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州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

2024-04-14

顺州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精选5篇)

篇1:顺州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

这是一所管理规范、校风淳正、质量上乘的学校。这不正是我们苦苦追寻的理想学校吗?我从两个方面谈谈学习感受。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建平中学的命根子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建平中学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心, 主要负责教师遴选、培训、考核等工作。

首先, 他们有一个好的机制。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讲, 学校有一个淘汰机制, 教师有危机意识。他说, 2007年浦东新区有高中生18万人, 而去年只有7万人。主要是很多家庭富裕后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高中, 还有出生率下降, 人口负增长。就浦东新区来说, 这几年就关掉了60多所学校。教师如何解决?只有采取下岗分流的办法, 部分教师淘汰出局。建平中学是以每年10%的速度末位淘汰一些教师。当然, 他们也引进了一些优秀教师。这样一种教师能进能出的机制, 给学校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学校也响应政府的号召, 顺势而为, 对学校教师队伍进行了彻底的优化。其次, 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制定出自己的发展规划, 有五年规划, 有年度实施计划。五年之内你要达到什么目标, 是市级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还是区级或校级。科研上要参加哪一级的课题, 是主研人员还是辅研人员, 论文在哪类级别获奖, 在哪类刊物上发表。课堂教学, 学生的满意率达到多少, 都有明确的目标。所有这些规划都要交教师发展中心。发展中心的领导要和每一名教师探讨规划是否合理, 目标是否合适, 帮助教师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第三、研修机制完善。建平中学建立了课改、教研、师训三位一体的研修模式。主要做法是分层研修, 聚焦课堂。他们把教师分为三个层次:初级教师、中年教师、资深教师。初级教师需要资深教师帮带, 签订师徒协议。学校对资深教师下达任务, 需要多长时间完成帮带。最后, 学校要对初级教师进行考核, 如果没有过关, 初级教师就划给另外的资深教师帮带。这给初级教师和资深教师都带来了压力。学校感觉问题大的是中年教师, 主要是他们已评了高级职称, 没有动力。学校又把中年教师进行区分筛选, 一部分教师自己有规划, 有动力, 这就很好。另一部分教师缺乏积极性, 学校就把主要的课题压在这些教师身上, 很多研究课也由这部分教师完成, 效果很好。学校的科研课题, 主要是聚焦课堂, 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教师的研修内容主要是课程管理、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的思考。每年都要请全国各地的专家到校讲学, 给教师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还要求所有教师必须完成“五个一工程”。一年五件事:开一门课程 (校本课程) , 上一堂好课 (公开课) , 命一套好题 (单元测试) , 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写一篇专题论文 (包括读书笔记) 。

还有就是经费保障。在什么刊物上发表文章, 论文获得什么奖, 都有相应的经济奖励。教师出去培训给予支持。

灵活的人才进出机制, 量身定做的教师发展规划, 完善的研修机制及经费保障, 让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学生自主管理是建平中学的创新

在建平中学看不到值周老师, 但能看到胸前挂着吊牌的值周学生。不只几个, 而是一个班的学生。

学校要求每个班的学生值周一个星期。在这一周内, 他们要负责常规管理和检查。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分布着这些值周学生。他们统一着装, 对同学们的不规范行为予以纠正, 甚至包括教师的行为。有的同学在实验室帮助实验员摆放器材, 或者在打扫舞蹈室的清洁。哪里有不规范的人和事, 他们都会出现在那里。最令我难忘的是, 在食堂就餐的地方, 他们带起手套在收拾餐盘, 把剩饭剩菜倒在桶里, 把筷子收在一起, 完全像是学校的一名校工, 工作井井有条, 看起来就是一个老手, 很专业。有的值周同学把汤盛好, 放在桌上等其他同学享用。这一幅景象在中国的其他学校难以看到, 真的很完美。

每个班在值周的时候, 不光完成这些常规的管理, 还要有一个创新的活动, 发现一个主题。我们去的这一周是科技活动周, 值周班必须完成科技活动的组织, 展板的制作, 全校学生科技成果的评奖, 请专家进行科技讲座等活动。

在第二周周一上午的行政会上, 上周值周班的两名同学坐在校长旁边汇报值周情况。他们用PPT作了15分钟的发言, 主要讲了常规管理中, 教师和学生哪些做得好, 有哪些不足, 如何改进。在主题值周中如何发动学生, 如何组织学生, 都作了详细的说明。这项活动的成功之处和收获, 下次如何改进都进行了总结。然后是班主任点评, 德育主任总结。这种开行政会的方式是我第一次体验, 使我茅塞顿开。其实, 学生自我管理是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我们这些学校总是不放手, 这是我们的思想问题还没有解决, 受固定思维的影响。诚然, 这种方式对高年级的学生适用一些。还有, 我们的教师怕耽误了学生的课程。对于三十几个班的学校来说, 一年才轮到一次, 值周落下的那几节课完全可以补起来。主要是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 习惯得到了培养, 思想得到了净化。

篇2:谈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109-02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经过了改革和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笔者拟就这些问题作分析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教于同行者。

1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客易产生疲劳。 有些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没有语音室,没有幻灯片,没有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甚至连录音机都少用,从始至终都只靠教师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参加中考和高考,只有笔试,不考核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适应学生答卷的要求,很多教师不注重听说训练,学生满脑子装的全是语法、句型和条条框框,听说能力很差。 上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较复杂。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具体表现在:

教师习惯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填鸭式和落后的教学手段,因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和省事,不用多动脑筋和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就可以进行教学了。虽然有些学校不乏先进的教学设备,但一些教师为了图简单和省事,不认真动脑筋考虑教改问题,不想搬动教学设备,只靠一本书,几支粉笔和一张嘴就进行英语教学了,使得学生在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的课堂上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

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虽然学生考试分数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重要依据,但是为了单纯考试,导致教师在教学上和学生在学习上,只注重猜题和笔试练习,忽视了英语的听说教学、全面的基础知识教学和综合能力训练。有的只注重抓毕业班、抓重点班和抓尖子学生,结果是着重从初一抓起,大面积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质量成为一句空话。

采取相应措施,克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全面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精简多练,导练结合

“精简多练” 是指教师在传授语言基础时要精练讲解,不必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精讲就是要讲重点、讲疑点、讲难点,所给出的例句要精炼、典型、实用,以便学生记忆和模仿,灵活运用英语。

“导练结合” 是指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精心设计训练的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所设计的练习要贴近生活实际,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学一句,就要真正掌握一句,到交际场合能够脱口而出,所以练的方式十分重要。教师要吸收一切有效的方法为教学服务。

2 加强英语教学设备建设,采用先进手段来组织教学

当今的社会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英语教学还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特别是电脑教学手段和电脑考试手段,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得到普及使用。为了大面积地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必须加强英语教学设备建设,采用先进设备来组织教学。

3 强化用英语口语讲授,但不排除母语

初一学的汉语习惯已基本形成,母语对英语学习产生的负迁性较大。充分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创造外语环境,尽量减少负迁性的作用,无疑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教学实践表明,在初一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因为初一只要使用简单的英语,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训练,而且教学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易于采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当然,对于抽象意义的单词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适当用母语点拨一下,不仅是允许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篇3:中学教师入职初期的激励措施

一、职业生涯发展初期阶段激励的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出发点, 以物质与文化、环境与氛围, 促其自我管理, 发挥其潜能, 与学校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在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 学校更要关心尊重教师的需要和选择, 理解和掌握其个性特点, 满足其心理和生理各方面的需求, 在聘任、职称晋升、考核和绩效奖励等方面, 给予更多的激励。

2. 精神与物质双激励原则。教师成长需要物质刺激, 更需要精神激励。二者要同时进行, 同步实施。因此, 在中学管理中, 要做到物质刺激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一方面要切实对教师进行物质利益和工作条件等外在因素的激励, 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教师岗位本身的价值, 教师的责任感、成就感、认同感, 以及教师个体发展等内在的精神激励因素, 只有这样, 才能长久地维持职业生涯初期阶段教师的激励水平。

3. 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平理论强调, 一个人关注自己报酬的满意度, 不仅关注自己得到的绝对报酬, 更关注与其他人相比的相对报酬。职业生涯初期的中学教师, 具有较为强烈的成就需要, 因此, 中学要实施公平公正的激励, 尽量缩小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要从及时激励、多样激励、民主激励和动态激励等各种层次, 来提高教师激励的公平公正度。

二、职业生涯发展初期阶段的激励机制

通过调查发现, 对于职业生涯初期阶段的中学教师, 学校激励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都有可能导致中学教学质量下降, 人才流失。因此, 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 使职业生涯初期阶段的中学教师能以更好的状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1. 强化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推进中学人事制度改革。中学的人事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与激励措施同时进行。管理不仅仅是惩罚, 更是服务, 是基于人的发展与成长。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点在于满足教师职业发展的最佳状况。中学的绩效管理应以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 实现平衡发展, 提高办学效率, 促进教师的发展与提高。从调查中发现, 职称评定是影响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方面。考评机制要与教师职业生涯指导结合在一起。考评的结果要公开、准确, 使教师及时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2.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提高其初期阶段的满意度。从中学新入职教师的调查来看, 这些教师对其工作激励的满意度不是太高, 而影响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中, 收入占的比例很大, 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是中学教师充满激情进行工作的前提。因此, 建立合理的薪酬机制, 增加教师的收入, 是提高教师满意度的保证之一。健全激励制度, 执行分配方案, 强化职工岗位管理意识和管理手段, 让工资因岗位而有所变动。依据按劳分配原则, 实施“效率第一, 兼顾公平”的薪酬分配机制, 向骨干教师及为学校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实施薪酬倾斜政策, 鼓励公平竞争, 逐步拉开分配差距, 切实执行有效的薪酬分配激励制度。

3. 实行权变激励, 对其初期阶段的主导需要进行激励。对职业生涯初期阶段的中学教师来说, 薪酬激励是不可缺少的。调查发现, 社会性的需求满足, 有时比单纯经济上的满足更有激励作用。领导素质、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对教师的意义更为重要。发展与成长是初期阶段中学教师的主导需求。其强烈的物质需要和成就需要, 渴望得到领导的认可和重视, 渴望较早地晋升职称, 更渴望有进修学习的机会, 等等。所有这些, 学校要及时地分层次地予以满足, 并建立长远的规划与激励机制。

4. 满足中学教师成就需要, 激发其初期阶段的工作热情。在职业生涯初期阶段, 中学教师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成就感。赫茨伯格理论强调, 只有激励因素中的成就感、认可度等因素, 方可对其行为有激励作用。教师常常由于工作本身容易产生满意感, 得到社会认可, 进而具有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虽然有时不满意工作条件, 但是由于工作本身的挑战性, 也会激励教师认真工作。所以, 中学有必要抓住职业生涯初期阶段的关键期, 创造各种条件满足教师的成就感, 激发教师的成就需要。

篇4:刍议中学教师师德建设

一、师德修养的基本要素

1. 热爱教育事业, 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修养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 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 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 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 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 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 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投身教育事业, 我终生无悔。

2. 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 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教育好学生, 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 缺乏热情, 绝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 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 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 严要得法, 严要有度, 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 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 使学生全面发展。

3. 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 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作为一个人民教师, 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 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 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 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 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 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 光要求学生, 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 反而胡作非为, 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 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4. 教好书是师德修养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里, 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 一粒泥沙, 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 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 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 风雨无阻, 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 难免惊心动魄, 但也有欣慰与欢畅。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 但我们无法想象, 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所以, 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 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 上至宇宙太空, 下至海洋生物, 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想知道, 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 教师应珍惜它, 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 和学生打成一片, 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 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 不断开拓, 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 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 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5. 育好人是师德修养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因此,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自己不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 而应是一个教育家,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 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这就要求教师,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以德育为首, 五育并举,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二、中学教师如何加强师德修养

当前, 在推进素质教育, 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 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 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

1. 要注重性格的平稳持重和认识视野的开阔贯通。

性格的平稳持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心理状态。要能以平等、热情、诚恳的态度面对学生, 要让情绪稳定, 善于自我调节。教师要对那些不利于教学的情绪加以控制。特别是与学生发生矛盾、发生冲突的时候, 教师更要理智, 不要声色俱厉, 暴跳如雷, 使矛盾冲突白热化, 而应冷静沉着, 宽宏大量, 在健康的气氛中解决冲突, 并使冲突导向产生一定的教育价值。

2. 要有较强业务技能和学术能力。

业务技能, 是指通过长期某一业务活动方面的训练而求得的技术。如工整清晰的板书, 标准的普通话, 现代信息技术的灵活应用等, 都是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业务技能。学术能力, 是指在业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探索的个性特征。通常人们主张, “学思结合”、“做想结合”、“知行结合”。不能只停留在业务技能的层面上, 而少于学术提炼, 理性思考;也不能只醉心于学术见解的发表, 而少于亲身教学的实践。

3. 要有较强的逻辑能力和机智幽默的应变能力。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善于清晰地展现各门学科、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交给学生一张知识网, 并教会学生利用这张网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机智、幽默同样是构成教育才能的重要因素, 它对教师来说,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品质, 它是教师性格、修养、智慧的表现。幽默可以帮助教师更灵活更巧妙地实现教学、教育的意图, 学生也普遍欢迎富于幽默感的老师。机智就是应变能力, 课堂上的情况瞬息万变, 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幽默、机智实际上是以扎实的知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的, 这个能力, 只能在实践中培养。

4. 要有旺盛的求知欲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现在的资讯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非常快, 教师不能再抱着一本书闯天下, 加速知识的更新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 特别是对中职学生而言, 他们已经有判断是非的能力, 接触社会的机会也不断增加, 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很容易产生信任危机, 同时, 知识的更新也更容易和学生产生共同的话题, 良好的互动关系会使教育问题的解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5:顺州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措施

一、技工院校“双师型”教

所谓“双师型”教师一般指专业课教师, 应该从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三个角度理解其内涵。从教师的角度就要有教师通用的能力和素养, 也称教师的关键能力、核心能力, 比如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乐于奉献、耐住清贫、关爱学生、诲人不倦、为人师表、蓬勃的朝气、昂扬的精神面貌、积极的生活态度、科学的教育教学知识、艺术的教育教学方法等;从专业理论课教师的角度就应有扎实、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能讲授好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工艺课;从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的角度就应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组织管理实际生产的能力, 能带学生见习、指导学生生产实训, 具有亲手熟练、标准地完成实训项目的能力, 能胜任专业工艺实习、实训课。实际教学中的“双师型”教师不应该是以上三方面能力和素质的简单排列, 而是有机融合。对其的具体考量应该是能否完成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行为引导型教学、一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等的教学任务。

现在技工院校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大部分都是在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从学校门到学校门, 普遍存在理论教学水平高而实践经验不足, 对本专业及相应技术领域发展动态不够了解的情况, 表现在教学中只能讲授专业理论课, 讲课中不能紧密结合生产工作实践, 不能将新内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及时充实到教学中, 使教学内容很难紧贴就业市场,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企业用工的需要。而实习指导教师大部分来源于企业生产一线, 学历普遍偏低, 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而理论知识不足, 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只能讲授专业实习课, 而在理论教学方面有所欠缺。“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 因此, 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实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需要“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要求“双师型”教师, 技工院校的教育对象要求“双师型”教师。

二、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1. 加强教师对职业教育理念的

学习, 增加危机感、增强主动性。技工院校要组织教师学习国家的经济形势、职业教育政策, 学习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 学习职业教育的理论、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意识。深刻领会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理念, 增加危机感,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增大成为“双师型”教师的内驱力, 提高教师适应职业教育教学的能力。

2. 严把新教师的录用关, 做好

新进教师的技能培训工作。虽然我们国家以培养技工院校教师为目标的院校还很有限, 特别是除机械加工以外行业的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有限。我们在引进新教师的时候还是应当转变重学历、重职称的做法, 将教师招聘的侧重点转到应用技能上, 特别对职业资格技能水平提出一定的要求, 尽可能地招来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新教师。引进后要加强对新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送其到对应的技师院校去培养专项的动手能力, 可以送其到相关企业顶岗实习, 也可以在校内安排老教师专项培养实操技能等, 补上学科型大学的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不足这一课。对其实操能力的培养一定要有具体的学习目标, 详细的学习内容, 合理的实习安排, 可操作的检查、考核方案和明确的奖惩措施。

3. 引进生产一线有丰富实践

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 对其进行教师通用素质的培训。从生产一线引进的工程技术人员, 高技能技师等虽然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实操能力, 但必须补上教师通用能力和素质这一课。安排他们学习心理学、教育学, 学习职业教育理念, 学习教学方法、教育技巧。要求他们考取教师资格证, 转评教师系列职称等。这类人员讲课时实际生产案例丰富, 课讲得有骨头有肉、比较生动, 往往受到学生的追捧, 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成长为较过硬的“双师型”教师。

4. 鼓励现有理论课教师、专业

生产实习课教师补上“短板”, 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建立校内教师的“双师型”培养机制。通过教学基本功竞赛等锻炼生产实习教师的教学能力, 通过学历达标, 提高生产实习教师的理论素养。通过定期下企业学习新知识、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 带学生下企业实习、到企业调研专业设置、专业改造、课程改革、实习设备改造等培养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组织教师对课程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改革, 开发一体化的课程、建设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提供“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硬件。

5. 通过自制教学实习、实训设

备, 很好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现在技工院校的办学经费尤其是实习实训设备经费非常有限, 组织教师研究、开发、制作教学实习、实训设备, 不但能节约资金 (一般花一半的钱能达到购买的效果, 并且设备更实用) , 而且还非常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动手能力的提高。如果有学生参与, 不但能解决部分实习问题, 还能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 是一举多得的很好选择。

6. 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双师

型”教师培养的促进作用。近几年, 教育部组织了通用工种和较大工种的全国技工院校学生技能大赛, 各行业协会也组织了行业工种的全国技工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各级工会积极举办行业职工的技能大赛, 有些院校也组织了本校教师的技能大赛。通过教师组织行业职工的技能大赛和辅导学生参加全国的技能大赛都能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 培养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教师协调、组织能力, 有力地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7. 建立创业机制, 成立服务实

体, 鼓励教师参加应用性的开发与推广。建立创业机制就是要引导专业教师在重视理论与实践进修的同时, 使理论与实践进修的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利用学校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和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和教师专业技术优势, 成立服务实体。通过承担行业、企业、社会的技术服务, 维修、安装服务, 实现“双师型”教师自我价值, 同时进一步积累实际生产、管理经验, 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让优秀学生参与其中,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8. 建立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

队伍。考虑学校的教学成本和若干年后的生源萎缩, 要控制在编教职工的数量。利用本地企业改制、破产产生的内退、提前退休的工程师、高技能人才, 利用周围高校中有较多研究生的优势, 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 建立一支数量足够、专业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让外聘教师参加本校正常的教研活动, 学习职业教育的理论、强化职业教育特色意识, 促进教学业务素质的提高。加强绩效考核, 利用优质优价让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得到更大实惠, 留下优质的社会教育教学资源, 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之, 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始终伴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而不断提高和完善的十分重要的工作。只要我们能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紧迫性, 根据各自院校的特点,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道路, 就一定能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理念先进、品质优秀、作风优良、理论扎实、技能精湛的教师队伍,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文为“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主题征文来稿。作者单位:河南化学工业技师学院) ■

上一篇:林伟贤销出好业绩下一篇:小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