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2024-04-16

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精选10篇)

篇1: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凉水河镇党委组织、统战委员 陈涛

自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乡镇公务员队伍结构更优,素质更高,活力更强,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引起各界的关注。

一、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乡镇公务员年龄结构整体偏大。

虽然近几年通过公开招录、选派年轻干部到乡镇任职等措施,为乡镇基层补充了一些“新鲜血液”,但数量非常有限,补充非常缓慢,仍无法满足乡镇工作需要。同时,乡镇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都相对艰苦,部分年轻干部不愿待在乡镇工作,都想方设法往城里“挤”,或以挂职、交流等形式离开乡镇,而市直机关年轻干部极少愿意到乡镇交流任职锻炼。所以乡镇公务员仍然普遍存在现有人员整体年龄偏大,老、中、青年龄结构失衡、趋向退休年龄人员增多的现象,这种人员结构性的矛盾,使乡镇公务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没有机会提升,乡镇基层的工作难有大的起色。

2、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高学历、低素质的情况仍然存在。有相当数量的公务员参加的各类成人学历教育目标比较单一,只重学历,不注重专业,不注重个人基本素质的提高,加之成人高校在教学工作中有意放松管理,使得部分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乡镇公务员个人能力和素质基本没有得到提高,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对政策和法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二是乡镇公务员的业务素质整体不高。部分乡镇公务员不熟悉本部门本岗位业务工作和专业技术知识,不了解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不具备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没有掌握必备的财经法律法规知识,此外大多数乡镇公务员还没具备较强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不会利用电脑等现代办公技术。

三是乡镇公务员队伍中专业人才十分缺乏。乡镇公务员队伍中即使是一些拥有高学历,也大多是只受过单一的专业教育,尤其是财税、金融、规划、物流、商贸、涉农专业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高级技术人才几乎没有。

3、乡镇公务员队伍不稳定,人手紧缺。

当前的编制管理机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乡镇公务员队伍,但是这种机制严重的限制了乡镇公务的合理流动,乡镇公务员队伍“进、退、留、转”中不够灵活,在进口方面除了考试录用和调任领导干部外,乡镇公务员队伍得不到其他途径的补充。另外,乡镇政府公务员由乡镇调入上级机关的逆向流动相对比较频繁,上级机关流入乡镇的顺向流动极少,这种不合理的流动机制使得乡镇公务员不能安心在基层工作,一心只想向上级机关流动,而一些由于工作需要的原因从上级机关流入乡镇工作的领导班子,只是蜻蜒点水的在基层呆几年。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村工作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矛盾和新问题,都有赖于乡镇干部去及时落实党的农村政策,解决实际问题。但是,乡镇履行职能权力越来越小,责任却越来越大,移民工作、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维稳样样都是中心工作。导致基层管理服务对象摊子越来越大,哪根拽得紧,就跟哪根转,常常疲于应付各种检查、考核、达标等,现有的机构设置、人员职位配置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工作的需求。

4、乡镇公务员收入水平整体偏低。

实施《公务员法》后,公务员实行与职务挂钩的职级工资制,不晋升职务就不能提高工资待遇。再加上2008年规范公务员津补贴后,取消了所有的福利奖金,乡镇公务员仅有的微薄工资收入在如今大幅上涨的物价面前更是严重缩水。

据网上消息,28岁的四川泸州市某副镇长7月1日正式辞职。他在网上发了一篇辞职感言,自称除工作压力大、收入低之外,还有“价值观”的问题。当新京报记才问副镇长:“可以透露你的具体收入状况吗?”,副镇长回答说:“我每个月到卡工资3046元,住房公积金422元,电话下乡补助400元,年底有几千元目标考核奖金。而我儿子一个月的花销是尿不湿4包,138元一包,奶粉四罐209元一罐。我不抽烟、不打牌、不自己买酒喝,生活还得靠父母救济一些。” 的确,乡镇公务员长期工作在最艰苦的基层,存在工作条件差、工作任务繁重、工资待遇低、福利没有等多种情况,致使乡镇公务员出现了有责无权的焦虑紧张心态、位卑言轻的憋屈失衡心态、工资待遇过低的自卑悲观心态。

5、乡镇公务员身心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乡镇公务员工作在最基层、直接面对群众。在农村的具体工作中,乡镇公务员面对威胁漫骂是家常便饭,常常要直面矛盾冲突。更由于农村乡镇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群众思想相对比较封闭,观念陈旧、保守,在乡镇工作的公务员,每干成一件事、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要付出几倍心血。同时,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压力远比机关公务员大。在乡镇工作中每年的各种考核评比比较多,而且这些考核最终都落实到基层公务员的头上,每次考核都会产生末位,末位就要受到处罚和问责。所以在今天社会矛盾突出、服务管理对象摊子越来越大、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人员经费紧张、工作压力增大、休息调整时间减少的情况下,乡镇公务员常常会出现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身体不适等不良身心反映。

二、解决乡镇公务员队伍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优化乡镇公务员队伍结构,创新选拔策略。为保证乡镇公务员队伍的“源头活水”,拓宽人员“入口”渠道,建议每年应挤出相应的专项编制用于补充乡镇公务员,增加乡镇新鲜血液,不断增强活力。一是要打破村级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壁垒,为基层公务员队伍“开源活流”,为新农村建设引入一支极具活力的主力军。二是要确保“大学生下基层(三支一扶、选调)、轮岗挂职、社会招考和政策性安置”进入基层公务员队伍这四条支线渠道畅通无阻。三是用好大学生村官以及选调的大学生干部,给予乡镇工作的大学生以必要的政策倾斜。四是出台相关规定,对考录到乡镇的公务员,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截留和借用。五是切实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继续加大调任力度,通过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实地考察,公开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公务员队伍中。

2、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健全完善培训工作机制。做到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并且要加大培训经费投入,要按现行财政体制,分别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并随经济发展逐年递增。

二是要制定乡镇公务员人才结构调整规划,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超常手段和措施,分期分批引进或培训农业及相关专业技术人才,以缓解农村乡镇缺技术人才和农民缺技术指导的现实问题。

三是增强培训的规范管理。制订严格的学员管理制度,对无正当理由缺考或考试成绩不合格者,不给予签发验印培训证书。另外,建立培训考核制度,把公务员的培训考核情况归入本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和晋升职务的必要条件之一。

3、适当提高乡镇公务员工资水平。

乡镇公务员处于整个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最底层、最前沿,任务不可谓不繁杂,责任不可谓不重大,提高乡镇公务员的待遇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基层稳定与发展的应有之意。要从经济待遇的角度以基层岗位津贴的方式对乡镇公务员的地位予以认可。要适当放松职务晋升的名额条件限制,要建立津补贴及奖金统一标准、统一发放的制度。要根据职务高低和责任轻重,适当拉开差距,建立规范、统一、透明的公务员津贴制度,明确发放的范围、对象和标准,实现公务员工资、福利的统一发放。要切实关心乡镇公务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真正用感情、用事业、用适当的待遇拴心留人,真正解决乡镇基层公务员思想上的“扎根”问题。

4、切实关注乡镇公务员身心健康问题。

要切实加大对乡镇公务员的人文关怀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营造了健康干事的良好环境。一是定期开展乡镇公务员健康体检,全面掌握健康状况,让每一位乡镇公务员早发现并通过有效的医疗措施消除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疾病危害,二是建立乡镇公务员健康档案,由定点医院负责为每名乡镇公务员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指导、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对在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人员提出治疗建议,做好登记和随访。三是普及身心健康教育,在各类乡镇公务员培训中,每期都安排人文素养和身心健康方面的课题内容,使所有乡镇公务员受到一次身心健康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自我保健意识和干部队伍健康水平。四是落实好人文关怀和休假等制度,对周末不能正常休息和节假日加班的干部,要采取轮休、补休等措施予以落实,每月确保干部休息8天。

总而言之,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使之担负起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重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承担这一重要任务的组织、人事、编制、培训等部门,应将此项工作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来抓,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纵深地推动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础、服好务。

篇2: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及解决办法

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实行公务员年终总结评比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好岗位工作。可见,这种制度对于公务员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导向作用,即扮演了所谓的“指挥棒”的作用。回顾我国实行公务员年终总结评比制度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一点。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扭曲或变形,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并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解决。这里,笔者谈点认识,以期抛砖引玉。

当前我国公务员年终总结评比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陈旧。公务员年终总结评比的内容,一直是沿引多年的“德、能、勤、绩、廉(后来加上去的)”等方面,往往是同个部门的人的总结形式都是千篇一律,内容大同小异;而且,第一年用电脑写好的总结,接下来的年份总结都是在此基础上改写几个字或者数据了事,应付而已,没有个性,更没有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第二,照本宣科。当部门在召开公务员年终总结评比会议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拿事先打印好的材料进行照本宣科,准腔作势,装模作样,好像是在歌功颂德,又像是致悼词,当一个人念完总结,其他同志进行互相评价时也是八股腔调,都是成绩占99.99%,不足的可以忽略不计,而且也是希望的正面祝语,反正都是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压根儿就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句广告词也就成了热门话。

第三,轮流坐庄。当部门的人员都完成了年终总结评比的规定动作后,部门负责人就评比的名额和有关事项进行说明,圈定某个人,引导大家进行所谓的无记名投票。如果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可以晋升一级工资的话,那么这个优秀人选就是该部门的负责人(一把手);后来由于取消了这个利好规定,才出现了后来的优秀等次轮流坐庄的事情。于是就出现了说是该被评为该的优秀等次,说就请客,大家都来吃,因为大家都投了票,或者说是感谢投票(谢票)。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年终总结评比的内容比较落后、空洞,而且定性的多、定量的少,缺乏量化标准,可操作性不强。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至少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创新内容和形式。对公务员年终总结评比的内容,应该引入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岗位工作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以量化指标为主。对公务员年终总结评比的形式,可以采取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采取打分的办法,完成工作任务满分,超额完成的按照比例加分,未完成的按照比例减分。

篇3: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一、管理体制不顺。梨树县在2002年机构改革中把乡镇水管站列为各乡镇的直属事业单位, 21个乡镇一乡 (镇) 一站, 共定自收自支编70名。明确水利员以乡镇管理为主, 人员关系移交到乡镇, 县水利局对水利员进行业务指导。但目前为止, 乡镇水利管理站人员关系移交并没有执行, 人事关系仍保留在水利局, 成了“两不管”人员。造成了很多问题:一是职能难发挥。当前的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水利员的工作积极性, 履职不到位, 使农村水利建设的计划、任务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形成了业务管理上的断层。二是队伍难管理。水利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奖惩、晋级晋职等, 由于关系和渠道不顺, 出现了条块管理上的扯皮, 造成了人员管理上的失控。

二、工资待遇不好。基层水利管理站生存发展艰难, 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基层水利员收入低。目前全县90%以上乡镇水管站人员多年没有发基本工资, 更不用说福利待遇。全县21个水管站每年每站只有3000元办公经费, 无其它收入来源, 职工生活非常艰难, 无法养家糊口, 很多职工外出打工, 造成懂技术、熟悉情况的老水利员流失, 造成工程管理空缺。全县所有乡镇水管站人员都未参加医保和失业保险, 绝大多数人未参加养老保险。有部分参加了的也多年未缴社保费。据调查统计, 截止2008年12月, 全县所有乡镇水管站历年来共欠养老保险355.25万元 (其中单位部分315.78万元、个人部分39.47万元) , 医疗保险105.25万元 (其中单位部分78.9万元, 个人部分26.31万元) 。失业保险26.32万元 (其中单位部分13.16万元、个人部分13.16万元) 。这些职工年纪都偏大, 马上面临着退休养老的问题, 如养老问题解决不了, 又将成为新的社会隐患。

三、人员素质不高。全县乡镇水利管理站现共有59人, 已退休7人, 在职52人。一是年龄偏大。目前乡镇水利员30岁以下1人, 30-39岁10人, 40-49岁24人, 50-59岁17人。平均年龄45岁, 50岁以上的人员占到总人数的33%。二是文化偏低。其中大专学历2人, 仅占总人数的4%, 高中 (含中专及中技) 学历38人, 初中学历12人。三是专业偏少。现有的水利专技人员3人, 仅占总人数的6%, 存在结构性人才短缺的问题。

为此, 提出以下建议:

一、理顺管理体制, 强化管理职能。一是科学设置机构。根据吉林省相关文件规定, 结合我县各乡镇水利管理站承担的公益性职能的工作量、水库分布情况、防汛任务等情况, 建议在县水利局增设水利管理指导总站, 作为乡镇水利管理站的业务主管部门, 其基本职能为管理和指导乡镇水利管理站的工作, 县水利管理指导总站和各乡镇水利管理站应为县水利局直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二是合理定编定岗。基层水管站一乡 (镇) 设一站, 小乡 (镇) 定1名、大乡 (镇) 定2名 (有九座水库以上或3万人以上的乡镇定2名) 全额事业编制。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明确隶属关系。实行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 将乡镇水利管理站作为派出机构, 其人事、业务、财物等统一由县水利局管理。这样既能解决多重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 又能对人员统一调整、优化调度, 保证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有效性。

二、保障工资待遇, 稳定基层队伍。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 县级政府应加大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 增加投入, 落实经费。按照定岗核编情况, 落实乡镇水利管理站人员工资及劳保、医保等公共支出部分, 列入财政预资, 足额按时发放。财政和水利部门可从农田水利事业经费中, 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乡镇水管站的运行管理和设施建设, 并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中提取一部分资金, 作为前期工作费用, 以解决水利管理站在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方面的所需经费。

三、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一是要围绕职业道德建设, 教育和引导水利人员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立足基层, 扎根农村, 尽职尽责, 做好工作, 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全员专业技术培训计划, 建立上岗任职和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三是要建立相应的水利员招聘制度, 实现水利员队伍的年轻化。

参考文献

[1] .王永红, 乡镇供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河南水利》2003年第06期

篇4: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乡镇;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办法

引言:乡镇国土资源是国家非常重要的资源要素,是乡镇经济可技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想不断的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构建和谐,必须要合理的做好乡镇国土资源的管理,合理规划、合理开发和科学应用,才能确保可持续性和协调发展,才能加大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才能加快乡镇小康建设的步伐。目前,乡镇国土资源的管理中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对各乡镇的国土资源管理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更因此制约着整体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探析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是我们现在必须得做的一件事。

1 乡镇国土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1.1 缺乏对国土次源保护意识

要使国土资源能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其前题就是要增强相应的保护意识。目前,在我国的基层管理部门中,对国土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有待进一上步加强。由于意识因素,不同的地方和部门出现审批混乱、违法、违规、违政策的随意对个人和企业的用地申请进行审批。很多人在个人利益面前经不住考验,保护意识淡薄,这样糊乱的审批必然不能使国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的应用,对乡镇国土资源的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制约着乡镇的经济发展和远景规划。很多时候都以引资、招商等为借口,不合法、合规的满足一部份人使用土地的申请,这不仅对市场秩序会造成较大影响,还会严重影响乡镇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对乡镇国土资源保护意识的缺乏,相应的管理单位、个人和企业都只看到了个人的短期效益,糊乱使用土地。说到底,影响乡镇国土资源利用混乱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

1.2 不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地

由于土地的审批过程中程序复杂,耗时较长。这无形的增加了开发商施工前期的准备费用和施工队伍的日常开支。一部份商家就在正式批文还没办理结束时,就提前使用了土地或边办理边使用;还有就是非法经营或使用相关部门没有批准的相关事项。在乡镇较为突出的就是在承包的农用耕地里乱搭、乱建、乱盖,以致耕地被乱占滥用。还有就是随意扩大已批外的占地面积或批甲地用乙地,造成了土地证书与实际现状不符的违法现象。

1.3 执法不严 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地方存在着对乡镇国土资源管理的执法不严、力度不强的问题,对一些滥用国土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没有严惩,从而致使乡镇国土资源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当一些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出现时,一部份执法人员不去用职权进行阻止,更有部分人为了自身利益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还有一部分执法人员不能很好的掌握国土资源保护方面的知识,面对已发生的具体违法行为时,无法合理合法的對国土资源进行保护;还有就是一些相关人员存在不敢担当互相推诿的现象,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做法。

1.4 权责不明晰

由于乡镇国土部门不仅要受上级国土部门领导还要受本级政府的领导,乡镇国土所的基本职责就是在本辖区内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基本农田和配合上级部门调解处理矛盾等。然而很多乡镇国土所不仅要完成上级国土部门所规定的责任,更要配合好本级政府的各项工作,甚至有些乡镇国土所的工作人员还会被安排到乡镇政府进行招商引资等工作,权责不明晰。

1.5 征地补偿措施的不规范

在土地征收征用的实际工作中,由于相邻县市补偿标准的不同,导致了当地群众对征地补偿费用存在非常大的不满,对上级相关部门存在着较大的疑问,给征地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困难,负面影响极为严重的。

2 解决办法探究

2.1 对乡镇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

各乡镇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各乡镇的地形地势、矿产资源、产业结构、土地状况、人口数量、人员素质、近期发展概况、优势产业链、远景发展规划和当地风土人文等因素,划分各类土地区,如新高科技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实验区、农田耕种区、农业园区、畜牧业养殖区、林木业种植区、杂粮养陪区、矿物质开采区、作物加工区、人口居住区、休闲娱乐区、旅游度假区等等,对每一片土地又进行合理的分块划分,以长远规划为标准,有方向、有目的的进行招商引资和资源管理。

2.2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力度

必须加强对乡镇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的监督,促使每个部门工作人员能够端正态度,提高对乡镇国土资源的保护意识。对于相关违法乱纪行为一经查实,务必加大惩处力度,净化社会风气、工作之风,以便于促进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能够顺利高效的开展。

2.3 提高素质 强化透明

强化乡镇国土资源管理的秀明度提高社会的监督力和充分提高乡镇国土管理人员素质,让他们抛开自身私利,增强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工作意识,全身心的投入到乡镇国土资源管理的事业中来,真真正正的为乡镇国土资源保驾护航。为此,要定期提供相应培训,使管理者能够充分的了解国家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政策新法规。同时还要提高乡镇国土资源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意识,加强管理党风廉政的建设,从根本上杜绝为突一己私利造成的腐败问题。

2.4 进一步完善征地补偿措施

国家相关的部门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制定科学、规范、统一的土地征收征用补偿标准和补偿制度,并且要根经济发展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使征地补偿费用尽量付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并且相关部门还要重点加强对相应的补偿资金的监察力度,防止其资金疲克扣和截取。还有要确保群众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补偿措施的知情权,对被征地群众尽量作出妥善的安置。

2.5 加大宣传力度

由乡镇人民群众文化小平低,更加上宣传工具、宣传时间少,交通不便利等因素,使很多老百姓对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认知较少,很容易触犯法律法规。因此,要加大宣传、教育、培训,灌输可持续发展与长远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意识及理念,形成从源头上减少对乡镇国土资源的破坏和非法使用的良好态势。

总之,乡镇国土资源是决定乡镇发展的关键所在,国土资源部门的人员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端正态度、克己奉公、扎实工作,才能把乡镇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做细、做好、做实。

篇5: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的思考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是机关党建的有效着力点,是我们党提高公信力、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事关政党形象,事关民心向背,是机关建设一个永恒的主题。认真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提升机关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是强化机关建设过程中必须正视和探讨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结合实际,全力推进,使机关作风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就现阶段机关作风建设情况来看,总体是好的,广大机关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能牢记宗旨、转变职能,立足本职、增强服务,廉洁自律、以身作则,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机关的良好形象。但是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意愿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联系群众不够,宗旨意识彰显不到位。一是在机关干部群众中,少数人作风上漂浮,工作不扎实,思想上因循守旧、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缺乏创新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进取心不强,怕担风险、怕担责任,困难面前裹足不前,对地方经济发展、单位发展、个人发展缺乏信心,工作因循守旧,按部就班。二是服务观念淡薄。少数机关人员自我感觉高高在上,脱离干部群众,“官老爷”思想严重,对干部群众的合理诉求和饥寒饱暖无动于衷,甚至造成干群关 系紧张,引发上访事件;少数行政许可、执法部门、服务窗口、服务环节工作人员只收费、不服务或少服务,“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不为群众指引正确的办事途径,不一次性告知,让群众来回跑,“科长现象”现象“屡治不止”。三是推诿扯皮。有的部门协调配合意识不强,对涉及多部门的事议而不决、决而不行,想到好处“抢篮球”、摊上责任“玩乒乓球”、触礁犯错“踢足球”,“中梗阻”问题仍很突出,致使群众该办的事找不到责任的部门、找到负责的部门找不到负责的人、找到负责的人还是办不了该办的事,群众的问题投诉又无门。四是部分机关人员服务素养不高,硬件设施不足,客观上影响了机关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决策落实不够,尽责意识履职不到位。一是少数机关领导干部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紧迫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精神萎靡不振,工作不在状态,有的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没有工作责任心和责任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负责任。有的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浮在上面,不愿意下基层;有的热衷于开会、发文件、提口号,工作部署多,具体抓落实少;有的以检查评比代替工作,热衷于轰动效应,好大喜功,搞花架子,报喜不报忧,欺上瞒下,甚至弄虚作假;有的怕触及问题和矛盾,怕承担责任,不能主动地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有些部门管理松懈,纪律松弛。“领导在家好好干,领导出门松大半。”上班迟到、早退、中途“玩失踪”等现象还存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玩游戏现象不难见到;“一杯水、一根烟,一张报纸管半天”的坐机关、混日子无所事事的也有人在;认为人民群众天大的事,对自己而言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的机关人员也可遇见。三是知识缺乏,观念更新慢,浅尝辄止。少数机关干部平时总是强调工作忙、事务多,而不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对新事物、新知识知之甚少,有的任职多年仍对所从事的业务“一知半解”,更不必谈深入基层调研、抓决策落实和尽职尽责了。

(三)开拓创新不够,思想观念解放不到位。一是不积极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少数部门没有实行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涉及内部重大事项定时定期公开制度,把公开视为应付检查、评比和敷衍上级的门面工程,至今还有部门的公开栏内容仍是几年前的,办事暗箱操作。二是滥用职权、徇私执法。少数执法部门、执法人员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不严、不公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部门为追求经济利益,不严格按规定执法,把执法权当成自己部门的“发财权”。一些职能部门个别工作人员滥用自由裁量权,钻政策规定中的弹性空子,在收费或处罚标准的上下限上做文章,擅自降低收费标准,甚至不收费。三是本位主义仍然较重。一些部门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从全县大局出发,而是过多考虑部门和小集体利益。如个别收费部门在收费时就高不就低,套用已过期的收费标准或仍按已取消的收费项目“忽悠”管理对象征收不合理、不正当收费。

(四)表率作用不够,廉洁意识体现不到位。一是极少数干部操守不佳,放纵自己,贪享乐、图安逸。有的热衷于声色玩乐,有的无视党纪政纪,不分时间场所沉迷赌博,违反规定参与投资入股做生意,无心工作。二是讲排场,比阔气。有的单位不管需要与否,一味实行高规格搞接待,大吃大喝。三是吃拿卡要时有发生。少数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监管、服务对象“吃、拿、卡、要”。四是公款旅游。一些单位以开会、培训、参观学习为名,用公款组织干部职工到外地甚至国(境)外旅游。有的把能在一般会议室召开的会议转移到风景名胜区开,大大增加了会议经费支出。五是公务用车使用管理不够规范。公车私用,无事乱用,车辆使用管理规定、制度难落实。

机关作风建设是机关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与其他工作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关系,虽然有些问题是表现在少数的个别的、局部的机关上,但正是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稍不留神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将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势必影响地方改革 3 开放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原因分析

机关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原因主要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种经济加速的转型,社会上一些消极的思想、腐朽的观念和堕落的现象对部分机关干部的思想的影响也日渐凸显,在客观原因影响下机关作风问题反复性特征更加突出;在主观原因方面,则主要是在个人思想认识上、宗旨观念的重视上不够,落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力度还不够,机关作风建设的制度、机制也不够完善,实际工作操作上还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

(一)体制机制客观弊端。机关工作人员大都是行政事业编制,都认为自己是吃“皇粮”的,就有坐的是党给的“铁交椅”,端的是人民供养的“铁饭碗”,吃的是政策的“大锅饭”,无形中就让部分机关干部觉得已经买了“终身不失业的保险”,片面地认为工作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甚至是做的越多还会惹来的麻烦越多、引来的是非越多、招来的矛盾越尖锐,从而产生了对工作上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能溜就溜的不负责任思想。2008年6月22日,新华网被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其中的“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成为当时社会各界舆论反响最为强烈的一句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公务员“准出”制度必将出台,这对体制机制原因形成的机关人员惰性思想和不实想法将有一个彻底的改变。

(二)思想工作有形无实。在各种思潮充斥的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利益主体多元化,个人逐利现象日趋明显,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一些部门搞“一手软、一手硬”。有的一味埋头抓经济,搞业务,思想政治学习流于形式,报纸也看,本本也读,但只是走马观花;有的思想 4 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手段方法简单化,不能解决当前复杂的思想问题,不能做到释疑解惑、提高认识、理顺情绪、凝聚人心。致使一些干部惰性思想严重、个人主义、名利思想严重,宗旨观念淡薄,贪图享受,追名逐利,以权谋私,臵群众冷暖于不顾。

(三)奖惩监管机制缺乏。有些机关对干部的考核、使用存在诸多弊端,有时仅片面看数字、看名声而不顾实绩,导致一些干部在数字上做文章,在创名声上下功夫,更有甚者靠接关系“走后门”。当这些人得以重用、提拔时,不仅不能激励先进,反而助长了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的泛滥。有些机关奖惩制度不严明、不科学、不合理;有的机关监管不到位,上级是“山高皇帝远”,监督不到,同级是“你不管我,我不管你”,互不监督,甚至同流合污;下级是“怕穿小鞋”而不敢监督,缺乏科学的奖惩、监管机制。

三、对策建议

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各级机关要切实克服和解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提高机关干部整体素质。党的十七大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的热潮,而要解决好机关作风建设问题,根本还是在于思想观念的更新上。要通过不断加强机关干部队伍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抢抓快干意识;克服无过即功、碌碌无为思想,树立无功即过、有为才有位的意识;克服以口才论人才、以过程论英雄的思想,树立全方位看人才、用人才、管人才意识;克服“推、拖、压、顶、懒、散、庸、浮、吃、拿、卡、要”思想,树立勤政、清廉、为民的宗旨意识;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则满的小农思想,树立大局面、大发展、快进步的进取意识;克服言行不

一、好大喜功 5 的思想,树立表里如

一、推功揽过的意识;克服本位主义、局部利益不可侵犯的思想,树立小家服务大家、局部服从全局的大局意识。要自觉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切实提高对机关作风建设,要让每位机关干部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和自身职责,增强转变作风的自觉性,做到学习坚持不懈,认识上不断提高,思想上永不松懈。

(二)以突出整改为重点,着力解决基层民众民生问题。作风建设重在解决机关作风问题,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机关作风好不好,群众看得牢;作风建设抓得实不实,群众感受直;作风存在哪些问题,群众最有发言权。各级机关要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基层意见最大的问题改起,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和矛盾着手,突出整改,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是提升机关形象的根本出发点。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高标准找差距,高要求定目标,高质量抓整改,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是解决机关作风问题的根本切入点。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到基层、到服务对象中去了解,从基层和群众普遍反映、重复反映的突出问题入手,针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对症下药,逐一解决,才能从根本上做到贴近基层解决问题、贴近源头化解矛盾、贴近群众赢得民心、贴近民众树好形象。

(三)以增强效能为核心,着力优化地方服务环境。服务环境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机关效能直接关系到投资创业环境。办事效率不高,执行能力不强,服务质量不优,又好又快发展将只是纸上谈兵。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文明行政水平,形成科学完善、规范合理、运转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监管力度,依法依规设定审批事项,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收费规章公开、收费标准公开,精简审批程序,最大限度减少收费项目,切实做到应减尽减,应收才收。正确处理好发展 6 与规范、服务与管理、法定程序与简化操作、严格执法与依法依规之间原则与变通的辩证关系,做到服务领先、原则把关、灵活过渡。要进一步加快服务理念的创新,变监管处罚为主动补漏服务,变等待服务为主动靠前服务,变结果一锤定音为过程时时跟踪提醒,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巧办、常事快办,不断完善首问负责任、服务承诺、服务提醒、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

(四)以制度约束为保证,着力规范健全管理机制。制度决定行动,转变作风根本还是要靠制度。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既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教育和整改,又要从源头上预防,把制度建设作为治本之策,才能标本兼治。制度带有原则性、强制性、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机制能产生动力、形成活力、激发创造力。要认真落实机关日常工作监管规章和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类实绩考核机制、择优用人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并切实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积极探索科学评价机关干部作风建设情况的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和完善群众评议监督机制、社会各界评机关机制等的科学评价体系和监督评议程序,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同时,要强化舆论监督,加大宣传力度,既宣传正面典型,又曝光反面案例,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共识和合力。

四、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坚持“长”“短”兼顾。制度规范行动。“长”就是要坚持用长效机制抓机关作风建设和持续有效管理,让好的作风保持下去。机关作风有反复性、复杂性和长效性的特征,所以要抓机关作风建设也必须是对“征”下药,寻找与之对应的保持作风成效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克制机关反复,让良好的机关作风、行为成立机关干部心理和行为上从习惯,在工作中提升、在小事中彰显、在务实中体现。“短”就是要突出短期、局部成效的促进,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情况,7 采取特殊的措施和手段,促进某些意识、认识、思想或是特定机关人群作风的转变和提升。

二是坚持“奖”“惩”并重。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利益才能激发出活力,有动力和活力,机关才有生机,才会出新成绩。首先“奖惩”,一是要树立好两个方面的典型——好的和坏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的榜样树立就是一面先进的旗臶,一个坏典型的树立就是一面反光镜。无论是机关单位整体,还是机关领导干部个人的,榜样树起来了,参照体就有,无形的指挥棒就形成了。二是“奖”要有“奖”,“惩”要有“惩”。要在科学评估机关作风的上,建立起科学的奖惩机制,并要落实到位,让受奖者有“奖”得,受惩者得其“惩”。

三是坚持“专”“泛”并举。“专”就是单一的、有针对性的,就机关作风建设而言,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各类促进机关作风建设的专项整治活动,把活动办实,落实到每个机关人员,让活动真正取得实效。“泛”就是广泛的、普遍的,就是在“结合”两个字上作文章,就是在其他各类活动开展的同时,思考如何将机关作风建设与之结合起来,达到1+1>2的效果。一方面扩大机关党委(工委)的影响,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内涵,使机关党委(工委)的工作得到有力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促进全局工作的更好开展,通过抓党建带动全区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为全局工作服务。

篇6: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切实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具体办法有:省、市、县三级,要把村组干部的工资报酬问题纳入预算,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确保村组干部的工资有来源、有保证;为避免乡镇因偿还债务或其它原因截留村组干部工资,可采取建立村组干部工资专户的办法,由县级统筹统支,由乡镇统管统发。

推进现行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为了建立一支“精干、高效、为民”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加速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可以推行“并村联组”改革。为了解决支部和村委、支书和主任的搏弈问题,实行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

解决好选人用人的问题。选拔任用农村干部,要按照“自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标准:选用“双强”型的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选配“双强”型的村组干部;培养“双强”型的农民党员队伍;吸收“双强”型的农民入党;拓宽用人渠道,采取内选外派、下派、回请等多种形式选用村组干部;注意培养村组后备干部队伍,注重发展青年农民党员,从根本上解决村组干部后继乏人和农民党员老化的问题。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村组干部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对优秀的村干部可选拔其到乡镇政府任职,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时向其倾斜;让村干部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同时建立“工作责任到村,目标量化到村,监督考核到村,兑现奖惩到村”的工作责任制,以保证村级干部充分覆行职责。此外,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篇7: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工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建设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进行生态保护共组,促进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公益林;建设;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济的发展加重环境的污染问题,公益林的建设能够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公益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并改善区域环境,还能够维护动植物的多样性,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1、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县拥有县林业用地面积为439.45万亩,落界后全县公益林面积为122.12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27.79%。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2.74万亩,纳入国家级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21.75万亩;省级公益面积87.56万亩,纳入省级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45.95万亩;市县级公益林面积11.82万亩。近年来,我县为改善生态环境,狠抓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管护面积到位率和补偿资金到位率均达100%,违法占用生态公益林林地、违规采伐生态公益林林木的现象明显减少。2016年兑付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资金156.26万元,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639.28万元。其中: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资金到位50万元,管护补助资金106.26万元;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到位429.5万元,管护补助资金209.78万元。管护面积到位率和补偿资金到位率均达100%,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

1.1 缺乏完善的公益林建设制度

在当前的公益林建设中,缺乏完善的公益林建设制度是非常明显的问题,在很多地区的公益林建设管理中,主要有档案管理制度和目标管理制度的缺失问题。首先,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记录公益林的综合情况,从而为公益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但是在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缺少对档案的分类处理,而且档案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目标管理要注重科学合理,要分布进行目标的制定、核查以及实施工作,但是实际的目标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管理流程,目标管理工作严重混乱[1]。

1.2 公益林建设和管理手段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的效率。如果在公益林管理中运用信息技术,就能实时掌握区域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将变化信息及时传递给决策站,但是在大部分的公益林建设和管理中,仍然进行监测站人为的管理,这种落后的管理手段给决策的制定带来了严重的滞后,降低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1.3 公益林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在公益林建设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资金的用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队伍的日常开销和维护费用,二是公益林问题的研究费用[2]。

1.4 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公益林建设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整个建设工作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实际情况是,在大部分地区的公益林管理中的管理人员,存在明显的专业素质不足的现象,专业知识储备不够,对公益林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能力都有缺陷,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由于管理人员的认知存在盲区而影响了管理策略的效果,影响了公益林管理工作的效率,由此可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3]。

1.5 公益林管理难度大

我县公益林面积大、生态公益林的面积达到了122.12万亩,而且这些公益林分布范围较广,地块零星不集中,这些问题都给公益林的管理工作加大了难度。

1.6 公益林补偿标准低

由于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标准偏低,群众从生态公益林补偿中能够得到的实惠较少,因此有一部分群众不支持公益林的实施,给我县的生态公益林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强化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建立健全公益林建设管理制度,对公益林管理制度的完善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档案管理制度方面,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对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作用,对档案进行分析对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有着很大的帮助;二是要完善目标管理制度的建设,对公益林的管理要在进行详细的目标规划之后进行,因此目标管理制度对于实现目标化管理很有帮助。

2.2 及时更新管理手段

在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中还要积极的更新管理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公益林的管理数量非常大,而且生态环境又会发生实时的变化,所以信息的及时性对于公益林的管理工作来说十分重要。

2.3 加大资金投入

公益林的数量巨大。具有明显的生态价值,但是要加强对公益林的研究,才能实现对工益林的有效管理,及时的发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对公益林的研究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才能提升研究的水平,提高管理的质量。由此可见,加大资金投入也是一项强化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策略。

2.4 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公益林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公益林的涵养水源情况,保持水土等特征的变化,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在专业的测量和分析之后才能确定,因此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

2.5 合理划分公益林

由于我县公益林面积大、分布广,因此对公益林进行合理的划分对提高公益林的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不同地区分布的公益林进行范围界定,分别管理,并采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实时的监控,提升公益林的管理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公益林的建设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作用非常明显,在目前我国公益林建设中主要存在制度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资金投入较少、公益林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公益林管理难度大、公益林补偿标准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从而提升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的水平,促进公益林的健康发展,建设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篇8: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乡镇基层水利工作,基层水管站,基层专业技术人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和自治区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治水兴水决策部署, 水利改革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 2015 年1 月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保障水安全的意见》, 提出“推进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 以水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安全, 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提供重要支撑。”新时期水利工作发展方向将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 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 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 这些转变过程中, 基层水利工作将会出现怎样的新问题, 这些新问题该怎样去解决? 笔者多年来一直在乡镇基层水管站工作, 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乡镇基层水利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乡镇基层水利工作的实施主体是乡镇水利管理站, 由市、县财政预算列支, 把乡镇水利站定性为全民事业单位, 作为县级水利部门的派出机构, 人财物统一由市县水利局管理, 从而为强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基层水管站在宁夏水利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1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是新时期水利工作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另外, 基层水管站远离城市, 工作环境多为乡村, 培训机会少, 职称评定困难, 留不住专业技术人员。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导致了部分地区对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困难, 例如水价综合改革、高效节灌技术实施、水利工程安全信息化建设等现代水利新技术。有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在乡镇工作, 没有机会参加专业技术知识培训, 思想观念、专业技术知识十分落后。

1.2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从自治区到市县都严格实行水资源“三条红线”,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自治区将水权分配到各市县, 各市县又将水权具体分配到每个乡镇, 乡镇又将水权分配到每个干渠直开口。灌溉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渠道衬砌及配套建筑物完好与否、作物种植结构是否调整等因素影响着用水量的多少, 所以每年用水高峰期水事纠纷层出不穷, 上访不断, 用水需求刚性增长,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3基层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虽然近年来, 通过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国土高标准农田整治、占补平衡项目、续建配套项目、中小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工程建设, 对干渠直开口渠道进行了砌护改造, 有的地方整片实施了末级渠道砌护改造, 但有的地方末级渠道没有实施项目工程, 水利工程体系还不完善, 水利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2 解决乡镇基层水利工作问题的建议

基层水利工作是决定水利能否保障农业丰收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因此, 笔者认为要高度重视基层水利工作, 解决乡镇基层水利工作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加强基层水管站及专业技术人员建设, 提高基层水利工作管理水平

加大基层水管站建设经费投入, 完善管理制度建设, 配套硬件设施, 改善办公环境;拓宽基层技术人才补充渠道, 坚持人才使用正确导向, 建立健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规章制度, 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加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 积极搭建技术干部成长平台, 推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正常化、制度化, 逐步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从而提高整个基层水利工作管理水平。

2.2加强灌溉管理及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 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率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基层水利灌溉管理制度与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制度, 完善灌溉轮灌秩序, 制定节水奖励机制。巩固提高农民用水协会管理能力, 规范提升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试点, 建立农业取水耗水数据库。进一步加大基层水利改革力度, 推行水价改革、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探索设立“水银行”, 建立水权交易平台, 开展水权交易试点, 鼓励用水户对节约的水权进行交易。实现“由粗放用水向节水用水转变、由供水管理向蓄水管理转变”, 积极推行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逐步提高灌区灌溉水利用率。

2.3加强基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水利工程整体水平

加大基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加快末级渠系建设, 完善支斗农口量测水设施, 制定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办法, 采取项目支持、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多种方式, 充分调动区市县乡镇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纪坤, 胡德岩.发挥基层水管站作用, 搞好新农村水利建设[J].水利发展研究, 2007 (7) .

篇9: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在城镇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建设用地的短缺的形势更加严峻,而统筹规划作为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手段,其面临沉重的任务,并对乡镇土地规划工作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虽然,各个地区依照国家标准编制了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一、乡镇土地规划存在的问题

1.1规划方案单一

在第二轮土地规划修改和整编中,依据国家的相关要求来对用地规划进行设置和详细划分建设区,虽然增加了规划的灵活性,但因物质条件、人力资源、资金、科学技术等多项内容的制约,使得原本繁琐的土地利用问题太过简单,加之规划自身具有一定的制约性,部门规划仅仅制定了一种实施方案,且尚未编制针对性的预案。一旦物质条件等制约因素发挥作用,将会导致规划无法有效实施。部分政府忽略土地规划,且乡镇抱着应付的态度,单纯地分解上级指标,形成了土地规划工作脱离现实生活的局面,大大降低了指导作用。

1.2缺乏创新性以及可操作性

在土地规划工作中,片面强调评价,过度关注农业用地评判,忽视资源整体优化,忽略空间布局,其中在未来项目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因土地规划缺少创新性,各部门之间衔接不到位,固步自封,观点陈旧,大大阻碍了项目的开展,体现不出来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和现代性。另外,部分乡镇土地规划缺少对当地民俗风情的考虑,导致地方特色不明显,缺少可操作性。

1.3部门之间衔接不到位

部门之间衔接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引导力度不足、落实不到位、规划不完整和沟通不良等方面。国家针对乡镇土地规划工作在交通运输、生态环保以及水利资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保证有效衔接,然而在具体的规划工作中存在较多的随意性,待土地规划批准通过后,一些乡镇重新进行乡村规划工作,再次开展集镇规划。同时,这两者还和乡镇土地规划存在衔接不到位的问题,有些甚至将基本农田作为乡村建设目标,使得基层执法人员面临较大的操作难度,群众极度不满,干部不认可。上述规划的不协调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制约了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最终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还有一些规划刚刚审批完,需要重新修改,外加规划严肃性的制约,导致部分项目无法实施,毫无规划指导意义。

1.4乡镇建设实施困难

在乡镇土地规划工作中,虽然不同级别部门协调工作,且人民群众也有所参与,但在实施环节却存在地方政府片面关注文明建设、重视招商引资等事项,忽略意义深远、经济利益不明显的工程的建设,例如,在美好乡村建设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土地调整问题,村干部对这一问题均持有回避态度,群众建房需求比较严苛,形成了一种房屋建设依赖公路修建的局面,犹如一条线,失去了乡村建设规划的意义。

二、做好乡镇土地规划工作相关建议

2.1制定规范化的技术标准

依照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水平、文化建设等众多影响因素,着重探究乡镇发展态势,借助先进的方法深入研究、科学分析,编制合理的动态可行性规划。通过动态方法来分解规划,同时,每一阶段应配有清晰的任务指标和可行的预案,从而无论出现何种情况均可正常实施规划,全面彰显规划的发展性和指导性。因此,各级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工作人员,仔细研究,编制科学的技术标准规划,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优化,最终形成健全、成熟的土地规划标准与规范。

2.2建立规划监管机制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在高度发展时期,城镇建设进程较快,只有依托实际情况,不断整改土地活动,才能确保土地规划的正常开展。虽然,每一年国土督察局均会按照常规对土地利用情况和管理水平进行检查,但是还应围绕规划实施编制完整的长效机制,主要包含政府机构主导、部门监管、人民群众参与、及时公开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土地规划按照正常轨道不断实施。乡镇土地规划具有繁琐性,且十分紧迫,还要求应具有发展性。因此,规划人员应推陈出新,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主动参与学术研讨会,掌握最新技术,切实提升规划水平,全面保障规划质量,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

2.3做好各个部门衔接

在乡镇土地的实际规划和管理活动中,充分利用先进方法,进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管理活动的规范性。乡镇土地规划不仅是调整和控制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手段,还是乡村建设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应有效完成规划建设工作、合理规划村庄格局,嚴格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灵活应对村转改造问题,禁止一刀切,固定的建设规划不便于实施操作。同时,还应合理衔接集镇、乡村和乡镇规划,确保规划的效力,一旦通过批准,则应全面实施。各地政府应参照实际情况,逐步开展一户一块田工程,并提高土地流转速率,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促进乡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2.4加大监管力度

2.4.1优化土地管理。在土地管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有效调控、改进结构、有效利用、集中集约”的原则,严格遵守政策法规和经济体制,确保土地规划处于正常轨道,进而构建一套健全的监管体制,以免在规划实施出现中断的现象,恰当运用先进技术,构建合理的数据库,针对规划实施编制科学的查询体制和可行的检测制度,确保乡镇土地规划的正常开展;

2.4.2强化监管。在落实乡镇土地规划阶段,提倡构建综合性工程,在该工程中依托乡镇政府,以乡村为基本单位,坚持业务部门的引导,全体村民均参与;提倡当地政府在年度考核指标中,将违法用地治理情况和违法建设整改效果列入其中,并以此为依据来开展评优评先活动,采用一票否决体制;提倡参照土地违规处理规范,着重监管乡镇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将耕地保护情况列入干部考核指标中,签订合法的目标责任书,一旦出现违规违法现象,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进而提升国土监察工作的权威性,获得更多人的认可。只有有效结合疏通和堵截,才能保障乡镇土地规划的正常实施,严抓违规违法现象和规划落实情况,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土地信访几率,实现当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结语

乡镇土地规划是一项基层规划,它直接关乎着当地经济发展,并决定着项目的开展情况。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可有效缓解当前建设用地短缺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认真研究乡镇土地规划,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

篇10: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和措施

俞正声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把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落到实处。根据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着力解决突出问题”的指示,要重点解决好侵害群众利益、政令不通、领导干部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借势谋利、奢靡之风、违反民主集中制、追求低级趣味等问题。

着力解决政令不通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还相当普遍,少数领导干部为了部门和小团体利益,或借口地方和部门的特殊性,置中央的三令五申于不顾,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严重破坏了政令的统一。今年,全省要把乱发津补贴、乱批土地等问题作为解决政令不通的突出问题来抓。一是要规范津补贴。省直机关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方案已经出台,各地各部门尤其是省直各单位要认真执行,要严格执行“四个一律”纪律,即一律不准自行新设津补贴项目,一律不准自行提高津补贴标准和扩大实施范围,一律不准自行扩大有关经费开支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发放津补贴、资金和福利,一律不准发放有价证券和实物。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规单位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一律先免职,再依纪依规追究责任。二是要严格土地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土地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审批土地。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批权在国务院和省政府,其他地方一律无权审批。必须严格执行土地占用补偿、安置制度、招拍挂制度,禁止非法压低地价

招商。要加强对征地补偿费用分配和使用情况的监督。三是禁止摊派招商引资指标。中央多次明令禁止各级政府层层分解并考核招商引资指标,但有些县、市禁而不止,必须迅速予以纠正,继续我行我素的,要追究责任。

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家属、身边工作人员借势谋利问题。要认真落实锦涛同志的指示,“领导干部对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严格教育和严格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原则,决不允许对领导干部的亲属搞特殊照顾,决不允许为他们谋取不正当利益提供方便。”领导干部不能为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更不能为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充当保护伞。要认真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家属经商办企业等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党组织如实报告,党组织应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今后,从省委常委做起,各级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要向全委会公开,领导班子成员的个人重大事项要向全委会公开,部门负责人也要在本机关一定范围内实行“两公开”。各级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加强监督,发现领导干部家属、身边工作人员借势谋利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打招呼,提出要求,并在一定范围内讲明情况。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大而长期未能解决的,即使本人没有违纪,一般也要调动领导干部的工作,调离原来的地域、行业。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锦涛同志提出的两个“决不允许”,作为一项严肃的纪律来执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违反两个“决不允许”的直接责任人,无论他是为哪一级领导干部的亲属搞特殊照顾或谋取不正当利益,均应严肃处理。

上一篇:中梗阻专项治理剖析材料下一篇:我是一湾溪流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