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

2024-05-16

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精选6篇)

篇1: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

初 中 古 诗 文 教 学 反 思

西洞中学

马海琴

古诗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的确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课文篇目多,且文中一字多义,容易混淆。然而每次考试中,文言文的比重较大,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曾经有过困惑:只注重灌输,不重视学生个人感悟;只会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品味的做法还普遍存在。上课时老师一字一句地讲解翻译,学生充当的是记录员。如此这些,导致学生对文言文越来越没有兴趣,有的甚至认为文言文枯燥干瘪,读起来乏味。这种现象弱化了文言文教学应有的功能——让学生从蕴含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美的千古佳作中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由于这种弱化,导致了教学目的上的重大偏差,导致了教学效果上的严重削弱,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其语文素质极为不利。

4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初中语文同课异构的优质课评选活动,使我获益匪浅,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了供很好的借鉴,现将一些心得交流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参与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文言文与现代文一脉相承。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大量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重视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缩小。

如由“卧薪尝胆”的故事和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内鹿与狼共存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方法上实施授“渔”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文言文教学应“授人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于是,文言文教学,教师讲什么,如何讲很值的一提。

首先,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语﹙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义活用﹚、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学常识等三个方面,特别是字词的理解,要结合具体语境,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做到因文施教。

其次,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可直述规律,如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贯穿到具体语境之中,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词性的变化,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如何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使之掌握的文言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

再次。学会摘录。不动笔墨不读书,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的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为重要,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话用等卡片,摘抄一些词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以读促悟,重视语感

初中文言文教学的侧重点应在于朗读背诵,词语积累,疏通文段。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言文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初中的文言文大多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学生较易上口,读之有味。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就能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言的一些语言规律,体味文言特有的语言美,从而激发学习的欲望和热情。充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自主学习课文,从初读感知课文内容,到最后读出意境,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的解读课文,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诵读的方法多种多样:跟着录音读、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分角色朗读、多人交替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自选读、摇头晃脑的读等,引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出情、读出趣、读出理、读出思,在读中领悟文言文。激励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而扩大了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说话能力,读出“文言之味”,读出感情,激发学生情感,以加强效果。诵读的过程是由口入心的过程,也是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

四、以疑质疑,努力探究

常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的课堂如一潭死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精心设疑,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为此,要着力瞄准以下几点:一是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即那些对学生思维具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设疑。如文中“第一段列举的任务有哪些相似之处”来设疑、激疑,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二是要在无疑处,即学生“见不到处”、“容易忽略处”设疑激疑。如在教学《岳阳楼记》一文的第二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吞”改为“接”好不好?在这样的地方设疑激疑,不仅能使学生在思考中顿悟,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九年级的文言文教学,更重要的是用教师的“设疑”来激起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思考,提出疑问,在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深读文本。只有指导学生自读,自思,他们才能以自己之力,了解自己生疏的文言文,以至进入文言文所反映的历史生活中去,真正做学习的主体。总之,文言文教学应多读、读懂文本上下工夫,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吸取精华,剔去糟粕,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文言文教学才能真正走出困境,才能切实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篇2: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

迎河中学

朱丽

在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仍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认为学好古诗文就是“讲透”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中字词句含义及用法,同时让学生读熟背透,就算是完成了文言文课程内容的教学任务,实现了文言文教学的课程目标。这种“以言代文”“以讲代学”的教法,其实是一个极大的文言文教学误区。这种教学的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新,缺少师生互动,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学生不懂得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些“之乎者也”,好象不学也可以,所以学生对文言文就不会感兴趣,自然也不会对文言文加以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

《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明确提出两条“目标”: 目标一: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目标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80篇优秀诗文。

所以,中学文言文教学应紧紧围绕以上两条“目标”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努力探索和实践“新课标”。据此,本文围绕文言文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养”这个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建议不防通过以下策略来完成文言文教学的目标。

一、讲究读的方式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这种读不是盲目的,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激发起学生美读的兴趣。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自我完成。

2、读准诗文的节奏。古韵文节奏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志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简直是语言的仓库,佳词美句,成语特多,认真诵读,收益非浅。再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生领悟人物无穷的精神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

3、赏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古诗文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古诗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对相隔两地亲人的深情祝愿,“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诤诤誓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一种顽强拼搏、百折不回的意志等都能够让学生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教师对学生审美情感应该千方百计地激发,充分发挥古诗文的情感教育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美好情感。

4、赏思想。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有思想文化的精华。如孔子的“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等,我们应充分发掘出这些作品中的思想之美,让学生接受这些思想光华的照耀。

5、赏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口技》让学生见识了古代民间表演的精妙,《核舟记》让学生领略到古代的微雕绝活„„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也是让学生享受生活中的美和积累艺术素养的过程。

6、赏美景。许多古诗文中描绘的如画的美景,令人神往,让人陶醉。有“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静谧空灵的山谷,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有“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的三峡。而“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又引领我们欣赏早春美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我们呈现边塞风光。这一切怎能不令人惊叹“江山如此多娇!”心中自然而然涌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呢?

7、赏意境。意境优美的古诗文的感染力特别强。它会启发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那个无限丰富和广阔艺术空

中认识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了做人之理和报效国家之理;读杜甫的《望岳》,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体会到一种开阔的胸襟和立志奋勇攀登高峰的精神等等。

四、培养学生的怀疑能力。不迷信教科书和权威的注释,在学习中提倡质疑,主张“自圆其说”,只要言之有理,允许有不同的“声音”。

五、注重积累运用。文言文的精华部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所以,要多诵多记经典的古诗文,尤其对联、成语、名言、古诗词,都是汉民族文化的瑰宝,教师应该让学生继承和借鉴这些艺术形式。还可以启发学生“以读促写”,借古人的为文之道,提高写作能力,进行改写扩写等。

篇3: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

一、走近诗文, 熟读成诵

朗读, 是古诗文教学的第一步。一要读准字音, 二要处理好停顿, 三要看准字形, 能诵更能写, 四要读出意境、感情、感悟。这是几位专家在评课、讲座上反复强调的, 而他们的课上无不都注重了读。丁卫军老师执教《天净沙秋思》时, 采用齐读、师读、轻声读等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体悟诗歌展现的画面。黄厚江老师执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预习作业就是三个字“会默写”, 课堂一开始就请三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工默写全诗, 默写完了让他们读自己默写的诗句, 然后让同学评价他们的读写, 这样学生读写中的常见错误暴露无遗, 教师借此正音正形。在学生对诗歌有了基本的理解后, 黄老师又用读让学生体悟情感, 师生朗诵PK, 教师故意将诗歌读得无比伤感, 让学生指出其不当之处, 加深了学生对这首边塞诗伤感但不失豪迈之情感的理解和把握。论坛嘉宾龚建新老师也提出, 古诗文教学要由面面俱到、环环相扣的讲向简约化转化, 分析少一点, 读得多一点, 要不厌其烦、口舌生疮般地读, 提倡“寿镜吾”教学法。专家们的真知灼见如出一辙, 把古诗文的课堂还给孩子们, 让孩子们在读中见义吧!

二、走进诗文, 与作者交汇

1.“知人论世”

初中学段的古诗文教学, 应要求学生大概了解作者的经历、为人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它有助于学生把握古诗文中的意象, 理解古诗文表达的情感。

丁义国老师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时, 预习作业是研究学习辛弃疾的生平及后人评价, 了解词作的创作背景。学生对南宋王朝分崩离析的社会现状, 和作为主战派的辛弃疾沉浮飘摇的命运有了初步的了解后, 辛弃疾为何只能“醉里”回沙场, 其“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抱负之壮, “可怜白发生”有志难酬之忧愤等才能充分理解, 爱国词人的光辉形象便跃然纸上, 赫然立于学生心中。刘铁梅老师在执教《爱莲说》一文时, 课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关于莲花的故事, 课上穿插了周敦颐的四个小故事, 将作者的为人与文章巧妙联结起来, 学生对莲形象的把握更准确到位。走进诗文, 须先走近作者。

2.“诗中有画”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这本是苏轼赞美王维的山水诗, 但综观古代诗文, “诗中有画”赞美的何止是王维的山水诗, 几乎是放之古代优秀诗文皆准。古诗文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抓住细处, 带领学生走进诗歌中, 感受、体验、领悟诗歌的意境、感情, 以诗人之眼看诗歌之象, 让诗中之画呈现在学生眼前。这一理念几乎体现在每位大师的课堂上。

丁卫军老师执教的《天净沙秋思》, 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将前三句描绘成三个画面, 再在三个画面中分别找出主角, 然后又让学生将九个景物入一幅画, 请学生安排画面的布局, 这样的教学设计, 学生将意象想象成画面, 从画面中体悟出情感, 层层深入, 凄凉画面中游子凄苦的羁旅之思便生动地呈现出来。黄厚江老师执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请学生将能想象成画面的诗句找出来, 用生动地语言加以描述。“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 学生描述不到位, 教师作了充分的启发:树上的雪花是怎么样的呢?一片一片?一层一层?一簇簇一团团?一堆一堆?师生结合上下文探讨, 最后发现是在一夜大雪之后的早晨, 最佳答案是“一堆一堆”。“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教师在评析学生“瀚海“”万里凝”的理解时故意出错, 瀚海就是浩瀚的大海, “万里凝”就是乌云一团一团地翻滚, 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学生在理解后明白, 瀚海是写沙漠, 沙漠远看也是波澜起伏的, 像大海的波涛, 一团一团地翻滚就不是“万里凝”了, 应是万里长空中稠云如凝固了一般。“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 黄老师应景作简笔画, 让学生想象画面中有人没有。像这样老师带领着孩子走进诗歌, 想象画面, 理解情感, 学生由此及彼, 遇到课外的诗歌也就难不倒他啰!李凤老师执教的《观刈麦》中“,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老师让学生想象夏天农民在田中刈麦, 脚像被蒸饺子一样, 背上像被火烤一样, 从而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一句, 老师请学生思考抱子用的是哪一只手, 学生模拟贫妇的动作, 又通过“敝筐”想象贫妇之困。抓住细节, 发挥想象, 呈现画面, 学生对刈麦者、贫妇人的同情油然而生, 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也就到位了。正如论坛嘉宾丁国斌老师所言, “读诗, 要带着孩子走到诗歌的意境中去, 进入画面, 进入情境。”几位专家的课堂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见贤思齐”, 值得大家借鉴、学习呀!

三、言文结合, 言文共生

“言”就是文言字词、语法、语感, “文”就是文章、文学、文化。我们平时的课堂中大都重视了“言”, 而忽略了“文”, 就如丁国斌老师所说的“理解拐杖, 忘了看风景”;当然也有的重视了文, 怠慢了言。本次研讨会的课堂呈现的是言文结合, 言文共生。

李凤老师执教的《观刈麦》既重视文言字词的读、写、意, 如“秉”字的写法, 一个人右手拿“禾”, “曾不”“三百石”中“曾“”石”等多音字的读法用法“, 荷箪食”“携壶浆”中的“箪”“壶”的词类活用等, 又抓住细节, 带领学生走进麦田, 观农民刈麦之辛苦、贫妇生活之艰辛, 体会了作者同情百姓的感情。学生会用了拐杖, 又欣赏到了风景。徐杰老师执教的《五柳先生传》先对文言字词中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在学生理解时加以强调, 让学生有了拐杖, 然后通过仿示例“从‘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中, 读到了‘勤学善思’的五柳先生”, 让学生理解文章中五柳先生其人其事其品性, 学生看到了风景。言文结合, 言文共生是文言文教学的阳光大道, 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宜向往之, 学习之。

篇4: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

古诗教学是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如何立足于课本,有效搞好初中古诗教学便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我仔细研究了初中选入的古诗篇目,发现选入篇目涵盖了整个古诗发展体系,从《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开始直至元、明、清,每一时期都有代表作品。且选入的都是历代诗坛极富影响力的名家名篇。如果我们能以选入的篇目为依托,发散开去,并坚持三年,学生就会对中国古代诗歌体系有了一个丰厚的了解。而且,许多重要作家,教材上不仅选用了他们的好诗词,还有一些优秀的文言文。古诗与古文各有自己的特点:古诗语言精炼、灵动,而文言文的语言则具体、细腻。如果能将同一作家的古诗词与文言文勾连起来,采用了古诗文的专题教学模式,就可以达到“诗”“文”互补,对学生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有很好的效果。此就以“苏轼专题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在初一教材中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以下简称《记》)一文,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苏轼的作品。这篇文章语言平实,但在平实的语言背后却蕴涵着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要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有较细致的了解。然而就苏轼而言,其人生几起几落,经历比较复杂,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如果以简历式的方式介绍未免枯燥且不透彻。并且《记》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者一路坎坷走来,到了晚年,他的情感是什么?与此前的苏轼又有什么不一样?为了让学生不仅理解《记》一文的情感还要对苏轼这位北宋才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教学时并没有直接进行《记》的学习,而是设计了一个专题的教学活动,共四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对苏轼其人作专题学习,让学生对苏轼的生平、性格、思想、精神、各人生阶段的主要作品等有了初步了解。第二课时:对苏轼的重点作品进行赏析。此时,我把初中课本中选入的苏轼的所有作品:初一的《浣溪沙》、初三的《水调歌头》以及课外的《赤壁怀古》等都揉捏到了一起,并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进行赏析。因为有第一课时的苏轼专题介绍,到了这一课时,当学生把这些诗与作品写作背景一结合,就比较轻松的理解了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于是我进行了第三、第四课时,即对《记》的教学。学生有了第一、第二课时的积累,很快就挖掘出了文字背后所显露的作者的情感与心态。这时我再引导学生把《浣溪沙》《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记》进行比较,来看一路走来的苏轼的人生变化及心态的变化。《浣溪沙》中的苏轼是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而到了《赤壁怀古》《水调歌头》《记》后,作者因不幸遭遇,有了不同程度的感伤、悲凉。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探究:后几篇作品同是苏轼被贬所作,但情感和心态却有微妙差别。学生经过探究了解到《水调歌头》中,作者寄托了被贬后对亲人的思念以及伤感,但伤感背后还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乐观。可当苏轼再写《记》时,经历了“乌台诗案”,走过了生死边缘的他,此时依旧有被贬的孤寂与落寞,但心态已经悄然变得平和了许多,没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的豪情。在整个《记》中,我们读到的只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样平静的语句所折射出的作者历经生死之后的一种平和。就这样,苏轼在远离京城的儋州渡过了自己的余生,后来遇赦,在返回京城的途中结束了自己66岁的生命。一颗北宋文坛的明星就这样殒落了。经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后,学生对苏轼及其作品便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而且诗文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种以课本为依托的专题教学,即弥补了课本古诗文量小的缺陷,又使“诗”与“文”相辅相成,让学生对作家及作品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把握。避免了知识零散地堆积在学生大脑如一团浆糊难以互相勾连的不足。这样,把知识以专题性的模式梳理成体系,学生理解得很透彻,掌握起来自然就比较容易了。

篇5:怎样进行初中古诗文教学

一、问题聚焦

初中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中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古诗文教学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学生对古诗文尤其是文言文不感兴趣,许多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传统教学中“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在学生方面却异化为令人头疼的紧箍咒,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这种古诗文教学模式,遏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篇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的“残羹冷炙”。

二、要解决的重点

能在语文教学中探索一些古诗文教学的新方法,既能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三、须突破的难点

上好古诗文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对祖国博大精深语言的热爱,是古诗文教学应突破的难点。

四、预期目的

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出一些古诗文教学的新方法,既能适应新课程的标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五、解决途径

(一)、古诗文教学应重视诵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绝大多数是世代流传、脍炙人口的名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精华。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的读书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去重视诵读。宋代朱熹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必须成诵”,朱子的理论决定了“诵读”在我国古诗文教学方法中的重要地位。

对每篇古诗文的教学都坚持利用录音带或教师范读,目的在于影响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然后让学生对照注释并参照工具书读课文,利用录像、磁带或自己和学生一起疏通完字句后(这种疏通不是老师串讲,而是学生初读基础上的“解惑”),再让他们反复朗读,直到读准、看准,读得准确无误,有感情。在重视诵读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堂上变换读的方式,故事性强而又有人物对话的,便让学生分角色读(老师有时也参与其中),如《隆中对》、《曹刿论战》等。

(二)、古诗文教学应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联想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应该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根据当代中学生表现欲较强的心理,教师可鼓励学生把课堂作为场景,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故事情节,这样,既能使学生准确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又能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富于个性化的语言来深入理解把握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教益。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容量古诗文信息,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课件已走进语文课堂。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将能极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如《三峡》多媒体课件能让同学们直观感受三峡风光的秀丽与壮美,使同学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爱莲说》课件可让同学们通过“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外在形象,感受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节操和品质;《荔枝图序》课件可让同学们直观了解“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瓤肉莹白如冰雪”等具体形象。

(五)、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篇6:如何进行初中古诗文教学

要想提高古文教学的有效性、实效性应该从教学内容选择学生愿意学的内容。吕叔湘先生对古诗文教学的目的归纳为四种:一是为了了解现代文章里出现的成语、典故;二是为了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三是为了接受文化遗产;四是为了写好白话文。

要“文”“言”并重,析词理趣,两手并抓文言文,首先是“文”,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写成的文章,它是借十分凝结的语言来承载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可从疏理到感悟,结合学生实际从“言”和“文”两方面进行教学。

古文中无不蕴含着灿烂的古代文化。有多少思想、道理是从其当中得来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知不知上,不知不知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上善若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等等,这些精彩的语句俯首皆是,可以回味一生,终身受用。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能力的培养又依赖于对作品语言的品味。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从品味语言人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如教授《爱莲说》由品析文章的语言入手,欣赏文中的形象美。首先让学生读出作者对最喜爱的“形象”进行描画的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然后请学生谈谈,能从上面的内容中看出、读出、悟出多少个“美”来。通过讨论点拨,可以看出画面美、形态美;读出语音美、情感美;悟出品格美、气质美、正直美……教师在此基础上点示: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咏志,作者通过对莲花的外在姿态的描绘和赞美,赋予莲一种高洁的品格,不仅写的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广阔更深远的天地伸展。

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当然,这种美依靠的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主动的阅读,即在老师指导下的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解读浩瀚文化的文言文,理应获得我们的热爱。

二、立足吟诵、培养良好的语感

众所周知,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的核心,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点。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体验,深入到作者潜意识的层面去理解作品。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教师对某课文的理解,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自身感受到、领悟到什么,有什么进步与提高。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本作者所表达的内涵。笔者建议应立足吟诵,让学生去多方感受意境。

诵读是我国语文传统方法之一。“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坡和朱熹等古人均强调诵读是符合认识规律的。传统文言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教师的吟读带动,因为韵味是从吟中得来,兴趣是从吟中产生,语感是从吟中积累,素养是从吟中培养的,倾听教师吟读,有助于学生形成初略的情感体验。

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真到了这种境界,文意将会自见。出于这样的目的,可从以下四步着手: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这一步是培养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千万不能忽视。在泛读时,应做到声情并茂,尽可能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如果自己没有这个条件,可让学生听朗读带,务必让他们感觉到文章的美,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奏。学生一边随录音或泛读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奏,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首先应借助注释、已有的语法知识,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意,这样才不致读破句子。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意。在这一阶段里,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可配乐朗读,也可开展朗读竞赛,使课堂上的琅琅书声不绝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养成自觉朗读的习惯。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理全,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

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学生对全文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分析、理解课了很好的铺垫。

三、拓宽文言文教学思路。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认为,教育活动由三个要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初中文言文教学令学生头痛的原因是什么?不外乎是教育者教育手段的陈旧落伍外加文言语句的艰深难懂。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育手段上下功夫,拓宽教育思路与时空,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喜爱。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很大。学生阅读文言文,不仅仅是一种“发现”和“吸收”,而是一种创造。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更应不拘一格,发挥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形成独特的体验。

文言文教学,一般是介绍年代、作者,疏通语句,讲解重点疑词难句,口译笔译,分析特色、背诵默写而已。学生活动不多,而翻译默写又是学生眼中的“苦差事”,自然觉得乏味。其实,文史知识介绍完全可让学生发挥。尤其是名家名作的资料易得,由学生整理相关内容,可先指定某志愿者,其他人补充订正。课堂上仅用两分钟,既锻炼主讲者搜集、删选、口头表达能力,满足其表现欲,又带动其他人因羡慕而跃跃欲试。文言文实词、难句解释要严格把关,一般的语句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翻译,若非词义句式类错误,只要明白晓畅皆可,同时让学生互相比较。切忌教师凭一己之意将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尝试扼杀,“一言堂”最要不得,尽管是文言文教学。

此外,故事性强的文言文可编排课本剧,说明性强的可绘制图画,由学生评定优劣正误。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又活跃了气氛,促使他们更好地仔细阅读原著,对作品有更深入理解。即使课时不够,放在课堂外,相信学生们也是欢迎的。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觉醒,才是最好的克服困难的方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同一事物的观察方法与角度,对同一文章的理解与看法,对同一事件的描写与说明,对同一情境刺激反映与表现,应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然地体现各自的特色与风采,尊重他人的独到之处,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表现个性、张扬外性、塑造个性的过程。有个性才有创造,与众不同才可创新,创造的过程就是个性的展现过程。

上一篇:治未病科建设与指南下一篇:夫妻结婚周年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