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论文编辑格式及注释体例

2024-05-08

《法学研究》论文编辑格式及注释体例(精选5篇)

篇1:《法学研究》论文编辑格式及注释体例

论文编辑格式

作者名称写在篇名下面,用脚注著名作者身份,作者名称用五号字宋体加粗剧中

一、标题:

(各小标题间段前段后不需要设置行距)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用小四号字,右对齐

(二)标题二样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二用“一、二、三……”

表示。

(三)标题三样式:小四+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三用“

(一)、(二)、(三)……”表示。

(四)标题三以下的标题: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四用“1.2.3.”,标

题五用“(1)(2)(3)”。

二、正文格式: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三、论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

无缩进,名称统一为“摘要”和“关键词”,小四号+楷体+加粗,用【】括起来,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单倍行距

四、脚注及参考书目:

1.全文脚注用小五号字;

2.参考书目不写(除确与文章有关的书目外)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

方括号注明国籍。

5.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6.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7.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8.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9.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0.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1.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 12.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

行”。

13.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著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尽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

篇2:《法学研究》论文编辑格式及注释体例

一、本刊是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研究国际问题的综合类学术性刊物,内容涵盖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组织与国际法、世界经济、中国外交、国际战略、国别和地区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比较政治、台港澳研究、口述外交等方面,欢迎投稿。

二、来稿请用A4纸单面隔行打印,字体为5号字,同时提交Word格式的软盘。一般不收手写稿件,请见谅。

三、论文稿件篇幅(包括注释在内)以六千字到八千字为宜,最长不宜超过一万字,书评稿件篇幅以四千到六千为宜,学术动态等稿件篇幅限制在三千字左右。来稿请在正文之前附上简短的中文内容提要(一般在200字以内),以及关键词(三至五个)。

四、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作一定的修改或删节。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声明。

五、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一律文责自负,严禁一稿多投。稿件寄出三个月内没有收到本刊用稿通知的,可改投他刊。未被采用的稿件本刊不负责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六、来稿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电话及邮政编码,以便联系。发表时可用笔名。来稿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赠样刊两本。

七、来稿请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收,电话:010-6275-5560,6275-9984,传真:010-6275-1639,电子邮件:yuankan@pku.edu.cn。或直接将论文打印稿及软盘各一份送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内“院刊编辑室”信箱。凡以电子邮件方式投寄的稿件,无需再提交软盘,但仍需要提交论文打印稿一份。

八、文中第一次出现的不常见的外国人名、地名及机构名称或专业术语时,请在中文译文名称后加圆括号注出原文,其它常见人名、地名无须加注原文,但应为约定俗成的译名。

九、凡涉及引文或引证的观点,请注明出处。本刊采用脚注形式,注释内容必须包括作者、书名或文章名、编者或译者(如果有的话)、城市及出版社、期刊名、出版日期、期刊的卷期数字、引用的页码等。举例如下:

1、中文图书请按以下格式:

(1)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深圳:海天出版社,1995年,第12页。

(2)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邵文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32—33页。

2、中文文集内的文章请按以下格式:

陈忠经:《胸径开阔,放眼世界――研究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初步体会》,引自梁守德主编:《国际政治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3、中文期刊请按以下格式:

陈乐民:《黑格尔的“国家理念”与国际政治》,《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第137页。

4、中文报纸请按以下格式:

(1)黄泽全:《为中非合作尽力》,《人民日报》,2002年1月16日,第7版。(2)《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选出新主席》,《人民日报》2002年1月16日,第7版。

5、外文图书请按以下格式:

(1)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New York: The Macmillian Company, 1928), pp.45-48.(2)Michael E.Brown, ed.,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p.178.6、外文文集内的文章请按以下格式:

Anthony D.Smith, “The Ethnic Sources of Nationalism,” in Michael E.Brown ed.,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21-24.7、外文期刊请按以下格式:

Joseph S.Nye, “Nuclear Learning and US-Soviet Security Regim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1(Summer 1987), p.4.8、外文报纸请按以下格式:

Clayton Jones, “Japanese Link Increased Acid Rain to Distant Coal Plants in China,”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November 6, 1992, p.4.(这里的p.4指的是第4版)

9、当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来源的资料时,只需注明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页码;如在同一页且紧接同一资料来源的上一注释,可以用“同上”(论文)或“同上书”(著作)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资料如果是英文,且注释紧挨着,则用ibid.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如果有间隔,可以只注明作者姓名、著作简短标题和资料所在页码。例如:

(1)(2)(3)(4)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第45页。同上,第23页。

Carlton J.H.Hayes, Essays on Nationalism, p.45.ibid., pp.12-13.10、引用互联网资料,须注明作者、文献名、网址和时间,例如:

(1)黄彬华:“日本第三度陷入衰退”,http://.sg/yl/tx001_171201.html,2001年12月17日。

(2)Ashuthosh Varshney, “Ethnic Conflict and Civil Society: India and Beyond,” http://www.wws.princeton.edu/world_politics/apr01/conflict.html, December 17, 2001.十、以上稿约及注释规则仅是本刊采用的基本规范,有待进一步加以完善,欢迎作者和读者批评指正。在没有变动之前,各位惠赐本刊的文章,务请按以上规则撰写注释。

《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

篇3:法学研究英文注释体例(推荐)

(一)一般规定

1.英文注释从其注释习惯。其他文种注释从该文种注释习惯,亦可参照英文注释。

2.外文原注释中的评论性或说明性文字应译为中文。

3.作者姓名以“名前姓后”的顺序书写。多个作者的,在最后两位作者之间用“and”或“&”连接;作者为三人以上,也可只注明第一作者,其后用“et al.”(意即and others)标注。

4.著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著作或文章名的首字母及实体词的首字母须大写。

5.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6.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quoted from”。

7.页码用“p.”(单页)或“pp.”(多页)标注;段落用“para.”(单段)或“paras.”(多段)标注;卷次用“Vol.”标注;版次用“ed.”标注。

8.原则上不可引用互联网资料。如确有必要,须注明详细的网址并括注登陆时间。

(二)注释例

1.著作

注明:作者,文献名(斜体),卷次(如有),版次(如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1〕F.H.Lawwon & B.S.Markesinis, Tortious Liability for Unintentional Harm in Common Law and the Civil Law, Vol.Ⅰ,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 p.106.〔2〕William L.Prosser, Handbook of the Law of Torts, 4th ed., St.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pp.244-246.编著在编者姓名后加“(ed.)”(一人)或“(eds.)”(多人)。

〔4〕Joel Feinberg & Hyman Cross(eds.), Philosophy of Law, California: Dickenson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p.26.译著在文献名后注明译者。

〔5〕Leo Tolstoy, What is Art?, trans., T.Mand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p.258.2.论文

文集文章注明:作者,文献名(斜体),编者,文集名称(斜体),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6〕Robert E.Keeton, The Basic Rule of Legal Cause in Negligence Cases, in Joel Feinberg & Hyman Gross(eds.), Philosophy of Law, California: Dickenson Publishing Company, 1975, p.350.期刊文章注明:作者,文献名(斜体),卷号 期刊简写 页码(年份)。〔7〕Richard Wright, Causation in Tort Law, 73 Calif.L.Rev.1735(1985).报纸文章注明:作者(不署名文章无此项),文献名(斜体),报纸名称(斜体),出版日期。可注明版别。

〔8〕Clayton Jones, Japanese Link Increased Acid Rain to Distant Coal Plants in China, in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Nov.6, 1992, p.4.3.判例

注明:判例名,卷号 判例集名称 页码(年份)。可注明多个判例集出处,用逗号分开;可在圆括号中注明法院。

〔9〕Vincent v.Lake Erie Transp.Co., 109 Minn.456, 124 N.W.221(1910).4.辞书

注明:辞书名 页码(版次和出版时间)。

〔11〕Black’s Law Dictionary 402(8th ed.2004).5.制定法、法律重述、统一法

注明:名称 条款序号(时间)。

〔12〕U.S.Const.art.1, sec.7, cl.3.〔13〕Restatement(Second)of Torts sec.402A(1978).〔14〕U.C.C.sec.2-203(1990).6.国际组织报告

篇4:《外交评论》注释体例

1)文章题目(华文中宋,三号,加粗,居中); 2)[摘要]、[关键词](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3)作者简介,注明姓名、学校、学院及专业、联系方式(含电子邮件地址)(宋体,五号); 4)正文(宋体,五号,1.5倍行距); 5)正文内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号一、二、…仿宋-GB2312,小四号,加粗)二级标题(标题号

(一)(二)…黑体,小四号,加粗)三级标题(标题号1、2、…宋体,5号)

6)注释(脚注,宋体,小五号。编号格式:①②……,每页重新编号),详见《外交评论》注释体例。

《外交评论》注释体例(试行)

一、总 则

1.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每页依序重新编号。

2.一般情况下,引用外文文献的注释仍从原文,无须另行译为中文释出。3.文章正文后不另开列“参考文献”。4.所引资料及其注释务求真实、准确、规范。

二、中文文献

(一)一般著作

1.专著。其注释各个类项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编著、译著基本一致。例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01页。司马迁:《史记》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95页。2.编著。应在编者姓名后加“编”或“主编”、“编著”。例如: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8-49页。

3.译著。在著者姓名前可以“[]”标明著者国别;在文献名之后,可标明译者。例如: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32页。[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导言”,第15页。

4.如著者、编者为二人,两者姓名之间以顿号间隔;如为三人以上,可省略为“×××(第一责任者姓名)等(编)”。例如: 王正毅、张贵岩:《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3、207页。

刘继南等:《国际战争中的大众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120页。

王振华等主编:《重塑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二)单篇文章 1.文集中的文章

其引文注释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章题目(加书名号),文集编者名称,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及版次,页码。例如:

张世鹏:《历史比较中的欧洲“第三条道路”》,载陈林、林德山主编:《第三条道路: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第278页。

2.报刊文章

刘汉俊:《一个民族的征帆——写在郑和下西洋600年之际》,《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第10版。

张小明:《革命、修正和补充》,《欧洲》,2001年第3期,第16页。3.会议论文

余谋昌:《公正与补偿:环境伦理与环境政治的结合点》,“环境政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2005年6月17-19日,第9页。

4.学位论文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博士论文,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1999年4月,第55页。

(三)其他

如引用资料来自政府出版物、通讯社消息、未刊手稿、缩微胶卷等,其注释也应尽量标明编辑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机构和时间、页码,或者文献性质、收藏地点、收藏编号等。如无需或不便标明著作者/编辑者,则标明其他类项也可。例如: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3页。

《中国与八国财长就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对话》,新华社莫斯科2006年2月12日电。

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档案第86、91号,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41、144页。

三、外文文献

这一部分的说明和举例以英文文献为准。其他外文如法文、德文、日文、俄文等文献的释出,依照相应文献释出的通约惯例执行。

(一)著作

其引文之注释类项标注为:著者,文献名(斜体),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著作者姓名以名前姓后的顺序书写。例如: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11.如为编著,则编者姓名后加“ed.”(编者为一人)或“eds.”(编者为二人以上)。例如: Stephen D.Krasner,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p.2.S.M.Lipset and S.Rokkan, eds., Party System and Voter Alignments: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7, pp.7-8.如著作者为三人以上,第一责任者姓名之后可省略为“et al.”(意即and others)。例如: Judith L.Goldstein et al., Legalization and World Politics, The MIT Press, 2001, p.156.(二)文章

1.文集中的文章。其注释的各个类项为:作者,文章标题(加双引号),文集编者,文集名称(斜体),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例如: Philip Norton, “The Conservative Party: „In Office but not in Power‟”, in Anthony King et al., New Labour Triumphs: Britain at the Polls,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1998, pp.75-76.2.刊物上的文章,则标注为:作者,文章标题(加双引号),刊物名称(斜体),刊物出版卷次、期号及年份,页码。例如:

Ole Wæver,“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oretical Promises Unfulfilled?”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27, No.1, 1992, p.98.3.报纸上的文章,标注作者、文章标题(加双引号)、报纸名称(斜体)及具体出版日期即可,如能注明版面则更好。例如:

David E.Sanger, “U.S.and Seoul Try to Ease Rift on Talks with the North”, New York Times, June 11, 2005.3 4.会议论文

David Kerr, “Reconstructing Eurasian Security: Norms and Geopolitics in the security Concepts of Europe, Russia, 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Regionalism: The Case in Europe and Asia”,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April 8-9, 2005.5.学位论文

Henry Kissinger, A World Restored: Metternich, Castlereagh and the Problems of Peace 1812-22, Ph.D.dissertation, Harvard University, 1954, p.7.(三)其他

如引用政府或国际组织出版物、通讯社消息、未刊手稿、缩微胶卷等,其注释也应尽量标明编辑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机构和时间、页码,或者文献性质、收藏地点、收藏编号等。如无需或不便标明著作者/编辑者,则标明其他类项也可。例如:

U.S.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oreign Aid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Washington, D.C., 2002, p.1.NSC162, “Review of Basic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September 30, 1953, in Paul Kesaris, ed., Documents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Microfilm),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America, Inc., 1980, reel 3.四、重复引用和转引

(一)重复引用

在同一篇文章中,如重复引用同一文献,则其注释方式如下: 1.连续引用。中文文献,标注为:同上(书),第╳页;外文文献,则标注为:Ibid., p.×.。(Ibid.即出处同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6页。

同上书,第189页。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63.Ibid., pp.73-75.2.非连续引用。不论中外文,皆只需注明著作者、文献名和页码。例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65页。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18.(二)转引 1.中文文献

先将转引文献按上述注释方式释出,以句号结束。再以“转引自”把载有转引文献的来源文献按相应方式释出。例如:

张维华:《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73页。转引自陈乐民:《陈乐民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Stephen M.Walt,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ne World, Many Theories”,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8, pp.43-44.转引自袁正清:《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建构主义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7-298页。

2.外文文献

Stanly A.Erickso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Trend Affecting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Vol.8, No.2, 2001, p.43, quoted 4 from Michael Wesley, “It‟s Time to Scrap the NPT”, Australi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59, No.3, September 2005, p.292.五、互联网资料

本刊主张尽可能使用纸媒文献。

如实有必要,可以使用互联网资料,标注时著作者、文献名称等类项同上述相应体例,同时注明详细的互联网网址和登录的具体时间。例如:

《天使在这里起舞——中国援外医疗队纪实》,新华网,2006年10月14日,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0/14/content_5203028.htm,2007年11月30日登录。

Peter Wilson, “The English School and the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Law: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annual British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December 15-17, 2003, http://www.leeds.ac.uk/polis/englishschool/wilson03.doc, 2005-03-27.《外交评论》编辑部

篇5:《法学研究》论文编辑格式及注释体例

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格式体例细则

为统一软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规范结题报告的撰写,特就其格式体例说明如下:

一、总体要求

国家知识产权局软课题项目结题报告总体上可分成总报告和总报告加子报告两种形式。基础类、理论类的项目可提交一份总报告。调查类、应用类项目可提交一份总报告和若干份子报告,总报告为结论性的内容以及政策建议,一般不超过15000字,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以及结论推导的过程可作为子报告的内容。结题时要同时提交报告的纸件和电子件。

二、基本组成部分

国家知识产权局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组成部分可按如下顺序依次排列:

1、封面,2、扉页,3、摘要,4、目录,5、正文,6、参考文献。

三、具体要求

(一)用纸要求

用纸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左侧装订。

(二)封面

1.封面左上角写明“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分两行,并加黑框,字号四号黑体,每年的封面底色为统一颜色(06年█、07年█、08年█、09年█、10年█、11年█,12年█,13年█)。

2.软课题题目居页面正中,一号小标宋。

3.软课题组名称及完成时间居中靠下,小三黑体。

(三)扉页

1.扉页要求写明课题组成员名单,以及课题完成的时间。

2.字体、字号要求:中文标题为二号小标宋,加黑,居中,课题组成员为四号宋体。

(四)目录

采用自动生成格式,宋体四号,行间距为20磅。

(五)摘要

摘要2000字以内,要求说明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字体为四号仿宋,并给出关键词3-5个。

(六)正文

1.字体设置

①报告题目字体为二号小标宋,正文字体为四号仿宋,行间距为28磅。

②一级标题表示为“

一、…”、“

二、…”、“

三、…”等,三号黑体。

③二级标题表示为“

(一)…”、“

(二)…”、“

(三)…”等,四号楷体加粗。

④三级标题表示为“1.…”、“2.…”、“3.…”等,四号仿宋加粗。

⑤四级标题表示为“(1)…”、“(2)…”、“(3)…”等,四号仿宋。

⑥五级标题表示为“① …”、“② …”、“③ …”等,四号仿

宋。

⑦标题设置缩进两个字符,不得采用项目符号和项目编号。

2.脚注的要求

①脚注每页重新编号;编号序号依次为:①,②,③,……。②脚注的文字字体为五号宋体。

3.标点符号及数字用法

标点符号及数字的用法请参照《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4—1995)及《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执行。

(七)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4董事长年会发言稿下一篇:小学校长开学安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