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轻松背诵初中古诗文

2024-04-17

如何才能轻松背诵初中古诗文(共12篇)

篇1:如何才能轻松背诵初中古诗文

直接先背译文

很多人记不住古汉语,古诗文不是因为笨,是因为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古汉语功底差,这短期内没办法改善。但是可以先背译文,然后一字一句背古文,一边背一边对应着现代汉语的译文,时间久了,古汉语功底自然上升。

抄写背诵

如何背诵古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名士尚且如此,何况普通人呢。如果上述三种方法你都背不了,老天注定你要抄写记忆了,你也可以不抄写,只要不被老师逮到,逮到了不会背还是要抄写的。

背诵古文不要当作差事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小编自己就是很好的例子,喜欢历史和古汉语。因为了解所以背诵起来很快。如果你真的想学好古文,或者你是古汉语的爱好者。只是苦于古汉语,古诗文的功底差,那么很简单,多看多读,马上就上来了。

篇2:如何才能轻松背诵初中古诗文

二是风俗画,即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若能将这些山水风光、游人活动、个人情感等画面印记于胸,就能快速成诵。又如对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也可按诗的意境勾画出一幅山、水、日、帆组合而成的简笔画。这样不仅有利于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助于记忆。

按照写作顺序背诵 这是根据文章的写作顺序背诵的一种方法。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如《扁鹊见蔡桓公》可以按时间顺序背诵: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

篇3:如何指导学生轻松背诵课文

一、在唱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是儿童歌曲的歌词, 语言简短、活泼流畅, 节奏感强, 读起来琅琅上口, 亲切感人。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学唱, 在会唱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一课, 在学习课文后, 为了消除学生害怕背诵课文的心理障碍, 我找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播放给学生听, 学生们听了都感到很亲切、很好奇———课文也可以唱。在学生唱熟练后, 我又根据内容加上一些动作, 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成了歌舞表演, 学生更乐了。学生通过动作更容易记住课文内容了, 最后让学生看动作背出课文内容。学生背出课文后, 都觉得很奇妙, 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笑呵呵的。从学生们的表情中, 可以读出———背诵课文也这么好玩。

二、以问答的方式练习背诵

课文中有些段落的结构方式是总分结构, 即该自然段开头第一句话是该自然段的总起句, 也是中心句。这样, 我们可以以问答的方式指导学生练习背诵。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中的第二、三自然段: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 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 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 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 翡翠和蓝玉合璧, 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 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 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 连浪涛都是美的, 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 一团团, 一簇簇, 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 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第二自然段在练习背诵时, 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说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让学生抓住“拥有”“蕴藏”“贮存”等词语再问:她拥有什么, 蕴藏着什么, 贮存了什么?仅曾母暗沙, 就以什么享有什么样的美誉?通过一问一答的练习, 学生逐句背熟后, 再进行整段背诵, 就不觉得难了。而第三自然段则可以问:南沙有哪些迷人的地方?让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 教师再出示挂图加以引导,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文中描写的那些迷人的景物, 带领学生进入迷人的境地, 不要把学生丢在“门口”。迷人的地方谁不喜欢, 喜欢上了就会自己主动背诵,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 是健康美好的情感, 学生能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读出喜欢的语气, 就能有感情地、轻松地背诵课文。

三、在“吃”中练习背诵

哪个孩子不喜欢吃呢?但课堂上吃东西是禁忌, 可有些课文内容会描写一些让人听了都想尝一尝的美食, 教师可抓住机会, 让学生好好地“吃”, 过一把瘾, 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课文《槐乡五月》中有这样的句子:“吃咸的, 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 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我让学生分成喜欢吃咸的一组, 喜欢吃甜的为另一组。两组学生接力读, 学生们读着读着就乐了。我灵机一动, 让学生想象自己桌子上就放着:麻油、蒜泥、陈醋、炒芝麻、槐花蜜, 然后学生边读边加上“浇”、“撒”和“拌”的动作, 表演了一遍又一遍, 个个都乐呵呵的。

我故作神秘地问:“香吗?”

“香!”学生笑着答道。

“好吃吗?”

“非常好吃!”

“要不要再来一碗?”

“要!”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吃”完后, 我小声地问:“能背出来了吗?”

“能。”学生们胸有成竹地答道。

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 信心更足了, 积极性也更高了。

篇4:如何才能轻松背诵初中古诗文

【关键词】背诵;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一、给学生讲名人勤于背诵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背诵热情

例如:

(1)苏步青是著名的数学家,但他却能诗善文,文学修养极好。苏步青是在温州读中学的。每天,他总要读《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书籍。有一天,他用《左传》笔法写了一篇作文。国文老师读了这篇作文后,怀疑不是他写的,就把他找去。苏步青告诉老师,作文是自己写的,还说:“我会背《左传》。”老师选了一篇让他背,他很快就把全文背出了。老师连连称赞,说:“你这篇作文确实是《左传》笔法。”并将这篇作文评为全班第一。

(2)大家知道,鲁迅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古今中外,无所不通,特别是他的杂文,什么都谈,“嬉笑怒骂皆文章”。许广平说鲁迅从小记忆力就特强,善背书。这说明鲁迅重视熟读背诵和知识积累。

(3)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相信学生听了这些名人勤于背诵的例子,心里一定会想:“哦,原来这些名人小时候都很重视背诵,学习起来都很踏实,这大概就是他们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吧!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踏踏实实地背诵呢?”

二、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从而达到轻松背诵的目的

下面,我就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传世佳作,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也显示了归隐的决心。这篇文章要求全文背诵。

为了帮助同学们轻松背诵,我重点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表达辞官归田的决心。可分两层。(含2节)第1层:自责自悔——奚惆怅而独悲;第2层:自恕自慰——实迷途其未远,这部分表达了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点明了主旨。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可分三层:第1层写归途和初抵家中的情景。(含3节)第1节写归途:乘舟驭风,归心似箭。第2节写到家:童仆欢迎,稚子候门。第3节写家中:松、菊、幼、室、酒、樽。第2层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含3节)第1节写室中之乐:饮酒自遣。第2节写园中之乐:涉园观景,流连忘返。第3层写在农村出游。(含4节)第1节:重申辞官归田之志,息交绝游。第2节:与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第3节:写出游方式是驾车或乘舟。第4节:出游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第4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思想。可分二层。第1层,作者自问:“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第2层,作者自答:归隐田园,乐天安命。

通过以上分析,学生深深理解了课文内容。全文15节,学生对每一节写的是什么意思都做到了心中有数,背诵起来就轻松多了。所以,这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上能当堂成诵。

三、通过语文活动课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堂的有效补充,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策划组织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很有帮助。

以下是我们课题组举行过的一次检查背诵的活动课。

活动准备过程:1.老师和主持人告诉同学们比赛的环节和范围。2.主持人选题、出题。3.主持人写开场白,制定赛场秩序。

活动的几个环节及规则:(14班)

1.抽题背诵。规则:两组分别推选三名组员上讲台抽题作答。答对者所属组得2分,答错不扣分。本环节共设10道题,有6秒思考时间,6秒过后,选手不作答视为弃权。

2.快速抢答。规则:主持人念题,哪个组有同学先站出来答题,并答对后得3分,答错扣1分。本环节共设7道题。(7班设计的是上黑板默写)

3.幸运搭档。规则:该环节考验组员之间的默契力度和团结合作能力。每组推选两名组员,由主持人出题,请其中一个组员通过语言行为等向其组员表述,(注意,在表述过程中,不可出现与题目中相同的字词)在1分钟以内,答对几个可得几分。

4.能背会写。规则:光说不练假把式,会背不一定会写。该环节考验组员的默写能力。各组推选出一人上黑板默写,写对得3分,答错不扣分。

班除以上环节外,还增加了以下几个环节:

1.击鼓传花。主持人先将题目分为“短”“中”“长”三类。请语文课代表上台,背对大家敲击黑板。从一组的第一个同学开始,以一条龙的形式传递“道具”。课代表停止敲击后,“道具”在谁手里,谁就上台抽题背诵。背出得5分,如果未能成功背出,由其指定同组一名同学代背,代背出加3分。代背有两次机会,两次机会用完,由其他两组抢答。

2.诗文接龙。主持人先说一句诗或文,如“江间波浪兼天涌”,从一组开始接一句诗文,诗中含有那句诗中的任何一字即可。接上一句加5分,接不上不扣分。时间到,终止,计分。

3.才华比拼。由三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将一首古诗或词唱出来。根据诗的长短,是否完整,歌唱效果等分别加5分、10分、15分不等。

课后,我们通过了解发现效果非常好。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种检查背诵的方式,既轻松有趣又学到了知识。

篇5:该如何才能背诵英语句子

一、背诵英语课文的基本原则

1. 明确目的,集中精力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时,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如果一篇很简单的课文在背了几天后还是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则是正常的,这时千万不要向这种暂时困难屈服而打退堂鼓。

2. 确定任务,寻找窍门背诵一篇短文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开始时文章可短一些,容易一些,然后作一定幅度的调整。此外,背诵时还要讲究一定的技巧,熟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这样不仅不会记错和混淆,而且效率会很高。

3. 坚持复背,及时检查复习背诵的时间用得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佳。例如,早晨背诵过的课文在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后应进行一次复背,并在每周六或周日再作适当的温习,以后过一个月再复背一次,这样可保证很长一段时期不会遗忘。

4. 加强默写,强化训练正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采取默写的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会有助于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二、背诵英语课文的主要方法

1. 模仿录音法学习语言,模仿是关键,所以在背之前要先听。建议学生听原装正版的录音,最好是外籍教师的录音,这样才能够学到非常地道的发音。可要求学生先反复听课文录音,进行模仿跟读,然后将完整的模仿朗读录入录音机,再回放自己的录音,对不满意的地方重点模仿,然后再尝试背诵。这一方法虽比较枯燥,但非常有效。

2. 点线面背诵法如果把一篇文章看作面,那么段落就是它的线,词语、句子就是它的点。“点——线——面”背诵就是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重点,根据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展开记忆,背诵课文。换言之,就是在单词和词组记忆的基础上记句子,在句子记忆的基础上记段落,在段落记忆的基础上记课文。

3. 尝试回忆法在背诵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不停地朗读,是很难记住课文的。然而,在朗读一个句子几遍之后,试着回忆刚刚读过的句子,则更容易记住。对段落和篇章的记忆也应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整篇课文的回忆可以借助于图片、关键词、提纲或者译文。借助于译文来进行背诵还有助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4. 循环巩固法根据遗忘规律,记住的信息很快就开始遗忘,且刚开始遗忘的速度特别快,因此需要及时地复习。若等到记忆中的信息大部分或者完全消失之后再复习,所花的时间就比及时复习所花的时间更多。正所谓“及时一针顶九针”。学生不仅需要及时复习,还须经常巩固,因为“我们学过的东西如果经常复习,就可以长期记住。”

另外,还有时空法、情境法、对比法、提纲法等,在此不再列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某一个方法,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达到快速有效地背诵的目的。

总之,背诵英语课文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只要方法得当,坚持不懈,一定能取得优异的英语成绩。

篇6:如何背诵古诗文

化整为零法。把一篇文言文当作一个整体去笼统地读,这便像“囫囵吞枣”,应把这个整体分析成若干意义段落进行分段熟读才好。]一篇课文经过意义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线索与作者的思路,对所写的人物和事物的来龙去脉。

了然于胸,然后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照生活的逻辑和照人地时与前因后果的交代,贯穿起来。层次既清楚了,熟读之后,很快就能背诵。背诵应分段背,各个突破,直到全部背完为止。抄读法,这是眼、口、手、心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

]眼看文章的字、词、句,口念文章的字、词、句,手写文章的字、词、句,心想文章的字、词、句。抄抄读读,读读抄抄,不要多时,读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么全部读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够全部背诵完。当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过对它们的熟记而背出。

篇7:怎么才能轻松的学好初中物理

从初中生的心理状态来说,学习最容易从兴趣出发,最容易被兴趣所左右,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都与兴趣紧密相连。在兴趣中学习,思维最主动、最活跃,智力和能力发挥最充分,近代物理大师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因此,兴趣的培养对于学好物理非常重要。

1.注意新课,激发学习兴趣预习激发探索欲。

2.重视难点的突破,稳定学习兴趣提升自信。

3.注重实验,提高学生兴趣与生活结合。

4.了解著名物理学家的成就树立榜样的力量。

二、三个基本

(一)基本概念要清楚,如一些特殊的物理术语,要能够叙述。比如g=9.8N/Kg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大小表示什么等等。

(二)基本规律要熟悉,如凸透镜成像规律要能掌握透彻,明白其真正的原理。

(三)基本方法要熟练,物理学中有多种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等等。

三、独立做题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任何人学习物理不经过这一关是学不好的。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有时甚至解不出来,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个初学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上课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走思或尽量少走思。不要自以为是,要虚心向老师学习。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入门以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则允许有自己一定的活动空间,也就是说允许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学得越多,自己的东西越多。

五、时间

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比方说,可以利用回忆的学习方法以节省时间,睡觉前、等车时、走在路上等这些时间,我们可以把当天讲的课一节一节地回忆,这样重复地再学一次,能达到强化的目的。物理题有的比较难,有的题可能是在散步时想到它的解法的。学习物理的人脑子里会经常有几道做不出来的题贮存着,念念不忘,不知何时会有所突破,找到问题的答案。

六、笔记本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笔记本不只是记上课老师讲的,还要作一些读书摘记,自己在作业中发现的好题、好的解法也要记在笔记本上,就是同学们常说的好题本。

七、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作记号是指,比方说对练习题吧,一般题不作记号,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分别作不同的记号,以备今后阅读,作记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也可以用错题本。

八、复习

目录式复习,能够对照目录回想出本节的主要知识点。这样能够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框架,有助于记忆以及知识不会混淆。

九、物理公式

物理有很多的公式,能够熟练的运用时学习好物理的基本功,切忌不能混淆,如P=W/t=Fv(功率) P=UI=U2/R(电功率) 虽然单位一样,但是表示的物理量不一样。

十、苦干、巧干、掌握大方向

篇8:谈初中生古诗文背诵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背诵训练,古诗文理解

一个人要想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不大量背诵范文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平常说某人“肚子里有墨水”, 这“墨水”就是对别人文章的消化物。当然, 要消化, 则必须先将别人的文章“吃进肚里”。杜甫有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当然是强调破之结果, 但若是不将那些经史子集烂熟于心, 又何谈“破”之效果呢?因此, 亦更别说“下笔如有神”了。而杜子美“往者十四五, 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 以我似班扬” (《壮游》) , 而其子十三岁时, 便使其“续儿诵文选” (《水阁朝霁奉寄云安严明府》) 。可见积累的重要。所以, 即便当时不理解、不消化, 但记住就显得很重要了。古人如此, 今人也不乏此例。记得胡适曾经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小时候, 曾读过一句话“人生弯弯曲曲路, 世事重重叠叠山”, 其时, 不甚了了,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增加, 人生的体验丰富了, 理解也就深刻透彻了, 而且, 不同的人生阶段对这句话也有着不同的人生体验和理解。所以他说, 对于不理解万岁的东西, 首先要记住。记住了, 也就为理解打下了基础, 而学生时代就是记住的最好的时机。道出了记住的重要性, 当然, 记住的最好方法就是背诵。著名学者程千帆说:“背诵名篇, 非常必要。这种方法看似笨拙, 实则巧妙。”细细玩味, 蕴含深刻道理。巴金十二三岁能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 梁启超在30岁前把《史记》都下来, 郭沫若的超过人“背功”更是人尽皆知今人惊叹……诸如此类都为他们后来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时期的学生, 年龄一般在13~16岁之间, 这是一个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自然也是背诵效果最佳的时期。这时候记下来的东西常常印象最为深刻, 甚至于终身难忘。梁启超先生说他少年时背的《史记》到50岁时, 书中的七八成内容都还清楚地记得, 并能在他写作时根据需要适当加以利用。事实上, 这也是每上个成年人的切身体会。因此, 在当前新课改的形势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切实注重学生对于古诗文的背诵训练, 并且应当在大力提倡背诵的同时对学生导之以情、助之以法、鞭之以策, 并以身作则、以己为范, 为学生切实完成古诗文的记忆做好强有力的保障。

所谓师者, 首先, 要勇于示范、甘于下水, 在备课的同时也要学会“背课”。这样, 一方面, 可以躬亲示范作好表率作用以激励学生, 另一方面, 也可以增强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素养, 同时更可以让自己亲身体验掌握文章背诵的要点、难点, 从而选择最佳的背诵的方式和方法, 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背诵。

其次, 教师要不断地、切实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记忆方法。只有方法得当且能熟练运用, 方可事半功倍, 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一、思路法

顾名思义, 就是背诵时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继而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背诵的方法。例如, 《与朱元思书》一文的背诵, 可先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和线索:即文章先总写富阳至桐庐一带的奇异山水景色, 天山共色, 极言山奇;从流漂汤, 任意东西, 抒写水异, 然后概括山水总的特色——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接着, 二三两段分别写水奇、山异。写水, 抓住“水清”“水急”的特点, 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写;写奇山, 则抓住了山之势、山之树、山之音、山之意、山之荫等不同角度来写, 然后让学生顺此思路背诵, 学生自然地也就容易记得快、记得牢, 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当然, 若学生刚开始水平不高, 记性差的话, 还可以一小段一小段地背诵, 最后再合起来通背, 则效果会更好。

二、分层法

这是一种按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背诵的方法。《口技》一文的背诵, 除首尾呼应的两段外, 主体部分实则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深夜犬吠引起一家四口人的活动;全家人逐渐入睡;寂静的夜晚突然起火, 一家人卷入火警, 继而全巷子的人进行救火的情景;观众席上人的表现。背诵时引导学生想象这几个画面, 加强“少顷”“既而”“当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于是”等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便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很快地记住课文。又如《周处》一文, 可以按其层次, 即:周处少年时的影响;周处杀虎斩蛟前后;周处改厉, 终为忠臣孝子的过程。《桃花源记》一文则可以渔人发现桃花源、作客桃花源、寻访桃花源三个层次来记等。

三、抓关键词句法

这是寻找文中的关键词作为记忆的支撑点严寒进行背诵的一种方法。可抓住段首尾词句, 或扩展成文段、或贯穿全篇;也可以抓住反映文章篇或段思想内容的警句名言、过渡句、线索、标志性的“字眼”, 环环相扣, 扩充记忆。如《木兰诗》中准备出发到踏上征途一段可抓住关键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旦辞……暮宿……不闻……但闻……”“旦辞……暮至……不闻……但闻……”由点到面背诵。又如《三峡》一文则可抓住“自三峡七百里中”“至于夏水襄陵”“春冬之时”“每至晴初霜旦”等段首句即可扩展成篇进行记住。

四、设计问题法

即设计有利于理解文意的关键问题以便加深影响, 从而帮助记忆。如《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可设计如下的问题:“轼何时为什么游?与谁游?游寺中何处?景色如何?有何感想?”帮助记忆。同样, 《小石潭记》一文亦可设计如下问题: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游鱼和潭水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潭上景物的?作者有何感想?同游的都些什么人?这样, 学生在通过问题的回答后很自然地就记住了。另外, 还有修辞法。利用修辞格式帮助背诵, 此法多用于语段及诗词的记诵。如《愚公移山》《木兰诗》中运用排比句式的段落;加工法, 此法多用于山水诗作的记诵。如《过故人庄》《归园田居》 (晨兴理荒秽) 等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 将文字转换成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忆, 这样, 既理解了诗意, 有利于准确记忆, 又培养了学生的课外兴趣, 可谓一举两得。当然, 不管是采用何种方法, 都是尽量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如上方法, 有时可单独使用, 有时则可以多种方法同时运用, 视情况而定。

最后, 教师要充分利用集体的优势, 组织学生运用多样的形式结合上述方法进行背诵以提高背诵效果。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背诵的方法以外, 还注重运用组织形式进行背诵。如男分角色背、师生接力背、挑错背、古今互译背、配乐表演背、对仗背等方式来背, 既背诵了课文又增加了情趣, 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又有利于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9:作文,如何才能轻松些

【关 键 词】 作文教学;捕捉兴奋点;拨动触发点;扫除困惑点;挖掘闪光点

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怕作文,厌作文。一遇到作文,他们总觉得没有灵感,没有素材,不知从何下手,不知写何内容。因而写起作文就愁眉苦脸,抓耳挠腮,挤牙膏似的拼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轻松、快乐地参与习作呢?我想主要取决于教师能否抓住以下四个“点”来引导。

一、捕捉话题的兴奋点,激起写作欲望,言之有物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作文教学只有让孩子们情绪高涨起来,才能激起写作的欲望。因此,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不一定非到作文课才上作文,而应在任何时候都善于捕捉学生话题的兴奋点,一有合适的素材,即刻安排学生观察、感受并习作,使之言之有物。

那天,一只大黄蜂飞进了教室。教室里立刻骚动起来,难以平静。何不学学高丽华老师把阅读课改成作文课呢?想到这,我大声说:“孩子们,看来大黄蜂想跟你们捉迷藏呢,干脆我们陪它玩吧。”听到这话,孩子们开心极了,更来劲地逗着大黄蜂,有的还拿着书不停地追逐它,教室里像炸开了的锅。过了好一会,大黄蜂飞出了教室,教室才慢慢恢复了平静。我点拨着:“孩子们,刚刚你们看到的大黄蜂长什么样子呀?它是怎样飞的呀?同学们又有什么反应呀?谁特别兴奋呢?他怎么追黄蜂呢?”由于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又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同学们个个说得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我当即提出要求:“同学们现在就把它写下来好吗?看谁写得精彩。”这时,孩子们没有了以往听到写作文时的愁苦,纷纷提笔写作。

有的孩子写到:上课铃响了,正当我们准备上课的时候,一只大黄蜂飞入了我们的课堂。它通身金黄,鼓着大大的眼睛,扇动着那美丽的裙子,像一位神秘的女侠,飞进了我们的教室,也许是我们的欢声笑语吸引了它吧……

有的写到:它在教室里嗡嗡嗡地飞来飞去,像一架马力十足的战斗机,时而盘旋,时而俯冲,时而倒翻……尽情地卖弄着自己的飞行技术,吸引了多少同学的眼球……

有的写到:大黄蜂好似一个调皮的孩子,你越是捉弄它,它飞得越欢,一会飞到窗台上,一会飞到吊顶上,一会又在你的脑袋中盘旋……小林追着,小金跑着,大黄蜂越发来劲地与你捉迷藏……

由于捕捉了素材,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那节课一篇篇精彩之作由此诞生。

二、拨动灵感的触发点,激醒生活储备,言之有据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许多老师认为现在的学生生活不够丰富,可写的素材不多。其实,我认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不管怎么说都是丰富的,问题在于如何拨动他们灵感的触发点,引导他们根据习作要求唤醒生活储备,筛选合适素材,使习作内容言之凿凿,有根有据。

记得一次指导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时,我要求大家应写真正发生在同学身边的事情。我的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教室里有什么事可写呀?我们天天上课、下课、做操,无聊透了。”“是呀,是呀,”另一个孩子高声附和,“除了聊天、开玩笑、写作业,偶尔会吵架!还有什么事可写呀?”我追问道:“偶尔会吵架,你看过吗?”“看过。”“谁和谁吵呀?”“是某某和某某。”他们开始活跃起来。我又问:“他们为什么吵架呀?”有的同学说玩笑过分了,对方生气了;有的说不小心撞到对方,对方以为是故意的而吵起来了;有的说对方给起绰号自己生气了;有的说对方没经自己同意,私自动自己的东西并弄坏了它……“他们是怎么吵的?旁边的同学有什么表现?最后怎样啦?谁能说说当时的情景。”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我接着点拨:“除了吵架,教室里还发生过其他什么事情吗?”“我来!”“我来!”“我来!”他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滔滔不绝地讲了许多我不知道的事……就这样,他们的生活储备一经唤醒,习作的源头找着了,剩下的当然是源源不断的“溪流”喽!当然也就不必对着题目绞尽脑汁乱编乱写了,写出来的作文都是有根有据来自身边活灵活现的事例了。

三、扫除行文的困惑点,激活表达思维,言之有序

打开了思路,有了素材后,学生也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主要的问题是没办法把内容写具体。写人,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写景,简简单单把景物罗列出来;写事,言简意赅地把事情介绍好了……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干干巴巴、了无生气、味同嚼蜡。实际上这是他们思路还没打开,这是许多同学行文时共同的困惑点。老师就要通过较细致的引导,激活表达的思维,有序地把话写清楚。

如游完东山公园后,指导这篇写景文章的一个片段时,我就让学生回忆站在东山塔往下望时,自己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思考后纷纷回答:“我看到了九龙江。”“我看到了樟树林。”“看到了步行桥与九龙桥。”“看到了高楼大厦。”……我把他们看到的景物全部罗列在黑板上。又问:“同学们,如果把你们看到的景物就这样写下来好不好 ?”“不好,不够具体,不生动。”“那怎样才能把它写具体呢?”“可以按顺序写。”“可以加上一些修饰的词语。”“可以用上许多修辞手法。”学生们纷纷出言献策。“很好,我们来试试。”

一个孩子说:玉带似的九龙江穿城而过,把漳平城一分为二。

另一个说:九龙江像一条白色的绸带飘向远方。

有的说:樟树林就像一把绿伞撑在九龙江畔。

有的说:樟树林像一群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母亲河。

有的说:高高低低的房屋似火柴盒似的重重叠叠。

……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通过群体互补,还真把看到的景物说具体了。“孩子们把你们刚刚说的按一定顺序串起来就是一段很完整具体的段落了,我们动笔写吧。”那节课孩子们写得特别认真,这是他们后来的习作:

站在东山塔往下望,漳平的景色尽收眼底。玉带似的九龙江穿城而过,把漳平城一分为二。东边的樟树林像一把绿伞撑在九龙江畔。西边堤岸上怒放的鞭炮花连成一片,似熊熊燃烧的火焰,又像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咫尺为邻的步行桥与九龙桥就像两根细棍子似的架在江面上,而桥面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如蚂蚁,川流不息的车辆似挪动的甲克虫。纵观全城,你会发现高高低低的房屋似火柴盒似的重重叠叠,星罗棋布,四通八达的道路更似蜘蛛网似的纵横交叉……我第一次发现,我们的家乡这么美!

四、挖掘语言的闪光点,激发积累运用,言之有文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意思是说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因此,言之有文,才能行之远也。郭老有言: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习作时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所以,对孩子们的习作,我们要尽力挖掘其语言的闪光点,不管这些语句是引用的、仿造的、自创的,只要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激发他们大量积累语言材料,大胆运用积累的语言,使习作言之有文。

如引导他们建立素材库,把平时看到的小故事、小美文、小童话分门别类归档;每天坚持积累几个成语、几个句子,或是几个歇后语、几句格言警句;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看到好的段落就划下来并尝试着背诵……这样,孩子们积累的语言就会越来越多,习作时下笔就有信手拈来的语句,把自己要说的话表达清楚。

总之,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师如果善于捕捉话题的兴奋点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拨动灵感的触发点激醒他们的生活储备,扫除行文的困惑点,激活他们的表达思维,挖掘语言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积累运用,那么,学生习作就可能逐步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言之有文,作文才能轻松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海英.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 学周刊,2015(3).

篇10:初中古诗文背诵默写专题检测

特邀拟题/甘肃 王沛

一、分类默写实践(84分)

(一)上下句默写。(每句1分,共22分)

1.古代诗文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4)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5)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7)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8)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0)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论语》)

(11)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2.把杜甫《春望》默写出来。

□□□□□,□□□□□。

□□□□□,□□□□□。

□□□□□,□□□□□。

□□□□□,□□□□□。

(二)理解性默写(每句1分,共22分)

1.《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的塞外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故人庄》中表现优美的农村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沁园春·雪》中直接赞美当今英雄人物、抒写伟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提示,填写句子。(1)《沁园春·雪》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翁亭记》中描写秋冬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滕子京政绩卓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情境性默写(每句1分,共14分)

1.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3.根据下面的语境填空。(1)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2)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引来不少文人的咏叹。这里有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苍凉;又有孟浩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壮阔;范仲淹也因其万顷碧波的阴晴明暗,发出了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4.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的“三人行,_____________ ”,启发我们虚心取人之长;《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教会我们坦然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6.窗如画框,窗外的山水是意境深远的水墨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如画框,窗内剪烛夜谈的情景是传神的小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四)主题归类积累(每句1分,共26分)

1.写出描写“云”的古诗文名句(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默写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文名句。描写自然美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有哲理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古诗词中有关思乡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默写。

①赏西湖春景: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

②观塞外秋色: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

③品富阳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④诉骨肉相思: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⑤咏梅花高洁: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

⑥抒凌云壮志: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⑦论忧患意识:生于忧患,_____________。

5.古诗词中有许多吟咏传统节日的诗句,请你从这些节日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儒家思想中对“生死义利”的阐述,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就说过“舍生而取义者也”;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失败,面临生死抉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思想,他在《过零丁洋》中留下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年中秋,我驻美使馆召开部分留美学生座谈会。

①主持人的发言引用了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

②甲同学的发言引用了张九龄的诗句: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

④丙同学的发言引用了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⑤丁同学的发言引用了苏轼的诗句: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

⑥戊同学的发言引用了王安石的诗句:_____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新型综合检测(6分)

1.下列诗句,按主题或意境归类,其中不能归为一类的是()(3分)

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③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⑤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⑥③ B.①④ C.④⑤ D.②⑤

2.下列古诗内容默写全对的一组是()(3分)

①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②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渭城曲》)

③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其二)

④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⑤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李白《月下独酌》)

⑥是退亦忧,进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⑥

三、创新拓展写话(10分)

1.运用“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50字)(3分)

2.运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不少于50字)。(3分)

3.运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的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色描绘出来。(不少于50字)(4分)

参考答案:

一、分类默写实践(84分。有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一)1.(1)白露为霜在水一方(2)老骥伏枥(3)直挂云帆济沧海(4)近乡情更怯(5)昨夜雨疏风骤(6)各领风骚数百年(7)落红不是无情物(8)梦回吹角连营(9)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10)不亦说乎 不亦君子乎(11)入则无法家拂士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1.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6.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7.(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8.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三)1.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4.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5.必有我师焉必先苦其心志

6.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1.示例: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示例:(自然美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哲理)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①谁家新燕啄春泥②衡阳雁去无留意③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④千里共婵娟 ⑤一任群芳妒⑥会当凌绝顶 ⑦而死于安乐也

5.示例:(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①每逢佳节倍思亲②天涯共此时③低头思故乡④露从今夜白⑤千里共婵娟⑥春风又绿江南岸

二、新型综合检测(6分)

1.C2.A

三、创新拓展写话(10分)

1.示例:美国借口境内有核武器问题,发动伊拉克战争,其用意昭然若揭,目的是控制石油。这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2.示例: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披荆斩棘,战胜挫折,达到预想目标,一览美丽风光,正如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描绘的那样。

篇11:如何才能轻松背诵初中古诗文

1.捕蛇者说

柳宗元

(唐)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2.狼

蒲松龄

(清)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黔之驴 柳宗元

(唐)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孔孟论学》前四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曹刿论战 《左传》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陈涉世家

司马迁

(西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小石潭记

柳宗元

(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0.陋室铭

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1.爱莲说

周敦颐

(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醉翁亭记

欧阳修

(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卖炭翁

崔颢

(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5.黄鹤楼

杜甫

(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6.望岳

杜甫

(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7.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8.山居秋暝

王维

(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9.送友人

李白

(唐)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1.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2.如梦令

李清照

(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3.诉衷情

陆游

(宋)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4.天净沙•秋

白朴

(元)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5.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6.过零丁洋

文天祥

(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7.观书有感(其二)

朱熹

(宋)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8.观猎

王维

(唐)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29.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1.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32.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元)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33.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元)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34.观沧海

曹操

(三国•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5.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6.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

(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7.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38.迢迢牵牛星

佚名

(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9.雨晴

王驾

(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40.绝句

僧志南

(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1.题都城南庄

崔护

(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4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3.竹枝词

刘禹锡

(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4.归园田居

陶渊明

篇12:如何才能轻松背诵初中古诗文

﹝语文版)初中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索引

﹝语文版)初中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索引 一.七年级上册

1.《论语》六则﹙153页﹚:

1、子曰:“学而时习之,”..2.、子曰:“温故而知新,”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5、子曰:“默而识之,”

6、子曰:“三人行,”

2.《论语》十则(九上204页):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2、子曰:“见贤思齐焉,”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8、子曰:“富而可求也,”

9、子在齐闻《韶》,10、﹙点﹚曰:“暮春者,”

3.木兰诗《乐府诗集》﹙161页﹚:“唧唧复唧唧,”﹙杼、鞍鞯、辔、戎、柝、霍、鬓、扑朔、雄雌﹚

4.诗五首:﹙165页﹚

1、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2、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扬柳春,”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阙辅三秦,”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

5.三峡﹙郦道元﹚﹙174页﹚:“自三峡七百里中,”﹙阙处、曦、沿溯、绝巘、﹚

6.诗五首:﹙183页﹚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归啼,”2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

3、登飞来蜂﹙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

4、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眦﹚

5、观沧海﹙曹操﹚“东临沧海,”﹙澹澹、竦峙﹚

二.七年级下册

7、陋室铭﹙刘禹锡﹚﹙152页﹚:“山不在高,”﹙案牍﹚

8、爱莲说﹙154页﹚﹙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蕃、濯、蔓、亵﹚

9、口技﹙林嗣环﹚﹙157页﹚:“京中有善口技者,”﹙齁﹚

10、诗词五首﹙160页﹚:

1、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2、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

4、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11、诗词五首﹙182页﹚

1、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擢、杼﹚

2、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3春望﹙杜甫﹚﹙搔、簪﹚“国破山河在,”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衾、阑干、羌笛、辕门、风掣﹚

5、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三、八年级上册

12、小石潭记﹙柳宗元﹚﹙180页﹚: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篁、蒙络摇缀、佁然、俶尔、翕忽、悄怆幽遂﹚

13、记承天市夜游﹙苏轼﹚﹙182页﹚: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寝﹚

14、诗词五首﹙190页﹚: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罥、坳﹚

2、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

3、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豚﹚

4、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5、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02页﹚“舜发于畎亩之中,”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傅说、胶鬲、敖﹚

16、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小惠、未孚﹚

17、诗词五首﹙215页﹚

1、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秉、晏﹚

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3、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4、已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

5、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踌躕﹚

四、八年级下册

18、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64页﹚“邹忌修八尺有余,”﹙昳丽、﹚

19、诗词二首﹙177页﹚:

1、采薇﹙诗经﹚“昔我往矣,”

2、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翁媪﹚

20、桃花源记﹙陶渊明﹚﹙191页﹚“晋太元中,”﹙垂髫、﹚

21岳阳楼记﹙范仲淹﹚﹙195页﹚“庆历四年春,”﹙滕子京、霪雨霏霏、曜、﹚

22、醉翁亭记﹙欧阳修﹚﹙199页﹚“环滁皆山也,﹙林壑、蔚然、伛偻提携、山肴野蔌、阴翳﹚”

23、诗词五首﹙204页﹚:

1、长歌行﹙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

2、望洞庭湖赠张承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

3、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4鱼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5、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

五、九年级上册

24、秋水《庄子》﹙177页﹚“秋水时至,”﹙泾、涘、﹚

25、愚公移山《列子》﹙179页﹚“太行、王屋二山,”﹙箕畚、孀妻、始龀、匮、一厝﹚

26、诗词五首﹙189页﹚

1、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

2、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

3、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4、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

5、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

27.鱼我所欲也《孟子》﹙208页﹚“鱼,我所欲也,”﹙箪、羹、蹴、欤﹚

28、马说﹙韩愈﹚﹙212页﹚“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祗、骈、粟﹚

29、诗词五首﹙215页﹚: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

2、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

3、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4、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

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鹧鸪)

六、九年级下册

30、与朱元思书﹙吴均﹚﹙154页﹚“风烟俱净,”﹙缥碧、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轩邈、泠泠、鸢飞戾天、﹚

31、诗词六首﹙164页﹚

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

2、蒹葭《诗经》

3、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5、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

6、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32出师表﹙诸葛亮﹚﹙191页﹚“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疲弊、恢弘、陟罚臧否、裨补阙漏、倾颓、卑鄙、猥苏、夙夜、庶竭驽鈍、攘除、斟酌咨诹﹚

33、诗词五首﹙199页﹚

1、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羞、直、箸、﹚

2、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3咏煤炭﹙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

4、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麾下、的卢、霹雳、赢得﹚

(广东普宁洪阳文曲中学潘厚恩于2009年3月24整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上一篇:儿子生日祝福的话下一篇:壳牌的挑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