to do sth, be angrywith sb, go by, decide not to do sth, regard…as…, complain about…, tryone’s best to do sth= do one’s best to dosth, with the help of sb, break off

学习连词“unless”的用法, 复习“when, if, as soon as”的用法。

能力目标:

学习如何通过上下文的帮助猜测新词词意和从多个词条解释中选择最恰当的词意。

训练学生速读和根据所给问题寻找相关细节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文本的学习, 鼓励学生做个坚强、快乐的人, 积极、勇敢地直面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 教学重点:

1. 在于具体的阅读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借助上下文的帮助获得恰当词意的能力;训练学生速读和根据所给问题寻找相关细节的能力。

2. unless的用法;主将从现常用连词“unless, when, if, as soon as”的归纳与运用。

(二) 教学难点:

1. 如何寻找有效的上下文

2. “unless, when, if, as soon as”用 法的辨析与结合情境的具体运用。

(三) 突破方法:

能力的提升借助具体的语篇和引导性较强的题目, 于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 教师精讲巧点拨。

语法难点通过教师讲解, 小组互助学习来解决, 并通过巩固练习, 在具体情境中辨析、运用进一步巩固。

五、教学过程设计

Step One: Leading In

1. 教师出示图片和语篇。 (见图 1、2)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dancerswho performed at 2005 Spring Gala?How beautiful and charming they are!However, they can’t hear or talk, becausethey are disabled people. But they facethe challenges bravely instead of giving up.

2. 请学生猜测 disable 和 face 两词在 文中的词意。

3. 学生讨论词意, 交流方法。教师倾听, 点评, 及时鼓励。

在此过程中, 教师渗透学习策略, 点拨学生利用上下文的提示:They can’thear or talk, because they are disabledpeople. 上下文互为解释。They face thechallenges bravely. bravely副词的运用提示此处face是动词, 故应为面对之意。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 渗透策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意。

Step Two: Pairwork

1. 口语热身。教师出示话题及要求: Can you think of any problems you havehad recently ? Tell a partner how youdealt with them.

设计意图:阅读前的热身, 也是话题的衔接过渡:面对困难, 我们该如何做?

Step Three: Fast Reading

1. 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What are the three ways of dealing withour problems?

在此过程中教师渗透学习策略:有时可以通过速读来获取信息, 速读时, 文中的副标题非常有帮助。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和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把握。

Step Four: Detail Reading

1. 教师出示阅读任务: (1) 为判断正误, (2) 至 (4) 为回答问题, (5) 为翻译句子。

Stephen Hawking, a famous psychologist, becomes successful by regarding his problemsas unimportant. (T or F)

If we don’t deal with our problems, what will happen?

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ldren tohelp deal with problems?

Why do many students often complainabout school?

Let’s not worry about our problems.Let’s face the challenges instead.

2. 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并写出答案, 要求书写工整, 清晰。

3. 核对答案, 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教师巡视, 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4. 全班范围内学生交流, 分享自己的 翻译句子, 学生自评, 选出最佳译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寻找相关细节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的能力, 训练学生根据文意选择恰当词意, 培养学生小组交流、合作的精神和认真倾听, 主动评价的意识。

Step Five:Vocabularies And Expressions

1. 请学生独立大声朗读课文并找出下列短语, 若需要可向组员寻求帮助:

(1) 处理, 应对 (2) 担忧 (3) 学习做某事 (4) 生某人的气 (5) 决定不做某事

(6) 将…视为… (7) 抱怨… (8) 努力做某事 (9) 在某人的帮助下 (10) 中断

2. 小组内朗读、记忆上述短语。

3. 教师组织小测试进行检测, 以小组竞赛形式进行。测试题注重短语在具体情境中的应用。

(1) I have trouble ______ all theproblems in such a short time. 应付

(2) ______, I finished writing thisessay easily . 在她的帮助下

(3) Our teacher ______ because ofhis cheating in the exam. 生他的气

(4) He ______ to learn English and caught up with his classmates at last.努力

(5) The young mother ______ herson’s illness for quite a few days. 担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Step Six: Grammar Study

1. 教师出示含有“unless”的例句, 学生朗读、体会、感悟。

2. 教师讲解“unless”, 带领学生辨析归纳unless, when, as soon as, if的用法。

3. 教师提供“unless, when, as soonas, if”的相关练习供学生巩固。

(1) We will go bike riding __ it rainstomorrow.

A. because B. unless

C. if D. when

(2) My brother is going to look foranother job____ the company offers himmore money.

A. after B. when

C. unless D. because

(3) Anybody can learn Englishwell____he works hard at it.

(A) if B. unless

C. when D. but

(4) Tom will call me ____ he getshome.

A. until B. unless

C. as if D. before

4. 核对答案, 小组交流解决疑难, 教师提供必要的讲解。

设计意图:关注语法重点, 提升能力的同时兼顾中考基础知识的考察。

Step Seven: Homework

1. 请学生欣赏Sara Teasdale的励志小诗“Like barley bending”并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Like barley bending

In low fi elds by the sea,

Singing in hard wind

Ceaselessly.

Like barley bending

And rising again,

So would I, unbroken,

Rise from pain;

So would I, softly,

Day long, night long,

Change my sorrow

Into song.

------ By Sara Teasdale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请用三五句话写出你的想法并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 开拓视野, 涉猎西方文学作品, 陶冶情操, 启迪心灵。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学生的课堂发言。

学生英译汉的译文。

基本词汇知识的掌握。

unless, when, as soon as, if用法的掌握与辨析。

评价方法:

对学生的课堂发言, 教师应及时给出鼓励性的评价。

选出最佳英译汉译文的环节, 鼓励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 以达到美文共赏的目的。

词汇部分检测以竞赛方式进行, 引导学生自评学习效果, 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篇4: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课主要学习19世纪和20世纪10项发明(汽车、电视、电话、计算机……)的时间及用途。语法项目是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结构。

(二)教学特点

本课教材的特点是语法项目和日常交际用语自然结合,内容形象直观。通过操练when 开头的特殊疑问句把学生引入话题(谈论重要发明的历史及用途)的语境中。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掌握10项发明的英语名称及由when引导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的结构及用法。

2.能力目标

能运以下句型进行对话: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What was it used for ?

It was used for talking to people in other places.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自学能力和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爱学习,爱科学,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口头掌握本课核心句型

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

It was invented in 1876.

What was it used for ?

It was used for talking to people in other places.

难点:when引导被动语态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的结构及用法。

二、 学习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建构主义是近年来介绍到我国的一种新兴教育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本课内容和初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及学习经历,在教学中我侧重指导学生采用以下三种学习方法:

1. 合作学习法。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它有利于培养主动学习过程的合作性,以弥补独立学习之不足,增进学生之间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刺激学生的交流欲望,达到相互启发,加深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

2. 情景交际法。即学生通过交际活动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对话表演、问答,从而达到脱口而出的交流目的。

3. 联想法。看图联想,营造真实的语言运用氛围,以最佳的情景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引发学生联想,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达到发散创新的目的。

三、 教法分析

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从培养学生能力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角度出发,我采用“技能训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便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功能交际法。(采用这两种方法的目的旨在)优化教学过程,通过布置任务“最有用的发明”,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上网、查看书籍等形式,查找自己认为最有用的发明物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开阔同学们的思路,激起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适当安排竞猜抢答、快速反应、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记者采访等活动,激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建构一种新型的现代教育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信息交流。

四、 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识记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我把教学程序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复习—引入新课—操练—运用—巩固练习。

1. 激趣抢答,温故知新:告诉学生我们将玩一个游戏——考考你。

快速展示一组图片,如:电话、电视机、电脑、计算器、飞机等,然后提问学生:

A. How many things have you seen ?

B. What are they?

C. What was invented before the car ?

活动设计意图:以抢答形式完成,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与本课学习目标相关的原有知识基础,开阔学生的思维,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为引入新知作好铺垫。

2. 设问置疑,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计算机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

A. Do you like computers ?

B.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inventions, what will you do ?

C. So compu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know more besides books, isn’t it ?

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后,及时导入新课,提问: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he computer ?

When was it invented ? Now , let’s come to Unit 9 Section A to find out the answers.

活动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接着讲授新课。

展示电视机图,提问:

1)What’s this in English ? Is it a computer ?

2)Who was the inventor of TV ?

3)Is this invention useful ?

这几个问句引出本课的生词:

inventinventioninventorinventive

老师讲解词义和构词法,接着展示其他几幅图,学生轮流用英语快速说出所有物品名称,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What’s the most useful invention ?

Who invented it ?

When was it invented ?

What was it used for ?

从而巧妙地引出本课的重点句型,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句型分小组进行操练。这一环节,贯彻了直观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活动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和抢答实现了两个教学目标—— 单词和句型的掌握和运用。

3. 视听联想,加深理解

告诉学生准备好辨图、听声,然后说出物品发明时间及用途,(简笔画)黑板上画简笔画,让学生分组抢答后,请1-2个学生用下面的语言结构说出:

The invention is …It was invented in…by… And it is used for…

接着播放汽车喇叭声、自行车铃声及电话铃声等,让学生听声音说出物品的名称、发明的时间和用途。

以上操练利用了视听联想手段,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积极思维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4. 合作小结,拓展延伸

为了让学生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我创设以下语言情境:

(1) 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A. If you are a scientist , what do you want to invent most ? Why ?

B. Who do you think is the greatest inventor in the world ? Why ?

C.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invention ? Why ?

D. If you had money, what would you like to own ? Why ?

小组成员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后,请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2) 发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列出教室里或书包内的十项发明,并填入表格。

在小组内根据发明的用途进行讨论,哪些发明对人类有益,哪些发明给人类带来了烦恼。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helpful invention ?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boring invention ?Why ?

活动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语言教学原则,优化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丰富和拓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发散思维。给学生提供一种协作学习的环境。这种形式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传递和接受信息,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

5. 探究应用,练中巩固

为了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过的知识,结合本课语法,被动语态过去时的用法,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 听力练习

完成课本上Ib Listen and match the inventions with the date .

(2) 选择填空

1. The cup is used for _______ tea.

A. drinkB. drinks C. drinking D. to drink

2. The tall building near here _______ in 1987.

A. was put up B. was putting up C. is built D. has built

3. This kind of knife ______ for cutting paper many years ago.

A. is used B. were used C. was used D. will be used

4. —— Who ______ the electric light lamp ______ ?

—— It was invented by Edison.

A. was; invented B. is; invented C. did; invent D. was; invented by

5. —— ______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 ?

—— I’m not sure. Maybe hundreds of years ago.

A. Where B. WhenC. How many D. How long

(3) 写作

根据问题写5—8个句子

What can you invent in the future ?

Have you ever invented something ?

篇5: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

Airplane n.飞机 Coach n.长途公共汽车,客车

Departure n.出发;启程;航班;车次 Lounge n.(机场等的)等候室

departure lounge(机场的)候机厅 transport n.交通方式;交通 set off 动身,出发 Nod v.点头

Tear n.眼泪;泪珠 Towards prep.往;向;朝...的方向 cigarette n.香烟 though conj.虽然;尽管 get off 下车 step n.步;步骤 geography n.地理学 physical a.身体的;体力的 PE n.体育;体育课 really adv.非常;很;实在;确实

neither pron.两者都不 a.(两者)均无的

secondary school 中学 present a.在场的;出席的 absent a.不在的,缺乏的 speech n.演讲;演说 biology n.生物学 lead a...life safety n.安全 过(某种生活)fortunately Disease n.病;疾ad.幸运地 病

drug n.毒品 Dress n.连衣裙 Spanish

Fit v.适合,合身 a.西班牙的;西班Glove n.手套 牙语的 n.西班牙have on 语 穿着;戴着 French

overcoat a.法国的;法语的 n.外套;大衣 n.法语

scarf involve vt.牵涉;n.围巾;头巾 牵连;影响

thick adj.厚的 training n.训练 size n.尺码;号 athletics n.田径shop assistant 运动

n.店员 society n.社会;cool 协会 a.时髦的;酷的 disco

fashionable n.迪斯科舞厅;迪a.流行的;时髦的;斯科舞会

时尚的

either...or...logo n.标志,商标 要么...要么...;well-known adj.众不是...而是...所周知的;著名的 Debate n.辩论 designer Illness n.病;疾a.由著名设计师病

设计的 n.设计师,prevent

设计者

vt.防止;预防 advertising n.广medicine n.医学 告

suppose vt.猜想;dollar n.美元 假设 succeed relaxed

v.成功;做到 a.放松的;松弛的 show off eldest

显示;炫耀 a.年龄最大的 personality married

n.个性;性格

a.已婚的;结婚的 rule n.规则;规章 fall off suggestion n.建议(从...)跌落

keep to get married 结婚 沿着...走 couple n.夫妻 Rope n.绳子

diet n.日常饮食 Stream n.小河;溪 用心

爱心

专心

clear

adj.明白清楚的 starving

adj.非常俄的;饥饿难忍的 lead the way 领路,带路

fall asleep 入睡 valley n.山谷 peaceful

adj.安静的;平静的

site n.场所 gesture

n.示意动作;手势 stick

n.枝条;枯枝 reach out 伸手去摸 still

a.静止的;不动的 woods n.树林 hillside n.小山坡 sudden adj.突然的 blood n.血

damage n.&vt.损害 cause v.造成;引起 n.原因,起因 effort n.努力 fifth num.第五 order n.顺序;命令 vt.命令 in order to 为了

Director n.主任 Smell n.气味

Discuss vt.讨论;谈论

Fever n.发热

Flu n.流行性感冒 Knee n.膝盖

Wound n.伤,伤口 Miss v.不在 Trip v.绊;绊倒 improvement n.改善;改进 oncoming adj.迎面而来的 couch n.长沙发 expert n.专家 require v.需要 fit adj.健康的 amount n.数量 weight n.重量 effect n.影响 cooker n.厨灶 shock n.电击 hit vt.打;击 glad adj.高兴的 breathe v.呼吸 cancer n.癌症 fix vt.修理 finger n.手指 basket n.篮子 bread n.面包 fork n.叉子 knife n.刀

lemonade n.柠檬味汽水;柠檬饮料 pancake n.烙饼薄饼

serve vt.端上;服务;招待

spoon n.勺;匙 hold vt.举办;召开

hot adj.辣的 roll n.小圆面包 Roman n.罗马人 Saying n.格言谚语

Cheers int.干杯 Plate n.盘子 explanation n.解释,说明 cross adj.恼怒的;生气的

generally adv.一法

般地;通常 Level n.水平over adv.结束 Certain blind adj.瞎的 adv.某些;一些 sensen.感觉官能 however taste n.味道

adv.不管怎样

owner n.所有权人;fairly adv.相当地 主人

no matter bee n.蜜蜂 无论… officer n.官员 wherever course n.一道菜 adv.无论在哪里 dialogue n.对话 own v.拥有 line

everyday n.台词,对白;线 adj.每天的,日常nurse 的

n.保姆;护士 essential recite v.背诵 adj.极其重要的 role n.角色 tourism n.旅游业 row n.一排座位 quarter n.四分之servant n.仆人 一

bit n.一部分,一industrial 段

adj.工业的

play the role of recent adj.近来的 v.扮演...角色 Arabic n.阿拉伯superb adj.极佳的 语

impressed

Typhoon n.台风 adj.印象深刻的 Importance front adj.前面的 n.重要性 nightlife in place of 夜生活 代替

musical

Indian n.印度人 n.音乐剧;音乐电speaker 影

n.说某种语言的in the open air 人;发言者;演讲在露天(或户外)者

Japanese adj.日本period n.阶段;时的日语的;日本人期 的 n.日语;日本人 express Industry n.工业 vt.表示;表达 Trade n.贸易 beat n.强节奏 Achieve v.完成达ceiling n.天花板 到

fetch vt.拿来 Bright adj.聪明的 pardon Handwriting n.书int.请再说一遍

用心

爱心

专心 raise v.举起 forgive vt.原谅 treasure vt.珍视;珍爱 stay in touch 保持联系 owe

vt.归因于;归功于 pay back 偿还 kindness n.体贴 patience n.耐心 gift n.恩赐 礼物 fair

adj.公平的;公正的

model n.模范;典型 role model 楷模;行为榜样 Value

篇6: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

篇7: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

key structurehow i learned to learn english?—   i learned useful sentences like “it’s a piece of cake”.—   i could get the meaning by the listening for just the key words.difficultieshow to find out the ways of studying english and then describe them well.vocabularyexpression, discover, secret, grammarlook up

period1

篇8:九年级英语上 unit 2 section B-2 教案(人教新目标)

在初中教学中, 大部分教材是以单元为基本组成形式的, 英语教材也不例外。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在单元内设置了性质相同、形式相异的学习活动, 教材的编排体系遵循传授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规律。教师在单元教学的过程中, 需要在一定的连续时间内完成多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教学活动, 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张华2000)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主要围绕英语语言、英语思想以及英语文化等内容组成不同的单元, 不同单元具有一定的递进性, 从而使学生通过系统性的学习获取一定的语言知识, 并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标题句, 学生通过单元标题句可以了解该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因此, 在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正确解读和拓展单元标题句,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领悟教学目标, 对教学活动进行更合理的安排 (李晓蓉2013) 。

一、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基本结构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一共有5册, 其中, 七年级、八年级教材被分为上、下两册, 九年级教材为一册。全套初中英语教材共设置了78个话题, 每个单元的话题都是由标题句引入的, 大部分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大多数的单元标题句包含某一功能项以及与该功能项相关的多个句式, 同时还包括实践该话题的必要策略 (宋运来2009) 。以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八年级上册教材为例,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标题句为“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该单元的话题为“Free Time Activities”, 语言功能为“描述你在日常生活中常做的事情”, 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句式, 如how often以及why引导的句式, 同时也要求学生掌握多种频率副词的用法, 最后指出具体的学习策略。

二、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编排的理论依据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是以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为事实依据的, 以句子为单位的英语“听说法”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 (姚小鸽2014) 。根据“听说法”的相关理论, 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语言时, 教师可以采用句式操练的方式, 帮助学生完善英语语言知识系统,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习惯和英语语言意识 (薛晓玲2011) 。

在20世纪末, 我国教育界提出了“结构+功能”的教学理论, 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从本质上看都是一种社会符号。因此, 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 应将英语看成一种系统性的符号进行教学, 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现阶段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在结构安排方面遵循了“结构+功能”的相关理论, 在编写的过程当中, 不仅重视语言培养的目标, 同时强化语言规律的习得与养成。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为话题设置了对应的语境, 同时选取对应的语言结构来实现语境功能, 将英语的交际功能以及词汇的语用意义嫁接到句子中, 使语言具有多重效应。

三、解读和拓展单元标题句的理论依据

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中, 从教学资源研发、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到教学评价都必须以《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 为基本依据, 体现该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性质。因此, 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标准》, 了解其所包含的教学目标以及相关理念 (丁振月2011) 。现行的《标准》明确规定, 初中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 提倡通过体验、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习相关知识。同时, 《标准》制订了分等级的培养目标, 其中所规定的第三、四、五级的口语教学目标分别为:能与他人沟通自己较为熟悉的话题;能与他人沟通生活中常见的话题并给出简单的点评;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话题并能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在《标准》的指导下安排具体内容, 所有的话题都是通过一种概念性的单元标题句呈现的, 在单元标题句后安排一些具有一定功能的语言项目以及语言结构。

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按照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基本结构, 从单元标题句出发,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 从而使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获取必要的语言知识 (韩刚2009) 。

因此, 教师在教学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不同单元时, 需要从解读单元标题句出发, 根据解读过程中所获取的信息设计单元教学。以教授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八年级 (上) Unit 1H ow often do you e xercise?为例, 教师可以从四个不同的层面对该单元标题句进行解读:第一, 在该单元标题句中所出现的频率副词often与frequency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可以促进学生回忆已经学习过的频率副词;第二, 从句式角度来看, 该句的时态是一般现在时, 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活动, 并与一般现在时进行联系;第三, 针对该标题句,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用英语进行表达, 使英语教学的语用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这与《标准》要求有高度的一致性;第四, 教师可以创设逼真的场景, 增强学生对此句的理解。

四、对单元标题句进行解读和拓展的实际意义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 遵循以单元标题句为核心的基本思想。因此, 教师有必要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 以单元标题句为基础拓展教学, 实现《标准》中所规定的语言运用能力目标。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材的编写以“结构+功能”为基础, 课堂教学以句式操练为主。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 教育界逐渐认识到以对话形式模拟实际交际对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这种教学思想在我国初中英语教学中不断发展, 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上文中提到的“结构+功能”的教材编写思想应运而生, 同时成为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编写的主要思想。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突破传统的英语实践观念, 重视我国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 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 (邵燕楠、黄燕宁2013) 。

在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中, 各单元都是以标题句为基础的, 通过标题句可以明确英语的语用功能, 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语言功能可以传递事物的相关信息, 同时检验信息的真实性, 例如, 在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 该标题句可以被用来陈述个人的特征。学生在学习该标题句后, 就可以根据已经学习的词汇对自己的个性特征进行表述, 并向他人传达某些观点或者对某事的态度。另外, 当该标题句被用于不同的语境时, 必然产生不同的语意。一般情况下, 初中生在使用英语表达信息的过程中都倾向于表达自己的经历与情感。例如, Unit 10的单元标题句为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该句充分说明了说话者的喜好。

总之, 人教版《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编写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支撑, 以标题句为单元话题, 同时在教材目录中明确可能涉及的话题内容, 对该话题结构以及语言结构进行了必要的处理, 指明话题相关的词汇以及相关的执行准则, 从而使教材重点一目了然。

结束语

大部分初中英语教材是以单元为基本形式组织相关内容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深入解读与拓展单元标题句, 这对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丁振月.2011.人教版《新高中英语》教材中学习建议板块的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

韩刚.2009.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李晓蓉.2013.高中英语教师对人教版新教材的适应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邵燕楠, 黄燕宁.2013.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J].中国教育学刊, (2) :60-63.

宋运来.2009.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薛晓玲.2011.人教版与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比较[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217-218.

姚小鸽.2014.教材内容重构的价值、限度及方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上一篇:我在家门前等小康诗歌下一篇:管理咨询访谈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