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024-05-12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通用8篇)

篇1: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2006年修订)

课程编号:090251 英 文 名: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前 置 课:管理学原理等

后 置 课:采购与供应、仓储管理等 学 分: 3学分

课 时: 48课时(含实验课8课时)主讲教师:吴志华 宫丽等

选定教材: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第2版)[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课程概述:

《供应链管理》是研究供应链构建、运作与管理的基本规律、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供应链网络设计、供应链管理战略与策略、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与供应链绩效评价等。

本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物流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和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基于供应链进行物流管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物流管理素质。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达到下列基本要求:、正确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掌握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基本理论,能够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匹配。3、掌握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基本理论,能够初步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4、掌握供应链业务流程重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初步进行供应链业务流程的重构。、掌握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诀窍。、掌握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等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并能在物流管理中进行运用。教学方法: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学习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开篇事例、资料快照以及经典案例对各章概念进行最新阐释,并且在教学中要针对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联系我国物流管理的实际情况。同时要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针对供应链的设计策略、库存策略、物流管理等不同议题进行探讨,并制作个案分析,提供学生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供应链管理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以后从事供应链管理工作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 供应链管理导论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的基本知识,对供应链管理及其产生的背景有初步的了解,以期为后续学习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奠定基础。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及其产生的背景

一、供应链的概念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三、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

1、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

2、企业面临压力和挑战

3、传统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4、供应链管理模式产生

第二节 供应链的结构与特征

一、供应链的类型

1、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

2、平衡的供应链和倾斜的供应链

3、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二、供应链的特征

1、复杂性

2、动态性

3、交叉性

4、面向用户需求

三、供应链流程分析

1、供应链流程的环节法分析

2、供应链流程的推拉法分析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

一、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1、与传统的管理方法相比较的特点

2、与物流管理相比较的特点

二、供应链管理要素及结构体系框架

三、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

1、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

2、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实现

第四节 供应链管理教学

一、供应链管理教学及其意义

二、供应链管理教学的内容体系

三、供应链管理学习与研究型教学

思考题:

1、考察一下从一家便利店购买一瓶矿泉水的情形,描述这个供应链的不同阶段及所涉及的供应链流。

2、考察一下当一名顾客在书店购买一本书的时候所涉及的供应链,明确指出这条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及推拉边界的位置。

3、简要描述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4、供应链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5、简述集成化供应链管理方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章 业务外包、可扩展企业与供应链管理战略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业务外包、可扩展企业、供应链及其管理战略的基本内容、内在关系与现实表现等。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业务外包

一、业务外包的原因

二、业务外包的问题

三、业务外包的主要方式

四、全球范围的业务外包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可扩展企业

一、可扩展企业的产生与定义

二、可扩展企业的理论模型

三、可扩展企业的目标与特征

四、可扩展企业的采购关系

五、可扩展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第三节

供应链管理战略内容与实施要点

一、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内容与要求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

三、供应链联盟战略

思考题:

1、现行业务外包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2、简述可扩展企业的理论模型与运用要求。

3、举例说明供应链管理战略的有关内容与实施要点。

第三章 供应链构建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业务流程重组的相关理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的特征、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组织形式的变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构建的体系框架

一、供应链管理的组织模型

二、供应链环境下生产运作与管理

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四、基于供应链的信息支持系统

第二节 供应链设计与供应链结构

一、供应链设计的原则

二、供应链设计与物流系统设计

三、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四、供应链结构中的企业角色

第三节 供应链设计的步骤与策略

一、供应链设计的步骤

1、分析核心企业的现状与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

2、明确供应链设计的目标

3、分析组成供应链的各类资源要素

3、提出供应链的设计框架

4、评价供应链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5、调整新的供应链

6、检验已产生的供应链

7、比较新旧供应链

8、完成供应链的运行

二、供应链设计的策略

三、供应链设计案例分析 思考题:

1、供应链构建的原则是什么?

2、供应链设计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举例说明。

3、如何识别供应链中的成员以及如何区分为重要成员和非重要成员?

4、供应链设计的策略有几项?他们各自针对何种情况?

第四章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相关概念,掌握供应链企业间合作的理论基础;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熟悉供应商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一、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概念

二、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意义

三、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形成和制约因素

1、企业供应链五阶段

2、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3、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

一、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原则

二、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方法

直观判断法;招标法;协商选择法;采购成本比较法;层次分析法;神经网络算法。

三、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的步骤

四、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

五、建立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的改善

一、处理好供应链企业合作关系的若干问题

二、供应链企业合作的策略模式

三、供应商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 思考题:

1、简述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定义。

2、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原则是什么?

3、如何对供应链合作伙伴进行评价?

第五章 供应链物流管理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征、供应链物流战略的内容。理解供应链管理下采购、生产、储运等管理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物流及其管理战略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的特征

二、供应链物流管理战略

第二节 企业流入流出物流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管理

二、供应链管理下的销售物流

三、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储运管理

1、传统库存控制存在的问题

2、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与库存

3、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策略

4、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运输管理

第三节 企业内部物流: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一、传统生产计划控制与供应链管理思想之间的差距

二、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计划控制的特点与方法

三、基于供应链的大批量定制生产与延迟制造

思考题、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有何特征? 2、运输在供应链中的作用如何? 3、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问题有哪些?

4、供应链中的需求变异放大原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5、VMI 的基本思想是什么?如何实施 VMI ?

第六章 供应链信息管理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供应链中信息管理的基本知识、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控制、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掌握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信息管理

一、供应链中的信息构成

二、供应链中有效信息的特征

三、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控制

四、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系统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一、基于EDI的供应链信息组织与集成模式

二、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信息组织与集成模式

三、基于RFID的供应链信息组织与集成模式

第三节 电子化供应链管理

一、E供应链及其结构

二、E采购

三、E配送交付

四、E同步化供应链

第四节 基于网络中介的电子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

一、传统供应链运作模式及其发展

二、电子供应链协同运作模式

三、基于网络中介的供应链动态运作模式 思考题、信息管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是什么?、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的控制模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信息流控制的特征是什么? 4、什么是供应链 IOIS ?、构建供应链 IOIS 的方法有哪些?

第七章 供应链管理方法

课时分配: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和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这三种新型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快速反应(QR)

一、QR 的概念

二、QR 的产生背景

三、QR 的优点

四、QR 的实施步骤

第二节 有效客户反应(ECR)

一、ECR 的概念

二、ECR 的产生背景

三、ECR 系统的构建

1、营销技术

2、物流技术

3、信息技术

4、组织革新技术

企业内部革新技术 ;企业间的革新技术 ;成本会计的革新技术

第三节 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

一、ECR 的概念

二、ECR 的产生背景

三、ECR 系统的构建

1、协同

2、规划

3、预测

4、补货

四、CPFR 的实施

1、CPFR 供应链的体系结构

2、CPFR 实施的框架和步骤

思考题:、快速反应(QR)和有效客户反应(ECR)出现的背景 ? 2、快速反应(QR)的含义、特点是什么? 3、快速反应(QR)的实施步骤有哪些? 4、有效客户反应(ECR)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 5、有效客户反应(ECR)系统构建需要的要素有哪些? 6、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的本质特点是什么? 7、如何实施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

第八章 供应链的组织、运行与控制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快速反应(QR)、有效客户反应(ECR)和协同规划、预测和连续补货(CPFR)这三种新型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的组织结构

一、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的特征与业务流程重组

二、BPR对组织的要求

三、供应链企业物流管理组织形式的变化

主要包括:传统物流管理组织结构;简单功能集合的物流组织形式;物流功能独立的组织形式 ;一体化物流组织形式;从功能一体化向过程重构转移

四、业务流程重组的方法与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从整体上把握工作流程的重新设计;确定首要的企业流程重构的项目;分析和评价现行作业流程;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和建立作业流程的原型系统;取得合作伙伴的支持和配合。

五、基于SCOR的供应链管理流程参考模型

第二节 供应链执行管理系统一、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方式

二、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核心内容

三、供应链执行管理系统模型

第三节 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概述

二、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

三、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及建立

四、供应链企业激励机制 思考题:

1、什么是流程?什么是BPR?分析BPR发展的动因。

2、传统BPR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3、简述企业流程描述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4、举例说明供应链企业组织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附录:参考书目

1、王耀球等编著.《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美)詹姆士 R 斯托克等著.邵晓东等译.战略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3

3、赵林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4、马士华 , 林勇编著.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5、宋华、胡左浩著.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6、森尼尔等著.供应链管理——战略、规划与运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7、马丁·克里斯托弗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8、Sunil Chopra and Peter Meindl.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 Planning, and Operation[M].Prentice Hall,2001 9、Charles C.Poirier.Advanc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 Inc.1999 10、Douglas Long.International Logistics: 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2003

执笔人:吴志华 2006年6月 审定人: 2006年6月

院(系、部)负责人: 2006年6月

奇摩女孩

http://bb-552.com

LlhCN8hTdq7b

篇2: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普通课

(二)教学目的

通过系统分析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思想和方法,并结合生产和流通发展趋势,使学生把握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及其相关领域的新发展、新观点和新技术,揭示当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纵深发展的规律、特点和模式,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主要内容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是运营管理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及实务。以企业物流活动为主线,本课程系统介绍物流、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

(四)教学安排

32学时 2学分

(五)教学方式

以理论教学为主,同时配合案例教学。考试可开卷或闭卷。

(六)适用对象

本科专业学生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 物流管理概论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的基本定义、构成和分类,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物流管理的特征

一、概念

二、内涵

第二节 物流的构成要素与分类

一、物流的构成要素

二、物流的分类 第三节 物流的作用

一、生产的有力保障

二、降低流通成本

三、向顾客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5R)

四、提高企业效益

五、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四节 物流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一、物流管理的定义

二、物流管理的内容

三、物流管理的特点 考核要求:

了解物流概念的来源和发展过程、物流及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和分类。理解物流与物流管理的内涵、物流创造价值的方式、现代物流的作用。

第二章 供应链管理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基本类型。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发展阶段、内容和目标 第三节 供应链的构建 第四节 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第五节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 供应链管理应用趋势

第七节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第八节 案例分析

考核要求:

了解和掌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第三章 现代物流战略规划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战略管理的目标及其战略框架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流战略管理目标及其战略框架 第二节 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的思想基础 第三节 物流规划的层次与领域 第四节 物流规划的时机选择 第五节 物流战略的流程

第六节 物流管理的全局性战略—客户服务 第七节 物流管理的结构性战略—渠道设计 第八节 案例分析 考核要求:

了解物流管理的全局性战略框架和结构性战略框架

第四章 运输战略与决策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服务系统的运作 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 物流运输系统的总体描述 第二节 运输服务的提供商

第三节 复合—贯制运输的概念、特点和形式 第四节 运输服务方式的选择 第五节 路线规划与选择

第六节 行车路线和时刻表制定 第七节 运输合理化与集运 第八节 案例分析

考核要求:

掌握物流运输系统的运作;复合—贯制运输的概念、特点和形式

第五章 仓储管理与存货战略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库存战略与库存决策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存货战略与库存决策 第二节 库存决策中的成本结构

第三节 总体库存控制策略的控制周转率和储存合理化 第四节 仓库及其选址决策的单设施选址和多设施选址 第五节 仓储技术发展趋势 第六节 案例分析 考核要求:

掌握物流系统的库存成本的控制

第六章 物流行政管理与组织体系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悉产销一体化的概念和物流组织管理的体系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产销物一体化的概念 第二节 物流组织结构的发展

第三节 附属型物流组织结构的弊端分析 第四节 产销物一体化物流组织战略

第五节 物流组织机构的管理——分散式管理与集中式管理 第六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业务外包与物流联盟战略 第七节 案例分析。考核要求:

掌握物流组织机构的分散式管理和集中式管理

第七章 企业供应链诊断与优化策略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企业供应链额价值基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企业供应链价值基准

第二节 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管理与后勤服务 第三节 供应链诊断方法

第四节 供应链优化的基准程序分析 第五节 供应链优化与重新设计 考核要求:

了解企业供应链的价值基准及供应链的诊断方法

第八章 第三方物流管理运作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作用,及国内外第三方物流的运作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与兴起 第二节 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与优势 第四节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业务重组 第五节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 第六节 案例分析 考核要求:

掌握第三方物流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分类;学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做流程;认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内容、运作方式

第九章 供应链管理最佳应用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最佳应用的案例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供应链管理特征 第二节 供应链管理方法

第三节 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程序选择

第四节 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战略与商业目标选择 第五节 最佳应用公司案例分析 考核要求:

熟悉供应链管理的最佳模式

三、参考书目

教材:朱道立 等编著,《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宋华,胡左浩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2.(美)鲍尔索克斯等著,李习文,王增东译,《供应链物流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3.[美]威斯纳等,《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4.彭志忠著,《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5.冯耕中主编,《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6.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3版。7.胡松评编,《向沃尔玛学供应链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美)博伊森等,李伊松等译,《物流和外延型企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四、使用说明及成绩评定

1、本大纲供教学使用,根据各专业方向要求不同可适当调整部分内容。

篇3: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供应链战略、供应链运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理解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掌握供应链流程设计、供应链模式构建与实施及绩效评价等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理论教学往往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同时教师在授课中一般偏重于理论的讲解,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若干思路。

2“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来源于企业的管理实践,该课程的特点就是知识面宽、实践性强而且学科交叉。在实际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课程理论性太强,实际运用少,教学过程不够生动,学起来枯燥乏味,兴趣不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主动思考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都遭到压制。同时由于实验教学设施和手段的限制,教师在授课中偏重于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存在着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学生未能真正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理论精髓。

课程考试常常沿袭传统方式,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评定学生的优劣,有的学校适当加上平时考勤和作业。考试时主要以理论考核为主,考前突击一下,就能应付。难于有效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核。不仅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的全貌,而且严重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教学效果。

3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渠道,也是能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由于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突出培养学生的积极、自主思考与创新思维能力。

3.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最初是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开始运用的。案例教学法的出现,受到美国企业界、教育界、学术界的重视和支持,并很快推及世界各国。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中的应用非常多,通常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为学生提供一些生动具体的案例,学生犹如“当事人”一样,身临其境,处理问题,分辨是非,提出方案,因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变“单向教学”为“双向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在讲解“延迟策略”时运用了经典的案例“HP喷墨打印机的供应链设计”,学生在随着案例问题的深入,一步步探究,课堂气氛活跃,效果甚为明显。课程结束以后,有同学将案例中的结果做了进一步的设计和改善,还有的同学举一反三,列举了很多目前实际运作中的延迟策略的例子。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对主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关注供应链管理实务,收集典型案例,在众多的案例当中精选适合本专业课程教学的典型案例。同时教师要对案例的原始材料进行适当的加工整理,使案例的整个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3.2 启发式教学

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将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具体如下:(1)在讲述技术性内容之前使用“积极设问”的办法引导学生们思考和参与;(2)在讲述概念性内容时使用“概念辨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在概念理解上去伪存真;(3)在讲授方法性内容时使用“方法+举例”的办法使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4)在讲综合性内容时用“寻求方案”的办法使学生们在寻找整体解决方案中实现融会贯通;(5)在讲述探索性内容时使用“师生分享信息”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们积极地探究;(6)在涉及前沿性内容时鼓励学生们开展“研究和探索”。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且能够全面提高他们探索性学习积极性的理论教学方法。

例在讲授本课程前的引言部分,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有的同学的手机名叫索爱——索尼爱立信?而不是像其他手机品牌一样单纯叫索尼或爱立信?”一下子就激起了很多同学的好奇心,在同学们的思考和多种不同的回答后,介绍了案例“火灾改写手机三强版图”,并且由此案例得出几个主要的议题:(1)供应链中存在着多种不同的风险,应学会防范和规避;(2)如何基于不同的产品进行供应链的设计;(3)供应链中单源与多源供应商的选择问题;(4)供应链中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3 游戏教学

为了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的运作和常见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它对全而发展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以及掌握知识技能等有积极的作用。如在讲授推动式与拉动式供应链时,让同学参与游戏,同学们通过游戏,能深刻领会这两种供应链运作方式的特点以及如何实现供应链运作的推——拉式结合。在讲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和牛鞭效应原理时,也可以做游戏。用柜子作道具,让同学进入柜子,演绎“拷贝不走样的”经典游戏,同学们通过游戏,体会到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现象以及信息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游戏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适当地选择。教师事先对同学进行分工,明确各自扮演的角色,向同学们讲解各自承担的任务,并准备好游戏需要的道具。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保证整个游戏的有序进行。游戏结束后,教师要总结游戏的情况,并评价每组同学的表现。从而使同学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3.4 模拟实验

为了模拟供应链中各环节协作过程,更好地掌握供应链管理中协作的重要性,信息的共享,供应链协作中牛鞭效应现象的普遍性以及有效的消弱措施等基本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模拟教学。该模拟实验是通过生产与配销单一品牌啤酒或可乐的产销模拟系统中进行的,参加实验的同学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零售商、批发商、分销商和制造商。他们只需每周做一个订货决策的,那便是订购多少啤酒或可乐,唯一的目标是尽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使利润最大。消费者通常由老师指派学生来扮演,同时为了更好地模拟现实,实验过程中,每一次的订单前,专门请一位同学做市场信息发布,引导供应链各节点成员作订货决策。

为保证收到良好的模拟效果,模拟实验前教师应设计好实验方案,在前一周就将实验背景资料,实验指导书发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帮助如在课堂上做游戏时,每个小组由4个人组成为最好,每条供应链大约18个人(供应商只需要两人,他们负责百事可乐的搬运与供应)。所以在40人左右的一个班级正好可形成两条供应链。所需的啤酒或可乐大约是250瓶左右。如果可乐不方便,可以用硬的纸杯替代或扑克牌代替。实验后,每个节点,每一条链,以及供应链之间的节点之间,都需要写总结报告,并且制作PPT上台演讲,团队同学补充,其他小组同学质疑、提问,最后老师总结评价。从整个实验过程同学的参与热情和气氛,可以看出模拟实现和角色扮演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5 网络教学

利用校园教学网,建设“供应链管理”课程辅导网站,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沟通方式,实现网络助学和自主研学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研学和互动交流能力。网站内容涉及:专业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与提示)、实验、实习以及课程设计指导书、相关参考资料、网络资源链接等。增加了学生学习课程的途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

4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判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优劣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供应链管理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考核时同样要体现理论考试和实训技能考核相结合。主要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在考核内容上提倡理论与应用并重,考核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的把握程度,笔试时可以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不放松的基础上,增加案例分析,综合分析应用等题型;二在考核形式上实现多样化,考核不再只是单纯的一张试卷,可以把笔试考试和研究报告相结合,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相结合;三是考核评分多元化,增加平时课堂参与、讨论、课后实践、研究报告上台演讲等在最终分值中的权重。

研究报告上台演讲可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学生对供应链管理基本理论理解与全面掌握能力,运用所学相关理论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据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组织协调、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计算机办公软件能力等。该能力的考核可实现师生共同打分的形式,学生之间采用全员参与,背靠背打分(见表1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所提出的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是结合笔者在从事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教学体会与心得。由于“供应链管理”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以充分的实验和实践训练以及选择适合课程特点的考核方式,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在不断发展,还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付出更多和更艰辛的劳动,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美)大卫·辛奇—利维等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

[3]任建标,季建华著.运营管理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

[4]李静宜,慕庆国.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2).

篇4: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课程;高职;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05-03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中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教育满足社会需要,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基础,能胜任生产、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岗位的技能型、专业型人才,切实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为此,如何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渗透在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应有的实践操作技能,已经成为高职教学的重中之重。

供应链在当代企业管理中是一个非常时髦的名词,不管是企业还是学者对供应链的研究都爱不释手。简而言之,供应链实质上是一个供需网络,把产品看成载体,将涉及该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联系在一起,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手段、先进的信息技术,达到链条上的所有节点企业双赢、多赢的局面。为了培养供应链方向的专业人才,《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明确指出,供应链管理课程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把握课程特点,针对教学难点对症下药;如何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扰,加强学习效果;如何完善教师在供应链管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使得高职教育特色融入到课程中去,成为了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核心内容。

一、供应链管理课程在高职教学中的难点分析

1.教材不适用,案例更新速度慢

《供应链管理》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最重要的是要区分受用人群,是高职学生还是本科学生。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在高职和本科的教学侧重点不同,自然而然授予学生的知识点也要做明显的区分,因此教材是体现这一不同点的最好表现形式。大部分供应链管理教材的撰写方式更倾向于本科教学,不管是在知识点的解说还是在案例的论证选择上都欠佳。另外,供应链管理中的很多知识如JIT、TQM、零库存都来源于企业日常生产管理中的经验总结,所以,相关案例的及时更新显得尤为重要。

2.课程内容繁多,涉及面广

供应链管理作为核心课程,信息量大,涵盖知识面广,包含了生产计划和控制、库存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重要内容,同时涉及管理学、物流学、生产运作、运筹学等多种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章章是重点,节节有难点”的学习困扰。在整合知识的同时,学生会觉得该课程像“万金油”,知识点抽象,学习起来有点“虚”,缺乏清晰的学习思路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另外,供应链管理是一门典型的文理结合学科,综合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知识、软件开发,才能使得理论知识转换成实践操作。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前期的模型阐述、必要的信息系统知识的铺垫成为了授课的一个难点。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推敲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接受直接感官体验的知识点。所以,知识点讲解的深浅程度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学方法较单一,实训、实习难度大

虽然引入了多媒体教学,采取电子教案、案例讨论、学生讲演等形式,但是如何将项目教学、引导文教学、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探索式教学等高职特色教育方法引入到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去,依旧是一个重点难点。教学中,将这些方法都贯穿到整本教材中,显然难度很大,但若能与某一章节相融合进行多方式教学,也是一种突破。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成为相应的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另一方面,供应链的实训实习难度很大。高职教育中的供应链管理更多地是授予学生一种理念,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若是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而去某个企业实习,那学生是去上游企业、核心企业还是下游企业,很难抉择,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供应链管理是个网络整体。所以,理论教学之后的实践学习,成为了提升学习效果的一个瓶颈。

4.评价体系较为片面,不能反映教学实际情况

目前教学中,平时考勤、作业、上课参与度占40%,期末考试占60%,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画图题、案例题等题型为主。学生会过度依赖教师结课之前的复习提纲,而降低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即使平时会通过小组作业、案例讲演、课堂讨论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是仍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评价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改革探索——以“教学方法改革”为例

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切入点有很多,根据教学中难点的剖析,可以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学生的学习思想转变等方面进行探讨。根据高职教学特色及学生特点,笔者主要从多样教学方法的角度详细探讨高职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1.开放性实验教学(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实验项目,它关系到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效果。其次,应开展多样化的实验项目,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1)基础性开放实验:①ERP(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企业资源管理计划)供应链管理。该系统应用实验由校企合作单位中海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的ERP系统为基础,进行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等实验操作。通过此实验,使学生掌握ERP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ERP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操作方法,熟悉ERP软件对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要求,让学生从理论知识往实践操作中过渡,全面了解供应链给企业带来的信息化、集成化。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实验。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采购与物流管理,可以使用由中海物流有限公司提供的采购系统实验,模拟准时化采购策略,熟悉包括采购管理(采购订货、采购收货、退货管理、付款登记)、基本信息(公司基本资料、供应商资料、货品资料)、单据查询(订货单查询、收货单查询、付款单查询)的业务管理功能,熟悉供应商评估因素,了解供应商关系管理,选择正确的供应商。

(2)综合性开放实验——ERP沙盘模拟对抗训练实验是一种训练课程,区别于课堂灌输授课方式,通过直观的企业经营沙盘,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该实验将学生分成6~8组,每组6人,每组各代表1个虚拟公司,分别扮演总裁CEO、财务总监CFO、营销总监COO、采购总监CPO、生产总监CMO、信息总监CIO,每组在一定的市场与企业分析运

nlc202309010353

营规则的前提下,连续从事4~5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让学生在分析市场、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些列活动中体会供应链管理经营运作的整体性,认识到供应链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刻理解ERP管理思想,领悟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的互通性,加强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2.游戏教学法(Game Teaching)

游戏教学法是课堂参与度很高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很多结论都来自于游戏现象的总结,教师可以将游戏重演,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1)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囚徒困境是指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该游戏可以运用在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的讲解中,让学生明白供应链管理是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追求协作企业双赢的新的企业运作模式。

(2)啤酒游戏(BeerGame)。啤酒游戏是1960年麻省理工学院的Sloarl管理学院所开发的策略游戏,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牛鞭效应产生的必然性,可以减弱牛鞭效应但是无法避免。在游戏过程中熟悉供应链运作过程,总结信息流以及库存在供应链中发挥的作用。

(3)质量游戏(QualityGame)。1925年,日本品质管理专家、有“纠错之父”尊称的新乡重夫,根据实践管理经验开发了“质量游戏”。该游戏旨在说明在质量管理中哪些因素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游戏主要道具是镜子、便笺纸、秒表,分为“习惯”、“复合运动”、“操作具体化”、“模仿”、“速度研究”五个环节,以“Production Engineering”为虚拟商品,通过环环相扣的游戏步骤,让学生亲自体验影响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使供应链中质量管理的教学更生动。

3.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案例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景或事件,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教师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提升辨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教材编写过程中知识案例存在滞后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案例更新,利用网络资源,将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最新的案例结合起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供应链管理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难点。根据高职教育特点,通过对课程的教学改革尤其是教学方法的改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理论转变成实践,提升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职业能力。

篇5: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摘要]文章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入手,提出了供应链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结合多年来供应链管理教学经验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创新组合教学方法进行了剖析,构建了新的教学程序。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120

1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课程是研究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企业的新型管理模式,研究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新型管理与运作方法。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具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知识、树立全球竞争意识、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从供应链角度系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普遍开设了供应链管理课程。传统“供应链管理”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来完成,供应链管理知识与企业现实联系不够,课程教学模式与物流管理?R涤τ眯偷奶氐阋?求不符,学生的整体知识框架模糊,课堂参与率低,实践能力差,教学互动少,课程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很难达到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和流程重组,以建立适合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教学程序。

2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是一套适合教学目标的教学程序。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经过多年的供应链管理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积累,我们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教学活动首先要构建供应链知识结构框架,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供应链管理教学内容及各部分知识点之间关系、功能;供应链管理的教学活动程序则要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实践中,我们从教学模式包含的五个因素(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之间的规律和联系入手,将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编排,逐步形成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一套独特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概括为“情景模拟教学法+知识点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组合教学法。该组合首先以情景模拟教学为起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建立供应链管理知识整体框架;其次,以知识点教学为核心,突破章节顺序讲授的束缚,用知识点去搭建供应链管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知识精髓的能力;再次,以案例教学为手段,运用启发式教学实现双向交流;最后,以实践教学为手段,实现以认知成果和技能成果并行的教学评价改革。下面具体阐述该组合教学方法的程序结构和实施要点。

3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构建供应链管理整体框架组合供应链管理教学法的起点是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来构建供应链管理整体框架。情景模拟教学就是利用供应链管理模拟沙盘资源,将供应链企业营销活动或模拟的企业营销活动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模拟的逼真环境中进行经营决策。传统供应链情景模拟教学一般作为学生所学知识的验证手段来组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整体知识结构的把握略显不足,为了提高学生对供应链管理重要性和整体框架的了解,课程的第一讲改在模拟实验室进行,利用沙盘进行情景模拟教学,实践课程内容涉及整条供应链整体战略、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物流、库存、团队协作等多个方面。通过沙盘模拟教学让学生了解企业经营过程,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供应链的经营过程,感受企业间协作与制约的关系,了解供应链管理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流程和管理策略,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为下一步供应链管理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4启用知识点教学法构建知识链条

知识点教学法就是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和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是围绕供应链管理中知识点来学习供应链知识,以知识点为讲授逻辑序列,用知识点去搭建供应链管理的知识链条,突破原有章节的束缚。以“供应链库存管理”一章为例,本部分知识点有独立需求、定量订货、定期订货、确定型库存模型、牛鞭效应,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多级库存。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掌握库存管理的原理和方法;需求变异放大原理造成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问题严重,为此提出供应商管理库存、联合库存、多级库存控制策略,以便解决供应链库存管理问题;继而探讨战略库存控制问题,加强工作流管理,启用推动式与牵引式相结合的库存管理模式。实践证明,知识点合理运用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束缚,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知识点教学法要求教师明确告诉学生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要讲清;逐步为学生构建知识点的图谱与链条。

5应用案例教学实现供应链管理任务的项目化

供应链管理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供应链管理教学过程中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供应链管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必须精选包含知识点的经典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将供应链管理任务变成教学项目,课前一周发给同学们准备。案例课时,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课上讨论的方式对案例中的供应链管理知识点进行提炼,结合学生准备的内容进行小组发言,分析案例的背景和供应链管理策略,提出完成本项目的策略与步骤,实现教学的双向交流和互动,继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应对供应链管理实际项目任务的综合分析和解决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营造课堂互动的良好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另外应丰富互动的方式,引入课堂辩论与专题讨论等教学内容和形式,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6运用实践教学法验证学生综合供应链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之处是重视学生的技能成果。供应链管理技能成果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后思维方式和营销决策行为方式发生的改变,包括分析问题的技能及运用知识两个方面。实践表明,供应链管理技能成果的检验以实践教学法最为有效。一是通过情景模拟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使学生身临营销环境并进入角色,站在企业营销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情景模拟把学生引入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演练,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通过实习或实训来实现。教师要经常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供应链管理和运营活动的实际现状,布置供应链管理实践问题或项目,在学生实习或实训结束后独立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供应链管理策划书。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亲身体验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全过程,了解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运作方式,了解企业供应链管理活动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探讨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验证学生的供应链管理技能成果。

7运用形成性考核法,加强供应链管理教学的过程考核所谓形成性考核,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测评,是对学生课程学习成果的阶段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试,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性考核可以有效监控教学过程管理。物流管理专业“供应链管理”教学实质在于强调对学生的培养,强调对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积累和供应链管理技能的提升。如果单凭期末一次性考试的形式和内容来决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必然导致学生“应试而学”,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和提高。实践中“供应链管理”课程形成性考核包括大作业、实训、平时作业、课堂讨论、小组学习、网上讨论等。通过形成性考核可以有效地延伸课堂面授辅导和补充课堂教学与教材的不足,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开放教育特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供应链管理”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叶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2]贡文伟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6)

[3]田巍“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探讨[J].科技资讯,2008(26)

篇6: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培训大纲(1天课程)

【培训对象】:采购经理、主管、供应链负责人、物流及合同监管人员

【培训收益】:物资的标准化建设,对采购合同的执行效率、物流运作效率甚至企业利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采购合同一旦签订,确保合同的有效履行和成功地维护与供应商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该模块致力于研究管理合同的主要方法及合同管理小组的作用与职责。它包括了如下议题,如:建立合同管理小组,合同管理计划中的各种有效信息,合同执行情况的主要指标和如何规避风险。它也将谈到合同复查报告、会议以及如何处理合同中的变动。

本培训将从物资的标准化建设着手186 1059 7228,力求物资运行的准确、流畅及供应链范围内的整体效益;采购合同签订后,如何运用项目管理的手段来保证合同的有效执行,管理好合同的同时,管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形成合力,持续支持项目的有效运行。

【培训内容】: A:物资标准化建设 1

物资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1.1 案例,国内外产品标准的差异 1.2 案例,国内外国内外包装标准的差异 1.3 国际运输的特点

1.4 国际物流中的包装检验要求 1.5 物资编码与唛头的意义 1.6 条形码的意义和有效使用 1.7 物资标识的颜色管理

1.8 物资标识包含的内容与使用指导 2

如何快速建立项目现场物资堆放标准 2.1 临时中小型仓储现场的构建要素2.2 物资出入制度与管理要点 2.3 关于库存数据库的建立与跟踪 2.4 演练:你考虑下游的使用需求了吗? B:管理合同与供应商关系 3

制定合同管理计划

3.1 各类信息/合同管理计划的政策和程序 3.2 制定合同进度表 3.3 甘特图的使用

3.4 合同质量计划

3.5 利用供应定位模型来确定合同管理计划实施优先级 建立风险登记表

4.1 确定与合同实施有关的主要风险

 进度风险  成本风险  质量风险

商业和其他方面的风险

4.2 制定风险登记表与战略响应矩阵 4.3 监督和管理绩效

 监督合同绩效的主要指标及整合方案

 案例:四个关键“驱动”指标实例

合同监控与评价

4.4 合同的行政事物管理和检查

 与合同行政事务管理有关的主要工作  在进行支付时要记住的要点

在合同完成时和完成后要采取与合同行政事务管理有关的措施

4.5 关系管理、争议和终止

 管理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有关的主要问题 

用于解决买卖双方问题的主要技术

4.6运营型合同管理(简介)

在运营合同管理流程中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他们与项目合同管理的区别

用来设定和监督重复项目活动的平衡线(LOB)技术

案例:如何在合同执行中建立预期的运营型的供应战略

篇7: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总结

昨天我们进行了《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即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在这次实验中我们首次接触了沙盘模拟,也是首次进行这样的道具模拟操作性实验,大家都感到十分新奇,也对这次实验持有很大的兴趣和热情。在本次实验中,我担任本小组的CEO。此次实验给了我很多启发,也让我对企业运营有了新的认识。

一、实验过程

1.在实验前大家都对《供应链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学习沙盘操作的基本流程以及本次实验的背景资料和操作方法。

2.在学习了课程指导书后我们将组员集中到一起对实验进行了第一次沟通,作为本实验模拟的CEO,我对大家不明白的部分进行了解答。之后,我们讨论了如何制定前几年的运作计划,并且确定了最初的经营目标。

3.实验开始,我们确定了小组成员的各自分工,接着就开始了起始年的试运作,通过这一年的沙盘操作,每个人都熟悉了自己的工作部分,也都对企业的运作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也就此商讨了如何进行后面几年的运营操作。

4.起始年结束后,我们根据自己的生产能力和资金状况商讨下一年的广告投放量以及产品和市场的开发情况,最终决定在第一年投放10M的广告在本地市场,开始研发P2产品,并且投资国内市场。

5.在第一年我们取得了最先选择订单的权利,并且成为本地市场P1产品的市场领导者。我们先将大厂房出售,以便在生产和扩建中拥有足够的资金。经过一年的产品生产和新产品研发,我们成功的交货,但是产品还有部分剩余。结束了这一年的操作之后我们便开始了新一年的计划讨论,决定在新的一年投放两条全自动生产线来全力生产P2。

6.在第二年中,我们又顺利的取得了P2产品在本地市场的领导者地位,所以产品的销售并不是我们的问题,反倒是现金链成了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其间我们因为支付各种费用延缓了产品的生产,这让我们了解到了资金周转的重

要性。所以在年底为了保证下一年度顺利生产交货,我们申请了20M的长期贷款。

7.根据各个市场的产品价格和需求曲线,我们在第三年初开始研发P3产品,争取在第四年P3产品价格达到较高水平时出售P3,从而获得更多利益。三条手工线也打算在第四年来临时全部转为生产P3。

8.第四年是我们企业开始发展的一年,由于新市场的提前占领,我们在这一年获得了三个订单,这也保证了我们的产品销路,同时,我们开发出的市场和产品也都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因此,我们都对下一年的企业发展充满希望。只是在这时因为时间的关系,实验不得不提前终止,这也让我们的发展计划就此打住。

二、实验结果

实验最后我们的成果是开发了P2,P3产品,开拓了国内市场,获得了ISO900认证资格,拥有三条手工线,一条半自动线,两条全自动线和一个大厂房。

三、实验心得

1.这是一次对于我们全新的实验方式,动手操作,竞争都让我们对实验拥有新的感受和不同的想法。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供应链的真实操作,也让我们对于企业运作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

2.在供应链这一方面来说,我们从前只是了解基本的流程,却没有把每一步都结合起来考虑,现在才明白那是的想法太过于简单和苍白,真正到了实际中每一步对于整个供应链都是十分重要的。

3.在时间方面来说,现在明白了时间的至关重要,每做一次决定之前都不能只考虑眼前的事情,因为现在的每一步决定都会直接影响到之后的运营甚至整个公司的发展状况,每一步紧紧相扣,因此,只有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节省时间,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有时一个时间的计算错误就可能导致整个订单的延误,从而影响之后的生产并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就在这里发生过错误,幸好及时的发现才得以圆满的解决,不然不仅造成之后生产的延误,也需要赔偿一笔违约金。

4.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资金链,资金与时间一样影响着整个运作。对于资金,不能只考虑眼前的情况,有时候要考虑到之后两年,甚至三年的情况才能保证整个企业顺畅的运营。很多小组都是因为资金链的断裂导致生产经营不下去,我们在第二年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不过我们延缓了产品的生产,才得以保证公司的基本支出。当然,我们也在这一次事件之后总结了失败的原因,并且及时更改了计划,增加了贷款,解决了企业的金融危机。

5.在生产线方面,我们在开始后没有变卖自己的生产线,一是因为生产线变卖只能取得较少的残值,二是因为三条手工生产线我们打算留作在P1生产结束之后转为生产P3,一条半自动线一直留作生产P2,然后根据订单情况确定生产量。不过结束之后总结的时候我觉得生产线留的过多也不是明智地决定,因为每年都需要交一笔维修费,所以放在一个长远的角度上来看,不如将三条手工线转为自动或半自动线。在P1产品失去市场和竞争力之后,也可以考虑将半自动线转产,这样也可以防止生产能力的浪费。

6.在产品和市场开发方面,我觉得不仅要考虑到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因素,要综合更多的方面,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我们组在考虑研发产品时不仅观察了数据,也考虑到了其它组的动向,因此避开了集中的竞争,所以在订单取得中占据优势。在考虑开拓市场时,也跳开区域市场,直接开拓了国内市场,因此也避开了各组的激烈竞争。另外,在ISO900的认证资格方面,由于一些订单是需要有资质的公司才可以获取订单,所以是有开发必要的。而且,在订单价格方面,拥有ISO资质的公司取得的订单产品单价会高于普通订单,所以在广告多投入1M的资金也是很值得的。

7.关于考虑问题方面,我感觉这是对于我们最大的锻炼,让我们从过去单一的考虑方式改变成为综合考虑的方式,将众多因素结合到一起考虑才能够在实际中解决问题。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对于我们来说全新的试验方式,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所学知识的了解,也让我们有机会将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锻炼了我们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学习一个企业的运作流程,让我们从过去单纯的课本知识中跳离出来,更

篇8: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特点

1.1 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内容繁多,涉及面广

由于其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的特点,因此对学生的知识面也具有较高的要求。供应链管理课程需要涉及到供应链系统的构建以及优化,同时包含了生产、采购、库存、营销、物流管理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每一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应用领域,而供应链管理则需要将这些独立的领域进行充分的链接使他们产生交集,因此,供应链管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多个领域的知识,而仅仅依靠几十个课时就让学生学会并且能够自如的运用,是十分困难的,而如果没有广泛的知识面则无法深入的进行学习。

1.2 教科书的连贯性不强

目前我国高校所使用的通用教科书,往往缺乏连贯性,而且供应链管理所使用的教科书内各章节之间的连贯性也较弱,往往在开始对供应链管理以及其系统的构建做讲解,此后的各章节之间却缺乏严格的逻辑要求,这就在一方面增强了教学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顺序进行调节;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由的选择关注点而不至于影响到其他章节的学习,这个特点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学习过程来说,既是优势,也存在着不足,其不足之处在于知识点之间缺乏连贯性,使学生的知识松散,对兴趣点的把握不尊却,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1.3 实习难度较大

供应链管理课程由于要涉及到各种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而同时又需要进行总结和归纳,而这其中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课堂上也无法运用各种理论来论证,而学生也不可能为了学好该门课程而去某个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实习,因此这种抽象的知识学生无法理解,实践性的学习也比较难,难以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

2目前我国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

2.1 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实践教学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对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目前一部分高校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师写、学生记,讲授多、讨论少,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递,却忽略了对实践部分的注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被调动,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少。

2.2 教材的设置不够科学

一部分高校的教材在编制的过程中缺乏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同步,知识的更新速度较慢,造成教材内容落后于实际发展情况。在教材编写的方式上,也多为剪辑成果,却缺乏一定的研究型成果,大多知识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与物流产业实际发展情况并不相符。同时,预期相关的教材之间缺乏合理的衔接,理论性知识重复出现,大多参考其他书籍缺乏知识的创新。

2.3 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教育这个话题历来都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滞后性,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往往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会影响到其日后的生活和工作,甚至是影响其一生的思想变化。近年来素质教育在我国不断被重视起来,然而却始终处于“理论口号一大堆,却不知道实践怎么做”的状态,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界仍然只是一个空口号,为学生减负的背后,是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转化,使学生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弊端中无法脱身,也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无法最终实现。

2.4 缺乏现代和科学的评价体系

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考核方面,仍然使用一张试卷定输赢的方式,仅仅依靠几个选择题、判断题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考核,这不仅无法真实的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反而会增强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思想,往往是在考试之前集中精神进行复习,却忽略了日常学习中知识的激烈和运用,这种方式也背离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本质。

3探索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3.1 改变教学理念

供应链管理课程所涉及的理论体系十分庞大,需要学习的内容也是十分的繁琐和零散,而这些知识之间又没有十分清晰的逻辑关系,因此学生在学习起来难度很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供应链管理课程中大量的原理和概念,而这些作为学生实践的基础,需要一个正确的知道理念来教学。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张明玉教授提出了图钉式的教学理念,其核心思想在于“点”,就像图钉的尖部,是一个纵向深入的过程,必须让学生在某一研究领域,有一个系统,深入的了解;“面”,就像图钉的圆面,必须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总的发展动态、发展方向以及新的增长点。“图钉”的圆面——针对初学者的通式教育。“图钉”的针杆——针对学有余力者的延伸拓展教育。“图钉”的针尖——针对优秀学生的精品培育。

3.2 学习目标的明确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各高校开展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能够从事各种物流管理的工作。而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则在于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供应链的构建方法,并且能够实现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掌握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生产与营销的技能,最后能够根据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绩效进行科学的评价等等。一系列学习目标的明确,把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到一个可以量化的高度,进而实现与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的相互衔接。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渠道,也是吸引学生学习一门课程的关键。供应链管理课程综合型很强,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观看影像资料法以及模拟教学法等等,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和轻松的课堂环境,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4 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就是其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则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并且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实践活动,这也是应用型人才所应当具备的素质。因此,各高校都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上,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在课程和开设以及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就需要加强。具有完善的实训基地,才能够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时间机会,使专业技术与实践能力相互结合,除了在校内围绕物流专业建立供学生实践的培训基地之外,还可以通过校外超市、企业等签订学生实训协议,通过校企之间有效的沟通,使学生在求学阶段能够较多的接触社会,为日后迅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提供基础。

4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工作中进行指导,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检验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随着素质教育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时期高校供应链管理课程应当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国际市场也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供应链的管理成为该转变过程的关键因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适应这一市场主体的转变,我国各大高校都纷纷开展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课程,旨在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综合型高素质的人才。文中就主要针对供应链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教学改革,物流与供应链

参考文献

[1]常娥,安久意,胡会琴.销售物流环境变革及其对策[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5).

[2]贡文伟,施国洪.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3).

[3]夏国恩.区域物流需求预测现状和发展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04).

[4]李静宜,慕庆国.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4).

[5]顾晔.《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管理观察,2009,(13).

[6]张园园,邱荣祖.浅谈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践[J].中国市场,2009,(19).

[7]吴邦雷,何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的探讨[J].职业,2009,(12).

上一篇:巡回报告会第二场主持词下一篇:2017年迎新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