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2024-05-23

七年级上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共6篇)

篇1:七年级上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Ⅰ.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1. Knowledge Objects: key vocabulary, target language, writing practice.

2. Ability Object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 writing skill.

3. Moral Objects: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Ⅱ. Teaching key points

1. Key vocabulary

Ping-pong player, basketball player, tennis player, football player, great, born.

2. Target language

Who’s that? That’s Deng Yaping. She is a great ping-pong player.

When was she born? She was born in 1973.

Ⅲ. Teaching Difficulty

Target language

Ⅳ. Teaching Methods

Listening method, writing method and speaking method.Pairwork.

Ⅴ.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Pictures or photos.

Ⅵ.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in.

Greet the class as usual and check the homework.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I have some friends to tell you, They are very famous. Look! They are sports stars. Show them a picture and ask them: “Who is she?”

Ss: She is Deng Yaping.

T:“Where is she from? What does she do?”

Ss: She is from China. She is a great ping-pong player.

T: Good! (write down th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ping-pong player) Now who’s that? Do you know him?

Ss: He is David Beckham.

T: Where’s he from? What does he do?

Ss: He is from the UK. He is a great soccer player.

Step 2 Presentation 1a and 1c

T: Good, you are the best students I know. Do you like Beckham?

Ss: Yes, I do.

T: He is very handsome and tall, Yes? I like him, too.

So my good students, do you know Beckham’s birthday?

Ss: No, I don’t…./Yes, I do. His birthday is on January 1st 1975.

T: When was he born? Do you know?

Ss: He was born in 1975.

T: Good, now I will show you some pictures of famous stars. Look!

Who’s that?

That’s Deng Yaping. She is a great Chinese ping-pong player.

When was she born?

She was born in 1973.

Who’s that?

That’s Pan Changjiang. He is a very famous Chinese actor.

When was he born?

He was born in …..

And who’s that? Is she beautiful?

She is Fan Bingbing. She is a beautiful actor.

When was she born?

She was born in…..

Show them other pictures and make dialogues with each other.Then ask a student : “ When were you born? Lily?”

S: I was born in .

Ask the other students: “ When was she born? And when was your mother/father/ sister/ brother born?

He/she was born in …../in October 1985/on December 12th, .

Now practice the dialogues with each other and do a survey.

Names Occupation Born time Country

Yi Jianlian Basketball player 1963 China

Pan Changjiang actor 1980 China

Then ask some of them to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s in front of the class. They can get good grades if they did a good job.

Now please turn to page53, Section A 1a, make a list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stars you know.Ask them to finish it in two minutes. For example, Yao Ming, kaka, Henry, Kobe Bryant….

Step 3. Listening 1b

Listen and write the year the sports star was born under each photo.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 first. The first one is Deng Yaping, the second one is Michael Jordan, the third one is Martina Hingis, the last one is David Beckham. 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carefully.

Play the recorder for the first time, then check the answers.

Answers: 1963, 1980,1975.

Check who get one hundred. Praise them.

Now turn to page89 and read the tapescripts together.

Step 4 Summary and Homework

Ask a student to summarize this lesson.Recite the sentences and learn to make dialogues by use of “when” questions.

Blackboard design:

Unit 9 When was he born?

born A: Who’s that?

basketball player B: That’s Deng Yaping. She is a great ping-pong player.

tennis player A: When was she born?

soccer player B: She was born in 1973.

篇2:七年级上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本单元主要学习使用want来谈论和表达自己的喜好;学习运用表示品质的形容词来表达自己喜好的理由;学习连词and和but的用法;巩固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和名词单、复数的构成。本单元通过“介绍电影,谈论喜好”和“制定计划”这两个话题,设计了三个任务型活动:任务一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搜集奥斯卡电影资料,进行介绍;任务二是:我不确定,学习“表达计划安排”的有关知识;任务三是:学写小作文,让学生掌握“陈述理由”的方法和正确使用表示品质的形容词。单元知识系统(树)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 I do.No, I don’t.Does he /she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 he /she does.No, he /she doesn’t.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want? I like action movies and documentaries.单元总体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所学目标语言;学会询问他人的喜好和谈论自己的喜好,并能够表达自己喜好某一类电影的理由;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制订出周末或节假日的行动计划。单元重难点一览 重点

难点

1.复习词汇:want,like,and,but,interesting,boring 2.词汇:go,movie,action,comedy,documentary,thriller,Beijing

Opera,scary,funny,sad,exciting,kind 3.句型: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I do./No,I don’t.

Does he/she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he/she does./No.he/she doesn’t.

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want?

I like action movies and documentaries.

语法重点: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名词单、复数的构成 和使用。

每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谈论喜好和制订计划,围绕这两个主题进行一系列的交际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want来谈论和表达自己的喜好并学会制订计划;同时复习了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和名词单、复数的构成。对于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构成,我们已经在第五、六单元学习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引导,尤其是“三单”形式的变化;对于名词的复数,教师要进行总结以掌握其变化规律,但重要的是让学生正确运用。单元教学建议

采用Discussing和Conclud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实物(电影广告、海报等)或制作课件(各种电影的精彩片段)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询问和谈论喜好”和“制订计划”的课堂教学和练习。本单元的教学法建议:语音教学——让学生进行模仿操练;词汇教学——采取情景介绍或演示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操练、理解含义并学会运用;口语教学——采取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互相操练;听力教学——采取图文配对和填写表格的方式;阅读教学:采取比较差别和寻找关键词的练习;写作教学——以模仿、填词为主;语法教学——总结规律、在运用中掌握。单元课时分配

本单元用3课时教学 Section A用1课时 Section B部分用l课时 Self Check用l课时。Section A 教学内容

Section A(教材P53~55)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Section A的主要内容是运用want制订计划和打算,并谈论喜好和偏爱及其理由;学会运用连词and和but谈论喜好。过程与方法

采用Discussing和Conclud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实物(电影广告、海报等)或制作课件(各种电影的精彩片段)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work问答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询问和谈论偏爱”和“制订计划”的课堂教学和练习。情感态度价值观

Section A是通过“介绍电影”来学习“谈论喜好”和“制定计划”这两个话题,学内容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互相介绍自己的喜好和偏爱,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情,并帮助学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加深沟通。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通过“介绍电影”,运用动词want谈论喜好和制订计划;学会运用连词and和谈论喜好。语法难点

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和应用;名词复数的构成;连词and和but的用法教学突破

Section A重在通过使用动词want来谈论喜好、偏爱和制订计划,而进行交流载体是已经学过的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学内容。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各种电影介绍的广告或海报;制作能反映各种类型电影特征图片、幻灯片或有关各种电影精彩片段的课件;设计课后巩固练习的幻灯片。学生准备

复习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和名词复数的构成;讨论、收集一些著名明星的资料。教学步骤 l

(1课时)

一、第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Section A的主要内容是制订计划和打算;谈论喜好和偏爱。在导入新课时可采用视听导入法。1.教师出示电影广告或海报(最好是全面反映电影种类的),向学生进行介绍或播放课件:These are movies.This is an action movie.„,同时教学生词。

2.教师可继续谈论I like movies.I like action movies.„,然后问学生:Do you like movies/action movies/„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继续谈论1 want to go to a movie.1

want to see an action movie.,然后问学 生: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Do you

want to see an action movie?引导学生 回答,从而引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

4.引导学生观察la部分的海报,并把海报和电影种类名词一一配对,完成 la部分的教学任务。

1.认真观看电影广告或海报或课件,仔细听老师的介绍:These are movies. his is an action movie.„,跟随老师学习有关电影类型的名词。2.继续听老师的介绍I like movies.I like action movies.„,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Yes,I do./No,I don’t.I like„。

3.继续听老师的介绍1 want to go to a movie.1 want to see an action movie.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Yes,I do./

No,I don’t.1 want to„。

4.观察la部分的海报,并把海报和电影种类名词一一配对,完成la部分的学习任务。

二、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lb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圈出电影的种类名词,完成lb部分的教学任务

2.引导学生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 1c 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先操练所提供的对话,再进行改编交流,学会运用Do you want to„?Yes。I do./No,I don’t.1 want to„等目标语言。.

3.播放2a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将电影类型按顺序进行编号,完成2a部分的教学任务。

4.再播放2a部分的录音,引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写表格,标出Ben和Sally喜欢或不喜欢或不知道的电影类型,完成2b部分的听力训练任务。

1.听1b部分的录音,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圈出电影的种类名词,完成1b部分的学习任务 2.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1c部分口语交际的学习任务。先操练所提供自对话,再进行改编交流,学会运用Do you want to„?Yes,I do./No, don’t.1 want to„等目标语言。3.听2a部分的录音,并根据所听内容将电影类型按顺序进行编号,完成2a部分的学习任务。

4.再听2a部分的录音,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写表格,标出Ben和蹦Sally喜欢或不喜欢或不知道的电影类型,完成2b部分的听力训练任务。

5.引导学生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2c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先模仿,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询问、谈论对电影的喜好,学习What kind of movies d0 you like? I like„等目标句型。6.引导学生阅读3a部分的句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连词and或but填空,练习I like„and I like„She likes„but she doesn’t like„等谈论喜好的目标句型,完成3a部分的教学任务。

7.引导学生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3b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3a部分的图画和文字说明,依次谈论人物的喜好,复习、巩固所学的I like„and I like„She likes„but she doesn’t like„等目标语言。

5.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2c部分口语交际的学习任务。先模仿,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询问、谈论对电影的喜好,学习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like„等目标句型。6.阅读3a部分的句子,然后选择适当的连词and或but填空,练习I like.„ and I like„She likes„but she doesn’t like„等谈论喜好的目标句型,完成3a部分的学习任务。

7.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3b部分口语交际的学习任务。根据3a部分的图画和文字说明依次谈论人物的喜好,复习、巩固所学的I like„and like„She likes„but she doesn’t like „等目标语言。

三、第三教学环节:合作交流,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Find Someone Who Likes„游戏活动,让学生互相询问和谈论喜好。通过这种方式,练习运用所学目标语言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I like„Do you like„? Yes,I do./No.I don’t.,完成第4部分的教学任务。

Find Someone Who Likes„游戏活动,互相询问和谈论喜好。通过这种方式,练习运用所学目标语言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I like„Do you like„? Yes,I do./№,I don’t.,完成第4部分的学习任务。

本课总结 本课采用了Discussing和Conclud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实物(电影广告、海报等)或课件(各种电影的精彩片段)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wo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运用want,like和连词and,but等进行“询问和谈论偏爱”及“制订计划”的课堂教学和练习。通过互相介绍自己的喜好和偏爱,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情,并帮助学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加深沟通。板书设计

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Section A 生词:go, movie, action, comedy, documentary, thriller, opera.重点句型: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 I do./No, I don’t.Does he/she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 he/she does./No, he/she don’t.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want? I like action movies and documentaries.Do you like Beijing Opera?

Yes, I do.No, I don’t.语法重点: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名词复数的结构; 连词and 和but 的用法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I think„句中的否定的前移:在使用I think的时候,通常是前面肯定,后面也肯定;前面否定,后面还是肯定,也就是说I think后面的句子只用肯定的形式。如:I think Beijing Opera is very interesting.我认为京剧非常有趣。I don’t think it’s great.我认为它不怎么样。(一般不说:I think it isn’t great.)。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将所给字母重新排列,使其成为一个有意义的单词 1.2.3.4.5.6.7.8.KEY:1.find 2.comedy 3.student 4.thriller 5.someone 6.action 7.opera 8.

ticket 个性练习设计

l、听音乐说影视;

2、放录音说影视;

3、放录像说影视。

一般来说,学生们喜欢某一种类型的影视作品,跟这种作品的内容符合他们的欣赏水平、欣赏口味和欣赏习惯有很大关系,同时作品中的主题音乐、主题歌曲、精彩的对白和演员的知名度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让学生听一段某影视作品的主题歌曲、主题音乐或其中的精彩对白,再让他们猜出该影视作品的类型、影视的名称、其中的主要演员和主要内容,这是学生们非常乐意做的事情,教师再引导他们用学过的句型进行表达,又可以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可谓一举两得。教学探讨与反思 学生在使用名词单、复数时出现的错误一般有这几种形式:一是运用名词的场合一律用名词的单数,如:I like banana.,I have pen.等;二是分辨不清可数与不可数名词,出现一刀切现象,如:Do you like salads?,She likes to eat an ice cream.;三是掌握才住名词复数形式的变化,出现一律加“’s”现象,如:I live documentaries.,I don’t like comedies.等。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名词单、复数的习惯和意识,要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操练和口语活动中有耐心地进行引导与点拨。Section B 教学内容

Section B(教材P56~57)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Section B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运用表示品质的描述性形容词谈论自己对电影喜好 的原因和评论电影;复习所学的制订计划,并谈论表达喜好和偏爱的目标语言。过程与方法

采用Discussing和Conclud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等来展开课堂

教学、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进行“谈论偏爱”和“评论电影”的 课堂教学和练习。情感态度价值观

Section B是通过“介绍电影”来学习或复习有关“谈论喜好并给出理由”的目标语言,学习内容是青年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互相介绍自己的喜好和偏爱,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情并帮助学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加深沟通。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学习运用表示品质的描述性形容词谈论自己对电影喜好的原因和评论电影; 语法难点

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和运用;名词复数的构成和应用。教学突破

Section B主要是通过学习一些表示品质的描述性形容词并运用它们谈论电影,复习所学的目标语言,也就是将这些形容词用于说明自己某个喜好的理由,从而完善了目标话题的内容。因此,掌握这些描述性形容词的使用是关键。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一些反映各种类型电影品质的图片、幻灯片;设计课后巩固练习的幻灯。学生准备

复习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和名词复数的构成;讨论、收集一些有关电影的相关资料,包括电影名称、导演及主要演员等。教学步骤

一、第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出示图片或放映幻灯片(反映电影种类),引导学生进行pairwork活动,复习“询问和谈论喜好”等目标句型。2.出示图片、幻灯片(能反映电影品质),一边让学生观看,一边描述: This is a thriller/comedy/„It’s very scary/funny/„,并重复让学生跟读,理解其语义。1.根据图片或幻灯片(反映电影种类进行pairwork活动,复习“询问和论喜好”等目标句型。2.观看图片、幻灯片(能反映电影品质),一边观看,一边听老师的描述: This is a thriller/comedy/„It’s very scary/funny/„,并重复让学生跟读,理解其语义。

二、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阅读第l部分内容,将电影种类名词、描述性形容词与图画一一对应,完成第1部分中的教学任务。

2.播放2a部分的录音,引导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在la部分的单词表中圈出所听到的描述性形容词,完成2a部分的教学任务。

3.再播放2a部分的录音,引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写出Edward和June用来描述电影的形容词,完成2b部分的教学任务。

4.引导学生阅读2c部分的短文,比较Edward和June之间的区别(对电影的喜好及理由)并写下,完成2c中的教学任务。5.引导学生进行Pairwork活动,模仿2c部分的内容谈论自己对电影和京剧的喜好并给出理由,正确使用所学的目标句型,完成2d中的教学任务。

6.引导学生先阅读3a部分的短文,然后在文中描述性形容词下面划线,掌握描述性形容词的正确使用并复习“谈论电影”的话题,完成3。部分中的教学任务。7.引导学生选用方框里的词语完成3b部分的电影评论,正确使用所学目标语言并进行写作练习,完成3b部分的教学任务。

1.阅读第l部分内容,将电影种类词、描述性形容词与图画一一对应完成l部分中的学习任务。

2.听2a部分的录音,一边听录音,一边在la部分的单词表中圈出所听到描述性形容词,完成2a部分中的学习任务。

3.再听2a部分的录音,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写出Edward和June用来描述电影的形容词,完成2b部分中的学习任务。

4.阅读2e部分的短文,比较Edward和June之间的区别(对电影的喜好及理由)并写下,完成2c中的学习任务。

5.进行Pairwork活动,模仿2c部分的内容,谈论自己对电影和京剧的喜好并给出理由,正确使用所学的目标句型,完成2d中的学习任务。

6.先阅读3a部分的短文,然后在文中描述性形容词下面划线,掌握描述性形容词的正确使用并复习“谈论电影”的话题,完成3a部分中的学习任务。

7.选用方框里的词语完成3b部分的电影评论,正确使用所学目标语言并进行写作练习,完成3b部分的学习任务。

三、第三教学环节:合作交流,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Groupwork活动(猜电影名),完成第4部分中的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活动,不但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复习所学知识,做到灵活运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展课外知识。

进行Groupwork活动,完成第4部分中的学习任务。通过这种活动,不但可以很好地复习所学知识,做到灵活运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展课外知识。

本课总结

本课采用了Discussing和Conclud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等来开展课堂教学、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和小组活动,运用表示品质的描述性形容词,谈论自己对电影喜好的原因和评论电影;复习所学的制订计划和打算,并谈论喜好和偏爱的目标语言。通过互相介绍自己的喜好和偏爱,既可以拓展一些课外知识,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友情并帮助学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加深沟通。板书设计

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Section B 词汇:scary,funny,sad,exciting,think,often,young,people,usually,weekend,stay,home,learn,about,Chinese,history,read,story,same,reason,word,China,different,description,favorite,actor,new,speed,successful,best,famous,sleepless,night,fact,tell,me,really,even,be,artist 句型:„is a great actor.His/Her new movie is„It’s a/an„The movie is„ 语法:行为动词一般现在时的结构。教学探讨与反思

also与too:also和too都是“也”的意思,但用法不同。also一般用于肯定句和疑问句,且位置靠近动词,一般是在be动词、情态动词之后,行为动词之前;too用于肯定句和疑问句,一般放在句尾。如:Maria likes documentaries and also likes Beijing.玛利亚喜欢记录片,她也喜欢京剧。My father likes it‟.我爸爸也喜欢它。I’m also student.(=I’m a student,too.)我也是一名学生。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阅读理解

这是Maria要举办生日舞会的请帖,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生词:special adj.特殊的wish n.愿望;祝愿 Do you want to join the par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hat food can you ha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an you take pictures with Mari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What good wishes do you want to give Mari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How do you give your wishes to Mafi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EY:1.Yes,l do.

2.I can have cakes.

3.Yes,I can.

4.I give her a birthday card

and a flower.

5.1 write down my best wishes on the card. 个性练习设计

讨论喜欢的影视类型及理由:在看过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总是喜欢在一起谈论影视的主要内容、主要情节、主要演员主题歌曲、主题音乐等,互相介绍自己对该影视的看法。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活动,分组讨论学生喜欢看什么类型的电影,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运用I like„I don’t like„Because it is„等语言结构;然后每个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学生阐述本组组员喜欢观看的电影类型;最后汇总,总结出全班同学最喜欢观看哪一种类型的电影。如果有可能,根据学生的选择放一部(一段)这种类型的影视节目。通过学生的讨论、调查,使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询问和陈述自己或别人在影视方面的喜好及理由,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Self Check 教学内容

Self Check(教材P58)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复习词汇go,movie,action,comedy,documentary,thriller,and,but,scary,funny, sad,exciting;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制订计划和打算并谈论喜好和偏爱”的目标语言。过程与方法

运用Summarizing、Classifying和Practicing的学习策略。在复习教学中,运用听写

对话演练与检测,促使学生不断地使用所学内容,从而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部分主要是复习有关“谈论喜好并给出理由”的目标语言,学习内容是学生: 常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互相介绍自己的喜好和偏爱,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和j 情,并帮助学生找到彼此的共同点,加深沟通。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复习词汇go,movie,action,comedy,documentary,thriller,and,but,scary,funny, sad,exciting;复习、巩固“制订计划和打算,谈论喜好和偏爱”的目标语言。教学突破

通过各种复习手段的检测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能使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活动和写作练习。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能显示本单元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课件或单词图片;设计课后巩固练习的幻灯片。学生准备

复习所学词汇、句型和语法内容,并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类。教学步骤

(1课时)

一、第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关键词自我检测,完成自我评估,复习所学的重点词汇,完成l部分的教学任务。

进行关键词自我检测,完成自我评估,复习所学的重点词汇,完成1部分的学习任务。

二、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在筑词表上进行筑词活动,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途径记忆单词,完成第2部分的教学任务。

2.播放课件或出示图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谈论喜好和偏爱”的目标语言进行写作练习,写出Tom和Mike喜欢的东西和打算做的事,完成第3部分的教学任务。

1.在筑词表上进行筑词活动,学会采用各种有效途径记忆单词,完成第2部分的学习任务。2.观看课件或图画,运用所学的“谈论喜好和偏爱”的目标语言进行写作练习,写出Tom和Mike喜欢的东西和打算做的事,完成第3部分的学习任务。

三、第三教学环节:合作交流,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Just for fun!游戏活动,复习、巩固所学的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 I do./ No, I don’t.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want? I like„等句型和语法知识。

进行Just for fun!游戏活动,复习、巩固所学的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 I do./ No, I don’t.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want? I like„等句型和语法知识。

本课总结

通过单词检测、写作练习和游戏等一系列复习手段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复习和巩固,不仅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同时教授学生了解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板书设计 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Self Check Words: go, movie, action, comedy, documentary, thriller, and, but, scary, funny, sad, exciting Sentences: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Yes, I do./ No, I don’t.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want? I like…

你的资料来自星沙英语网 http://rr365.com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几种构词法:(1)形容词后缀:-ful,-less。如:successful成功的;careless粗心的(2)名词后缀:-er,-or。如:teacher教师;singer歌手;actor演员

(3)副词后缀:-ly。如:usually常常地;really真地。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单词拼写

1.一Do you want to go to a m_________? 一Yes,1 want to see a comedy 2.一What k_______ of movies do you like? 一I like action movies. 3.Brad likes comedies and he a_________ likes Beijing Opera. 4.I often go to the park with my parents 0n w_________.

5.0n Sundays l usually s_________

篇3:七年级上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本课围绕介绍家庭成员开展听说读写教学活动, 中心话题是“The family”, 语法重点是能用who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询问第三方是谁。介绍家庭成员。教学内容为语法的学习和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感性材料, 同时也体现了语法项目与交际情景自然结合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展开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面对的是初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本单元所谈论的是关于家庭成员的话题, 这贴合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容易对本课产生兴趣。但初一的学生年龄仍然较小, 尤其在有人听课的条件下, 他们更容易紧张,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本课的难题之一, 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注意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引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于表现, 大胆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本节课所设计的学习任务。

三、Teaching aims

1. Language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recognize different familym e m b e r s a n d b e a b l e t o u s e t h e s e n t e n c estructure “Who is /are…?”, and the key words“photo, have a good day”.

2. Ability goals

B e a b l e t o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b y l i s t e n i n g t omaterials.

Be able to talk about family members usingsimple structures.

3. Emotion goals

Make the students not only care about theirown families but also their classes, their schools…

四、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points

1. Different names of family members.

2.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

3.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Who is…?” to describe the family members in the realsituations.

五、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cooperativelearning method

六、Teaching aids

Multi-media, blackboard

七、Teaching procedure

(一) Leading-in (5 minutes)

Show a group of the teacher’s own familyphotos.

Review the words that they have learnt lasttime.

(二) Listening exercises (12 minutes)

1. Pre-listening

Make a conversation in pairs.

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 ar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2. While-listening

2a: Listen and circle the words.

2 b : L i s t e n a n d m a t c h t h e n a m e s w i t h t h e people.

3. Post-listening

Pair work

A: Who is the man in green?

B: He is Cindy’s…

A: What’s his name?

B: His name is…

A: Who’re the two old people?

B: They are Cindy’s…

...

Improve the students’ listening skills and make them know some simple listening strategies.

(三) Fun time: (3minutes)

Enjoy a short period of a movie named TheCroods.

Make the students relaxed.

(四) Reading (2d) (8 minutes)

1. Pre-reading

Talk about the picture in 2d with the students

2. While-reading

Read the conversation quietly and quickly and match the names with the people.

Sally’s sister Paul

Sally’s friend Kate

Sally’s brother Jane

Read after the tape and 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Read aloud together.

3. Post-reading

Act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groups of three.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their family members in the controlled situation. Learn how to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五) Group work (12 minutes)

Help an foregingirl Amy to find a Chinese family to live with.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target language i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improve their speaking ability.

(六) Homework

1. 请给我写一封电子邮件, 介绍你的家庭情况, 邀请Amy到你家居住。要求包含以下内容。 (不少于40词)

(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2) Who are they?

( 3 ) What do you and your family members like? (40 words)

2. Draw a family tree.

My email address: 355415336@qq.com.

Make the students consolidate what they learnt today and improve the stud ents’ writing ability.

篇4:七年级上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酝niànɡ()黄yùn()抖()衣()

2.填空。

①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④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

⑤《观沧海》中表现曹操博大胸襟、宏伟气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②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②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③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5.对何其芳《秋天》中的第二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A.这节诗描绘了一幅“霜晨归渔图”。

B.“冷雾”一词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相吻合。

C.“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节诗中的“清晨”相呼应。

D.“游戏”一词暗示了渔人劳而无功的惆怅。

6.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__________①__________,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__________②__________!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7.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语句。

春天不是一种气象和景象,它是一种生命状态。正如 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的安闲,都是生命的状态。春天是生命的勃兴。

二、阅读理解

(一) 阅读选文,完成8-11题。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8.景物本身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许多景物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请你列举一例,并陈述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中三个分句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选文第④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写春风的?描绘了春风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诗词中描写春景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你较为熟悉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春到瘦西湖》,完成12-16题。

春到瘦西湖

傅晓红

清晨,踏着青麻条石砌成的石阶,从御码头登上古色古香的画舫,向瘦西湖驶去。

窄窄的湖道,漫溢着春天的桃花碧水,宛曲逶迤地前行。两岸远近的楼台亭阁隐现在水洗般的翠色新叶中。烟花三月,我来到扬州,有幸感受最美季节里的瘦西湖。

临水的“冶春”茶社,是最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那是座“茅屋”茶楼。弯翘的飞檐突入湖道,半架坡面用银黄色的茅草苫顶,下面当然是古旧的板壁和花窗。花窗朝着常年飘动着氤氲水汽的湖水,依窗而坐的应是位乌髻上插着珠簪,粉脸上描着娥眉,着绿袄红裙怀抱琵琶的扬州美人。

如今,从洞开的花窗朝里望去,扬州百姓世俗生活的场景呈现眼前:三两围坐的布衣百姓,以老年人为多。临窗的桌上摆放着碗盏茶具和冒着热气的蒸屉。人们吃着点心品着茶,有一搭没一搭地谈古论今。人声、茶香与蒸饺鲜味同从窗口逸出,那是叫人欢喜的鲜灵灵的世俗气息。这里是扬州百姓早晨“皮包水”常到的地方。

画舫缓缓前行,两岸一步一景。光看看各景点的匾额题名,就能体会出它们的秀美与典雅。“香影廊”“绿杨城郭”“问月山房”“卷石洞天”“西园曲水”——美景目不暇接,我却更多地留意观察扬州人。

树丛中有遛鸟的大爷,花圃前有打拳的大妈,神态举止、肤色衣着都能让人感觉到他们生活的闲适与安逸。

瘦西湖的特色在于它的纤细窈窕,周边绿地也极少开阔,园中小道大多顺坡迤逦,绕树穿藤。扬州市民的晨练就少了我们南京大广场人多的气势,却有了别样的风韵。

画舫过了虹桥,湖面豁然开朗。湖水波光粼粼,两岸桃红柳绿,瘦西湖的美妙春景此处最能体现。右边有鹭岛,岛上树林茂密,植被丰盛,只只白鹭在树丛中自由自在地翻飞、歇息;左边是瘦西湖著名景点“长堤春柳”。沿湖一道长堤,逶迤数十里。三步一桃,五步一柳。一桃一柳,相间成行。刚抽芽嫩绿色的柳枝随着微风,拂过湖面,婆娑起舞。白、粉、朱各色桃花间或其中,艳丽缤纷,色彩强烈得让人兴奋。

五亭桥是瘦西湖最热闹的地方。湖面上游船穿梭,载着古装艺人的表演船,吹拉弹唱着与我们擦肩而过,飘进耳的是欢快的《杨柳青》曲调。许多小划子停靠在湖边,等待生意。船娘们全都穿着蓝印花布袄裤,都年轻,脸上红扑扑的,保留着些许纯朴的乡土气,据说她们都来自水乡宝应。我仔细地打量她们,她们也好奇地观看我们。

坐在“熙春台”喝茶时,天空飘起了春雨。最美的雨中湖景竟有幸让我们在一天中见到。

推开“熙春台”的八扇大窗,窈窕、袅娜、妩媚的瘦西湖尽入眼帘:湖上起雾了,迷迷蒙蒙的烟雾与片片雨丝,网成一遍,宛如水天一色。细雨中的柳更翠,花更艳。莲花桥、白塔、四桥烟雨楼——全都笼罩在烟霭薄雾之中,朦胧、缥缈、空灵,极似一幅清幽淡雅的中国水墨画。我看得痴了、醉了,完全迷失在画中了。古人夸赞瘦西湖的种种美与妙,此时我方能体会。

1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的是什么时候游览瘦西湖所见的景色?文中哪些细节能表现出时间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写景一般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景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本文作者看来,瘦西湖的特色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认为五亭桥是瘦西湖最热闹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任选一角度,对文章末尾一段的画线句略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17.题目:家乡的________(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要求:①从括号内的四个选项中任选一个填到横线上,补全作文题目。

②以写景为主,但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酿晕 sǒu suō 2.①风正一帆悬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 ④把酒话桑麻 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⑥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3. ①肥硕: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②玄奥:玄秘深奥。 ③落地:指婴儿生下来。 4.①对偶②比喻③反复 5.D 6. A 7.示例:夏天的张扬秋天的成熟

二、(一)8.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举例正确、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偷偷地”在这里是“悄悄地、不知不觉地”的意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春草人格化,使它富有动感和情趣。9.不可以调换。“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中的三种颜色和上句“桃树、杏树、梨树”的顺序一一对应。10.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三个角度写春风,分别描绘了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 11.答案符合要求即可。示例: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二)12.时间:烟花三月(春天)的清晨。“树丛中有遛鸟的大爷,花圃前有打拳的大妈”及人们在茶社喝茶等细节表明是早晨;“刚抽芽嫩绿色的柳枝随着微风,拂过湖面,婆娑起舞”“白、粉、朱各色桃花间或其中,艳丽缤纷”等都是春天特有的风景。 13.以作者游览瘦西湖的行踪为序。 14.瘦西湖的特色在于它的纤细窈窕,周边绿地也极少开阔,园中小道大多顺坡迤逦,绕树穿藤。 15.湖面上游船穿梭;表演船上的古装艺人吹拉弹唱着与我们擦肩而过;许多小划子停靠在湖边,等待生意。16.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摹出细雨中的瘦西湖的美丽景色。

篇5:七年级上第九单元教案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1.训练学生行行朗读,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朗读,要求在朗读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研究题意,自读自学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画简笔画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教给学生据文想象的方法,为理解诗意奠定基础。为了充分运用课文插图,板画构图力求与插图相仿。】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行行朗读);(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这是个反复朗读、步步深入的过程。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个别指导。初读,思考字义,理解内容;再读,边读边想,前后联系,渐入意境,为进一步训练表清朗读打下基础。切实抓住这一训练,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朗读。

教师:一味提高嗓音,只能听见声音,不能听出意思。只要把“高”字读得高些响些。教师示范,再试一试。

学生反复练习朗读。

教师:大家读出了心里对这个“高”字的感觉。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找感觉,就是引导他们展开想象,进入意境。】

2.教师:(出示“星辰”卡片)“辰”字典里说是“日、月、星的总群”,这里指什么?

生:指星,因为夜里无“日”,而“月”不适用“摘”。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势表示“手可摘星辰”。

【让学生做动作,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已近,体会诗人想象力很丰富,构思的巧妙。】

学生据诗意抬手摘星。

教师:想象一下,摘星辰时手臂的动作,身体的姿态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应该推窗伸臂,斜势向天,这样才能摘星辰。

教师: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它却能形象地表现出高,大家朗读这句诗,想象诗人此时离天多近? 学生朗读。

教师:摘星辰本是难事,但诗人此时觉得很容易,从诗句中的哪一个字体现出来?

学生:从“可”字体现出来的。

师:朗读时要读好这个“可”字。

学生朗读强调“可”字。

教师:这样可以表达出轻而易举地伸手就能摘到星,更加说明楼的“高”。

3.指导第三、四行诗句。

学生:齐读第三、四行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师:这两行诗句联系紧密。现在你感到天上人和诗人之间距离多远?

学生:相距咫尺。

教师:这也是诗人的幻想,但生动地表现了“高”;由此也可见诗人丰富奇特的想象。一齐来读好这两行诗句。体会一下该怎样朗读。

学生读得很响亮。

教师:好,你读得清楚,读出了“高”的气势。

学生:高昂地读。

教师:你也读出了“高”的气势。再尝试用低沉的语气,(出示“恐”字卡片)要把“恐怕惊动他人”的心情读出来。

学生尝试用低沉的语气朗读。进一步体会诗句表达的含义。

教师:好,读得有感情,读出了诗人的心情。现在同学们用上述两种读法各自练习朗读,要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然后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种读法,为什么。

学生尝试用两种方法朗读。

【这里,用比较的方法指导朗读,意在使学生懂得表清朗读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代作者说话,要读出作者内心的感情。】

4.在表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全诗。

5.教师:行行朗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要在今后学习古诗时继续使用,进一步掌握这种方法。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敕勒歌》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 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 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 茂盛牛羊怎么样? 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 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 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辽阔无边)草低见牛羊动(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3、“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天高地阔辽阔无边热爱家乡的情感

诗中将天空大地,用与牧民们日日相伴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表现出草原牧民们对自己家园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4、诗中为什么不写人?是否无人? 并非无人,“见牛羊”句暗示了人的存在

不写人,是为了突出表现草原的浩瀚苍茫的自然特征。

5、在浩瀚苍茫的自然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机感、喜悦感、怡然自在感

五、当堂背诵

诗歌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给大家三分钟时间背诵诗歌,同时请用心去感受诗中优美的景色。学生自行背诵三分钟,然后分男、女生检查两遍

六、作业: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基于原诗、合理想象、注意抒情)歌曲欣赏中结束本课。

第19课 雾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

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教学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

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

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

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

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

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1)(2)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

重点指导识记:梁——为何有“三点水”有“木”(渗透自理);该——刻、孩(与形近字区别)。

5、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藏了起来。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

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

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

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暗淡、消失”两个词语,观察本课要写的“暗、消、失”三个字,分析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动笔临写。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

雾在哪里 淘气、顽皮

藏起了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

2、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

出示: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

还是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

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

4、朗读第4、5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

三、练习说话

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

2、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来,无论

还是

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街、躲、该、散”4个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共同点:“街”是左右结构,其他三个都是左右结构,左右部件紧密穿插。

2、学生独立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展示评改。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雾,并且学了雾是个淘气和顽皮的孩子,他会藏起很多东西。这样对于雾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业:背熟生字和词语,并且学会复述课文。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七课

雾在哪里

淘气

顽皮

笼罩山川、树林、学校

八、课后反思

第20课 风

一、设计理念:

本课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描写了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的风。一开课,就通过有关风的景色唤起学生生活感受;以风娃娃为情景激发学生读风、表演风、找风、画风,从而体会风的调皮、可爱。此设计注重了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为主,把无形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习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的书写8个生字,并能试着欣赏自己书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诗。

3、在读风中体会风的调皮、可爱,在找风中唤起该生生活感受,在画风写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四、教学难点:体会风的顽皮可爱,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习惯。

五、教学准备:能感知风的风景图片或相关课件

六、教学时间:1—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景、引出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高兴吗?(高兴)可是,我刚进教室时,它却一溜烟儿跑不见了。我们大家一起去找找它吧!

出示课件(或几幅能展现风景色图片)师述:瞧,它正和旗杆上的红旗玩得起劲呢!(风吹旗子的图)看,它又把细细的雨丝吹得东歪歪、西斜斜。(风吹雨丝斜的图)听,呼呼呼,它和小女孩手中的风车玩起转圈圈的游戏。(风车转动图)

这就是大家的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谁吗?(板题:风)读题。你喜欢这个新朋友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风的顽皮、可爱,确立这篇课文的朗读的基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既然大家都那么喜欢它,那我们就赶紧到课文中去看看,好好地读读课文,好好地和它交朋友。

2、小朋友读得可认真呢!老师想问问大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好?(拼读音节、问问同桌、请教老师、查查字典等)

3、刚才,风娃娃悄悄告诉我,要和它交朋友,先得和这些生字娃娃交朋友,才行!大家有这个信心读好它们吗?(有)那就赶快读读它们把!(出示本课带拼音的生词)

4、同桌相互读,比比谁读得又正确声音又洪亮。

5、开火车指名读、齐读。

6、生字娃娃,要为难你们。瞧,它们的拼音帽子不见了,你们能看到它们的样子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大家先自己小声地试一试,读一读。

(抢读、齐读)

7、风娃娃说小朋友读得太棒了,它要和大家做捉迷藏的游戏。大家愿意吗?指名上台读生字。(师先背着该生指定一个生字,告诉其他孩子,风娃娃就躲在这个字后,再让这个学生来读、来找。)大家用手势来表示它的对错。

8、引导学生用“知道”说话。

(1)问那才上台做游戏的同学,你从同学的手势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该生用“知道”说话)

(2)看到老师高兴的样子,你知道了什么?(进一步引导说话)(3)你还能用“知道”来说说话吗?

(三)朗读课文、体会风的特点

1、现在,老师最想“知道”小朋友是不是自己能把课文读通顺了。齐读课文。

2、风娃娃已经躲在课文里了,可是它说要十分细心的小朋友才找得到它,你们有信心吗?听师读课文,小朋友拿笔勾出从哪些地方找出了风娃娃?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3、同桌交流、指名说说。(重点抓住每一节的最后两行,引导该生先说后读)

① 理解“树叶颤动”这一节。先让学生自己谈体会。

师:假如我们的小手就是树叶,风来了,你会怎样做?(生手摆动,即引导理解这样就是颤动。)风走了,又怎样?孩子们,你有什么感受?(知道风来了树叶会动,风有趣)这风真有意思,那该怎样读好这节呢?

练习朗读本节。先生自由读,再指读评价,齐读。②理解“树木点头”这一节。

你还从哪里找到风娃娃?生谈自己的体会。

现在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就是小树林,师边用手势做风的动作,边叙述:呼呼,风来了。小朋友身体摆动,问:你们现在该怎样做?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理解风要大些了)如生答不出。师进一步引导:风娃娃跟刚才比起,有什么不一样?分男、女同学比赛读这一节,男同学读时女生表演,然后反之。

③理解“河水起波”这一节。

你还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风娃娃?生指名说、读,并让生像刚才一样,边做动作边说。师故作神秘状问:你和风娃娃在干什么?(引导理解:“游戏”就是指风来了,并为后面写诗打下语言基础)

多可爱的风娃娃,让我们美美读读这节,留住它。(齐读,再分组读,评价。)

(学习这三节的顺序,以学生自由汇报的顺序为主)

4、孩子们,你们和风娃娃玩得开心吗?那让我们开开心心来读读全课吧!

5、还要和风娃娃玩一次吗?我们站起来,边做动作,边来背背全课!

(四)拓展训练

咦!怎么风娃娃又藏起来了?它说这次你们要更细心的才能找到它了。不过,它告诉了几个找它的方法:(课件或小黑板)

● 如果你喜欢写,就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藏在哪? 睡也没有看见过风,不要说我和你了。但是___________ 的时候,我们知道风__________。

● 如果你喜欢画,就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我藏在哪?(画在书后2题中)

● 如果你喜欢读,你就《风》这古诗。读完后,你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五)记忆、书写生字

1、今天这些生字宝宝也变顽皮了,说你们不赶快记住它们,它们也来藏起来了。读读要记住的8个生字,谁想到最巧的方法来记住它们?

2、生记忆一个,就练习书写一个。

书写时强调:“正、用”:中间一竖在竖中线上。

“走”的笔顺是:一十土走。

“没、时、说”注意左窄右宽。

3、欣赏、并向别人展示自己写得最满意的字。

板书:

树叶 颤动

20、风 林木 点头来了

河水 越波雪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三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知道“香”是多义词;“又”字连用可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2、理解重点词句,知道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通过:“雪孩子化了”和“雪孩子飞到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这两种变化属于物理现象,对于刚刚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是极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通过演示课件“雪化成水、水蒸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自然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教具 多媒体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看课件首页:“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雪孩子、雪人、雪娃娃„„)

(2)“谁认识这个字(孩)?”“你是怎么认识的?”

2、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播放课件(动画朗读):学生边看图边听配乐朗读边思考:你们见过雪孩子吗?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

(2)看书,想想有几副图,每副图上画了什么?图文对照,练读图旁的句子,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通过课件,创设情景:大雪无边,快乐无限!学生仿佛置身于雪的世界里。听,雪孩子和小白兔在唱歌,看,他们玩得多快乐!动情地朗读,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把学生带入丰富的想象和亲身体验中,从而渲染了与词句相对应的气氛,使学生主动了解和欣赏了语言所描写的事物,体验了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然后通过再次地自由练读,使学生对全篇课文有个宏观的把握:知道本课有8个自然段并配有8幅插图。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求同思维能力。

(3)想办法弄懂画横线字的读音。

(4)学生小组交流不认识字的读音。

3、合作学习,认记生字

你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方法学会的?课件展示知识树学习全文生字。(归纳出低年级孩子识字的方法:可以问老师、问同学、问爸爸、问妈妈、查语文书后面的生字表,还可以进行猜读,如果以后学会了查字典,还可以用查字典的方法等。)

4、初读课文,思考感悟

(1)、从小组中各选一名代表朗读课文。学生评价,老师正音。

(2)、全班齐读课文。想想说说:雪孩子从大火中救出了白兔,结果怎样?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什么?你想对小白兔说什么?(3)、小白兔还会回来吗?课件展示最后一副图。(不要求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

5、拓展练习,巩固生字

(1)、读句子识记生字:孩子,你要知道,玩火可不好。万一火烧起来,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结果。

(2)、播放课件读读说说,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6、指导写字

课件出示生字表,逐个讲解写字的要点注意事项:写好“瓜、衣、来”的关键是撇与捺对称。在学生看范字的基础上,重点指导两个字。

瓜:上撇平短,左撇竖长。“竖提”起笔对准上撇中部,“点”较小,“捺”起笔低于“竖提”并与它相接,与“左撇”对称。

衣:点居中,不与“横”相连。第三笔自“横”中间起笔,向左下撇出。“竖提”从“撇”的中上部起笔,转折处低于撇尾,第五笔“短撇”,从横收笔处下方起笔,方向与长撇一致,最后“捺”低于长撇并相接,向右伸展与撇对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悟雪孩子善良的心。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喜欢这个在别人遇到困难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雪孩子。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画。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雪孩子》,板题并读题。

2、指课题雪孩子,问:想知道这个雪孩子是哪来的吗?引导学生去小白兔家看看。

3、小白兔在路上放了一些词语,他想请会读的小朋友和它一起玩。(再次播放课件知识树,复习生字词语)

二、看图学习第一自然段。

1、来到小白兔家,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插图(1),借助课件插图的直观形象,使文字叙述的雪后美丽景色变成了真实可触的东西。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更为深刻。

2、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并感受这美景。

(2)这么美的景色快读给你的同桌听。(3)老师也想读一读这美景。

(4)齐读,用你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出这美景。

三、细读,提出问题,尝试合作解疑

过度: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想更多的了解课文就赶快打开语文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如有问题,在书中圈画,准备提出。

2、质疑,梳理(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2-7自然段各写了什么?雪孩子哪里去了?雪孩子还会回来吗?„„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3、指名分段朗读,思考提出的问题。

4、研究你最感兴趣的问题?组内讨论交流读懂的问题,四、精读,自读自悟,,尝试解决问题

(一)、读中感悟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的快乐。

1、指读2、3自然段,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孩子?

播放课件插图(2),感受雪孩子的美丽。

2、你喜欢雪孩子吗?小白兔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播放课件插图(3)图文对照,使学生能深刻体会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的快乐。

3、指导朗读。你能用朗读把雪孩子的可爱和小白兔的开心读出来吗?

(1)自己读。

(2)同桌互读。同桌读的好你夸夸他,如果有困难你帮帮他。(3)指名读。

(4)引读。

(二)读中体会雪孩子的善良和勇敢。

过渡语:多么漂亮、可爱的雪孩子,可是他却不见了,发生了什么事?

1、自读4—7自然段,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小白兔动画选段,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动画片,体会“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所描述的意境,体会雪孩子崇高的品质,体会小白兔的快乐与忧伤。真实的感受到雪孩子是多么可爱,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达到更好地突破本文的重难点之效果

2、指名读,边读边猜:雪孩子看到小白兔家着火了心里怎样想?小白兔看到雪孩子为了救自己而化了,心里怎样想?

3、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雪孩子,讨论:你觉得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你心中的感受?(高兴的语气、伤心的语气„„学生各抒己见)指名朗读并评价。其他小朋友呢,你们同意谁的意见?(生再次朗读,全班仿读、齐读)

4、小组选择喜欢的形式读展示,评价。

5、总结:刚才小朋友们分别是站在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角度上来理解的,所以你们的想法都是正确的。现在大家就根据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过渡语:善良、勇敢的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会变成一朵白云?

1、齐读第8自然段。展示课件演示蒸发(1),想想,文中的哪个词是说这种现象呢?”(“飞”是文章的点睛之笔。这部分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2、孩子会回来吗?

(展示课件演示蒸发(2)。演示“雪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使学生加深了对重难点的理解:知道了在一定温度下雪遇热会化成水,水蒸发到空中就成了云。以培养孩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3、指导朗读。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请小朋友自由读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

(1)、讨论、自由读。(2)、小组选择喜欢的形式读(3)、展示,评价。

五、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1、随着音乐美美地读全文吧。

2、你喜欢雪孩子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3、课件播放想想说说:这么可爱、善良、勇敢的雪孩子,我真希望他能再回来。“雪孩子回来以后,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篇6: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准确而有情感的演唱《歌唱祖国》,感知音乐结构,掌握歌曲演唱风格。

(2)通过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体验歌曲在表达热爱祖国、歌颂祖国情感时的方式,掌握音乐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认识旋律线。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歌曲教唱,展开联想与想象,从中进行思考探索与体验。(2)通过音乐欣赏,让学生体会怎样用音乐来表达爱国情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节课通过采取“创设情境──欣赏体验──演唱感受──实践延伸、拓展”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扩展学生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理解把握歌曲《歌唱祖国》的情绪及表现内涵,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施教策略:教师在欣赏的同时加以细致的讲述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突破策略:教师指导下通过对比欣赏来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教学资源] 钢琴、dvd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歌曲教唱《歌唱祖国》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学生欣赏

2、教师讲述:

作者简介:王莘 1918出生,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再上海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1938年到延安鲁艺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学习音乐,毕业后在华北联大文艺部音乐系任教。解放后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主要作品有歌曲《边区儿童团》、《战斗生产》、《愉快的劳动》、《歌唱祖国》、《祖国颂歌》、等歌剧《义和团》、《煤店新工人》等。

《歌唱祖国》王莘作词作曲,作于1950年9月。歌曲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新面貌,记录了刚刚解放的中国人民雄壮前进的步伐。歌词凝练集中,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旋律气势豪迈而充满深情,连贯统一有富于变化,在继承聂耳、冼星海革命群众歌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新时代的新风格歌曲有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主歌每段歌词不同,表现了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副歌歌词不变,是歌曲主题集中的体现,两者再节奏、结构、音调诸方面形成强烈的对比,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性,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祖国颂歌。几十年来,这首歌传遍了祖国大地,已成为独立自由的新中国的象征。

3、教师教唱《歌唱祖国》

①播放《歌唱祖国》。(学生哼唱)

②听完这首歌想到了什么?(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③教师范唱。

④、学生随钢琴哼唱主旋律。

⑤、教师指挥,随音乐演唱《歌唱祖国》一遍,学生自己寻找不足之处,注意唱好起句的弱起小节,附点节奏。

⑥、分析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结构图式和表现主题。(出示歌曲的演唱风格:雄壮、行进、有力;音乐结构图式:A—B—A;表现的主题:歌曲表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表现走向繁荣富强的光明前程,表达了人民对祖国的歌唱和赞颂)。

⑦、随钢琴有感情地齐唱歌曲。2.欣赏《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1)、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2)、教师讲述

作品简介:这首歌是女作曲家古建芬1989年的作品。歌曲为两段体结构,开始的引子旋律在中底音区徘徊,透露着深深的眷恋之情,引子中的钟声,宛如晨钟敲响,预示着举国欢庆的新的一天的来临。第一段从开始到“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为止,共四句,类似起、承、转、合的传统乐段,由于旋律在中、低音区跌宕起伏,情绪显得深邃、厚重而婉转抒情。歌曲的高潮是第二段开始的地方,一般歌曲常常在高潮时拉开节奏,用衬词“啊”来进行咏叹,而这首歌的高潮处歌词节奏却是紧密型,如激动的诉说和热切地祝愿,另有一种感人的力量。高潮乐句变化重复了一次,然后慢下来,回复到歌曲开始的深情的表达,最后翻高八度结束全曲。

3、作者简介:

谷建芬 1935年生于日本大阪,祖籍山东威海。她1942年随家人回国。她的作品格调高雅,风格多样,很多歌手都因唱她的作品而一举成名。曾经轰动一时的“谷建芬声乐训练班”培养了很多著名歌手,包括田震、刘欢、红豆、那英、解小东、毛阿敏等。

谷建芬的作品影响了两代人,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主要作品有: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兰花与蝴蝶》、《采蘑菇的小姑娘》、《校园的早晨》、《思念》、《妈妈的吻》、》《我多想唱》、《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歌声与微笑》、《二十年后再相会》等800余首;舞蹈音乐《草原春雨》、《长白春来早》、《欢乐的琴声》、《马铃》、声乐套曲《凳山》;二胡独奏曲《泪雨》;电视连续剧音乐《三国演义》等。

4、听唱《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小组活动:

(1)讨论:上述歌曲还可分哪些形式唱?

(2)选择一两首赞美祖国的歌曲演唱,形式不限。(3)演唱比赛开始。

(4)评价:自评、互评、师生评。

第二课时

1、听国歌,谈感想

设问:让我们一起来听《国歌》,这首歌在哪些场合下能听到?听到《国歌》有何感受?(A、天安门升国旗;B、学校升国旗:c、中国女排获得奥运会金牌颁奖时升国旗的场面。)

2、复习歌曲《歌唱祖国》

3、音乐欣赏《祖国颂》,播放歌曲《祖国颂》。学生欣赏,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4、教师指导学生辨别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歌曲的风格、音乐效果、感知歌曲力度变化,旋律起伏的音高变化。

5、音乐欣赏《祝福祖国》

学生哼唱,体会在演唱歌曲时的情绪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所欣赏的歌曲的演唱形式、演唱风格和情绪。

6、教师自选欣赏歌曲《红旗飘飘》、《精忠报国》

教师讲述:下面为大家播放一首歌曲,听后猜猜歌名是什么?由谁演唱?你们了解多少?

(1)、播放歌曲《红旗飘飘》的CD碟。(歌曲的名字《红旗飘飘》,孙楠演唱,学生自由发挥,说出自己的看法。)

(2)、教师归纳引导:目前这首歌被被选入音教科书,跟着CD碟大家一起唱,体会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所表现的音乐内涵。(歌曲的演唱风格特点在于它的旋律,在背景音乐中用了鼓等,节奏比较好,具有浓厚的流行音乐风格。歌曲慷慨激昂,积极向上,能够给人量,催人奋进,可以教育、感化青少年的心灵。)(3)、唱一唱:《红旗飘飘》、《精忠报国》

第三课时

1.导入:在上一课欣赏了四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这节课欣赏一首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2.介绍捷克和伏尔塔瓦河。

在欧洲有一个国家叫捷克,捷克有一条美丽的河流是“伏尔塔瓦河”。

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是一部著名的赞美祖国的音乐作品。其中的第二曲《伏尔塔瓦河》是最著名的,它的主题旋律优美、宽广,形象地描绘了伏尔塔瓦河,充满了对它的歌颂和赞美。

3.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4.介绍乐曲内容,分段听赏。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等。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教材中所列钢琴、手风琴未出现)。

(1)伏尔塔瓦河的源头

1、源头2:长笛、单簧管,后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3)林中狩猎:圆号的狩猎号角节奏型,小号上行分解和弦等。(4)乡村婚礼—波尔卡舞曲:弦乐为主,乐队全奏(有三角铁)。

(5)月亮、水仙的舞蹈:长笛吹出流水的波纹(水仙主题),弦乐奏出平静的旋律(月亮的主题),竖琴间插琶音如水波。(6)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7)圣.约翰峡谷:木管组和长号奏出和弦长音,大管奏出长音和上行级进旋律,圆号和小号奏出连续一拍的和弦音型,弦乐组奏出各种不同音型,大鼓和定音鼓奏出长音,以较快的速度和很强的力度描绘河水波涛汹涌。

(8)伏尔塔瓦河的滔滔流水和“谢维格拉德”动机;乐队全奏。

5.听赏全曲。随音乐画出想象的图画。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祖国颂歌》

教学内容:

歌曲:《歌唱祖国》

欣赏:《红旗飘飘》、《精忠报国》、《祝福祖国》、《祖国颂》、《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 交响曲《伏尔塔瓦河》。

[教后小结] 通过今天的欣赏课,我们了解了“捷克及其境内的伏尔塔瓦河”、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套曲《我的祖国》及其第二首《伏尔塔瓦河》和“交响套曲”。在听辨作品中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乐器的音色,了解了《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作曲家融会在作品中的对祖国的深情。请同学们列举其他中外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我爱你,中国》《芬兰颂》等)

上一篇:绿色环保活动的发言稿下一篇:《争臣论》原文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