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价值取向问题的审视论文

2024-05-25

公共管理价值取向问题的审视论文(通用11篇)

篇1:公共管理价值取向问题的审视论文

公共管理价值取向问题的审视论文

公共管理是一门从传统的基础科学中分离出来的应用型学科,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促使下产生的,无论人们的价值取向如何但是公平和效率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指导着中国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和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对社会的医疗、卫生、体育、教育、养老、社会保险等方面做出了分配,并继续调控着,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社会保障引起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矛盾由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由于个人物质资源短缺演变为社会物质资源短缺,面对这样一个新的问题,公共管理价值取向能否解决这样的问题,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要呢?

在新的价值取向的促使下,公共管理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公共管理本身这个概念是否正确,是否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其自身的作用。二是在社会的发展,公共管理怎么调节社会的事物,调整社会中发生公平与效率之间的问题。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看看公共管理本身有没有这个价值取向,中国的公共管理,在一般都是在政府的调控下发生的,所以,他自身并没有操作的能力,而不像经济,市场他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调节,而公共管理,它不能根据人们的需求自行的调节,只是人为的操作,面对公平与效率,中国的工共管理,是需要重新审视的。

篇2:公共管理价值取向问题的审视论文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审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价值取向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无不与技术革命有关.当今技术发展呈现的多种特征将对农村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价值取向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克服农村职业教育课程价值的种种错位取向,坚持人文引领,发展综合能力、注重协调发展的取向是未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 者:侯攀 作者单位:陇南市成县职业中专,甘肃,陇南,742500刊 名:甘肃农业英文刊名:GANSU NONGYE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技术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 课程价值取向

篇3:公共管理价值取向问题的审视论文

一、幼儿园课程的生态特性

幼儿园课程的生态特性是指从生态主义视角来看, 幼儿园课程所特有的属性。幼儿园课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生态特性。

1. 整体性

生态主义视角下, 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幼儿园课程之间、课程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1]即不存在脱离其他课程而单独存在的课程, 课程之间、课程要素之间是相互渗透、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 (2) 课程目标的整体性, 即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幼儿在一个自然、社会、文化有机统一的环境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 (3) 课程内容的整体性, 幼儿心理发展的整体性决定了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即它不仅包括对幼儿身体机能的保育, 而且包括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习, 而且包括对儿童情感德行培养的内容。生态主义视角下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 既要保证课程本身的整体性, 又要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全面性。

2. 丰富性

小威廉姆·E.多尔 (W.E.Doll) 认为, 丰富性是与现代主义课程的简单性所对立的, 现代主义课程的简单性是由线性进步的观念和还原论的方法决定的, 生态主义视角下课程的丰富性是生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必然结果。[2]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 它涵盖了自然环境、社区、文化和幼儿个体等各种要素, 扩展了课程资源的范围, 这就决定了幼儿的学习不仅包括知识技能, 而且包括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它将课程界定为“教育性经验”, 使课程不局限于知识技能的学习, 它包括了幼儿的情感感知和行为改变的层面, 涵盖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个方面。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的丰富性, 必然要保证幼儿知识技能和情感德行的全面发展。

3. 开放性

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作为一个系统, 具有两个层次的开放性: (1) 系统与外部的信息交流, 即幼儿园课程与自然环境、社区、文化、幼儿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这种信息交流, 幼儿园课程获得发展的课程资源和动力, 并能推动自然、社会、文化、幼儿的和谐发展。 (2)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信息交流, 即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之间的信息交流, 这种交流使各要素相互联系,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3]小威廉姆·E.多尔 (W.E.Doll) 认为, 第一个层次的开放性使课程自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需要、自然环境发展的需要以及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的需要。

4. 发展性

幼儿园课程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必然会受到生态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影响, 其发展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幼儿园课程随着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的变化发展而变化。比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幼儿园课程也会逐渐变得复杂。 (2) 幼儿园课程随着相关理论 (儿童观、课程观、教师观等) 的变化发展而变化。比如当儿童不再被认为是无知的、被动的学习接受者, 课程不再被看成是静止的、确定的、不能变化的预成方案。幼儿园课程会随之改变为教师和幼儿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的、预成与生成有机结合的课程。[4]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中生态价值理念的缺失

借助生态主义这一独特视角审视当前幼儿园课程, 可以发现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正经受着生态价值理念的缺失, 幼儿园课程“应然”与“实然”相差甚远, 难以承担促进幼儿发展的重任。生态价值理念的缺失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表现是多样的, 归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偏重身体保育, 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具体到幼儿园课程领域, 可以理解为, 课程中不仅要包含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健康成长的内容, 而且也要包括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内容。只有幼儿身心整体和谐发展, 我们才可以说他是一个健康的幼儿。但是在目前的幼儿园课程中, 可以看出, 课程更偏重于对幼儿身体的保育, 一般认为只要儿童“不生病, 能吃饭, 睡得好”, 便是健康的;在课程实施中也更偏重于对儿童身体安全的教育, 很少涉及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殊不知, 幼儿和成年人一样, 也会有焦虑、压力、情绪不安等心理问题, 但由于幼儿年龄、心理等发展的阻碍, 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需求外界的帮助, 导致幼儿教师常常把幼儿的心理问题当成“错误行为”问题加以管束。心理学家指出, 许多人成年后出现的心理问题, 一般都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5]因此, 在幼儿园课程中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它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 理应得到重视。

2. 重知识技能学习, 忽视幼儿情感德行的培养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 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其丰富的课程资源, 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技能、个性、情感、德行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但是由于深受传统工具理性教育观念的影响, 当前幼儿园课程更重视知识技能等所谓“智力”上的发展, 忽视情感、德行等潜在课程的影响。虽然如今提倡在幼儿园实施整合课程、单元主题课程等课程形式, 期望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但是由于知识技能的可控性、可测性, 情感德行的不可控性、难测量性, 导致幼儿园课程仍摆脱不了“智力发展至上”课程设置观念, 课程实施上仍以儿童知识技能发展为主, 情感发展和德行培养则处于次要补充地位。这种课程工具功能观念势必影响到幼儿的全面发展, 导致无论知识技能还是情感德行都得不到良好发展, 也导致丰富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处于“无用武之地”。

3. 重“静态”课程, 忽视幼儿园课程的“动态”发展

所谓“静态”课程是指预先设计好的, 固定不变的课程, 它否认课程的开放性、发展性。“动态”课程承认幼儿园课程的开放性、发展性, 能够最大限度地接纳课程资源的融进, 能够根据社会、自然、幼儿的发展变化而改变课程的模式和内容。但是由于“静态”课程具有预先设计好的课程模式, 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操控性, 幼儿教师相对容易掌握, 导致此类课程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动态”课程由于其自身的动态发展性、不易操作性, 在幼儿园课程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生态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作为整个环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其开放性和发展性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固步自封”地排斥发展, 不但导致幼儿园课程自身的落后, 而且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这类幼儿园课程最终只会被时代的洪潮所吞没。

三、幼儿园课程生态价值取向的实现途径

从根本上说, 幼儿园课程要走出生态价值理念的缺失, 就必须还原课程的生态性, 对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符合时代的重构。生态主义视角以其独特的内涵为我们重构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指明了道路, 即幼儿园课程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以儿童身心整体发展为本:幼儿园课程设置的核心理念

生态主义的整体论强调每一个生态因子在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中所起的作用, 强调生态系统中每一个存在物所具有的内在价值, 认为无论把哪一样东西从生态系统中移走, 都必定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 (苏贤贵, 1998年) 。在幼儿园课程上表现为无论身体健康教育课程, 还是心理健康发展课程都对幼儿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 是幼儿整体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生态因子, 无论哪个方面的缺失都会对幼儿的整体发展产生不可估计的伤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所以在幼儿园课程设置上开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要转变过去只重身体健康, 忽视幼儿心理健康的片面价值观念。在生态主义视野下, 幼儿和成人一样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幼儿的发展不但需要身体健康的保障, 更需要心理健康的保障。[6]生态主义从整体性的视角出发, 提出要同等重视幼儿的身体保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构建幼儿心理健康课程, 这不但对幼儿整体健康发展, 而且对幼儿园课程这一生态系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保证丰富和谐性: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

生态系统的联系性和关联性, 不可避免地促使处在整个生态大系统中的幼儿园课程具有可利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7]这种丰富性正是幼儿园课程所必需的, 这是因为幼儿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其和谐全面发展涉及身体、认知、知识、技能、情感、社会性、德行等方面的发展, 他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彼此联系的, 不可偏重或忽视任何一方面的发展。因此, 为了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 就必须诉求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丰富与和谐。它不但要涉及幼儿知识技能学习的课程, 而且更要兼顾到情感领域、社会领域、德行领域发展的课程。生态观下幼儿园课程的丰富性使它既包括知识技能学习的显性课程, 也包括情感德行培养的隐性课程, 它保证了幼儿园课程自身的丰富性与和谐性, 也保证了幼儿发展所必需的知识课程和情感课程。[8]鉴于当前存在的重知识技能课程, 忽视情感发展、德行培养的课程错误价值取向, 在借助生态主义的视角下, 一定要利用好幼儿园丰富的课程资源, 保证其完整与和谐, 最终实现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3. 开展生成性课程:幼儿园课程持续发展的保障

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决定了幼儿园课程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从生态主义视角看来, 无穷无尽的信息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通过注意力教育, 我们可以各取所需。幼儿园课程的这种开放性和发展性使其不可能处于静止不变的地位, 必然会随着课程资源的扩大, 课程生态因子的变化而变化[9], 那么“静止”的课程态势便无法保证幼儿园课程的持续发展, 此时, 生成性课程便体现了它应有的价值。生成性课程取材于开放的幼儿园课程资源, 依据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和兴趣, 根据价值判断创设的幼儿园课程, 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课程, 是对幼儿、社会、自然来说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幼儿园课程。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提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这种取材于“大自然、大社会”, 取材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课程因子 (幼儿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 才是真正具有活力和价值的幼儿园课程。

摘要:从生态主义视角出发, 探析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丰富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针对当前幼儿园课程中存在的偏重身体保育, 忽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知识技能学习, 忽视幼儿情感德行的培养;重“静态”课程, 忽视幼儿园课程的“动态”发展等问题, 借助生态主义视角, 构建以儿童身心整体发展为本、以丰富和谐为基本要求、以生成性课程为保障的幼儿园课程, 以期树立新型幼儿园课程价值理念。

关键词:生态主义,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

参考文献

[1]赵丽娜.课程的生态学基础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2.

[2]王牧华, 靳玉乐.论生态主义课程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19) .

[3]虞永平.学前课程的多视角透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4]李广, 马云鹏.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及其文化阐释[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1) .

[5]黄显军.对当前幼儿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 2003 (7) .

[6]李子建, 尹弘飚.后现代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 (1) .

[7]谢鑫.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实践探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2007.

[8]唐淑, 孔起英.幼儿园课程基本理论和整体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篇4: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重新审视

关键词:公共管理;效率;公平;价值取向;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9307

追踪公共管理理论诞生和演变的过程,其价值取向似乎有“效率至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发展逻辑。但无论价值取向为何,在目前都无法十分有效地指导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相比30年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基本住房保障、资源与环境,这些公共产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主要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问题变成了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新问题和新变化,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能否明确“公平至上”,这是本文一直围绕着的核心命题。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从传统的基础学科分化出来之后,就试图走向独立。独立的原因当然是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及公共管理实践对于学科的需求。在公共管理独立发展过程中,面临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明确学科的边界,即“我是谁”的问题;其二是确定学科规范性价值体系,即“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就是社会公共事务。对于第二个问题,公共管理研究者们在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上没有取得一致认同,时而效率,时而公平,当二者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和公共管理研究现状的派别林立、乱象丛生的事实就是明证。反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日臻成熟,并入侵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目前的“经济学帝国主义”,重要原因就是其价值取向的一贯延承性。对于价值取向,经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明确的,那就是效率。通俗的讲,经济学从来不讲“道德”,看似应该讲“道德”,应该秉持“公共性”的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确没有取得一致认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早在1947年就撰文指出:“我们与一门公共行政学还相距很远。如果不具备下列条件,不可能建立公共行政科学:(1)清楚地确定规范性价值以及地位;(2)较充分地认识到公共行政领域中人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较高的可预测性;(3)有一批比较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可能发现超出国界的历史经验原则和一般原理。”[1]时过境迁,这个论述可能武断。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公共管理来说,应该承认达尔提出问题的价值性。抛开后面的两个问题,公共管理理论必须承担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规范性价值取向的使命。如果不能承担这个使命,我们宁可说公共管理学并未诞生。“如果中国公共管理学不能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承担起提供规范性价值的使命,其在理论创立和实践指导上就难有作为。当然,这种规范性价值不是来自学者的主观设定,而是来自对现代政府原理、公共管理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2]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衍生一系列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理念、改革规则、改革手段的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确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也偏向了效率。”[3]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措施都优先地考虑了效率。当公共管理者挥舞着看似无所不能的“效率大棒”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披荆斩棘之时,却陷入了现代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之中。“地方政府公司化”就是以效率为首要价值取向的公共管理实践的一个精练回答。这个概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经济近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可以解释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那就是地方政府醉心于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利益,相对于份内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流于形式。著名的公共管理学者马骏坦言,在经验研究层面,我们对于中国公共行政的真实世界仍然知之甚少;从理论层面上看,我们并没有构建起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本土化的公共行政理论。结果使得我们无法获得其他社会科学同行的认可,也无法获得实践者的认同。严格地说,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行政学整体上并没有对我们这个处于巨大变革的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建设性的贡献。同时,我们在规范理论上也是贫乏的,对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许多根本性的大问题来说,“我们无力提供一个既适合中国特点又能构建一个美好社会的整体性的替代性方案”[4]。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效率还是公平的争论一直持续着,直至当前,似乎也难以看到这些争论停止的迹象。但无论从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有效指导上,都迫切需要明确的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在关键的社会转型期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学科的价值取向,此种价值取向既可以有效地指导公共管理实践,又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

二、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发展逻辑endprint

摘要: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公共管理者的理想、信念、行政态度等意识层面的内容,而且还直接影响其行为模式、政策选择和制度建构。百余年的公共管理学史也是对公共管理基本价值取向的研究史,特别是公平与效率的探讨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从公共管理的本质特性——“公共性”的视角,还是从关注领域和历史使命上看,它完全不同于威尔逊提出的行政学,公共管理理论必须重新溯源,行政学所推崇的效率价值也有必要重新审视。另外,公共管理追求的效率引自经济学、管理学中效率的术语外壳,但无论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还是“帕累托最优”都有其内在缺陷,它的可移植性令人质疑。

关键词:公共管理;效率;公平;价值取向;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9307

追踪公共管理理论诞生和演变的过程,其价值取向似乎有“效率至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发展逻辑。但无论价值取向为何,在目前都无法十分有效地指导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相比30年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基本住房保障、资源与环境,这些公共产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主要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问题变成了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新问题和新变化,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能否明确“公平至上”,这是本文一直围绕着的核心命题。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从传统的基础学科分化出来之后,就试图走向独立。独立的原因当然是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及公共管理实践对于学科的需求。在公共管理独立发展过程中,面临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明确学科的边界,即“我是谁”的问题;其二是确定学科规范性价值体系,即“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就是社会公共事务。对于第二个问题,公共管理研究者们在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上没有取得一致认同,时而效率,时而公平,当二者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和公共管理研究现状的派别林立、乱象丛生的事实就是明证。反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日臻成熟,并入侵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目前的“经济学帝国主义”,重要原因就是其价值取向的一贯延承性。对于价值取向,经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明确的,那就是效率。通俗的讲,经济学从来不讲“道德”,看似应该讲“道德”,应该秉持“公共性”的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确没有取得一致认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早在1947年就撰文指出:“我们与一门公共行政学还相距很远。如果不具备下列条件,不可能建立公共行政科学:(1)清楚地确定规范性价值以及地位;(2)较充分地认识到公共行政领域中人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较高的可预测性;(3)有一批比较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可能发现超出国界的历史经验原则和一般原理。”[1]时过境迁,这个论述可能武断。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公共管理来说,应该承认达尔提出问题的价值性。抛开后面的两个问题,公共管理理论必须承担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规范性价值取向的使命。如果不能承担这个使命,我们宁可说公共管理学并未诞生。“如果中国公共管理学不能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承担起提供规范性价值的使命,其在理论创立和实践指导上就难有作为。当然,这种规范性价值不是来自学者的主观设定,而是来自对现代政府原理、公共管理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2]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衍生一系列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理念、改革规则、改革手段的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确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也偏向了效率。”[3]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措施都优先地考虑了效率。当公共管理者挥舞着看似无所不能的“效率大棒”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披荆斩棘之时,却陷入了现代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之中。“地方政府公司化”就是以效率为首要价值取向的公共管理实践的一个精练回答。这个概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经济近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可以解释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那就是地方政府醉心于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利益,相对于份内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流于形式。著名的公共管理学者马骏坦言,在经验研究层面,我们对于中国公共行政的真实世界仍然知之甚少;从理论层面上看,我们并没有构建起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本土化的公共行政理论。结果使得我们无法获得其他社会科学同行的认可,也无法获得实践者的认同。严格地说,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行政学整体上并没有对我们这个处于巨大变革的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建设性的贡献。同时,我们在规范理论上也是贫乏的,对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许多根本性的大问题来说,“我们无力提供一个既适合中国特点又能构建一个美好社会的整体性的替代性方案”[4]。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效率还是公平的争论一直持续着,直至当前,似乎也难以看到这些争论停止的迹象。但无论从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有效指导上,都迫切需要明确的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在关键的社会转型期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学科的价值取向,此种价值取向既可以有效地指导公共管理实践,又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

二、公共管理中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发展逻辑endprint

摘要: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公共管理者的理想、信念、行政态度等意识层面的内容,而且还直接影响其行为模式、政策选择和制度建构。百余年的公共管理学史也是对公共管理基本价值取向的研究史,特别是公平与效率的探讨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无论从公共管理的本质特性——“公共性”的视角,还是从关注领域和历史使命上看,它完全不同于威尔逊提出的行政学,公共管理理论必须重新溯源,行政学所推崇的效率价值也有必要重新审视。另外,公共管理追求的效率引自经济学、管理学中效率的术语外壳,但无论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还是“帕累托最优”都有其内在缺陷,它的可移植性令人质疑。

关键词:公共管理;效率;公平;价值取向;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4009307

追踪公共管理理论诞生和演变的过程,其价值取向似乎有“效率至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发展逻辑。但无论价值取向为何,在目前都无法十分有效地指导中国公共管理实践和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相比30年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基本住房保障、资源与环境,这些公共产品问题日益突出,社会主要矛盾由私人产品短缺问题变成了公共产品短缺和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新问题和新变化,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能否明确“公平至上”,这是本文一直围绕着的核心命题。

一、问题的提出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从传统的基础学科分化出来之后,就试图走向独立。独立的原因当然是处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及公共管理实践对于学科的需求。在公共管理独立发展过程中,面临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明确学科的边界,即“我是谁”的问题;其二是确定学科规范性价值体系,即“我应该怎么做”的问题。就第一个问题而言,公共管理的学科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就是社会公共事务。对于第二个问题,公共管理研究者们在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上没有取得一致认同,时而效率,时而公平,当二者出现冲突时,无所适从。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史和公共管理研究现状的派别林立、乱象丛生的事实就是明证。反观经济学理论发展日臻成熟,并入侵至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目前的“经济学帝国主义”,重要原因就是其价值取向的一贯延承性。对于价值取向,经济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明确的,那就是效率。通俗的讲,经济学从来不讲“道德”,看似应该讲“道德”,应该秉持“公共性”的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确没有取得一致认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早在1947年就撰文指出:“我们与一门公共行政学还相距很远。如果不具备下列条件,不可能建立公共行政科学:(1)清楚地确定规范性价值以及地位;(2)较充分地认识到公共行政领域中人的性质,人的行为有较高的可预测性;(3)有一批比较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可能发现超出国界的历史经验原则和一般原理。”[1]时过境迁,这个论述可能武断。但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公共管理来说,应该承认达尔提出问题的价值性。抛开后面的两个问题,公共管理理论必须承担为公共管理实践提供规范性价值取向的使命。如果不能承担这个使命,我们宁可说公共管理学并未诞生。“如果中国公共管理学不能为中国公共管理实践承担起提供规范性价值的使命,其在理论创立和实践指导上就难有作为。当然,这种规范性价值不是来自学者的主观设定,而是来自对现代政府原理、公共管理规律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的科学研究和准确把握。”[2]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衍生一系列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理念、改革规则、改革手段的前提。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确定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发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也偏向了效率。”[3]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及措施都优先地考虑了效率。当公共管理者挥舞着看似无所不能的“效率大棒”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披荆斩棘之时,却陷入了现代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之中。“地方政府公司化”就是以效率为首要价值取向的公共管理实践的一个精练回答。这个概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经济近3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可以解释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合法性危机,那就是地方政府醉心于经济增长或者经济利益,相对于份内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流于形式。著名的公共管理学者马骏坦言,在经验研究层面,我们对于中国公共行政的真实世界仍然知之甚少;从理论层面上看,我们并没有构建起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的本土化的公共行政理论。结果使得我们无法获得其他社会科学同行的认可,也无法获得实践者的认同。严格地说,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行政学整体上并没有对我们这个处于巨大变革的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作出建设性的贡献。同时,我们在规范理论上也是贫乏的,对于当代中国政府转型的许多根本性的大问题来说,“我们无力提供一个既适合中国特点又能构建一个美好社会的整体性的替代性方案”[4]。

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是价值理性还是工具理性,效率还是公平的争论一直持续着,直至当前,似乎也难以看到这些争论停止的迹象。但无论从公共管理学科自身的发展还是从对公共管理实践的有效指导上,都迫切需要明确的公共管理的价值取向。在关键的社会转型期有必要重新审视该学科的价值取向,此种价值取向既可以有效地指导公共管理实践,又可以有效地解决公共治理的合法性危机。

篇5: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管理

工程造价的管理最初的最初的出现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这个时间在英国出现了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分工的细化,这种项目专业管理细化的需求诞生了工料测量师,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价值取向的发展趋势。

这一从事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的专门职业。19 世纪初,以英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尝试着在工程建设中逐步推行招投标承包制,而招投标承包制要求处于主要地位的工料测量师在工程项目设计后和开工前进行工料的测量和估价,同时也要根据设计出的图纸计算出项目的实物工程量,汇编后即得到工程量清单。这就是工程预算诞生的标志。至此,工程造价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业。1868年,英国在皇家批准下,成立了“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作为最大分会之一的工料测量师分会,它的成立,是现代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诞生的标志,同时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一次飞跃的标志。

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成立之初,工料测量师的主要工作只是在开工前预测项目所需要的投资额,而对于在设计阶段项目所需的投资额还无法进行准确的预算。这种造价管理方式使得工程实际造价成本过高,投资额不足,从而不能按设计阶段预定目标完成工程。为提高投资的效益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到了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造价工作开始把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考虑在造价管理的范围内,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又把技术经济综合地运用到造价管理中,于是工程造价管理逐渐开始向重视投资效益评估和重视工程项目经济与财务分析等方向发展,“投资计划和控制制度”就在英国、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应运而生了,这是工程造价管理的第二次飞跃的标志。

篇6:正确的价值取向是管理的基础

什么是价值?价值是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比如工作使人获得劳动的快乐,使人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这是工作的价值;机器取代人工劳动,效率更高,作业更安全,这是机器的价值。

什么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判断客观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基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例如,鼓励单打独斗和鼓励团队合作就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价值观念对管理有什么作用?价值观念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导向作用,在管理中正确的价值取向是高效管理的基础。首先,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管理好自己,积极向上,努力拼搏。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要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正确地评价事物,从而懂得该不该做、能不能做、怎么去做,

其次,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配合好他人,遵纪守法,服从管理。当代,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互相配合、和睦相处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人人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能理解和配合他人,才能使组织获得更大的利益。再次,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管理好组织,使组织高效运行。一个管理者代表的是一个集体,管理者的价值观必须站在整体角度,必须有利于集体,只考虑一己之私的错误观念将会损害集体的利益,不利于组织提高效率和效益。最后,人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肩负起社会责任,才能为社会做贡献。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需要肩负社会发展的责任,一个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他才具有奉献精神,才能够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

什么样的价值观是正确的?第一,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价值观是正确的。谁都希望向管理要效益,如果期望制定一些制度后就一劳永逸,这是不现实的,不符合规律的,是错误的价值观。第二,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是正确的。例如,生产性企业都会产生废水、废弃和固体废弃物,有的企业不经处理和回收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导致生态失衡,这就不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第三,有利于组织长期发展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每个组织都想发展,但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并不利于长期发展,例如有的企业不讲诚信、不守法律,这都是错误价值观所致。

篇7:论行政管理现代化的经济价值取向

摘 要:文章指出,社会实践越来越迫切地需要现代化的行政管理.我国的行政管理现代化既要根据国情,又要根据国际形势并借鉴他国的经验,通过健全行政法制、改良管理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使管理主体主动顺应历史潮流,自觉并积极维护和推动经济建设,完成行政管理所肩负的经济职能.关键词:行政管理现代化 经济价值取向 职能

一、我国行政管理现代化中的经济职能

行政管理水平代表着人类认识、征服和改造自然所能达到的能力程度和生产力水平,现代化行政管理都是指与现代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等行政环境相适应的改造世界手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政府行政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传统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行政管理过渡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行政管理现代化是指一个社会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行政管理的理念、结构、功能、运行机制等的全部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包括行政管理技术手段的变化,也包括行政管理实质的变化.行政管理现代化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主要有行政文化现代化、行政职能现代化、行政组织结构现代化、行政人事体制现代化、行政决策现代化、行政法规的现代化和行政技术手段现代化等.面对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加入WTO以来的新局面、我国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经济职能越来越成为行政职能的核心职能.随着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跃进步,人们对管理日益重视,管理思想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代理发表论文需要多少钱呢http:///lwfabiao/伴随现代科技革命的开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行政管理面临着技术、组织、经济、知识的挑战,行政管理思想正经历着或将要经历一系列的革新和演变,并向着更科学合理的方面发展,我们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寻求经济强国之捷径.在和平与发展主题背景下,世界各国的较量已变为经济实力的较量,国际竞争转向综合国力的竞争.各种国际力量的重新崛起、组合和定位,使整个国际形势呈现出多极发展趋势.基于这种形势的变化,我国适时地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指导方针.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必然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行政管理体制不断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传统行政管理,已明显阻碍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行政管理必须同行政环境保持一种行政生态平衡,即行政职能的确定、行政机构的设置、行政系统运行的机制和方式等与行政环境相适应,而行政环境也成为行政管理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虽然这种平衡是相对、暂时的,并且最终会被新的不平衡打破,但必须承认,这种平衡,是行政管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其具有活力和效率的必要条件.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跟不上行政环境,主要是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形成行政生态不平衡的局面,主要表现在落后的传统行政管理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甚至制约和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对政府包揽的各项事业,如教育、社会保障与福利、住宅、医疗服务、社会治安等,提出新的要求;将对企业的要求诉诸政府,表现了更为强烈而具体的“顾客至上”取向,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企业的优秀管理人才,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如绩效评估、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以及取得的成绩,表现出的高效率、高效益,在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及服务方面,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当代西方在克服官僚主义过程中提出了“企业家政府”口号,即要求政府必须讲求效果,按效果而非按投入拨款,并且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利用业绩数据确定问题之所在,向雇员提供种种可用手段予以分析问题,找出其根源,制定解决办法并付诸实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计划调节与市场的自由调节,政府的行政管理与市场主体的自由是对立的,但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行政管理的发展要与经济市场化相接轨,重新界定政府管理部门的经济职能,把政府对经济市场的干预规范在一定范围内.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应用到政府行政管理中去,促使部门进行各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代理发表职称论文价格是多少http:///zclwfabiao/自由和秩序都是市场经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就必须确立行政管理的行为方式,严格依法行政,即政府行为的法制化.政府依法管理,依法行政,在管理领域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行政管理方式的法制化、规范化,是加速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所必须采取的首要措施.要建立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使行政机构设置合理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就必须实行精简和效能原则,进行机构改革.邓小平同志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通过改革,改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以效能为目的,建立严格的行政程序,包括决策、议事、办事、行文、检查、监督等程序,严明规范,兴利除弊,政府才有活力.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趋势现代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改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于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企业是一种营利组织,又是一个社会经济细胞;它是最具活力的创造性经济组织,同时又是一个社会单位;它既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又要承担一定的义务.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新古典经济学盛行、世界范围内经济市场化成为主流的背景下,国家行政管理向市场化方面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形成的,是以现代人的需求为前提、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内容的,以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为物质条件,使市场关系在全社会范围内得以确立的一种现代社会经济形态.二、WTO环境下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趋势

篇8:公共政策价值取向问题初探

摘要:政策价值取向决定着政策的基本方向,我国目前的政策价值取向主要有公共利益取向、公平正义取向和科学民主取向,由此也决定了我国政策过程应从提高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建立政策过程的利益平衡机制、加强政策系统的程序化建设这几方面优化。

关键词:政策价值取向;公共利益;公平正义

价值,是一定的主体对客体好与坏、是与非的主观认定。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导致截然不同的行为结果。对于公共政策而言,其价值问题即为政策的着眼点问题,即为谁决策和如何决策才合理的问题。作为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公共政策,它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直接关乎到社会资源分配的格局,关乎到社会利益的获取渠道和方式,进而关乎到整个社会的运行状态,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对政策价值的探讨对于我们更好的确立政策目标、选择政策方案,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公共政策,最大化满足社会利益,整合社会矛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对于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作一探讨。

一、事实与价值辩证视角下的政策价值取向内涵

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中关注的问题之一。西蒙在《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中指出:每一项决策都包含着两种要素: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这些要素的区分具有重要意义。从伦理学意义上说,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即为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事实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事实的归宿。在政策领域,政策事实是指作为政治结果的政策输出最终的形式,即以规范性文件所确立的分配格局,政策价值则是指政策的意义,即政策事实背后所体现的利益偏好,两者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尤其要强调的是:政策分析中纯粹客观的事实分析是不存在的,事实分析在很多方面都涉及价值判断,因而,在事实与价值辩证关系视角下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就应该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价值偏好以及优劣的排序原则。

二、我国目前政策的价值取向解读

1政策价值取向之公共利益

增进公共利益是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策过程的实质就是包括公民、社会团体、政党等的各种政策行为者将各自的利益诉求输入到政策系统,由政策主体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这些复杂的诉求关系吸纳、聚合、调整、分配和落实,以满足最多数人利益为原则的利益整合过程。那么,何谓公共利益?对于这个问题,中外许多政策学者都给予了定义,综合来看,他们大都认为公共利益即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或者是最大多数公民利益的最大化。然而,这不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惑: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从里格斯的生态行政理论角度看,是一个高度异质化、文化多样性的社会,在这样的一种社会背景下,如何确定大多数人在政策中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大多数人的利益偏好有无一致性?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罗曾提出过“不可能”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多元的价值偏好,这种偏好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因而社会不可能有一个一致的优劣排序,不可能形成某种一致的选择,因此,实际上“公共利益”是难以界定的。

2政策价值取向之公平正义

公共决策是建立在价值与信念基础之上的。“作为公平的正义”历来被视为公共行政的终极价值和精神象征。那么,什么才是正义,作为政策价值取向的正义是一种怎样的政策理念,这一价值取向将指导怎样的政策实践一直是政策研究的焦点问题。美国政治哲学家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指出:人不是生而平等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诸因素共同作用的不同导致的差别使人处于事实上的不平等状态,一个正义的社会体制应当既保障个人基本自由,又能调节不平等的事实。这里的正义是一种在平等基础上的正义。

3政策价值取向之科学民主

民主和科学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从政策制定的程序层面对政策价值作出的要求,民主,是指一项政策的出台应聚合民意,反映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在政策过程中充分体现参与意识,使政策的利益反馈更加多元化;科学,主要是从技术的标准对于政策过程提出的要求,是指政策方案的论证采用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政策评估建立一系列可量化的指标,运用现代政策分析的技术工具对于政策过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定位,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我国目前政策价值取向下的政策路径选择

1公共利益的取向要求提高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

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是指社会公众力量融入政策过程的广度和效度,它的衡量指标有公众参与渠道的多少,公众的话语权大小,而话语权的大小有可以以公众提议的采纳度来衡量,因此,提高决策过程的社会参与程度,就是要用制度这一规范性手段保障和落实公民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增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为此,可以利用网络征求政策意见、建立和完善政策热线、市场热线、信访等利益表达渠道,并建立群众意见管理和回复的长效化机制,增强政府决策的公开性和回应性。

2公平正义取向要求建立政策过程的利益平衡机制

政策过程是利益整合的过程,也即各利益主体进行利益博弈以求得利益均衡的过程。建立政策过程的利益平衡机制,就是要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需求,对各方的利益获取渠道进行疏通,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照顾社会的弱势群体,通过一些补救性的措施来弥补平衡其在资源来源上的不足,使公共政策真正发挥其调节作用。

3科学民主取向要求完善并加强政策系统的程序化建设

篇9:公共管理价值取向问题的审视论文

小学教育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影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对小学教育具有指导性和决定性的意义,在我国的小学教育改革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为小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小学教育要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为本为发展方向,并且两者要互相促进,要遵循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价值观。

1. 小学教育以科学主义为基础的价值取向

科学主义包括有效的组织机构、周密的工作计划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对于小学教育,同样离不开科学主义的指导。因为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起点和基石,是教育改革的实验的点金石,所以,在小学教育的管理中,更要普及科学主义价值观,并且要遵循科学主义价值的取向。

科学主义价值观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是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小学教育要向那个方向发展,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这和科学的教育调查、统计、测量和教育试点是分不开的,只有科学量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给管理者提供切实可依的资料,管理者才能根据资料,结合实际的寻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并且在教育的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也是和科学主义分不开的。在具体的工作中, 制定科学的政策、工作分工和科学的组织协调工作。合理的安排工作人员,科学的限制班级的数量,这都和科学主义是有关系的。

2.教育管理以人本主义为主导的价值取向

篇10:重新审视咨询的价值

首先我们要有什么?咨询不是“神”,企业对于咨询公司的期望不能狂热,必须要理性,它就像医院一样,时时做做体检有利于健康,却不能作为“巫术”。对此,大企业通常比较理性,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中小型企业“急功近利”则比较多,特别是处于起步或是初创阶段,他们“一般都是胆子超过了体重”,一方面沉浸于经典案例中的传奇之中,谁的产品一夜红遍全国,谁的销售收入三年翻十翻等等,另一方面不断给超长发挥咨询的“岐路空间”。于是,在市场上我们会发现很多恶俗,本来是很正常的策划事件,但经别有用心的炒作引导,往往是以欺骗社会眼众为噱头,作秀作假,达到背后的目的。

这不是真正的咨询。

咨询也是一种行业,它提供是服务,出品的是知识成果。它总是从企业之外的角度看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才是咨询能服务价值的深层次体现。通过科学、系统的分析并得出可执行的最佳建议。当然,这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法人意志”。咨询方只对法人意志负责,因为企业的问题和成长路径有很多种,为什么有的企业通过咨询能迅速摆脱困境,有的企业却“越治越难”?这有多重原因,

咨询成果的出发点都是基于企业生存的现状出发。一是资源配比,二是资源整合,三就是人力执行。如果是不配套,就会出现“小牛拉大车”,“揣着金饭碗讨饭”,“吹着汽球上天”诸多问题。

咨询公司所拥有的优势就是海量的信息经验和不断的否定自己的思维能力。术业有专攻,它适合任何行业,企业方的发展之路咨询方不一定能看到终点,但是咨询方拥有的敏锐的判断力,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这条路能走多远,供企业的决策者参考,企业方发展到了那一阶段,再进行重新评估审视,再进行规划。因为任何决策和执行来自于客户强大的内心。

好的咨询公司要告诉客户,他可以干什么,而不是你有什么。

同样的一句话,由企业方传播和由咨询方建议,可能达到的期望值有所不同。比如iPhone说自己可以摄像,这其实很多手机都有,但apple说,你不光可以拍,还可以剪辑,可以分享。这就是用户得到的东西。这就是真正要传达给消费者深层次的信息。“干什么”与“有什么”变换只是一个角度罢了。

篇11:服务课堂:教案管理的价值取向

其实,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教案的检查,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促使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案作为教师备课行为的呈现形式,在功能上可分为检查功能和服务功能。教案的本位功能是服务性的,不仅是为教作准备,更是聚焦于学服务于学,其主要目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过多强化了教案的检查功能,淡化了教案的服务功能。

我们知道,备课是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它的主要行为方式就是思考。而教案的撰写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充其量只能算是思考的一种备忘录罢了。事实上,了然于心比诉诸笔端更为重要,只要上课的教师心里清楚,教案写得多与少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无关紧要的。除非,那位教师所从事的是“照本宣科”或“贩卖知识”的行当。有时候,做老师越久,撰写教案的行为就越是疏于松散,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不备课。相反,有时为备一节课,可谓是要花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绞尽脑汁去思考和感悟。就像有的名教师所说的那样:为上好一节课,要用一生的时间。可见,这种备课行为是已经达到了一种比较自觉的程度了,难道还非得画蛇添足地写在备课笔记本上吗?也许,并不是每个教师都是如此在备课,但谁又能保证那些写教案认真的教师都是在专心致志地备课吗?而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师只是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内容照搬到备课笔记上,并且绝大多数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在课后补出来的。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又有什么意义呢?可见,用教案来检查课堂教学和备课行为,是禁不住推敲的。因为教案已成为应对各级领导检查却又很少关注实用价值的一种形式。我们现在的许多管理弊端就是约束性的措施太多,鼓励性的措施太少,撰写教案这样一个完全需要自主性的活动也被形式主义所害。可以想象,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抄写的教案被检查者翻检一下,几分钟后,就变成了一堆废纸,这是多么令人难过的事情啊!

传统的备课方式和教案模式那种千篇一律的格式要求和统一的检查标准与新课程下教学的个性化和动态生成性要求已成为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教案改革,已经是一种趋势。这既是对教师的解放,也是对管理者自身的解放。在当前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教育界有人提出电子备课、无纸化备课的口号,于是出现了共享式教案、课程化教案、个性化教案、动态化教案、学案化教案和实用性教案等形式,更有甚者提倡“0”教案,取消写教案、只需写教学反思的做法。新事物、新观念的出现是要经过实践检验的。随着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其赋予教案以新的内涵与功能。但是,教案改革也并不等于就是取消写教案、提倡“0”教案。只有那些有生命力的教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实用的。

教案管理的改革也是势在必行。如果我们换一种管理方式,也可以达到比检查教案更好的效果,那就是多进课堂,多和教师交流,多带教师学习,采用正面引导而非反面堵截的方式。为了更全面,还可以利用调查学生、随堂抽查教案等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部门要提高效率就只有不断优化管理方式,尽量少占用教师的备课时间,适时适地地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教研活动,提供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引导教师怎样写教案,同事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同时也不要硬性规定教师课课写教案,只要撰写教案的形式方法灵活多样,有创意即可,能够让教师写出自己的看法,打造自己的亮点更佳。

同样的是教案管理,李希贵在山东高密一中的时候,做法就很独特。为了表示对老教师的尊重,对老教师的备课情况不予检查,但是可以当作教学资源交到档案室,由青年教师借阅参考。期末,根据借阅率发给一定的稿费。这种倡导性的措施,极大地鼓舞了老教师,他们都以借阅率为荣,不仅积极备课,精心准备,还从如何给青年教师提供参考入手,改进教案。

另外,学校职能部门还可以进行服务化教案管理。例如学校可以组建教案库,花钱把教师认为有价值的教案买下来收集整理,形成学科资源库让教师共享。再比如学校可以进行教案评比,要求每位教师把自己撰写的最有个性或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至少5个教案拿出来,由学校教务处组织人员进行评选,把评选出来的优秀教案存放到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数据库。年终考核指标之一就是看你有多少教案入选学校的教育教学数据库或你的教案有多少被点击使用,这个数字也可以说明你在这个方面对学校发展作出了多少贡献。因为其他老师在备课时就可以随时从数据库里调出现存的最好的档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开展再创造。因为教师总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实现教育目的,而不是站在平地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据库的味道就会越来越浓。

所以,教案的服务化管理是可以从根本上促成教案功能由工具性向服务性转变,从而达成教案管理由刚性要求向软性放活的价值取向。

上一篇:《我爱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下一篇:今年北京21万考生4月参加高自考 其中服刑人员768人