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

2024-04-13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精选8篇)

篇1: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

安徽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真题

⒈本试卷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⒉本试卷共8页。请将各题的答案,写在规定的位置。

一、填空题(将所要填的内容写在横线上,每空1分,共60分。)

⒈信息无处不在,但是信息只能依附于某种载体(又称媒体)才能存在。信息 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因素。

⒉承载信息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磁波等称为信息的 媒体,同一信息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载体形式。

⒊通过对信息媒体的传播,可以实现信息在 空间 上的传递。通过对信息媒体的存储,可以实现信息在 时间 上的传递。

⒋信息在复制、传递、共享的过程中,信息本身并不会减少,也不会被消耗掉。使用信息的人越多,信息传播的面积越广,信息的价值和作用会越 大。

⒌现代信息技术中,处理信息的最主要工具是 计算机。

⒍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 计算机 和 网络 的普及应用。

⒎防范计算机病毒要建立“以预防病毒入侵为 主、查杀病毒为 辅 ”的基本原则。

⒏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地、精确地、高速传输和存储信息、分析处理数据、控制工作流程的 电器 设备。

⒐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的。硬件 部分是 软件 部分的“物理基础”,而 软件 部分是 硬件 部分的“思想灵魂”。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⒑处理信息时,计算机的各个硬件部分的作用各不相同。中央处理单元(CPU)控制整个计算机工作,实现信息的处理; 内存储器 存放当前正在运行的软件和正在处理的数据信息。

⒒计算机 系统 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编译系统、各种设备的驱动程序和查杀计算机病毒等工具软件。

⒓计算机 应用 软件可以协助计算机完成特定的任务,不同的应用软件可以实现不同的应用功能,如:数据管理、文字处理、多媒体集成、图形/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软件。

⒔冯·诺伊曼计算机“存储程序原理”的思想主要有三点:一是 采用二进制。二是 存储程序。三是 将计算机分成五个部分(输入、控制、存储、运算、输出)。

⒕在计算机中,文件 是指有名称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文件类型与特定程序相关联。

⒖ 文件夹 是用于图形用户界面中的程序和文件的容器,在屏幕上由一个图形或图像(图标)表示。

⒗计算机存储信息容量的大小是以 二 进制数来计量的。二进制有 2 个数码,即:“ 0 ”和 “ 1 ”,二进制的加法运算法则是“逢 二 进一,借一当 二 ”。计算机中的“ 位 ”是指二进制中的一个数字位,是计算机中最 小 的信息计量单位。每相邻的8个二进制数字位成为一个“ 字节 ”,计算机中存储信息一般是以 字节 为基本计量单位的。

⒘ 因特网 是指使用TCP/IP协议的、世界范围的互联网,其前身是阿帕网(ARPANET)。计算机网络中,“202.112.7.12”表示一个 IP地址。

⒙信息量的最小单位是 位(bit),就是一个二进制位。数据率就是信息的传输速率,即每秒钟传输多少个二进制数字“0”和“1”。基本单位为: 位/秒(b/s)。

⒚在使用计算机之后,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手工管理、人工管理、文件管理和 数据库 管理阶段。

⒛ 多媒体 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中心,集文字、声音、影视等媒体于一体的技术。计算机中存储的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文件等,都是被 数字 化了的、以文件形式存放的数据,以利于信息的管理。

21.高级 语言是接近人类的语言规则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容易理解和掌握,使问题的表述更加容易。

22.在程序设计中,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叫做 算法。

23.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是利用计算机把一种 自然 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 语言的过程。

24.人类智能大体上可以说是人类所具有的 知识 和 智力 的总和。

25.人工智能可以解释为利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的 机器,或者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 和 扩展 人的智能,实现的机器“思维”和“ 智能行为 ”。

26.智能行为包括:感知、推理、学习、通信、动作行为等。

27.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大体上有3种:①结构模拟。② 功能 模拟。③ 行为 模拟。

28.人工智能的 模式识别 是指用计算机代替人类或帮助人类进行感知,是对人类感知外界功能的模拟。

29.专家系统是指能够像 人类专家 那样解决某些专业范围内的问题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如今的专家系统已被应用于医学、农业、物理 等诸多的领域之中。

30.专家系统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几大类:解释型、预测 型、诊断 型、调试型、维修型、规划型、设计型、监护型、控制型和教育型等。

二、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⒈下面属于信息的是(D)。

A纸张上的文字 B身份证中的相片

C屏幕中显示的图像 D信息媒体所表达的内容

⒉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21世纪才出现的

B信息是客观的,不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才产生的

C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气味等多种表现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

D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信息的理解各有不同

⒊中央处理单元(CPU)是由(B)两部分组成的。

A输入、输出 B运算器、控制器 C运算器、存储器 D存储器、控制器

⒋如果要利用字处理软件编写某种语言的程序,可选择(C)。

A Word B WPS C记事本 D写字板

⒌如果要一次批量改换文件的名称。选中10个文件后,右击其中的某一个文件。再单击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的“重命名”项,输入文件名称为“2009-02-22 练习题”。确认之后,最后一个文件的名称为(B)。

A 2009-02-22 练习题 ⑴ B 2009-02-22 练习题 ⑼

C 2009-02-22 练习题 ⑽ D 2009-02-22 练习题 ⑾

⒍在“控制面板”的(D)项中,可以进入“Computer Management”窗口。

A系统 B电源选项 C任务计划 D管理工具

⒎表格分在了2页以上,则在第2页以后的页中,表格都没有标题。这样在看第2页及表格后面的其他页时,单元格与标题中对应关系就不能直观地表现出来。使用“表格”菜单中“(B)”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A排序 B标题行重复 C转换 D自动调整

⒏在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输入数学公式、物理公式和化学分子式等内容。利用“插入”菜单栏中的“对象”项,在“对象”对话框中可以选择(C)编辑器来进行编辑处理。

A幻灯片 B工作表 C公式 D文档

⒐下列对计算机处理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

A计算机以数字化的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

B信息的数字化技术已逐步被模拟化技术所取代

C数字化信息需要转化为模拟信息才能被计算机处理

D所有的声音、图形、文字是数字化信息,都能被计算机直接处理

⒑下列对动态网站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网页会根据用户的要求和选择而动态的改变和响应

B网站的维护需要手动更新HTML文档

C网站内容保存在数据库中,易于对网站中的数据进行管理

D当不同时间、不同的人访问同一网址时会产生不同页面效果

⒒在“默认网站属性”对话框中的(D)标签里,可以设置用户访问网站时默认启用的首页。

A主目录 B网站 C HTTP头 D文档

⒓在“Dream weaver”中,可以通过(D)操作建立一个动态站点。

A单击“文件”→“新建” B单击“文件”→“打开”

C单击“文件”→“导入” D单击“站点”→“管理站点”→“新建”

⒔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管理对象是(B)。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数据库 C计算机硬件 D计算机软件

⒕下列对高级语言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高级语言是接近人类的语言规则的程序设计语言

B高级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容易理解和掌握,使问题的表述更加容易

C高级语言简化了程序的编写,提高了编写程序的效率

D高级语言与具体机器有关,不同型号的计算机要使用不同的一种高级语言

⒖下列对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B描述算法可以使用自然语言直接叙述,也可以采用伪代码或者流程图来进行描述

C算法是接近人类的语言规则的程序设计语言

D常用的算法有:穷举法、排序法、查找法等

⒗下列对循环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算法的某些步骤需要重复执行,被重复执行的部分称为循环体

B循环结构有直到循环、当循环等多种形式

C当循环是当条件满足时,重复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

D直到循环是重复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直到条件成立 ⒘筛选是对(B)数据表中检索出符合条件的记录并显示出来,同时隐藏不符合条件的记录。

A多个 B单个 C两个 D一个或多个

⒙查询是对(D)数据表中检索出满足条件的记录项,而不会改变原数据表的内容和记录间的排列次序。

A多个 B单个 C两个 D一个或多个

⒚产生式规则是专家系统中最广泛使用的一种知识表示法,能模拟人类求解问题的思维方式,便于表达专家领域启发式知识或经验知识。产生式规则表示通常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一种(B)。

A顺序关系 B因果关系 C递进关系 D并列关系

⒛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D)。

A算法设计→分析问题→编写计算机程序→调试程序

B编写计算机程序→分析问题→算法设计→调试程序

C调试程序→分析问题→算法设计→编写计算机程序

D分析问题→算法设计→编写计算机程序→调试程序

三、多选题(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其中某几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有选择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⒈直接感受到的自然界信息有(ABC)。

A清晨看到东方升起的太阳 B在严冬风雪中感受到的寒冷

C春天在丁香树下闻到的阵阵清香 D看到钟表指示的时间

⒉感受到人类加工后的信息有(AD)。

A看到钟表指示的时间 B在盛夏树林里感受到的清风

C春天在丁香树下闻到的阵阵清香 D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内容

⒊段落格式直接影响文章的整个版面。段落安排整齐有序,文章就会整洁美观。段落格式包括(CD)等。

A字体、字号 B行长度控制 C行左右边缘的对齐方式 D段落间距

⒋IP协议制定了在互联网中,(ABC)分组时,必须要遵守的协议。

A发送 B传输 C接收 D补发

⒌TCP协议的主要有(AB)功能。

A确认 B流量控制 C存储转发 D生成路由表

⒍桌面是显示(ABC)的屏幕工作区域。

A窗口、对话框 B图标 C菜单 D任务栏

⒎布尔搜索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搜索机制。输入“白洋淀AND旅游”搜索时,错误的叙述是(BCD)。

A要求必须同时满足“白洋淀”与“旅游”2条件

B只需满足“白洋淀”或“旅游”其中的1个条件

C除了“白洋淀”条件以外,其他任何条件均可以

D除了“旅游”条件以外,其他任何条件均可以

⒏在选择专业交易网站时,则应当尽量地选择(ACD)。

A选择大的、信用度相对较高的网站交易平台

B规模较小的个人网站或论坛

C交易成功几率相对较高,交易风险相对较小的网站

D交易经验较为丰富的网站

⒐在现代社会中,通常信息是通过(BCD)进行远距离传播的。

A飞马传书 B广播、电视 C电报、电话 D计算机网络

⒑下列对算法的3种基本结构描述中,正确的是(ACD)。

A顺序结构是任何程序都离不开的算法结构

B选择、循环结构是按一条直线执行下来的,没有任何分支和重复现象的算法结构

C选择结构又叫分支结构

D循环结构就是可以根据一定的条件有规律地反复执行某些操作的结构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⒈什么是信息?请简述信息的一个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信息的基本功能就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因素。

信息的几个主要特征:

①普遍性 ②客观性 ③认知性 ④共享性 ⑤时效性 ⑥依附性等。

信息主要特征之一:普遍性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是在运动着的,运动是绝对的。任何的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如果有唯一不变的,那就是“变化”。因此,信息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同时,宇宙中的事物又是多种多样的,在无限的时间长河中,事物的发展变化更是无限的,因此,信息也是无限的。

⒉请简述您根据什么需求,而选择使用某一个应用软件的理由。

答案要点:

(略)

⒊举例说明电子邮件可以异地接收的优点?

答案要点:

电子邮件的优点之一是可以异地接受。

即在不同的地区,只要能连接上因特网,就可以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接收电子邮件。可以不受接收地点的限制。

例如: 将自己的一些文件发到自己的电子邮箱中。到外地学习、工作时,可以方便地打开电子邮件中的文件。不必将文件随时带在身边,同时也保证了文件的安全。

⒋为什么说“找到了算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要点: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

“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⒌按照产生式规则,写出下列推理关系的产生式:

①如果它是多边形,并且它有三条边,那么它是三角形。

答案要点:

IF 它是多边形 AND 它有三条边 THEN 它是三角形

②如果它是动物,并且它吃肉,那么它是食肉动物。

答案要点:

IF 它是动物 AND 它吃肉 THEN 它是食肉动物

篇2: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

A.躯体健康

B.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C.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D.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二、学科专业知识(3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11.下列哪个不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

A、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B、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C、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学科方法

D、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12.知识性目标有三个层次①了解水平②理解水平③迁移应用水平,不同层次的目标应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来表述。知道、列举、熟悉、学会、比较分别属于()。

A、①①①③②

B、①①②③②

C、②①①③②

D、②①②③③ 13.《课程纲要》中提出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原则是()。

①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②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③要鼓励学生创新 ④要重视考查学生实际操作 ⑤以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为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14.小学教材中安排了玩纸牌游戏的内容,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B、练习键盘指法 C、练习使用鼠标 D、学习游戏的玩法 15.网络模块中下列哪个不是小学信息技术大纲规定内容()。

A、设计网站

B、上网浏览和搜索信息 C、下载网络资源

D、收发邮件 16.对于操作系统,在小学阶段学生应掌握()。

A、操作系统的原理

B、操作系统的使用 C、操作系统的设置 D、操作系统的维护 17.关于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不会消失

B、信息要依附在媒体上 C、信息可以增值

D、信息可以共享 18.根据提供的工具,下列哪个是传递信息的工具()。

①烽火台②手机③雷达④算盘⑤电视⑥计算机⑦显微镜⑧书本

A、①②④⑤

B、②⑥⑦⑧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⑤⑥⑧ 19.目前防病毒软件的作用是()。

A、查出任何已感染的病毒

B、查出并清除任何病毒 C、清除已感染的任何病毒

D、查出已知的病毒,清除部分病毒 20.计算机软件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

A、管理软件

B、应用软件

C、科学计算

D、源程序 21.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A、源程序

B、机器语言程序 C、自然语言程序

D、汇编语言程序

22.在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计算单位有字节、千字节、兆字节等,下列正确的是()。

A、M

B、Kb

C、GB

D、以上三个都不正确

23.在计算机中使用表格软件统计运动会成绩,就应用领域而言属于()范围的应用。

A、计算机辅助设计

B、科学计算

C、实时控制 D、数据处理 24.用键盘录入汉字时,从键盘输入的是汉字的()。

A、内码

B、外码

C、字符码

D、交换码 25.小学阶段学习程序设计,应选择()语言平台比较合适。

A、C或C#

B、Logo或易乐谷

C、VB

D、Pascal 株洲市2008年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小学信息技术 26.下列URL错误的是()

A、html://abc.comB、http://abc.comC、ftp://abc.comD、https://abc.com 27.如果要组建一个100M局域网,那么需要使用以下哪些基本的硬件设备与材料?()

① 100 BASE-T交换机②100 BASE-T网卡③双绞线④路由器 ⑤同轴电缆 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⑤

D、①②③

28.王伟(用户名wangwei)在163邮局的邮箱地址正确的是()。

A、wangwei.163.com

B、163.com.wangwei

C.wangwei@163.com

D、163.com@wangwei 29.信息技术的核心是()的结合。

A、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

B、多媒体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 C、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 D、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

30.在演示文稿中给所有幻灯片添加同样的文本或图片可以在()完成。

A、普通视图

B、浏览视图

C、母版视图

D、大纲视图 31.电子邮件、QQ聊天分别属于()方式。

A、实时交流、实时交流

B、实时交流、非实时交流 C、非实时交流、非实时交流

D、非实时交流、实时交流 32.在演示文稿放映中要实现幻灯片的跳转,可用()实现。

A、幻灯片切换

B、自定义动画

C、添加动作按钮 D、以上三种都不行

33.在文件操作中,选定操作是为了确定操作的对象。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应()。

A、按一下Ctrl,再用鼠标依次单击要选定的文件 B、按住Ctrl,再用鼠标依次单击要选定的文件 C、按一下Shift,再用鼠标依次单击要选定的文件 D、按住Shift,再用鼠标依次单击要选定的文件

34.关于画图程序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正确的是()。

A、让学生学会绘画技巧

B、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绘画的基本方法 C、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D、了解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5.在画图中,用复制白色背景的小树来画森林,其步骤是()。①单击 选择小树②选择

不透明方式③选择

透明方式④复制⑤多次粘贴并调整位置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④③⑤

D、①④②⑤

36.中文文档中每一段的段前空2个字符,给全文设置这一格式应使用()方法。

A、字体设置

B、首字下沉

C、段落设置

D、每段前输入两个空格 37.在“图片”工具栏中,用来设置裁剪图片的按钮是()。

A、B、C、D、38.在右边所示文档中,图片的环绕方式是(B)。

A、图片衬于文字上方

B、图片衬于文字下方 C、紧密型环绕

D、嵌入型环绕

39.在Word中,已使用[工具]→[选项]菜单设置“自动保存文件”,当计算机突然断电时,()。

A)正在编辑的内容全部丢失

B)正在编辑的内容部分丢失 C)正在编辑的内容仍保存于内存中,再次通电后可全部恢复 D)再次运行Word后,正在编辑的内容可全部恢复 40.Excel的主要功能是()。

A)表格处理,文字处理,文件管理

B)表格处理,数据管理,图表处理

株洲市2008年教师业务考试试卷 小学信息技术 C)表格处理,网络通讯,图表处理

D)表格处理,数据管理,网络通讯

(3)WINDOWS中,当鼠标离开任务栏时任务栏缩为一条白线,表明用户在“任务栏和开始菜单属性”中设置了 自动隐藏任务栏。

(4)Word中最常用的2种视图是 普通视图、页面视图。(5)DNS的作用是 进行域名解析(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

45.在通知文档的落款中如有多个单位名称,则多个单位名称的宽度要一致,如右图所示。简述实现此效果的基本步骤。(5分)

参考答案:

方法1:首先将要对齐的两行左缩进和右缩进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再应用分散对齐方式。

方法2:将要对齐的两行左缩进调整到合适位置,再调整字符间距。

46.程序阅读(5分)

阅读程序,写出程序运行结果(BASIC)S=0 For I=3 to 20 For J=2 To I-1

If I Mod J =0 then Exit For Next J If J=I Then S=S+I NEXT I Print S 程序运行结果是:

参考答案: 75 解析:本程序是计算3-20之间的质数。

47.简述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与原来小学计算机课程目标的区别(5分)参考答案:

①由原来的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转变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②新课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课程目标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的三维目标

48.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来组织教学,请列举几种常用分组方法(5分)参考答案:

同质分组、异质分组,按位置分组、按兴趣分组、随机分组等

49.教学设计(部分)(10分)课题: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2)培养学生的防范意识,能够有效地拒绝有害信息;(3)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

要求:

1、请对该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修改,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评价,行为动词使用恰当(6分)

2、合理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并简述应对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1)通过对信息的多种描述,让学生能列举身边的信息,知道信息无处不在。

(2)通过阅读教材、交流讨论,让学生知道常用的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3)使学生知道有害信息的表现,初步养成拒绝有害信息的意识

2、(1)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常用的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难点:拒绝有害的信息

(2)通过列举实例、讨论、分析等手段,让学生明确概念,知道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工具的特点,什么信息是有害的,以及小学生应从哪几个方面来拒绝有害信息。

再次提醒:所有的答案都填(涂)到答题卡上,答在本卷上的答案无效。

篇3: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

一、研究设计

1. 调查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广泛, 本调查限定为新课程理念、教师对新课程的实际态度、适应于新课程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情意。

2. 问卷设计和调查对象

调查工具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经过预调查检验基础上编制成的《新课程背景下北京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按统一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把全市各小学按发展较好、一般和欠发展三层进行抽样, 抽取各区县共184所小学285名信息技术教师为样本, 样本占全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人数的19.2%。共发放问卷285份, 回收285份, 有效问卷283份, 有效率达99.3%。问卷采用现场答卷现场回收方式,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基于新课程的专业发展状况

(1) 对新课程理念及相关维度基本认同

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分成了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以及整体观五个维度, 分别进行自评测量, 结果显示, 被调查教师在各维度上的自评得分都在3.5分 (满分为5分) 以上, 其中学生观和教师观认同度最高, 分别为4.318分 (标准差0.659) 、4.061分 (标准差0.652) , 而课程观和教学观认同得分不高, 为3.522分 (标准差0.700) 和3.811 (标准差0.462) 。说明即使在专业一致性及接受师范教育的人数比例并不理想的情况下, 教育部门通过多年的新课程培训,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已逐渐认同, 但可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没有课程标准、课程未受重视以及在操作层面存在困难等状况, 使得对课程观、教学观的认同得分偏低。

(2) 对新课程的实际态度低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

统计得出, 对新课程理念认同得分的均值为3.811分 (标准差0.462) , 而对新课程实际态度自评得分仅为3.447分 (标准差0.676) 。又经频数统计, 对新课程实际态度得分在3分以下的人数占21.2%。这种现象说明, 在把理念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部分教师还存在困难。

(3) 教师的专业素质基本适应新课程需要

教师基本专业素质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和专业发展意识。专业情意和专业知识自评得分较高, 为3.696 (标准差0.698) 和3.692 (标准差0.569) , 而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 分别为3.603 (标准差0.550) 和3.573 (标准差0.475) , 总体得分为3.640 (标准差0.465) , 这反映出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基本能够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但还需进一步提升。

(4) 专业素质发展较好和较低的状况

为了解教师具体得分的高低, 我们对50项题目自评得分进行了排序, 筛选出平均分高于4分和低于3分的选项 (见表1和表2) 。

从表中可以看出, 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认同度很高, 说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践行新课程方面大多认同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也认为已经具备很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但在学科知识方面信心明显不足, 对教材的分析与处理上缺乏经验。

进一步比较高分和低分的选项还发现, 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并不透彻:如“教学就是要能够把学科知识高效地传达给学生”、“在教学中我最关注的是完成教学任务”这两道反向题转为正向后平均分值很低, 仅为2.45和2.04, 但“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生成课程的过程”得分却高达4.04分;又如“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转变的认同, 自评得分为4.38, 但对于“教学就是要能够把学科知识高效地传达给学生”这一反向题转为正向得分却仅为2.04分。

(5) 专业发展不同维度上存在相关性

对被调查样本进行理念认同、实际态度和发展适应性进行相关检验的结果表明, 在p=0.01水平上三个维度两两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 (见表3) 。说明增强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教师实际态度的转变, 也利于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专业发展情意, 促进教师主动积极地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

**.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同群体之间专业发展的差异性

(1) 城乡之间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呈阶梯状递减

按区域进行统计和比较后发现, 在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实际态度以及发展的适应性三个方面, 自评得分呈现由城区、近郊到远郊而逐渐递减 (见表4) 的变化, 近郊和远郊教师在课程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城区分别与近郊和远郊教师在教学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城区和远郊在能力的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0.05) (见表5)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

(2) 女教师在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得分均高于男教师

新课程理念、实际态度和专业发展适应性三方面, 女教师自评得分均值均高于男教师, 但仅在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方面男女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实际态度和专业发展的适应性两方面差异不显著 (见表6) 。造成该现象原因可能是男教师大多被学校分配从事教育信息化管理和维护工作, 而他们还承担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任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留教师身份和评定职称, 缺乏教学热情和专业发展主动性, 加之男教师工作任务一般比女教师繁重, 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3) 工龄26年以上的教师课程观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工龄段教师, 11~15年工龄的教师实际态度和专业发展意识、专业情意得分明显低于其他工龄段教师

对不同工龄段教师在专业发展各方面自评得分进行多重比较 (见表7) 发现, 26年工龄以上教师与其他工龄段教师在课程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表现为明显低于工龄段少的教师;工龄在11~15年的教师对新课程的实际态度以及专业发展意识和发展情意明显低于其他工龄段教师, 并存在显著差异。工龄段高的教师受传统课程观影响较大, 又面临退休, 进取心减弱, 是造成对新课程观的认同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而工龄在11~15年的教师, 具有较强的教学经验, 并且精力旺盛, 又有很强的技术运用水平, 正因如此, 往往承担过多的教学之外的工作, 任务繁重, 加之信息技术课程被边缘化的现状, 使他们热情消退, 造成了对新课程实际态度与专业发展意识和发展情意降低。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0.05。

(4) 初始学历为专科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低于本科和中专学历教师

许多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都表明, 随着学历的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越高。但在本调查中, 通过对初始学历不同的教师自评得分进行统计比较 (见图1) 后发现, 除课程观、学生观外, 专业发展自评得分均呈现由本科、中专、专科顺序的递减。专业发展水平最低的并非中专学历而是大专学历的教师, 这可能是信息技术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主要来源于上世纪毕业的中师生、非师范计算机相关专业专科生、师范院校本科生, 专科教师以非师范专业毕业为主, 缺乏教师教育相关课程的系统学习, 影响到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接受水平;另一方面小学校录用专科学历教师的主要目的是从事电教工作, 由此消弱了他们围绕教学需要而展开的主动学习新课程理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动机。

3.影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 促进专业发展的因素

学校整体氛围、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领导的组织引领、政策要求、学生情况、自身情况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排在第一位的有学校氛围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57.2%) 、教师间合作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46.3%) 、校长影响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的36%) 、课改推动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的25.4%) 。对教师们来说, 学校是他们进行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 学校的整体要求、教科研活动、教学制度、办学理念等会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 而教师间的合作有利于克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校长作为学校发展的掌舵人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者, 对新课改的理解和对某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到相关教师的专业发展机会。

(2) 阻碍专业发展的因素

阻碍专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前三位分别是:教育政策变化快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的29.2%) 、教师职业社会地位低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的28.1%) 、课程改革频繁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的27.6%) 。由此可见, 部分教师对教育或课程改革的态度较为消极, 还有部分教师对当前的工作和待遇并不满意, 影响了工作情绪, 进而影响到专业发展情意。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在调查统计的数据中, 名师指导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76.3%) 、教育专家现场指导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64.3%) 、脱产进修 (选择人数占总人数62.2%) 被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们认为是促进专业发展最有效的措施, 说明他们对专业发展有深刻体验, 既需要实践经验十分丰富的名师的指导, 也需要理论丰富的教育专家现场指导, 而脱产有助于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学习。

在问及教师最需要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时, 教育理论知识 (占45.6%) 、科研能力 (占37.8%) 、教学技能 (占36.4) 占选择人数前三位, 说明这些教师已认识到理论、科研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性, 但也反映出他们对这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渴望能得到有效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在专业发展的内容上, 新课程理念中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发展很好;课程观、教学观以及整体认同方面发展较差;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专业情意不高, 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从专业发展的过程看,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基于新课程的专业发展目前还处于对理念的认同阶段, 对新课程的实际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理念到实际态度的转变仍需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新课程理念、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发展意识与专业情意以及实际态度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 说明对新课程理念深刻而全面的理解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增强和专业情意的提高, 从而实现实际态度的转变。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不同群体之间还存在着专业发展的不平衡性, 主要表现为城郊之间、男女教师之间、初始学历为专科的教师与其他学历的教师之间以及11~25年工龄的教师与其他工龄教师之间, 专业发展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2. 建议

加强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建立以信息技术作品、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问题解决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内容, 来促使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扭转在教师中特别是常态课中仍存在的以软件使用、知识掌握为目标的评价内容, 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促使新课程理念得到教师的广泛理解与认同, 并能主动贯彻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中。

把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 多为他们提供与新课程理念相符的教学案例的观摩和研讨, 为教师提供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指导和帮助, 重视常态课、关注每位教师的教学, 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教学、接受评价的机会。

减轻信息技术教师教学之外的工作量, 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课程、准备教学;作为国家级课程, 必须保证严肃性, 采用上级抽查等形式, 避免课程被随意占用、挪用;采用讨论等形式增强学校领导和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形成积极而正确的认识, 以达到学校愿意给时间、教师愿意主动发展的目的。

采用城区和远郊学校教师互换、交流、建立共同体等方式, 提升远郊区县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由于第一学历是专科的教师大多未曾有过师范学历教育的经历, 应为他们提供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培训, 提升他们的教育理念;对11~25年工龄的教师多关心他们的个人发展, 尽量消除他们的职业倦怠心理, 使其丰富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经验能在课程实施中得以充分发挥与利用。

参考文献

[1]2002~2003学年度—2005~2006学年度.北京市教育事业统计资料.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展规划处编 (内部资料) .

[2]贾积有, 汪琼, 陈维超等.教师信息素养影响的定量分析——以北京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调查为例.电化教育研究, 2008 (8) .

[3]林万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电化教育研究, 2010 (3) .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篇4: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4-0081-03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教育部在“十五”期间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当前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经过多年努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指出:“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

从国家的政策导向和具体行动来看,充分说明政府对信息技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抱有很大的希望。现阶段,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仍然是教师培训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必要性

1.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培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今教育主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呈现出种种弊端,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在知识的存储、呈现、传递、交流等方面都显现出强大的优势,特别是以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学习环境。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

教师的信息素养包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 、信息意识(认知层面) 、信息技能(技术层面) 等三个层面的内涵。教育信息化过程就是教师信息素养各个方面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是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教育的实践者、实施者、操纵者、也是直接的受益者,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顺利进行。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决定教师采用信息技术环境进行授课的积极性与教学效果,也会影响教师在备课、授课、对学生评价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信息技术的频率。

3.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令人担忧

据2003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调查报告》对全国十几个省市近30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电脑在教师家庭的普及率为33.48%,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但对电脑的利用率与上网率都很低,不到30%。调查发现电脑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差距较大:72.48%的教师承认还处在电脑启蒙阶段,信息技术资格考试通过率只有6.45%,86.84%的教师承认自己对电脑硬件基本没有了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再好的技术设备,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恰当的应用,也不会带来真正的效益,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我国,庞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深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锢,加之信息技术又相对比较低,要使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发挥作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对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迫在眉睫的事。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训目标、培训过程与评价方式不一致

根据2000年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中指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主要目标体现在技能培训(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和理念培训(具有科学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两个层次。

然而,以往的培训过程只停留在技术层面,即只注重讲授操作技术,而没能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学习和教学,更未能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自如地把教育基本理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融合为一体。当前把信息技术按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的现象十分明显。考试是否合格、能否制作课件作为教师是否通过培训的评判标准不能很好的体现培训的主要目标。

2.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明显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仅要使中小学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从事信息化教育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要的是要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的教师培训工作基本上是由校外师训机构承揽,由于授课教师对中小学教育实际了解不够,不了解基础教育中各科教学内容及其相互联结,加上培训课时过少,因而在培训中过于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知识传输,有的花大量时间讲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知识,其结果并不能提高受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所学的东西并不能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事实上,只讲理论,不合乎中小学校实际的培训方式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培训目标。

3.培训形式过于单一

有调查显示,教学一线的教师大部分欢迎信息技术培训,具有较强的动机。然而,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团体推进、整齐划一的操作范式难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不能满足其积极的学习心向。一些地方把全员培训理解为教师集中面授,这使得操作技能极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既不能促成信息技术与诸学科的整合,同时也不能培训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行灌输或仅仅把黑板移到屏幕上的教学方式,使受训教师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4.培训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

一些培训机构受经济利益驱动,只关注培训的经济效益,忽视培训的社会效益。对我国庞大的中小学教师队伍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大多数培训机构只能疲于应付。

信息技术培训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技术支持,同时要求培训机构应有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及相关资源,这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条件,但当前的低水平重复培训、杂拼任课教师、随意设置教学内容、“蜻蜓点水式”教学方式、欠佳的培训环境虽然增加了承办单位的经济效益,却使得很多参训教师浪费了时间与精力,加重了经济负担。

5.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

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常常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只要将现代教育观念传授给他们,自然就能够被他们认同,并成为指导他们教育行为的准绳。根据认知的内隐理论,真正指导个体的认识和行为的还是个体自己内在的认知结构。如果教师不能把现代教育观念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就很难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它。所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有必要帮助教师将现代教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念。

6.忽视教师教学系统设计意识的形成

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还忽视了教育基本理论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理论的培训,导致教师教学系统设计意识不强,仅注重教学设计中的个别要素,忽视了其他教学要素的存在与协调。

篇5: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

A、“经验主义”、“数据主义”,“模糊评价”、“精准评价” B、“数据主义”、“经验主义”,“模糊评价”、“精准评价” C、“经验主义”、“数据主义”,“精准评价”、“模糊评价” D、“数据主义”、“经验主义”,“精准评价”、“模糊评价”、教育治理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等,体现的是(A)特性? A、互动性、过程性和民主性 B、互动性、过程性和集中性 C、交互性、过程性和民主性 D、互动性、结果性和民主性 教育管理的主体是(C)A、个人 B、社会组织 C、政府 D、学校 成长画像是指学生接受(D)的成长过程中,以学生多来源、多维度数据为基础,描绘学生成长轨迹。

A、经验 B、知识 C、关爱 D、教育 “互联网+教研”是指将(A)与网络技术、互联网思维进行有效的融合,在教研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典型的、示范的、稳定的教研组织形式和操作流程。

A、教研需求 B教学 C、教学设计 D、资源需求 “互联网+教研”的典型特征是以(A)为中心,依托专业的信息化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教研工作中。

A、学习者 B、教师 C、学生 D、研究者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推动(B)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治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A、教育管理 B、教育治理 C、教育制度 D、教育理念 “互联网+(A)”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奖传统中小学各学科与互联网深度交汇融合。

A、学科 B、教研 C、教育 D、教学(C)与学校教育的不断融合,促使未来学校逐渐形成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实体+虚拟”的学校新形态。

A、信息通信 B、信息 C、信息技术 D、技术 “互联网+(A)”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正朝着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大步迈进。

A、教学 B、教研 C、评价 D、教育 成长画像的构建依托于教育各阶段的一系列技术支撑,包括数据(A)、采集工具。

A、采集技术 B、处理技术 C、存储技术 D、加工技术(A)是一种深度学习,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A、知识图谱 B、学科图谱 C、学科知识图谱 D、网络知识图谱 教育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是(C)的单向管理模式。

A、自下而上 B、横向 C、自上而下 D、纵向(C)从整体上架设了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对有效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A、知识图谱 B、学科图谱 C、学科知识图谱 D、网络知识图谱(B)是政府、社会组织、利益群体和公民个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合作互动,共同管理教育公共事务的过程。

A、教育管理 B、教育治理 C、教育制度 D、教育理念(B)是指利用互联网等虚拟媒介而实现的一系列没有发生面对面交谈交互的情况与动作。.A、线下 B、线上 C、直播+线上答疑 D、直播+线下答疑(A)主要是指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

A、线下教学 B、线上教学 C、直播+线上答疑 D、直播+线下答疑(B)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和双向互动,以录播课为主,采取“录播+线上答疑”的形式。

A、线下教学 B、线上教学 C、直播+线上答疑 D、直播+线下答疑 线上教学的优势有哪些?(ABCD)[多选题] A、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

篇6: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

【参考答案】对 2.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要坚持开放共享、融合创新、变革转型、引领跨越、安全有序这五个原则。

【参考答案】对 3.下列关于“互联网+”发展趋势表述正确吗?“互联网+”时代,线上的机会,在线下线下的希望在线上,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融合,才有机会打造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商业生态。

【参考答案】对 4.下列关于“互联网+教育”的概念表述正确吗?“互联网+教育”是指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相关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互联网的技术和手段,实现对现有教育的增强与优化,提高教育的公平质量和效率,推动教育变革,创造和发展教育新生态。

【参考答案】对 5.下列说法正确吗? “互联网+教育”核心在于构建未来教育新生态,因此,一是要发展“互联网+教育”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创新,二是要将信息化内化为推动教育变革的源动力。

【参考答案】对 6.智慧校园的建设是推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构建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校园,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治理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答案】对 7.智慧校园的主要应用系统包含:智慧学习管理系统、智慧资产管理系统、智慧档案管理系统、智慧图书管理系统、智慧平安校园管理系统、智慧教学管理系统、智慧科研管理系统、智慧教务管理系统,其中,智慧教学管理系统包含:教学资源、集体备课、在线研讨等功能能。

【参考答案】对 8.有人说,未来学校包含虚拟学校和实体学校两种形式。

【参考答案】对 9.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既是评价主体也是评价对象,社会各个阶层也将更容易通过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互联网+教学”背景下的教育评价正朝着自动化、可视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大步迈进。

【参考答案】对 10.成长画像是指在学生接受教育的成长过程中。以学生多来源多维度数据为基础,描绘学生成长轨迹。通过数据分析技术生成全方位的学生画像,既包含过程性描述,也包含总结性描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答案】对 11.“互联网+教研”是指将教研需求与网络技术、互联网思维进行有效融合,在教研理论的指导下建立的典型的、示范的、稳定的教研组织形式和操作流程。

【参考答案】对 12.以下关于“互联网+教研”模式基本要素的表述正确吗?参与角色由个体变为共同体,教研内容由单一学科变为多学科融合,资源供给模式由统一供给转变为按需供给,技术支持方式由低技术环境转变为智能技术环境,评价方式由经验型转变为精准型。

【参考答案】对 13.以下表述对吗?互联网+助力学前教育的重点,一是用传统方式无法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问题;

二是更加优化学前教育,提高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

【参考答案】对 14.以下表述对吗?“互联网+职业教育”是在现代教育理念我要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向学习者以及教育者提供一种网络化环境,实现信息化环境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优化和统筹部署,为教育教学及管理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最终实现智慧教育。

【参考答案】对 15.“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实施途径有以下方面:互联网+专业建设,互联网+课程整合,互联网+教学模式,互联网+学习方式,互联网+评价体系,互联网+产教融合,互联网+生产实训,互联网+顶岗实习,互联网+就业指导,互联网+教育管理,互联网+科研管理,互联网+资源库建设,互联网+双师建设。

【参考答案】对 16.“互联网+党建”是“互联网+”在党建领域运用的新课题。

【参考答案】对 17.“互联网+党建”本质在于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克服党建工作瓶颈,更好的服务党员群众。

【参考答案】对 18.“互联网+德育”是探索互联网思维和技术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型,教育模式创新,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在智慧环境教学支持下推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形式。

【参考答案】对 19.“互联网+德育”创新发展的成效关键在于德育工作者。

【参考答案】对 20.宁夏围绕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目标,在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上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时在宁夏教育平台上衍生出很多基于大平台建设的特色应用和契合各学校特色的应用。

【参考答案】对 21.“云校家”是一款基于教育云平台实名制的社交网络教育应用移动app。能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教育。

【参考答案】对 22.“教学助手”是汇集了海量优质教育资源的云教学应用工具,集教材资源,课前导学,同步备课,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为一体,为学校提供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常态化和个性化的一站式云智慧教学服务。

【参考答案】对 “智慧校园”就是依托教育云平台,实现用户、资源、应用互联互通一站式使用教育云平台所汇集的精品资源和精品应用,深入到教学过程,同时与管理深度融合,实现校园招生迎新、教学安排、选排课、课堂教学、成绩分析、家校互动等教学与管理业务互联互通。同时,覆盖学生在校学习、消费、课堂表现、社团活动、奖惩等全流程。

【参考答案】对 24.数字化校园是指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建立的一种数字化教育环境。

【参考答案】对 25.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能够将学校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有机衔接,提供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创新服务。

【参考答案】对 26.智慧教室。通过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的结合,促进个性化学习,开放式学习和泛在学习。

【参考答案】对 27.数字化实验室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构成的测量、采集、处理设备和与之配套的实验仪器、装备组成的实验室。

篇7: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

A、http://.cnB、http://.cn

C、http://.cnD、http:,其中yueyahu代表(B)

A、主机名B、用户名C、本机域名D、密码

4、接收到一封邮件后,若想给发来邮件的人回信,可直接用(C)功能。

A、暗送B、抄送C、回复D、转发

5、IE是(D)的简称。

A、搜索引擎B、电子邮件C、英特网D、网络浏览器

6、下列电脑使用注意事项中,哪项是错误的(B)。

A、电脑怕潮湿和灰尘B、随意搬动电脑,不容易损坏硬盘

C、频繁启动、关闭电脑,容易破坏系统D、强行关机,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7、下面关于网页、网站、网址叙述不正确的是(D)。

A、网页上不仅含有文字还可以含有声音、图片、动画

B、网站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网页组成,通常网站的第一个网页称为“主页”

C、网站是由协议名、英特网服务器地址、路径以及文件名三个部分组成D、只要知道对方的网址,就一定可以给对方发电子邮件

8、下列网页地址书写不正确的是(D)。

9、在电子邮件中,用户(C)。

A、只可以传递文本信息B、只可以传递多媒体文件

C、可以同时传递文件和多媒体信息D、不能附加任何文件

10、要与某人用电子邮件交流信息,就必须知道对方的(A)。

A电子邮件地址B、用户名C、家庭地址D、电话号码

11、下面关于电子邮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同一个电子邮件可以同时发给多个人B、电子邮件不仅速度快,而且一般不会丢失

C、电子邮件只能发送文字信息D、电子邮件可以用“附件”的形式发送各种类型的文件

12、关于发送电子邮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对方必须先连入Internet,才可以给他发送电子邮件

B、只要有E-mail地址,无论对方是否上网都可以给他发送电子邮件

C、对方必须打开了计算机,才可以给他发送电子邮件

D、在别人的计算机,收不到自己的电子邮件

13、浏览网上信息需要使用的工具软件是(A)。

A、Internet.ExplorerB、OfficeC、WordD、Frontpage14、下列四项中,合法的电子邮箱是(C)。

A、teacher-wang.sina@com.cnB、sina.com.cn@teacher—wang

C、tracher—wang@sina.comD、tracher—wang.sina.com.cn15、下面关于使用邮件附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多个附件,附件的类型可以是图形、声音、文本等

B、只能发插入一个图形附件

C、只能插入一个文本附件

D、只能插入一个声音附件

二、判断题(每题1分 共10分)

1、电子邮件传输的过程非常安全,不会出错和被别人看到。(√)

2、当电子信箱中有新邮件时,应当先查看发件人的名字和邮件主题,对来历不明的邮件不要轻易

打开。(√)

3、电子邮件不仅能够发送文字信息,还可以发送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

4、无论电子信箱是在哪个国家或地区申请的,只要能上网都可以使用。(√)

5、多媒体是指文本、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各种媒体的有机结合。(√)

6、注册免费邮箱时,网站会提出一些“服务条款”,若想申请成功,必须选择“同意”。(√)

7、你申请某网站的免费邮箱时,网站会指定一个邮箱给你,你没有选择的自由。(×)

8、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可以传染给人的病毒。(×)

9、在信息传递发展过程,自从有了计算机网络,通过卫星、光纤等通信技术赖传递信息,使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

10、我们在网上查找资料时,只能用百度这个搜索引擎。(×)第三题 问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注册QQ需要提供的基本信息有哪些?

①昵称、年龄、性别;②密码、重新输入密码;③自己所在的地区:国家、省份、城市;④设置机密问题,并记住答案;⑤更多密码保护信息:安全邮件地址、手机号等;⑥最后验证注册:输入校验码。

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机?

电子词典、智能手机、ATM自动柜员机(取款机)、pos机等。

3、什么是垃圾邮件?哪些邮件属于垃圾邮件?对垃圾邮件我们应该怎么做? 垃圾邮件泛指未经请求而发送的电子邮件。

下面几方面属于垃圾邮件:①收件人事先没有提出要求或者同意接收的广告、电子刊物、各种形式的宣传品等宣传性的电子邮件;②隐藏发件人身份、地址、标题等信息的电子邮件;③含有虚假的信息源、收件人等信息的电子邮件;④含有病毒、恶意代码、色情、反动等不良信息或者有害信息的邮件等等。

对垃圾邮件,最好不要打开。尤其不要点击邮件中的链接,以免被迫访问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更不要下载邮件附件,以免受到病毒的侵扰或是被人种上木马程序,这些都有可能给你的计算机带来巨大的威胁。

4、网上交友,应该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①注意网络上很多人的身份都是伪装的;

②要警惕某些人向你无条件提供礼物或者金钱的行为,特别警惕向你发出参加聚会的邀请或者到你家拜访的事情,一定要将这类事情告诉自己的父母,征求他们的意见;

③不要借钱给网友,除非你非常信任对方。我们提倡人与人互相帮助,但不要成为骗子的目标; ④离开让自己感觉奇怪和讨厌的聊天室或BBS,最好把这些事情告诉父母或年长的朋友; ⑤网友见面要请父母帮忙安排,第一次见面最好在公共场合,而且一定要有父母陪同; ⑥在网上交友,一定要像在生活中结交其他朋友那样去了解他们。⑦最好能邀请父母陪你一起上网,随时帮你解决一些问题。

5、你认为设置密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①设置密码时不要用12345或54321等特别简单的数字组合,也不要用666666或888888等所谓的幸运数字。自己的生日、家庭电话等也是容易被人猜到的; ②将数字、字母等打乱顺序,混合使用,密码就安全多了; ③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密码。一旦忘记密码,要到注册网站去查询。

四、操作题:(40分)

篇8: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选调试卷及答案

一、影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因素

1. 学校外在环境的影响

学校是教育的基地, 是教师实施教育的重要场所, 它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决定了能否满足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条件, 也直接作用于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态度。然而目前中小学校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 教育体制的影响。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许多校领导只关心毕业优秀率和升学率, 认为信息技术是副科, 对学生成绩没有影响, 可上可不上, 课表上安排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信息技术课可随意被占用, 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而其他学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授课也只是为了举行公开课或教学评奖, 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没有落到实处, 师生的教育教学与现代教学理念相脱节。

(2) 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调查数据表明, 有25%的教师反映学校硬件设施配备不够完善, 22.5%的教师表示软件很少更新, 没有适合的教学软件。特别是在偏远农村, 经济条件较差, 计算机等设备数量更是严重不足, 原有的仪器设备损坏得不到及时维修, 无法开展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由于投入信息技术教育的资金不足, 学校没有设立专门的信息技术管理机构, 也就不能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和奖惩机制。

2. 教师内在因素的影响

(1) 自身观念有待纠正。部分教师由于传统教学的习惯而排斥信息技术的应用, 对信息技术应用缺乏正确的认识, 认为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影响教学进度, 课前准备课件浪费时间, 以至于不会主动学习信息技术来不断充实自己以及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同时反映在对于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课则经常性的不按时出勤, 即使出勤也是形式而已, 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培训效果。

(2)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欠缺。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指导, 忽视了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 不能做到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有的教师觉得在课堂中使用了计算机媒体进行教学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将课件当成了电子板书, 以至于“黑板搬家”、“教科书搬家”, 把信息技术教育看成了简单的媒体操作和使用, 还有些教师盲目追求效果, 一节多媒体课上连续播放几十张电子幻灯片或大量的图片、图像, 学生只能走马观灯式地观看, 根本没有时间来消化、理解。这样的教学过程并没有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 也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 甚至适得其反。

(3) 信息技术水平较低。调查数据表明, 有57.5%的教师表示对某些教学软件学习感觉很困难, 有69%的教师不能独立制作CAI课件并且在课堂中软件操作不熟练, 还有些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控制不好课堂的局面, 一旦错误操作或设备出现故障不知道如何处理, 从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所以, 目前中小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1. 学校要引起高度重视

学校的重视可以带动教师和学生们的积极性, 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 学校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1)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教师提供较完善的教学设施, 满足教师教育教学需要, 打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一方面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资金的投入, 这需要教育部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要配备计算机教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资源库、教室终端设备等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加强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当设备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维修处理。

(2) 建立校内及校际间的共享平台, 加强资源共享, 成立教师教学资源库, 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教学软件要实时更新, 便于教师教学的应用。

(3) 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时间来供给教师的信息化培训, 并建立合理的评比、奖惩制度体系, 切实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避免培训的片面化、形式化。

(4) 经常开展专家讲座, 多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 探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并且引导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从而能更好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2. 要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关键, 而最有效的手段则是对教师进行培训。

(1) 重视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首先对专业教师的上岗严格把关, 要凭借学历、证件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可上岗, 加强对他们进行岗位培训, 从而让信息技术教师进一步对其他学科教师进行辅助培训, 逐步形成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信息技术教学队伍, 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 对各学科教师进行总体培训。对各学科教师开展相应理论课程和信息技术技能实践课程的培训, 在提高各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时, 培养他们的信息文化意识和适应新信息技术的教学能力。培训内容要尽可能地联系课程、结合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点来进行, 做到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培训要形成制度, 要保证周期性、长期性和有效性。

(3) 要培养教师对使用新信息技术的自觉意识和自我创新意识。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这一群体既是教育学生知识的传授者, 又要充当新知识的学习者。所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要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技能。

(4) 通过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培训要引导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从教学活动的控制者转变为教学的指导者, 从而转变和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真正实现“教师为辅, 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方式。

(5)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培训工作的有力保障。重视培训效果的考核和评价, 对培训中的教师进行监督、评价, 并组织教师观摩学习、相互交流。制定一定的奖惩制度, 对于有突出表现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带动其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对于培训不合格的、表现不好的教师实行以行政、经济等手段来进行约束规范, 以此引起每一位教师的重视。

3. 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为信息化教育的新一代学生, 应具备一定的信息认知和信息技术常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

(1) 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 通过课堂授课对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理论精髓及其实践上的操作技能, 对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行之有效的考核, 并有效地利用考核结果作为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2) 通过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引导学生对信息的有效获取, 关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从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3) 建立在线学习的网络系统, 注重网络上师生的交互作用, 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由学校扩展到家庭。

4. 建立获取多元化教学资源的渠道

教学资源是教师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内容来源, 教学资源的优劣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效果。多元化的教学资源, 可以给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 使教师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也可以让教师汲取更多更充分的教学经验。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 除了购买市场上高水平的教学软件, 与Internet上大量的免费教育教学资源网站建立链接, 还可以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的自身优势。

(1) 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本学科教学资源, 结合本校教学实际, 制作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学软件。经常性地举办校内及校际间的教师教学交流讨论会, 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 取长补短, 互通有无。

(2) 推广教师对博客、BBS、论坛等网络的应用, 扩展教师的教学资源空间, 汲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 来不断丰富教师自身素养。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将老一辈教师的教案、课件以及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南国农.让信息技术有效推进教学改革.中国电化教育, 2007 (1) .

[2]周振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深层思考.教学与管理, 2008 (6) .

上一篇: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下一篇:锅炉维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